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认识羊业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潇茹[1](2020)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程综合化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潮流。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学科界线逐渐被打破,现代中学地理教材也开始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处理和剖析。在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时,时空观念是地理分析的重要视角,传统中史地不分家、史地结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以七年级地理教学内容中史地知识结合点以及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策略为研究内容;从众多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中遴选出17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资料;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在为地理教师提供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思路的同时,也提供了能够直接使用的教学案例,丰富了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结论:第一,通过教材分析,确定七年级地理教学内容中共有41个地理知识点可以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教学,并选择了与之相对应的历史知识点61个,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知识如何应用到地理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七年级地理教学的历史知识与地理结合角度分析表。第二,设计了基于BOPPPS模式的6个教学案例,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了实施,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第三,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设计和案例实施反思,从教学环节与教学模式两个角度提出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包括: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历史知识唤醒认知需求、在新课教学环节运用历史知识完善知能情结构、在课外探究环节运用历史知识促进迁移应用;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包括: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情境教学、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探究式教学、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案例教学。
焦帅帅[2](2019)在《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时期,整个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时期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到民国时期的政府为主,民众被动参与再到集体化时期的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这一复杂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传统社会发展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从而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畜牧业发展上,亦是如此,并呈现出一家一户一头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民众的衣食住行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阎锡山政府开始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实行“六政三事”,建立模范畜牧场,颁布有关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和税收政策;在教育方面,创办畜牧农业学校,注重畜牧人才的培养;在改良方面,引进西方的优良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然而,在这一具体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培养畜牧人才还是畜牧改良方面,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主要是依靠强大的行政权力支持发挥作用,多停留在宣传或示范层面,各项政策并没有真正的传达于民众,影响于民众。即政府与民众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信息监督机制,政府与民间的呈现着一种单向化的关系。集体化时期,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既注重发挥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也注重发挥民众、模范、饲养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在关注畜牧政策变化的同时,更多关注牲畜发展背后“人”的变化。即饲养员群体构成变化、社会活动、政府如何塑造的问题,试图将牲畜的命运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直白一点的讲,民国时期山西畜牧的发展更多重视“牲畜”的变化,而集体化时代的畜牧业更多注重与牲畜相关的“人”作用,实现“由物及人”的变化。因此,通过研究饲养员的群体特征、车把式地位的变化及将牲畜作为一种话语权等方面的内容,刻画出模范饲养员爱畜如子,一心为集体的形象及车把式对于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谁掌握赶马车的鞭子,谁就掌握整个公社发展的命脉,掌握了整个公社发展的走向。从侧面反映出牲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国家是非常重视牲畜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的牲畜是非常幸福的。更进一步的讲,就是集体化时期的人和牲畜都是非常幸福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归功于集体化时代畜牧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助关系。所以,本研究以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地区的畜牧业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史的角度,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更多地去考察观念、制度、政策、人为因素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初步探讨畜牧业背后政府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着一种由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到国家与社会的单向化再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化的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民国至集体化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国家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如何实现国家与民众的互动提出思考。
乔力君[3](2018)在《锡林郭勒盟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创业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肉是内蒙古的重要农畜产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品质安全的羊肉已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目标。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内蒙古全球推介会上说“内蒙古羊肉,吃了忘不掉”。布小林主席在爱上内蒙古的“N”个理由里说“内蒙古的羊肉产量和品质全国第一”。但是从全国的羊肉消费市场需求量每年平均以5%上升,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养殖和加工量存在很大缺口,羊肉进口量逐年增加,质量得不到保障,大量劣质羊肉冲击市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全国最大的纯天然绿色羊肉养殖,加工基地,乌珠穆沁羊肉享誉全国。但到内蒙古乃至全国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以羊肉为核心的龙头企业,没有一个羊肉的中国知名品牌。内蒙古的高品质羊肉生产加工处于“小而散”的局面,没有科学的营销手段,因此使高品质的羊肉没有相应高的价格,仍处于和低端劣质羊肉争市场的阶段。本文以内蒙古特尼亨羊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特尼亨羊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特尼亨羊业的创立背景,中国羊肉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特尼亨羊业面临的竞争分析,特尼亨羊业的战略选择,特尼亨羊业战略运营措施等几方面深入研究分析。运用管理学SWOT分析法,调研跟踪研究,对全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羊肉加工、消费、营销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提出特尼亨羊业的发展战略,最终试图打造中国品质最优,品牌最亮,服务最佳,展示最清晰的羊肉专业企业。
