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徐晨宸[1](2021)在《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上的腾飞,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铁路施工周期长,且西北寒旱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荒漠严重、生态脆弱,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可避免。桥梁的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京沪高铁就有288座桥梁,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1.5%,因此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总体来说,本文在经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大量关于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外论文后,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铁路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进行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解决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以及指标权重问题后,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标准差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运用云模型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1)本文通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知识后,明确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学习相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后,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合理运用GIS软件、Fragstats4.2景观分析软件输出相关数据并结合工程环境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资料,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系统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2)本文选用DSR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个方向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为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类;一级指标包括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度、固体废弃物、气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敏感性因素、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防范措施和恢复11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水源地污染指数、地下水污染指数、水土流失率、挖方利用率、固废产生量、有害气体、扬尘、噪声、生物损失量、植被覆盖率、沙漠化敏感性指数、次生盐碱化敏感性指数等25个指标。(3)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寻找最适合本文的量化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评价标准进行探索后,确定了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4)本文对常用赋权方式进行简单总结、分析后,采用标准差修正G1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云模型正向云反应发生器计算出指标对5个等级的隶属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5)本文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DSR模型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尽量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峰利[2](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文中提出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常见的是弃渣松散堆积体的坍塌、坡面溜渣、对沿线水系的影响等。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为例,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区工程设计总体布局、设计确定依据,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区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及隧道工程区、弃渣场和桥涵工程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满足规范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本研究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方案防治目标要求,至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约为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约为97%,拦渣率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约为1.1,林草植被恢复率约为99%,林草覆盖率约为53.4%。结论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既能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对沿线景观有很好的改善,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曹鹏会[3](2019)在《新建崇礼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新建崇礼铁路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的降雨情况、侵蚀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径流小区法、侵蚀沟测量法对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进行监测。从而对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四种施工地貌单元(路堑区、路堤区、弃土场区、施工便道区)内的水力侵蚀规律进行研究。对铁路工程施工期内水力侵蚀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构建铁路工程施工期内不同施工地貌部位水力侵蚀预测模型。主要结论有:(1)路堑内边坡产流量与次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路堑边坡的次降雨土壤流失量与次降雨最大30min降雨强度成幂函数关系;路堑边坡的坡度从38°增大到45°,坡面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均减小;2018年6-9月内1、2号径流小区侵蚀量分别为9250.68(t/km2)和7537.60(t/km2),1、2号径流小区的单位面积上的产流量分别为 0.041m3/m2和 0.043m3/m2。(2)路堤内的侵蚀量与半宽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在监测期间6-9月路堤边坡的土壤侵蚀量为6712.45(t/km2)。(3)弃土场内的坡面侵蚀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的乘积呈线性正相关;实施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在监测期间6-9月后洼村3号弃土场的侵蚀量为14110.96(t/m2)。(4)施工便道内的侵蚀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的乘积呈线性正相关性;在监测期间后洼村1号弃土场施工便道8674.68(t/km2)。(5)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对于路堑、路堤内水土流失的预测误差值较大;分别构建了路堑区、路堤区、弃土场区、施工便道区的水力侵蚀预测模型。
