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特色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郎琳[1](2020)在《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学校《秘书实务》教学的理论与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中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稳步提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秘书实务》作为中职业校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和两大环节,需采用能够促进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加以优化。本研究分析了中职业校文秘专业《秘书实务》课程现状,对山东省两所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并在其中一所学校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本人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理实结合的教学要求,根据调查结果及教学实践过程分析当前《秘书实务》课堂教学存有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核心概念界定以及对国内外有关《秘书实务》课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山东省两所中职学校《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情况为对象,进行专门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第三部分对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分析《秘书实务》课程本身的特点入手,着重寻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与改课程的契合之处,对中职学校《秘书实务》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了一定的理论阐释。第四部分《秘书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着重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本人在教育实习期间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秘书实务》两节课中的教学案例展开验证,并进行一定的理论反思。第五部分总结实施效果。基于现有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秘书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提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陈小桃[2](2019)在《不忘初心 再战征程——海南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发展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专业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的公关与文秘专业,经过2000年的高职公共关系学专业,2002年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关系方向),2006年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四个历史发展阶段。2009年获海南省教育厅立项,成为海南省高等学校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学生180人。海南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专业发展,目前能够在国内20多所院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
张静静[3](2019)在《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行各业对于秘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秘书专业课程建设开始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十分重要且必要。本研究主要运用抽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对本科秘书学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析了高校秘书学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秘书学专业设置的因素和对策。秘书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研究包括课程目标确定的原则、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构成、所占比例关系以及组织安排等多方面,并从社会和教育系统两个层面提出了保障机制。本研究认为本科秘书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融合度不够,课程实施未充分体现课程价值,课程评价体系仍尚需完善。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教育系统因素、教学本体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秘书学的课程构建。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秘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刘海涛[4](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李梦萍[5](2019)在《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研究着眼于秘书学学科归属,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系统,且缺乏针对性。本文以秘书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定位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现状及原因,并据此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解决措施。首先,以定位理论为基础,阐明秘书学本科专业找准自身定位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定位过程需遵循五项原则,定位内涵包括自我定位、学校及政府定位、社会定位三个维度。其次,从现有秘书学本科专业入手,以大量基础数据探析学科发展环境特征及发展现状,得出当前秘书学本科专业在自我定位上存在专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忽略外部宏观发展环境、人才培养方向缺乏细化的问题,在学校及政府定位中存在专业发展潜力被忽视、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社会定位上缺乏行业内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价机制。再次,结合实际调查与案例思考专业定位影响因素,分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内部主要受专业负责人领导力及师资队伍情况影响,外部主要受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影响。最后,分别从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定位策略及定位路径层面,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措施。
韩艳丽[6](2019)在《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块化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模块化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融合的先进教学理念。它先按照实际工作程序将专业知识体系分解形成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系的模块,然后将相应模块设计成项目任务,再将模块化的项目任务有序组合进行教学。它是一种在与工作情况一致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探索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对学生多方评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完成模块化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着眼于中职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公共关系学》,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模块化项目教学法,阐述了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一般使用流程,并结合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说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在做中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公关能力和综合素养。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2017级文秘专业的学生作为被试,进行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由教学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组成。其中教学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等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包括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法,首先呈现了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其次以该校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公共关系学》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研究个案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通过课前与课后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测试,检验在引入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知识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正向变化。