余雪杰[4](2016)在《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肉羊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以产业链形式参与竞争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对肉羊产业链组织模式,肉羊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控制、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来看,对肉羊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演化机理的研究很少,尤其是从系统理论角度入手的基本空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理解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对于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故论文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综合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等自组织理论群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运作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从系统科学的分析角度,本研究认为影响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市场、技术、政府规制、基础设施、辅助产业支持等,并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2.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以及耗散结构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和来源、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肉羊产业链系统耗散结构形成过程中正熵流和负熵流的构成、来源和作用机理,提出了产业熵的概念,构建了基于布鲁塞尔反应器的肉羊产业链耗散结构模型。3.以内蒙古肉羊产业链发展为例,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产业熵构成、作用机理进行了验证,依据布鲁塞尔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熵减机制构建的对策分析。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理论,结合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阶段的突变曲线模型和从萌芽到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的生命周期演化分析模型。对每个演化阶段的产业熵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是在市场、技术、政府规制、资源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约束作用下的自适应和自组织选择的结果;其二,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是链上某个核心功能主体创新诱发的,并在演化过程中不断修正,这种偶然性是在“孕育着浓郁创新空气”的环境下诱发的,是必然背后的偶然,并非完全的随机;其三,肉羊产业链系统每个临界阈值附近的突变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使肉羊产业链系统向高级阶段跃迁,也可能使整个产业系统演化逆转甚至崩溃,因此演化模式不能在不同区域间简单的复制;其四,肉羊产业链系统演化的每个阶段都会因为偶然因素诱发的涨落产生突变,这种突变不可能是人为的主观指定,但可以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和引导,通过培育良性的发展环境,增加负熵流的输入,将他组织内化到自组织,因此必须注意对肉羊产业链系统及其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避免演化过程的逆转,这给政府规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五,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演化具有复杂系统特有的连续性和跳跃性结合的多路径选择特征,演化过程不是绝对平滑连续的。这些结论是基于复杂性科学和自组织理论视角的重要观点,不同于其他连续性理论视角。5.有鉴于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选择了模糊隶属度方法体系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能力和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三家肉羊企业进行实证分析。6.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从肉羊产业链系统外部环境宏观层面、肉羊产业链系统产业结构中观层面以及肉羊产业链系统各个组成要素微观层面,对其自组织演化机制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旭日干[5](2016)在《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人们的饮食从单一的纤维摄取转变为蛋白质吸收,牛羊肉等食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受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加大,面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解决“人畜争粮”的粮食问发展草原畜牧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草原畜牧业羊肉生产可以不需要谷物,是彻底的节粮型畜牧业。从政策方针和现实矛盾理解,无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还是改善国民饮食结构,发展草原畜牧业是符合政策趋向,并且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着眼于产品价值的实现,首先从发展的条件、历程、现状对于呼伦贝尔畜牧业进行概括用来说明畜牧业的基础性和羊业的地位。其次,以作为牧区最为主要的牲畜巴尔虎羊的生物特性、规模数量、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作为进一步研究羊业基础的素材,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分析了产业的各项指标;并对对羊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生产加工能力、市场体系、基础性建设、标准化等领域进分析,得出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直接影响羊产品品质、加工能力的低下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价值等,然而行业的发展并不只是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在其中担任者引导和扶助的角色,羊业的基础性建设不能够符合牧区的特征和实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标准化体系落后又会使政府在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无从监管并且遏制产品开拓消费者市场并且影响产品价值的实现,多方面的制约因素都成为巴尔虎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议,首先作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基本生产资料草场的保护,依法对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惩罚,加强对草原生态监测;在面对未来的发展中,巴尔虎羊业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积极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走质量型道路,全面贯彻“互联网+”和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不遗余力的发展巴尔虎羊业。
