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有进有退”(论文文献综述)
沈灿淑[1](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常雅倩[2](2021)在《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有V1有V2”(如“有借有还”“有赏有罚”“有进有退”)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真实语料,定量分析了“有V1有V2”在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的使用情况,考察“有V1有V2”结构的构成、句法功能及其语义特征,并且分析了“有V1有V2”的语用情况。最后用相关理论对“有V1有V2”整合层级进行了考察。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重点在于阐述本文以“有V1有V2”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研究意义,概述目前的学术研究现状,指出“有V1有V2”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考察了真实语料中“有V1有V2”的构成,分析了整体结构的句法功能。第三章主要分析“有V1有V2”的语义特征,归纳“有V1”和“有V2”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和“有V1有V2”整体的语义类型,并对制约V1、V2位序的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考察“有V1有V2”的使用情况,分析“有V1有V2”的表达功能、语体特征、感情色彩以及韵律特征等方面。第五章从认知的角度介绍了整合理论,通过例举实例来阐述这些理论在“有V1有V2”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有V1有V2”的整合度以及每一个等级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有V1有V2”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余秀生[3](2021)在《关于国企改革部署三年行动的多角度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热点背景】2020年9月27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宁,才国伟[4](2021)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双向治理路径研究——基于沪深两地治理实践的探索性扎根理论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沪深两地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投资企业三层监管架构之双向治理路径进行探究。在系统整合的框架下构建了双向治理路径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其国资监管的作用机制和价值传导模式。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治理路径中,监管系统和战略系统的构建与层层传导是核心作用机制;在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外部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建构自身的监管和战略系统,并将体制机制改革诉求与业务战略调整方向以向上反馈影响的方式参与治理;改革与创新主导着双向治理路径中的价值传递;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还是自下而上的影响力,企业能力始终是授权放权和支持力度的关键决定因素。本文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畅通双向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肖红军[5](2021)在《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文中研究说明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王倩倩[6](2020)在《系列述评之二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经济整体功能更强效率更高》文中指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五年来,国资委围绕提升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等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战略化重组,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企业竞争力和活力显着提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靳匡宇[7](2020)在《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对象为美国海事管辖权1的变迁。首先通过对海事管辖权自体性早期发展及消亡历程的阐释,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理想及其现实境遇。在殖民地经验、英国先例以及欧陆海事法传统的复合影响下,美国海事管辖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张的过程,这种扩张具有正当性和必然性。然而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在海事管辖权统一性2追求过程中有超越界限的情形,比如在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扩张过程中,由于传统“地点标准”的惯性影响,导致大量单纯发生在水上的欠缺海商事因素的案件被纳入海事管辖权范畴,引发了实践中的极大混乱。纵观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比如“海事法庭是船员的监护人”,就作为一种司法理念深入到海事法官的观念之中,当然也存在新时代下保守的情形,在个别历史时期,一般海事法在水上人身伤害案件中处于缺位状态,以至于在后世饱受批评。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过程中,一般海事法通过司法实践活动承担着引领性功能,立法在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海事法由法院运用,具有灵活性和统一性等优点,然而也存在因为规范性要素不足、不确定性较大而被误用等问题。在我国当下,也存在类似于美国扩张海事管辖权的需要和隐忧。扩张的需要在于:我国传统受到“轻海重陆”观念的影响,一度缺少经略海洋的规划,导致海事管辖权的外延狭窄,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出,扩张海事管辖权成为举国共识。此外,船员保护的价值理念在我国亟需更新。在我国,从历时性角度观察,船员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从共时性的视角,不难发现我国的船员保护和西方国家存在不少差距,这不但体现在工资福利条件的保障上,更多地表现在海事司法理念之中,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对船员的特别关怀。此外,海事习惯规则在我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运用具有局限性,除了国际海事惯例之外,其他惯例尚没有获得应有的适用地位。美国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带来启示。我国海事法院应以指导性判例为抓手,在司法实践中灵活运用海事习惯规则,肯定其优于一般民事规定的法源地位,以实现海事管辖权的合理扩张,达致更契合海商事本质的海事司法管辖权。本论文尝试通过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变迁经验的阐释和检讨,以期对我国当下扩张海事管辖权的变革实践有所启示。在内容框架上,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共七章)和结语,共九个部分:具体章节如次。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写作缘由,对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梳理,交代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革命之前的海事司法管辖权。第一节主要阐述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世界历史背景。