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RSR方法对医院进行效益评价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军,代宗利,侯晓文[1](2021)在《跨科室资源共享模式下择期病人手术室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各科室病人数量和手术室相关资源不匹配导致的手术室堵塞或空闲的问题,本文从术后资源共享的角度,研究了择期病人手术室调度计划.该问题是由两个子问题组成,一个是科室之间如何建立资源共享匹配机制,另一个是如何为择期病人安排手术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结合秩和比评价方法对科室的工作强度进行评价,之后在不同工作强度的科室之间搭建跨科室资源共享匹配机制模型,用以确定科室的合作组合和资源的流动方向,从而为后续手术室调度模型构建提供依据;其次,在科室资源服务能力变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多资源(科室资源和公共资源)服务能力约束,构建了资源共享模式下手术室调度模型以最大化利用闲置资源和满足病人的手术需求;最后,利用某省三级甲等医院实际数据进行数值实验,并通过与单一科室资源服务能力约束的手术室调度相比,从不同层面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跨科室资源共享模式对手术室调度的有效性.
袁蕊蕊[2](2021)在《甘肃省2018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甘肃省2018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制度的基本运行情况、部分市(州)大病保险运行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和比较,了解全省大病保险制度运行状况,分析大病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以及甘肃省关于大病保险制度的研究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甘肃省2018年大病保险总体运行情况,包括基金筹集与使用情况、患者补偿情况和疾病负担情况;采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对甘肃省2018年部分市(州)大病保险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大病保险政策运行情况分析:2018年大病保险政策全省平均基金使用率为75.75%;大病患者平均大病保险补偿比例为15.37%;大病患者分段补偿中,以0-1万元(含1万元)区间补偿为主,该区间内补偿金额占总补偿金额的50.90%,补偿人次占总补偿人次的94.36%;大病患者分级补偿中,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补偿金额占总补偿金额的65.43%,补偿人次占总补偿人次的45.26%;全省大病患者以住院为主,补偿金额占总补偿金额的97.88%,受益率为1.48%,门诊慢特病患者补偿金额占总补偿金额的2.12%,受益率为0.20%;贫困患者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76.22%;全省平均大病保险住院患者次均自付金额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为34.15%,门诊慢特病患者次均自付金额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为3.88%。2、“10元85%补偿政策”运行情况分析:2018年全省“10元85%补偿政策”补偿总金额为23417.77万元,全省平均基金使用率为107.01%;该政策补偿总人次为42.15万人,全省平均受益率为1.93%;全省该政策患者目录内平均实际补偿比例为88.09%。3、2018年部分市(州)大病保险运行效果分析:9个市(州)中,运行效果评价为“好”的有嘉峪关市、平凉市2个地区,运行效果评价为“差”的有天水市1个地区,其余6个市(州)的运行效果为中档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趋势。结论:甘肃省2018年大病保险取得了一定成效,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居民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部分市(州)大病保险运行效果平稳;同时,也存在实际补偿水平较低、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未来应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健全补偿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与机制、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保信息系统以及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推动大病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任才[3](2021)在《叶尔羌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是流域水文学相关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系统收集叶尔羌河(下称叶河)上游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地形、冰川编目和气候模式等数据,分析过去50年间叶尔羌河上游降水、气温和出山径流等水文要素及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本文研究区为叶河流域上游河源区,构建嵌入了冰川模块的SWAT水文模型,对卡群水文站1968—2017年逐月径流进行模拟,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参数率定、模型校准和模型在研究区内的适用性评价,完成SWAT模型的本土化,构建适用于叶河上游实际流域情势的水文模型;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分析研究区冰川径流年际变化与年内分布情况,区分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并定量核算了其贡献率;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未来气候变化模式,完成以降水和气温为主的未来气象要素降尺度研究,基于此,利用建立好的SWAT水文模型完成对研究区未来80年径流演变的模拟预测。根据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可以了解叶河上游流域气温、降水及径流的历史变化趋势,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程度,流域径流未来的演变趋势,并以此为据对研究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更深一步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近50a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39.8 mm,年增长率为1.0%;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44℃,年增长率为1.2%;年径流量增加了17.20亿m3,年均增长率0.5%;经非参数统计检验,降水、气温和径流序列均通过95%显着性检验,表明三者均有显着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裸岩地、草地和冰川,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几乎占全流域的96%以上。1990~2015年叶尔羌河上游流域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不大,结构相对稳定。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方式有三种:冰川向裸岩地的转移、低覆盖度草地向裸岩地转移和中覆盖度草地向裸岩地转移,净转移量分别为786.2 km2、221.1 km2和65.7 km2。(2)在叶河上游径流模拟中加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适用性表现较为优秀,校准期(1968~1992年)与验证期(1993~2017年)的R2分别为0.77和0.86,NSE为0.76和0.85,RSR为0.49和0.38,PBIAS为-7.4%和0.6%。经模拟,研究区多年来冰川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且其占总径流量的比重约为51.1%;年内冰川产流主要发生在6~9月,占全年冰川产流量的90%以上。(3)气候和土地利用条件变化分别使月径流量增加6.62 m3·s-1和0.41 m3·s-1,其中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4.2%和5.8%,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协同变化均会致使叶河河源区月径流量的增加,气候变化在研究区径流演变中起主导作用。(4)三种气候情景(RCP26/45/85)下,叶尔羌河上游流域2021~2100年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增加的态势,但增加趋势的显着性各不相同,年降水和日均温较历史基准期增幅分别在52.9%~68.3%和1.24~3.31℃之间。不同浓度路径下,年径流模拟均值相比历史基准期分别减少了0.21%、0.55%和1.06%,且在RCP45/85情景下年径流量均呈现显着减小的趋势。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叶尔羌河上游流域径流在本世纪前半期总体偏丰,而后半期总体偏枯,具有明显的拐点(大致在2050年左右)。融水径流在本世纪前半期所占比例略有增加,到后半期所占比重显着减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降雨径流的贡献趋向性表现为整体增加,且占比增加趋势稳定,变幅较小。
