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轶群[1](2021)在《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人民开始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作为幸福产业的旅游业也就成为人们新的追求目标,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旅游出行人次逐年大幅增加,我国旅游业也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起来。山地旅游以亲近自然、积极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玉龙雪山景区作为山地旅游的代表,汇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为一体,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融合性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就业率和收入、促进消费、消除贫困效应显着。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不少投资加入,旅游景区投资规模大幅增长,新的投资加入不断推动景区发展、当地经济的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就业的增加。我国山地地区普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交通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旅游业较低的准入门槛、显着的经济带动作用使之成为了山地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投资发展山地旅游成为了带动一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有的研究对景区投资的驱动效应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在已有的山地景区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景区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补充和丰富山地景区研究中关于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内容,也为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及方法参考;同时,为其他类似丽江玉龙雪山的山地景区提供案例借鉴,为山地景区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也为山地景区日后健康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1)首先对山地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2)对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投资、旅游投资和景区投资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凯恩斯投资理论等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机理和内外部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3)回顾和总结了玉龙雪山景区的发展历程和投资经历,研究分析了景区投资和景区发展的相关性,以及景区目前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4)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显着性及DW检验,回归系数的显着性与解释变量共线性检验、残差检验等多种方法,对玉龙雪山景区从2010年-2019年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用实证分析研究景区投资驱动效应;(5)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和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通过对玉龙雪山景区2010年-2019年投资数据分析发现:玉龙雪山景区从2010年开始,外部投资额度逐年递增,在2017年外部投资规模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分析认为:玉龙雪山景区发展情况良好,景区持续良好的发展和知名度及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吸引到了更多的投资资金流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玉龙雪山未来的发展,标志着玉龙雪山景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山地景区和热门投资候选地之一。2、分析总结了玉龙雪山景区的发展变迁,从玉龙雪山景区发展的角度来看,景区一共经历了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95年之前)、发展提升阶段(1995年-2003年)、成熟稳定阶段(2004年-2007年)、转型升级阶段(2008年-现在)。3、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地景区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宏观政策、突发事件对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山地景区市场条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2)山地景区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山地景区投资对景区监督管理的影响、声誉对于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山地景区自身条件对投资的影响;4、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地景区外部驱动机理分别是:政府政策的驱动、稳定的政治环境驱动、资本市场的驱动、金融服务的驱动等;(2)山地景区内部驱动机理则分别是:山地旅游业发展内在的需求驱动、山地景区良好的社会效应驱动、投资旅游业高收益驱动、山地景区广阔的旅游市场驱动等。5、指出了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资发展中的几个较为突出问题:(1)生态环保资金相对较为缺乏,影响未来景区发展;(2)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性人才较为缺乏;(3)门票收入为景区主要收入来源,游客消费链过短;(4)景区其他类型旅游产品发展不足;(5)旅游核心产品较为单一。6、对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景区投资驱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是由2个对景区投资情况进行衡量的解释变量指标和22个衡量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被解释变量指标构成;(2)验证了提出的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相关联的4个研究假设,分别是:假设1:山地景区投资能够促进山地景区成长和发展,对山地景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假设2: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收益获利情况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假设3: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周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假设4: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正向影响作用;(3)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模型假设的验证检验。结果表明:1)研究假设1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成长和发展方面来看,景区投资与景区成长和发展关系密切,景区投资的增加能够促进景区成长和发展,对景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的发展成长;2)研究假设2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收益增长方面来看,景区投资增长明显影响着景区收益获利的增加,景区投资增长对景区收益获利情况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增加驱动着景区收益获利的增长;3)研究假设3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周边社会发展方面来看,景区投资与周边社会发展关系紧密。景区投资增加对景区当地周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周边社会的发展;4)研究假设4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来看,景区投资增长影响着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景区投资的增加对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7、有效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可以:(1)拓展投资方式和渠道,优化投资结构;(2)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营造景区优质形象;(3)加大旅游产业融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景区竞争力;(4)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助力景区发展;(5)加大环保投资,重视可持续发展;(6)加强投资监管监控,制定完善投资监管制度,合理高效利用投资资金;(7)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带动景区发展等。