余东东[7](2019)在《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六艺是我国古代一项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传统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提倡培养知礼仪、赏乐曲、强体魄、解危机、通文墨、精术数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中职文秘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准文秘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包括人际素养、语言素养、法律素养、心理素养、智能素养、综合素养这几个方面。两者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传统六艺融入现代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挖掘传统六艺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将其精粹之处运用到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中,全面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中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打造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秘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研究以素质冰山理论、洋葱模型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与传统六艺、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资料,再结合传统六艺与职业素养的内涵,以职业素养的主要维度——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以及传统文化素养的融入情况对中职学校文秘专业39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2名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调查发现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职业理想定位不够清晰、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职业行为习惯尚有欠缺、素养认识程度不够深刻、素养课程学生认可度低、传统文化结合度弱。在访谈中也发现中职文秘专业教师传统文化运用意识需提升、中职文秘专业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开展频率较低和教材内容与素养课程课时存在偏差这几个影响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原因,并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产生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归因分析,提出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改进策略。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提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之中,这给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指明新的方向。传统六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传统六艺的深入挖掘运用,是实现中职文秘专业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能够提供传统六艺融入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的新思路,促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秘专业高质量人才,从而对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一定帮助。
张磊[8](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旭辉[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谢智香,向敏[10](2017)在《高职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目前高职本科文秘专业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实践性课程少。为此,要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高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特色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特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学校《秘书实务》教学的理论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职业学校教学方法需积极创新变革 |
1.1.2 中职业学校《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5 核心概念 |
1.5.1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
1.5.2 秘书学 |
1.5.3 课程 |
1.5.4 教学法 |
1.5.5 任务驱动教学法 |
第2章 中职学校《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调查 |
2.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学生问卷调查 |
2.2.2 教师访谈调查 |
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2 教师访谈调查记录与分析 |
第3章 中职学校《秘书实务》课程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 |
3.1 《秘书实务》课程的特点 |
3.1.1 课程基础性强,章节内容丰富 |
3.1.2 课程综合性强,专业门类繁多 |
3.1.3 课程应用性强,理论实践并行 |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及与课程实施的契合点 |
3.2.1 促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果 |
3.2.2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加课堂参与度 |
3.2.3 培养学生秘书岗位技能,加深了解岗位需求 |
3.3 《秘书实务》课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行性理论分析 |
3.3.1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秘书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 |
3.3.2 任务驱动教学法匹配《秘书实务》课程特点 |
3.3.3 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秘书实务》课程内容安排 |
第4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秘书实务》课程中实施的教学设计 |
4.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
4.1.1 教师确定任务及其组合,学生体验具体任务 |
4.1.2 教师引导任务展开,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
4.1.3 组内整理自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总结分析作出综合评价 |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秘书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 |
4.2.1 案例一《日常文件资料的处理》 |
4.2.2 案例二《基本人际关系的处理》 |
第5章 《秘书实务》课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分析 |
5.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秘书实务》课程中的实施情况 |
5.1.1 提出秘书岗位工作任务,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5.1.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对岗位的联想与思考 |
5.1.3 通过典型任务演练,引导学生提升秘书岗位实践操作技能 |
5.1.4 运用及时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责任感 |
5.2 对《秘书实务》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局限性的初步认识 |
5.2.1 班容量大、不便分组,课堂组织管理存有难度 |
5.2.2 传统讲授思想已成习惯,任何改变很难尽如人意 |
5.2.3 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掌握运用不熟练、不到位 |
5.3 在《秘书实务》课程中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建议 |
5.3.1 学校层面 |
5.3.2 教师层面 |
5.3.3 学生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Ⅱ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实务》教师访谈提纲 |
(2)不忘初心 再战征程——海南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发展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教学趋向成熟,专业教育成绩突出 |
(一)课程设置日趋合理 |
(二)形成了契合专业发展的教学特色 |
1.“三结合”实践教学活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 专业实践教学品牌“公关周”十年的实践 |
3. 丰富的校外专家及行业人士的合作支持 |
4. 融入最新互联网传播思维及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计划 |
(三)基于核心能力定位的“五能力、一形象”培养模式的提出 |
(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教学研究成果丰富 |
(五)学风端正,学生学习成绩突出 |
(六)人才市场检验,就业就是硬道理 |
二、逐步提高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能力和水平 |
(一)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能力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
(二)逐步提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
(三)社会服务情况良好 |
三、公共关系学专业未来发展思考 |
(3)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秘书学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课程设置的情况 |
第三节 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反馈课程设置的情况 |
第四节 访谈反馈课程设置的情况 |
第二章 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课程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融合度不够 |
第三节 课程实施未充分体现课程价值 |
第四节 课程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
第三章 影响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环境因素 |
第二节 教育系统内部因素 |
第三节 教学本体因素 |
第四章 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秘书学课程目标的确定 |
第二节 秘书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秘书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构成 |
第四节 秘书学课程设置比例关系的确立 |
第五节 秘书学课程设置的组织与安排 |
第六节 秘书学课程设置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附录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人才培养方案 |