张宇[4](2019)在《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铁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崇礼铁路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构建了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和突变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和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了绿色等级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绿色理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格局、社会经济、资源节约6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17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等级划分为非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四个等级。(2)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针对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计算结果为:项目区斑块数目由铁路建设前454增加到铁路建设后1369,最大斑块指数由7.75降低到5.92,边缘密度由152.48增加到237.80。这表明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大,景观破碎化加重,铁路建设前后景观多样性指数无显着变化表明项目区内无新景观类型出现。(3)采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水土保持、景观格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171、0.244、0.159、0.270、0.157,各指标评分分别为 6.61、6.26、3.93、5.59、5.93,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分为5.54,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4)采用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景观格局指标评价值位于0.25-0.30之间,水土保持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资源节约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值位于0.60-0.70之间,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所以基于本文所构建的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新建崇礼铁路为一条绿色铁路。
胡林[5](2016)在《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侵蚀防治和强化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保护国家生态屏障和减少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藏工程走廊带(青藏公路沿线两侧48km2范围)及青藏高原典型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和137Cs核素示踪技术结合RUSLE模型,并采用野外调查和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高寒地区水蚀发育规律和机理及其防控对策。通过研究,阐明了青藏工程走廊带的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寒区公路裸露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及其产流产沙规律;分析了现有青藏高原公路边坡常见植物防护措施(三维网植草、铺草皮护坡)下的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侵蚀的调控机制;提出了寒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策;为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生态防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寒地区公路建设引发水土流失的防控提供合理技术,同时,为寒区复合侵蚀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青藏工程走廊带范围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两种侵蚀强度占比大于60%,中度以下的侵蚀类型占78.9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137Cs含量差异显着,表明其土壤侵蚀强度差异显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与137Cs含量的大小依次是林地>草地>耕地>路侧裸地>风沙地,草地土壤侵蚀强度与137Cs含量因草地的类型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排序为荒漠草原草地>高寒草甸草地>高寒草原草地。R值变化范围为16—2037.03 MJ·mm/hm2·h·a,总体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K值分布范围为0.13-0.83 t·hm2·h/hm2·MJ·mm;LS值小于5的累积面积为46%;C值以安多为界,呈现两种不同的特征,安多往北的区域C值整体趋近1,安多往南的区域整体趋近0。R、K、LS、C、P值与A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77、0.505、0.193、0.627、0.625。低覆盖的荒漠草原草地、高寒草原草地和风沙地及路侧裸地是走廊带内主要侵蚀发源地类。在青藏工程走廊开展建设工程活动中,LS>15的区域为水土流失脆弱区应尽量减少扰动,提高植被覆盖度是控制该区水土流失的关键。(2)揭示了寒区公路裸露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及其产流产沙规律。寒区公路水蚀发育的主要形式以片蚀-细沟-浅沟侵蚀过程为主,阳坡侵蚀沟发育和侵蚀程度高于阴坡。斜坡长10m边坡在1-3m和7-8m是其边坡细沟发育和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侵蚀主要的发生部位和产沙的部位。边坡细沟的累积长度、细沟侵蚀平均深度随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面侵蚀沟宽度和深度伴随流量增大并渐趋平衡,细沟形成后坡面放水流量增大对侵蚀沟的影响逐步减弱。细沟平均宽度、深度、累积细沟长度和细沟侵蚀平均深度随斜坡长度的增加整体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寒区裸露坡面径流量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而增大,其波动变化程度与冲刷流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裸坡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呈正比,坡面产沙波动呈现多峰多谷的特点,产沙过程较产流过程波动更为强烈。