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得兴安落叶松良种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陈咏梅[1](2021)在《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文中指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作为一种优良树种在鄂西地区应用于各项造林工程,其引种栽植范围广、面积大,但是长期以来虫害肆虐,严重危害森林资源。为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良好生态,维护林业持续发展,急需环境友好的虫害防治措施。植物诱导抗虫性是一种防御机制,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植物叶内两类主要防御性酶和保护性酶分别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n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e,POD),它们作为关键性防御蛋白,与植物抗性紧密相关,通过研究植物的诱导抗性,推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可以为落叶松虫害生态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研究选取两年生日本落叶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及局部剪叶量对日本落叶松诱导抗性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析在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POD、CAT的活性及时序变化。结果如下:1.外源水杨酸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PPO、PAL是植的两种主要防御性酶,其活力的变化可以作为植物抗性的生化指标。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PO、PAL活性的变化关系,以不同浓度(0.01、0.10、1.00mmol·L-1)水杨酸溶液喷施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在处理后第1d、3d、5d、7d测定针叶内PPO、PAL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种浓度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均可诱导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活性上升,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性变化。2.外源水杨酸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植物体内的保护性酶主要有POD、CAT等,酶活性的提高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浓度(0.01、0.10、1.00mmol·L-1)水杨酸溶液喷施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后,其针叶内POD活性显着增加,CAT活性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0.01mmol·L-1的水杨酸溶液对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OD活性变化的诱导效果最好、变化最明显,且诱导后的POD活性值持续时间更长。3.剪叶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剪叶可以诱导植物主要防御蛋白的表达。为了研究局部剪叶量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PO、PAL活性的变化关系,本实验采用25%、50%、75%三种程度的剪叶量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在处理后第1d、3d、5d、7d测定针叶内PPO、PAL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种程度剪叶量处理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活性均明显升高,且持久性较好。4.剪叶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植物受到损伤后,细胞内POD、CAT等保护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以提高植物抗性。25%、50%、75%三种程度的剪叶量处理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幼苗后,其针叶内CAT、POD的活性显着提高且持久度好。分析发现,不同程度剪叶量处理后酶活性的变化不与损伤程度成正比。
曹延鹏[2](2021)在《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河北省木兰围场龙头山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内的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及亲本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主要从子代林生长、亲本结实以及SSR分子标记三部分进行研究,旨在筛选出子代林生长性状优良且亲本结实性状较好的优良杂交组合,对优良杂交组合再次筛选,并对筛选出的20个优株构建指纹图谱,为后续种子园改良升级提供育种材料。具体结果如下:1.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的生长量(树高、胸径、材积),部分树干形质性状(通直度、分枝角度)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生长量以及树干形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材积变幅较大,而树干形质评分整体较高,因此以材积为主要指标,树干形质为参考,在32%选择强度下,筛选出44×205、43×205、205×120、77×98、55×205、77×205、53×205、53×53、53×77、59×120、43×120和49×77共12个杂交组合。入选群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9.4%、17.6%和63.9%。2.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亲本无性系球果产量和种子产量差异不显着,亲本无性系整体结实较好;而其他种子品质(千粒重、饱满率、发芽率)差异显着,说明种子园具有潜在选择价值。结合亲本无性系结实和种子品质,筛选出亲本无性系为52、53、59、77、120、205共6个。3.结合子代林生长和亲本结实,筛选出205×120、53×205、53×53、53×77、59×120共5个优良杂交组合,并以材积育种值为筛选指标,选出20个优株。4.20个优株中存在相同亲本,因此对这20个优株进行了指纹图谱构建。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这20个优株的基因多样性指数0.320,PIC 0.240,属于中等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0.640,杂种优势明显。
张恒[3](2021)在《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且抗逆性强,是重要的纸浆材和建筑用材。本研究以龙江县错海林场、加格达奇、带岭凉水和尚志帽儿山等4个代表性试点的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对其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和碳储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对4个地点的10个长白落叶松种源的胸径和保存率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原因,不同地点胸径和保存率的环境方差分量分别为97.45%和96.72%(P<0.01)。不同地点不同种源胸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4.65~28.51 cm,保存率的变化范围为20.61%~93.33%。不同地点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470~17.786和2.942~3.830,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92~0.63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胸径、保存率和材积之间彼此正相关,且三者均与试验点经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保存率和材积均与试验点纬度(等效纬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林木生长受到试验点海拔和年均温度的影响不显着。