王彪[4](2020)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篮竞技水平的分析 ——以U16俱乐部女子组决赛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国青年运动会作为国家体育人才选拔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作为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国青年运动会,其竞技水平代表着我国青年运动员最高水平,推动着我国青年体育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运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篮攻防等数据的分析,对参赛球队的竞技水平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攻防技术表现出A(高)、B(较高)、C(中等)、D(较低)、E(低)5个不同层次等级的竞技水平。进攻技术中的7个指标与防守技术中的4个指标的竞技水平呈现出各球队优劣势明显、球队间竞技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2)RSR分析:进攻技术坐落于A、E等级竞技水平落空。浙江稠州、河南伊川、武汉盛帆、太原精英归属于B等级;河北英励、北京东中、重庆智动、江苏盐城属于C等级;河北星锐、陕西天泽、哈尔滨华龙属于D等级。(3)RSR分析:防守技术整体竞技水平较高,但球队间存在较大差异。浙江稠州、武汉盛帆归属于A等级;北京东中、陕西天泽、太原精英属于B等级;河南伊川、哈尔滨华龙属于C等级;河北英励、河北星锐、重庆智动、江苏盐城属于D等级。(4)RSR分析:攻防技术指标浙江稠州、武汉盛帆属于A等级;河南伊川、北京东中、陕西天泽、太原精英属于B等级;重庆智动属于C等级;哈尔滨华龙、河北英励属于D等级。河北星锐、江苏盐城属于E等级。攻防RSR排名与赛会总排名中除重庆智动队外呈现显着相关。并提出以下建议:(1)青年女篮运动员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和篮球基本功的训练,规范自己的篮球技术动作。并且需要培养自己对于比赛的专注度并且提高自身对于比赛的认识,从而提升竞技水平。(2)青年女篮教练员要加强对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并且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优势,能够扬长补短。要加强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运动员对于比赛的重视程度与对比赛的理解。教练员还应该重视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健康成长,全方面地提升球员竞技水平。(3)青年篮球俱乐部要挖掘具有潜力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并且对运动员安全与利益进行多方面的保障。(4)国家层面应该加强对青运会的管理与保障,加大对青年篮球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爱好篮球运动,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青年整体竞技水平。
黄婷[5](2020)在《县域综合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为提高县域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专科的服务水平,本研究在Donabedian评价框架基础上,通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县域综合医院的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县级区域的广州市东北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W医院”的各个临床专科,为该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设计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基于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权TOPSIS法和RSR法,评价研究医院临床专科的服务能力。研究结果:(1)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的“结构性服务能力”指标权重0.1373,“过程性服务能力”指标权重0.6232,“结果性服务能力”指标权重0.2395,二级指标当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服务质量”,其次是“技术水平”,再次是“服务效率”。(2)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从整体上看,研究医院的临床专科整体服务能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上升幅度最大;从各临床专科上看,各专科排名相对稳定,其中妇产科的服务能力最强,其次分别是眼科、心血管内科、儿科、新生儿科和普通外科,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肿瘤血液科、神经外科和ICU。研究医院的临床专科服务存在专科服务发展水平不平衡,尤其是妇产科与其他专科之间,其次是人才建设有待加强和技术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3)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欠发达地区“W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提升专科管理效能,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专科服务;提高专科服务水平,形成技术与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力;加强薄弱专科支持,实现专科服务能力的均衡发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研究结论:(1)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覆盖范围广,内容完整。(2)专家咨询法所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靠。(3)在专家评判基础上,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科学合理。(4)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研究医院,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该院的实际情况,说明指标体系能够用于县域综合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的评价。
乔富荣[6](2020)在《城市公共机构运行能耗综合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文中指出城市公共机构能耗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是城市节能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其结果可以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撑。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监管平台的建立,为公共机构能耗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然而城市公共机构能耗影响因素众多、相关关系复杂、影响程度难以量化,导致不同类型的公共机构能耗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节能潜力难以估量。现有的能耗指标形式多样,不同能耗指标表征不同的用能情况,单一能耗指标难以准确反应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TOPSIS-RSR能耗综合评价方法和SFA-DEA能源效率分析方法,以解决能耗评价不合理与节能潜力分析不完善的问题。并通过城市公共机构年能耗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城市各类公共机构能耗综合评价与能源效率准确分析,为节能工作开展提供综合建议。