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梅,杨杭旭,周宏平,郑加强,茹煜[1](2021)在《茶树植保机械及减量施药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郝佳丽[2](2021)在《茶树CYP71B10L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和非生物逆境,选育和推广多抗高抗茶树品种是降低逆境对茶树生长发育以及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的重要途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发掘茶树抗逆特性相关基因,开展茶树抗逆机理研究,对推动茶树分子育种的有积极意义。在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做青高响应CYP71B10L基因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基因及其启动子克隆,明确品种间该基因组织及编码产物的差异;分析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组织及多种胁迫处理条件下CYP71B10L表达情况,明确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并利用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表达和大肠杆菌异源表达以明确其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获得‘红芽佛手’、‘福建水仙’、‘福鼎大白茶’和‘浙农139’4个茶树品种CYP71B10L基因1511-1698 bp的启动子序列,存在多种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且‘红芽佛手’启动子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明显,缺失了近200 bp区段;获得了‘红芽佛手’等4个茶树品种CYP71B10L基因g DNA序列,长度分别为2967-3309 bp,两者均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两段外显子分别长906 bp和627 bp,而内含子部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福建水仙’存在一段336 bp的缺失。(2).CYP71B10L在茶树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果实中表达最高,其次是新梢和花朵,成熟叶和根中表达量较低,说明CYP71B10L可能参与茶树的生长发育过程调控。CYP71B10L对萎凋、做青、茉莉酸甲酯处理和机械损伤等处理均有明显表达响应,其中,做青过程中CYP71B10L表达上调幅度最高,其次是萎凋,再次是茉莉酸甲酯处理,机械损伤后表达上调幅度相对较低;且萎凋和做青过程中适制乌龙茶的品种CYP71B10L表达上调幅度高于适制绿茶品种。比较而言,CYP71B10L对失水胁迫响应强度最大。(3).茶树CYP71B10L主要定位于细胞内质网膜。构建了CYP71B10L和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串联原核表达载体p ET-CYP71B10L-CPR,转化BL21(DE3),在28℃、0.8 m M IPTG、6 h最佳诱导条件下可使CYP71B10L蛋白和CPR蛋白有效表达,但未能检测到酶活性。
李方东[3](2021)在《茶树转录组组装评估与多组学生物信息平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其叶制成的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仅次于水的第一大非酒精饮品,具有巨大的经济、健康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进了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进程。然而目前大部分组装软件及其分析流程均依据于模式植物的转录组数据设计的,其在非模式植物如茶上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开发适宜茶树转录组组装和分析的方法与策略。同时,随着茶树基因组和代谢组数据的增加,亟待构建能够整合大量不同类型组学信息与分析方法的综合数据分析平台。为此,本研究基于茶树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数据资源,借助通用计算机系统、开放的数据库平台架构、高效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并结合智能的搜索引擎、友好多样的数据展示方式和简便易用的生物信息分析工具,优化茶树转录组数据组装策略,构建茶树基因组数据库分析平台,以促进茶树生物学大数据的共享和各类组学的挖掘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的茶树八个代表性组织的高深度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随机抽取数据法进行全组织混合组装模拟,抽取的测序数据量为32 Gb,然后使用五种主流的转录组从头组装软件(SOAPdenovo、Trans-ABy SS、Trinity、Bridger和Bin Packer)分别进行茶树转录本重构组装,利用植物直系同源单拷贝基因库比对、公共数据库注释和转录本表达模式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使用32 Gb模拟测序数据量进行转录组组装时,Bin Packer组装软件和Bridger组装软件的各项评估指标均优于其他三个软件。进一步比较得出,Bridger软件在转录本N50长度、平均序列长度和序列完整性指标上略优于Bin Packer软件,同时组装的完整性也和茶树三代转录组测序相当,说明这两个软件尤其是Bridger可能更加适合茶树转录本的从头组装。(2)通过随机抽取序列进行不同数据量全组织混合和单组织组装,模拟茶树4-84 Gb测序量下使用上一步已评价较适合的Bridger组装软件分别进行组装,然后评估数据量对茶树转录组组装的影响。通过对组装结果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和BUSCO评价分析得出,当茶树全组织混合组装的数据量为48 Gb时各项指标均较优,说明48Gb是茶树全(多)组织组装的优先选择的测序量。进一步进行单组织和多个组织不同数据量的组转评估得出:1)随着单组织测序数据量的增加,组装出转录本的数量也在增加,同时BUSCO评估的缺失率也在降低。当数据量达到6 Gb时,8个组织中6个组织的组装BUSCO缺失低于20%;继续增加至数据量至9 Gb时,8个组织组装的BUSCO缺失均低于20%,甚至嫩叶样本的完整性超过90%。2)对多个组织进行不同数据量组装时,其变化规律和单组织组装相似;同时两个以上组织的混合组装得到的转录本数量和完整性也优于单个组织的组装。这些结果说明,单组织组装数据量在6至9 Gb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性价比较高,但继续增加单组织组装的数据量或者进行多个组织混合组装均可提高转录本的数量和组装完整性。(3)本研究通过广泛收集和自主测序,整理并获得了茶树基因组图谱、24种山茶属植物共计97个转录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种质资源及大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利用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布模式的相关性等建立起各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Mysql数据库存储、网页服务器工具和基于JAVA语言等各类计算扩展包,构建了以茶树基因图谱为框架的茶树基因组数据库平台。平台通过前端HTML5网页设计数据库整体界面,集成高性能的搜索引擎和友好的可视化工具,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检索和结果的展示,以及批量下载各类丰富的数据信息。通过集成各类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如BLAST,GO和KEGG功能聚类,相关性分析,同源基因搜索,ORF搜寻,多态性SSR位点鉴定和引物设计等),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检索以及深度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组学数据并实现批量数据获取和可视化。以TPIA收集的不同种茶组植物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为应用实例,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代表性茶组植物的系统发育框架,结果表明,这些茶组植物物种可分为三组,其中栽培茶树聚集在一起并和C.makuanica、C.tachangensis等构成姐妹组,大理茶是该系统进化关系的基部类群。我们进一步检索了茶组植物叶片中儿茶素和咖啡因的代谢积累数据,然后根据物种分类关系将其映射到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上。结果表明,茶叶品质相关代谢物(如儿茶素)的含量随着物种进化轨迹而增加,最近分化的茶树积累的儿茶素和咖啡因比古老分支的物种多。这些数据全面揭示了茶组植物茶叶品质相关特征代谢产物的动态演化,为未来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提供新的见解和重要线索。