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生产并非高不可攀(论文文献综述)
韩菲[1](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李小雪[2](2021)在《《山海经》的山崇拜研究》文中指出《山海经》的山崇拜是整个山崇拜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一节,对先秦两汉文化乃至后世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但近些年学界中关于《山海经》的山崇拜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其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是从山神形象、祭山仪式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有对山崇拜的信仰进行探索,也有对某一特定时期与地点的山崇拜进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山海经》的山崇拜这个命题,也很少深入地对这个命题中的一些问题如山崇拜的地域性特征、山崇拜神话等进行探索。本文着力于《山海经》的山崇拜这一命题的整体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山崇拜发生的根源,明确山崇拜包含的因素,结合考古资料研究《山海经》的山崇拜实质,并探索山崇拜神话的意义。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山崇拜的起源与演变,研究《山海经》山崇拜的特征,对其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山崇拜产生的原因在于山对先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山崇拜的性质也在发生改变;第二章主要对《山海经》山崇拜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对《山海经》的山崇拜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山体是先民的山崇拜最直接的对象;山神是在对山体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山崇拜最直接具体的表现内容,是因为先民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代替山体崇拜的偶像;山崇拜神话则是山崇拜的衍生物。具体分析山崇拜与山神之间的关系,分析《山海经》中所存在的山神神话、神山神话和动植物神话。第三章主要研究《山海经》山崇拜的实质,从冢山与山神的意义出发,论证《山海经》的山崇拜实质乃是对殷商时期祖先崇拜的反映;第四章则探究山崇拜在先秦两汉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在文学、政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发展与影响,是山崇拜在这一时期作为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的延续。《山海经》的山崇拜与先秦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先民的自然崇拜心理和当时社会风俗文化的反映。本文主要以《山经》为底本,结合《海经》和《荒经》,利用出土文献与古籍文献资料,考察山崇拜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意义,剖析《山海经》的山崇拜所产生的影响。
李嵩誉[3](2020)在《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法治进路——对破解环境保护“搭便车”难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环境保护事务中,"搭便车"是行为主体的常见选择,因为环境保护事务存在支持理性经济人"搭便车"的条件。地方环境执法者也会受经济人理性的驱使,从而寻求以最小付出获取环境保护收益,不愿意为实现多主体共享的环境利益而付出,存在多个责任主体时,等待其他责任主体成为付出者。地方政府之所以倾向于选择"搭便车"策略,是因为存在跨行政区的环境保护事务,存在环境保护事务和环境保护责任主体之间"一与多"的关系。防治责任主体"搭便车"的有效办法,是利用处在同一空间环境单元中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共生关系,建立"多"行政区对"一"空间环境单元环境保护的责任共担机制,利用不同行政区之间存在着环境利益消费的竞争关系,建立制衡机制来代替现行法律中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共担机制须具备以下要素:对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立法宣告,环境保护责任共担机制的组织形式、决策制度和保障制度。
王峰[4](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开发创新教学策略来鼓励和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他们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困惑?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与实践力?这些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论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收集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时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虽然教育政策的发布可以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创造条件,但它无法真正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过往的教学经验继续带入课堂,而这些教学方式并不总是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接下来论文对4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一项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刺激回忆任务和观察的定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更充分地观察教师的行为,发现他们个性化的经历,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深入分析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态度与看法,了解作为课程改革隐性推动力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结构。研究发现,虽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但尚缺乏对内隐的技能与素养培养方法更精细的设计。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其中核心素养及学业要求的理解与把握,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的一大挑战。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实践力,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发展项目,项目中研究者与课程专家构建了一个分类框架。教师使用分类框架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分析化学试题和课堂教学,明确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以及学习评价中应融入其中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式,才能让他们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设计者的意图。