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论文文献综述)
许聪琳[1](2021)在《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日益蓬勃,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贸易摩擦加剧、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等影响,我国在发展中也不断面临问题和挑战,我国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谋求外汇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银行、外贸企业等提供更全面的投资经验,为中国银行业发展外汇业务提供了战略与制度保障。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发展外汇业务,必须持续拓展金融发展的国际化领域。如何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发展外汇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外汇业务产品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主体城市,为了能够确保在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全球外汇市场中有立足地,如何稳定区域市场占有率,如何在同质化产品中打造自身特色,如何在稳固现有业绩基础上提质增效,是S分行在该区域内拓展外汇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岗位工作经验,较为详细地描述与分析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的营销现状及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市场营销领域经典理论及案例,在借鉴国内外银行同业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助SWOT模型,对外部竞争环境和经营现状分析,找出其在营销方面的不足,并依据7Ps等营销理论框架,对现有营销策略进行思考分析,分析表明,工商银行S分行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种类单一、营销渠道薄弱及缺乏营销意识等问题,根据工商银行总行“打造境内外汇首选银行”战略背景,结合本区域外汇政策、行内外汇营销重点,提出针对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包括明确市场定位、丰富外汇产品、优化价格标准、加快渠道创新和建设高标准的外汇营销团队等具体建议。现以本文致力于帮助工商银行S分行在当前外管政策、服务和产品创新中理清思路、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为更好地服务于S市经济、市场与客户提供一定的发展策略理论基础与指导。
胡妍[2](2020)在《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提出建设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明确要求,江西要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江西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迎来重大机遇。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欣喜,但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因此,对比评估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对迎来内陆开放发展历史性机遇的江西省来说,能更明确当下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就与不足,找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点,进一步提升江西省内陆型经济开放水平。国内外学者对开放型经济内涵、发展水平评估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积累了丰富研究成果,如国际分工、国际投资等理论;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法等研究方法,为江西省内陆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方法遵循。通过对江西省相关部门,南昌、赣州、九江等市,以及武汉市的走访和调研,获得了宝贵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省级和市级层面,构建了江西省域和市域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排第4位,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等对外开放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等贸易结构方面,与中部其他省份存在明显差距。2009—2018年,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0—2011年和2014—2015年有所波动,且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略有不均,南昌、九江、上饶和景德镇4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长期领先,抚州和新余2市排名长期靠后。使用灰色关联法计算2009—2018年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参考序列和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与教育水平3个层面的17个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结果显示,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因素是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长期影响因素,科技与教育水平方面的因素近几年影响程度加深。特定区域经济带动性不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依托合作区域不多等问题对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江西省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在促进外向型企业及特定区域发展、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外向型经济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国内外合作和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兰筱琳[3](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杨丽君[4](2019)在《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金融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发挥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极其重要。金融资源的流动应能满足淘汰落后产业,去过剩产能,培育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之需,应合理配置高度稀缺的金融资源。论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明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发展的内涵,比较指标的测算方法,选择能够体现各自内涵的指标及测算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先分别采取三项分项指标测度和比较: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再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将三项分项指标与经济增长相耦合后得出综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以便综合比较与计量分析。创新性地绘出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的三轴图,比较三者的长期和动态变化趋势。金融发展采用三项分项指标描述: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剖析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适宜分别阐述。本文综合考虑地区差异与空间联系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模型检验前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与诊断,采用不同模型与检验方法并比较优劣,选择最优模型和最佳检验方法,保证模型的稳健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紧紧围绕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尝试构建一套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内涵、界定指标及指标测算方法,分析影响机理,据此选择模型变量并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内容前后对应,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支撑,实证分析再反过来为理论分析提供佐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一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并存。新常态下,应基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金融发展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充分相融。二是中国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不同地区存在“单赢”之势。应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缩小地区差距,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共赢”。三是“先污染,再富裕”是低质量发展道路的简单复制,也非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摒弃急功近利,沉下心来走高质量的“不污染,就富裕”之路。四是金融高度发展不会必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金融化也会陷入“金融诅咒”。要避免金融发展陷入自我封闭循环,实现金融发展与以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发展之间的开放循环,加快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金融发展的国际市场对外开放。