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茶树转录组装策略的研究和优化,探索了适宜茶树二代转录组组装的软件和测序量;同时对基因组学等相关组学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和分析,构建了茶树目前最全面的基因组数据库平台,为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基础,将有助于推动茶树功能基因组学、进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等研究以充分发掘利用茶树优质基因资源,进而指导茶树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进而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邱勤丽[4](2021)在《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茶树在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扦插苗圃的连作障碍是目前苗圃育苗普遍存在的问题。连作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扦插苗病死率高、成活率低,苗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恶化。淹水和石灰氮被广泛用于设施农业连作障碍的改良和土传病害的防治,但在连作茶树扦插苗圃中的应用还很有限,且针对改良效果产生原因的微生物性质很少有系统的阐述。因此本研究利用淹水和石灰氮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土壤状况,利用田间试验、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1)茶树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2)茶苗生物量和成活率概况;3)茶树苗圃土壤真菌、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响应机制;并探讨了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理化和微生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和石灰氮能缓解茶树扦插苗圃土壤的酸化现象,使pH值的酸化趋势得到减缓。石灰氮的施用降低了总酚、复合态酚和可溶性铝的含量。淹水和石灰氮促进了扦插茶苗的生物量和成活率。2、通过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解析,发现苗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理化因子改变明显,且环境变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其中,TN、SOC、BP和NH4+-N是影响真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AP、AK、pH、NO3--N是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SOC、pH、TP、Ex-Al、BP及TN是影响古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3、真菌群落和细菌群落中丰富类群的网络分布模式比较相似,淹水加石灰氮降低了分子生态网络的复杂性和连接度,但也增加了模块指数从而增加了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并且石灰氮的施用使真菌群落中抗病原菌相关的类群更多地被识别为关键类群,而对照组中关键类群则更偏向于致病菌。细菌群落的稀有类群网络变化模式刚好相反,石灰氮的施用使细菌稀有群落形成了相较于对照组更稳定和更复杂的网络,从而增强菌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细菌网络中,大部分关键类群的功能都与碳、氮、磷等养分的降解和代谢有关,此外,石灰氮的施用也可以使与抗根结线虫病相关的细菌(Bryobacter)占据更主要的生态位。4、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表现出功能上的多样性。在真菌群落中,腐生营养型模式是茶园苗圃土壤中主导的营养模式。细菌和古菌群落中,代谢是主要的功能。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包含巨大的分类和功能多样性,腐生营养和微生物代谢对茶苗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淹水加石灰氮处理可以被推荐为生产实践中用于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方法。该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连作苗圃pH值过低、多酚累积及铝毒等问题,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杀灭真菌群落中的植物病原菌,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提高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促使连作苗圃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变,调节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并影响微生物共发生模式和群落功能,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和微生物条件,促使扦插苗圃获得更高的成活率。
赵秀秀[5](2021)在《‘黄金芽’茶树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基因CsLFNR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是一种亲水性黄素蛋白,位于光合电子传递链末端,主要负责催化电子由还原态铁氧还蛋白(Fd)传递给NADP+,生成还原力NADPH,它是将光合作用电子运输与叶绿体氧化还原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已有研究表明:在光敏型茶树品种‘黄金芽’的黄化叶片中,LFNR蛋白含量较遮荫复绿叶片显着上调,为了进一步探究LFNR与‘黄金芽’叶色黄化的关系,本研究以‘黄金芽’、‘舒茶早’(CK)1芽2叶为材料克隆CsLFNR基因,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原核表达分析;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遮荫度‘黄金芽’叶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构建CsLFNR过表达载体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获得了CsLFNR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以此为材料初步分析了CsLFNR在叶色黄化中的调控功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黄化品种‘黄金芽’和绿叶品种‘舒茶早’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CsLFNR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间CsLFNR序列无差异,为同一转录本(命名为CsLFNR1.1,Gene Bank登录号:MT311318)。CsLFNR1.1基因c DNA全长1095bp,编码364个氨基酸,CsLFNR1.1分子量为40.623k Da,理论等电点为8.86。CsLFNR1.1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含一条叶绿体转运肽。CsLFNR1.1与已登录的‘舒茶早’茶树基因CsLFNR1(XM_028233617.1)比较显示存在4个碱基位点突变,序列相似性为99.63%;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CsLFNR1.1与CsLFNR1(XP_028089418.1)存在3个氨基酸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18%。CsLFNR1.1与CsLFNR1在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上存在微小差异,但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和活性结构位点。2、构建PET32a-CsLFNR1.1表达载体,实现了对CsLFNR1.1的原核表达,结果显示CsLFNR1.1蛋白大小与预测蛋白分子量(40.623k Da)大小基本一致。为验证CsLFNR1.1在细胞中的作用位置,构建PRI101-CsLFNR1.1载体并利用农杆菌注射侵染烟草叶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侵染叶片,结果显示CsLFNR1.1定位于叶绿体。3、用Plant Care数据库对CsLFNR启动子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做预测分析,发现CsLFNR启动子序列存在光、低温、厌氧诱导、昼夜节律、生长素、脱落酸等响应元件,其中光响应元件和光敏元件占1/3以上,表明CsLFNR表达可能受光、激素、昼夜节律等多种环境信号的调控,尤其响应光调控。4、对‘黄金芽’新梢进行不同遮荫处理(平均光照强度分别约为180μmol photons·m-2·s-1、720μmol photons·m-2·s-1和1620μmol photons·m-2·s-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sLFNR1.1的表达模式,发现CsLFNR1.1响应光强变化,表达趋势与光强变化一致,即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CsLFNR1.1表达量提高。进一步证实了在‘黄金芽’中CsLFNR1.1的表达受光强的调控。5、将CsLFNR1.1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CsLFNR1.1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叶色偏黄,总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降低。进一步的q RT-PCR分析发现,CsLFNR1.1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Glu TR、CHLG、PPOX、PORB表达显着下调,说明过表达CsLFNR1.1可以下调叶绿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进而减少叶绿素的累积,这可能也是CsLFNR1.1转基因植株叶色变黄的原因。另外,在转基因植株中,LFNR互作蛋白基因Tic62、TROL、Fd2表达显着上调,强光(1000μmol quanta·m-2·s-1)处理后CsLFNR1.1转基因拟南芥QYmax、NPQ及Rfd值高于野生型植株,说明CsLFNR1.1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表达可以增强植株的光保护能力。