研究者开发了两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项目1中教师在理解教育政策与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单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积极尝试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项目2尝试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旨设计化学选修课程,并由课程专家与教师合作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研究发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品质,并促进对于诸如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等问题的讨论。这两个项目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教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在新旧课程标准过渡的时候,教师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学习的深入程度与认同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适应新变化的学习最好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依靠听取专家讲座去实现。只有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反思,才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决策,教师和学习者才更有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去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如果能够通过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设计愿景,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承担改革与创新的风险。因此,倾听教师的声音,给予专业的支持,是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实践中收集的证据也能够帮助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改善相关的政策与活动,为课程专家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资料并给出建议,为我国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周英子[5](2020)在《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现代化、城市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大量乡村人口蜂拥进城,投入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国家行动”之中,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在“权力”话语的演绎下,农村和农民被降级、被放逐,因此进城当上农民工便意味着要与权力对抗,也意味着要置换掉被矮化的农民身份,并重新建构起作为农民工主体的认同。其中,作为女性的“进城女工”还要直接挑战父权制文化,她们摆脱了家庭的控制和对男性的依附,进城就是她们实现自我个体化的开始,成为“进城女工”是一个新的主体建构的过程。(1)然而这个主体在城市没有生根的土壤,没有言说的空间,她们的主体性被模糊在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身份认同之中,因此成为“进城女工”也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斗争。新时期以来,反映“进城女工”生存场景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它们用影视镜头艺术再现了“进城女工”这个新兴主体的认同建构过程。本文选取相关影视文本,先从空间角度探析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生存和身份的空间呈现及空间书写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由此得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空间化,“进城女工”在城市的生存、文化、消费、性别等空间被挤压、被边缘化,她们的主体认同也随之处于危机之中;其次,本文结合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探析形象背后的身份书写,从而发现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出现定型化倾向,“进城女工”身上的“他者性”通过形象再现被夸大、简化并固定下来,而且影视作品通过对形象的分类塑造,树立了符合理想的“进城女工”形象和与之相对的形象,由此寄寓了意识形态的隐形书写;然后,本文从“进城女工”扞卫主体完整性,重塑身份认同的意图和实践入手,梳理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重建模式,她们或争做“城市人”,或重归农民身份等,“进城女工”在既有的条件之下,努力寻求身份的意义;最后本文分别从本文内和本文外角度,鸟瞰影像再现中“进城女工”认同的代际流变和光影流变,在本文内,“进城女工”的身份认同随着代际的转变和时代的流变而悄然改变,而在本文外,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光影书写也随着时代的改变的不断改变。
杨挺[6](2019)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研究》文中提出化工园区是一个由化工企业、政府以及公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其生态化从管理学角度是一个多中心治理问题。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本文综合采用博弈论、成本收益分析和生态化评价等方法工具对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规范性和操作性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园区生态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建立。本文基于Ostrom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化工园区生态化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框架,识别了影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主要系统及其子变量,以嘉兴园区为例阐释了该框架的子系统、系统背景、关联系统以及变量间的互动-结果关系。化工园区生态化的内涵蕴含在互动过程及其与特定结果的关联中。我国当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主要互动过程是产业园区化、园区绿色化和管理科学化,生态化内涵是通过结构优化、生态重组和效率提升等手段建设一个具有高资源产出率、高环境包容性和高自适应性的化工产业发展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和高质量发展。这一理论框架的建立和本质的揭示为博弈分析和生态化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化工园区生态化的博弈模型构建及案例解析。我国当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焦点和主要举措是促进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入园发展,即化工产业园区化。本文运用化工园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解构国办发(2017)77号文件中化工产业园区化的治理系统及用户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化工产业园区化混合策略博弈模型,探讨了无公众参与和有公众参与两种情景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得出了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证明公众参与可抑制化工生产企业延期搬迁入园。案例分析验证了按期搬迁入园策略可以成为企业的占优策略,为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研究。