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抢救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探讨

紧急抢救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探讨

一、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急诊抢救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蔡梦歆,贠晖,陈晶,苏萌,周文华[1](2022)在《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工时测定的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力配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工时测定确定急诊抢救室的护理工作量,探讨其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的情况,编制护理项目观察表,培训观察员,采用观察法测量每项护理操作的平均工时及总护理工作量,进而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结果2017年—2019年急诊抢救室共收治患者9 735例,年龄以60~70岁居多(23.4%),以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为主(34.2%),患者抢救室中位滞留时间为0.94 d,收治患者高峰时间段为12:00—17:59和21:00—23:59。急诊抢救室护理操作项目涉及直接护理85项、间接护理18项,平均每例患者24 h护理项目总工时为411.13 min,理想床护比为1∶1.69,理想护患比为1.54∶1。结论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人力配置较为不足。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患者人群特点,加强护士理论培训,增加人员配备,动态补充人力,优化队伍结构,改善医院支持系统,提高急诊抢救室工作效率。

盛永琴,张莹[2](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孙莉,庄长娟,刘蕊,曹文卓,史根芽,鞠莹,张丽,王瑞,史铁英[3](2021)在《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 :通过构建紧急医学救援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科学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提升救治效率。方法: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伤(病)员为中心,急诊室为枢纽,应急办、医务部、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为保障,以提升医院满意度、提高紧急医学救援的救治效率为导向,构建"三通道、两响应、一提升"的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结果 :项目实施后急诊室滞留时间、预检分诊用时、医护人员响应时间、患者转运时间均缩短,应急反应能力评分由(78.20±3.60)分提高至(96.70±1.70)分,医护抢救配合满意度由87.5%提升至98.8%,急诊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由87.5%提升到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可缩短伤(病)员救治时间,增强医护人员应急反应能力,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潘晓文,秦维霞,赖丽仁[4](2021)在《动脉采血操作SOP在急诊抢救室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动脉采血操作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 procedure,SOP)在抢救室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12月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动脉采血程序。将2019年5—8月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动脉采血操作SOP。比较两组抢救室护士在动脉采血中的操作规范率、操作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标本缺陷发生率数据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士动脉采血操作规范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1.3%;试验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8%;试验组的标本缺陷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26.0%;试验组的操作时间为(407.81±51.90)s,短于对照组的(498.50±57.5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动脉采血操作SOP在抢救室动脉采血质量管理中有一定的有效性,可提升护士采血能力和标本合格率,从而改善和提高动脉血气分析质量和血气报告准确性,为急诊抢救室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诊断、有效抢救提供依据。

龚黎琳,冒山林,李丹,张玺,苏笑红,龚静,李莉雯,姒怡冰[5](2021)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施急诊-ICU一体化的管理方法, 患者就诊104 434例, 2017年未实施一体化管理, 就诊97 518例。比较实施前后抢救率、重症患者死亡率、抢救室患者留置时间、护士理论、操作水平等。结果 2018年抢救率、重症患者死亡率、抢救室患者留置时间与2017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与2017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急诊患者分流, 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张燕芳,周丽,倪月华[6](2021)在《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急诊抢救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方式将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急诊停留及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诊停留以及抢救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别,有统计学价值;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着的差别(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心理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控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林涛,冯先琼,李雪梅,叶磊,高永莉,姜静媛[7](2021)在《急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感知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对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体验、感受及避免或减少中断事件发生的措施, 为急诊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中断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19年8—9月选取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3个护理单元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题分析, 提炼出的主题包括中断事件的来源、发生时护士的当前事务、影响及应对策略。结论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对急诊护士有较多不利影响, 护理管理者应从多角度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避免出现护理不良事件, 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冯海珊[8](2021)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评价条目,编制《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2)探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临床经验分享,成立项目专家小组,制定《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初稿,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终稿。(2)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选取某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7月-2019年12月两段时期就诊急诊抢救室的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7例。对照组(181例)为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常规管理方法护理,实验组(176例)为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分析、比较两组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在抢救室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未造成伤害的异常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急诊抢救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025(P<0.00),变异系数为0.000~0.128,满分比均>40%,专家对核查单条目的一致性和认同度相对较高,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协调性良好。(2)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未造成伤害的异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财务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35.4%下降至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01);患者安全发生率由实施前55.8%下降至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01);医护人身安全的不良事件/异常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75.1%下降至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01);医疗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7.73%下降至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0.001);护理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4.42%下降至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异常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13.3%下降至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P<0.001)。(3)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本研究所编制《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认同度和一致性较高,协调性好。可作为急诊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临床工具。(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异常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张宁芮[9](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卢瑛[10](2019)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修订适合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测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对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全方位感触,与量性研究互补,挖掘量性研究结果中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其急救能力的深层次影响,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修订了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人口统计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调查上海手术室适任证书培训基地4家医院432名护士的急救能力等现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目的性选样抽取量性研究样本中的8位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为2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7。(2)本研究测得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为110.95±13.09,呈较高水平。(3)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具备急诊工作经验、参加过急救或是急救培训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较高。(4)本研究的最佳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9个因素共可以解释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47.1%的变异(Adjusted R2=0.471)。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5)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的焦点小组访谈,得出个人的成败经验及归因、替代经验或模仿、他人的评价、身心状态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使命感、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上级支持、合理授权、重视护士贡献、提供培训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组织支持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评价。(2)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呈现较高水平。(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可见,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手术室管理者为其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保持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确保护理质量。(4)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针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组织支持感的可控影响因素,形成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相应策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急诊抢救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急诊抢救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工时测定的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力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急诊抢救室患者信息
    1.2 护理工作量测量
        1.2.1 测量项目
        1.2.2 测量对象
        1.2.3 测量方法
    1.3 护理人力配置测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1 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基本情况
        2.1.2 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滞留情况
    2.2 护理工作量测量结果
        2.2.1 急诊抢救室护士一般资料
        2.2.2 各项护理操作项目的护理工时
        2.2.3 抢救室床位使用率与理论床护比
3 讨论
    3.1 针对抢救室患者人群特点安排护士继续教育并定期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3.2 开设兼职岗位动态补充人力有助于实现护理资源最优分配
    3.3 开展分层次培训有助于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3.4 改善医院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急诊抢救室工作效率
4 结论

