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炸震动安全与工程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鲁琛[1](2021)在《水工隧洞爆破参数及对相邻隧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水工隧洞的施工任务,爆破施工在水工隧洞开挖过程中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水工隧洞根据其自身的作用及特点,布置在相应的位置。如果水工隧洞一前一后施工,那么在建的水工隧洞产生的爆破振动就会给已建的水工隧洞的稳定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研究分析不同爆破条件下,爆破振动对邻近已建水工隧洞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其影响的问题,对水工隧洞的爆破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分析内容和结果如下:1、介绍了ANSYS/LS-DYNA的优势,以及建模过程中材料模型和参数模型的选取,建立了爆破振动对邻近已建水工隧洞的稳定性影响的模型。2、设计了多组爆破试验方案,在均质岩层中对不同装药量、不同起爆次序两个不同条件下的振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究爆破施工产生的冲击波对邻近已建水工隧洞的动态响应。3、对爆破振动在不同厚度软弱岩层中的衰减规律进行研究,探究在两相邻隧洞间存有不同厚度的软弱岩层时,爆破施工产生的冲击波对邻近已建水工隧洞的动态响应,并提出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
周琳[2](2020)在《爆破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面对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爆破施工技术凭借其高效率和可大幅度缩短工期的优势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爆破产生的振动不可避免地将对建(构)筑物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同时,由于爆破振动产生的地质变化也极易导致临近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甚至造成已有建、构筑物的坍塌和损毁,严重危及周边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提倡“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对环保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与节能环保理念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工程施工的角度还是环境安全的需要,均要对爆破作业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监测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1]将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两个指标作为爆破震动安全判据。有学者提出,对于振动频率的计算,需要更多参数使其理想化,亟需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计算公式。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规律总结,中国建立了针对不同区域的振速峰值和相应频率取值,以经验数据替代了计算公式结果。因此,依托实际工程,亟需开展爆破振动速度与位移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现场振动监测和数值模拟两个手段开展了爆破振动规律研究,对比分析了爆破作用下工程现场爆破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优化了爆破过程设计方法,提出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依托广西南宁至崇左铁路沿线区间某隧道工程项目,研究了不同水平爆破中心距情况下建筑物质点的振动监测以及建筑物的反应谱,最后提出了合理化的施工建议,有效指导了工程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实际工程中现场建筑物各测点的检测数值与计算机得到的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可知:(1)距离爆破源水平中心越近,各个测点三个方向的爆破地震振动波速都是呈增大趋势;(2)随着建筑物上各测点高度的逐渐增大,其各测点相应的振动速度逐渐增大,大致为正相关增加,且从中可以得到,建筑物两端的测点分别对应最大和最小值;(3)整个振动速度变化曲线有一个最大值,从实测竖向位移数据和振动速度的数据值结合相关图表可以看出,此两者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即离爆破源最近的测点,其位移和振速都是最大的,且最大值在开挖位置的上部,随着距离的增大,测点振速及位移都逐渐减小。(2)从现场实测数据与采用有限元软件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两者的结果整体上比较一致,计算机测得的振速数据略大于工程实测值,但不影响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实际工程复杂多变,而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某些参数的简化,同时,实际工程的相关监测值反向说明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工程中应用的必要。(3)对于爆破振动相关的控制措施,从其发生的过程及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改善爆破条件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安全问题探寻了几种防护措施,进而达到节约环保、贴合实际的作用,为相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徐宏德[3](2020)在《某地铁盾构法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安全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随着大连城市建设的不断迈进,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地下轨道交通建设便成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的首要建设项目。目前大连地铁建设一般采用的是盾构法施工进行隧道挖掘,然而不良的地质条件、以往构建的城市管网体系以及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大连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成为了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点关注目标。