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1](2010)在《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大规模的交通项目在建设中。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并且,由于社会进步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客运现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比如,交通建筑由过去容纳单一的运输工具的模式逐渐转向为融合多种交通方式的新型交通枢纽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交通建筑的设计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趋势。首先,文章对我国当下的交通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通过对1997年以来的交通建筑实例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分门别类的对各种类型的交通建筑进行分析总结,撷取最为典型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逐一的展开分析,并针对此十余年间的较为重要的关于交通建筑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在对当下交通建筑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交通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交通建筑的发展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交通建筑的设计模式相应也要进行转变,指出了新形势下的交通建筑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交通建筑和城市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牵涉到交通和土地开发的一体化;交通建筑日益朝向枢纽化、综合化的方向转变;交通建筑和商业开发的关系愈加亲密;交通建筑由等候空间模式向通过空间模式转变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等等。
胡诗云[2](2003)在《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记者 胡诗云) 12月 26日上午 10: 30,随着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和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共同按下生产流水线启动电纽,作为中国邮政七个一级枢纽之一的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正式竣工投产。这将全面提升上海邮政处理各类普通邮件的能力,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从而使上海邮?
薛江,旗梅,亦兵[3](1992)在《中国三个直辖市和十四个计划单列市投资环境简介》文中研究说明 前言计划单列城市是中国大陆自对外开放以来,实行简政放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产物之一。计划单列市,是将一些尚不能享受省一级经济权限的城市,在中央政府的投资或拨款计划中,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赋予中央直辖市或省一级的经济权利。这些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大连,青岛、宁波、广州、厦门、深圳等。这14个计划单列城市北起北国重镇哈尔滨;南至中国南国门户广州;东起古都南京;西至天府之国省会成都,布及中国大陆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及华南各地区。我们把中央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14个计划单列市的投资环境作了一番调查,以供中外投资者参考。
熊月之[4](2021)在《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立,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与近代上海城市强大的集聚功能有关,与上海奇特的城市空间有关,与五方杂处、华洋混处社会结构有关,与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上海城市特点的清晰认识与有效利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归根到底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既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代志士仁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改造中国、振兴中华思想持续演进、升华的结果,也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在诸多社会思潮中,经比较、鉴别与论争后理性选择的结果。
俞佳宁[5](2020)在《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引起了土地界各层次全方位的探讨和反思。作为常州市的工业优势发展区域,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新北区已经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例如规划空间不足、低效用地再开发困难和土地亩产效益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索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破除工业用地无效供给,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是破解新北区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首先,本研究梳理了政策起源,对工业用地绩效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国内外学界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掌握了学理意义上的知识,进而从概念和理论中整合出与本研究相关的论点。其次,本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深入访谈等方法,从利用情况、失衡问题、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制度壁垒、隐形障碍等制约因素,结合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典型城市的9位土地部门管理者访谈记录,从准入门槛、价格修正、政务公开、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对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设计理念进行反思结语,实证分析了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设计,可以有效破除新北区内的工业用地无效供给,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期望依托本研究,在未来构建出一套更适合新北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企业和谐稳定政策机制。该论文有图6幅,表17个,参考文献70篇。