(2)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3)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基本情况
2 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的构建
    2.1 应急管理阶段理论
    2.2 成立紧急医学救援护理团队
    2.3 建立“三通道、两响应、一提升”的救援制度
        2.3.1 建立院前快速响应通道
        2.3.2 建立以急诊为中心的院内分流通道
        2.3.3 建立急危重症伤(病)员转运通道
        2.3.4 建立应急分类、分级响应系统
        2.3.5 建立应急呼叫系统
        2.3.6 提升急诊应急救治能力
    2.4 标配急救设备
    2.5 研发掌上终端PD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块
    2.6 实现急救管理同质化
        2.6.1 建立标准化应急抢救流程
        2.6.2 建立各楼层公共区域突发急救责任归属流程
3 成效
    3.1 紧急医学救援时效指标变化
    3.2 应急反应能力及医护抢救配合满意度提升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预案得以优化
4 讨论
    4.1“三通道、两响应、一提升”快速响应模式提高了急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4.2 技术手段信息化,缩短了伤(病)员的救治时间
    4.3 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和急救管理同质化,提高了伤(病)员的救治率
5 小结

(4)动脉采血操作SOP在急诊抢救室动脉采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实施前准备
        1.2.2 实施方案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实施SOP在抢救室动脉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必要性
    3.2 实施SOP可有效提升动脉采血的工作质量
    3.3 SOP可降低护理因素所致的标本缺陷率
    3.4 动脉采血质量管理推动SOP的落实、验证和优化

(6)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2.2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以及抢救时间对比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2.4 两组急诊抢救后生活质量对比
3 讨论

(8)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理论框架
    2.3 研究假设
    2.4 科研质量控制
    2.5 科研伦理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编制
    1 文献分析
    2 编制核查单初稿
    3 德尔菲专家咨询(Delphi法)
    4 讨论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第二部分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临床应用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1: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3:核查单终稿
附录4:改进前记录单
综述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调查对象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2.1 本章研究目的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2.2.3 比较研究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2.3.3 分析结果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3.1 本章研究目的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3.2.1 概况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3.2.3 功能设置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3.3.1 概况
        3.3.2 功能设置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3.4 比较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4.1 本章研究目的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4.4.2 选址策划
        4.4.3 规模策划
        4.4.4 功能策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今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目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10)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见图1-2)
2 文献回顾
    2.1 护士急救能力的培养进展
    2.2 护士急救能力相关评价工具
    2.3 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2.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2.3.2 个人因素
        2.3.3 组织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修订《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原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简介
        3.2.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修订
        3.2.3 质量控制
        3.2.4 预调查
    3.3 研究结果
        3.3.1 护士一般资料(见表3-2)
        3.3.2 效度评价(见表3-3)
        3.3.3 信度评价
        3.3.4 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4 讨论
        3.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效度分析
        3.4.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信度分析
4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
        4.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3.3 统计描述
    4.4 讨论
        4.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情况
        4.4.2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3 自我效能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4 应对方式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5 组织支持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5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质性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5.3.2 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5.3.3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
        5.3.4 相关人口社会学因素
    5.4 讨论
        5.4.1 依据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2 依据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3 依据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5 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性与展望
    6.3 创新点
    6.4 本研究对护理管理的建议
        6.4.1 发挥组织支持优势,提升急救质量
        6.4.2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急救能力
        6.4.3 因人而异开展工作,聚焦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附件一:《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附件二:知情同意书
致谢
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急诊抢救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工时测定的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力配置研究[J]. 蔡梦歆,贠晖,陈晶,苏萌,周文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01)
  • [2]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3]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的构建[J]. 孙莉,庄长娟,刘蕊,曹文卓,史根芽,鞠莹,张丽,王瑞,史铁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21(12)
  • [4]动脉采血操作SOP在急诊抢救室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潘晓文,秦维霞,赖丽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22)
  • [5]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J]. 龚黎琳,冒山林,李丹,张玺,苏笑红,龚静,李莉雯,姒怡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2)
  • [6]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张燕芳,周丽,倪月华. 心理月刊, 2021(23)
  • [7]急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感知的质性研究[J]. 林涛,冯先琼,李雪梅,叶磊,高永莉,姜静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8)
  • [8]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D]. 冯海珊.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10]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卢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紧急抢救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