一、无线应用发展面临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马宏昊[1](2019)在《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群体的扩大使无线设备数量不断增加,频谱需求日益增长。固定分配方案造成的频谱不合理使用,加剧了频谱需求增长与频谱资源短缺间的矛盾。作为一种动态频谱接入技术,认知无线电可通过授权用户与非授权用户的频谱共享满足非授权用户的传输需求,提高授权频段的利用率。与此同时,无线设备的增加和移动性的增强暴露了传统供电方式的弊端,能量收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因此受到重视。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由二者结合而来,可同时解决无线设备的频谱分配和能量供应问题,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时间、能量和频谱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在保障主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次级用户的传输性能。在时隙同步假设下,其资源分配问题已取得一些研究进展。但时隙同步在很多实际场景中难以实现,尤其当主用户以非时隙方式传输数据时。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研究还很少。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资源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次级发送者接收非授权频段信号进行射频能量收集的情况,为次级用户提出了一种传输时长可变的机会式频谱接入方案。本文以最大化次级用户的吞吐量为目标,在能量因果关系和主用户的中断概率约束下,对能量收集时间和传输功率进行了优化,并分别使用穷举搜索算法、差分进化算法和目标函数松弛方法得到了最优的分配策略和两种时间复杂度更低的次优策略。其仿真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参数设置下,两种次优策略与最优策略非常接近。此外,通过与固定时隙划分策略的吞吐量比较,证明了该方案在非时隙场景下的优越性。(2)针对次级发送者接收主用户信号进行射频能量收集的情况,为次级用户提出了一种基于ACK确认机制的分段式频谱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次级用户根据剩余能量水平判断是否进行频谱感知;根据感知结果判断是否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使用ACK机制监测主用户的传输状态,并以此判断是否继续传输。在峰值传输功率和冲突概率约束下,得到了使次级用户吞吐量期望最大的最优时隙划分和传输功率分配策略。最后,利用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设置对最优策略吞吐量的影响。并通过与未分段的单次频谱接入方案的吞吐量对比,证明了分段式频谱接入方案具有更高的吞吐量性能。全文共五章,图22幅,表3个,参考文献68篇。
丘启霖[2](2019)在《基于CMOS工艺的毫米波频段的时钟电路与发射机电路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频带资源已趋近饱和。面对该问题,人们寄希望于开发更高频率的频带资源,也即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具有更丰富的频带资源,可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高频率还具有更大的天线增益和更小的波束宽度。尽管具有这些优势,但毫米波电路设计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它们通常需要较大的功耗,并且使用昂贵的工艺,也具有较大的成本。因此,毫米波电路迫切地需要向低成本和低功耗改进。本论文围绕低成本与低功耗的实际需求,对毫米波频段的时钟电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实际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自定义无源元件的设计和优化,版图布置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基于低成本CMOS工艺设计了 一系列的毫米波时钟电路与发射机电路,为今后的毫米波电路设计提供了低成本化和低功耗化的参考。本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毫米波频段的背景和研究趋势。第二章讨论了 CMOS工艺和其他工艺的区别,分析了本论文采用的低成本CMOS工艺具有的特性,并结合特性设计了自定义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第三章设计了一款工作于K波段的互补型交叉耦合压控振荡器。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在1.2V的工作电压时,工作频率为21.98-23.42GHz,核心功耗为3.14mW,芯片面积仅有0.253mm2(不包括ESD保护焊盘)。综合上述结果,对比相似节点工艺的振荡器设计,该电路具有更小的功耗和芯片面积。第四章设计了基于注入锁定振荡器(ILO)的移相器。该电路以第四章的电路为基础,改造为尾电流注入的ILO。工作频率为22-23.4GHz,移相范围最大为180°。该电路占用的面积为540μm× 620μm(包括焊盘)或者316μm× 388μm(不包括焊盘),ILO的核心功耗为3.14mW。第五章设计了工作在28GHz的行波压控振荡器。本论文通过版图上的优化提升了行波振荡器的对称性并理论上降低了行波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测试结果显示,该电路的最大工作频率范围为26.72-29.95GHz,相位噪声在1MHz的频偏为-99.23dBc/Hz。最小核心功耗为14.6mW(@1.2V),芯片面积为0.286(含测试PAD)/0.114(核心)mm2。相比前人的关于行波振荡器的设计,该电路的功耗较小,并具有更小的面积。第六章设计了工作在24GHz的功率放大器和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仿真结果显示在VDD为1.2V增益最大为12.708dB,输出的1dB增益压缩点最大为14dBm,功率附加效率(PAE)为23.156%@OP2dB,最大直流功耗为135mW,占用面积为870 ×540μm。发射机的仿真结果显示其具有2.5GHz调频范围,9.299-11.628dBm的输出功率和-97.002dBc/Hz@1MHz频偏的相位噪声。工作在1.2V时直流功耗小于180mW,占用面积为1350 × 540μm2。