本文依托某地铁工程项目,对地铁盾构施工诱发临近管线破坏的安全风险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盾构施工中的人员因素、管线质量因素、设备和施工工艺、制度因素等内部因素,以及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环境因素,然后结合工程实地状况进行多角度识别事故致因,判别出38项二级风险因素,得到初始风险因素清单,为了达到在削减不必要的风险因素的同时,还原实际工程中风险因素的效果,提出有价值的应对措施,令每个一级风险仅带三个关键的二级风险因素。(2)通过问卷数据量化每个风险因素对应的属性,运用改进后的Topsis法整理数据得到初始决策矩阵,计算在相同一级风险因素下各二级风险因素所占的比重;进而得到风险因素在不同属性下的贡献度、熵值,并结合各二级风险的加权距离平方和大小分析得出12项关键风险因素。(3)根据上文Topsis法筛选出的风险因素构建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得到根节点、中间结点以及叶节点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运用模糊贝叶斯公式计算出叶节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去模糊化概率;根据叶结点所处的不同状态对根节点进行敏感度计算,并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为某地铁工程项目盾构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齐超[4](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入逐年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快从劳动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然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管理环节,目前以人工为主的管理手段很难适应先进的施工管理要求,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大都针对某类特定分项完成简单的日常工作,缺乏辅助决策等集成功能,且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不强,各系统之间不能有效衔接。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旨在解决系统适用范围小、数据共享难、协同性不强等问题,为建筑企业减少人员和时间上的投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本文针对某油田公司实际需求,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基于MVC技术开发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从决策算法优化、设计方案优化、BIM技术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分析,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解决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功能的多维度决策问题,提出了解决混合测度决策问题的优势度决策法,给出一组优势相关的定义对优势度求取方法进行改进,对其互补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对改进方法的排序向量、优势向量、比较向量的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表明了改进方法的计算量小、精确性高、通用性好,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其有效性,实现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算法优化。2.从实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协调性出发,对相同造价情况下的未增加控制措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分别增加防屈曲支持措施和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减震抗震性能对比,对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和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进行分析,研究了抗倒塌设计参数与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进而总结归纳出最强抗倒塌能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完成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优化。3.基于MVC框架,通过系统的可行性和使用需求分析,利用UML建模设计划分出工程造价信息、模板、投标报价、成本估算、项目管理、系统维护等六个功能模块。将B/S三层架构模式应用于系统设计和数据库建立,对相应系统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4.采用BIM技术模拟实际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从施工现场造价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施工中的挤压和碰撞及施工现场材料布局、潜在危险源,提出了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发现施工中的应力损伤,为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樊武成[5](2019)在《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其利用问题一直受到国家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处理能源利用问题,其关键就在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创新技术与管理方法等,开发新型能源,提高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小污染。而天然气作为一种典型的清洁能源,在众多新型能源当中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天然气的有效利用,需要依托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有效建设,因此,本文就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展开研究。随着“大-沈”线输气管道进入辽宁、A城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东北地区天然气项目的启动,A城城市燃气事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期,其城市燃气用户市场将飞速发展。通过研究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能够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安全进行提供保障,使其为天然气利用的环保、安全、经济价值等的实现提供支持。