李金凤[2](2021)在《《俄罗斯北极旅游》(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北极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中俄两国也将北极旅游纳入到可持续发展领域。本次实践以《俄罗斯北极旅游》为翻译对象。该论文集收录了各相关领域专家发布的20篇论文,阐述了北极地区旅游发展的资源潜力、机遇与威胁,对于开发北极旅游市场具有指导意义。笔者节选了《俄罗斯北极旅游》中两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作为翻译材料(第一篇与第四篇),以了解俄罗斯北极旅游资源及北极旅游发展潜力,以期促进中俄旅游实践活动开展做出贡献。文中首先分析了文本特点,然后根据文本特点采用翻译方法,最后阐述翻译案例,总结北极旅游类文本翻译经验。文本特点分析主要从语体特点、词法特点、句法特点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译例阐述了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和语篇翻译三个层面采用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以后翻译北极旅游类材料的译者提供借鉴。
苏日娜[3](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孙未未[4](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具有发展通道经济的优势,且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优势较明显。但由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导致甘肃省产业发展不协调、优化升级遇瓶颈。因此,确定产业合作对象,通过省际间经济合作协调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研究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为出发点,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分析了甘肃省各产业发展及开展省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甘肃省种植业、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亟需合作带动的结论。其次,为梳理各产业合作对象。本文首先利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各产业分布格局、集聚状况,分析甘肃省各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并根据标准差椭圆相关数据及椭圆分布格局大致确定合作对象。之后,基于标准差椭圆结果,引入地缘经济相关指标,运用欧式距离法进一步筛选各产业合作对象。最后从依靠“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差异化合作、提升甘肃省产业竞争力等角度提出来深化甘肃省各产业省际合作空间的对策建议。
郑圣楠[5](2020)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路径研究 ——以十堰市为例》文中指出体育旅游业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热点。随着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的兴起,各大景点进行的体育娱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活泼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受这种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十堰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设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路径。本文在研究十堰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努力探讨开发路径。结论和建议如下:1.十堰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的良好资源。2.十堰地区体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产业链松散等因素。建议结合实地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整合体育旅游产业链,发挥区域优势。3.十堰地区的民族传统开发力度较弱。建议引进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升十堰体育旅游品牌。4.十堰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建议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多方面挖掘市场潜力,努力使十堰地区体育旅游得到良好的发展。
Olena Shyian(奥莲娜·夕洋)[6](2020)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沿途许多国家充分利用与中国合作的机会,来促进本国经济、文化乃至旅游业发展。乌克兰作为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大部分土地领域在亚洲),也是最早响应倡议的国家之一,且作为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合作的程度如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背景下,乌克兰和中国之间旅游合作的现状如何,取得什么进展,今后双方合作是否具有发展的潜力?这些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关理论思考方面,本文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国际旅游合作以及中乌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而旅游业的外向性、关联性和国际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跨境性,国际及区域旅游合作符合当前发展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既遵循国际旅游合作的相关规律,也要符合好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要求。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研究了中国和乌克兰旅游业发展以及中乌旅游业合作的现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中乌旅游合作领域、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和机制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和乌克兰2007年至2018年涉及旅游发展潜力因素指标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当前中国和乌克兰旅游业发展潜力都处于上升期,双方旅游合作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在充分讨论乌克兰与中国旅游合作存在的有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就乌克兰和中国在旅游合作的领域和内容、方式和模式以及机制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进一步促进中乌旅游合作的具体实施内容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李棠[7](2020)在《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旅游企业因为具有敏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的挑战也比一般企业更严峻。现阶段,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狭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在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较为常见。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业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会是朝阳行业。但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极易受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大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经营波动,进而对企业的融资产生负面影响。