论文最后进行了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并对基于本论文设计的时钟电路及发射机模块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谢鸥[3](2018)在《航空客舱互联网应用框架及接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航空产业不断被推动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结合。因此,机上旅客对航空客舱互联网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就迫使我国及相关企业需大力研究及发展客舱互联网的稳定接入。目前我国国内多数航空提供的是客舱局域网,只能满足旅客在客舱内打开指定的网站或娱乐系统。而航空客舱互联网的发展想要实现的是旅客不仅可以通过机上无线网络访问航空公司提供的指定的娱乐系统和页面,而是要实现真正与地面互联网相同。因此本文以航空客舱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及框架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研究客舱互联网的关键接入技术,提出技术优化方案,从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分析,并搭建仿真环境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航空客舱互联网的应用框架进行研究。通过对航空客舱互联网应用现状的基础理论阐述,从航空互联网的总体框架到航空公司的商业业务战略部署、飞机客舱内移动基站搭建、飞机客舱内无线网络802.11协议使用以及客舱内的WAP网站结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2)研究航空客舱互联网接入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现有的两种航空互联网接入技术,基于ATG(Air to Ground,地面基站)和基于卫星的接入技术研究出发,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机制、优缺点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3)设计航空客舱互联网关键接入技术的优化方案。采用技术生命周期法发现制约关键技术发展的问题,分别对ATG和卫星技术提出优化方案,从数学模型和算法的上进行设计,并搭建仿真试验场景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ATG和卫星接入技术,结合技术生命周期法发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关键技术的优化方案。通过数学模型及算法分析设计与仿真试验结合,以此验证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2)实现了对所提出的航空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优化方案的仿真试验。通过增加Doppler Rake技术来改善接收相同信号的延迟信号的时间分集组合的系统性能来优化ATG技术的多普勒频移频偏补偿,通过采用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编码技术来提高ATG技术接入无线网络的信道容量;通过开环检测结合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导频追踪的方法来对卫星技术产生的频偏补偿。
彭丹[4](2018)在《群智感知系统中激励机制设计原理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的计算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增强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与它们密不可分。“群智感知”,作为一种新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群智感知系统中,大量普通用户使用几乎无处不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作为基本感知单元,通过互联网进行协作,为一个共同的、大规模的、复杂的感知任务,来收集、分析与共享生活与环境中的数据。群智感知具有感知内容多样化、感知数据来源充足和感知成本低廉分散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大大地丰富与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群智感知系统中,感知数据的收集与分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知参与者。然而,感知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自身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电池能源,引入额外的通信费用,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个人劳动,如到达目标地点拍照、标记与上传图片等,还需要牺牲掉部分个人隐私,如个人身份信息、运动信息、位置信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知参与者的热情。因此,有必要构建合理的面向群智感知的网络市场激励机制,让感知参与者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时能够取得实际收益,从而愿意参与进来,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双赢。本论文主要研究群智感知系统中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实现问题,考虑服务质量、平台效能和社会效益等优化目标。我们分析现实场景中面临的挑战、针对不同的场景特点和系统要求设计特定的激励机制,从而合理控制感知平台的预算、吸引并维护大规模且稳定的感知参与者群体、引导他们高效地完成感知任务、促使他们提交足够充分且高质量的感知数据,最终保障感知服务的质量、维护感知平台长久稳定的运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我们为群智感知系统设计了一种考虑感知数据时空相关性、基于感知位置贡献度加权的激励机制,名为PILOT,来提高用户的感知参与度和感知数据的获取效率。PILOT采用高斯过程挖掘感知数据的时空相关性;运用主动学习的思想,度量各个位置上感知数据的信息量,根据位置信息量设定相应的激励值,引导感知参与者前往特定位置收集感知数据。PILOT在真实环境数据集上的执行结果表明,相比已有的方法,这种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感知信息增益和感知平台效益,实现了感知参与者和感知平台的合作共赢。2.我们将激励机制和数据质量相结合,提出了具体度量与管理数据质量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感知数据质量的激励机制。