论文研究工作包括:(1)设计城市公共机构能耗数据调研问卷,收集夏热冬暖地区某城市354家、9种类型公共机构的年能耗数据。针对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数据缺失、异常、突变等问题,提出相应数据清洗方法,为保障能耗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的准确性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2)针对传统对比单一指标的能耗评价方法无法兼顾各能耗指标表征的用能情况,提出TOPSIS-RSR能耗综合评价方法。在分析能耗评价指标作用与不同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标选取原则。基于调研得到的实际数据,利用TOPSIS-RSR方法将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分成优、良、中、差四个档次进行排序评价。(3)针对节能潜力具体量化分析困难的问题,分析了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的相关定义,提出了SFA-DEA能源效率分析方法。在分析公共机构能耗影响因素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以影响能耗的不确定因素作为能源效率分析的变量基础。根据调研得到的实际能耗数据,利用SFA-DEA方法分析了初等教育、党政机关、一级医院、公安机关的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得到节能潜力的平均值分别为22.49%、17.48%、17.80%、14.90%。(4)针对城市公共机构现有节能管理的不足,提出基于能耗综合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的城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党政机关进行了节能规划,验证了该节能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设计了城市公共机构能源监管平台节能管理模块的功能架构及软件界面,为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提供指导。
朱敏鹏[7](2019)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和RSR法的模糊联合》文中认为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拉开了帷幕,此后的几年中,不断有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划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体供给水平提出了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逐步呈现,如何能够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的同时又能增进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的“获得感”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到目前为止,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而在此背景之下,以评价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以往的发展历程为基础,进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源供给水平的综合评价作为研究范畴,以宏观数据作为支撑,使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达到对过往发展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提供借鉴的“承上启下”的研究目的。作为重点部分的定量分析阶段,本文将其分为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研究,纵向维度上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在2005-2016年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横向维度上将2016年作为时间节点,对我国各省份的资源供给水平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了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文章还对省际间资源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支撑上述定量分析阶段的整体结构,文章采取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熵权TOPSIS、RSR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在2005-2016年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相较于2005年,2016年的资源供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2009年前后,变化趋势不同;第二,2016年我国不同省份、地区之间的资源供给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和医疗服务价格是影响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主导因素。最后,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为未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提升提出了优化策略。
周燕[8](2019)在《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以“结果链”理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构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市基层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尚存的阻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下一阶段的推行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政策文件以及各种卫生报表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武汉市分级诊疗实施现状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中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键作用发挥现状,确定本研究所需的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2)实证研究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抽取4个样本区域共计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通过收集现有资料、区域调查表、机构调查表、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及知情人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本研究所需的定性与定量资料。(3)专家咨询法:本研究选取15名从事分级诊疗行政管理和分级诊疗研究的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确定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4)熵权法:运用熵权法确定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减少专家意见的主观性。(5)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定性和定量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各样本区域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支持情况以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单因素分析。(6)综合评价方法:应用TOPSIS法、RSR法以及二者加权模糊联合的方法对武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研究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构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0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投入(0.5081)、活动(0.3882)、产出(0.0726)、结果(0.0312)。