海事管辖权历史的滔滔长河主要有两条源流,分别是普通法国家中的海事管辖权和欧陆国家中海事管辖权,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给美国海事管辖权提供了历史资源。论文在介绍一般海事法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海事管辖权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的演变历程。着重讨论了自体法时代在英国的兴起与消逝以及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第二节主要阐述了海事管辖权在殖民地新世界中的交锋。首先分析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起源,在殖民地早期呈现出国旗跟着商业走的特点,而后随着英国在殖民地控制力的加强,普通法院和海事法庭延续着在殖民地母国的争斗,其中夹杂着王权和贵族的博弈。由于殖民地处于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呈现出一定的离心倾向。第三节首先列举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其次分析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最后归纳出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论文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美国宪法出台前后新旧传统的缠斗与海事管辖权制度的诞生过程。第一节主要论述了美国革命时期在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及其失落。革命先贤们大胆开展了海事管辖权的新实验,开创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时代。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革命时代的州海事法庭和上诉法庭之间的博弈和妥协,凸显了管辖权变革的艰难,并对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检讨。第二节总结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对后世的遗产。指出了革命时代的管辖权探索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提示宪法海事管辖条款出台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发展方向。第三节论述了美国宪法制定之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法律渊源,指出宪法海事司法条款对海事管辖权的统摄性和解释上的开放性,并分析了其对后世海事管辖权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的阐述,指出其在实质上属于联邦主义下的妥协,为后世海事管辖权的实践扩张埋下伏笔。第四节通过回溯两大法系历史中的海事司法管辖权,阐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第五节通过海事管辖事项公法抑或私法的辨析,揭示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内容属性以及必然的时代转向。论文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美国联邦主义体制对海事管辖权变迁的影响,具体包含影响和制约两个方面。第一节首先分析了横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国会角色。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宪法制定之前、南北战争之前、南北战争之后三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再现了国会角色从隐居幕后到走向前台的历程,随后介绍了国会关于海事管辖权的重要法规,这些法规均在海事管辖权变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会和法院之间围绕海事管辖权的互动。第二节对纵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各州角色进行了阐述。指出州权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承担着多元角色,其不仅是海事管辖权扩张的坚定异议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关救济与权利的提供者,承担着补位的功能。随后对州法在海事管辖权中的适用进行分析,通过其适用可以看到州在联邦海事管辖权中的深度渗入,并对由此而生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介绍。论文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和制度实践。第一节首先分析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亦即一般海事法的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取向,并阐述了其间的关系。第二节阐述了大陆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以及其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发展变迁的影响。第三节阐述了普通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首先,通过分析普通法在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演变,并以伊利案和詹森案为时间分界,阐述了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一般海事法救济和海事司法管辖权持续扩张。第四节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列举其四种表现形式,亦即: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欧陆制定法;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新时代原则和观念的影响;历史立法。第五节主要阐述了联邦法院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主要角色,其作为一般海事法的掌舵者,和国会和州之间的关系。第六节旨在统一性视野下,对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评价。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扩张下的海事司法管辖权及其自体性失落。第一节主要阐释了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时空维度的拓展。首先,介绍了美国海事管辖权中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二者构成了海事管辖权变迁的概念基础;随后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空间延展进行了叙述,意即从“潮汐水域”进发,止于“所有可航水域”,实现了海事管辖权通航水域的全覆盖。第二节阐述了海事合同管辖权标准沿革,其从最初期的地点标准逐渐回归其本质属性,并进而分析了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保险合同和海事管辖权的关系以及初步合同原则对海事合同管辖权的影响。最后在统一性视野之下做出评价。第三节阐述了海事侵权管辖的标准变革,首先对海事侵权管辖进行了概论,并对严格地点标准的消逝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海事管辖权在扩张过程中,相关联系标准次第出现。最后,主要对工业时代下人身伤亡的海事法救济进行了阐述。第四节主要关注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首先是一般海事法下的船员权利。美国船员保护既有继承,也有突破,随着时代的演变,美国海事管辖权下船员保护日渐多元化。其次是衡平救济的正式纳入,主要围绕美国法律研究所对1966年合并的评估阐述了管辖权合并下的海事统一性。第五节论述了面向公海的美国海事管辖权,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展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实践中收缩的另一面相。第六章重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功能。第一节归纳总结了百年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取向。