裸坡的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的倍率关系无较好的相关性,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坡面侵蚀含沙量逐渐减小。裸坡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的关系均满足幂函数关系。(3)分析了现有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常见植物防护措施(三维网植草、铺草皮护坡)的土壤侵蚀产流产沙特征和防护效果,并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三维网植草措施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坡面减少径流和泥沙量,坡面径流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不同冲刷流量和植被盖度配置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不同;裸坡产沙是覆盖度为37%和74%的植草护坡产沙的9和13倍,三维网植草护坡措施在边坡植被覆盖率达到37%时相比裸坡减沙92.6–95.4%,可有效控制坡面土壤侵蚀。本试验条件下,在放水流量为3.0 L/min时,铺草皮的防护效果低于三维网植草护坡。当放水流量增加达到8.0L/min时,铺草皮的防护效果要优于三维网植草措施。三维网措施对产沙的调控能力要优于铺草皮措施,对产流的调控能力要小于铺草皮措施。在非全覆盖条件下,不同植物措施及格局搭配综合防护效果表现为三维网植草护坡优于部分铺草皮护坡;部分铺草皮护坡中草皮位于坡中下部效果优于草皮位于顶部。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减蚀作用主要体现于对坡面组成物质中的粗颗粒的拦蓄。(4)揭示了不同植物措施对坡面水蚀的调控机制。寒区坡面径流侵蚀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流量呈良好的关系,单位水流功率更好用于计算径流产沙量。公路裸坡临界径流剪切力为1.09Pa,土壤可蚀性参数为1.1×10-3s/m,临界水流功率为0.68Pa,土壤可蚀性参数为7.3×10-3s2/m2,细沟侵蚀的临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为0.19cm。土壤侵蚀剥蚀率与单位径流功率呈二次函数关系,与侵蚀动能呈对数函数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各因子与侵蚀产沙关联程度排序为,对于水动力学参数:阻力系数>雷诺数>佛汝德数;对于侵蚀侵蚀动力学参数:单位径流功率>径流功率>径流动能>过水断面单位能量。植草和草皮护坡具有分散削减侵蚀和防控土壤侵蚀功能。植草防护坡面径流雷诺数和佛汝德数随着覆盖度增大而变小,阻力系数随着草地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单位水流功率和径流动能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减少。不同防护措施条件下,铺草皮护坡和三维网植草护坡单位径流功率较裸坡有所减少,且其减少比例接近。试验设计三种草皮格局护坡,从坡面流态调控效果而言全铺草皮>中部铺草皮>上部铺草皮,对比单位径流功率,全铺草皮<中部铺草皮<上部铺草皮。(5)提出了寒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策。对青藏工程走廊带公路水土保持选线的界定标准、边坡防护分类及策略、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寒区边坡控制水土流失的新型草皮骨架综合护坡技术,寒区植被建设草种选择应优先将青藏高原本地物种筛选、驯化、开发利用。
王艳华[6](2015)在《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作为基础性和服务性的产业,它的建设一方面大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路域的水文生态因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影响水文生态,水文生态变化又影响人类生存环境,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和水文生态问题密不可分。水文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高速公路路域水文生态问题实现其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的水文生态因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物和植被等,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总体来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地阐述了全国高速公路及其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水文生态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高速公路水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其水文生态因子在对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2)对不同水文生态因子采取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有针对性行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定量研究主要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涌水量及水质指标;茅台高速、仁遵高速以及仁赤高速的路面径流;西汉高速6处服务区的污水处理情况;国内14条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动物致死效应等的研究。3)在深入研究隧道工程对地下水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衬砌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对围岩渗流场的影响,建立了7个不同隧道渗流分析模型,从而得出衬砌渗透系数与涌水量的关系,提出采用衬砌自防水的隧道工程方案。4)通过比选四种不同水文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地方经验、资料的可靠性以及调查洪痕分析等因素,确定采用贵州省交通雨洪法经验公式进行水文计算结果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做进一步论证。5)针对高速公路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沿路收集分段排至雨水处理系统的方案。其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配水井→沉淀池(或应急池)→人工湿地→蒸发池。该研究成果已在仁赤高速正式投入使用。6)针对高毒烃类危化品的处置问题,本论文通过实验研究,以一种高毒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提出混凝螯合共沉淀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提出出水用于农业回灌或景观环境回用的理念,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一方面保证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威胁,填补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路面径流处理技术的空白,另一方面经集中排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路面径流水可用于农田回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8)对集中排水处理装置进水及出水各指标进行取样监测,其处理率在83.17%以上,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这一结果说明集中排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可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决策支持。