我们先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测量感知数据的质量,然后运用信息论相关知识量化数据的有效贡献,最后根据贡献给予感知参与者合理的报酬,激励感知参与者为高质量的感知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感知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机制满足感知参与者个人理性、近似最大化感知平台效能,而且在质量保证和效能管理方面,相对已有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3.我们将集中式的激励机制进行分布式化,让参与者可以自行组织拍卖,分配资源并计算支付,避免集中式机制对中心节点的过度信任与过度依赖。以无线频谱资源拍卖为例,我们提出两个可信分布式机制,名为DVCG和FAITH,激励理性的参与者如实地报告自己的私有信息、完成局部计算任务、与邻居节点通信交换消息,在竞争与合作中使得频谱资源分配结果实现最优或次优社会效益。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机制满足参与者个人理性和“投标―通信―计算”三维防策略性,DVCG以指数级通信开销为代价,保证资源分配达到最优社会效益,FAITH则同时保证次优的社会效益与多项式时间内的计算与通信复杂度。综上所述,本论文分析了群智感知系统在现实场景中面临的挑战,针对不同的场景特点和系统要求设计了多个激励机制,并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机制的性能与效果,论文的研究成果为群智感知系统的实际部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王靖[5](2017)在《阿里巴巴开放平台战略研究 ——以阿里百川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阿里巴巴开放平台成立于2006年,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淘宝网上商家销售工具的多样性,因此阿里巴巴开放平台将自身的一些服务端接口对外开放,并引进了一批第三方工具类开发者,开发出一些电子商务店铺运营过程中可用的插件供卖家使用。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应用开始占据了用户越来越多的使用时长,为了升级服务,打造电子商务生态,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研发出了一批适用于移动应用的接口供开发者调用,并获取服务。对于开放平台来说,接口的调用意味着功能的对外输送。由于整体接口的功能设置都是与自身主营业务强相关,越多的人调用平台接口则意味着越多的流量最终会回流到主营业务中去,为主营业务的成交额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丰富了整个电商的生态。但在开放平台运营3年后,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的使用量逐渐到达了一个瓶颈状态,为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贡献营收的增长率在逐渐的放缓,同时,开放平台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来自开发者的问题反馈,而阿里巴巴的管理者也发现,开放平台在市场上的覆盖面过小。为了吸引更多领域的移动应用,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阿里巴巴开放平台启动了其创新项目阿里百川,专注于为内容类移动应用提供商业化服务,并提供一些技术组件。阿里百川在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阿里百川自从建立以后,为整个阿里巴巴的成交总金额和流量引导做出了贡献。本文将通过阐述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的战略,以及创新项目阿里百川的实施,对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徐宁[6](2016)在《医院信息化无线应用的利弊及前景》文中指出随着无线网络在技术上的成熟和迅猛发展,其灵活性、扩容性、易用性迅速被各大医院认可,这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同时,它也难以避免会造成一些弊端。
顾原[7](2015)在《无线应用:Zynq APSoC的OS选择考虑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数据吞吐量的爆炸式增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无线电设备在改进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目前的重点放在4G LTE。4G网络正在世界各地大规模部署。而且现在我们看到5G网络的早期研发工作也已经展开,其目标是在4G网络的基础上将数据容量再提升上千倍。这种新兴的技术发展给系统厂商提出了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他们必须提升系统集成度和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材料清单(BOM)成本,提高设计灵活性,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等。传统ASIC器件支持的硬件解决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功耗和成本目标,但偶生工程成本
蓝少华[8](2012)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无线信息网络覆盖逐渐普及,无线通信渠道更加丰富,通信带宽进一步提高,给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借助于先进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服务,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到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服务,并随时参与到图书馆的互动交流与学习中。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学习需求的变化,指出图书馆面对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只有充分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有效开展泛在化服务,实现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才可维护其自身可信赖的知识信息中心的权威地位。