首先指出了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存在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两大取向,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节指出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和独特性格。通过分析其在商业中的角色,凸显了其护佑海商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规律;第三节指出在联邦主义背景下一般海事法在实践中的失措、未尽的统一性及其表现形式,并进而引申出美国海事管辖权所能提供的经验和启示;第四节重估了几个世纪以来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变迁模式。从自发秩序和建构秩序的综合视角,归纳出海事管辖权的本质属性和应然方向,并在历史经验辨识的基础之上,寻求海事管辖权统一性迷局的理论和实践破解之道。第七章回归我国海事司法实践,主要论述了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第一节在多重视野下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正当性分析。主要从规范角度、传统角度、现实角度、未来愿景等四大方面论证了我国海事管辖权扩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阐述了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主要包括我国海事管辖权受案范围的扩张之失、海商案件民法一般性规定适用的泛化、普通法院和海事法院间的管辖权冲突;第三节在比较法关照下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从价值层面进行系统检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历史检讨的基础上,对我国海事管辖权从功能视角下进行价值反思;第四节尝试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进行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第五节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机构互动、海事习惯法、特别关怀理念和管辖权拓展模式四方面的经验是中美海事管辖权的交集之所在,也是我国海事管辖权改革的突破点。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若干扩张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具体设想。本文结语部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超越自体性的角度对我国海事管辖权制度改革的应然方向进行总体评价。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当下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论证,并对相关附随问题提供比较法上的解决经验:在我国规划建立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当下,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基础之上,海事管辖权价值取向应该从自体性价值和对船员特别关怀两个方面进行定位,对于其功能设置,可以考虑海商事联系标准,但应注意美国法经验教训,防止标准的抽象化阐释。构建起以实质性海事联系为基础,兼顾统一性价值和弱势群体特殊关怀的受案范围规则体系,宜提倡一种“限定的自体性”,这种自体性不要求将所有涉海的案件一网打尽,而是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从而提高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制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服务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李圆圆[8](2020)在《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乡村社会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境,从乡村边缘化、空心化到乡村文化断裂,乡村治理人才逐渐流失,乡村社会治理主体明显萎缩。在这种复杂的治理背景下,全国各地兴起了一种“新乡贤”返乡报效桑梓的现象,“新乡贤”一词逐渐走进学者们的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新乡贤群体对乡村治理的实际参与在实现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研究中将传统乡绅视作新乡贤的前身,而新乡贤作为传统乡绅的新诠释,是对乡绅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乡绅是研究新乡贤的基础,对乡绅问题的研究为当下新乡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基于这个前提,本研究首先围绕传统乡绅对乡村治理的参与以及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两大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现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在把握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与文章研究主题相关的“乡绅”、“新乡贤”以及“乡村治理”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精英理论”的指导下,更加准确的把握文章研究内容。再则,新乡贤之所以能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主要是基于历史惯性下对乡绅治村的传承、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政府顶层设计的保障以及对乡村治理困境的回应。同时,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带动了乡村资源回归、引领了道德文明风尚、提升了基层自治能力以及推进了法治文化建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历史分析法,相对于学界当下对发展较为成熟的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区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本研究以贾岭镇马店村为载体,以其新乡贤乡村治理参与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视角投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太发达、新乡贤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地区,使得研究具有了更加典型的借鉴意义。首先,基于对贾岭镇马店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着的新乡贤群体的断层与“虚假繁荣”、新乡贤治村中村民对新乡贤群体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群体与村两委的关系定位不恰当、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缺乏动力和监管机制等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直面马店村新乡贤治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新乡贤“回不来、留不住”、新贤及乡贤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治村规制和支撑制度不健全等。在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推进新乡贤治村的相对应策略,针对新乡贤群体断层与“虚假繁荣”问题,从“回”和“留”的角度,建立强化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建立新乡贤参与治理的互动平台、主动发现新乡贤,建立新型乡贤组织;针对新乡贤治村中村民对新乡贤群体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群体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建立强化对新乡贤的身份认知和精准其角色定位;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缺乏动力和监管机制问题,构建结构化的激励和“有进有退”的约束机制。