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西部旅游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境内外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全球旅游业开始进入冰封期,西部旅游产业出现资金链吃紧的情况,酒店、旅行社、景区等面临现金流压力。为此,本文选取西部旅游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融资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当前西部旅游上市公司高负债面临投资不足,经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的问题,通过梳理前人对旅游企业融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为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其次,统计西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的数量,并对其的融资环境、融资规模、融资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其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融资困境,分析其原因得出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融资评估机制不完善。再次,对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典型代表进行融资案例研究,通过与中国国旅的财务状况和税负对比、融资历程、融资能力的分析,发现其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困境,并从内外部因素分析其融资困境的原因。最后,针对西部旅游上市公司出现的融资困境,从政府角度提出优化地区融资环境,健全完善债券交易市场机制、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从公司角度创新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创新融资理念、建立专业融资团队等方式缓解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同时也为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郭咏嘉[8](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耿方蕊[9](2020)在《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自此文化和旅游统筹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既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有利于发挥旅游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政府也一直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走向进一步融合。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可能。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西部地区间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发挥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首先讨论了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以及政策作用机制,然后以西部地区12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2008-2017年十年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12省区的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地文旅融合差异,明确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薄弱环节。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相关,融合协调水平程度逐年提高,但区域内差距较明显,且制约因素不尽相同。政府在文旅融合统筹规划、文化艺术科研、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消费引导、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宣传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推动科研创新发展、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路径来优化调整政府职能以促进新时代西部各省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张江峰[10](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二、浅谈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需求催热山地旅游 |
1.1.2 旅游投资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方式 |
1.1.3 旅游景区投资是带动山地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机理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景区 |
2.1.2 山地旅游 |
2.1.3 山地景区 |
2.1.4 投资 |
2.1.5 旅游投资 |
2.1.6 景区投资 |
2.2 投资的分类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3.4 凯恩斯投资理论 |
2.4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因素分析 |
2.4.1 外部驱动因素 |
2.4.2 内部驱动因素 |
2.5 山地景区投资的驱动机理 |
2.5.1 外部驱动机理 |
2.5.2 内部驱动机理 |
第3章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与景区发展分析 |
3.1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95 年之前) |
3.1.2 发展提升阶段(1995 年-2003 年) |
3.1.3 成熟稳定阶段(2004 年-2007 年) |
3.1.4 升级阶段(2008 年-现在) |
3.2 玉龙雪山景区投资发展历程 |
3.3 投资与景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3.1 投资带动景区效益提升 |
3.3.2 景区投资增长与景区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3.3.3 景区投资的增长和景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
3.4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3.4.1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与力度相对不足 |
3.4.2 游客停留时间不长,消费链过短,主要收入来源单一 |
3.4.3 景区除观光外的旅游产品不突出 |
3.4.4 景区淡旺季明显 |
3.4.5 高层次旅游专业性人才匮乏 |
第4章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景区投资对景区成长和经济的影响 |
4.1.2 景区投资对景区周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1.3 景区投资对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3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
4.3.1 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
4.3.2 被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
4.4 模型设计与构建 |
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回归统计分析及检验 |
4.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 |
5.1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景区投资渠道和方式相对单一 |
5.1.2 投资偏重观光游,融合新业态项目投资较少 |
5.1.3 高层次旅游人才缺乏,未来发展动力不足 |
5.1.4 投资监管不严,投资效率过低 |
5.2 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 |
5.2.1 拓展投资方式和渠道,优化投资结构 |
5.2.2 增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投资 |
5.2.3 加大旅游产业融合投资,增加景区竞争力 |
5.2.4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助力景区发展 |
5.2.5 加大环保投资,重视可持续发展 |
5.2.6 加强投资监管监控,合理高效利用投资资金 |
5.2.7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投资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俄罗斯北极旅游》(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俄罗斯北极旅游》翻译过程 |
1.1 阅读相关资料 |
1.2 文本翻译 |