王金鹤[6](2021)在《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有着十分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在茶树的传统育种中存在着花期短和基因杂合度高等问题,使茶树优良品种获得困难、普及率低。因此,遗传转化技术的利用对茶树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先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嫩叶、茎段等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和激素配比。进一步筛选外植体测定了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建立遗传转化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实验选择秋季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4/5叶)、嫩叶(1/2/3叶)、茎段(绿质化茎段)为研究材料,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BA、2,4-D、NAA)组合成9种配方并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的老叶、嫩叶、茎段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初代培养以30天为期统计外植体的出愈时间、褐化率及存活时间,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和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结果表明,福鼎大白在激素配比MS1、MS5和MS7培养下均获得了愈伤组织,在MS7:0.9mg/L2,4-D+0.3mg/L NAA+0.3mg/L 6-BA诱导下外植体仅需8 d便成功获得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褐化率几乎为0、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0 d。适合安吉白茶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2:0.3mg/L 2,4-D+0.6 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2%、存活时间可达26 d。适合龙井43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6:0.6mg/L+2,4-D+0.9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5%、存活时间长达30 d。福鼎大白嫩叶的褐化率最低、存活时间最长,出现愈伤组织最早。2.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对组织培养中所用外植体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以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鼎大白的嫩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少、氨基酸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强、酚类氧化酶活性低。在组织培养中褐化率低、存活时间长、出现愈伤组织较早。因此认为福鼎大白嫩叶是比较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3.选择茶树的CsACO1基因为候选基因,构建CsACO1-PBI121过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福鼎大白的愈伤组织。通过观察侵染后愈伤组织的污染和褐化情况,得出茶树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条件为:愈伤组织暗培养2d,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时间15min,铺在含有100mg/L卡那青霉素钠盐培养基上,在24℃恒温光照培养30 d未发生污染和褐化,在侵染的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生长迹象时进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转基因愈伤组织。
廖天悦[7](2021)在《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研究》文中提出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茶树新梢经过不同的加工,可制成不同类型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茶。茶作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首,具有极大的经济、健康与文化价值。茶树中富含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茶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部位差异显着。本文以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老茶叶组织为研究对象,对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发育阶段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究福鼎大白茶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包括:(1)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分析。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Fast QC、hisat2、feature Counts等转录组分析工具,得到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与老茶叶5个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情况。转录组数据共得到了417 071 169条序列,平均Q30为93.78%,平均GC含量为44.47%。使用中国种茶树舒茶早为参考基因组,将原始reads与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各样本与参考基因组的平均比对率为86.22%,并将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reads数目标准化得到样品的FPKM值。结果显示一芽一叶组织与一芽四叶组织中基因表达的数目最多,一芽三叶组织中基因表达的数目最较少。(2)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合feature Counts、DESeq2等工具,建立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与老茶叶5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矩阵,对各样品两两之间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得到各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样本间差异最大的是一芽一叶组织与老茶叶组织,共有6758个差异基因,样本间差异最小的是一芽一叶组织与一芽二叶组织,共有103个差异基因。(3)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组织与一芽四叶组织差异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为了探究基因在生长过程中的差异性表达,对一芽一叶与一芽四叶两种发育阶段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GO注释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注释到分子功能的最多,KEGG注释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注释到代谢的最多;KEGG富集分析富集到差异基因参与了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中。(4)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组织与一芽四叶组织KEGG代谢通路分析。