化工园区从规范化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考量生态化的整体绩效,也需要考量生态化的内在过程。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本文构建了过程评价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过程评价重在考察产业链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和治理系统以及其互动关系;绩效评价重在经济、生态和环境的综合评价。中国化工园区20强案例验证了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创新点包括:1)应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化工园区生态化的本质与内涵;2)有机融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博弈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系统阐释了园区化政策的经济和制度合理性;3)解决了传统生态化评价方法理论基础缺失的问题,将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置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开发了兼顾过程评价与绩效评价的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测度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胡艳菊[7](2019)在《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文中提出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镜泉,号心泉,清源(今福建泉州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回族诗人。他的生平事蹟不着於正史,只能通过他文集中的诗篇以及友人的记载略知其事蹟。如卷一《梅州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可知他在度宗咸淳八年(1272)前後曾任梅州知府,同时《闽大记》也有记载:“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於民一毫无所取。”《投後村先生刘尚书》可知他曾与刘克庄交往,并且希望通过他的引荐以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从这些诗篇以及史书的记载中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同时在刘克庄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中有两封回启是写给蒲寿宬的,分别为《乙丑生日回启蒲领卫寿宬》和《戊辰生日回启蒲领卫》,从蒲寿宬的《投後村先生刘尚书》以及刘克庄的两封回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情况和他曾担任过领卫这一低级官职。《全宋诗》着录“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心泉学诗稿》六卷”以及顾炎武《日知录》中也明确记载“是时寿宬佯着黄冠野服,归隐山中,自称处士,以示不臣二姓,而密为寿庚作降表,令人自水门潜出,送款於唆都。”知其晚年生活以隐居为主。他的《心泉学诗稿》主要包括267首诗歌,18首词,4篇赋。作为一名回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思想,这对於我们研究伊斯兰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宋末元初这个大背景下回族与汉族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蒲寿宬及其作品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是概括蒲寿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时局、士风以及诗坛取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节是关於他的家世、生平。第三节主要是分析他的交游情况,这一节主要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他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关於《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这一章主要侧重於《心泉学诗稿》着录与版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对《心泉学诗稿》流传情况进行一个梳理。第三章是关於蒲寿宬的儒、佛、道教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作品创作的影响,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关於儒、佛、道三家思想对蒲寿宬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小节则是关於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在这一小节中主要从对其人生追求的塑造诗歌意象中蕴含着的伊斯兰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其诗歌中的阐发。第四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内容。他的诗歌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以及闲适生活中的安贫乐道。第五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沉郁悲慨、冲淡闲远、奇险瘦硬这三种艺术风格。本章除了概括他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主要分析这三种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三种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文本研究部分进行一个梳理,总体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第二部分是关於蒲寿宬《心泉学诗稿》的注释。蒲寿歳的诗以《全宋诗》为底本,同时参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及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同时新辑集外诗《南村》附於其诗歌的末尾。他的赋和词分别以《全宋文》、《全宋词》为底本。在论文的注释部分,对蒲寿康《心泉学诗稿》中的通假字、典故、人名、地名等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同时在诗歌的标题下会附上自己的题解,题解主要是笔者对蒲寿歳作品的初步理解。希望能够通过对《心泉学诗稿》的文本研究及其注释能够引起学界对其作品的关注以促使学界更多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作品中存在着的异域风情。