本文以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现实状况;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已有研究成果与相关文献资料当中,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所需的研究问题,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回归分析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法,对A城天然气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当地居民的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进而提出相应的市场策略。本文从技术、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的角度分析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并分别提出有效措施。本文的研究,尽量全面的论述了 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可行性,也对工程当中存在的隐患风险进行了最大程度的预判,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或解决方案,最终认为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完全可行的。相比于其他研究,本文分别从技术、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的角度对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展开分析,研究内容更加全面,以期为同类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张胜利[6](2019)在《浅埋隧道下穿城镇爆破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下穿城镇的浅埋隧道工程、城市地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已逐渐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钻爆法作为地下空间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其爆破过程产生的地震波震动效应,是影响工程效率、危害地表构筑物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控制爆破产生的震害,正确地处理减小爆破震动与提高施工效率之间的平衡,是隧道爆破安全、快速施工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格库铁路的库尔勒隧道下穿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段为工程背景,针对开发区民房结构复杂、房屋抗震等级低,爆破控制标准严格等工程要求,通过下穿段之前进行数码雷管和普通雷管现场爆破测试,形成合理的减震爆破方案,并在下穿开发区段采用以保证工程安全、快速通过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前期爆破试验和开发区段爆破工程的基础上,研究爆破减震技术和数码雷管的适用性。经过对现场爆破震动实测数据数据的统计和回归分析,利用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库尔勒隧道垂向、水平向、径向的震速随质点距振源距离、炸药量等的关系式,可大致反映在爆破时地震波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对爆破震动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发现爆破震动的能量随最大段炸药量的增加而增大,震动频带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峰值能量变大。爆破地震波在传播时候,振动强度随距离衰减、频带变宽、中低频信号占比增大。数码雷管爆破开挖施工在良好爆破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确保了地表构筑物的质点振动速度,避免了由于爆破产生的大规模搬迁等大成本的支出,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陈晓军,孟祥栋,成旭,段丽环,雷风[7](2019)在《爆炸挤淤筑坝围海造地及爆破缓冲垫水中减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填海造地意义展开,首次提出用"爆炸挤淤筑坝(Silt Squeezing with Blasting dike)围海造地",不仅可节约大量的挖泥施工成本,而且省去大量的填海石料,使围垦后海平面以下的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首次提出采用爆破减震缓冲垫来降低爆炸挤淤筑坝产生的水中爆破震动,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ZL 201220230579.7.,ZL 201220107888.5,ZL 201220750552.0,ZL 201220016697.8;因此,爆炸挤淤筑坝围海造地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冯志斌[8](2019)在《巷道掘进爆破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巷道掘进爆破炮孔的堵塞是巷道掘进爆破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而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工人施工不规范与地质条件所限等等原因,导致了实际的爆破作业操作当中会产生不必要的危险,工程中也难免会产生误差,轻则造成经济的损失,重则威胁到人生安全。而在实际的工程中,往往是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其填塞长度,无法达到巷道掘进爆破应该有的进尺,围岩平整度也无法保证,导致巷道掘进无法按期完工。而巷道维护的好坏,直接系于生产如期完成与作业安全地进行。爆破掘进是井工采矿较常见,且较省钱的开挖手段。本文针对巷道掘进的掏槽眼,辅助眼以及周边眼应用理论理算和数值模拟求解分析模拟最优堵塞长度并且应用于现场实践。全面阐述掘进机和炸药爆破开挖的不同作用方法和优劣差异,以岩体性质、工程成本、完工时效几大指标,说明爆破掘进最近几十在年采矿工程中继续存在的现实情况。分析岩体破坏原理和岩体失稳的几大模型。计算掏槽孔、辅助孔、周边孔三大主要类型巷道掘进爆破种类孔的堵塞长度。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设置计算模型,得出掏槽孔与辅助孔的合理堵塞长度。由于现场周边孔光爆的要求较高,单独计算模拟周边光爆与孔间距的关系。计算机模拟方面,以LS—DYNA为依托,讨论计算机结合有限元的应用合理性,用LS—DYNA对掏槽孔,辅助孔合理堵塞长度进行数值分析,并单独对周边光爆堵塞长度数值分析计算。截出各个爆破时间点具体应力状态图像,得出爆破的最后成型效果,分析堵塞长度计算的合理性。计算机结合有限元分析计算,指导现场爆破掘进破岩。在传统的能量密度法支撑下,应用适合巷道掘进的改进的能量密度法计算出掏槽孔和辅助孔孔深分别为2.2m和2m时,最佳的堵塞长度分别为0.4m和0.56m;并单独计算周边眼最优堵塞长度,得出周边光面爆破堵塞长度约为孔间距的百分之五十五,对巷道爆破三大种类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并应用于现场实际工程,得出合理的结论,证明研究工作在现场的可行性。