对福鼎大白茶叶片中参与苯丙烷化合物、类黄酮化合物以及谷胱甘肽化合物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条基因,对应8种酶参与苯丙烷代谢途径;6条基因,对应4种酶调节类黄酮代谢途径;6条基因,对应5种酶参与谷胱甘肽代谢,这些关键酶的发现揭示了苯丙烷、类黄酮以及谷胱甘肽化合物在茶树中代谢程度差异。(5)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组织与一芽四叶组织差异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了差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上调差异蛋白网络包含了720个节点,750条边,下调差异蛋白互作网络了包含1140个节点,2655条边。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了蛋白质相互作用高度聚集的现象,推测蛋白质的高度聚集可能在茶树次生代谢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之间具体的调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相关研究有助于阐明福鼎大白茶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与代谢通路差异,可为茶树次生代谢网络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吴亚楠[8](2021)在《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应用》文中认为2020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汇期,食用菌产业在我国脱贫攻坚的规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乡村振兴中也将继续贡献力量。为了丰富河北省的食用菌栽培种类,开发食用菌栽培新原料,以河北省的优势灌木树种荆条为主料开展育种,选育对荆条分解能力较强的茶树菇优良菌种。本课题利用茶树菇分解木屑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简称MPMS)对茶树菇进行诱变育种,选育出适宜分解荆条屑的高产茶树菇菌株。通过MPMS诱变体系对茶树菇AS7进行诱变处理,共获得362株适宜分解荆条基质的诱变菌株,以是否出现拮抗线为准进行初筛,得到33株有明显的拮抗反应的诱变菌株。通过一系列复筛试验(诱变菌株的长速、长势,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漆酶以及多酚氧化酶三种胞外酶酶活、优良诱变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和农艺学性状,以及多糖和膳食纤维含量),得到最适合分解荆条屑的优良诱变菌株AM220,在荆条栽培基质下其生物学效率为81.70%,较出发株(茶树菇AS7)提高11.57%。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株优良诱变菌株以及出发株进行菌株真实性鉴定,结果显示:5株优良诱变菌株与出发株的遗传距离在0.678-0.883之间,说明这5株优良诱变菌株与出发株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将茶树菇优良菌株AM220命名为新河大AS7。新河大AS7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8%,荆条屑20%,石灰2%,最适宜生长的荆条屑栽培配方为:荆条屑65%,玉米芯20%,麸皮13%,生石灰2%,此配方下其生物学效率为85.29%。覆土后新河大AS7的生物学效率提高4.78%。加上套筒后,可以形成小范围的高CO2,有助于刺激原基分化,得到菌盖小、菇柄长的优质茶树菇。通过对比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对茶树菇菌丝长速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甲壳刺激素稀释比例为1:1500,此时茶树菇菌丝长速为3.67 mm/d。将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拌入栽培料,确定最适宜的拌料比例为1:1500,此比例下茶树菇生物学效率为86.34%,与对照组相比增产15.81%。通过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在茶树菇生殖生长阶段的喷施,确定甲壳刺激素最适宜喷施比例为1:1000,此比例下茶树菇生物学效率为83.08%,与对照组相比增产13.19%。
程龙[9](2021)在《铝对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文中提出铝是大多数植物的毒害元素。然而,对酸性土壤先锋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而言,铝是有益元素,能够刺激茶树的生长。但是,铝促进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比较了‘陕茶1号’插穗在不同浓度铝处理下的生长差异,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揭示了铝促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基因及调控网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铝可以诱导茶树插穗不定根的发生表型观察和解剖学分析显示,处理7 d的茶树插穗切口处开始出现不定根原基,并在21 d出现不定根,而对照组插穗根系的发育则有明显的延迟。基于ICP-OES数据分析表明,铝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插穗中铝含量,并且可以促进硫、钾等矿物元素的吸收。2.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鉴定与筛选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对不同浓度铝(0.02或0.3m M)处理1 d、3 d、7 d、14d、21 d、28 d和43 d后的茶树插穗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共鉴定出254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分布在第3 d、28 d和43 d。对DEGs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基因除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等与耐铝和排铝相关通路富集外,还涉及到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导等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细胞分裂素(CTK),乙烯(ETH)和茉莉酸(J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第3d被铝显着诱导;生长素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在铝处理下也明显增加。基于HPLC-MS/MS分析,对差异基因分析中相关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激素的积累模式与相关合成及传导基因的表达模式一致。3.不定根发生调控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基因的鉴定通过WGCNA对转录组数据与生理数据联合分析,鉴定出在不定根不同发育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并发现包括CsERFs、CsWRKYs和CsMYBs在内的多个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与这些基因存在调控关系。综上所述,我们的发现表明,铝主要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和相关基因形成的多层次转录调控网络,来促进茶树插穗不定根的从头再生及发育。
刘青[10](2020)在《贵州三都县古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古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指生长在天然林中且树龄超过百年的野生茶树,还包括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以及人工栽培超过百年的古茶园中的茶树。贵州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三都水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古茶树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进化,保留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古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宝贵资源。本研究以三都水族自治县5个古茶树群体的145份供试材料为样本,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形态特征探索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以此探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特点,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贵州三都县古茶树表型特征多样性为研究古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了供试古茶树材料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质量性状中叶质的变异系数最低为18.58%,叶齿深度的变异系数最高为50.64%;多样性指数除了叶质为0.55之外,其他均达到0.75以上。