祝士平[6](2016)在《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是继新疆和内蒙古之后的全国第三养羊大省,2014年全省羊存栏2174.6万只,羊肉产量36万吨(1),羊奶产量19.33万吨(2),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17%、8.41%和16.30%,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羊肉和羊奶等产品的消费需求。养羊业对促进山东省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改变农村生产经营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山东是全国养羊大省,但还不是养羊强省,在良种普及、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改善养羊场(户)的生产行为。因此本文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重点从养羊场(户)生产行为描述性分析、养殖规模扩大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养殖档案建立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分析、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博弈分析和生产行为优化对策建议等五方面,实证研究了山东省养羊场(户)的生产行为。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认知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根据山东省17地市849家养羊场(户)的调查问卷资料,重点从投入品采购、疫病防控、规模化养殖、养殖档案建立、动物福利、组织状况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认知与行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受访养羊场(户)对种羊来源、疫病传播作用有良好的认知,有较好的种羊引进和采购行为;对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及合理使用、人员传播疫病、羊耳标和动物福利或健康养殖的认知度较低,在兽药(含疫苗)采购与使用、疫病防治、养殖档案建设和动物福利改善等方面的行为不够规范。山东省养羊场(户)养殖规模扩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山东省17地市849家养羊场(户)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养羊场(户)养殖规模扩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饲养规模、饲养类型、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养羊合作社、是否加入产业化经营组织6个因素对养羊场(户)养殖规模扩大行为有显着影响。山东省养羊场(户)养殖档案建立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二。根据山东省17地市849家养羊场(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首先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确定了养羊场(户)养殖档案建立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解释性结构模型解释了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饲养规模、饲养年限、专业化程度、政府支持、是否加入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养殖档案的认知7个因素对养羊场(户)的养殖档案建立行为有显着影响。其中政府支持和对养殖档案的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产业化经营组织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饲养规模和饲养年限是深层根源因素。养羊场(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演进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三。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的双种群博弈理论,研究了养羊场(户)和政府之间关于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化生产行为的超额收益、补贴收益、奖励资金,及不采用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环境损失、潜在损失和采用前的风险发生率等对养羊场(户)采用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决策演进方向有正影响;采用标准化生产行为的投入成本和采用后的风险发生率对养羊场(户)采用标准化生产行为决策的演进方向有负影响。改善和优化养羊场(户)生产行为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分别从养羊场(户)自身、羊产业组织(养羊合作社、羊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养羊场(户)加强学习,转变现有的饲养管理方式;政府加强宣传和监管,保证养羊安全;提供投入品的采购渠道;羊产业组织加强对养羊场(户)的组织培训、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指导。
赵春琳[7](2016)在《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以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牧民靠单打独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近年来我区的畜牧业市场持续疲软,牧民的生产生活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此时的广大牧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带领自己走出困境的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社正是牧民需要的。目前我区的牧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联合广大牧民,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经营环境,帮助牧民应对市场风险与挑战。虽然经济功能仍是现阶段我区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但是我们也不应忽略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中充当的作用。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中充当了一定的牧区社会管理载体、政府管理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但由于组织发展的不完善性及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挥这些公共管理功能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就政府及合作社应作出怎样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通过建立“公司——联合社——各种专业合作社——牧户”的模式,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牧民增收,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我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板。通过对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的分析,提出一些我区今后合作社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
马定美[8](2014)在《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发展思路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阿坝州农区养羊业饲养数量大,商品率低;大部分采取家庭分散饲养的经营模式,其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品种多,缺少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文章根据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发展的思路是:正确认识农区养羊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以生产羊肉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建立适合当地特色的肉羊杂交生产模式;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积极制定鼓励政策,为养羊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等。