王凌[7](2015)在《RS和GIS在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为例,应用RS和GIS技术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沿线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地表组成物质、地形图等相关资料,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信息提取和分类,利用GIS的图形编辑、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功能,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RS和GIS技术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的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为预测铁路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数据。
何金龙,黄英,樊宇航[8](2015)在《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文中指出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发生、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土壤侵蚀开展的研究,本文在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对各类土壤侵蚀的研究进行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重新划分,并且就当下土壤侵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观点。
赵倩[9](2014)在《天津市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天津市静海县九宣闸担负着解决天津市用水,引黄济津的调水任务,九宣闸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必须满足其过水要求;由于其年限较久,设计标准较低,规模较小,工程运行至今结构老化、闸门开始漏水。在2006年,九宣闸安全鉴定评定为四类闸,建议拆除重建。根据我国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为有效地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明确建设方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主体工程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最终使建设区域内新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控制,达到开发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该闸拆除重建之后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分析与防治。通过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弃土弃渣、破坏生态环境诱发的人为的水土流失。根据合理的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损坏的原地貌土壤植被状况和水土流失量,确定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预测时段和方法,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破坏,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泥沙对沟渠和河道的淤积,避免了对当地防洪除涝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项目区内的绿化和美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地方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水土资源,实现工程建设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靳秋颖[10](2013)在《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及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工程建设在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施工期的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如何控制和减缓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工作重点是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和工程结束后的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对施工阶段环境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施工期环境管理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仅凭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环境保护制度无法有效控制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监管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因此,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势在必行,是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铁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理念为指导,在分析比较各环境监理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模式提出完善建议;阐述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并以某铁路建设项目为例,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要点。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铁路建设项目由于其工程内容和施工工艺的特殊性,施工期的环境影响特征是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大;铁路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是控制施工期环境影响和确保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手段。(2)通过分析、比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规模的不同和项目拟建地环境特征,选用相适用的环境监理模式(专业环境监理模式、兼职环境监理模式、专业+兼职环境监理模式),并提出环境监理应强化环境监测。(3)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讨论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范围的确定原则,系统阐述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铁路项目环境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项目的环保工程设计核查、施工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落实等;主要工作方法应包括:巡视监理、旁站监理、跟踪检查与抽查、环境监控等。(4)通过对铁路建设实例的研究,提出了较全面的施工期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监理要点。
二、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 |