马晴[9](2019)在《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爆破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台阶爆破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土石方开挖、水利水电等领域中,台阶爆破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微差延时时间能够有效地降低爆破产生的振动,不同的起爆顺序对爆破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改善台阶爆破的工程质量,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本文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分别对台阶单排三炮孔正向起爆、反向起爆、中间起爆的爆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将台阶逐孔爆破、齐发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这三种不同起爆顺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起爆顺序对岩体爆破的应力传播规律的影响,分析爆破产生的振动以及位移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选用LS-DYNA自带的HJC材料本构以及高能炸药,分别模拟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中间起爆,对这三种起爆方式的应力传播规律、振动速度和位移的变化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起爆产生的应力以及速度最大并且衰减最快,其次是中间起爆,正向起爆产生的应力和速度最小且衰减最慢,对于爆破振动要求比较严格的项目,可采取正向起爆;不同起爆方式在药柱中部位置产生的位移最大并且中间起爆更有利于岩体破碎。(2)基于毫秒微差延时爆破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研究台阶逐孔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齐发爆破的爆轰过程的应力变化,对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振速、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齐发起爆产生的有效应力和振速最大;逐孔起爆产生的有效应力最小,与齐发起爆相比,逐孔起爆的速度降幅为51.15%,中间先起爆,两边同时起爆的速度降幅为32.82%,逐孔起爆降振效果更好;逐孔起爆产生的位移最大,中间炮孔先起爆产生的位移最小,不利于岩体的破碎抛掷。(3)台阶微差爆破不同起爆顺序试验,将实测的齐发起爆、逐孔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试验的振动数据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结论表明:逐孔起爆比中间炮孔先起爆、齐发起爆产生的振动小,有利于降振,爆后破碎效果更好。
周翔[10](2019)在《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其具有施工面广、线路长、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国际工程界将工程保险视作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但我国工程保险发展相对落后,存在保险市场竞争不规范、统计数据匮乏等问题。保险费率厘定是开展保险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难点,费率不合理将损害保险各方利益,降低风险保障力度。目前国内费率厘定较为混乱,主要采用固定费率表计取费率,高速公路工程风险因素多,工程差异性大,该方法缺乏对风险情况的具体分析,难以反映工程真实风险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以期通过保险有效转移风险。本文在考虑工程风险及保险实际理赔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及权值,建立了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34个工程保险案例,通过PSO-BP神经网络拟合保险样本中风险指标与费率之间的关系,实现费率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1)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广泛阅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工程保险对工程开展的重要性以及保险费率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以及工程保险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2)阐述了风险管理、工程保险、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PSO)等相关的理论基础,为研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3)基于相关文献、法规,采用风险分解结构法(RBS)详细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的风险指标,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括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等7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价风险指标,建立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4)构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采用PSO优化BP神经网络,获得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选取了34个工程保险样本,针对各样本,计算其风险指标权重,并根据保险赔付率修正合同费率,使样本修正费率更接近实际风险情况,得到网络学习样本数据;通过PSO-BP神经网络拟合样本中风险指标权重与修正费率之间的关系,构建费率厘定模型,实现费率预测。对比分析PSO-BP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的费率仿真效果,得出结论:PSO-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的反映高速公路工程实际风险水平,使预测费率接近修正费率,预测准确度高,网络收敛速度快,适用于保险费率厘定。(5)实例分析。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所建模型进行费率厘定。并对13个样本的总体预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SO-BP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得到的费率更加接近工程真实风险情况,费率厘定合理。按承保前、承保后以及事故发生后等阶段阐述了工程保险是如何实现风险管理。