(2)综合评价部分主要结果:分级诊疗实施以来,武汉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联合体建设、远程医疗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TOPSIS法、RSR法以及二者加权模糊联合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即从2015年(改革前一年)至2018年(改革后两年)4个样本区的综合评价得分逐年增长,这表明各样本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综合效果逐年向好。(3)城市基层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分析结果:对所收集的2308份医务人员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中心城区的调查对象对实行基层首诊的认可度以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接治能力评价均要高于远郊区;对医护人员患者转诊指南或规范的相关培训需加强;女性、返聘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下、近三个月月平均收入在4000元及以下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整体评价更高。【结论】(1)分级诊疗对于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市自分级诊疗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配置和人员数量配置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稳步提升,其参与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以及建立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实现从无到有。(2)武汉市高效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一是有序就医格局仍未形成,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源的挤占效应仍然显着;二是双向转诊机制尚不完善,转诊双方机构的核心利益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不足且利用不充分;四是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且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机制;五是医疗联合体建设、医保以及医药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助力尚不显着。(3)建议探索制定分病种基层首诊制度,强化基层首诊。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性服务模式探索为核心着重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构建医保与医疗联合体的协同机制,平衡转诊双方利益。增强基层财政补偿机制、医保制度、药物政策等有关政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的整体协同性。通过各方合力积极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
程瑞谦[9](2019)在《基于DEA-Tobit模型的厦门市公立及民营医院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国家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各种相关性政策的出台,对于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准确的评价医院效率,并找出医院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厦门市三级医院为例,分析公立与民营不同所有制医院的效率,并对医院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所有制医院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医院改革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厦门市13家三级医院(含12家三级公立医院,1家三级民营医院)的卫生统计与财务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对医院的投入产出及财务状况进行描述,分析样本医院的资源配置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中的BCC模型、CCR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医院整体的效率以及效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利用SWOT分析分别对公立及民营医院的内外环境中机会与风险、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通过杜邦分析法对长庚医院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公立医院的结果进行比较;以DEA分析得出的医院效率值作为因变量,以诊疗人次、平均住院日、开放床位数以及职工总数等指标为自变量,运用Tobit回归方法分析医院效率影响因素,探讨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变量与医院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厦门市医院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发现,13家医院在2015-2017年平均开放床位数、平均在职职工数以及总支出上均存在不断上涨的势头,且总支出的增长最为显着(上涨23.51%);在产出方面,样本医院在三年间也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门急诊人次涨幅不大,总收入上涨最为显着(上涨22.77%);效率方面,公立医院三年间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969、0.975、0.961,整体水平较高,但是部分医院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仍然较低,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最低值分别为0.894和0.871;民营医院三年间的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945、1.000、0.934,存在一定的波动;SWOT分析结果显示,公立医院主要优势在于财政支持、政策倾斜以及自身良好的历史积淀,劣势主要体现在产权不明晰、竞争意识薄弱以及成本过高等方面;民营医院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以及经营动力充足方面,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人才的缺乏等足其主要劣势与威胁;在财务管理水平上,长庚医院三年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以及业务收益率均有上升,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公立医院相比,长庚医院在净资产收益率(4.93%)与总资产收益率(3.24%)上低于公立医院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14%和3.65%);Tobit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诊疗人次数与开放床位数对于医院效率有着显着的正向效应,平均住院日以及职工总数对于医院效率的提升有着抑制作用。结论厦门市医院整体效率水平较高,但是部分医院仍存在规模扩张过快以及产出不足的问题,在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公立医院整体效率比民营医院高,民营医院效率在全体医院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民营医院在新时期面临发展机遇,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威胁;长庚医院经营水平较好,始终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上涨,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财务管理能力,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仍有不足;医院效率与医院的投入产出指标具有显着的关联,医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强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医院整体效率进行提升。