李佳[9](2019)在《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范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离不开对空间域和空间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作为人类感知和直觉的先验形式(Hickmann&Robert2006),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不尽相同。人类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和对空间关系的描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常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编码手段,采用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描绘客观世界中相同或相似的空间关系(Slobin 1991,1996)。不同语言中空间表达方式的差异自然成为了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如Levinson 2003等)。而在二语习得领域,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一门新语言中的空间表达绝非易事。以英语空间关系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空间介词为例,虽然其形式较为简单,数量也不多,但是有不少研究(如Ijaz 1986;Correa-Beningfield 1985;Munnich&Landau 2010等)却发现它们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语言使用中,英语空间介词都是和动词、名词等其它词类组合在一起,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而以往的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多关注学习者习得单个或若干个英语空间介词的情况,并没有将空间介词和周围的其它词汇成分一并考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点,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包括动词、名词等词汇在内的“动词+介词”构式中,以表达动态空间关系的英语动介构式(分为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些构式的情况;采用历时跟踪研究的方法,考察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使用这些动介构式的动态变化,探讨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以及母语迁移在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和动态变化。本研究有三个研究问题:1)学习者使用的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构式主要组成成分(动词、介词、冠词、名词)的错误率特征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特征的变化情况如何?2)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各类错误的错误率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3)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在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发生了哪些动态变化?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各类母语迁移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为了完成研究目标,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使用图片故事口头叙事描述任务,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用时两年、分五次收集中国大学生的英汉口头语料。研究工具和语料来自蔡金亭教授主持的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11CYY021)。包括笔者在内的项目组成员共同收集了中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的口语和作文英汉语料。本研究选取了其中两所高校(洛阳师范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学习者英汉口语语料,通过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有进有退,有高峰也有低谷的复杂过程。1)学习者使用的自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远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整体的使用频数波动不大;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非线性变化的特征。2)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总体正确率不足60%。自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显着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并没有发生线性增长,而是呈现出了“先升后降”非线性变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显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3)空间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由高到低为:动词错误率>介词错误率>名词错误率>冠词错误率。自移动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都低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没有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或减少,而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点。第二,英汉语不同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同中有异。1)学习者使用的不同客观跨语言相似度动介构式的总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词汇不一致类动介构式、不对称一致类动介构式、语序不一致类动介构式。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三类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但变化趋势各有不同。2)三类不同跨语言相似度构式的总体正确率均在55%左右,不存在显着差异。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发生了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征各不相同。3)在五次测试中,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角度看,三类跨语言相似度构式中的动词错误率总是最高,其他几类错误的错误率排序并无定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未线性降低或增加,反而都表现出了非线性波动的特征;不同类型错误的错误率也有增有减,变化特征各异。第三,母语迁移对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影响明显,各类母语迁移的动态变化各异,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1)空间动介构式整体以及两个次类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排序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都表现出了非线性动态变化,但是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不同客观相似度动介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也遵循了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的规律。