1.1.2 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2.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
2.2 生态学理论 |
2.2.1 景观 |
2.2.2 生物多样性 |
2.2.3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
2.2.4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
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3.1 景观生态学方法 |
2.3.2 系统分析法 |
2.3.3 生产力评价法 |
2.4 常用的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AHP) |
2.4.2 BP神经网络 |
2.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4 云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3.1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特点 |
3.1.1 西北寒旱地区地域特征 |
3.1.2 西北寒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
3.1.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
3.1.4 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桥梁施工过程 |
3.2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识别影响指标 |
3.2.1 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 |
3.2.2 DSR模型的优点 |
3.2.3 基于DSR识别并分析影响指标 |
3.2.4 驱动力指标选取 |
3.2.5 状态指标选取 |
3.2.6 响应指标的选取 |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
4.1 赋权方法分析与选择 |
4.1.1 赋权方法的确定 |
4.1.2 G1 法的介绍 |
4.1.3 标准差修正G1 组合赋权 |
4.1.4 标准差修正G1 赋权法的优点 |
4.2 云理论 |
4.2.1 云模型的概念 |
4.2.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4.2.3 云发生器 |
4.3 运用云模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建设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其建设意义 |
5.1.2 工程环境概况 |
5.2 利用云模型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 |
5.2.1 评价指标数据整理 |
5.2.2 权重的计算 |
5.2.3 云模型的计算过程 |
5.2.4 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保持现状 |
1.2.2 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设计总体布局 |
2.1 工程设计确定依据 |
2.1.1 工程等级确定依据 |
2.1.2 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
2.1.3 工程征占地面积确定依据 |
2.2 项目概述 |
2.2.1 工程地理位置 |
2.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
2.2.3 工程等级与规模 |
2.2.4 工程项目组成 |
2.2.5 项目布置 |
2.2.6 工程征占地 |
2.2.7 土石方平衡分析 |
2.3 自然条件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质及地震条件 |
2.3.3 气象与水文 |
2.3.4 土壤条件及植被分布 |
2.4 土地利用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3.1 水土流失特点 |
(1)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
(2)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
(3)对周边河道水质的影响 |
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
3.3 占地分析 |
3.4 施工工艺分析 |
(1)剥离表土 |
(2)路基工程 |
(3)隧道工程 |
(4)桥梁工程 |
3.5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
3.5.1 数学模型法 |
3.5.2 类比法 |
3.5.3 通用流失方程 |
3.5.4 流失系数法 |
3.5.5 本工程采用的方法——类比法 |
3.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
3.7 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
(1)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2)对周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
(3)对沿线水体产生影响 |
(4)弃渣对周边的影响 |
(5)施工临时设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
4.1 水土流失防治 |
4.1.1 防治目标执行标准 |
4.1.2 防治责任范围 |
4.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4.1.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4.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
4.2.1 Ⅰ区路基及隧道工程区 |
4.2.2 Ⅱ区桥涵工程区 |
4.2.3 Ⅲ区互通及附属设施区 |
4.2.4 Ⅳ区改移工程区 |
4.2.5 V区弃渣场区 |
4.2.6 VI区施工临时设施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治工程设计效益分析 |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
5.1.1 六项指标计算过程 |
5.1.2 扰动土地整治率 |
5.1.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5.1.4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
5.1.5 拦渣率 |
5.1.6 土壤流失控制比 |
5.2 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建崇礼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壤侵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基本概况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水文地质 |
2.2.2 地貌 |
2.2.3 气象 |
2.2.4 水文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3 新建崇礼铁路水力侵蚀试验 |
3.1 土壤侵蚀试验 |
3.1.1 径流小区试验法 |
3.1.2 侵蚀沟测量试验法 |
3.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2.1 土壤粒径组成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含水量 |
3.3 降雨观测 |
4 新建崇礼铁路施工地貌单元施工期土壤侵蚀特征 |
4.1 路堑区水力侵蚀特征 |
4.1.1 监测结果 |
4.1.2 坡面产流分析 |
4.1.3 路堑区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
4.1.4 路堑边坡水力侵蚀发育特征 |
4.2 路堤区水力侵蚀特征 |
4.2.1 侵蚀沟观测小区及试验结果分析 |