通过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模型)分析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的环境因素产生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4.47%,同时,IPCA1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占种源与环境交互作用的70.71%。大海林、白刀山、白河和天桥岭种源被选为稳产和高产种源,同时确定了每个地点的最佳适生种源。(2)对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的木芯年轮宽度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胸径地点与种源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地点内不同种源之间差异也达极显着水平。不同林龄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568~0.883,均属于高遗传力。不同林龄胸径早-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点胸径生长早晚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进行早期选择。不同地点胸径连年生长量变化趋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凉水和帽儿山两地受到疏伐的影响较大。不同地点胸径生长与气候相关性显示,温度和降水对长白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错海地点林木径向生长与当年8月温度显着正相关,而与上一年5月和1 1月温度及12月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加格达奇地点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温度显着负相关,而与降水量显着正相关,与上一年1月降水量显着负相关;凉水地点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当年7月温度的影响(正相关),而帽儿山地点则主要受到上一年降水量的影响(负相关)。(3)对不同地点不同种源木材性状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在地点和种源之间均达显着差异水平,地点内种源之间均达显着差异水平,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053%~27.365%和1.559%~21.113%,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332~0.996,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不同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木材密度与纤维宽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纤维素含量之间显着负相关;纤维长与纤维宽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显着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纤维宽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半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与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木材性状与试验点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木材性状表现为试验点纬度及海拔方向上的变异,同时受到年均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在每个地点筛选出2个木材性状优良的种源,作为特定地点推广种植的首选材料。(4)对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长白落叶松含碳量在不同地点和种源之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在地点内不同种源之间差异表现为极显着水平。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含碳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6.7~463.4 g/kg,78.079~631.352 kg和34.8~286.9 kg。含碳量的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855~0.944,属于高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含碳量与试验点经度、海拔和年均降水量显着正相关,而与试验点年均温度显着负相关;生长性状与种源含碳率之间达显着正相关水平。最后,每个地点筛选出2个优良的高固碳种源,作为特定地点重点推广种植的首选材料。
张素芳[4](2020)在《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及Lol-miR11467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用材、生态树种之一,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已获得一批生长材质优良的种质资源。由于极端气候条件频发,东北地区春季干旱严重,严重影响落叶松成活及生长,选育抗旱品种十分必要。常规育种改良周期较长,从分子方面开展遗传改良可缩短育种周期,但落叶松干旱响应等分子机理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树种。miRNA是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类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主要通过降解靶mRNA或者抑制靶mRNA的翻译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植株生长性状或抗逆性等。为定向改良落叶松的优良性状并大量快速繁殖优良种质资源,以杂种落叶松日3×兴9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构建并优化落叶松胚性愈伤的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落叶松sRNA进行初步功能分析挖掘miRNA,获得Lol-miR11467并进行遗传转化,分析转基因细胞系在干旱、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并筛选其调控的下游靶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球果采集时间有关,7月1日采集的材料诱导率最高,是未成熟合子胚的最佳采集时期。使用75%酒精消毒1 min后使用3%NaClO消毒10 min,接种在含有1.0 mg/L 2,4-D+0.2 mg/L KT的BM培养基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大,为10.33%。在含有0.5 mg/L 2,4-D+0.2 mg/L KT的BM增殖培养基上培养12 d时为最佳继代周期。预培养在含有10 g/L肌醇、60 g/L蔗糖的1/4 BM培养基上获的体胚发生数最多。45 mg/L的ABA和75 g/L的PEG4000共同作用能够促进体胚的发生数,体胚发生数量达到最大,为210个/g。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落叶松进行遗传转化时,发现使用OD600值为0.5的侵染液侵染20 min,共培养2 d,利用4 mg/L Hyg的筛选培养基进行抗性愈伤的筛选,pCAMBIA1301遗传转化效率最高,为45.56%。(2)干旱胁迫下落叶松小RNA挖掘。使用miRDeep2软件共预测到190个miRNAs,其靶基因总数为6284个,共4964个获得注释信息。获得差异表达的miRNAs共59个,约占所有预测的miRNAs(190个)的31.05%,其中有33个是上调表达,26个下调表达。对其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富集较多的是代谢途径,显着富集的是代谢途径中的ABC转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N-聚糖生物合成等,表明miRNAs的调控由多种代谢途径共同参与,miRNAs可能在落叶松的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等不同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落叶松miRNAs的表达分析。在不同的胁迫处理下,大多数miRNAs都能够响应干旱、盐碱胁迫。其中novelmiR63在PEG6000和NaCl胁迫时快速响应,利用不同激素处理后,发现novelmiR63(Lol-miR11467)均能够响应激素应答,novelmiR63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发现,与云杉的miR11467相似度较高,其靶基因注释为生物保护性大分子蛋白之一的热激蛋白,在干旱胁迫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将其作为候选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并命名为Lol-miR11467。(4)Lol-miR11467在落叶松中的遗传转化。