马德勇[8](2018)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出现诸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的理论,进而指导下一次实践。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需要技术支撑,有些技术对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解决城镇化现实矛盾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技术选择。技术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体系本身的发展逻辑去思考,还需要运用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评估,因此,本研究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需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弄清新型城镇化的新需求、新目标是什么,以确定技术如何支撑这些新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乡融合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大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最高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化消失,农村与城市无差别(为人民提供同等质量的美好生活),甚至颠覆城镇化原本的概念内涵。首先,确定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除了遵循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之外,需要直面中国传统城镇化遗留的问题与矛盾,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这正体现了社会对技术的建构。其次,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社会建构路径分析,可以是意识形态论的,也可以是文化论的。本文采用价值论的路径,分析新型城镇化新目标所内涵的价值,剖析这些价值与传统城镇化的价值不同,这恰恰是实践中产生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所在。由此形成新的评价标准,作为技术选择的价值基础,符合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根本原则,以支撑新型城镇化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实现。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进行扩展,以此确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体系,所有价值主体利益的统一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体需求的满足。尝试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符合主体的本质、存在和内在规定性尺度。将“和谐”作为新型城镇化评价人与人之间社会价值的标准,将“绿色”作为评价人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价值的标准,将“智能”作为评价人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之间功效价值的标准。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价值评价标准,选择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技术领域,其中城镇综合规划技术为纲,绿色技术为本,智能化技术为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合力作用。城镇化综合规划技术以满足人的和谐的社会生活为标准,既需要通常所指的可操作的硬规划技术,又需要来自于社会科学或者表现形式就是知识、权力、话语、真理的软规划技术。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技术系统还包括节能、节水、无害化等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技术系统,来满足生态环境绿色的价值标准的实现。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与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环境技术等有机融合。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有效地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智能规划、智能建设、智能管理、智能生活,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功效价值赋予。最后,以辽阳市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讨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实践。提出以三大技术为引领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支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之一,分析了技术发展的应然状态与辽阳县现实状态的不同,由此得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尚处于还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刘醒龙[9](2018)在《黄冈秘卷》文中指出1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一个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花季女孩,从未见过面,第一次交谈,便恶狠狠地表示,要变身为杀手,到我的老家黄冈寻仇。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用从未有过的躁动,气急败坏地说,有人要打她,揪她的头发,要她的老命。如此天壤之别,又都带着某种戾气的话语,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一个电话是朋友少川从北京打过来的,她没有说那些凶神恶煞的话,说那些话的女孩
杜文娟[10](2017)在《红雪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选题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品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联袂推荐一、热血青年柳渡江并非孤儿,也不是穷得穿不起裤子的人家出身。他的父母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大部队挥师南下。父亲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所向披靡,顺风顺水先期到达南方,急着接收并管理南方的大中等城市。他随母亲和保育
二、清洁生产并非高不可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洁生产并非高不可攀(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环境税的产生 |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大气污染规制 |
2.1.2 环保税 |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
4.2.1 研究方法 |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
5.1.3 基准回归结果 |
5.1.4 稳健性检验 |
5.1.5 机制检验 |
5.1.6 结果与讨论 |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
5.2.1 理论假设 |
5.2.2 实证过程 |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
5.2.4 安慰剂检验 |
5.2.5 机制检验 |
5.2.6 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
6.2 对策建议 |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致谢 |
(2)《山海经》的山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山海经》的山崇拜概述 |
第一节 山崇拜的发生与演变 |
一、山崇拜的发生与形成 |
二、山崇拜的演变 |
第二节 《山海经》的山崇拜内容及特征 |
一、山崇拜内容 |
二、山崇拜的地域性特征 |
三、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背景 |
第二章 《山海经》山崇拜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山体崇拜 |
一、冢山 |
二、神山 |
三、帝山 |
四、群山 |
第二节 山神崇拜 |
一、群山山神和一山山神 |
二、天帝与山神系统 |
第三节 山神形象的特征 |
一、原始性 |
二、发展性 |
三、地域性 |
第四节 山崇拜神话 |
一、动植物神话 |
二、山神神话与神山神话 |
第三章 《山海经》山崇拜的实质 |
第一节 冢山的意义 |
第二节 山神的意义 |