二、爆炸震动安全与工程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炸震动安全与工程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水工隧洞爆破参数及对相邻隧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爆破机理方面 |
1.2.2 爆破数值模拟方面 |
1.2.3 爆破振动效应分析及控制方面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工隧洞间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
2.1 数值仿真软件分析及选择 |
2.1.1 各软件的分析比较 |
2.1.2 ANSYS/LS-DYNA软件介绍 |
2.1.3 ANSYS/LS-DYNA建模过程 |
2.2 材料本构选择及参数 |
2.2.1 岩石材料模型及参数 |
2.2.2 衬砌本构模型及参数 |
2.2.3 炸药本构与空气本构 |
2.3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2.3.1 模型构建 |
2.3.2 单孔起爆对邻近隧洞间不同位置的振动和受力分析 |
2.3.3 双孔起爆对邻近隧洞间不同位置的振动和受力分析 |
2.3.4 三孔起爆对邻近隧洞间不同位置的振动和受力分析 |
2.4 不同延期时间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邻水工隧洞间含不同厚度软弱岩层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
3.1 软弱岩层对振动传播的影响分析 |
3.2 相邻水工隧洞含软弱岩层爆破模型构建 |
3.2.1 本构及参数 |
3.2.2 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
3.2.3 模型构建 |
3.3 不同厚度软弱岩层对邻近隧洞间不同位置的振动和受力分析 |
3.3.1 .不同软弱岩层厚度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 |
3.3.2 不同软弱岩层厚度的最大等效应力衰减规律 |
3.4 不同厚度软弱岩层对邻近隧洞不同衬砌位置的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爆破振动荷载下水工隧洞稳定分析及控制 |
4.1 水工隧洞稳定影响因素及破坏形式分析 |
4.1.1 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4.1.2 破坏形式分析 |
4.2 爆破振动荷载下稳定分析 |
4.2.1 爆破振动荷载下围岩动态相应机理 |
4.2.2 混凝土支护层振速及峰值应力分布规律 |
4.3 爆破振动有效控制措施 |
4.3.1 爆破振动控制目的和意义 |
4.3.2 爆破振动控制方法及有效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爆破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地震波特性及传播规律的研究 |
1.2.2 爆破地震波波形的研究 |
1.2.3 爆破振动波传播机制探究 |
1.2.4 爆破地震波的强度预测研究 |
1.2.5 爆破技术的发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爆破地震波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 爆破地震波的形成 |
2.2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
2.2.1 体波 |
2.2.2 面波 |
2.3 爆破地震波的相关参数 |
2.3.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
2.3.2 爆破地震效应 |
2.3.3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
第三章 临近建筑物现场监测数据及分析 |
3.1 爆破法施工工程项目概况 |
3.2 爆破方案设计 |
(一)爆破方案 |
(二)爆破参数 |
3.3 爆破振动波监测方法与监测流程 |
3.3.1 测振设备 |
3.3.2 爆破振动波监测流程 |
3.4 工程现场爆破振动波监测 |
3.4.1 地表监测点布设方案 |
3.4.2 爆破振动波监测数据分析 |
3.5 监测数据分析 |
3.6 爆破降振控制措施及综合防护措施 |
第四章 爆破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ANSYS/LS-DYNA数值计算方法 |
4.2 数值分析模型及材料参数确定 |
4.3 爆破荷载的确定 |
4.4 数值模拟的优化与修正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某地铁盾构法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安全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程风险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工程风险分析理论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盾构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风险理论概述 |
2.1 地铁盾构施工诱发临近管线变形安全影响分析 |
2.1.1 地下管线的分类 |
2.1.2 地下管线破坏形式 |
2.1.3 地下管线的安全控制标准 |
2.2 地铁盾构对土体扰动机理分析 |
2.2.1 切口到达前阶段 |
2.2.2 盾构通过阶段 |
2.2.3 盾尾闭合阶段 |
2.2.4 浆液及扰动土体固结阶段 |
2.2.5 扰动土体次固结阶段 |
2.3 风险管理概述 |
2.3.1 风险 |
2.3.2 风险管理的定义 |
2.3.3 风险识别 |
2.3.4 风险分析 |
2.3.5 风险评价 |
2.3.6 风险应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地铁工程项目盾构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风险识别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地质条件简介 |
3.1.3 水文概况 |
3.2 风险因素的初步筛选 |
3.2.1 初始风险因素清单的建立 |
3.2.2 风险因素初步筛选的依据 |
3.2.3 初步筛选后的风险因素 |
3.3 风险因素指标量化及评价 |
3.3.1 风险因素指标评价的依据 |
3.3.2 风险指标的等级划分及量化 |
3.4 地铁盾构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风险因素评估调查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地铁工程项目盾构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风险分析 |
4.1 传统Topsis方法基本原理 |
4.2 Topsis分析方法的一般分析流程 |
4.3 Topsis分析方法的缺陷 |
4.4 Topsis法的改进 |
4.5 基于Topsis法下的风险因素排序流程 |