王璐[9](2014)在《我国养羊业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资产研究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对其如何计量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理论界的持续关注和激烈讨论。随着养羊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探讨养羊业生物资产的计量方法就尤为迫切。目前,国内虽然有学者提出应该对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混合计量法,但针对混合计量法在各个产业不同生物资产中的具体运用研究得较少,尚没有完全针对养羊业生物资产计量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养羊业的生物资产计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出适合于我国当前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计量方法。首先,本文梳理了生物资产相关的基础理论,从理论知识出发研究羊群资产的价值规律并根据羊群资产特点将养羊业生物资产进行划分。其次,搜集和分析了所需的统计数据资料和财务报表,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羊群饲养情况和羊产品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解读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试图通过对我国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情况的分析给养羊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启发。接着对养羊业生物资产现存的主要会计计量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得出对于养羊业生物资产的计量不能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而应使用多重复合的资产计量方法的结论。最后,创造性地综合考虑羊的生长周期和资产类型将羊划分为哺乳羔羊和断奶仔羊、育成羊和后备羊、成年羊和淘汰羊四大类,并针对每一类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当前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计量方法。
樊宏霞[10](2012)在《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是中国肉羊生产大省区。肉羊产业在内蒙古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内蒙古的民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之一。研究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据现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构建了省域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DEA/GRA模型分别对内蒙古在中国省域中肉羊产业竞争力状况、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状况和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并运用组合评价将上述四种评价结果进行科学、有机地结合,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此外,本文根据对内蒙古在中国省域中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和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及羊肉加工企业的竞争力状况的研究,结合波特钻石模型,对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也对内蒙古部分盟市发展肉羊产业及羊肉加工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制约因素进行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在中国省域肉羊产业竞争力中,内蒙古的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而需求条件竞争力、肉羊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居中。第二,在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中,锡林郭勒盟、赤峰和呼伦贝尔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包头、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在需求条件方面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赤峰、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在相关支持产业方面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通辽、赤峰和呼伦贝尔在肉羊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赤峰、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第三,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五位依次是包头、赤峰、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第四,当前中国和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高低主要受自然资源优势和一般性生产要素的制约;其中牧草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牧业从业人数是生产要素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规模和收入是需求条件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羊的年末存栏量是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和牛肉产量是肉羊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本论文可能的贡献主要有: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做了新探索。从研究内容上说,近几年的研究大都基于羊肉或活羊的视角,分析羊肉或活羊的国际竞争力;从研究对象上来说,大都基于中国的视角,分析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或羊肉的国际竞争力;而基于产业视角,对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少之甚少。本文基于肉羊产业整体竞争力层面,对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是研究视角的拓展与更新。第二,在构建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工具,基于产业视角,设计了由四个一级指标和二十四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省域肉羊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一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三个一级指标和十四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从而尽量达到全面、准确地反映竞争力状况的目标,消除指标在表征竞争力时的重叠性,增加指标的可获得性,减少工作量。第三,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肉羊产业竞争力、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和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省域、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本文借鉴农业竞争力和畜牧业竞争力的一些研究方法,选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对肉羊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同时,.基于中国各省市和内蒙古各盟市近五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和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省市及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最新的相对地位,对各省市及内蒙古各盟市大力发展现代肉羊产业,提高省域和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对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界定内蒙古肉羊产业在中国省域中的地位及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在内蒙古的地位,分析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政策建议,可以为内蒙古各级政府制定肉羊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客观认识羊业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观认识羊业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历史知识 |
2.教学策略 |
一、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 |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建构主义观点 |