戴方怡[5](2019)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文中认为财政努力是地方政府为达到潜在财政能力而通过经济或政治手段调整政府行为的过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是对地方政府主动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量化表示,它刻画了努力行为的实现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基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将其归为两大类,一类是财政资源分配因素,包括财政资源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即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另一类是非财政资源分配因素,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区域开放度、收支压力、政府间财政竞争、税收积极性和征管效率等。本文关注的焦点是财政资源分配因素中的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在研究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时,大多数学者一般都侧重于分析财力差异与包括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财税体制的关系,这种研究为如何直接治理过大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及其相关影响机制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形成原因、治理方向以及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大多是建立在省级数据基础上的传统计量分析法。而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管理制度,市县级财政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级财政实现了我国近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本文试图应用全国省市县三级财政数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度做大致的测算和分析。同时基于空间溢出视角,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对测算出来的财政努力度做计量检验、模型估计和效应分解,试图理清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行为规律,以期为推进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与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经验数据和实证参考。文章发现一些地方收支矛盾尖锐,财力缺口较大;地方债问题突出,危及财政安全;转移支付未发挥均等化作用,且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努力度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且地区差异较大。针对研究结论本文结合近期高层经济会议热点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痛点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建议如下:一是加快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二是推进财政供给侧改革,弥补财力缺口;三是规范地方债融资机制,防控财政风险;四是完善转移支付激励机制,提高财政汲取积极性。
杜健,李鸿霞[6](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外贸发展对策认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青海省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受进出口商品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科技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为青海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契机,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沿线国家的资源,青海省能够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完成经济结构的优化,形成更为开放的新格局。
仇文燕[7](2018)在《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在资源配置需要日益高涨和生产经营方式日渐多变的大环境下,作为海运转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必经转运点,港口在经济发张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的作用。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我国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其腹地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对港口物流进行正确定义理解的基础上,对北部湾港口物流成立10年以来的数据,和西南地区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这些不足存在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其腹地西南地区外贸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选用了北部湾港和其腹地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通过分析考量,在港口物流和腹地外贸协同发展的期望下,北部湾港及其腹地西南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外贸协同发展没有明显相关性,北部湾港口与腹地协同发展的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结论是:要推动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腹地协同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航道水深、集疏运网络、码头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划,进一步降低港口费用,提高远洋航线密集度,逐步改变北部湾港在西南地区港口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同时减少腹地外贸对广州港、湛江港等的分流现象。
文艺[8](2016)在《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收入陷阱”是在2006年由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指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状态后,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和爆发,无法继续支持其发展以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最终使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创造了“中国奇迹”。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382美元,2015年达到7990美元,标志着中国由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国家逐步迈进。但同时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各种矛盾逐渐突出,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结构性矛盾愈发严重,引起了学界的普遍担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研究问题,主要分析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劳动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维度分析发现,合理的劳动收入占比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别开展国际国内实证研究,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与人均GDP的关系,试图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实证结果发现劳动收入占比对人均GDP的影响为正,劳动收入占比平方项对人均GDP的影响为负,且均为显着,这表明存在最优的劳动收入占比;从劳动收入占比与六大机制的交互项看,需求侧中投资、消费和外贸的影响不显着,供给侧中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显着。从国际分组的情况来看,高收入组国家最优劳动收入占比要大于中高收入组国家最优值,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应当相应的提高劳动收入占比。随后本文深刻分析了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决定的制度特征,认为劳动收入占比表现出因经济转轨而复杂多变的态势,但收入分配应坚持劳动价值论为导向。本文认为经济增长理论不停地发展变化,其实际是对增长核心动力不断认识的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产生影响,如何保持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分配格局应当确立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不应该崇尚物质资本积累的资本决定论;要以人为中心推进供给侧改革,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
刘刚[9](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贸易额、FDI存量有了显着提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与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地理格局的重要变化,其依托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意义重大。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之下,首先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和“一带一路”战略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本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贸易依存度、FDI等指标对比分析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析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在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关系的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给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西部地区的角度出发,分析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本文以贵州为例,对贵州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策效率等因素制约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贵州应全面提升三大产业,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构建内陆开放示范区,打造国家级重要的产业基地,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外贸主体,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和通道作用,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朱瑞雪[10](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即用创新的合作方式,使丝路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合作领域更为广阔、多边合作更加深入。这是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从外部效应看,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深化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关系,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欧亚大陆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从内部效应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开放前沿;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经济环境;消化中国严重过剩产能,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契合了国外和国内的发展需求,受到沿线各国和国内各地区的欢迎与积极参与。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咽喉。