数量性状中叶脉对数的变异系数最低为17.76%,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37%;多样性指数均达到了1.5以上,说明供试古茶树样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同时分析了5个分布区古茶树表型特征多样性,各个分布区古茶树表型平均变异系数介于23.9227.39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介于1.371.87之间,说明各个分布区内古茶树的表型特征差异不大。为进一步了解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构建聚类图,可以清晰的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2.三都县古茶树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的ISSR引物。15条引物对145份供试古茶树材料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4.37%,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0.680.86之间。用软件POPGENEN计算145份古茶树材料两两间遗传一致度为0.44830.9655。乔木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54310.9655之间,灌木之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70690.9569之间,乔木与灌木古茶树的遗传一致度在0.44830.7845之间。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945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293,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126,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712。145份供试古茶树材料来自5个群体,5个古茶树群体的遗传一致度介于0.7498-0.9334,遗传距离介于0.0689-0.2880。平均等位基因(Na)为1.545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18,平均Nei基因多样性(H)为0.1501,平均香农信息指数(I)为0.2342,平均多态性位点数为64,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4.53%。3.三都县古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用软件NTSYS-pc 2.1构建UPGMA树状图,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2时,将145份供试古茶树材料分为4大类,其中两个灌木分布区的古茶树被聚为一大类,其他乔木古茶树分布区单独聚为一类。综上所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古茶树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和聚集性,个体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茶树植保机械及减量施药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茶树生物特性及其病虫害 |
2 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 |
3 国内外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 |
3.1 物理防治机械 |
3.2 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 |
3.3 存在问题 |
4 茶树病虫害精准施药技术及装备研究建议 |
1) 研究茶树病虫害目标识别、诊断与预测预报技术。 |
2) 研发茶树植保生物农药及其专用喷头。 |
3) 研制平缓坡密植矮化茶园低容量仿形对靶喷雾机。 |
4) 研制山地茶园仿生足式喷雾机器人。 |
5) 研究茶树植保施药无人机静电喷雾技术。 |
6) 研发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系统及智能终端。 |
5 结束语 |
(2)茶树CYP71B10L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 |
1.2 植物CYPs响应环境胁迫研究进展 |
1.2.1 植物CYPs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1.2.2 植物CYPs对生物胁迫的响应 |
1.3 植物CYP71簇的功能研究 |
1.3.1 生物合成功能 |
1.3.2 代谢解毒功能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基因及启动子克隆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茶树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3 D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2.2.4 启动子克隆和gDNA克隆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的启动子分析 |
2.3.2 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基因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树CYP71B10L表达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茶树材料及处理取样 |
3.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3 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3.2.4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
3.2.5 实验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YP71B10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3.3.2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萎凋过程中CYP71B10L的表达分析 |
3.3.3 不同茶树品种做青过程中CYP71B10L的表达分析 |
3.3.4 机械损伤对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表达的影响 |
3.3.5 Me JA处理对不同茶树品种CYP71B10L表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树CYP71B10L基因的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3 亚细胞定位 |
4.2.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质粒的转化 |
4.2.5 原核表达 |
4.2.6 酶活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亚细胞定位分析 |
4.3.2 pET-CYP71B-CPR表达载体构建 |
4.3.2.1 CYP71B10L和CPR基因目的片段克隆 |
4.3.2.2 CYP71B10L和CPR插入表达载体 |
4.3.2.3 pET-CYP71B-CPR共表达载体验证 |
4.3.3 诱导表达效果 |
4.3.4 CYP71B10L蛋白酶活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表格清单 |
附录2 插图清单 |
附录3 缩略语表 |
(3)茶树转录组组装评估与多组学生物信息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茶树概述 |
1.2 转录组测序 |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2.2 转录组组装研究进展 |
1.3 茶树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基因组数据库研究现状 |
1.4.1 植物基因组数据库 |
1.4.2 茶树数据库建设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树转录组组装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的获取 |
2.1.2 茶树转录组组装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茶树转录组组装最优化工具研究 |
2.2.2 茶树转录组组装最优化数据量研究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茶树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材料 |
3.1.2 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茶树基因组注释优化 |
3.2.2 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 |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集成与应用 |