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Lol-miR11467转入杂种落叶松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获得抗性愈伤细胞系27个。将转基因细胞系与野生型细胞系分别放于含有20%PEG6000、50 mM NaHCO3和250 mM NaCl的培养基中,在不同的胁迫处理下,转基因细胞系的POD活性均低于野生型,MDA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野生型,推测Lol-miR11467在落叶松中具有一定的负调控干旱、盐碱胁迫的能力。(5)Lol-miR11467靶基因筛选。3个转基因细胞系的差异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由Lol-miR11467转入后引起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激素响应、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苯丙烷生物合成,表明Lol-miR11467可能在落叶松中响应胁迫、激素等外界刺激以及次生代谢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对3个转基因细胞系共有的差异基因进行深入挖掘,发现MYB、bHLH、NAC、WRKY等转录因子类,LEA、热激蛋白等生物保护性大分子类以及糖基转移酶、半乳糖苷酶等糖代谢相关的酶类以及与miRNA自身相关的AGO蛋白等和抗旱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推测过表达Lol-miR11467可以通过负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而使落叶松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降低。以抗性愈伤组织转录组的差异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对Lol-miR11467进行靶基因预测,预测到4条与干旱胁迫相关且下调表达的靶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干旱胁迫下的差异miRNAs分析,获得转Lol-miR11467基因的抗性细胞系,其生理指标检测表明转基因细胞系的抗旱能力减弱,最终找到了可能与落叶松抗旱性减弱相关的4条Lol-miR11467的靶基因。本研究为落叶松或针叶树的遗传转化及miRNAs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董明亮[5](2020)在《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文中认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华北落叶松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生长快、材性好、抗性强的新品种。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遗传背景复杂、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依靠传统育种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通常效率很低。利用DNA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然而,由于华北落叶松缺乏基因组数据和高质量分子标记,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关于该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多态性EST-SSR标记,并通过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来验证这些标记的实用性;利用部分新开发标记对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后,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大规模SNP标记开发并构建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连续两年的表型测定数据,对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QTL分析。以上研究对增加华北落叶松高质量分子标记数量,解析重要数量性状遗传结构,促进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一批落叶松属内通用的多态性EST-SSR标记。利用1300条Unigene序列成功设计SSR引物1065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40对引物经筛选后获得多态性引物52对,再选取扩增最理想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66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进行基因分型,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此外,所有的20对引物在落叶松属其他3个物种中均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条带,有效扩增率高达100%。(2)利用新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种子园66个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20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4,显示了该种子园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6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0.585,平均值为0.317,相对较宽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表明了66个无性系具有多样化的遗传背景。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可以将66个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但由于这些无性系的信息资料不完整和记录混乱,无法确定分群结果是否与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关。(3)通过华北落叶松2个优良无性系的杂交试验构建了由145个子代单株组成的F1作图群体,杂种真实性鉴定后利用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大规模挖掘了SNP标记。SLAF-seq共产生1501.22 M双末端reads,大约300.20 Gb的原始数据。序列比对和聚类后,共获得6,323,943个SLAF位点。以每个SLAF位点上拷贝数最高的序列为参考序列进行SNP标记挖掘,在检测到324,352个SNP标记中,有122,785个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37.86%。最终获得6931个在亲本中平均测序深度大于10-fold、在F1群体中完整度高于75%、且符合孟德尔分离比率的有效SNP标记。(4)构建了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上的6099个SNP标记分属于12个连锁群,连锁群数目与落叶松及松科的其他大多数树种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图谱总长度为2415.58 c M,覆盖了华北落叶松基因组总长度的99.6%,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0 c M。最终上图的SNP标记在亲本和子代中的平均测序深度分别为65.84-和17.73-fold,在F1群体中的平均完整度高于99%。(5)根据遗传图谱信息,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连续两年测定的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当LOD阈值为2.5时,共检测到36个QTLs,其中控制针叶面积的QTL有7个,控制苗高、地径和针叶宽的QTL各有5个,控制针叶长和针叶厚的QTL各有4个,控制针叶长宽比和气孔线数的QTL各有3个。这些QTLs分布在除LG7和LG10之外的10个连锁群上,每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4.2%~18.2%。两个测试年份共检测到6个QTL聚集区域,其中位于LG8连锁群上136.365~161.717 c M区域和LG9连锁群上43.453~65.422 c M区域包含较多数目控制不同性状的QTLs,且每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均较高,将是后续研究重点关注区域。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和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大批量开发了高质量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了华北落叶松第一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并首次开展了华北落叶松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分析,获得了一些控制重要表型性状的QTLs,为加速华北落叶松的遗传改良提供有力的分子工具和信息支持。