4.6 利用Topsis法对风险指标排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地铁工程项目盾构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风险评价和决策 |
5.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贝叶斯网络法 |
5.1.3 事故树分析法 |
5.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5 模糊贝叶斯网络法 |
5.1.6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模糊贝叶斯理论的历史 |
5.3 贝叶斯网络及其表示 |
5.3.1 贝叶斯网络的组成 |
5.3.2 贝叶斯网络概述 |
5.4 模糊集理论概述 |
5.4.1 经典集合和模糊集合 |
5.4.2 模糊集合的定义 |
5.4.3 隶属函数 |
5.4.4 语言概率隶属度 |
5.5 模糊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
5.5.1 模糊贝叶斯网络的相关概念 |
5.5.2 模糊贝叶斯网络构建方法 |
5.5.3 模糊贝叶斯网络构建流程 |
5.5.4 模糊贝叶斯网络知识推理 |
5.5.5 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流程 |
5.5.6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法对本工程管线安全风险的评估流程 |
5.5.7 根节点的敏感性分析 |
5.6 隧道施工诱发临近管线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6.1 特殊地质处理措施 |
5.6.2 管线变形预控措施 |
5.6.3 盾构施工参数控制 |
5.6.4 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4)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1.2.2 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决策算法改进 |
2.1 引言 |
2.2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及算法问题提出 |
2.3 优势度的求取 |
2.4 排序方法分析 |
2.4.1 基于排序向量的排序方法 |
2.4.2 基于优势向量的排序方法 |
2.4.3 基于比较向量的排序方法 |
2.5 排序方法的本质研究及改进 |
2.6 算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减震装置与隔震装置及其原理 |
3.2.1 防屈曲支撑及其减震原理 |
3.2.2 叠层橡胶支座及其隔震原理 |
3.3 基于相同造价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优化 |
3.3.1 相同造价的概念及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设计 |
3.3.2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3.3.3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 |
3.3.4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震设计及验证 |
3.4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3.4.1 OpenSees程序模块及其模型需求信息 |
3.4.2 基于OpenSees的结构模型 |
3.5 相同造价下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IDA曲线 |
3.5.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3.5.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确定 |
3.5.3 结构损伤指标及倒塌判别准则的确定 |
3.5.4 增量动态分析及其曲线 |
3.6 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求取 |
3.6.1 易损性曲线的计算步骤 |
3.6.2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3.7 考虑控制装置价格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
3.7.1 考虑价格变化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
3.7.2 考虑价格变化的倒塌安全储备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相同造价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
4.1 引言 |
4.2 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倒塌设计参数 |
4.2.1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整体抗侧刚度 |
4.2.2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最小刚重比 |
4.2.3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水平减震系数 |
4.3 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
4.3.1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 |
4.3.2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 |
4.4 安全储备系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
4.4.1 安全储备系数与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侧刚度间的关系 |
4.4.2 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与防屈曲支撑框架建筑的最小刚重比间的关系 |
4.4.3 倒塌安全信备系数与隔震装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减震系数间的关系 |
4.4.4 最强抗倒塌能力的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法 |
4.4.5 设计方法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BIM技术融合应用 |
5.1 引言 |
5.2 采用的主要技术 |
5.2.1 MVC框架 |
5.2.2 B/S结构 |
5.2.3 UML语言 |
5.3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 |
5.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5.3.2 系统需求分析及用户角色设计 |
5.3.3 业务模型建模 |
5.4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5.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