第四章 《山海经》的山崇拜在先秦两汉文化中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学方面 |
一、神话 |
二、地理学方面 |
第二节 政治方面 |
第三节 社会活动 |
一、习俗方面 |
二、宗教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3)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法治进路——对破解环境保护“搭便车”难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搭便车”:行为主体在环境保护事务中的常见选择 |
(一)付出:零付出是最佳方式 |
(二)受益者:不特定的多数人 |
(三)付出者:善于潜伏的“众人” |
二、地方政府“搭便车”:环境保护执法中的常见现象 |
(一)地方政府环境执法中的“搭便车”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
(二)上下级监督不足以避免地方政府环境执法“搭便车” |
三、环境保护责任共担:防止地方政府“搭便车”的法治方案 |
(一)跨行政区环境保护中的“一与多”关系 |
(二)“一”空间环境单元中的“多”行政区责任共担机制 |
(三)责任共担机制的力量保障 |
四、责任共担的法治化:建立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共担机制的立法要件 |
(一)对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立法宣告 |
(二)环境保护责任共担机制的组织形式 |
(三)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决策制度 |
(四)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保障制度 |
五、结语 |
(4)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一、研究缘起 |
(一)素养发展呼吁新的目标定位 |
(二)教育愿景寻求新的实践支撑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 |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
(四)关于分类框架的构建与使用 |
(五)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六)文献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学业要求 |
(三)课程理解 |
(四)课程实践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现状透视 |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定性研究法 |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六、参与研究的教师 |
七、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
(一)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
(二)定性研究 |
(三)基于分类框架的专业发展活动 |
(四)基于设计研究的专业发展活动 |
八、论文整体框架 |
九、研究创新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结果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同度 |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望 |
(四)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
二、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不高 |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 |
(三)教师将素养融入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 |
三、讨论 |
(一)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
(二)教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 |
(三)如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行为的深层透视 |
一、研究设计 |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
(二)参与研究教师的背景 |
(三)研究者的立场 |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
二、研究发现 |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受教育管理者的影响 |
(二)核心素养让教师尝试重新审视教学并做出改变 |
(三)教师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缺乏自信 |
(四)小结 |
三、讨论 |
(一)不同情境下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矛盾的观点 |
(二)身份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
(三)解决教师身份角色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
第五章 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增强路径研究:分类框架的构建与运用 |
一、“学业要求”分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分类框架的各维度 |
(二)分类框架运用示例 |
(三)从课程标准中随机选出的学业要求 |
(三)教师与专家的分类结果比较 |
(四)发现与启示 |
二、“试题”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评价框架的构建 |
(二)评价框架使用示例 |
(三)评价框架的运用 |
(四)发现与启示 |
三、“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分析框架的运用设计 |
(二)学习目标分析 |
(三)学习活动分析 |
(四)发现与启示 |
四、结论 |
第六章 教师课程实践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 |
一、单元设计研究:“化学反应原理”项目 |
(一)学习活动的开发 |
(二)项目教学材料的设计 |
(三)教学材料的开发要素分析 |
(四)发现与启示 |
二、课程设计研究:“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项目 |
(一)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
(二)课程主题的特征 |
(三)主题1:传统塑料与生物塑料,孰优孰劣? |
(四)主题2: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 |
(五)主题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
(六)发现与启示 |
三、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教师对改革和素养持较为谨慎的投入态度 |
(二)教师需要分析工具帮助理解和解读课程标准 |
(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包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四)课程改革需课程专家与教师深度合作而推动 |
二、研究建议 |
(一)建立话语空间:倾听教师声音 |
(二)形式即意义:给予专业的支持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认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的问题设计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学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
1.3.2 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1.3.3 影视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空间构建与认同危机 |