3.2.4 利用TPIA数据研究茶组植物的化学进化模式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附录B 附表 |
作者简介 |
(4)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长期植茶茶园及单一连作茶树苗圃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茶园连作障碍概况 |
1.2.2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茶树(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1.2.3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
1.2.5 茶园改良措施及连作障碍防控概况 |
1.3 淹水和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淹水处理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
1.4 土壤中的微生物 |
1.4.1 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 |
1.4.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3.1 土壤前处理 |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3.3 茶苗生物量测定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土壤pH值及多酚含量变化 |
2.4.2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与植株生物量相关分析 |
2.4.3 茶苗成活率情况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3 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理化性质 |
3.3.2 土壤真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3.3.3 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3.3.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
3.3.5 土壤真菌类群变化的驱动机制 |
3.3.6 土壤真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
3.3.7 真菌群落分子生态学网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2.3 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细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4.3.2 细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分析 |
4.3.3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3.4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
4.3.5 细菌PICRUSt功能预测 |
4.3.6 细菌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古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5.3.2 古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及Beta 多样性分析 |
5.3.3 土壤古菌群落组成 |
5.3.4 土壤古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
5.3.5 古菌PICRUSt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黄金芽’茶树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基因CsLFNR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叶色黄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叶色黄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2 植物叶色黄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黄金芽’叶色黄化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1 ‘黄金芽’叶绿素合成及降解途径基因的表达 |
1.3.2 ‘黄金芽’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 |
1.3.3 ‘黄金芽’光合系统基因的表达 |
1.3.4 ‘黄金芽’光受体基因的表达 |
1.3.5 与‘黄金芽’叶色黄化相关的其他基因表达 |
1.4 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研究进展 |
1.4.1 LFNR的结构 |
1.4.2 LFNR表达调控 |
1.4.3 LFNR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PCR引物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总RNA的提取 |
2.3.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3.3 基因克隆 |
2.3.4 PCR产物的纯化 |
2.3.5 目的片段插入T载体 |
2.3.6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 |
2.3.7 转化子扩增及验证 |
2.3.8 质粒DNA的提取 |
2.3.9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0 基因定量qRT-PCR检测及分析 |
2.3.1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12 蛋白亚细胞定位 |
2.3.13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3.14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与鉴定 |
2.3.15 转基因植株qRT-PCR表达分析 |
2.3.16 转基因材料表型观测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SLFNR1.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1.1 CsLFNR1.1基因的克隆 |
3.1.2 CsLFNR1.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3 CsLFNR1.1亚细胞定位分析 |
3.1.4 CsLFNR1.1原核诱导表达分析 |
3.2 CSLFNR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3.3 CSLFNR1.1基因在不同光强下的表达分析 |
3.4 CSLFNR1.1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功能鉴定 |
3.4.1 CsLFNR1.1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3.4.2 异源表达CsLFNR1.1对拟南芥叶色及光系统生理状况的影响 |
3.4.3 异源表达CsLFNR1.1对拟南芥内源基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CSLFNR与植物光合色素代谢的相关性 |
4.2 CSLFNR在植物抵抗强光胁迫中的功能 |
4.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影响茶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
1.3.1 基因型 |
1.3.2 培养基 |
1.3.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1.4 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 |
1.4.1 多酚氧化酶(PPO) |
1.4.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1.4.4 过氧化物酶(POD) |
1.4.5 过氧化氢酶(CAT) |
1.5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 |
1.6 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外植体预处理 |
2.2.2 外植体的消毒 |
2.2.3 茶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 |
2.3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4.3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2.4.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2.5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7 茶叶CSACO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2.7.1 培养基的配制 |
2.7.2 茶树总RNA提取 |
2.7.3 茶树CsACO1 基因的克隆、产物回收及测序 |
2.7.4 CsACO1 基因的酶切、连接、转化 |