建议公立医院在扩张自身规模的同时加强对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加强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民营医院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与公立医院的异质化竞争,发挥自己的专科特色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朱雨晴[10](2019)在《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路的高水平发展是城乡生产生活、要素流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四好农村路发展是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公路的评价研究大多局限于具体项目、局部环节,未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作出系统、完整、合理评价。因此,构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极为迫切。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状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旨在建立一套全面适用于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各地区特色提出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各发展水平地区未来四好农村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方向。首先,本文界定了农村公路的内涵,并对四好农村路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参与者、车辆组成、道路、环境和交通流五大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的交通特性,并根据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的四大特点阐述了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和新时期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本文依据相关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在基于“价值(Values)-目标(Objectives)-指标(Criteria)”的逻辑理论基础和四好农村路发展制约因素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初选体系,后引入因子分析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结合各指标数据的质量,确立了一套较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其次,将标杆管理理论引入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中,结合我国农村公路的特点,探索提出了基于TOPSIS-RSR-GA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出了区域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合理分级、分档的数学方法,并用Python语言编制了相应计算机程序,后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四好农村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紧扣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研究的落脚点,从不断提升各区域农村公路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在四好农村路提升发展方案制定的原则基础上,引入基于正交试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各发展水平区域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各区域未来一段时期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提升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并论述四好农村路的具体提升措施。
二、采用RSR方法对医院进行效益评价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RSR方法对医院进行效益评价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省2018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甘肃省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1.4 甘肃省大病保险发展历程 |
1.4.1 试点阶段(2013 年) |
1.4.2 逐步全面推广阶段(2014-2015 年) |
1.4.3 完善发展阶段(2016-2018 年) |
1.4.4 甘肃省2018 年大病保险制度框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统计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大病保险相关概念 |
3.1.1 重大疾病 |
3.1.2 大病保险 |
3.1.3 合规医疗费用 |
3.1.4 其他相关变量概念定义 |
3.2 理论基础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 |
3.2.3 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与效率理论 |
3.2.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甘肃省2018 年大病保险运行基本情况 |
4.1 大病保险政策运行情况 |
4.1.1 基金筹集与使用情况 |
4.1.2 大病保险补偿情况 |
4.1.3 大病保险患者医疗负担情况 |
4.2 “10元85%补偿政策”运行情况 |
4.2.1 基金筹集与使用情况 |
4.2.2 “10元85%补偿政策”补偿情况 |
4.3 讨论 |
4.3.1 甘肃省2018 年大病保险制度取得一定成效 |
4.3.2 甘肃省大病保险制度优势 |
4.3.3 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五章 甘肃省2018 年部分市(州)大病保险运行效果评价 |
5.1 部分市(州)基本情况 |
5.2 构建大病保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指标的选取 |
5.3 评价过程 |
5.3.1 确定各指标数据 |
5.3.2 确定各指标权重 |
5.3.3 指标同趋势化 |
5.3.4 指标的无量纲化 |
5.3.5 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
5.3.6 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和最劣方案的欧式距离 |
5.3.7 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_i值及排序 |
5.3.8 确定C_i值的RSR分布 |
5.3.9 计算回归方程 |
5.3.10 分档排序 |
5.4 评价结果 |
5.5 讨论 |
5.5.1 加权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的优点 |
5.5.2 各市(州)间发展不平衡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
6.2.2 健全补偿机制,保障大病保险制度合理运行 |
6.2.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与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
6.2.4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6.2.5 完善医保信息系统 |
6.2.6 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
6.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6.3.1 创新点 |
6.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叶尔羌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资源现状概况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方法 |
2.2.2 SWAT模型 |
2.2.3 冰川模块算法 |
2.2.4 降尺度与偏差校正 |
2.2.5 模型结果评价指标 |
第三章 水文气象特征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 气象变化特征分析 |
