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次大提速与铁路形象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潇[1](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提出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曲成举[2](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颜阿茵[4](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路风[5](2019)在《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文中指出走上自主开发道路和形成以高铁替代传统铁路的"激进方针"是中国高铁被公认为伟大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这两个因素在中国开始建设高铁的起点上并不存在,而是在过程中才出现的。本文采取过程性和历史性的视角,通过对这两个"转变"过程的全景式分析,揭示出在解释中国高铁的成功时被广泛忽略的因素——中国铁路装备工业的技术能力基础和国家对于发动铁路激进创新的关键作用。这些分析否定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的流行性说法,也指出了造就成功的战略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最后指出,系统层次的创新是保持中国高铁领先的关键。
马荣[6](2019)在《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十分紧迫的目标之一。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通常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视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关研究也认为,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时也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基本保持在同一时期。发达的轨道交通可以加速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拓宽生产要素的活动范围。可见,“要想富,先修路”这一黄金法则是有一定道理的。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且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速、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铁路全面提速发展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加快我国产业发展演变的速度或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我国高铁技术应用广泛,研究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技术运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非常典型且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新技术革命不仅对各次产业、资源配置、生产流通、生活消费、工作学习、文化思维等带来重大影响,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巨大改变,必然影响着以市场经济为主流经济体制中的技术和资本关系,也会深深影响着我国各产业体系的技术、企业、行业和区域的各个层面的资源配置和要素使用,从而改变着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格局。因此,高铁建设所引发的新技术应用是否会加快产业结构演变的速度或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正是从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系统地研究高铁开通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揭示产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和运行规律,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增强国家和产业界对高铁建设的长远发展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首先对研究高铁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过程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理论;第二是技术和资本的内涵及关系理论,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展开分析。通过上述理论的探讨,为下一章构建基于技术-资本双螺旋机制的产业发展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接下来,我们用双螺旋模型揭示了产业结构体系运行的内在机理,并获得了高铁建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命题:技术和资本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分别从产业体系的技术层面、组织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解释其中内涵的劳动资本双螺旋驱动机理。然后分别从我国高铁建设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两个方面描述了当前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其中从高铁的技术发展、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铁建设发展情况,分别从产值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业结构变化和国际比较等四个方面描述了我国当前产业发展所处的形势和问题。为了比较深入地理解现实经济体系中高铁的产业结构影响中双螺旋机理,在实证方面论文从两方面展开了分析。首先,实证研究城市高铁开通对其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在整体上提高了站点开通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但是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影响则分别存在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上的差异。其次,论文对以技术-资本双螺旋模型为基础探究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双螺旋机制确实影响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水平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效应。上述实证所需数据均来自于全国市级以上城市1998年到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所用方法主要采纳双重差分的计量分析方法对命题进行验证。论文运用技术与资本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高铁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相关性,并运用计量工具验证了技术与资本的互动机制推动了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分别存在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上的差异。阐释了产业发展如何借助高铁建设推动技术-资本的适度螺旋机制,技术和资本矛盾双方相互制衡、螺旋上升的运动规律,是实现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和合理化的根基和前提。以上观点的提出不同于盲目增加技术或资本投入的线性思维模式,也为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加辩证的解决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陈利红[7](2019)在《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在华夏大地上诞生,一百多年来,中国铁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从落后者、追随者、并跑者,成长为世界铁路的领跑者。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铁路以强劲势头迅猛发展,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伴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铿锵脚步,中国铁路书写没有缺席,主动作为,真实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轨迹。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铁路书写不仅作品数量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质量也有显着提高,多位着名作家为铁路奉献了精品力作。