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百分比也都表现出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点各不相同。本研究对英语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和母语迁移研究具有一定启示:1)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表示空间关系的动介构式中,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动态情况,弥补了以往空间介词习得研究的不足。2)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反映了认知构式语法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在二语使用和输入的基础上,学习者的二语构式知识不断涌现,他们习得和使用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非线性的、有进有退的复杂过程。3)本研究采用“比较—归纳方法框架”研究母语迁移在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中的表现及其动态变化,并对该框架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初步修正;使用“双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解释各类母语迁移的发生机制、规律性以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并尝试对该模型进行了补充。4)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对母语迁移研究也有一些启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造成了母语迁移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母语迁移研究应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差异入手,循着从个体到群组的研究路径,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母语迁移现象的本质属性。另外,本研究对英语空间关系表达和空间介词教学也具有一些启示:1)应强调空间介词和其它词类,如动词、名词、冠词等的配合使用,提高学习者表达空间概念和关系的综合能力。2)应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英汉语客观相似度的认识,主动对比分析英汉语在空间表达和空间介词使用方面的异同,利用英汉语相似点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发生,并压制英汉语差异的负面影响,减少负迁移的发生。3)应重视高质量二语输入和二语使用的重要作用。加大课堂二语输入量,提高二语输入质量;在二语使用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建立二语概念和词汇之间的良好映射,尽可能消除母语在各个语言层面的负面影响。
李义奇[10](2018)在《国企改革40年回顾》文中指出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二、如何“有进有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有进有退”(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相关研究综述 |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
1.7.3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
2.1 构式的界定 |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
3.1.1 构件分析 |
3.1.1.1 常量构件“有” |
3.1.1.2 变量构件X、Y |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
3.1.3 语义分类 |
3.1.3.1 并列加合 |
3.1.3.2 整体强调 |
3.1.3.3 语义后重 |
3.1.3.4 转喻概括 |
3.1.3.5 隐喻延伸 |
3.1.4 语义整合层级 |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
3.1.4.5 基本结论 |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
3.1.5.1 语用驱动 |
3.1.5.2 话语功能 |
3.1.6 语用价值 |
3.1.7 结语 |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
3.2.1 前期研究回顾 |
3.2.2 构件分析 |
3.2.2.1 常量构件“无” |
3.2.2.2 变量构件X、Y |
3.2.3 语义整合层级 |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
3.2.3.4 基本结论 |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
3.2.5 小结 |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
3.3.1 相关研究现状 |
3.3.2 构件分析 |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
3.3.2.2 嵌入成分X、Y |
3.3.3 语义整合层级 |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
3.3.3.5 基本结论 |
3.3.4 语用特点 |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
4.1.2 变量构件分析 |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
4.1.3 语义整合层级 |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
4.1.3.4 基本结论 |
4.1.4 构式赋义 |
4.1.4.1 语用驱动 |
4.1.4.2 话语功能 |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
4.1.6 小结 |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
4.2.1 变量构件分析 |
4.2.1.1 语法性质 |
4.2.1.2 语义关系 |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
4.2.2.4 基本结论 |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
5.1.2 X的构成 |
5.1.2.1 体词性的X |
5.1.2.2 谓词性的X |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
5.1.3.4 基本结论 |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
5.2.1.1 体词性成分 |
5.2.1.2 谓词性成分 |
5.2.2 语义整合层级 |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
5.2.2.4 基本结论 |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
5.2.3.2 作话题主语 |
5.2.3.3 作宾语 |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
5.3.1.1 从问到非问 |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
5.3.3 差别概说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
6.1.1 不相关无构式 |
6.1.2 有重叠即量增 |
6.1.2.1 突出典型 |
6.1.2.2 加深程度 |
6.1.2.3 主观评价 |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
6.2.1 整体性 |
6.2.2 离散性 |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
7.2.1 频率的意义 |
7.2.2 频率的分类 |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四字组合单位的研究 |