3.1.1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1.2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3.2.2 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
3.3 气象因子与径流关系浅析 |
3.3.1 降水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 |
3.3.2 气温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 |
3.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4.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3.4.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4.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WAT模型的出山径流模拟 |
4.1 模型结构及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结构及原理 |
4.2 模型数据的制备 |
4.2.1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及冰川编目数据 |
4.2.2 土壤数据 |
4.2.3 土地利用数据 |
4.2.4 气象水文数据 |
4.3 模型的建立及运行模拟 |
4.3.1 流域离散化 |
4.3.2 水文响应单元(HRUs)划分 |
4.3.3 数据输入与初步运行 |
4.4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率定 |
4.4.2 模型参数验证 |
4.5 模拟结果评价及分析 |
4.5.1 研究区径流模拟结果评价与分析 |
4.5.2 冰川水文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径流对变化环境的响应分析 |
5.1 气候和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 |
5.1.1 研究思路与情景设计 |
5.1.2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演变的影响 |
5.2 未来气候情景的建立与径流演变的预测 |
5.2.1 数据与研究思路 |
5.2.2 未来降水与气温变化趋势 |
5.2.3 气候模式输出下未来径流变化趋势预测 |
5.2.4 未来冰雪融水和降雨径流对总径流的贡献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篮竞技水平的分析 ——以U16俱乐部女子组决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青运会”的研究 |
2.2 女子篮球赛的研究 |
2.3 竞技水平的研究 |
2.3.1 “竞技水平”概念的理解研究 |
2.3.2 篮球竞技水平的研究 |
2.3.3 篮球竞技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 |
2.4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RSR分析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参赛球队的竞赛成绩分析 |
4.1.1 第一阶段的竞赛成绩分析 |
4.1.2 第二阶段的竞赛成绩分析 |
4.2 二青会篮球U16 俱乐部女子组决赛球队竞技水平的比较分析 |
4.2.1 进攻指标竞技水平的比较分析 |
4.2.2 防守指标竞技水平的比较分析 |
4.3 二青会篮球U16 俱乐部女子组决赛球队攻防指标RSR分析 |
4.3.1 进攻指标RSR分析 |
4.3.2 防守指标RSR分析 |
4.3.3 攻防指标RSR综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县域综合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专家咨询法 |
1.6.3 层次分析法 |
1.6.4 加权TOPSIS法 |
1.6.5 RSR法 |
1.7 统计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构建原则 |
2.2 指标选取 |
2.3 专家咨询表的确定 |
2.4 专家咨询结果 |
2.4.1 专家基本情况 |
2.4.2 专家积极程度 |
2.4.3 专家权威程度 |
2.4.4 专家协调程度 |
2.5 指标筛选结果 |
2.5.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2.5.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2.6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6.1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2.6.2 指标综合权重结果 |
第三章 综合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
3.1 “W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 |
3.2 加权TOPSIS评价过程及结果 |
3.3 RSR法分档排序结果 |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
4.1 讨论 |
4.1.1 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
4.1.2 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
4.1.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2 对策建议 |
4.2.1 提升专科管理效能,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专科服务 |
4.2.2 提高专科服务水平,形成技术与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力 |
4.2.3 加强薄弱专科支持,实现专科服务能力的均衡发展 |
4.2.4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城市公共机构运行能耗综合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耗评价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节能潜力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需求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能耗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2.1 研究对象简介 |
2.2 能耗数据收集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数据转换 |
2.3.2 数据清洗 |
2.3.3 数据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OPSIS-RSR的能耗综合评价 |
3.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3.1.1 TOPSIS优劣解距离法 |
3.1.2 RSR秩和比综合评价法 |
3.1.3 TOPSIS-RSR综合评价法 |
3.2 能耗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指标作用 |
3.2.2 指标的不同形式 |
3.2.3 指标选取原则 |
3.3 公共机构能耗综合评价 |
3.3.1 能耗评价指标选取 |
3.3.2 综合评价过程 |
3.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FA-DEA的能源效率分析 |
4.1 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 |
4.2 能源效率的分析方法 |
4.2.1 SFA随机前沿分析 |
4.2.2 DEA数据包罗分析 |
4.2.3 SFA-DEA能源效率分析方法 |
4.3 能源效率分析的变量确定 |
4.3.1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变量确定方法 |
4.4 公共机构能源效率分析 |
4.4.1 变量确定 |
4.4.2 能源效率分析 |
4.5 节能潜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耗综合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的应用研究 |
5.1 城市公共机构现有的节能管理 |
5.2 基于能耗评价和节能潜力分析的节能管理 |
5.3 城市能源监管平台架构分析 |
5.4 节能管理模块设计 |
5.4.1 功能分析 |
5.4.2 功能架构 |
5.4.3 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和RSR法的模糊联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研究趋势 |
1.3.2 关于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研究视角 |
1.3.3 关于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评价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 |