附录3 肇庆学院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附录4 地方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5 地方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6 用人单位秘书岗位或人员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用人单位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定位理论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概述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功用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原则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院校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学科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问题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部主要因素 |
第二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外部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策略及路径探析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路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6)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 |
(二) 中职文秘专业 |
(三) 《公共关系学》 |
(四) 教学设计 |
四、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章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理论阐述 |
一、模块化项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
(一)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
(二)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与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法的联系 |
二、理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三、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
(一) 分析岗位关键能力 |
(二)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
(三) 设计学习内容模块 |
(四) 创设工作情境 |
(五) 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
(六) 多方评价学习效果 |
四、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
(一) 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
(二) 项目的灵活适应性特征 |
(三) 能力的综合性特征 |
(四) 评价的动态性特征 |
第三章 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现状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
一、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
(一) 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法的现状分析 |
(二) 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的现状分析 |
(三) 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师的现状分析 |
二、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
(一) 设计理念 |
(二) 学生主体 |
(三) 教学内容 |
(四) 学习设计 |
第四章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个案 |
一、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分析 |
(一) 学习者分析 |
(二) 学习需要分析 |
(三) 学习内容分析 |
二、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
(一) 教学设计方案 |
(二) 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
三、效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
(一) 效果分析 |
(二) 优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对课程教师、教学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职文秘学生《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情况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班学生《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情况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对照班学生《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情况后测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三)研究综述 |
1.传统六艺应用研究 |
2.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素质冰山理论 |
2.洋葱模型理论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传统六艺 |
2.职业素养 |
3.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
(六)创新之处 |
二、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逻辑契合 |
(一)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在契合性 |
1.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观念 |
2.提升学生文秘专业水准 |
3.切合社会文秘人才需求 |
(二)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外在关联性 |
1.强调价值观念引领 |
2.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
3.注重隐性教育渗透 |
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调查分析 |
1.职业理想定位不够清晰 |
2.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 |
3.职业行为习惯尚有欠缺 |
4.素养认识程度不够深刻 |
5.素养课程学生认可度低 |
6.传统文化结合程度较弱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1.文秘教师传统文化运用意识需提升 |
2.学校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开展频率低 |
3.教材内容与素养课程课时存在偏差 |
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学生文秘职业观念较为淡薄 |
1.学习动机缺乏积极引导 |
2.思想观念易受外界影响 |
(二)职业素养教育应用效果不佳 |
1.素养教育内容把握失准 |
2.教师疏忽素养榜样教育 |
(三)素养培养缺乏传统文化引入 |
1.职业素养理念偏重西式 |
2.职业素养教育途径单一 |
五、借鉴传统六艺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
(一)加强文秘学生价值观念引领 |
1.加强文秘职业观念课堂教育 |
2.提高传统六艺课堂融入程度 |
3.借助新媒力量拓宽教育渠道 |
(二)推进传统六艺渗透课程建设 |
1.合理运用传统六艺文化资源 |
2.丰富传统六艺素养教育内容 |
3.树立以身为尺师者榜样形象 |
(三)重视传统六艺隐性育人格局 |
1.建设六艺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
2.借助课外活动渗透六艺教育 |
3.推进“校企家”多方协同育人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10)高职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
(一) 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
(二) 高职文秘教学培养处于探索阶段,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
(三) 文秘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间隙, 实践性课程收获少 |
二、高职院校强化文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
(一) 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 |
(二) 构建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结构 |
1. 基础素质能力 |
2. 专业知识能力 |
3. 专业拓展能力 |
4. 自我管理能力 |
(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
1. 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
2. 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衔接的考评体系 |
3.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完成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 |
(四)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四、高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特色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学校《秘书实务》教学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 郎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2]不忘初心 再战征程——海南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发展回顾与思考[J]. 陈小桃. 公关世界, 2019(19)
- [3]本科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张静静. 暨南大学, 2019(02)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5]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D]. 李梦萍. 暨南大学, 2019(02)
- [6]基于模块化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文秘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D]. 韩艳丽. 云南大学, 2019(03)
- [7]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D]. 余东东.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8]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10]高职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J]. 谢智香,向敏. 辽宁高职学报,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