5.4.2 数据库的建立 |
5.5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融合 |
5.5.1 施工现场原料布局的管理 |
5.5.2 建筑危险源识别 |
5.5.3 施工现场入口秩序的管理 |
5.5.4 施工现场详细零件的管理 |
5.5.5 在项目完成阶段的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总论 |
1.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1.1.1 项目建设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范围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范围 |
2 气源及市场分析 |
2.1 气源分析 |
2.1.1 资源概况 |
2.1.2 天然气性质 |
2.2 天然气目标市场的选择 |
2.3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方法及范围 |
2.3.1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
2.3.2 预测范围 |
2.4 A城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 |
2.4.1 城镇居民用气需求预测 |
2.4.2 公共服务及商业用气需求预测 |
2.4.3 CNG汽车用气量 |
2.4.4 工业用户用气需求预测 |
2.4.5 市场总需求量预测 |
2.5 A城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预测分析 |
2.5.1 居民类用户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预测 |
2.5.2 公共服务及商业用户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预测 |
2.5.3 工业及采暖用户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预测 |
2.5.4 汽车用户天然气竞争力分析 |
2.6 市场敏感性分析及市场策略 |
2.6.1 市场敏感性分析 |
2.6.2 市场策略 |
3 管道线路及站场工程方案研究 |
3.1 管道线路工程 |
3.1.1 线路走向推荐方案 |
3.1.2 管道敷设原则 |
3.1.3 穿跨越工程的方案选择 |
3.2 站场工程 |
3.2.1 站场设置原则 |
3.2.2 场站功能 |
3.2.3 站场工艺流程方案 |
4 节能、环保及安全的可行性研究 |
4.1 节能研究 |
4.1.1 综合能耗分析 |
4.1.2 节能降耗措施 |
4.2 环境保护的研究 |
4.2.1 管道沿线环境现状 |
4.2.2 环境影响分析 |
4.2.3 环境保护措施 |
4.2.4 环境应急预案 |
4.2.5 环境影响结论 |
4.3 安全的研究 |
4.3.1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4.3.2 自然灾害、社会危害因素分析 |
4.3.3 危险、有害因素防范与治理措施 |
5 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建设投资估算 |
5.1.2 流动资金估算 |
5.1.3 总投资估算 |
5.2 财务分析 |
5.2.1 财务分析基础 |
5.2.2 成本费用估算及分析 |
5.2.3 投资盈利能力分析 |
5.2.4 盈亏平衡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浅埋隧道下穿城镇爆破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减震施工技术研究 |
1.2.2 电子雷管减震技术 |
1.2.3 爆破震动控制标准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方法与目标 |
第2章 下穿段房屋风险评估和控制标准 |
2.1 工程背景概述 |
2.2 下穿段房屋风险评估 |
2.3 爆破震动安全控制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和方案确定 |
3.1 浅埋隧道爆破减震方法 |
3.2 控制爆破开挖方案 |
3.2.1 方案初步拟定 |
3.2.2 控制爆破方案对比 |
3.3 库尔勒隧道下穿城镇段爆破方案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码雷管爆破原理及现场试验 |
4.1 数码电子雷管微差减震爆破 |
4.1.1 电子雷管及其起爆系统 |
4.1.2 减震机理 |
4.1.3 工作原理 |
4.1.4 减震技术的应用效果 |
4.2 数码雷管全断面爆破试验 |
4.2.1 试验内容 |
4.2.2 试验地质及条件 |
4.2.3 试验方案 |
4.2.4 试验流程 |
4.2.5 自动化监测内容及流程 |
4.3 减震爆破试验及数据监测 |
4.3.1 2017 年6月30 日爆破试验 |
4.3.2 2017 年7月11 日爆破试验 |
4.3.3 2017 年7月15 日爆破试验 |
4.3.4 2017 年7月19 日爆破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码雷管减震爆破的应用效果分析 |
5.1 下穿开发区段爆破减震技术应用 |
5.1.1 爆破设计方案 |
5.1.2 监测震动波形图和数据 |
5.2 爆破监测数据分析 |
5.2.1 数据的回归分析 |
5.2.2 爆破试验效果分析 |
5.3 减震技术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爆炸挤淤筑坝围海造地及爆破缓冲垫水中减震(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况 |
二、填海造地方法 |
三、爆炸挤淤筑坝 |
四、水中爆破震动 |
五、未来展望 |
(8)巷道掘进爆破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炮孔堵塞研究现状 |
1.2.1 炮孔堵塞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炮孔堵塞长度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1 选题的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巷道施工方法与爆破破岩机理 |
2.1 概述 |
2.2 综合机械化施工法 |
2.3 钻爆法 |
2.3.1 钻爆法理论 |
2.3.2 控制爆破技术 |
2.3.3 研究钻爆法意义 |
2.4 爆破破岩机理 |
2.4.1 岩石爆破破坏基本理论 |
2.4.2 岩石爆破内部作用分析 |
2.4.3 爆炸应力波衰减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爆破炮孔堵塞机制分析 |
3.1 炮孔填塞增大岩体应力及应力作用时间 |
3.2 延长爆生气体的作用时间 |
3.3 保证炮孔内的炸药充分反应 |
3.4 不同填塞物的填塞效果不同 |
3.5 无填塞或填塞效果不好产生的影响 |
3.5.1 影响爆破效果 |
3.5.2 产生飞石 |
3.5.3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
3.6 本章小结 |
4 掏槽眼辅助眼堵塞长度分析 |
4.1 一般装药方式下最优堵塞长度计算 |
4.1.1 根据能量密度原理 |
4.1.2 辅助眼堵塞长度计算 |
4.1.3 由时间相等推导辅助孔堵塞长度 |
4.1.4 掏槽孔最佳堵塞长度 |