2.7.5 CsACO1 基因单菌落选择及菌落PCR鉴定 |
2.7.6 CsACO1 基因转化农杆菌(LBA4404) |
2.8 CsACO1 基因侵染愈伤组织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1.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 |
3.1.2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存活时间的影响 |
3.1.3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出现愈伤时间的影响 |
3.1.4 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
3.1.5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 影响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内在因素 |
3.2.1 外植体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
3.2.2 外植体咖啡碱含量的比较 |
3.2.3 外植体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3.2.4 茶树叶片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3.2.5 茶树外植体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
3.3 遗传转化过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
3.4 农杆菌侵染茶树愈伤组织 |
3.4.1 侵染时间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
3.4.2 菌液浓度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
3.4.3 侵染后愈伤组织的鉴定 |
4.讨论 |
4.1 外植体的选择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3 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7)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茶树的起源与分布 |
1.1.2 茶树种植的发展现状 |
1.1.3 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3.1 转录组测序技术概述 |
1.3.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茶树中的应用 |
1.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1.6.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6.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实验数据来源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实验数据来源及实验环境 |
2.2 转录组分析流程 |
2.2.1 样本数据格式转换 |
2.2.2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基因表达量分析 |
2.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2.6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
2.2.7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2.2.8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3 本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树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分析结果 |
3.1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3.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情况 |
3.3 基因表达量分析 |
3.4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5.2 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 |
3.5.3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树次生代谢产物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
4.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4.2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析 |
4.2.1 上调差异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4.2.2 下调差异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4.3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3.1 苯丙烷代谢通路分析 |
4.3.2 类黄酮代谢通路分析 |
4.3.3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
4.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茶树菇概述 |
1.2.1 茶树菇形态学特性 |
1.2.2 茶树菇生长环境 |
1.2.3 茶树菇生物活性物质 |
1.3 荆条概述 |
1.3.1 荆条形态学特征 |
1.3.2 荆条利用现状 |
1.4 诱变育种概述 |
1.4.1 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 |
1.5 甲壳素概述 |
1.5.1 甲壳刺激素概述 |
1.6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7 创新点 |
1.8 技术方案 |
第二章 荆条基质下茶树菇 MPMS 诱变育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供试培养基: |
2.2.3 试验试剂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MPMS育种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MPMS诱变育种试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茶树菇优良诱变菌株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供试培养基 |
3.2.3 试验试剂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诱变菌株的初筛 |
3.3.2 诱变菌株的复筛 |
3.4 试验结果 |
3.4.1 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
3.4.2 诱变菌株复筛的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茶树菇优良菌株的真实性鉴定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菌株和材料 |
4.2.2 供试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菌丝体制备 |
4.3.2 DNA的提取及检测 |
4.3.3 ISSR-PCR扩增 |
4.3.4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凝胶成像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优良诱变菌株ISSR指纹图谱 |
4.4.2 优良诱变菌株亲缘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茶树菇优良诱变菌株的栽培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供试菌株与材料 |
5.2.2 供试培养基 |
5.2.3 主要试剂 |
5.3 试验方法 |
5.3.1 茶树菇优良菌株原种配方优化 |
5.3.2 茶树菇栽培培养基配方优化 |
5.3.3 套筒对茶树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
5.3.4 覆土对茶树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5.4 试验结果 |
5.4.1 原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结果 |
5.4.2 不同栽培配方茶树菇菌丝长速对比 |
5.4.3 不同栽培配方茶树菇生物学效率对比: |
5.4.4 套筒对茶树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
5.4.5 覆土对茶树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5.4.6 茶树菇出菇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甲壳刺激素在茶树菇生长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供试菌株与材料 |
6.2.2 供试培养基 |
6.3 试验方法 |
6.3.1 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制备 |