如今,’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境外起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地带。近些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20多年间双边贸易额扩大了近100倍。目前,中国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额也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第四大外资来源国。此外,双方在能源、交通、金融、产能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提升。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结构互补,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已显示出良好的合作势头。然而,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较大的挑战。本论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建设基础、建设路径及对策建议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并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领域合作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为理论综述。论文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地缘经济理论等,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阐述了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并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出于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中国西部开发开放、能源安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良好的历史人文基础、睦邻友好基础、认同共识基础、经济合作基础、基础设施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系统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和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情况。第五章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自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得到了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同中亚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宣言、协议、公报等,明确了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和合作领域,这为双方开展区域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投资环境欠佳、能源合作困难重重、金融合作发展缓慢、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等。第六章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和合作重点,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要在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和平合作的建设原则下,采取多领域、增量利益、“点-轴-面”合作模式,发挥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双方合作深入开展。第七章针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还需处理好与相关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丝路外交,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深入合作。第八章为结论,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二、青海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论文提纲范文)
(1)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
2.1.1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概念 |
2.1.2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种类 |
2.2 相关营销理论 |
2.2.1 营销战略理论 |
2.2.2 7Ps营销理论 |
2.3 研究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SWOT分析模型 |
第三章 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中国工商银行S分行概况 |
3.1.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
3.1.2 中国工商银行S分行简介 |
3.2 中国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经营现状 |
3.3 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定位不明确 |
3.3.2 外汇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
3.3.3 外汇定价策略有待改进 |
3.3.4 外汇渠道相对薄弱 |
3.3.5 外汇人员意识和技能待提升 |
3.3.6 服务过程效率低 |
第四章 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金融同业竞争分析 |
4.2.2 客户需求分析 |
4.3 营销环境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分析 |
5.1 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明确市场定位 |
5.2 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7Ps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优化 |
5.2.2 价格策略优化 |
5.2.3 渠道策略优化 |
5.2.4 促销策略优化 |
5.2.5 人员策略优化 |
5.2.6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
5.2.7 服务过程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国际分工理论 |
1.2.2 国际投资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开放型经济内涵及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
2.2 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关于江西省对外开放及影响因素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
3.1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及条件 |
3.1.1 发展基础 |
3.1.2 发展条件 |
3.2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
3.2.1 内外贸成就 |
3.2.2 吸引外资及对外投资成就 |
3.2.3 内陆开放平台建设成就 |
3.3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 |
3.3.1 发展存在的不足 |
3.3.2 发展面临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估——基于时间和空间的比较 |
4.1 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估方法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比较 |
4.2.1 省级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
4.2.2 市级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
4.3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比较 |
4.3.1 评估结果 |
4.3.2 评估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
5.1 分析方法与序列选择 |
5.1.1 分析方法 |
5.1.2 序列选择 |
5.2 关联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1 计算结果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促进外向型产业及特定区域发展 |
6.2.2 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6.2.3 提升外向型经济科技创新水平 |
6.2.4 加强国内外合作发展 |
6.2.5 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研方案 |
致谢 |
(3)“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范围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五、中巴经济走廊 |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
一、筛选依据 |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
二、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方法 |
一、变异系数法 |
二、归一法 |
三、GML指数模型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环境保障 |
四、服务保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一、传统安全风险 |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投融资机制 |
二、安全保障机制 |
三、法律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文章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综述 |
2.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发展脉络 |
2.1.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文献梳理 |
2.1.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研究综述 |
2.1.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研究方向 |
2.2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2.2.2 金融发展文献梳理 |
2.2.3 金融发展文献述评 |
2.3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 |
2.3.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梳理 |
2.4 金融发展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发展之外的环境影响因素 |
2.4.2 金融资源之外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因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 |