牛玉婷[6](2020)在《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迎来了迅速发展期,经济增长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临空经济必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实的跟踪调查临空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对其进行景气分析,有利于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景气指数通常被当作反映行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在企业和政府的经济管理和决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临空经济和景气指数相关文献资料,对临空经济指数的内涵进行界定,其不仅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且有利于宏观决策部门利用指数来指导实践。结合系统理论,从宏观环境、系统输入和输出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成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备选指标。通过对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筛选,得到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利用合成指数法分别建立了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通过对两者与临空经济区GDP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临空经济指数。基于对临空经济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2013-2014年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较为不景气;2015-2018年,临空经济发展持续走高,较为景气。最后,指出临空经济指数在多个方面的应用,该指数不仅为研究人员构建各临空经济区的指数提供参考标准,而且为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制定正确的相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章琴丽[7](2020)在《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上海开埠通商,不但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近代苏州城市命运改变的重要转折。明清时期苏州不仅是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米谷转运贸易中心,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丝、棉手工业品的加工中心及最大集散地,成为了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当时的上海正依附于以苏州为中心的经济辐射圈,被誉为“小苏州”。进入近代以后,上海在通商开埠的契机下逐渐崛起,不仅逐渐取代了广州成为全国的贸易转运中心,同时又取代了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等江南市镇则成为了上海的经济腹地,苏州则变成了“小上海”。虽然苏州与上海在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但苏州与上海两地之间的经济交往却只增不减。尤其是民国以来到抗战爆发的二十七年间,江南水运及陆路交通日益发达,这不仅有利于苏沪间的商品流通,同时便利了苏沪两地在金融、工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联系。随着苏沪两地经济联系的逐渐加强,苏州与上海间的相互依附关系由早先上海依附于苏州逐渐转变为苏州依附于上海。上海近代经济得以发展,一方面是西方经济侵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依托于江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与此同时,在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辐射圈下,近代苏州的近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但由于近代苏州传统的经济特性,苏州并没有在上海经济辐射作用下完成近代工业化,而是走上了以消费型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
王雅坤[8](2019)在《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是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中国近代建筑史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外国建筑师的影响很深。1897年至1914年间,至少有96名德国建筑师来华活动。虽然主观上他们是德国殖民主义的“帮凶”,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建筑业及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发展,促进职业建筑师的产生和加速相关专业组织结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等西化的过程,教授了很多西方现代建筑知识和培养一定数量的现代专业人才。对于青岛来说,德国建筑师是最先来青的一批外国建筑师,群体数量之大、执业实践成果之多,在青岛近代建筑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本文以青岛近代德籍建筑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分析了该群体在世纪之交的建筑思潮及建筑法规等执业的背景下,总结归纳了德国在近代青岛的建造活动;第三章对该群体之规模数量、群体构成以及其来青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出近代德籍建筑师在青岛的活动轨迹和阶段性特点;第四章在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统计,将建筑师按照工作属性分为军队建筑师、政府建筑师、私人建筑师、建筑机构和非职业建筑师五类,分别总结各自执业实践活动;第五章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重点分析近代德籍建筑师群体为近代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贡献和影响;第六章结语,对通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以及对后续研究展望,强调外国建筑师及其执业实践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近代青岛整个德国建筑师群体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分析,描述了这个群体较为清晰的轮廓和详细的发展过程。以建筑师为线索,厘清德国在近代青岛建筑活动的生产运作机制和主要专业实践成果。依托当今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数据库等资源,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改变从城市或建筑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传统的研究方法,建筑师为切入点,梳理德国建筑师对于近代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由此推及,西方建筑师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的意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可借鉴的历史文化遗产。