2.1 夹缝中的生存空间:徘徊于都市底边的外来人 |
2.1.1 局限于社会边缘的“外来者” |
2.1.2 游荡在城市底端的打工女孩 |
2.2 歧视下的文化空间:故乡与异域的双重“边缘人” |
2.2.1 城市“过客”:闯入城市空间的“陌生人” |
2.2.2 故乡“浮萍”:脱离乡村家园的“漂泊者” |
2.3 权力规训下的身体空间 |
2.3.1 嵌入时间之流的身体 |
2.3.2 整合进空间的符码身体 |
2.3.3 微观机制下“驯顺的肉体” |
2.4 逼仄的性别空间:“边缘”中的“边缘” |
2.4.1 家庭空间的束缚:男权中心对“女性”的挤压 |
2.4.2 阶层外部的剥夺:男性领导对“下层”的欺辱 |
2.4.3 性别内部的排斥:“姐妹”的漠视 |
2.5 异化的消费空间:迷失在“都市梦”中身份符码 |
2.5.1 商品流布的都市景观 |
2.5.2 身份区隔的消费社会 |
小结 |
第三章 影视视域下“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与认同再现 |
3.1 “进城女工”的群像构建 |
3.1.1 装扮老土的“乡下土妞” |
3.1.2 表征“他者”的名字 |
3.1.3 孤陋寡闻的乡民 |
3.1.4 渴望城市的异乡人 |
3.2 “进城女工”个体形象构建 |
3.2.1 自尊自强的“奋斗者” |
3.2.2 以爱渡厄的苦情者 |
3.2.3 惨遭淘汰的“呆笨懒惰者” |
3.2.4 迷失自我的道德沦丧者 |
3.3 “进城女工”影视形象的性别构建 |
3.3.1 “类母亲”的“姐姐”和顺从的“妹妹” |
3.3.2 城市/男性加持下成功的“他者” |
3.3.3 不幸不争的“第二性” |
小结 |
第四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重建模式 |
4.1 扎根城市:重建“城里人”的身份认同 |
4.1.1 重塑自己形象 |
4.1.2 重估自我价值 |
4.1.3 皈依族群认同 |
4.1.4 用“爱情”换取未来 |
4.2 重返乡村:回归乡下人的身份认同 |
4.2.1 突显乡土身份:对抗“他者”的“自我”强化 |
4.2.2 重述身份意图:消解“异化”的乡村“取经人” |
4.2.3 归途是故乡:抚慰“游子”伤痛的最终港湾 |
4.3 国家认同叙事的主体建构 |
4.3.1 附会于国家叙事的“弄潮儿” |
4.3.2 消隐于宏大历史的小人物 |
第五章 影视再现中“进城女工”身份叙事的嬗变 |
5.1 本文内嬗变:“进城女工”身份认同的代际分层 |
5.1.1 进城动机:从谋求生存到享受生活 |
5.1.2 城市认同:从消极抗拒到积极迎合 |
5.1.3 身份归宿:从回归乡土到游荡在城市 |
5.2 本文外嬗变:影视作品的身份叙事流变 |
5.2.1 空间流变:从农村—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新农村 |
5.2.2 形象流变:从农民—农民工/“城里人”—(农民)到农民—农民工—新农民 |
5.2.3 叙事方式的流变:从苦难叙事到励志书写 |
5.2.4 认同的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化工园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1.1.2 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的背景与历程 |
1.1.3 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的主要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园区生态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1 生态化概念及其发展 |
2.1.2 园区生态化的内涵 |
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
2.3 博弈模型相关研究 |
2.3.1 博弈的概念及分类 |
2.3.2 政策博弈模型研究 |
2.3.3 园区博弈模型研究 |
2.4 成本收益分析相关研究 |
2.4.1 成本收益分析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2.4.2 成本收益分析的分类 |
2.5 园区生态化评价相关研究 |
2.5.1 园区生态化评价原则 |
2.5.2 园区生态化评价方法 |
2.5.3 园区生态化评价指标 |
2.5.4 园区生态化评价中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化工园区生态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构建及内涵解析 |
3.1 化工园区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3.2 化工园区生态化是典型的多中心治理问题 |
3.3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研究框架 |
3.3.1 化工园区生态化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
3.3.2 系统子变量识别 |
3.4 案例研究——嘉兴园区 |
3.4.1 嘉兴园区介绍 |
3.4.2 嘉兴园区社会生态系统解构 |
3.5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内涵解析及其意义 |
3.5.1 化工园区生态化内涵解析 |
3.5.2 指导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4 化工园区生态化的博弈模型与案例分析 |
4.1 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的政策梳理及解析 |
4.1.1 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政策梳理 |
4.1.2 重点政策解析 |
4.2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产业园区化博弈分析框架 |
4.2.1 Ostrom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
4.2.2 博弈论 |
4.2.3 成本收益分析 |
4.3 化工产业园区化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
4.3.1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 |
4.3.2 公众参与下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 |
4.3.3 博弈空间分析与结果讨论 |
4.4 化工产业园区化的纯策略博弈案例分析 |
4.4.1 案例企业成本收益分析 |
4.4.2 纯策略博弈案例分析 |
4.4.3 纯策略博弈案例讨论 |
4.5 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设计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5 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研究 |
5.1 中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体系概述 |
5.2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设计 |
5.2.2 过程评价 |
5.2.3 绩效评价 |
5.2.4 综合评价 |
5.3 中国化工园区20强生态化评价比较研究 |
5.3.1 过程评价结果 |
5.3.2 绩效评价结果 |
5.3.3 综合评价结果 |
5.3.4 政策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企业信息调研表 |
附录B 中国化工园区20强历年排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蒲寿康及其《心泉学诗稿》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蒲寿成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其交游情况 |
第一节 蒲寿宬所处的时代背景 |
一、时局变化 |
二、士风变化 |
三、诗坛取向的变化 |
第二节 蒲赛康的家世与生平 |
一、蒲寿宬的家世 |
二、蒲寿宬的生平 |
第三节 蒲寿宬的交游 |
一、蒲寿宬与刘克庄 |
二、蒲寿宬与胡仲弓 |
三、蒲寿宬与释圆悟 |
四、蒲寿宬与赵委顺 |
第二章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 |
第一节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情况 |
第二节 《心泉学诗稿》的版本源流 |