何清伟[6](2020)在《两种落叶松优良种质选择及其分子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用材和荒山造林树种,在林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但落叶松的传统优树选择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良种选育技术相对落后,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基础薄弱,造成落叶松育种及遗传改良进程缓慢。本研究采用无损伤活立木材性指标测定法对144个家系3033株华北落叶松进行了测定,利用遥感技术和传统选优方式结合开展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选择的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上述两种方法选出的优良单株构建SSR指纹图谱,提出优良种质利用的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无损伤活立木材性指标测量法选出华北落叶松5个优良家系和21个优良单株,实现了对材性和生长性状的同时改良。华北落叶松家系的胸径和弹性模量遗传力分别为0.4921和0.3413。综合生长性状和材性指标等参数对华北落叶松选出5个优良家系:F1、F11、F19、F16和F8,胸径和弹性模量遗传增益分别为和7.1%和6.1%。在5个优良家系中以大于群体胸径平均值30%选出优良单株12株、大于群体平均弹性模量30%选出优良单株9株。(2)采用结合遥感技术的优树选择法选出长白落叶松优树254株。对黑龙江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结合遥感技术的选优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优树选择,为建立长白落叶松优树群体种子园等奠定了基础。(3)利用20对SSR分子标记对选出的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优树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本研究所选择的华北落叶松优良家系群体和长白落叶松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0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9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5.25。Shannon信息指数为0.826~0.957平均为0.899。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62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0。(4)构建了华北落叶松优树32株和长白落叶松优树173株的SSR指纹图谱。根据20对核心引物扩增结果的峰图,准确读出条带的有无,并采用以扩增片段为基础的引物组合法构建了两种落叶松的指纹图谱。这些研究结果为落叶松品种鉴定、亲子分析、品种注册、分辨真假杂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于悦[7](2020)在《寒温带主要针叶树种对NH4+/NO3-氮源的适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是我国寒温带林区的主要乔木树种,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用材树种。由于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与林火等自然灾害,原始森林生境受到极大干扰。由此启动的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氮营养生境发生了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自的原生土壤氮营养生境,并导致了植物时空分布差异。在次生演替过程中,原生优势树种对土壤氮营养生境变化的适应性,可能成为原生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以我国寒温带林区的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红皮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培和砂培的方法进行培养,系统研究其对不同供氮形态氮源的适应性,从幼苗氮吸收、氮同化、光合特性以及生长情况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NH4+优势营养生境中,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红皮云杉幼苗矿质氮吸收量较大。(2)各针叶树种幼苗根系与针叶NR活性NH4+优势处理低于NO3-优势处理(除红皮云杉针叶NH4+优势混合氮源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根系与针叶GS活性的氮形态响应不显着,NO3-优势处理樟子松幼苗根系与针叶GS活性较高,NH4+优势处理红皮云杉幼苗根系与针叶GS活性较高;各针叶树种早期针叶GDH活性NH4+优势处理(除兴安落叶松纯NH4+处理)高于NO3-优势处理;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幼苗针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NH4+优势处理高于NO3-优势处理;红皮云杉幼苗根系(除等比混合氮源)与针叶可溶性蛋白的氮响应不显着。(3)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着;樟子松幼苗光合色素含量NH4+优势处理高于NO3-优势处理;红皮云杉幼苗光合色素差异不显着(除NH4+优势混合氮源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差异均不显着;樟子松幼苗净光合速率NH4+优势处理高于NO3-优势处理,蒸腾速率纯NH4+处理高于其他处理;红皮云杉幼苗净光合速率NH4+优势处理高于NO3-优势处理,混合氮源处理蒸腾速率较高。(4)兴安落叶松幼苗根、叶、全株在纯NH4+或NH4+优势处理下干重较高,但各处理差异不显着;樟子松幼苗根系、茎、针叶及全株在纯NH4+或NH4+优势处理下干重较高;红皮云杉幼苗根系干重的氮形态响应不显着,幼苗茎、针叶、全株在纯NH4+或NH4+优势处理下干重较高。
邓丽萍[8](2019)在《楸树边心材生长特征及性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材是珍贵树种的主要用材部分,珍贵树种心材加工制成的家具、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且市场前景广阔。边材向心材的转化,是树木生长中一个重要且较为复杂的过程,由此造成边材与心材在生长特征、结构性质等诸多方面均具有显着差异,最终对边心材的加工利用产生影响。本文以珍贵阔叶树楸树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树木年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重点研究了楸树边心材生长特征、边心材射线细胞的活性指标等微观构造特征、边心材细胞壁化学组分及表面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楸树边心材结构特性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楸树边心材年轮宽度、边心材率和心材的起始树龄等生长特性。在径向随着树龄的增加,楸树年轮宽度先增加后减小,年轮宽度在10-15年达到峰值;在纵向随着树高的增加,楸树年轮宽度呈递减趋势。明确了楸树心材起始树龄为5.26 a,心材形成速率为0.90轮/a;心材率、心材半径与边材宽度比值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楸树心材和边材的生长特征差异明显。(2)探明了楸树边心材木射线、导管细胞壁和纹孔膜上淀粉粒等解剖构造特征。近髓心处心材木射线及导管细胞壁和纹孔膜上淀粉粒等物质丰富,同时靠近心材处导管管腔中的侵填体含量也很丰富。射线薄壁细胞质中的原生质体、淀粉粒和油滴等内含物从边材到心材呈现逐渐降解的趋势,边材射线薄壁细胞中的内含物较为丰富,而心材部位的射线薄壁细胞几乎完全失去原生质体。(3)探究了楸树边心材细胞壁化学组分含量与微区分布规律。楸树半纤维素含量从边材到心材呈现递增的趋势,并随树高的升高而增加;木质素含量从边材到心材呈现递增的趋势,并随树高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纤维素含量从边材到心材呈现递减趋势。细胞角隅处的木质素浓度最大,胞间层次之,次生壁最小,而纤维素浓度微区分布规律与之相反。(4)揭示了楸树边心材表面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及改变机理。由边材到心材的材色明亮感依次减弱,色调值由边材向心材先增后减,而心材的色饱和度大于边材;楸树边心材的明度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边材的接触角最小而表面自由能最大,为46.42 m J/m2;随着树高的增加,木材表面接触角呈现增大趋势,木材表面自由能随树高的增加总体由46.42 m J/m2降为33.74 m J/m2。楸树边材的浸注性能显着高于转化区,心材部位浸注性能最差;楸树木材的浸注性能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楸树边心材解剖构造特征、化学组分含量及分布影响并决定其表面物理性质。