(二)地理学理论 |
二、适用于七年级地理教学的历史知识分析 |
(一)七年级地理教学内容的分类 |
(二)适合运用历史知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1.基于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 |
2.基于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 |
(三)七年级地理教学中适合运用的历史知识分析 |
三、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 |
1.视频案例分析 |
2.文本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设计的思路 |
2.历史知识的选择 |
3.历史知识运用策略 |
四、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 |
(二)案例设计呈现——《人口与人种》 |
(三)案例设计分析 |
五、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六、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 |
(一)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注意事项 |
1.适度性 |
2.科学性 |
3.主体性 |
4.目的性 |
5.多样性 |
6.系统性 |
(二)不同教学环节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 |
1.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历史知识唤醒认知需求 |
2.在新课教学环节运用历史知识完善知能情结构 |
3.在课外探究环节运用历史知识促进迁移应用 |
(三)不同教学模式下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 |
1.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情境教学 |
2.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探究式教学 |
3.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案例教学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分析得出七年级地理教学内容中史地知识结合点 |
2.基于BOPPPS模式的教学案例设计 |
3.提出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七年级地理教学: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结合角度分析表 |
附录2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17个案例信息汇总表 |
附录3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表 |
附录4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附录5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附录6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日本》 |
附录7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澳大利亚》 |
附录8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美国》 |
致谢 |
(2)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主要框架 |
第一章 因地制宜: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条件 |
一、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
(一)民国之前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
(二)民初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条件 |
(一)山西畜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畜牧:山西畜牧的空间分布格局 |
一、山西的畜牧种类 |
(一)使用与役用 |
(二)食用与毛用 |
二、主要畜牧品种的地域分布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策、教育与改良:民国时期的山西畜牧业 |
一、民国山西畜牧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
(一)阎锡山与六政三事 |
(二)民国山西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 |
(三)税收政策 |
二、民国山西畜牧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
(一)学有所用:畜牧教育思想的提出 |
(二)创办农学校,培养畜牧人才 |
(三)认识与反思 |
三、民国山西畜牧引进及改良 |
(一)马的引进与改良 |
(二)牛的引进与改良 |
(三)猪的引进与改良 |
四、畜牧改良的典范—美利奴羊入山西 |
(一)六政三事:美利奴羊的引进 |
(二)政府主导:美利奴羊的推广 |
(三)水土不服:美利奴羊的引进与改良过程 |
(四)亡羊补牢:寻求土办法弥补损失 |
(五)认识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范、话语与牲畜: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的新变化 |
一、牲畜与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牲畜 |
(一)举足轻重:中央文件报道中的牲畜 |
(二)由物及人:新闻报纸报道中的牲畜 |
(三)利益博弈:影视小说报道中的牲畜 |
二、牲畜与模范:山西地区畜牧模范研究 |
(一)畜牧模范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畜牧模范的群体特征 |
(三)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活动 |
(四)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影响 |
(五)认识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锡林郭勒盟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创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1.5.1 相关研究 |
1.5.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的创立背景 |
2.1 市场前景 |
2.2 创立背景 |
2.3 特尼亨羊业公司应把握的创新点 |
第三章 中国羊肉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
3.1 行业瓶颈与现状 |
3.2 羊肉行业发展现状 |
3.3 羊肉竞争力分析 |
3.4 羊肉进口对中国羊肉产业的影响 |
3.5 羊肉市场价格分析 |
3.6 行业发展趋势 |
3.7 羊肉消费市场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面临的竞争分析 |
4.1 竞争优势分析 |
4.1.1 影响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
4.1.2 特尼亨羊业的竞争优势 |
4.2 特尼亨羊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
4.3 小结 |
第五章 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战略选择 |
5.1 战略定位 |
5.2 发展目标 |
5.3 战略规划 |
5.4 产品与业务定位 |
第六章 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战略运营措施 |
6.1 组织架构设立 |
6.2 人员配置&部门职能 |
6.3 市场营销 |
6.3.1 品牌运作 |
6.3.2 市场营销策略 |
6.3.3 盈利模式 |
6.4 风险控制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肉羊产业链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1 与研究相关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外农业、畜牧业产业链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肉羊产业链相关研究综述 |
1.2.4 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肉羊产业链 |
2.1.1 产业链 |
2.1.2 农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 |
2.1.3 肉羊产业链 |
2.2 复杂性科学 |
2.2.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
2.2.2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2.2.3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3.3 突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资源禀赋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力资源 |
3.2 市场 |
3.3 技术 |