其次指出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目标是公平性、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并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提出了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从网络平台的构建、技术的引进、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队伍的建设、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构建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所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一些智能化、特色化的服务,如无线信息搜索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学科信息导航服务、信息无障碍服务等,以丰富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体验。最后指出,虽然当前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然而图书馆仍然面临法律保护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资金保障不足等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袁飞[9](2008)在《无线视频质量的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视频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技术是保障新一代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可应用在无线视频系统的方案设计、产品对比以及业务监控等诸多领域,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然而,目前视频质量的自动评测是一个还没得到满意解决、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尤其在面向无线应用的视频质量客观评测中,由于无线传输的诸多特点,使得传统评测技术更加捉襟见肘。本论文以视频质量评价技术的无线应用为背景,旨在探索适合无线应用特点,且具有较好评测性能的视频质量自动评测方法。论文首先系统整理了人眼视觉系统(HVS)的生理机制及其在视频质量感知和评价中的作用。其次,论文全面研究和总结了当前视频质量评测的技术现状和理论方法。从“离线”和“在线”两大应用角度对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细化分类,重点探讨了评测模型在无线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其前景和趋势。接着,作者构建了无线视频质量综合仿真及分析平台,通过不同类型的视频及图像的质量仿真及分析,积累了无线视频的劣化特点和主要影响规律。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无线视频的活动性规律和视频质量的空.时域分析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内容预检测”和“活动性分区”的无线视频质量评测机制。通过“活动性分区”,可实现“因材施教”的评测机制,即根据各活动区的自身特点,有差别的配置合适的检测参数和评价机制;通过“内容预检测”,可实现真正意义的空.时域联合检测,即充分利用预检测获得的空-时域信息,指导和调控相应特征的检测精度和评价策略。最后,针对无线视频“离线”和“在线”两大应用背景,探讨评测模型的无线应用策略,并实现模型检测参数与主观质量间的相似性映射。在上述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基于“视频质量专家组”(VOEG)对评测模型性能的四项测度,对本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及验证。通过与其他相关模型的性能对比,证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主观相似性,且在无线视频质量的评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达到了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佚名[10](2007)在《全球无线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文中指出在全球信息网络化大潮中,繁荣、创新、发展,是当今无线技术应用领域的主旋律,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线也将成为全球信息化深入推进的主要拉动力量。近期泛在网络概念的提出和传播,给无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注入了新的动力,它必将进一步促进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也将推动各种无线网络日益走向融合。
二、无线应用发展面临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应用发展面临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能量收集技术与认知无线电网络 |
2.1 能量收集技术简介 |
2.1.1 常见能量源及其特点 |
2.1.2 射频能量收集技术 |
2.2 认知无线电技术与认知网络概述 |
2.2.1 认知无线电的提出和发展 |
2.2.2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分类及研究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 传输时长可变的机会式频谱接入方案 |
3.1 系统模型 |
3.1.1 主用户模型 |
3.1.2 次级用户模型 |
3.2 次级用户的吞吐量最大化问题建模 |
3.3 能量收集时间和传输功率联合优化 |
3.3.1 最优能量收集时间及传输功率分配策略 |
3.3.2 利用差分进化算法获得次优策略 |
3.3.3 利用松弛方法获得次优策略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CK确认机制的分段式频谱接入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2 次级用户的吞吐量最大化问题建模 |
4.3 最优时隙划分及传输功率分配策略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CMOS工艺的毫米波频段的时钟电路与发射机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CMOS工艺下毫米波器件性能分析 |