6.3.2 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对茶树菇营养生长影响 |
6.3.3 不同比例的甲壳刺激素对茶树菇生殖生长的影响 |
6.4 试验结果 |
6.4.1 不同比例甲壳刺激素对茶树菇营养生长影响 |
6.4.2 不同比例甲壳刺激素拌料对茶树菇生物学效率影响 |
6.4.3 喷施不同比例甲壳刺激素对茶树菇生物学效率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铝对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不定根发育相关研究进展 |
1.2 植物激素对不定根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
1.3 铝对根系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
1.4 茶树耐铝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铝对茶树插穗不定根再生的促进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2.1.2 显微观察 |
2.1.3 离子浓度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铝对茶树插穗根系再生的影响 |
2.2.2 铝对茶树插穗矿物质离子浓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过程观察 |
2.3.2 不同浓度铝处理下矿质元素的吸收 |
第三章 茶树插穗不定根发育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鉴定与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茶树总RNA的提取 |
3.1.2 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3.1.3 RNA-Seq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3.1.4 差异表达基因(DEG)的鉴定及功能注释 |
3.1.5 cDNA的合成及相对表达量验证 |
3.1.6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原始数据的处理 |
3.2.2 不同浓度铝处理下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及qRT-PCR验证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3.2.4 不定根发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2.5 铝对茶树插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植物激素形成分级转录调控网络参与铝诱导的茶树插穗新根再生 |
3.3.2 生长素转运和茉莉酸内酯稳态协同调节不定根再生 |
第四章 铝处理下不定根发生调控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基因的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构建 |
4.1.2 特异性模块筛选 |
4.1.3 启动子区域作用元件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浓度铝处理茶树插穗的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 |
4.2.2 关键共表达模块基因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 |
4.2.3 共表达网络模块中关键基因筛选与鉴定 |
4.2.4 不定根发育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分析 |
4.3 讨论 |
4.3.1 ERF、MYB和 WRKY基因家族成员参与调控铝诱导的不定根再生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贵州三都县古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1 古茶树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
1.2 贵州古茶树研究现状 |
1.3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3.2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
1.3.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5 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
1.5.1 茶树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
1.5.2 茶树品种鉴定 |
1.5.3 茶树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药品试剂 |
2.2.3 试剂配制 |
2.3 方法 |
2.3.1 表型性状研究 |
2.3.2 ISSR标记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性状分析 |
3.1.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表型特征汇总 |
3.1.2 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3.1.3 五个分布区古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4 古茶树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
3.1.5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 ISSR分子标记 |
3.2.1 古茶树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茶树ISSR-PCR体系的确立与优化 |
3.2.3 ISSR-PCR体系稳定性检测 |
3.2.4 ISSR引物及其扩增多态性 |
3.2.5 供试古茶树种植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
3.2.6 古茶树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分析 |
3.2.7 不同采样点古茶树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
3.2.8 不同采样点样品之间同一遗传参数的差异分析 |
3.2.9 UPGMA聚类分析 |
四 讨论 |
4.1 贵州三都县古茶树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4.1.1 古茶树表型形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2 不同采用点古茶树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4.2 ISSR标记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2.1 供试古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基于ISSR标记聚类 |
4.3 模板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
4.4 两种聚类结果的对比 |
五 结论、创新和展望 |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
四、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树植保机械及减量施药技术研究进展[J]. 刘冬梅,杨杭旭,周宏平,郑加强,茹煜.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09)
- [2]茶树CYP71B10L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郝佳丽. 浙江大学, 2021(01)
- [3]茶树转录组组装评估与多组学生物信息平台开发[D]. 李方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4]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D]. 邱勤丽. 浙江大学, 2021(01)
- [5]‘黄金芽’茶树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基因CsLFNR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 赵秀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D]. 王金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福鼎大白茶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研究[D]. 廖天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应用[D]. 吴亚楠. 河北大学, 2021(11)
- [9]铝对茶树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D]. 程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贵州三都县古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青. 贵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