3.4 政府规制 |
3.5 基础设施 |
3.6 辅助支持产业 |
3.7 本章小结 |
4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及自组织特性分析 |
4.1 肉羊产业链的系统性及系统特征分析 |
4.1.1 肉羊产业链的系统性 |
4.1.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系统特征分析 |
4.2 肉羊产业链系统复杂性分析 |
4.2.1 肉羊产业链系统构成元素的复杂性 |
4.2.2 肉羊产业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
4.2.3 肉羊产业链系统环境的复杂性 |
4.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性分析 |
4.3.1 自组织与他组织 |
4.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5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耗散结构分析 |
5.1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耗散结构假设 |
5.1.1 开放系统 |
5.1.2 远离平衡态 |
5.1.3 外界输入的平权化 |
5.1.4 非线性 |
5.1.5 涨落和突变 |
5.1.6 非稳定性 |
5.2 肉羊产业链系统中的熵流分析 |
5.2.1 熵对耗散结构的表述 |
5.2.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产业熵 |
5.2.3 产业熵的度量 |
5.2.4 产业熵的构成 |
5.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布鲁塞尔模型构建 |
5.3.1 布鲁塞尔模型 |
5.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布鲁塞尔模型 |
5.3.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布鲁塞尔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例证分析: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耗散结构分析 |
6.1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内蒙古养羊业的发展历程 |
6.1.2 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的必要性 |
6.2 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负熵流分析 |
6.2.1 气候地理优势 |
6.2.2 饲草料资源优势 |
6.2.3 肉羊品种优势 |
6.2.4 人力资源 |
6.2.5 市场需求 |
6.2.6 政府规制 |
6.2.7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效果显着 |
6.2.8 信息化建设 |
6.3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链系统发展的正熵流分析 |
6.3.1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6.3.2 市场需求和竞争 |
6.3.3 人力资源 |
6.3.4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6.3.5 政府规制 |
6.3.6 市场机制不完善 |
6.3.7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发展不完善 |
6.3.8 相关辅助产业支持不到位 |
6.3.9 技术水平落后 |
6.3.10 产业链条松散、契约不完善 |
6.4 整体系统分析 |
6.4.1 区域划分 |
6.4.2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链系统发展重点 |
6.5 本章小结 |
7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7.1 肉羊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
7.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机制 |
7.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演化 |
7.3.1 肉羊产业链系统演化阶段的界定 |
7.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
7.4 本章小结 |
8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 |
8.1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体系 |
8.1.1 设计原则 |
8.1.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8.1.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含义及来源 |
8.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8.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8.2.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实证分析 |
8.2.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过程 |
8.3 本章小结 |
9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构建的对策分析 |
9.1 改善外部市场、政策和技术环境,强化环境负熵流 |
9.1.1 健全市场机制,创造市场需求 |
9.1.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政策扶持 |
9.1.3 培育技术创新环境,提高技术转化率、覆盖率 |
9.2 优化肉羊产业结构,强化内部负熵流 |
9.2.1 组织模式 |
9.2.2 分配方式 |
9.3 肉羊产业链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 |
9.3.1 培养各组成要素正确的竞合意识 |
9.3.2 提高肉羊养殖户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
9.3.3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 |
9.4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2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概况 |
2.1 畜牧业发展条件 |
2.1.1 草地资源 |
2.1.2 水资源 |
2.1.3 气候 |
2.1.4 游牧文化 |
2.1.5 政策条件 |
2.1.6 客观因素 |
2.2 畜牧业发展历程 |
2.2.1 建国前发展阶段 |
2.2.2 建设养畜初级阶段(1949~1978) |
2.2.3 体制更替阶段(1979?1984) |
2.2.4 稳定发展阶段(1985~1989) |
2.2.5 快速增长阶段(1990~2005) |
2.2.6 互补发展阶段(2006~至今) |
2.3 畜牧业发展现状 |
2.3.1 生产现状 |
2.3.2 加工现状 |
2.4 羊业在畜牧业中地位 |
2.5 市场流通 |
2.6 草原保护 |
3 巴尔虎羊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巴尔虎羊的特征 |
3.2 巴尔虎羊的分布 |
3.3 巴尔虎羊的生产 |
3.4 巴尔虎羊的产品加工 |
3.5 巴尔虎羊的流通 |
4 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资源环境的约束 |
4.2 产品加工能力的低弱 |
4.3 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
4.3.1 国外市场冲击,严重危害牧民利益 |
4.3.2 产品差别化不明显 |
4.3.3 羊源控制不利,品牌价值较难体现 |
4.3.4 流通流域发展落后 |
4.4 基础性建设不协调 |
4.5 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
5 巴尔虎肉羊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加强对草场(原)生态的保护,走“质量型”可持续发展产业战略 |
5.2 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 |
5.3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
5.3.1 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品差别化 |
5.3.2 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明确市场定位 |
5.3.3 推行电子网络平台的运行,突破地理界线 |
5.4 政府协调和引导,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
5.5 推动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2.1 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概念界定 |
2.2 数据来源和调查样本情况 |
2.3 养羊场(户)的生产认知与行为分析 |
2.4 养羊场(户)生产认知与行为的研究结论 |
3 养羊场(户)养殖规模扩大行为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
3.1 山东省规模化养羊的发展现状 |
3.2 研究假说 |
3.3 影响因素分析 |