4.2.2 路堤区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
4.2.3 路堤边坡水力侵蚀发育特征 |
4.3 弃土场区水力侵蚀特征 |
4.3.1 侵蚀沟观测小区及试验结果分析 |
4.3.2 弃土场区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弃土场边坡水力侵蚀发育特征 |
4.4 施工便道区水力侵蚀特征 |
4.4.1 侵蚀沟观测小区及试验结果分析 |
4.4.2 施工便道区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
4.4.3 施工便道路面水力侵蚀发育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建崇礼铁路水力侵蚀预测模型研究 |
5.1 铁路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预测内容 |
5.1.1 铁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 |
5.1.2 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 |
5.2 新建崇礼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预测模型 |
5.2.1 路堑边坡水土流失预测模型 |
5.2.2 路堤边坡水土流失预测模型 |
5.2.3 弃土场水土流失预测模型 |
5.2.4 施工便道水土流失预测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研究现状 |
1.2.2 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铁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相关理论 |
1.3.1 绿色铁路概念 |
1.3.2 绿色铁路理论基础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崇礼铁路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2.2 绿色理念概况 |
2.3 水土保持概况 |
2.4 景观格局影响概况 |
2.5 资源节约概况 |
2.6 环境保护概况 |
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 |
3.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三级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标准 |
3.2.3 景观格局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方法 |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
4.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2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 |
4.2.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2 基于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5 基于突变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
5.1 基于突变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
5.1.2 突变级数法与灰色聚类法对比分析 |
5.1.3 突变级数法的适用性分析 |
5.1.4 突变决策选择原则 |
5.1.5 突变级数法的问题与改进 |
5.1.6 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 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
5.2.1 原始数据处理及各指标重要度确定 |
5.2.2 突变类型及决策原则的确定 |
5.2.3 各层指标的归一计算 |
5.2.4 突变级数值得变换处理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公路建设引发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3 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植物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137)Cs采样及数据处理方法 |
2.2.2 空间分析数据与处理 |
2.2.3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及其因子确定 |
2.2.4 野外冲刷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5 水动力学方法 |
2.3 小结 |
3 基于~(137)CS示踪和RUSLE的青藏工程走廊带水蚀特征研究 |
3.1 青藏工程走廊带~(137)CS含量分布特征 |
3.1.1 不同土地利用的~(137)Cs核素分布特征 |
3.1.2 不同覆盖度条件下草地~(137)Cs分布特征 |
3.1.3 不同海拔高程土壤~(137)Cs分布特征 |
3.1.4 公路横向距离与土壤~(137)Cs分布特征的关系 |
3.2 基于~(137)CS的青藏工程走廊带侵蚀强度分析 |
3.2.1 背景值选择与分析 |
3.2.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模数分析 |
3.2.3 青藏工程走廊带沿程侵蚀模数变化分析 |
3.3 基于RUSLE的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
3.3.1 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的区域特征 |
3.3.2 RUSLE模型各因子计算结果 |
3.3.3 RUSLE模型下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寒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 |
4.1 寒区建成公路边坡侵蚀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1 建成公路边坡侵蚀沟发育和分布调查特征 |
4.1.2 公路边坡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
4.2 寒区坡面径流侵蚀的产流产沙规律 |
4.2.1 不同放水流量坡面径流特征 |
4.2.2 不同放水流量坡面产沙特征 |
4.2.3 裸坡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关系 |
4.3 寒区公路坡面侵蚀沟分布特征 |
4.3.1 坡面细沟侵蚀发育过程分析 |
4.3.2 坡面细沟特征 |
4.3.3 坡面细沟侵蚀几何分布特征 |
4.4 寒区坡面水蚀的水动力学特征 |
4.4.1 寒区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 |
4.4.2 寒区坡面侵蚀动力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植被覆盖对寒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5.1 寒区水土流失防护的主要措施概述 |
5.1.1 三维网植草护坡技术 |
5.1.2 人工铺草皮边坡防护技术 |
5.2 三维网植草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5.2.1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率的影响 |
5.2.2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
5.2.3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 |
5.2.4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产沙特征的影响 |
5.2.5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产流过程的影响 |
5.2.6 坡面流量和覆盖度与产沙的相关关系 |
5.3 不同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5.3.1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产流特征 |