2.1 本论文使用的工艺 |
2.2 MOS晶体管 |
2.3 无源元件 |
2.3.1 片上电容 |
2.3.2 片上电感 |
2.4 工艺金属的特性 |
2.4.1 传输线 |
2.4.2 片上自定义电感器 |
2.4.3 片上自定义电容器 |
2.5 工艺带来的挑战与设计关注点 |
2.6 小结 |
3 压控振荡器 |
3.1 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3.1.1 巴克豪森准则 |
3.1.2 LC振荡器的原理 |
3.1.3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
3.2 电路设计与优化 |
3.2.1 LC振荡器的寄生与负载影响 |
3.2.2 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 |
3.3 电路仿真与测试 |
3.4 分析与小结 |
4 注入锁定技术及其应用 |
4.1 注入锁定技术原理 |
4.1.1 基于注入锁定技术的分频器 |
4.2 注入锁定振荡器的构造 |
4.3 电路仿真与测试结果 |
4.4 分析和小结 |
5 行波振荡器 |
5.1 工作原理 |
5.1.1 环形振荡器 |
5.1.2 行波振荡器 |
5.2 电路优化与版图优化 |
5.2.1 基于相位噪声的分析提出的优化方向 |
5.2.2 版图不对称性的优化 |
5.3 电路仿真与测试 |
5.4 分析与小结 |
6 功率放大器与发射机 |
6.1 CMOS OOK发射机 |
6.2 共源极放大器的源极寄生电感分析 |
6.3 电路实现与仿真 |
6.4 发射机电路设计 |
6.4.1 行波振荡器 |
6.4.2 功率放大器 |
6.4.3 发射机的版图和仿真结果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发表文章目录 |
(3)航空客舱互联网应用框架及接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5 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第2章 客舱互联网应用框架及接入技术 |
2.1 航空互联网应用框架概述 |
2.1.1 机上无线局域网 |
2.1.2 WAP网站 |
2.1.3 航空互联网应用模块 |
2.2 航空互联网接入技术概述 |
2.2.1 ATG技术 |
2.2.2 卫星接入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入技术优化方案设计与算法研究 |
3.1 ATG及卫星接入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1.1 ATG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1.2 卫星接入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1.3 ATG及卫星接入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ATG技术优化方案设计 |
3.2.1 MIMO-OFDM的数学模型设计 |
3.2.2 MIMO-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3 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
3.2.4 ATG技术的多普勒频偏补偿模型 |
3.3 卫星技术优化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入技术优化方案仿真实现 |
4.1 ATG接入技术优化方案仿真实现 |
4.1.1 OFDM技术的仿真试验 |
4.1.2 MIMO-OFDM技术的仿真试验 |
4.1.3 MIMO-OFDM和 OFDM技术试验结果对比 |
4.2 卫星接入技术优化方案仿真实现 |
4.2.1 仿真过程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接入技术发展思考 |
4.3.1 SWOT分析法 |
4.3.2 航空客舱互联网接入技术领域的行业因素 |
4.3.3 中国航空互联网接入技术SWOT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群智感知系统中激励机制设计原理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基本概念和性质 |
2.1.1 机制设计 |
2.1.2 分布式算法机制设计 |
2.2 群智感知系统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
2.2.1 面向数据数量的激励机制 |
2.2.2 面向数据质量的激励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感知位置贡献度的激励机制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关键技术 |
3.2.1 系统与目标 |
3.2.2 高斯过程 |
3.2.3 主动学习 |
3.3 激励机制设计 |
3.3.1 挖掘时空相关性 |
3.3.2 选择感知位置 |
3.3.3 设置引导激励 |
3.4 实验与性能评估 |
3.4.1 实验设置与数据集 |
3.4.2 信息增益评估 |
3.4.3 平台效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感知数据质量的激励机制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关键技术 |
4.2.1 系统与目标 |
4.2.2 期望最大值算法 |
4.3 激励机制设计 |
4.3.1 一个简单的例子 |
4.3.2 评估数据质量 |
4.3.3 量化有效贡献 |
4.3.4 设置引导激励 |
4.3.5 考虑边际服务价值 |
4.4 实验与性能评估 |
4.4.1 服务质量保证 |
4.4.2 平台效能评估 |
4.4.3 平台边际效能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信分布式计算的激励机制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博弈解的概念 |
5.2.1 系统与目标 |
5.2.2 博弈解的概念 |
5.3 DVCG机制设计 |
5.3.1 生成伪树 |
5.3.2 分配信道 |
5.3.3 计算支付 |
5.3.4 理论分析 |
5.4 FAITH机制设计 |
5.4.1 设计原理 |
5.4.2 交换报价 |
5.4.3 分配信道与计算支付 |
5.4.4 检测一致性 |
5.4.5 理论分析 |
5.5 实验与性能评估 |
5.5.1 社会效益评估 |
5.5.2 拍卖收益评估 |
5.5.3 传输开销评估 |
5.6 群智感知相关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5)阿里巴巴开放平台战略研究 ——以阿里百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及其主要模式 |