代光辉[9](2018)在《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文中提出林业生物柴油因其易转化利用和“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是一种深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发展林业生物柴油需要选择适宜的区域。而木本油料树种生长期和结果期长,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现在适宜分布区,还应考虑气候变化下规划区是否仍然适宜。同时,一些木本油料树种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能产生大量繁殖体的特点,在大规模种植时需考虑其对敏感生态系统的潜在入侵可能性。忽视这些问题会增加林业生物柴油发展的风险,并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冲击。本研究首先选择了适用的物种分布模型,并用其预测了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RCP2.6和RCP8.5)下气候变化对《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的七种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区的影响,并分析了规划中所指定的重点发展区域的合理性,此外还分析了这些树种的入侵可能性并预测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模拟气候影响的模型选择上,除SRE模型外,其余九种模型对七种树种的模拟表现均很好(AUC值高于0.9,TSS值高于0.8),但是10种算法预测的树种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分布区边缘地区。集合模型的模拟精度(AUC值0.989-0.996,TSS 值 0.882-0.958)高于单独的模型算法(AUC 值 0.762-0.991,TSS 值 0.624-0.948),故选择集合模型对树种未来分布进行模拟。(2)未来气候变化下,七种树种的分布范围均向高纬度地区移动,高排放情景下其移动距离(33 km-195 km)高于低排放情景(31 km-100 km)。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 haw)、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六种树种潜在分布南界均有缩减,但其往高纬度地区扩张的范围抵消了这种减少,整体而言,这六种树种潜在分布面积增加,范围在0.3%-12.9%之间。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Wanger.)Sojak)虽然其分布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散,但分布南界缩减范围大于其扩散范围,净潜在分布面积缩减10%-34%。(3)黄连木、无患子、光皮树、麻疯树四个树种预测的未来潜在分布区与《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的重合率达到80%以上,其中黄连木、无患子、光皮树的重合率达93%,说明对于这四个树种的规划是合理的。文冠果预测的潜在分布区与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重合率低于75%。因此,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发展区域于未来气候条件下该树种的适宜性。(4)七个树种中麻疯树具有潜在的入侵可能性,在2050s和2070s两个时期,其在低排放情景下可分别对11和14个保护区构成威胁,即可能新扩散到这些保护区,受影响面积分别为2329 km2和2333 km2,将分别对七种和九种受保护的珍稀植物,以及三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构成影响。高排放情景则可分别对15和20个保护区构成威胁,受影响面积分别为3312 km2和3453 km2,并将分别对八种和九种受保护的珍稀植物和三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构成影响。
潘艳艳,单永生,王成录,邵丽莉,李艳萍,王福维,李树春,赵曦阳[10](2016)在《中国北方落叶松分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落叶松(Larix SPP.)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针叶用材林最重要树种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的落叶松遗传改良,至今已经40余年。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在林木的定向遗传改良中,分子遗传改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途径,学者们利用分子标记及转基因技术探索出一批与落叶松生长、材性相关的基因,为落叶松定向遗传改良提供方向,本研究对中国北方落叶松分子育种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落叶松分子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为落叶松分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二、获得兴安落叶松良种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获得兴安落叶松良种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日本落叶松 |
1.3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
1.4 水杨酸在植物诱导抗性的应用 |
1.5 剪叶处理在植物诱导抗性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外源水杨酸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2.4 讨论 |
3 外源水杨酸对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3.4 讨论 |
4 剪叶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4.4 讨论 |
5 剪叶对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4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北落叶松概述 |
1.2 种子园的研究现状 |
1.2.1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2.2 华北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2.3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3 落叶松结实的研究现状 |
1.4 落叶松子代林研究现状 |
1.5 遗传多样性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同胞子代林生长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子代林生长性状的测定 |
2.2.2 子代林树干形质性状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2.3.1 材积及材积育种值的计算 |
2.3.2 树干形质性状综合评价的计算 |
2.3.3 遗传增益的估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
2.4.2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量的估算 |
2.4.3 不同杂交组合树干形质的方差分析 |
2.4.4 不同杂交组合树干形质的估算 |
2.4.5 不同杂交组合遗传增益的估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亲本无性系结实和种子品质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标准枝法对种子产量的测定 |
3.2.2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3.2.3 种子饱满率的测定 |
3.2.4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3.2.5 种子综合品质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亲本无性系结实的方差分析 |
3.4.2 亲本无性系结实的估算 |
3.4.3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方差分析 |
3.4.4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估算 |
3.4.5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4.6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综合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