邹雯璐[9](2020)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融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民航业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非凡发展。为适应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机场业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天津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天津向着国际运输枢纽方向发展。随着2019年北京新机场建成运行,我国将以京津冀民航“三市四场”为主,构建综合性复合型枢纽机场群,以集群优势应对市场竞争,服务东亚乃至“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发展。为适应国家战略,天津机场顺应时势建设T3航站楼,但却面临着内源性融资受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巨大等问题。论文首先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大型机场建设融资模式,结合机场的经济特性及其对机场融资产生的影响,总结出目前国内机场融资的特点和一般模式。然后,介绍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发展情况及财务现状,对航站楼建设项目的必要性、融资现状及融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立足于天津机场的融资困境,提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的多元化融资方案,并对降低融资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即积极探索国家鼓励的新型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民用机场,尝试PPP、BOT、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利用好国际化平台,在确保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降低融资风险、盘活企业资产,解决机场建设项目融资问题。融资是建设项目开展的重要方面与内容,做好融资工作对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天津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融资方案进行研究,希望不仅能够解决一家之难,同时也能够为同级别大中型机场项目融资提供新思路,转变以往高度依赖国家投资的模式,尝试公私合营、吸引外资等新兴手段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季晓珲[10](2019)在《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综述 |
一、空港航站楼和铁路旅客站 |
(一) 客运量统计及其发展 |
1、空港航站楼 |
1)客运量统计 |
2)空港航站楼的发展 |
2、铁路旅客站 |
1)客运量统计 |
2)铁路的大发展 |
(二) 工程实例 |
1、空港航站楼 |
2、铁路旅客站 |
二、公路客运站和港口客运站 |
(一) 客运量统计及其发展 |
1、公路客运站 |
1)客运量统计 |
2)公路的发展状况 |
2、港口客运站 |
1)客运量 |
2)水路建设 |
(二) 工程实例 |
1、公路客运站 |
2、港口客运站 |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 |
(一) 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四、地铁站与轻轨站 |
(一) 地铁与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五、城市公交换乘站 |
(一) 城市公交换乘站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六、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 |
第三章 中国交通建筑展望 |
一、面向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需要的新型交通建筑形态 |
(一) 交通建筑与城市 |
(二) 中国当下的城市发展 |
(三)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紧缩型城市 |
(四) 基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紧缩型城市的交通建筑形态 |
二、基于紧缩型城市的交通建筑布点 |
(一) 交通建筑布点的网络化原则 |
1、城市群的交通布点 |
2、城市内部交通布点 |
(二) 交通建筑布点的可达性原则 |
(三) 交通建筑布点和产业化布局相适应的原则 |
(四) 交通建筑布点的土地开发与公共交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 |
1、城市规划的结合 |
2、日本采用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相互整合 |
(五) 各类交通建筑布点 |
1、铁路与城市的关系 |
2、机场分工协作和选址 |
3、港口建设及各交通方式联运 |
4、各交通方式衔接 |
5、地铁、轻轨站的布点 |
6、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点 |
三、建筑综合体和新型交通建筑类型 |
(一) 建筑综合体-----交通建筑和城市的一体化设计的必然 |
1、交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
2、交通建筑综合体的特征 |
3、建筑实例 |
(二) 交通枢纽 |
1、交通枢纽的分类 |
2、枢纽性交通建筑的布置原则 |
3、交通枢纽的交通衔接 |
4、交通枢纽和商业的衔接 |
5、交通枢纽和停车场 |
6、交通枢纽实例 |
(三) 各种交通手段的衔接和换乘—零换乘 |
1、“零换乘”的概念 |
2、换乘模式 |
3、换乘枢纽站的分类 |
4、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和组织形式 |
5、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 |
四、改扩建余地和设计灵活性 |
(一) 导致改扩建的因素 |
1、经济迅猛发展引发客流量的剧增 |
2、交通建筑内商业模式的更新 |
3、工艺流程的变更 |
4、经营管理的转变 |
5、交通体系统的升级 |
6、与城市的交互作用的加强 |
(二) 改扩建余地和设计灵活性 |
1、改扩建的优点 |
2、整体性的原则 |
3、谨慎规划、小心实施 |
4、灵活的设计策略 |
5、改扩建的方式 |
6、可生长的体系 |
7、改扩建期的营运问题 |
8、城市文脉 |
9、设计的灵活性 |
五、“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型 |
(一) “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变是我国交通建筑发展的趋势 |
1、欧洲交通建筑等候模式转变的历程 |
2、我国交通建筑等候模式 |
3、是交通组织方式的转变,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
(二) 影响“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变的因素 |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2、交通的流动效率的提高 |
3、旅行时间 |
4、交通建筑功能角色的转变 |
5、管理方式的转变 |
6、出行旅客结构和出行特点 |
六、春节、黄金周等客流量骤变期间-----交通建筑发展无可逃避的难点 |
(一) 平时和非平时客流量的巨大反差 |
(二) 严重制约交通建筑的发展 |
(三) 应对春运的一种新的设想 |
1、应对举措 |
2、新的设想------“编外”的候车空间 |