1.3 译文校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北极旅游》文本分析 |
2.1 语体特点 |
2.2 文本词法特点 |
2.3 文本句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北极旅游》文本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2 句子翻译 |
3.3 语篇翻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梳理 |
1.2.1.1 甘肃省省际经济合作现状 |
1.2.1.2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1.2.2 国外经济合作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相关理论概述 |
2.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1.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2.1.2 竞合理论 |
2.2 区位理论 |
2.2.1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
2.2.2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2.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 |
2.4 区域布局理论 |
2.4.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4.2 增长极理论 |
2.4.3 点轴开发理论 |
2.4.4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
3.拓展省际合作空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1 甘肃省深化省际合作的可行性 |
3.1.1 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良好 |
3.1.2 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显着 |
3.1.3 甘肃省具有良好的省际合作基础 |
3.2 甘肃省发展省际合作的必要性 |
3.2.1 数据信息产业需要技术带动和支撑 |
3.2.2 服务业发展亟需均衡化 |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甘肃省与其他省份经济合作领域探索 |
4.1 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相关介绍 |
4.1.1 标准差椭圆方法介绍 |
4.1.2 标准差椭圆文献梳理 |
4.2 产业类型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结合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确定产业类型 |
4.2.2 指标类型构建 |
4.3 “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产业分布格局 |
4.3.1 种植业分布格局 |
4.3.2 畜牧业分布格局 |
4.3.3 交通物流业分布格局 |
4.3.4 文化旅游业分布格局 |
4.3.5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格局 |
4.3.6 能源制造业分布格局 |
4.3.7 服务业分布格局 |
5.基于欧式距离方法的合作对象分析 |
5.1 欧式距离方法适用性分析 |
5.2 指标选取 |
5.3 指标标准化及欧式距离计算 |
5.4 各产业省际经济关系分析 |
5.4.1 种植业省际经济关系分析 |
5.4.2 畜牧业省际经济关系 |
5.4.3 交通物流业省际经济关系 |
5.4.4 文化旅游业省际经济关系 |
5.4.5 高新技术产业省际经济关系 |
5.4.6 能源制造产业省际经济关系 |
5.4.7 服务业省际经济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融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甘肃省与其他省份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地缘经济关系,开展差异化合作 |
6.1.1 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 |
6.1.2 积极争取经济关系不明确省份 |
6.2 农业合作建议 |
6.2.1 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农产品产销链 |
6.2.2 集聚西部省份,规模化发展农业 |
6.2.3 借助循环农业提高甘肃省农业竞争力 |
6.3 交通物流业合作建议 |
6.3.1 依靠政府推动“一带一路”西部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共建 |
6.3.2 借助物流枢纽优势拓展与“一带一路”中东部省份合作 |
6.4 文化旅游业合作建议 |
6.4.1 以“西北联游”模式深化周边省份合作 |
6.4.2 搭建旅游平台以推动省际间旅游互动 |
6.4.3 以红色旅游深化民心相通 |
6.5 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建议 |
6.5.1 以人才、技术引进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6.5.2 以基础设施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
6.6 以清洁能源生产促能源制造业合作 |
6.7 服务业合作建议 |
6.7.1 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 |
6.7.2 壮大服务业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路径研究 ——以十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体育旅游 |
1.3.2 体育旅游产业 |
1.3.3 体育旅游产业资源 |
1.3.4 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生态文化旅游的研究 |
1.4.2 关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 |
1.4.3 体育旅游产业研究述评 |
1.5 相关基础理论 |
1.5.1 低碳经济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研究方法与结论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专家访谈法 |
2.1.3 实地考察法 |
2.1.4 问卷调查法 |
2.1.5 个案分析法 |
2.2 十堰市主要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现状 |
2.2.1 山体资源及其开发项目 |
2.2.2 水体资源及其开发项目 |
2.2.3 人文体育资源及其开发项目 |
2.2.4 体育汽车文化资源及开发项目 |
2.3 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现状分析 |
2.3.1 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优势分析 |
2.3.2 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劣势分析 |
2.4 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路径分析 |
2.4.1 紧紧抓住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机遇 |
2.4.2 科学制定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原则 |
2.4.3 切实解决十堰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矛盾 |
2.4.4 扎实推进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开发 |
2.4.5 加快智慧旅游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
3 个案分析 |
3.1 太极湖风景区 |
3.1.1 景区客观条件分析 |
3.1.2 景区主观意识分析 |
3.1.3 景区市场方面调查 |
3.1.4 景区开发制约因素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国际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中乌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乌旅游合作概述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条件 |
第二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历程 |
第三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现状 |
第四章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和分析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函询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 |
第三节 乌克兰和中国旅游业合作潜力分析 |
第四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的合作范围 |
第五章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构建中乌特色国际旅游合作新机制 |
第三节 提升中乌合作开放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四节 完善政府合作沟通机制,规范旅游运营程序 |