因此,在对中国铁路书写历史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详尽梳理新世纪铁路书写文本状况,试图用空间理论考察新世纪铁路书写的广阔度,尝试用伦理观念考察新世纪铁路涉及的深度,从广阔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研究新世纪铁路书写,力图对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做一个较为全面、客观和理性的分析。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首先,从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和中国铁路书写历史两方面介绍选题背景;其次,阐述选题的意义;再次,阐述了铁路书写研究综述,在对以前铁路书写研究成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新世纪铁路书写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其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都值得研究,伦理叙事也值得探讨;最后,说明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明确了新世纪铁路书写的定义和研究的范围。第一章:从晚清走来的铁路书写。主要从洋洋洒洒的晚清民国铁路书写、激昂与悲情的改革开放以前二十八年铁路书写、朝气蓬勃的新时期铁路书写和势如破竹的新世纪铁路书写四个时期文学作品着手,全景式展示中国铁路书写历史。第二章:新世纪铁路空间书写。聚焦本论文研究对象—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用空间理论考察其涉及的广阔度,主要从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精神空间的多元化和延展化,社会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三章:新世纪铁路书写伦理叙事。用伦理观念考察新世纪铁路书写涉及的人性深度,主要从演进中的父子伦理关系、二元化的师徒伦理关系和若即若离的爱情伦理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结语:通过空间理论考察和伦理观念探讨发现,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及时观察、深入探悉了新世纪铁路史诗般的巨变,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新世纪铁路巨变带给人们的沸腾生活和精神新变,敏锐捕捉和精彩呈现了铁路空间的丰繁和人性伦理的斑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后续进一步深度研究中国铁路书写打下了基础。同时指出,新世纪铁路内部作家报告文学创作成果丰硕,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精品力作不多,许多空间书写还未涉足,切中社会病症的作品偏少。这些不足有待作家和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张小星[8](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靳聪毅[9](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邱培军[10](2009)在《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组织及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铁路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而2005年3月18日的直管站段新体制的确立实行,无疑标志着铁路改革迈出的重大的一步。在铁道部一铁路局一站段三级管理新体制下,铁路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铁路客运的营销工作也不例外。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制定新的营销战略。本文试图通过对实行直管站段之后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客运营销组织和策略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客运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市场营销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目前所处的运输市场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在客运市场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重点剖析了公路、水路、民航客运的竞争实力及其对铁路客运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理论的精髓和手段,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并明确了其目标市场,结合其客运市场的特点,从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等几方面论述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了实现的步骤、办法。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扩大其客运运输市场份额,实现良好的效益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同时对其客流进行了特征分析和预测,并对其客运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二、第五次大提速与铁路形象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次大提速与铁路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
1.1.4 论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学科交叉法 |
1.5.4 抽象思维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
5.4.1 城市设计理念 |
5.4.2 城市设计策略 |
5.4.3 城市设计方案 |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6.3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
致谢 |
(6)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重点和难点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技术的概念 |
2.1.2 资本的概念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概念 |
2.1.4 高速铁路的概念 |
2.2 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1 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要理论学说 |
2.2.2 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分析 |
2.3 高铁建设对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4 现有文献的总体评价与本文研究视角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技术和资本的互动关系分析 |
3.1.1 技术对资本的作用 |
3.1.2 资本对技术的作用 |
3.1.3 技术与资本的双螺旋互动机制 |
3.2 技术-资本双螺旋机制推动下的产业结构演进 |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过程 |
3.2.2 技术层的双螺旋路径 |
3.2.3 组织层的双螺旋路径 |
3.2.4 行业层的双螺旋路径 |
3.2.5 区域层的双螺旋路径 |
3.3 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3.3.1 高铁建设的技术-资本双螺旋过程 |
3.3.2 高铁建设对产业体系技术层的影响 |
3.3.3 高铁建设对产业体系组织层的影响 |
3.3.4 高铁建设对产业体系行业层的影响 |
3.3.5 高铁建设对产业体系区域层的影响 |
3.3.6 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总体框架 |
第四章 我国高铁建设及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
4.1 我国高铁建设发展情况 |
4.1.1 高铁的技术发展过程 |
4.1.2 高铁的资本投入情况 |
4.1.3 高铁的产业发展概况 |
4.1.4 高铁的城市分布概况 |
4.2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
4.2.1 产值结构变化 |
4.2.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3 就业结构变化 |
4.2.4 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
4.3 高铁开通下的城市产业结构水平变化 |
第五章 高铁建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设计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1 城市高铁站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平均效应 |