第二节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
第三节 电子商务开放平台的概念与特点 |
第三章 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简介 |
第一节 阿里巴巴集团简介 |
第二节 阿里巴巴实施开放平台战略的动因 |
第三节 阿里巴巴实施平台开放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四章 阿里巴巴开放平台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开放平台系统端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开放平台产品端问题分析 |
第三节 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竞争对手分析 |
第四节 阿里巴巴开放平台SWOT分析 |
第五章 阿里百川的功能模块与价值分析 |
第一节 阿里百川架构设计 |
第二节 阿里百川内容商业化组件的实施 |
第三节 阿里百川取得的成果 |
第四节 阿里百川对于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的战略意义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阿里百川未来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医院信息化无线应用的利弊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无线应用对于医院信息化的优势体现 |
2 无线应用对于医院信息化的劣势体现 |
3 无线应用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中的前景展望 |
4 结语 |
(8)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概述 |
第一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内涵 |
一、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概念 |
二、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
第二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背景 |
一、用户需求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动因 |
二、读者学习方式转变是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客观需要 |
三、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驱动力 |
四、日益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助推器 |
第三节 国内外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一、国外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二、国内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三、我国现有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无线网络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国外无线网络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国内无线网络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无线网络技术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促进作用 |
一、服务范围更广 |
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
三、互动性更强 |
四、服务效率更高 |
五、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
第三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构建 |
第一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一、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目标 |
二、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二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 |
一、硬件环境的构建 |
二、图书馆无线应用软件的开发 |
第三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技术的引进 |
一、无线通信技术 |
二、IPv6技术 |
三、物联网技术 |
四、三网融合技术 |
五、上下文感知技术 |
六、云计算技术 |
第四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 |
一、组建图书馆联盟,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
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高馆藏质量 |
三、读者与图书馆互动共建知识库 |
第五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六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信息用户的培养 |
一、开展数字化馆藏资源检索与利用技能的培训 |
二、普及信息基础知识 |
三、提高读者信息道德水平和信息法律意识 |
第四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 |
第一节 无线信息搜索服务 |
第二节 基于位置(LBS)的信息服务 |
第三节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一、部署智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二、人工辅助完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三、建设分布式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 |
第四节 面向大众教育的学科信息导航服务 |
一、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发展概述 |
二、面向大众教育的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平台的构建 |