4.1 试验材料及药品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药品及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试验流程 |
4.4.1 SSR引物的筛选 |
4.4.2 DNA的提取 |
4.4.3 PCR扩增 |
4.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SSR 引物扩增结果 |
4.5.2 优良单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
4.5.3 优良单株指纹图谱的构建 |
4.5.4 优良单株的聚类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子代林生长情况分析讨论 |
5.1.2 亲本结实情况分析讨论 |
5.1.3 遗传多样性及对指纹图谱构建分析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3)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3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选育进展 |
1.4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
1.5 落叶松的碳汇研究进展 |
1.6 林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长白落叶松种源生长性状稳定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各性状变异分析 |
2.2.2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2.2.3 AMMI模型分析不同种源生长稳定性 |
2.2.4 不同种源适应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长白落叶松种源径向生长过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方差分析 |
3.2.2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
3.2.3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 |
3.2.5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长白落叶松种源木材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各性状方差分析及遗传变异参数 |
4.2.2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均值分析 |
4.2.3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相关性分析 |
4.2.4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4.2.5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多性状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长白落叶松种源碳储量遗传变异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统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方差分析及遗传变异参数 |
5.2.2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含碳量遗传变异参数 |
5.2.3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值 |
5.2.4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与含碳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5.2.5 长白落叶松含碳量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6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高固碳种源筛选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及Lol-miR11467功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针叶树体胚发生研究进展 |
1.2.1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1.2.2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及继代 |
1.2.3 体胚成熟 |
1.3 落叶松体胚发生研究进展 |
1.4 针叶树的遗传转化研究 |
1.4.1 针叶树的遗传转化 |
1.4.2 落叶松的遗传转化 |
1.5 miRNA的研究进展 |
1.5.1 miRNA的发现 |
1.5.2 miRNA的作用机理 |
1.5.3 植物miRNA的功能研究 |
1.5.4 miRNA在针叶树及落叶松中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菌株、药品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药品及培养基的制备 |
2.2.2 外植体的消毒及接种 |
2.2.3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4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及继代周期的确定 |
2.2.5 体细胞胚胎成熟及萌发 |
2.2.6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2.2.7 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 |
2.2.8 统计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再生体系的优化 |
2.3.2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3.3 转pCAMBIA1301空载体株系的分子验证 |
2.4 讨论 |
2.4.1 外植体选择对诱导率的影响 |
2.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的影响 |
2.4.3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 |
2.4.4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干旱胁迫下的落叶松小RNA挖掘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小R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控制 |
3.2.2 miRNA预测及鉴定分析 |
3.2.3 miRNA差异基因聚类及表达分析 |
3.2.4 mi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分析 |
3.2.5 sRNA测序数据的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R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分析 |
3.3.2 小RNA序列分析 |
3.3.3 miRNA预测及筛选 |
3.3.4 sRNA测序的数据验证 |
3.3.5 miRNA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注释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miRNA响应不同处理的表达模式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及药品 |
4.2 试验方法 |
4.2.1 miRNA提取及反转录 |
4.2.2 miRNA的qRT-PCR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iRNA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3.2 miRNA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4.4.1 miRNAs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4.2 miRNA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Lol-miR11467在落叶松中的遗传转化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菌株、试剂及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pCAMBIA1301-Lol-miR11467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
5.2.2 转pCAMBIA1301-Lol-miR11467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 |
5.2.3 不同胁迫处理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的形态变化 |
5.2.4 不同胁迫处理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0 转基因细胞系的检测 |