3.4 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
4 山东省养羊场(户)养殖档案建立行为的计量分析 |
4.1 养羊场(户)养殖档案建立行为的概念界定 |
4.2 研究假说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结果讨论 |
4.5 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5 养羊场(户)和政府标准化生产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 |
5.1 标准化生产行为的概念界定 |
5.2 标准化生产行为选择的进化博弈模型 |
5.3 进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分析和讨论 |
6 改善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 |
6.1 养羊场(户)为改善自身生产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
6.2 养羊组织为改善养羊场(户)生产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
6.3 政府为改善养羊场(户)生产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
7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
(7)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以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访谈调查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 相关理论 |
1.6.1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1.6.2 交易成本理论 |
1.6.3 公共管理理论 |
2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2.1 牧民合作社与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
2.1.1 牧民专业合作社 |
2.1.2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 |
2.2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2.3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概况 |
3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
3.1 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
3.1.1 可作为牧区社会的管理载体 |
3.1.2 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管理载体的积极作用 |
3.1.3 政府管理的桥梁和纽带 |
3.2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
3.2.1 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
3.2.2 作为管理载体的积极作用 |
3.2.3 发挥纽带与桥梁作用 |
4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4.1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4.1.1 管理载体地位薄弱 |
4.1.2 桥梁和纽带作用弱化 |
4.2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4.3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出现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存在越位错位 |
4.3.2 政府缺位 |
4.3.3 传统行政功能制约与合作社功能不健全影响公共管理功能的发挥 |
5 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牧区公共管理的经验启示及对策建议 |
5.1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经验 |
5.1.1 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5.1.2 提高生产效率 |
5.1.3 实现专业分工 |
5.1.4 构建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2 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牧区公共管理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思想教育 |
5.2.2 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内部运行与监督机制 |
5.2.3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5.2.4 强化政策支持与规范 |
5.2.5 重视管理功能的发挥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发展思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注重养羊数量忽视质量、饲养数量大、商品率低 |
1.2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 |
1.3 品种繁多, 缺少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 |
2 提高农区养羊生产的措施 |
2.1 正确认识农区养羊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2.2 农区养羊业应以发展肉用性能为主, 建立适合当地特色的肉羊杂交生产模式 |
2.3 按照羊的生理需要, 结合当地特点, 合理配置饲料, 积极推行舍饲养羊生产 |
3 加强体系建设, 加快农区养羊业的发展进程, 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
3.1 建立完善种羊繁育体系, 加快种羊育种进程, 提高优质种羊利用率 |
3.2 饲草饲料体系建设 |
3.3 搞好羊肉的加工生产, 解决产品的终端销路问题 |
3.4 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
3.5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3.6 积极制定鼓励政策, 为养羊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
3.7 推行公司+农户的养羊模式, 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织生产 |
3.8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
(9)我国养羊业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存在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生物资产的理论基础和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现状 |
2.1 生物资产的理论基础 |
2.1.1 生物资产的概念 |
2.1.2 生物资产的分类 |
2.1.3 生物资产的特点 |
2.2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现状 |
2.2.1 生物资产分类确认情况 |
2.2.2 生物资产计量方式的选择情况 |
2.2.3 生物资产计提折旧情况 |
2.2.4 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情况 |
3 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其生物资产价值变动规律分析 |
3.1 羊业发展现状 |
3.2 羊群资产的价值变动规律 |
3.2.1 羊的生长周期及资产类型划分 |
3.2.2 羊群资产的价值变动规律 |
4 目前我国养羊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 |
4.1 影响养羊业生物资产计量方式选择的因素 |
4.1.1 外部环境 |
4.1.2 会计理论 |
4.1.3 自身因素 |
4.2 我国养羊业现存的主要计量方式分析 |
4.2.1 历史成本 |
4.2.2 公允价值 |
5 养羊业生物资产计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
5.1 哺乳羔羊和断奶仔羊的计量 |
5.2 育成羊和后备羊的计量 |
5.3 成年羊的计量 |
5.4 育肥羊的计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关于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竞争与竞争力理论 |
2.1.2 优势理论 |
2.1.3 竞争优势理论 |
2.2 关于肉羊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关于肉羊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肉羊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内蒙古肉羊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2.3 关于肉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4.1 肉羊 |
2.4.2 肉羊产业 |
2.4.3 肉羊产业竞争力 |