1.2.2 关于“有 V_1有 V_2”的研究 |
1.2.3 关于“有VP”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3.1 采用的理论 |
1.3.2 采用的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有 V_1有 V_2”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 |
2.1 “有 V_1有 V_2”的结构特点 |
2.1.1 “有 V_1有 V_2”中的“有” |
2.1.2 V_1、V_2的特点 |
2.2 “有 V_1有 V_2”的变体 |
2.2.1 有V_1有 V_2有 V_3 |
2.2.2 有V_1有 V_2、有 V_3有 V_4 |
2.3 “有 V_1有 V_2”的句法功能 |
2.3.1 作谓语 |
2.3.2 作定语 |
2.3.3 作状语 |
2.3.4 作宾语 |
2.3.5 作主语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有 V_1有 V_2”的语义分析 |
3.1 V_1、V_2的关系 |
3.1.1 V_1、V_2为相反相对的关系 |
3.1.2 V_1、V_2为同义类义的关系 |
3.2 “有 V_1有 V_2”结构意义类型 |
3.2.1 平等并列型 |
3.2.2 相加强调型 |
3.2.3 语义侧重型 |
3.2.4 语义增量型 |
3.3 制约V_1、V_2位序的因素 |
3.3.1 构词顺序 |
3.3.2 从好原则 |
3.3.3 事理顺序 |
3.3.4 音律规则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 V_1有 V_2”的语用分析 |
4.1 韵律特征 |
4.2 语体特征 |
4.3 感情色彩 |
4.4 表达功能 |
4.4.1 “有 V_1有 V_2”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的特点 |
4.4.2 “有 V_1有 V_2”的强调功能 |
4.4.3 “有 V_1有 V_2”的表达重心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 |
5.1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划分标准 |
5.2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高低 |
5.2.1 低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
5.2.2 中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
5.2.3 高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关于国企改革部署三年行动的多角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热点背景】 |
【理论分析】 |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
【创新训练】 |
【答案与解析】 |
(4)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双向治理路径研究——基于沪深两地治理实践的探索性扎根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梳理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进 |
(二)上海与深圳国资监管架构的发展脉络 |
(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 |
(四)“多边治理”与“双向治理”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 扎根分析 |
2. 案例分析 |
(四)资料收集 |
四、三层国资监管架构中“自上而下”的治理路径 |
(一)地方国资委“自上而下”的治理路径 |
1. 开放式编码 |
2. 主轴编码 |
3. 选择性编码 |
(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自上而下”的治理路径 |
1. 开放式编码 |
2. 主轴编码 |
3. 选择性编码 |
(三)基于扎根分析的“自上而下”治理路径刻画 |
五、三层国资监管架构中“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 |
(一)投资企业“自下而上”治理路径探索的案例分析 |
1. 投资企业在深投控系统内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战略探索 |
2. 投资企业多触角支持并推动深投控科技金控平台的战略形成 |
3. 投资企业以“自下而上”寻求认可的方式推动深投控加速战略成熟 |
(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自下而上”治理路径探索的案例分析 |
1. 深投控“自下而上”构建战略系统 |
2. 上海国际“自下而上”构建监管系统 |
(三)基于案例分析的“自下而上”治理路径刻画 |
六、双向治理路径的整合框架与分析思考 |
(一)改革创新在双向治理路径中的价值传导作用 |
(二)企业能力在双向治理路径中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
(三)三层国资监管架构中双向治理路径的理论模型 |
七、结论与展望 |
(5)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逻辑透析 |
(一)功能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二)效率导向的布局逻辑 |
(三)目标导向的布局逻辑 |
(四)需求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五)政策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二、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
(一)“量”“质”问题 |
(二)“国”“民”问题 |
(三)“进”“退”问题 |
(四)“内”“外”问题 |
(五)“央”“地”问题 |
(六)“产”“融”问题 |
三、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 |
(一)方法逻辑的审视与拓展 |
(二)整合性方法论的建构 |
(三)整合性方法论对回答核心问题的适用性 |
(四)整合性方法论应用的建议 |
(6)系列述评之二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经济整体功能更强效率更高(论文提纲范文)
三大路径推进战略化重组 |
发力供给侧瘦身健体 |
双轮驱动提升科技创新力 |
(7)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概念辨析及主题限定 |
四、研究方法及难点创新 |
第一章 从殖民地走来:革命之前的海事管辖权 |
第一节 介入神秘的海洋:海事管辖权的历史背景 |
一、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 |
二、海事管辖权在英国的兴起与衰退 |
三、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 |
第二节 新世界中的交锋:重商主义时代下的管辖权历程 |
一、国旗跟着商业走: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初生 |
二、穿越艰难时世: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发展 |
三、在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离心倾向 |
第三节 统一性的基因: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运行形态 |
一、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 |
二、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 |
三、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 |
第二章 旧制度的缠斗与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生 |
第一节 革命发出的声音:不尽成功的海事管辖权统一实践 |
一、革命前夕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危机 |
二、革命时代的海事管辖权实验:以“积极号”帆船案为例 |
三、未完成的统一事业:海事管辖权变革的得与失 |
第二节 新制度的垫脚石: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遗产 |
一、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 |