5.3.1 不同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愈伤组织的变化 |
5.3.2 不同胁迫处理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Lol-miR11467的靶基因筛选与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2 qRT-PCR验证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组装 |
6.3.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3.3 转录组数据验证 |
6.3.4 Unigene功能注释 |
6.3.5 差异表达关键基因的挖掘及归纳 |
6.3.6 Lol-miR11467靶基因筛选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落叶松育种研究进展 |
1.1.1 落叶松传统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2 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技术在落叶松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1.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
1.2.1 DNA分子标记 |
1.2.2 分子标记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
1.3 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途径 |
1.3.1 作图群体的建立 |
1.3.2 分子标记选择 |
1.3.3 分离标记的连锁分析 |
1.3.4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4 林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1.4.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1.4.2 林木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华北落叶松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多态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Illumina测序和转录组组装 |
2.1.3 SSR挖掘和引物设计 |
2.1.4 DNA制备和检测 |
2.1.5 PCR扩增及SSR标记检测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组装 |
2.2.2 EST-SSR位点识别及分布特征 |
2.2.3 EST-SSR标记的开发、验证及通用性分析 |
2.2.4 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的遗传关系 |
2.3 小结 |
3 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的构建 |
3.1.2 作图群体DNA提取和检测 |
3.1.3 SLAF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
3.1.4 SLAF测序数据分析和SNP位点识别 |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华北落叶松基因组DNA提取 |
3.2.2 SLAF测序数据分析 |
3.2.3 SNP标记挖掘 |
3.2.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5 遗传图谱质量评价 |
3.3 小结 |
4 华北落叶松苗期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
4.1.3 遗传图谱构建 |
4.1.4 QTL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作图群体数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
4.2.2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
4.2.4 QTL在连锁群上的成簇聚集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和SSR位点特征 |
5.2 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通用性 |
5.3 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
5.4 SLAF-seq与分子标记开发 |
5.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
5.6 基因分型技术比较 |
5.7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 |
5.8 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两种落叶松优良种质选择及其分子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落叶松研究价值 |
1.2 落叶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1.3 落叶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
1.4 落叶松当前待解决问题及育种前景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形质指标调查方法 |
2.2.1 材性性状测量方法 |
2.2.2 优树选择方法 |
2.3 优树枝条采集方法 |
2.4 DNA提取 |
2.5 测定提取的DNA浓度 |
2.6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2.7 引物来源 |
2.8 统计方法 |
2.8.1 数据处理 |
2.8.2 遗传参数估算 |
3 结果 |
3.1 长白落叶松优树选择 |
3.1.1 三种方法优树选择 |
3.1.2 三种选优方法比较 |
3.2 华北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 |
3.2.1 家系性状差异 |
3.2.2 家系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估算 |
3.2.3 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1 SSR位点多态性 |
3.3.2 落叶松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 |
3.3.3 核心种质选择 |
3.4 落叶松指纹图谱构建 |
4 讨论 |
4.1 基于遥感技术的选优方式 |
4.2 弹性模量的无损测量方法 |
4.3 选择落叶松优树的潜力 |
4.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长白落叶松落叶松优树SSR指纹图谱 |
(7)寒温带主要针叶树种对NH4+/NO3-氮源的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对NH_4~+/NO_3~-的吸收响应 |
1.2 NH_4~+/NO_3~-与碳代谢 |
1.3 NH_4~+/NO_3~-与氮同化酶 |
1.3.1 NH_4~+/NO_3~--与硝酸还原酶(NR) |
1.3.2 NH_4~+/NO_3~-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 |
1.3.3 NH_4~+/NO_3~-与谷氨酸脱氢酶(GDH) |
1.3.4 NH_4~+/NO_3~-与可溶性蛋白 |
1.4 NH_4~+/NO_3~-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供试苗木 |
2.2 苗木培养 |
2.2.1 水培法 |
2.2.2 砂培法 |
2.3 测定方法 |
2.3.1 NH_4~+含量和NO_3~-含量测定 |
2.3.2 主要氮同化酶活性测定 |
2.3.3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3.4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
2.3.5 生物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针叶树种氮吸收特征 |
3.1.1 兴安落叶松幼苗氮吸收 |
3.1.2 樟子松幼苗氮吸收 |
3.1.3 红皮云杉幼苗氮吸收 |
3.2 针叶树种氮同化特征 |
3.2.1 兴安落叶松幼苗氮同化 |
3.2.2 樟子松幼苗氮同化 |
3.2.3 红皮云杉幼苗氮同化 |
3.3 针叶树种光合特性 |
3.3.1 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特性 |
3.3.2 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 |
3.3.3 红皮云杉幼苗光合特性 |
3.4 针叶树种生物量 |
3.4.1 兴安落叶松幼苗生物量 |
3.4.2 樟子松幼苗生物量 |
3.4.3 红皮云杉幼苗生物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楸树边心材生长特征及性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心材的生长特征 |
1.2.2 边心材射线薄壁细胞的解剖构造 |
1.2.3 边心材的化学组分 |