第五节 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无障碍服务 |
第五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一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面临的挑战 |
一、信息网络传播与共享的着作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
二、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
三、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尚未引起普遍重视 |
第二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应对策略 |
一、合法信息共享,实现作者与读者双赢 |
二、完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合作机制 |
三、从管理和经费方面保障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无线视频质量的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选题背景 |
1.1.1 无线视频业务的发展趋势 |
1.1.2 无线视频质量的评测需求 |
1.2 研究现状及标准化进展 |
1.2.1 研究现状概要 |
1.2.2 标准化工作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 |
第2章 视觉系统的理论及模型 |
2.1 视觉系统的生理结构 |
2.1.1 视觉光学系统 |
2.1.2 视觉神经系统 |
2.2 视觉系统的功能机制 |
2.2.1 亮度灵敏度特性 |
2.2.2 对比灵敏度特性 |
2.2.3 视觉掩蔽效应 |
2.3 视觉系统的构造模型 |
2.3.1 视觉敏感性模型 |
2.3.2 视觉掩盖效应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视频质量的客观评测理论 |
3.1 客观评测的理论体系 |
3.1.1 离线模式体系 |
3.1.2 在线模式体系 |
3.2 基于离线模式的视频质量评测理论 |
3.2.1 全象素统计理论 |
3.2.2 HVS特性仿生理论 |
3.2.3 HVS特征参数检测理论 |
3.2.4 理论及方法总结 |
3.3 基于在线模式的视频质量评测理论 |
3.3.1 非盲参考的评测理论 |
3.3.2 盲参考的评测理论 |
3.3.3 理论及方法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视频的质量仿真及分析 |
4.1 信源编码及信道传输理论 |
4.1.1 无线视频的技术概要 |
4.1.2 信道模型及失真度量 |
4.2 无线视频的质量分析模型 |
4.2.1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2.2 视频质量分析模型 |
4.3 无线视频的劣化仿真设计 |
4.3.1 信源端视频劣化模拟 |
4.3.2 信道端视频劣化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线视频的内容活动性分析 |
5.1 无线视频的活动性定义 |
5.1.1 空域活动性定义 |
5.1.2 时域活动性定义 |
5.2 无线视频的活动性规律 |
5.2.1 活动性与掩盖效应 |
5.2.2 活动性与视频质量 |
5.3 活动性分区原理及应用 |
5.3.1 活动性分区的原理 |
5.3.2 活动性分区的策略 |
5.4 无线视频的活动性检测 |
5.4.1 空域活动性的检测 |
5.4.2 时域活动性的检测 |
5.4.3 场景突变点的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无线应用的视频质量评测模型 |
6.1 评测模型原理及理论基础 |
6.1.1 评测模型的选型依据 |
6.1.2 评测机制及功能划分 |
6.1.3 预检测的意义及内容 |
6.2 无线视频质量的检测机制 |
6.2.1 特征检测的机制概述 |
6.2.2 时域特征的检测机制 |
6.2.3 空域特征的检测机制 |
6.3 无线视频质量的评价机制 |
6.3.1 视频特征及其参数化 |
6.3.2 参数的结构及其配置 |
6.3.3 评测结果的表达形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无线应用研究及模型性能测试 |
7.1 评测模型的性能指标 |
7.1.1 基本性能指标期望 |
7.1.2 主要性能指标测度 |
7.2 评测模型的无线应用研究 |
7.2.1 离线模式的参数配置 |
7.2.2 在线模式的参数配置 |
7.3 评测模型的测试及讨论 |
7.3.1 空域参数的评测分析 |
7.3.2 时域参数的评测分析 |
7.3.3 综合质量的评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术语及缩略语 |
附录B 无线视频质量评测集成平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致谢 |
四、无线应用发展面临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 马宏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基于CMOS工艺的毫米波频段的时钟电路与发射机电路设计[D]. 丘启霖. 浙江大学, 2019(01)
- [3]航空客舱互联网应用框架及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 谢鸥.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4]群智感知系统中激励机制设计原理研究与实现[D]. 彭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阿里巴巴开放平台战略研究 ——以阿里百川为例[D]. 王靖. 南京大学, 2017(05)
- [6]医院信息化无线应用的利弊及前景[J]. 徐宁. 医疗装备, 2016(03)
- [7]无线应用:Zynq APSoC的OS选择考虑因素[J]. 顾原.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5(08)
- [8]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D]. 蓝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9]无线视频质量的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D]. 袁飞. 厦门大学, 2008(08)
- [10]全球无线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J]. 佚名. 金卡工程,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