七、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
(一) 节地-------高密度的开发模式 |
1、交通和土地开发一体化 |
2、向高层发展 |
3、向地下发展 |
(二) 节约能源 |
1、被动式节能------优先选择的策略 |
2、体型系数 |
3、空间温度分区 |
4、窗墙比 |
5、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
6、自然通风 |
7、自然采光 |
8、玻璃的选择 |
9、遮阳 |
10、通风塔的设置 |
11、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 |
(三) 节水 |
1、中水利用 |
2、雨水利用 |
(四) 节材 |
八、交通建筑经营管理模式 |
(一) 传统模式 |
1、客运亏损 |
2、“以站扶商”、“以商养站” |
(二) 交通运输民营和交通建筑民营 |
(三) 交通、土地开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
1、日本的模式 |
2、香港的模式 |
(四)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一、 全文概述 |
(一) 1997 年至今中国交通建筑发展的特点 |
1、建筑、城市的空间一体化 |
2、交通建筑呈现综合性、枢纽性 |
3、交通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 |
4、交通建筑的大空间特性 |
5、建筑造型的个性、多样化 |
6、生态化 |
(二) 学术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匮乏 |
1、学术研究的成果丰富 |
2、基于交通建筑总体的研究较少 |
二、基本结论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我国空港航站楼统计表 |
附表二 火车六次提速表 |
附表三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情况表 |
(4)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奇特空间的形成 |
二、超强集聚功能 |
三、移民社会结构优化集聚质量 |
四、从自觉集聚到中国共产党创立 |
(5)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和研究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阐释 |
3 新北区在尝试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新北区概况 |
3.2 工业用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失衡问题 |
3.3 工业用地潜力释放中存在的疲弱问题 |
3.4 工业用地导向管理中存在的能动低下问题 |
4 制约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主要因素 |
4.1 现存制度中存在的不可抗因素 |
4.2 执行制度中存在的隐形障碍因素 |
4.3 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多重思索与尝试 |
5 完善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相关对策 |
5.1 国内部分城市的典型经验及借鉴 |
5.2 提高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准入门槛 |
5.3 研究新北区差别化供应价格修正梯度 |
5.4 净化新北区差别化供应信息公开环境 |
5.5 规范新北区差别化供后评价与监督机制 |
5.6 实现新北区差别化供应全生命周期管理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
1.4.2 本文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 |
2.1.2 国内外关于景气指数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3 国内外关于景气指数的应用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与临空经济指数概述 |
3.1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
3.1.1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 |
3.1.2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主要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3.2 临空经济指数的概述 |
3.2.1 景气指数的概念 |
3.2.2 临空经济指数的定义 |
3.2.3 临空经济指数编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 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宏观环境 |
4.1.2 系统输入要素 |
4.1.3 系统输出要素 |
4.2 临空经济指数指标的筛选方法 |
4.2.1 临空经济区筛选 |
4.2.2 指标选取原则 |
4.2.3 指标数据预处理 |
4.2.4 指标的分类定义 |
4.3 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指标分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
5.1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编制方法 |
5.1.1 景气指数的基本原理 |
5.1.2 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 |
5.2 编制合成指数 |
5.2.1 一致合成指数 |
5.2.2 先行合成指数 |
5.3 确定临空经济指数 |
5.4 临空经济指数的结果分析 |
5.5 临空经济指数的应用 |
5.5.1 科研领域 |
5.5.2 政企部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嬗变与转移:近代苏州与上海区域中心地位的变动 |
一、明清时期苏州经济中心地位的发展 |
二、上海开埠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成长 |
第二章 近代以来苏沪两地经济交流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交通网络的建立与信息流通 |
一、苏沪间交通网络的建立 |
二、苏沪信息交流的联结 |
第二节 商品流通及人员往来 |
一、商品流通及路径 |
二、苏沪人员往来 |
第三节 金融资本流通 |
一、苏沪两地金融分支机构的互设 |
二、苏沪间银钱业汇划、调度及投资 |
第三章 近代苏沪城市间经济辐射与依附关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上海对苏州的经济辐射 |
一、近代上海商业辐射 |
二、生产设备及技术辐射 |
三、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辐射 |
第二节 苏州对上海经济的依附 |
一、苏州对上海的信息依附 |
二、苏州金融市场的变动 |
三、苏商在上海的其他行业 |
结语 |
一、上海经济辐射下苏州卫星城地位之确立 |
二、区域市场体系中的消费型城市缓慢发展的城市命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关于外国译名问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4 研究创新点与主要成果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文献阅读 |
1.4.2 网络数据库检索 |
1.4.3 档案研究 |
1.4.4 统计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德籍建筑师在青执业背景 |
2.1 影响青岛近代建筑的思潮及文化政策 |
2.1.1 建筑思潮 |
2.1.2 教育办学 |
2.2 建筑法规与德国专业工程技术的传播 |