1.2.4 边心材的表面物理性质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项目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楸树心材与边材的生长特征变化规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材采集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楸树年轮宽度的变化 |
2.3.2 楸树心材起始树龄及树干去皮半径 |
2.3.3 楸树心材与边材比例的变化 |
2.3.4 楸树心材与边材沿树高生长的变化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楸树边心材的解剖构造特性变化规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边心材细胞的解剖构造变化规律 |
3.3.2 边心材射线薄壁细胞构造的变化规律 |
3.3.3 边心材射线薄壁细胞的活性变化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楸树边心材的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
4.3.2 共聚焦拉曼显微成像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楸树边心材的表面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木材颜色 |
5.3.2 木材润湿性 |
5.3.3 木材浸注性 |
5.3.4 楸树边心材结构特性对其表面物理性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研究现状 |
1.2.2 气候变化对木本油料树种的影响研究 |
1.2.3 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研究 |
1.2.4 林业生物柴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或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3.1 预测模型比较选择 |
2.3.2 气候变化对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 |
2.3.3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合理性分析 |
2.3.4 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评价及其可能影响分析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数据来源 |
2.5.2 模型建立 |
2.5.3 未来气候条件下七种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区域变化分析 |
2.5.4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重点区域适宜性评估 |
2.5.5 七种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及其影响分析 |
3 预测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物种分布模型比较选择 |
3.1 光皮树模型比较选择 |
3.1.1 模型精度评估 |
3.1.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2 麻疯树模型比较选择 |
3.2.1 模型精度评估 |
3.2.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3 黄连木模型比较选择 |
3.3.1 模型精度评估 |
3.3.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4 文冠果模型比较选择 |
3.4.1 模型精度评估 |
3.4.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5 无患子模型比较选择 |
3.5.1 模型精度评估 |
3.5.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6 乌桕模型比较选择 |
3.6.1 模型精度评估 |
3.6.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7 油桐模型比较选择 |
3.7.1 模型精度评估 |
3.7.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8 讨论 |
3.9 小结 |
4 气候变化对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 |
4.1 集成模型的精度 |
4.1.1 基于理论方法验证的模型精度 |
4.1.2 基于独立数据验证的模型精度 |
4.1.3 实地调查 |
4.2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 |
4.2.1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面积 |
4.2.2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的空间特征 |
4.3 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区域变化 |
4.3.1 空间分布位置的变化 |
4.3.2 迁移距离的变化 |
4.3.3 面积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规划种植区域的适宜性 |
5.1 空间区域分析 |
5.2 规划区域与预测潜在分布区的重合率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入侵可能性及其影响分析 |
6.1 筛选的具入侵性木本油料树种 |
6.2 对保护区的影响 |
6.2.1 对保护区总体影响 |
6.2.2 受影响保护区空间分布范围 |
6.2.3 受影响的树种和生态系统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论文的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查询树种分布参考文献 |
附录2 环境变量对初始模型的贡献率 |
附录3 WEED RISK ASS ESSMENT评分系统 |
附录4 筛选出来的267个保护区 |
(10)中国北方落叶松分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4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SSR)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5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ST)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6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2 转基因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3 测序技术在落叶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4 落叶松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
作者贡献 |
四、获得兴安落叶松良种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D]. 陈咏梅.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D]. 曹延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3]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D]. 张恒.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杂种落叶松遗传转化及Lol-miR11467功能的初步研究[D]. 张素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5]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D]. 董明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两种落叶松优良种质选择及其分子遗传分析[D]. 何清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寒温带主要针叶树种对NH4+/NO3-氮源的适应研究[D]. 于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楸树边心材生长特征及性质变化规律研究[D]. 邓丽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9]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D]. 代光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中国北方落叶松分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潘艳艳,单永生,王成录,邵丽莉,李艳萍,王福维,李树春,赵曦阳.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