5.3.2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产沙特征 |
5.3.3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径流含沙量与产沙量关联分析 |
5.3.4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累积产沙量与累积径流量关联分析 |
5.4 不同草皮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5.4.1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初始产流时间 |
5.4.2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产流特征 |
5.4.3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产沙特征 |
5.4.4 不同草皮格局坡面累积产沙量与累积径流量关联分析 |
5.5 不同植物防护措施防护效益分析 |
5.5.1 不同植物防护措施下坡面泥沙颗粒特征 |
5.5.2 不同植物措施的防治土壤侵蚀效果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植物措施对寒区坡面水蚀的水动力调控 |
6.1 坡面侵蚀产沙与动力学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
6.2 不同植物措施对寒区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
6.2.1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植草措施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
6.2.2 不同植物措施分布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
6.2.3 不同草皮格局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
6.3 本章小结 |
7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策略 |
7.1 青藏工程走廊带公路选线与边坡生态防护分类及策略 |
7.1.1 水土保持选线及生态防护分类及策略 |
7.2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策略 |
7.2.1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总体要求 |
7.2.2 高寒高海拔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关键技术 |
7.2.3 本地物种开发利用的青藏高原边坡人工植被建植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理论分析——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问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3.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 |
2.1 地下水问题 |
2.1.1 隧道施工 |
2.1.3 路堑开挖 |
2.1.4 路堤填筑 |
2.1.4 桥梁施工 |
2.1.5 粉煤灰带来的水文问题 |
2.2 地表水问题 |
2.2.1 桥梁施工 |
2.2.2 隧道施工 |
2.2.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
2.2.4 建筑材料与弃渣 |
2.2.5 路面径流 |
2.2.6 危化品运输泄露 |
2.2.7 服务区的生活污水 |
2.2.8 融雪剂的水文问题 |
2.3 土壤问题 |
2.3.1 土壤侵蚀 |
2.3.2 重金属污染 |
2.4 动物问题 |
2.4.1 阻隔作用 |
2.4.2 污染问题 |
2.4.3 致死效应 |
2.5 植物问题 |
2.5.1 工程占地 |
2.5.2 施工粉尘污染 |
第二篇 实例研究——以仁赤高速公路为例 |
第三章 仁赤高速公路自然地理位置与区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象与水文 |
3.1.3 生态环境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地质构造 |
第四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资源现状 |
4.1 地表水 |
4.1.1 河流 |
4.1.2 湖库 |
4.1.3 井泉 |
4.1.4 地表水分析 |
4.1.5 现状监测 |
4.2 地下水 |
4.2.1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4.2.2 地下水类型 |
第五章 仁赤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分析 |
5.1 地下水问题分析 |
5.1.1 施工期的地下水影响分析 |
5.1.2 运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
5.2 地表水问题分析 |
5.2.1 施工期的地表水影响分析 |
5.2.2 运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
5.2.3 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
5.3 动物问题分析 |
5.3.1 施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
5.3.2 运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
5.4 植物问题分析 |
5.4.1 对沿线陆生植物种类的影响分析 |
5.4.2 对自然植被生态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4.3 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分析 |
5.4.4 隧道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 |
5.4.5 工程占地引起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分析 |
5.5 土壤问题分析 |
第六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文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施工期的防治对策 |
6.1.1 水环境保护 |
6.1.2 植被保护的保护措施 |
6.1.3 动物保护 |
6.2 运营期的防治对策 |
6.2.1 水环境保护 |
6.2.2 高毒危化品泄露处置技术 |
6.2.3 其他水文生态因子的保护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 土壤侵蚀的内在因素研究 |
1.1.1 土壤性质因素研究 |
1.1.2 地形因素研究 |
1.2 土壤侵蚀的外在因素研究 |
1.2.1 气候条件 |
1.2.2 植被条件 |
1.2.3 人类活动 |
2 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 |
2.1 传统方法 |
2.2 现代方法 |
3 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3.1 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2 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趋势 |
4 结论 |
(9)天津市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土保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1.1 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预测 |
1.3.1.2 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
1.3.1.3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设计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
2.1.1 九宣闸简介 |
2.1.2 九宣闸存在的问题 |