一、着录情况 |
一、现存版本 |
第三章 蒲寿宬的儒、佛、道家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儒、佛、道教三家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儒家与其文学创作 |
二、佛教与其文学创作 |
三、道家与其文学创作 |
第二节 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人生追求及其人格的塑造 |
二、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伊斯兰教思想 |
三、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诗歌中的阐发 |
第四章 《心泉学诗稿》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 |
第二节 交流酬唱的多维呈现 |
第三节 闲适生活的安贫乐道 |
第五章 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沉郁悲慨 |
一、生活体验上的丰富多彩 |
二、内容上的博大精深 |
三、感情上的饱满有力 |
第二节 冲澹闲远 |
一、内容上贴近生活 |
二、生活意象的选取 |
三、语言上的自然流畅 |
第三节 奇险瘦硬 |
一、构思巧妙 |
二、意境营造 |
三、炼字炼句 |
结话 |
凡例 |
古赋两首 |
其一 |
其二 |
瀑布泉赋 |
和倪梅村梅花赋 |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
咏史八首 |
示儿 |
明月篇 |
拙妇吟 |
和博古直五首 |
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 |
感兴 |
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
投後村先生刘尚书 |
柬曾梅坡二首 |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
寄窥堂庄使君 |
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
赠无庵道人风监 |
梅阳寄委顺赵君 |
寄丘钓矶 |
寄梅坡 |
与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观龙湫 |
已卯六月十一日书石室壁 |
舶使王会溪太寿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
九日简留松涧 |
心泉 |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
和漳浦余明府 |
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 |
上舶使监丞王会溪 |
登师姑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 |
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
古意答胡苇航 |
送远曲别苇航 |
见山台 |
泊舟兰溪 |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
仲冬下澣会同僚游东岩 |
寄豫章李明府 |
亦竹轩 |
六和塔僧房 |
送梅峰阮监镇东归 |
喷玉布 |
梅阳郡斋庵梅花五首 |
寓壑清流 |
白水岩 |
戏效浪仙体 |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後三首 |
草堂瀑布 |
题瀑布图后 |
中庭步月 |
纯阳洞读书和中山陈礼郎韵 |
又题纯阳洞 |
枸杞井 |
山中井 |
菊花潭 |
古意 |
头陀成庵主刺血写法华经 |
灯蛾 |
蜜蜂 |
蜘蛛 |
促织 |
蚁 |
蠧鱼 |
扪蝨 |
蚊二首 |
蚤 |
神骏歌送赵委顺就漕 |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
醉歌 |
菊露谣 |
送刘童子试艺天京 |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
君不来词寄云帽上人梅坡翁 |
送林城山归上饶 |
送孙耕山 |
赠日者冯鼎山 |
濯足瀑下 |
壮哉亭观龙湫作 |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
游金山寺呈茂老 |
游西岩 |
书草屋壁 |
愁剧忽失笑 |
九日 |
送庄纠之官莆阳 |
岁暮度朋山岭登山庵追慕先人不胜悲怆因用杨敬夫韵 |
友人若木余兄告归诗以送之 |
寄径山书记悟上人 |
寄思溪老藏叟珍上人 |
寄老溪上人 |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
和胡竹庄韵 |
次清老弟韵 |
赵委顺寄诗山中因次韵 |
题梅窗啸月图 |
赠隐者 |
挽吕秘书 |
悼亡 |
小儿生日 |
赠日者王谈天 |
阿助寿岁诵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请足成 |
送枯崖悟上人省觐三山 |
即事 |
约赵委顺北山试泉 |
春阴偶成柬枯崖 |
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 |
寄胡苇航料院 |
九月九日登山 |
题江心寺 |
七夕前二口与窥堂庄使君江横观水望霓怅然 |
溪堂春日即事 |
八月八日夜道士湖泛月 |
寒山暮景 |
三叠泉庐山简寂观十五里一名撷泉 |
题纯阳洞 |
重阳 |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
心泉 |
石潭观鱼 |
题金粟洞 |
种麦 |
委顺赵君见遗千里小景鸦鹊图有诗将之用韵为谢 |
送清老弟归荆湖幕 |
闻蟋蟀有感 |
挽仁山杨先生 |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 |
送择斋先生徐大监赴建仓 |
用老竹与子晦韵 |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
寄石隐老屿上人 |
和倪梅村 |
再用韵和苇航 |
与小儿助子游间横作 |
江横暮景 |
再题江横 |
游鼓山题天风海涛亭 |
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 |
寄何我轩 |
闲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画 |
岭後山庄 |
回谒蓝主簿道傍见梅偶成 |
题深省庵 |
依韵寄呈林城山 |
即席用委顺听甘师琴韵 |
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 |
西岩 |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
赠吴仰云 |
岁旦勉田邻 |
端午 |
山园芍药有花喜而赋 |
梦故人郭推官元用诗以奠之 |
夜闻邻笛 |
风雨终夜独坐不寐 |
田园秋兴 |
郊行有感 |
返重阳作 |
赋枸祀 |
画船 |
游武夷九曲 |
寄石隐 |
题叶寄杨芸夫 |
心泉二首 |
菊泉诗 |
闻泉 |
涧亭麈尾泉 |
江横信笔 |
书滴翠岩壁 |
书香炉瀑布图後 |
青霞西亭 |
沧浪亭 |
心泉 |
读可翁闲坐偈 |
白须 |
题石 |
怡云 |
寒食有感 |
郊意 |
题画竹扇寄友 |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
棹歌 |
牧童歌十首 |
山中秋晓 |
书隐者壁 |
飞泉 |
题赠枯崖 |
赠老溪孚上人 |
石室闲坐忆东坡渔舟一叶江吞天句成一绝 |
锡老弟山居 |
闺意 |
酒量减 |
题武夷 |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 |
月岩 |
青霞 |
玉女峰 |
题西山灵峰感应寺 |
题纯阳洞 |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 |
百花洲梅 |
早梅 |
瀑上见梅有怀老溪上人 |
雨中见梅泫然而作 |
次韵 |
赠林愚庵墨梅 |
题萧照画山水渔夫四轴 |
又渔夫四首 |
七夕 |
江上闻笛 |
春晓闻禽 |
闻鸡 |
闻蝉 |
赋竹间禽 |
饭牛歌 |
水碓 |
咏狸 |
南村 |
满江红 登楼偶作 |
贺新郎 赠铁笛 |
渔夫词十三首 |
又渔夫词二首 |
书玄真祠壁 |
欵乃词 赠渔夫刘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二 蒲寿宬词的艺术特色 |
附录三 蒲寿宬交游表 |
附录四 吕廷焯《蒲氏初五世太祖刺史公(蒲寿宬)傅》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技术选择分析路径 |
2.1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研究的基本范畴 |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2 技术和技术体系 |