3.1 美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1.1 美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1.2 美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1.3 美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2 日本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2.1 日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2.2 日本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2.3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3 英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3.1 英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3.2 英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3.3 英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不足 |
3.4 以色列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4.1 以色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4.2 以色列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4.3 以色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3.5 欧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1 欧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5.2 欧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5.3 欧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阻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发展指标分解及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4.2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2.1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两种途径 |
4.2.2 金融总量供需反映的两种金融发展循环作用 |
4.3 金融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 金融效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1 金融效率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同步性 |
4.4.2 金融效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状况:基于三个维度的比较 |
5.1 中国整体相关发展状况阶段性比较 |
5.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阶段性比较 |
5.1.2 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比较 |
5.2 省域维度相关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2.1 省域维度产业结构优化对比 |
5.2.2 省域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对比 |
5.3 五大热点地区相关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
5.3.1 五大热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差异 |
5.3.2 五大热点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数据和变量说明及检验 |
6.1.1 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6.1.3 异方差等回归诊断 |
6.1.4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6.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6.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1 全面FGLS和OLS稳健标准误检验 |
6.3.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6.4 检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经验 |
7.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综合实力的城市差异 |
7.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发展情况比较 |
7.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聚类对比分析 |
7.1.3 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综合实力差异 |
7.2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7.2.1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变量相关性等检验 |
7.3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7.4 模型稳健性检验 |
7.4.1 替换因变量检验稳健性 |
7.4.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7.5 检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5)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财政能力 |
2.1.2 财政努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转移支付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说 |
2.3.1 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因素分析 |
2.3.2 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与研究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现状及分析 |
3.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
3.1.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3.1.2 分地区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3.2 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现状分析 |
3.2.1 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分析 |
3.2.2 分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分析 |
3.3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
3.3.1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 |
3.3.2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分析 |
3.3.3 分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测算及分析 |
4.1 测算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系数测算 |
4.3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各省财政努力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2 省、市、县财政努力度比较分析 |
4.3.3 分区域财政努力度差异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1.1 变量定义及其计算处理 |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5.2.1 模型设计 |
5.2.2 空间矩阵设置 |
5.2.3 莫兰检验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
5.3.2 全国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3 分地区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外贸发展对策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省外贸发展现状 |
1.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2.外贸企业科技投入不足, 创新力较弱 |
3.贸易方式结构不合理 |
4.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
5.历史、地理位置等因素 |
二、“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青海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外贸的发展对策 |
1.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带动沿线地区共同发展 |
2.提升交通及物流发展水平, 构建完整保障体系 |
3.实施外贸品牌战略, 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培养高素质人才 |
5.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
四、结语 |
(7)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 |
1.2.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 |
1.2.3 物流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
1.2.4 物流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
1.2.5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港口物流的内涵与界定 |
1.4.2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
1.4.3 增长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外贸发展现状 |
2.1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2.1.1 北部湾港港口概况 |
2.1.2 北部湾港年吞吐总量和泊位数 |
2.1.3 北部湾港运输集散网络 |
2.1.4 北部湾港口腹地界定 |
2.2 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2.2.1 广西对外贸易发展 |
2.2.2 云南对外贸易发展 |
2.2.3 重庆对外贸易发展 |
2.2.4 四川对外贸易发展 |
2.2.5 贵州对外贸易发展 |
2.2.6 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总况 |
2.3 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关系 |
2.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2.3.2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北部湾港与西南地区外贸发展问题及成因 |
3.1 北部湾港与西南地区外贸发展问题 |
3.1.1 港口统一协调不足 |
3.1.2 港口信息化程度低 |
3.1.3 港口腹地对外贸易呈下跌趋势 |
3.1.4 西南地区出口货物运输分流严重 |
3.2 原因分析 |
3.2.1 外部客观原因 |
3.2.2 内部主观原因 |
第四章 推进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地区对外贸易协同发展对策 |
4.1 国内外港口腹地发展经验 |
4.1.1 国内经验借鉴 |
4.1.2 国外经验借鉴 |
4.2 经验启示 |
4.3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建议 |
4.3.1 打造北部湾港口成为地区对外贸易物流发展平台 |
4.3.2 加强北部湾港口物流区域合作 |
4.3.3 政府层面的工作 |
4.3.4 行业方面的合作 |
4.3.5 企业方面的问题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结论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2 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的相关经验研究 |