2.1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相关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与医疗卫生资源的归属 |
2.1.2 供求关系理论与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 |
2.1.3 健康保障理论与医疗卫生资源的互为关系 |
2.2 “新医改”政策的梳理以及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要求 |
2.2.1 “新医改”的目标与框架 |
2.2.2 “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要求 |
2.3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发展与现状 |
2.3.1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发展历程 |
2.3.2 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比较分析 |
第3章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多维度综合分析 |
3.1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选择 |
3.1.1 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2005-2016年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评价分析 |
3.2.1 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
3.2.2 运用RSR法进行综合排序 |
3.2.3 熵权TOPSIS法及RSR法的模糊联合 |
3.3 2016年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评价分析 |
3.3.1 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
3.3.2 运用RSR法进行综合排序 |
3.3.3 熵权TOPSIS法及RSR法的模糊联合 |
3.4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4.2 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3.5 研究发现 |
3.5.1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新医改前后变化明显 |
3.5.2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供给水平最高 |
3.5.3 大多数省份内部各项资源供给均衡,个别省份存在差异 |
3.5.4 医疗服务需求水平和医疗服务价格是影响资源供给水平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提升与改善的优化策略 |
4.1 紧跟相关政策的宏观指导,注重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量”的提升 |
4.1.1 深入理解新医改指导思想,保持资源供给水平稳定提升势头 |
4.1.2 兼顾医疗卫生资源的多重属性,建立完善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
4.2 关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质”的保障 |
4.2.1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供给,协调区域间的资源供给规划 |
4.2.2 注重总体资源形成的多样性,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结构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设 |
1.2.3 研究内容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模型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模型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研究法 |
1.4.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1.4.4 资料分析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分级诊疗制度中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键作用分析 |
2.1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制度中的功能定位及目标分解 |
2.1.1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关键要素及综合目标分析 |
2.1.2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及目标分解 |
2.2 分级诊疗制度下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SWOT分析 |
2.2.1 内部优势分析 |
2.2.2 内部劣势分析 |
2.2.3 外部机会分析 |
2.2.4 外部威胁分析 |
2.3 分级诊疗制度中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键作用发挥现状 |
3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3.2 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初步构建 |
3.3 指标筛选 |
3.3.1 指标体系专家咨询 |
3.3.2 指标描述与解释 |
3.4 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确定 |
4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工具与方法 |
4.2 样本地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概况 |
4.3 各样本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4.4 各样本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对比分析 |
5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分析 |
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 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的整体认知情况 |
5.2.1 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的整体认知情况分析 |
5.2.2 不同岗位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的整体认知情况分析 |
5.2.3 调查对象对推动基层首诊的认知情况分析 |
5.2.4 调查对象对影响分级诊疗最主要因素的选择情况 |
5.3 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实施情况的了解程度 |
5.3.1 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实施情况的了解程度分析 |
5.3.2 被调查医师转诊病人的转诊原因分析 |
5.4 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 |
5.4.1 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分析 |
5.4.2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调查对象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分析 |
6 讨论 |
6.1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与运用分析 |
6.2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讨论 |
6.2.1 分级诊疗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6.2.2 高效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
6.3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情况分析 |
6.4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现存问题与阻碍探讨 |
6.4.1 医疗联合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
6.4.2 医保、医药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助力不显着 |