2.1.3 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意义 |
2.2 问题的提出 |
2.3 地理位置 |
2.4 项目组成 |
2.5 总体布局 |
2.5.1 拦河闸 |
2.5.2 连接道路 |
2.5.3 施工生产生活区 |
2.5.4 施工便道区 |
2.5.5 弃渣场区 |
2.5.6 拆迁安置区 |
2.6 施工组织 |
2.6.1 施工条件 |
2.6.2 施工总布置 |
2.6.3 施工进度 |
2.6.4 工程占地 |
2.7 项目区自然情况 |
2.7.1 地质地貌 |
2.7.2 气象 |
2.7.3 水文 |
2.7.4 土壤 |
2.7.5 植被 |
2.8 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经验 |
第三章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预测模型 |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3.2 水土流失预测 |
3.3 预测内容和方法 |
3.4 预测结果 |
3.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
3.6 预测分析与建议 |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 |
4.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4.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
4.3 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 |
4.4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4.4.1 拦河闸区措施设计 |
4.4.2 连接道路区措施设计 |
4.4.3 临时道路区措施设计 |
4.4.4 施工生产生活区措施设计 |
4.4.5 弃渣场区 |
4.4.6 措施工程量 |
4.5 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 |
4.5.1 施工组织形式 |
4.5.2 施工条件 |
4.5.3 施工工艺 |
4.6 方案实施进度安排 |
第五章 水土保持监测 |
5.1 监测目的及原则 |
5.2 监测分区 |
5.3 监测内容和方法 |
5.3.1 本底监测 |
5.3.2 建设期监测 |
5.4 监测项目划分 |
5.5 监测重点区域 |
5.6 监测点典型设计 |
5.6.1 监测点设置 |
5.6.2 监测设置布设 |
5.6.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5.6.4 监测设施及设备 |
5.7 监测频次 |
5.8 监测程序 |
5.9 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 |
5.9.1 监测机构 |
5.9.2 监测制度 |
第六章 工程概算及效益分析 |
6.1 编制说明 |
6.1.1 编制原则及依据 |
6.1.2 编制方法 |
6.1.3 编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
6.1.3.1 基础单价 |
6.1.3.2 工程单价编制 |
6.1.4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 |
6.1.4.1 工程措施 |
6.1.4.2 植物措施 |
6.1.4.3 临时工程 |
6.1.4.4 独立费用 |
6.1.4.5 预备费 |
6.2 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及年度安排 |
6.3 防治效果预测 |
6.4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及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环境监理现状 |
1.2.2 国内环境监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与因素分析 |
2.1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 |
2.1.1 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 |
2.1.2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 |
2.2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工艺与环境影响因素 |
2.2.1 路基工程 |
2.2.2 隧道工程 |
2.2.3 桥梁工程 |
2.2.4 轨道工程 |
2.2.5 场站工程 |
2.2.6 临时工程 |
2.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 |
3.1 国内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 |
3.1.1 专业环境监理模式 |
3.1.2 兼职环境监理模式 |
3.1.3 专业+兼职环境监理模式 |
3.2 环境监理模式的比较 |
3.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实践 |
3.3.1 青藏铁路 |
3.3.2 京沪铁路 |
3.4 铁路项目环境监理模式的建议 |
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内容与方法 |
4.1 铁路项目环境监理目的与环境监理范围 |
4.1.1 环境监理的目的 |
4.1.2 环境监理的范围 |
4.2 环境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
4.3 环境监理方法 |
4.3.1 项目施工期环境因素识别 |
4.3.2 施工期环境管理方案审查 |
4.3.3 环境监理目标规划 |
4.3.4 巡视监理 |
4.3.5 旁站监理 |
4.3.6 环境监控 |
4.3.7 指令文件 |
4.3.8 跟踪检查、抽查 |
4.3.9 公众参与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沿线环境特征与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5.2.1 桥梁施工及主要影响 |
5.2.2 隧道施工及主要影响 |
5.2.3 临时用地和场站施工及其主要影响 |
5.2.4 沿线环境敏感点 |
5.3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
5.4 环境监理目标 |
5.5 环境监理要点 |
5.5.1 环境空气 |
5.5.2 水环境 |
5.5.3 声环境 |
5.5.4 固体废弃物 |
5.5.5 生态环境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徐晨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D]. 王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新建崇礼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规律研究[D]. 曹鹏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D]. 张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D]. 胡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6]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王艳华. 长安大学, 2015(02)
- [7]RS和GIS在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为例[J]. 王凌. 铁道标准设计, 2015(06)
- [8]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J]. 何金龙,黄英,樊宇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5(01)
- [9]天津市九宣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D]. 赵倩. 天津大学, 2014(05)
- [10]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模式及技术方法研究[D]. 靳秋颖. 西北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