4.2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
4.2.1 软件简介 |
4.2.2 ANSYS/LS-DYNA分析的一般流程 |
4.2.3 前处理 |
4.2.4 修改K文件 |
4.2.5 后处理 |
4.3 掏槽眼与辅助眼合理堵塞长度的数值计算 |
4.3.1 材料参数及状态方程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爆破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周边光面爆破炮孔堵塞长度 |
5.1 光面爆破最优堵塞长度计算 |
5.2 数值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工程实例分析 |
6.1 地质条件 |
6.2 巷道概况 |
6.3 爆破施工的流程与设计 |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爆破后对围岩的损伤检测和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岩石爆破基本原理 |
2.1 岩石爆破的破坏过程 |
2.2 爆炸应力波的传播 |
2.3 爆生气体对岩石破碎的影响 |
2.4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
2.5 爆破效果的影响因素 |
3 台阶爆破柱状耦合装药不同起爆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
3.1 ANSYS/LS-DYNA程序简介及基本原理 |
3.2 台阶爆破材料参数的选取 |
3.3 台阶爆破柱状耦合装药不同起爆方式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1 毫秒微差爆破理论 |
4.2 合理微差时间的选取 |
4.3 不同起爆顺序台阶微差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起爆顺序台阶微差爆破现场试验 |
5.1 爆破试验模型相似理论 |
5.2 现场试验方案 |
5.3 现场试验仪器 |
5.4 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2 工程保险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图 |
第2章 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理论基础 |
2.1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管理 |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1.2 风险管理过程 |
2.1.3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特点 |
2.1.4 工程风险识别 |
2.1.5 工程风险评价 |
2.2 工程保险概述 |
2.2.1 工程保险概念 |
2.2.2 保险标的 |
2.2.3 保险责任范围 |
2.2.4 工程保险费率厘定 |
2.3 高速公路工程保险 |
2.3.1 高速公路建工一切险特征 |
2.3.2 高速公路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指标识别 |
3.2.1 识别思路 |
3.2.2 影响费率的风险指标识别 |
3.3 指标体系建立 |
3.3.1 问卷调查及指标优化 |
3.3.2 指标分析 |
3.4 风险指标评价 |
3.5 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 |
4.1 BP神经网络算法 |
4.1.1 人工神经网络 |
4.1.2 BP神经网络 |
4.1.3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1.4 BP神经网络算法优缺点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2.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4.3 PSO-BP神经网络算法 |
4.3.1 PSO-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4.3.2 PSO-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4 保险费率厘定模型构建 |
4.4.1 样本数据收集与确定 |
4.4.2 网络结构确定 |
4.4.3 网络初始参数设计 |
4.4.4 模型训练与仿真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风险分析 |
5.2.1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风险 |
5.2.2 项目环境风险 |
5.2.3 项目性质风险 |
5.2.4 建造过程风险 |
5.2.5 人为因素风险 |
5.2.6 社会环境风险 |
5.2.7 保险自身风险 |
5.3 模型仿真 |
5.3.1 输入值确定 |
5.3.2 模型仿真结果 |
5.3.3 费率对比评价 |
5.4 样本整体仿真效果分析 |
5.5 工程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实现 |
5.5.1 保前风险管理 |
5.5.2 保后风险管理 |
5.5.3 事后风险赔偿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样本资料汇总表) |
附录C (AHP法程序) |
四、爆炸震动安全与工程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工隧洞爆破参数及对相邻隧洞的影响研究[D]. 鲁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爆破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D]. 周琳. 济南大学, 2020
- [3]某地铁盾构法施工对临近管线影响的安全风险评估[D]. 徐宏德.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D]. 齐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A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D]. 樊武成.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6]浅埋隧道下穿城镇爆破技术应用研究[D]. 张胜利.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7]爆炸挤淤筑坝围海造地及爆破缓冲垫水中减震[J]. 陈晓军,孟祥栋,成旭,段丽环,雷风. 产业创新研究, 2019(09)
- [8]巷道掘进爆破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D]. 冯志斌.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9]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D]. 马晴.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10]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 周翔. 湖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