6.4.3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不足且利用不充分 |
6.4.4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强化基层首诊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落地的基础 |
7.2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落实基层首诊的保障 |
7.3 平衡转诊各方利益是推动双向转诊的关键 |
7.4 提高政策整体协同性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的核心 |
7.5 加强宣传,提高分级诊疗社会认可度是重点 |
8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本研究所用调查表 |
(9)基于DEA-Tobit模型的厦门市公立及民营医院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
1.1.2 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的界定及特点 |
1.1.3 医院效率的界定 |
1.2 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公立医院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民营医院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医院效率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医院基本情况 |
2.2.2 不同所有制医院的SWOT分析 |
2.2.3 医院的管理与财务效率评价 |
2.2.4 医院的效率变动与影响因素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回顾法 |
2.3.2 数据包络分析(DEA) |
2.3.3 Tobit回归模型 |
2.3.4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5 SWOT分析方法 |
2.3.6 杜邦分析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投入和产出指标基本情况 |
3.2 公立医院管理与效率评价 |
3.2.1 SWOT分析 |
3.2.2 CCR模型分析 |
3.2.3 BCC模型分析 |
3.2.4 投入产出指标投影值分析 |
3.3 民营医院管理与效率评价 |
3.3.1 SWOT分析 |
3.3.2 杜邦分析 |
3.4 公立与民营医院效率比较及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杜邦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
3.4.2 DEA效率值比较分析 |
3.4.3 Tobit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医院运行现状 |
4.2 医院效率 |
4.2.1 总体效率评价 |
4.2.2 纯技术效率评价 |
4.2.3 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状态评价 |
4.2.4 投影值分析的评价 |
4.3 医院管理与财务效率 |
4.3.1 SWOT分析 |
4.3.2 杜邦分析评价 |
4.4 医院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 |
4.4.1 总体效率及Malmquist效率变动 |
4.4.2 医院效率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创新与展望 |
5.3.1 创新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医院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特性分析 |
2.1 农村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
2.1.1 交通参与者特性 |
2.1.2 车辆组成特性 |
2.1.3 道路特性 |
2.1.4 环境特性 |
2.1.5 交通流特性 |
2.2 农村公路发展特性分析 |
2.2.1 建设特性 |
2.2.2 管理特性 |
2.2.3 养护特性 |
2.2.4 运营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分析 |
3.1 四好农村路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1.1 指标选择原则 |
3.1.2 指标编制原则 |
3.2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初选分析 |
3.2.1 四好农村路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2 四好农村路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2.3 指标初选 |
3.3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初选指标筛选 |
3.3.2 指标体系确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研究模型构建 |
4.1 标杆管理 |
4.1.1 标杆管理基础理论 |
4.1.2 引入标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 标杆对象识别与对标方法初选 |
4.2.1 标杆对象识别方法 |
4.2.2 对标方法 |
4.3 标杆对象识别与对标方法确立 |
4.3.1 熵值法(Entropy Method) |
4.3.2 TOPSIS-RSR法 |
4.3.3 缺口分析法(GA) |
4.4 基于TOPSIS-RSR-GA法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模型建立 |
4.5 实例分析 |
4.5.1 浙江省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研究主体选取 |
4.5.2 浙江省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数据收集 |
4.5.3 浙江省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5.4 浙江省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标杆管理实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四好农村路敏感性分析 |
5.1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敏感性分析模型构建 |
5.1.1 敏感性模型制定原则 |
5.1.2 敏感性分析理论基础 |
5.1.3 基于正交试验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敏感性分析模型 |
5.2 浙江省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敏感性分析 |
5.3 四好农村路发展提升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百分比与概率单位对照表 |
附录B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采用RSR方法对医院进行效益评价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科室资源共享模式下择期病人手术室调度研究[J]. 王建军,代宗利,侯晓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1(11)
- [2]甘肃省2018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D]. 袁蕊蕊. 兰州大学, 2021(09)
- [3]叶尔羌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D]. 任才.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篮竞技水平的分析 ——以U16俱乐部女子组决赛为例[D]. 王彪. 山西大学, 2020(01)
- [5]县域综合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黄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城市公共机构运行能耗综合评价与节能潜力分析[D]. 乔富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和RSR法的模糊联合[D]. 朱敏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周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DEA-Tobit模型的厦门市公立及民营医院效率比较研究[D]. 程瑞谦. 厦门大学, 2019(09)
- [10]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D]. 朱雨晴.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