2.5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养羊业的发展历程 |
3.2 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的必要性 |
3.2.1 养羊业在内蒙古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 |
3.2.2 内蒙古肉羊产业在中国肉羊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
3.3 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状况分析 |
4.1 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分析 |
4.1.1 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 |
4.1.2 需求条件方面的优势 |
4.1.3 相关支持产业方面的优势 |
4.1.4 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 |
4.1.5 机遇与政府方面的优势 |
4.2 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
4.2.1 生产要素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2 需求条件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3 相关支持产业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4 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 |
4.2.5 机遇与政府方面的制约因素 |
5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5.2.1 生产要素竞争力(X_(ij)) |
5.2.2 需求条件竞争力(Y_(ij)) |
5.2.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P_(ij)) |
5.2.4 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Q_(ij)) |
5.3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3.1 主成分分析 |
5.3.2 聚类分析 |
5.3.3 市场占有率分析 |
5.3.4 DEA/GRA模型 |
5.3.5 组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在中国省域中肉羊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
6.1.1 生产要素竞争力评价 |
6.1.2 需求条件竞争力评价 |
6.1.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评价 |
6.1.4 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 |
6.1.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6.2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6.2.1 生产要素竞争力评价 |
6.2.2 需求条件竞争力评价 |
6.2.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评价 |
6.2.4 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 |
6.2.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6.3 基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实证研究 |
6.4 基于DEA/GRA模型的实证研究 |
6.5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实证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7.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
7.1.1 生产要素竞争力评价 |
7.1.2 需求条件竞争力评价 |
7.1.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评价 |
7.1.4 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 |
7.1.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2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
7.2.1 生产要素竞争力评价 |
7.2.2 需求条件竞争力评价 |
7.2.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评价 |
7.2.4 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 |
7.2.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3 基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实证研究 |
7.4 基于DEA/GRA模型的实证研究 |
7.5 基于组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7.6 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
7.6.1 成功经验 |
7.6.2 制约因素 |
7.7 本章小结 |
8 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竞争力研究 |
8.1 研究意义 |
8.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8.2.1 构成要素 |
8.2.2 评价方法 |
8.3 评价体系 |
8.3.1 屠宰加工竞争力(Y) |
8.3.2 销售竞争力(P) |
8.3.3 社会效益竞争力(Q) |
8.4 数据来源 |
8.5. 评价分析 |
8.5.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
8.5.2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
8.5.3 基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实证研究 |
8.5.4 基于DEA/GRA模型的实证研究 |
8.5.5 基于组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8.6 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
8.6.1 成功经验 |
8.6.2 制约因素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内蒙古在中国省域中肉羊产业竞争力的状况 |
9.1.2 内蒙古区域内肉羊产业竞争力状况 |
9.1.3 内蒙古区域内羊肉加工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
9.2 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9.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9.2.2 加大专业型要素的投入 |
9.2.3 普及规模化养殖方式 |
9.2.4 壮大龙头企业的规模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客观认识羊业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运用策略研究[D]. 张潇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D]. 焦帅帅. 山西大学, 2019(02)
- [3]锡林郭勒盟特尼亨羊业有限公司创业战略研究[D]. 乔力君. 内蒙古大学, 2018(06)
- [4]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余雪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3)
- [5]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旭日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6]山东省养羊场(户)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D]. 祝士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7]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牧区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以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公司为例[D]. 赵春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8]阿坝州农区养羊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 马定美. 畜禽业, 2014(10)
- [9]我国养羊业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研究[D]. 王璐.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8)
- [10]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D]. 樊宏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