1.2.3 关于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相关界定 |
2.1.1 “中等收入陷阱”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经济持续增长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2.1.3 劳动收入占比概念及其度量 |
2.1.4 经济增长下的劳动收入占比 |
2.2 供给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2.1 传统的供给学派理论 |
2.2.2 知识积累视角下的增长理论 |
2.2.3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卢卡斯模型 |
2.2.4 扩展的MRW模型 |
2.3 需求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3.1 传统的需求学派理论 |
2.3.2 凯恩斯与后凯恩斯理论 |
2.3.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3.4 巴杜里—马格林的需求模型 |
2.4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劳动收入分配的经济理论 |
2.4.1 劳动价值、生产关系与劳动收入份额 |
2.4.2 收入分配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
2.4.3 剩余价值、收入分配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
2.4.4 收入分配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分析 |
3.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框架模型 |
3.1.2 供给侧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3 需求侧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 供给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 |
3.2.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力资本渠道 |
3.2.2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技进步渠道 |
3.2.3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结构渠道 |
3.3 需求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 |
3.3.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投资渠道 |
3.3.2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消费渠道 |
3.3.3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贸易渠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典型经验事实 |
4.1 典型国家经济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 |
4.1.1 典型国家经济增长概况 |
4.1.2 典型国家劳动收入占比概况 |
4.2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事实 |
4.2.1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2.2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2.3 美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2.4 德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3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事实 |
4.3.1 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3.2 阿根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3.3 菲律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3.4 马来西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
4.4 经验借鉴及主要启示 |
4.4.1 调整要素分配提升劳动收入占比 |
4.4.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积人力资本 |
4.4.3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学科技进步 |
4.4.4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实证研究 |
5.1 计量模型构建 |
5.1.1 理论基础 |
5.1.2 计量模型估计 |
5.1.3 实证方法与过程 |
5.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5.2.3 解释变量的选取 |
5.3 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经验事实 |
6.1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概况 |
6.1.1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及其阶段性特征 |
6.1.2 各省劳动收入占比及变化趋势 |
6.1.3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 |
6.1.4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判断 |
6.2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偏向性分析 |
6.2.1 按劳分配制度的确立(1949-1878 年) |
6.2.2 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1978-1987 年) |
6.2.3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7-1997 年) |
6.2.4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确立(1997-至今) |
6.3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因素 |
6.3.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3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4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5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6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4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提高的制约因素 |
6.4.1 经济发展阶段的局限 |
6.4.2 国际分工体系的制约 |
6.4.3 财政收入增长的压力 |
6.4.4 二元结构障碍与不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并存 |
6.4.5 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影响 |
6.4.6 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实证研究 |
7.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1.1 理论基础 |
7.1.2 计量模型估计 |
7.1.3 实证方法与过程 |
7.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2.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7.2.3 解释变量的选取 |
7.3 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结果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进一步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 |
8.1.1 坚持以劳动和知识为导向的收入分配 |
8.1.2 适当降低政府收入推动工资合理增长 |
8.1.3 完善劳动力市场注重人力资本协调性 |
8.2 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1 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
8.2.2 加大科技投入以推动和实现协同创新 |
8.2.3 优化产业间产业内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
8.3 实施保稳定需求侧政策的配合 |
8.3.1 调整企业收入占比促进投资消费均衡 |
8.3.2 通过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
8.3.3 实行战略转变提升对外开放发展水平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一带一路为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1.2.2 优先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制定西部对外开放战略 |
1.2.3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可以探索出一条以开放促进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径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
1.3.2 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 |
1.3.3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战略及战略实施研究 |
1.3.4 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定量研究 |
1.3.5 区域发展比较度量研究 |
1.3.6 主要经济体内陆开发开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 |
1.4.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一带一路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 |
2.1.1“一带一路”战略综述 |
2.1.2 区域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
2.1.3“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关系 |
2.2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均衡发展理论 |
2.2.2 不均衡发展理论 |
2.3 全面立体开放战略理论 |
2.3.1 经济全球化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 |
2.3.2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经济开放的论述 |
第3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3.1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3.1.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3.1.2 东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
3.2 中国东西部地区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
3.2.1 东西部地区外贸分析 |
3.2.2 东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3 东西部地区投资情况分析 |
3.3.1 东西部地区外资总量分析 |
3.3.2 东西部地区投资结构分析 |
第4章 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 要素投入差距 |