二、提示宪法后时代海事管辖权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统一性的新起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宪法依据 |
一、迈向统一性:海事管辖权的法律依据 |
二、联邦主义下的妥协: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 |
第四节 因循与扩张之路:海事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 |
一、管辖权的本源:美国海事法中的大陆法魅影 |
二、从奉行到抽离: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英国经验 |
三、更自由的经验:北美殖民地管辖权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五节 公法年代的终结:海事管辖权变迁的私法转向 |
一、海事管辖权的公法年代 |
二、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私法转向 |
第三章 联邦主义情境下美国海事管辖权的运作 |
第一节 横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
一、国会角色的时代变迁 |
二、国会制定法与海事管辖权的拓展 |
三、国会和法院的配合与制衡 |
第二节 纵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
一、州权在海事管辖权的双重角色 |
二、海事案件中的州法适用及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
第四章 一般海事法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塑造 |
第一节 一般海事法的概念探析 |
一、一般海事法的内涵与外延 |
二、流动的一般海事法 |
第二节 一般海事法的制度源流 |
一、一般海事法的欧陆法基因 |
二、一般海事法的普通法源流 |
第三节 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 |
一、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古海法典 |
二、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 |
三、新时代观念和一般原则的影响 |
四、比较历史立法和各国法院判例 |
第四节 一般海事法的美国发展 |
一、詹森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
二、詹森案之后伊利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
三、伊利案之后的一般海事法 |
四、持续变迁中的一般海事法 |
第五节 一般海事法的机构运作 |
一、法院与一般海事法 |
二、法院和国会的角色互动 |
第六节 一般海事法的效果评价 |
第五章 扩张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及其功能失落 |
第一节 向西部水域进军:海事管辖权空间维度的拓展 |
一、物理空间的重构: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 |
二、不断扩大的疆域:海事司法管辖权向棕水水域的扩张 |
第二节 拓宽流动的边界:美国海事合同管辖权的扩张 |
一、先例难弃:地点标准的革命后时代 |
二、告别传统:地点标准在合同中的消亡 |
三、扩张争议:以船舶保险合同和代理合同为例 |
四、总体评价:统一性视野中的海事合同管辖权 |
第三节 严格地点标准的变迁:美国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消长 |
一、无尽的困惑:寻找海事侵权管辖权的界线 |
二、流变的标准:严格地点标准的确立与松动 |
三、冲突的时代:人身伤亡的海事管辖权救济 |
四、未竟的统一:海事侵权管辖权变迁评价 |
第四节 特别关怀的遗泽:海事法人道主义的现代延展 |
一、从庇护到多元:美国海事管辖权之于船员保护 |
二、衡平救济的纳入:程序合并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
第五节 有进有退的策略:面向公海的海事司法管辖权 |
一、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 |
二、从本国国民保护到一视同仁: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收缩 |
第六章 走出迷津:重估海事管辖权的价值功能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海事管辖权的自体性追求 |
一、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 |
二、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 |
三、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之关系 |
第二节 现实呈现: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与独特性格 |
一、作为商业推手的海事管辖权 |
二、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特征 |
第三节 实践反思:联邦主义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得与失 |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实践中的失措及呈现 |
二、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中的缺憾与启示 |
第四节 模式重估:从变迁模式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自体性 |
一、自发秩序和主权建构之间的海事管辖权 |
二、海事管辖权自体性迷局之辨识与破解 |
第七章 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 |
第一节 多重视野下海事管辖权扩张的正当性分析 |
一、从规范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理论支撑 |
二、从传统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历史启示 |
三、从现实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机制保证 |
四、从愿景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价值意蕴 |
第二节 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 |
一、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实践历程 |
二、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中的障碍与不足 |
第三节 比较法观照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反思 |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检讨 |
二、功能视角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价值之反思 |
第四节 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 |
一、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 |
二、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功能厘定 |
第五节 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改革的若干初步设想 |
一、有限统一原则在海事管辖权布局中的践行 |
二、海事习惯规则在海事管辖权运作中的措置 |
三、特别关怀理念在海事管辖权价值中的引入 |
四、有进有退策略在海事管辖权拓展中的运用 |
结语:源于自体法,超越自体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类 |
二、中文译着类 |
三、中文期刊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五、外文期刊类 |
六、外文论着类 |
七、外文案例类 |
八、英文法规类 |
九、网址报刊类 |
附录 :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发展大事记 |
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
博士论文后记 |
(8)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新乡贤及新乡贤文化内涵的研究 |