2.1.3 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 |
2.1.4 STS视域的技术选择 |
2.2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简述和面临的现实矛盾 |
2.2.1 中国城镇化历史发展轨迹 |
2.2.2 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 |
2.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和路径分析框架 |
2.3.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 |
2.3.2 解决新型城镇化现实矛盾的技术选择原则 |
2.3.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路径——价值分析 |
3.1 新型城镇化价值主体扩展 |
3.1.1 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利益统一 |
3.1.2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统一 |
3.1.3 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统一 |
3.2 新型城镇化的客体价值目标 |
3.2.1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生活美好 |
3.2.2 新型城镇化是生活空间宜居 |
3.2.3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适度 |
3.3 基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价值评价标准 |
3.3.1 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和谐 |
3.3.2 生态价值评价标准——绿色 |
3.3.3 功效价值评价标准——智能 |
第4章 实现新型城镇化价值赋予的重点技术领域 |
4.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保证 |
4.1.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和谐价值赋予——为纲 |
4.1.2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综合 |
4.1.3 发展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思考 |
4.2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价值的路径 |
4.2.1 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赋予——为本 |
4.2.2 中国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
4.2.3 国际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启示 |
4.3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功效价值的手段 |
4.3.1 智能化技术的功效价值赋予——为魂 |
4.3.2 从信息技术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逻辑 |
4.3.3 智能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发挥作用的空间 |
第5章 辽阳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
5.1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5.1.1 辽阳县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5.1.2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
5.1.3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
5.2 以综合规划技术统领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
5.2.1 辽阳县以往规划技术的得失 |
5.2.2 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中的价值目标和设计思路 |
5.2.3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思考 |
5.3 以绿色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建设 |
5.3.1 辽阳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5.3.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必然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
5.3.3 以绿色技术化解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 |
5.4 以智能化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
5.4.1 辽阳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5.4.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 |
5.4.3 辽阳县智能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展望 |
5.5 新型城镇化重点技术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
5.5.1 加强规划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
5.5.2 以软技术促进技术产业化的技术扩散 |
5.5.3 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结合 |
5.5.4 强化城镇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和工信部门工作的统筹 |
第6章 结论 |
6.1 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路径及重点技术领域 |
6.1.1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评价标准 |
6.1.2 基于价值评价标准的技术选择 |
6.1.3 结合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技术选择探索 |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
6.2.1 以三大技术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建构 |
6.2.2 新型城镇化STS研究的未来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清洁生产并非高不可攀(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山海经》的山崇拜研究[D]. 李小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法治进路——对破解环境保护“搭便车”难题的思考[J]. 李嵩誉. 现代法学, 2020(05)
- [4]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D]. 周英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6]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化工园区生态化研究[D]. 杨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D]. 胡艳菊. 广西大学, 2019(01)
- [8]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D]. 马德勇. 东北大学, 2018(12)
- [9]黄冈秘卷[J]. 刘醒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2)
- [10]红雪莲[J]. 杜文娟. 红豆,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