2.2.1 德租时期青岛近代建筑法规 |
2.2.2 专业技术培训 |
2.3 德国在青岛近代之建造活动 |
2.3.1 公共建筑 |
2.3.2 居住建筑 |
2.3.3 工业建筑 |
2.3.4 青岛德租时期的建筑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在青德籍建筑师群体透视 |
3.1 德籍建筑师在青群体概况 |
3.1.1 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
3.1.2 德租时期德籍建筑师规模 |
3.2 德籍建筑师群体来青途径 |
3.2.1 受派遣而来 |
3.2.2 应聘而来 |
3.2.3 因亲缘关系而来 |
3.2.4 冒险逐利而来 |
3.3 在青德籍建筑师群体活动的阶段性发展 |
3.3.1 阶段划分 |
3.3.2 阶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青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 |
4.1 军队建筑师 |
4.1.1 德国军事机构建筑(工程)部门概况 |
4.1.2 温德·米勒(Wind Müller) |
4.1.3 查理·乔治·格罗姆施(Richard George Gromsch) |
4.1.4 尤里乌斯·罗尔曼(Julius Rollmann) |
4.2 政府建筑师 |
4.2.1 魏尔纳·拉查鲁维茨(Wemer Lazarowicz) |
4.2.2 路德维希·威廉·弗里德里希·马尔克(Ludwing Wilhelm Friedrich Mahlke) |
4.2.3 约翰·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舒巴特(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Schubart) |
4.2.4 卡尔·施特拉塞尔(Karl Strasser) |
4.2.5 弗里德里希·威廉·比伯(Fridrich Wilhelm Biber) |
4.2.6 保罗·哈赫麦斯特(Paul Hachmeister) |
4.2.7 贝尔纳茨(P.Bernatz) |
4.2.8 马克斯·科诺普夫(Max Knopff) |
4.2.9 斯托塞尔(Stoessel) |
4.3 私人建筑师 |
4.3.1 .贝恩德(Karl.Behrend) |
4.3.2 .库尔特·罗克格(Curt Rothkegel) |
4.3.3 保罗·弗里德里希·李希德(Paul Friedrich Richter) |
4.3.4 阿瑟·毕娄哈(Arthur Bialucha) |
4.3.5 白纳德(B?hnert Thoedor) |
4.3.6 恩斯特·奥尔默(Ernst Ohlmer) |
4.3.7 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Heinrich Hildebrand) |
4.4 建筑机构 |
4.4.1 .施密特公司/广包公司(F.H.Schmidt) |
4.4.2 .利来公司(Lieb& Leu,Architekten) |
4.4.3 利通洋行(Lieb.Hans E) |
4.4.4 祥福(地产公司)(Snethlage& Simessen) |
4.5 非职业建筑师 |
4.5.1 德国商人 |
4.5.2 传教士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青德籍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
5.1 建筑风格样式方面 |
5.1.1 威廉二世时代建筑的移植 |
5.1.2 青年风格派建筑的探索 |
5.2 建筑技术方面 |
5.2.1 建筑材料 |
5.2.2 建筑结构 |
5.3 建筑人才培养 |
5.3.1 建筑教育 |
5.3.2 建筑企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青德籍建筑师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简述 |
二、国内研究简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融资理论回顾 |
第一节 融资理论 |
一、融资的概念 |
二、融资的方式和分类 |
第二节 项目融资相关理论 |
一、项目融资相关概念 |
二、常用融资模式 |
第三章 天津机场项目融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天津机场简介 |
一、天津机场基本情况 |
二、天津机场运营现状 |
第二节 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融资问题 |
一、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融资概况 |
二、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融资困境分析 |
第四章 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融资方案构建 |
第一节 国内外机场融资模式借鉴 |
一、国内外机场典型项目融资模式 |
二、典型项目融资模式对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融资方案影响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融资 |
一、天津机场具备资产证券化的基础 |
二、天津机场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 |
三、天津机场资产证券化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PPP模式运作融资 |
一、经营权转让模式 |
二、BOT招商模式 |
第四节 引入外资参与机场改扩建项目 |
一、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吸引外资背景 |
二、天津机场T3航站楼项目引入外资方案 |
第五章 融资方案实际保障措施 |
第一节 约束社会投资方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
一、保障建设工期降低完工风险 |
二、控制维护运营风险保障预期收益 |
第二节 天津机场内部融资方案实施保障对策 |
一、积极利用财政补贴政策 |
二、做好财务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
三、增强资本结构合理性降低融资风险 |
四、促进资金合理配置适配工程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D]. 李学. 中国美术学院, 2010(08)
- [2]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竣工投产[N]. 胡诗云. 中国邮政报, 2003
- [3]中国三个直辖市和十四个计划单列市投资环境简介[J]. 薛江,旗梅,亦兵. 经济研究参考, 1992(Z6)
- [4]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J]. 熊月之. 学术月刊, 2021(06)
- [5]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D]. 俞佳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D]. 牛玉婷.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7]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D]. 章琴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D]. 王雅坤.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9]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融资研究[D]. 邹雯璐. 南开大学, 2020(02)
- [10]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优化研究[D]. 季晓珲. 南京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