4.1.1 资本积累差距 |
4.1.2 金融市场发展差距 |
4.1.3 人力资本因素 |
4.1.4 基础设施因素 |
4.2 经济结构差距 |
4.2.1 产业结构差异 |
4.2.2 所有制结构差异 |
4.3 政府与政策层面差异 |
4.3.1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差异 |
4.3.2 地方政府效率差异 |
第5章“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5.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意义 |
5.1.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 |
5.1.2“一带一路”对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义 |
5.2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挑战 |
5.2.1 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 |
5.2.2 人力资本层面 |
5.2.3 对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
5.2.4 地方政府推动“一带一路”的路径思路问题 |
第6章“一带一路”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国家层面政策建议 |
6.1.1 重新定位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 |
6.1.2 对西部地区职能的科学分工 |
6.1.3 推动西部地区服务业建设 |
6.1.4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 |
6.2 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角度建议 |
6.2.1 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优势产能 |
6.2.2 实施产业“反梯度转移”战略,走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6.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6.2.4 发挥旅游和文化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
6.2.5 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第7章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7.1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7.1.1 贵州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7.1.2 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7.1.3 招商引资面临的挑战 |
7.1.4 对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
7.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新机遇 |
7.2.1 经济新常态带来发展新机遇 |
7.2.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 |
7.3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7.3.1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
7.3.2 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 |
7.3.3 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
7.3.4 加快构建现代贸易体系 |
7.3.5 加快资本体系建设 |
7.3.6 建设教育科技基地 |
7.3.7 加快“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建设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研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3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4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1 关税同盟理论 |
2.3.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3.3 共同市场理论 |
2.3.4 货币联盟理论 |
2.4 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点—轴”理论 |
2.4.3 网络开发理论 |
2.5 地缘经济理论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实性与可行性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1 丝绸之路的源起——先秦时期 |
3.1.2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3.1.3 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隋唐时期 |
3.1.4 丝绸之路的再度兴起与衰败——宋元明清时期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现实背景 |
3.2.1 国际背景 |
3.2.2 国内背景 |
3.3 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 |
3.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 |
3.4.1 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 |
3.4.2 中国西部开发开放 |
3.4.3 能源安全 |
3.4.4 人民币国际化 |
3.4.5 经济转型升级 |
3.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可行性 |
3.5.1 历史人文基础 |
3.5.2 睦邻友好基础 |
3.5.3 认同共识基础 |
3.5.4 社会经济基础 |
3.5.5 贸易投资合作基础 |
3.5.6 产业合作基础 |
3.5.7 金融合作基础 |
3.5.8 基础设施基础 |
4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
4.1.1 经济规模及增长情况 |
4.1.2 经济结构 |
4.2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 |
4.2.1 贸易合作 |
4.2.2 投资合作 |
4.3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4.3.1 中亚国家能源潜力 |
4.3.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历程 |
4.3.3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特点 |
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
4.4.1 政府间金融合作与区域投融资机构的建立 |
4.4.2 本币跨境使用 |
4.4.3 互设金融机构与项目融资合作 |
4.4.4 金融监管合作 |
4.4.5 金融合作对外交流 |
4.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物流合作 |
4.5.1 铁路运输合作 |
4.5.2 公路运输合作 |
4.5.3 航空运输合作 |
4.5.4 岸基础设施 |
4.5.5 物流基地建设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5.1 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 |
5.1.1 贸易投资合作 |
5.1.2 能源合作 |
5.1.3 金融合作 |
5.1.4 交通物流合作 |
5.2 区域经贸合作的挑战 |
5.2.1 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 |
5.2.2 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5.2.3 贸易投资环境欠佳 |
5.2.4 能源合作困难重重 |
5.2.5 金融合作发展缓慢 |
5.2.6 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 |
6.1 发展目标 |
6.1.1 近期目标 |
6.1.2 远景目标 |
6.2 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 |
6.2.1 建设原则 |
6.2.2 合作模式 |
6.3 合作机制 |
6.4 合作重点 |
6.4.1 政策沟通 |
6.4.2 设施联通 |
6.4.3 贸易畅通 |
6.4.4 资金融通 |
6.4.5 民心相通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处理好大国关系 |
7.2 强化贸易投资合作 |
7.2.1 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 |
7.2.2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
7.2.3 构建“数字丝绸之路” |
7.2.4 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
7.2.5 创新企业对外投资模式 |
7.3 深化能源合作 |
7.3.1 进一步加大能源外交力度 |
7.3.2 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价格体系 |
7.3.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7.3.4 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 |
7.4 推进金融合作 |
7.4.1 以金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
7.4.2 加强互设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 |
7.4.3 疏导人民币流通渠道 |
7.4.4 寻求多渠道融资支持 |
7.4.5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
7.5 加强交通物流合作 |
7.5.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7.5.2 深化交通网络联通合作 |
7.5.3 创新区域交通运输协调机制 |
7.5.4 实现口岸通关便利化 |
7.5.5 合理解决国际货运班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7.5.6 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口岸对接 |
7.5.7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青海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商银行S分行外汇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许聪琳. 河北大学, 2021(02)
- [2]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妍.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杨丽君. 东南大学, 2019(06)
- [5]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D]. 戴方怡.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6]“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外贸发展对策认识[J]. 杜健,李鸿霞. 全国流通经济, 2019(09)
- [7]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D]. 仇文燕. 广西大学, 2018(06)
- [8]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D]. 文艺. 湘潭大学, 2016(06)
- [9]“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D]. 刘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D]. 朱瑞雪.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