1.3.2 对体制“内外”新乡贤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3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及优势研究 |
1.3.4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绅 |
2.1.2 新乡贤 |
2.1.3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精英理论 |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
3.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 |
3.1.1 历史惯性——乡绅治村的传承 |
3.1.2 乡土情结——难以割舍的乡愁 |
3.1.3 现实需求——乡村治理的困境 |
3.1.4 政策引导——顶层设计的支撑 |
3.2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
3.2.1 资源保障——促进乡村资源回归 |
3.2.2 精神引领——弘扬道德文明风尚 |
3.2.3 治理加持——提升基层自治能力 |
3.2.4 宣传法律——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
第四章 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调查 |
4.1 贾岭镇马店村及其新乡贤基本情况 |
4.1.1 贾岭镇马店村基本情况 |
4.1.2 马店村新乡贤基本情况 |
4.2 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4.2.1 调查方案设计 |
4.2.2 调查过程 |
4.2.3 调查结果 |
第五章 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5.1 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新乡贤群体的断层与“虚假繁荣” |
5.1.2 新乡贤治村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
5.1.3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后续动力不足 |
5.1.4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监管机制不完善 |
5.2 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
5.2.1 新乡贤“回不来、留不住” |
5.2.2 对新乡贤及乡贤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
5.2.3 新乡贤治村的支撑制度不健全 |
5.2.4 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缺乏规制 |
第六章 推进新乡贤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 |
6.1 加强新乡贤组织培育,构建其作用发挥平台 |
6.1.1 强化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 |
6.1.2 建立新乡贤参与治理的互动平台 |
6.1.3 主动发现新乡贤,发展新型乡贤组织 |
6.2 强化其身份认知,精准其身份定位 |
6.2.1 丰富新乡贤群体的功能作用发挥 |
6.2.2 合理界定新乡贤的范围 |
6.2.3 精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的角色定位 |
6.3 完善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6.3.1 构建结构化的激励机制 |
6.3.2 构建“有进有退”的约束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 |
2.1.1 构式的定义 |
2.1.2 基本理论原则 |
2.2 基于使用取向的语言习得观 |
2.2.1 基于使用取向的母语习得观 |
2.2.2 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 |
2.3 语言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
2.3.1 语言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
2.3.2 母语语言层迁移的判定方法 |
2.4 英语空间动介构式 |
2.4.1 英语介词和空间介词 |
2.4.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界定 |
2.4.3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和汉语构式的对比 |
2.5 英语空间介词的二语习得研究 |
2.5.1 非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
2.5.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
2.6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受试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 |
3.5 语料标注 |
3.5.1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类型的标注 |
3.5.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误标注 |
3.5.3 英汉客观相似度的标注 |
3.5.4 母语和过渡语一致性标注和母语迁移标注 |
3.6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空间动介构式的使用情况及动态变化 |
4.1.1 构式的使用频数、正确率及动态变化 |
4.1.2 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及动态变化 |
4.2 客观相似度对构式使用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
4.2.1 对构式使用频数和正确率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
4.2.2 对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
4.3 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
4.3.1 母语迁移在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及动态变化 |
4.3.2 客观相似度对母语迁移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
4.3.3 构式使用中母语迁移的心理语言学解释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2.1 理论启示 |
5.2.2 教学启示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如何“有进有退”(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D]. 常雅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关于国企改革部署三年行动的多角度思考[J]. 余秀生. 教学考试, 2021(07)
- [4]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双向治理路径研究——基于沪深两地治理实践的探索性扎根理论分析[J]. 张宁,才国伟. 管理世界, 2021(01)
- [5]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J]. 肖红军. 改革, 2021(01)
- [6]系列述评之二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经济整体功能更强效率更高[J]. 王倩倩. 国资报告, 2020(09)
- [7]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D]. 靳匡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 李圆圆.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9]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D]. 李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10]国企改革40年回顾[J]. 李义奇. 征信,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