5.2.2 动态边际影响效应 |
5.2.3 高速铁路对不同区位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检验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 |
6.1 技术-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 |
6.1.1 实证模型设计 |
6.1.2 结果分析 |
6.2 高铁开通影响产业结构发展的双螺旋机制检验 |
6.2.1 实证模型设计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高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
7.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建议 |
7.1.1 树立产业结构政策理念的正确认识 |
7.1.2 坚持以体现劳动价值为原则推动产业结构演化 |
7.1.3 发挥技术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7.1.4 政策应注重城市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适宜性 |
7.2 高铁建设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7.2.1 高铁建设相关的技术发展对策 |
7.2.2 高铁建设相关的资本发展对策 |
7.2.3 高铁建设相关的产业发展对策 |
7.2.4 高铁建设相关的区域发展对策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1.1 中国铁路发展给文学书写提供了充沛的源头活水 |
1.2 文学书写记录了铁路发展的辉煌历史 |
2.选题意义 |
3.铁路书写研究综述 |
4.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从晚清走来的中国铁路书写 |
1.1 洋洋洒洒的晚清民国铁路书写(1905—1949) |
1.2 激昂与悲情的改革开放以前二十八年铁路书写(1949—1977) |
1.3 朝气蓬勃的新时期铁路书写(1978—1999) |
1.4 势如破竹的新世纪铁路书写(2000—) |
第二章 新世纪铁路空间书写 |
2.1 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
2.1.1 鲜为人知的自主研发 |
2.1.2 变幻莫测的招标引进 |
2.1.3 卧薪尝胆的吸收创新 |
2.1.4 变化扩展的铁路空间 |
2.2 精神空间的多元化和延展化 |
2.2.1 通向诗与远方的精神空间 |
2.2.2 肩负安全责任的精神空间 |
2.2.3 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空间 |
2.2.4 打造高铁家园的精神空间 |
2.3 社会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2.3.1 人生百态在车厢 |
2.3.2 斗智斗勇在车站 |
2.3.3 爱恨交织的铁路地区 |
第三章 新世纪铁路书写伦理叙事 |
3.1 演进中的父子伦理关系 |
3.1.1 余华笔下的父子伦理关系:从冷酷到温暖 |
3.1.2 其他作家笔下的父子伦理关系:从对立到亲近 |
3.2 二元化的师徒伦理关系 |
3.2.1 微妙的师徒伦理关系 |
3.2.2 有爱的师徒伦理关系 |
3.3 若即若离的爱情伦理关系 |
3.3.1 爱情与婚姻分离的伦理关系 |
3.3.2 性爱与爱情无关的伦理关系 |
3.3.3 与爱情诀别的新单身伦理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
1.4 研究视角 |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
2.1 导言 |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1 导言 |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3.3.3 小结 |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3.5.2 内在机制 |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1 导言 |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4.3.3 小结 |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4.5.2 内在机制 |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
5.1 导言 |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
6.1 导言 |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组织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铁路运输改革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SWOT分析 |
2.1 客运市场SWOT分析 |
2.1.1 SWOT分析的含义 |
2.1.2 SWOT分析的步骤 |
2.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优劣势(SW)分析 |
2.2.1 运输市场需求分析 |
2.2.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概况 |
2.2.3 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
2.2.4 机会威胁分析 |
2.3 结论 |
第三章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流特征分析 |
3.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流特征分析 |
3.1.1 发展趋势 |
3.1.2 客流人群分布 |
3.1.3 客流时间特征分 |
3.1.4 客流空间特征分析 |
3.1.5 客流出行目地分布 |
3.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预测模型及求解 |
3.2.1 GM(1,1)模型建立步骤及解法 |
3.2.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预测 |
3.2.3 GM(1,1)模型精度检验 |
3.2.4 季度客运量的GM(1,1)预测与检验 |
3.2.5 客运量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 |
3.2.6 客运量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 |
3.3 结论 |
第四章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定位 |
4.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市场细分 |
4.1.1 既有线客运市场的细分 |
4.1.2 客运专线客运市场细分 |
4.2 客运产品目标市场的定位与选择 |
4.2.1 既有线目标市场划分 |
4.2.2 客运专线目标市场划分 |
4.3 结论 |
第五章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组织及策略 |
5.1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现状及问题 |
5.1.1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现状分析 |
5.1.2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存在的问题 |
5.2 直管站段模式的优势 |
5.3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组织 |
5.3.1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机构 |
5.3.2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资源优化配置 |
5.4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策略 |
5.4.1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战略选择 |
5.4.2 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策略 |
5.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 |
四、第五次大提速与铁路形象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5]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J]. 路风. 管理世界, 2019(09)
- [6]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马荣. 西北大学, 2019(04)
- [7]新世纪中国铁路书写研究[D]. 陈利红. 西北大学, 2019(04)
-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10]直管站段模式下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营销组织及策略[D]. 邱培军. 中南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