第五节 加强旅游企业专业人员培训合作,提高旅游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 |
第六节 打造特色旅游和品牌化经营合作 |
结语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发展的愿景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国内的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融资的含义 |
2.1.2 融资方式 |
2.1.3 融资困境 |
2.1.4 西部旅游企业的界定 |
2.2 融资理论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权衡理论 |
3 我国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 |
3.1 我国西部旅游上市公司概况 |
3.1.1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数量 |
3.1.2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3.1.3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地域分布 |
3.1.4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特点 |
3.2 我国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
3.2.1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环境分析 |
3.2.2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融资情况 |
3.3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 |
3.3.1 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 |
3.3.2 融资成本较高 |
3.4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
3.4.1 旅游上市公司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
3.4.2 融资评估机制不完善 |
4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案例分析 |
4.1 桂林旅游基本情况 |
4.1.1 桂林旅游的概况 |
4.1.2 桂林旅游财务状况分析 |
4.1.3 桂林旅游主营业务和税负轻重情况 |
4.2 桂林旅游的融资现状分析 |
4.2.1 桂林旅游融资历程分析 |
4.2.2 桂林旅游融资结构分析 |
4.2.3 桂林旅游融资能力分析 |
4.3 桂林旅游的融资困境分析 |
4.3.1 融资渠道单一 |
4.3.2 融资成本较高 |
4.3.3 内源融资能力弱 |
4.4 桂林旅游的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
4.4.1 外部因素 |
4.4.2 内部因素 |
5 缓解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的对策 |
5.1 优化西部旅游业融资环境 |
5.1.1 改革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融资渠道 |
5.1.2 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 |
5.1.3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5.1.4 完善融资评估机制 |
5.1.5 健全完善债券交易市场机制 |
5.2 西部旅游上市公司创新经营,提升自身融资能力 |
5.2.1 拓宽融资渠道 |
5.2.2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
5.2.3 借力国外资本市场 |
5.2.4 健全完善公司财务制度建设 |
5.2.5 建立专业的融资团队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旅融合相关研究 |
1.2.2 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旅融合 |
2.1.2 耦合协调度 |
2.1.3 政府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文旅融合与政府职能的学理关系 |
3.1 文化旅游的互动基础与价值 |
3.1.1 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基础和关系 |
3.1.2 文旅融合的价值 |
3.2 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
3.2.1 政府规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3.2.2 文旅融合利于实现政府治理目标 |
3.3 文旅融合中的政策作用机制 |
3.3.1 产业激励机制 |
3.3.2 消费引导机制 |
3.3.3 技术创新机制 |
3.4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
3.4.1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
3.4.2 西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
第四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4.1 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产业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2.3 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耦合度模型 |
4.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4 变异系数模型 |
第五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5.1.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5.1.2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5.2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
5.2.1 耦合度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3 耦合协调度变动程度分析 |
5.3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 |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优化路径 |
6.1 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制度设计 |
6.1.1 强化组织领导 |
6.1.2 统筹规划文旅产业布局 |
6.1.3 完善文旅产业配套政策 |
6.2 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 |
6.2.1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
6.2.2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
6.3 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
6.3.1 支持文化艺术科研工作 |
6.3.2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
6.3.3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6.4 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 |
6.5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
6.5.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
6.5.3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 |
6.5.4 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四、浅谈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D]. 张轶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俄罗斯北极旅游》(节选)翻译报告[D]. 李金凤.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D]. 孙未未.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5]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路径研究 ——以十堰市为例[D]. 郑圣楠.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D]. Olena Shyian(奥莲娜·夕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西部旅游上市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李棠.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耿方蕊.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体育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旅游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