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油价可能暴跌(论文文献综述)
吕江[1](2021)在《“一带一路”与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秩序重塑:全球挑战、治理反思与中国选择》文中指出虽然当前国际油价已趋于稳步回升,但新冠肺炎疫情与油价暴跌所暴露出的叠加效应,却印证出国际能源治理的无序化;且到目前为止,这种无序化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观。这也将意味着,国际油价的再次振荡、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仍会对未来国家能源安全形成严峻挑战。显然,这种无序化和不确定性是由于国际能源机制的治理能力匮乏所造成的。故而,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秩序重构之时,应从根本上确立起新的国家能源安全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加强能源金融建设,从而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下,促成国际能源秩序重塑,保障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马冰瑞[2](2021)在《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原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石油公司,而油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紧密依赖于石油公司,因此油服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发展环境的挑战。但是由于短时间内石油对能源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于石油的刚性需求,为油服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油服行业若想提高自身的业绩并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财务竞争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对于油服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并不多见,还未形成公认的、系统的财务竞争力理论体系及评价方法和理论。因此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具体包括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概念、财务竞争力的理论,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其次,本文以杰瑞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油服行业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杰瑞公司现有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引出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然后,根据油服公司的特点构建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因子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进而得出杰瑞公司在各公共因子以及综合能力中的排名情况;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找出影响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问题所在,进而提出相应合理的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杰瑞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在所选取的同行业的其他34家上市公司中,整体得分排名靠后,除盈利能力因子外,其余公共因子均排名较低。据此对杰瑞公司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分析,最终从推进各板块协同发展、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对杰瑞公司提出改进财务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杰瑞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今后油服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周青[3](2021)在《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文中指出在会计领域的研究中,盈余管理一直都是学者们热衷的课题。国内外不乏从动机、经济后果、手段等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的研究,且多是从应计盈余或是从真实盈余切入。而事实上除这两种方法以外,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手段。其主张在净利润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以错误的分类方式将核心费用项目转嫁到非核心项目上,从而对利润结构进行粉饰,实现核心利润虚增、盈余持续性得以美化的目的。现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业绩门槛,符合监管要求,推高股票定价。实施分类转移并不会对最终的净利润产生影响,只是对利润结构做了调整。如果以净利润作为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和股票定价,那么上市公司就失去在IPO过程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准入制度核准制下,我国监管部门对IPO的公司确立的最低业绩门槛是以“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孰低”为标准的。拟上市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大于零的情况下,是存在分类转移动机来提高“孰低原则下的净利润”的。不仅如此,从以往的发行审核实践来看,发审委专家更关注IPO公司盈余的可持续性。在利润表中核心盈余往往更具有持续性,所以拟上市公司极有可能迎合发审专家偏好,虚增核心盈余以传递更具持续性的盈余结构信息,这进一步增强了拟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的动机。本文首次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本文从概念、理论出发回顾盈余管理,并对其文献成果做了梳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同时梳理了IPO制度背景、IPO中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及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根据已有学者对我国A股市场2007-2016年IPO的公司实证研究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着的分类转移,且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在大样本中选取案例典型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司在国际油价大跌的背景下业绩异于同行业持续增长成功过会,上市后业绩大幅度下降,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剧增,收到发审委及上交所诸多问询。本文通过分析其进行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因、机会以及上市前后财务数据波动,判定其在IPO过程中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最后对公司盈余管理后的经济后果及案例进行总结。对案件分析后得出结论:(1)具有多种IPO动机的博迈科确实在IPO过程中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行为;(2)博迈科能够有机会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是IPO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导致其利用了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多种手段维持上市前出色业绩成功过会;(3)博迈科的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缺失等内部因素给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最终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不仅损害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的研究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为背景,研究并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IPO运作中具有分类转移进行盈余操作的存在动机与可能,并对其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向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审计师等多种主体提出可行意见,促进公众对分类转移的识别能力,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确立投资策略,促进市场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有效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陈瑾[4](2021)在《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发展,由诸多能源市场间的关联影响与关键因素相互交叉而导致的波动溢出现象日趋明显,并进一步表现为网络扩散现象,即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若无法及时有效并全面测度和应对这类因市场间或市场外扰动所产生的波动溢出及其延续的网络扩散现象,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或经济风险甚至是危机。尽管已有文献详细探讨了能源市场两两波动溢出效应,但立足网络视角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进行全面测度、识别和管理的系统研究尚少。另外,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一体化性等特征,故从单一趋势对能源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鉴于此,文章将分别从整体趋势、极端趋势以及动态趋势三个视角出发,系统研究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尝试从多维度出发,探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及其衍生的网络效应,进而展示不同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现象与市场联动反应,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识别和监管相关市场。此外,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风险传染机制,文章还将研究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的网络动态演化,并通过实证捕获溢出关键路径和中心节点,以便开展最终的多层次节点管理研究。整体而言,全文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识别风险传染、预测风险传染、降低风险传染,并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如下:整体趋势下,文章在对不同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识别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波动溢出网络,对市场之间溢出效应进行系列对比,从而了解了各市场间溢出关系,识别了关键市场。上述研究更趋向于横向地比较各市场间的波动溢出,而基于所构建的波动溢出网络,进一步分析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则倾向于纵向比较不同能源市场在各时期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也揭示了能源市场间长期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明晰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其有效控制波动溢出效应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起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现象在近3年来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石油、风能和水能市场,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研究还揭示了由多派系向单派系的转变现象,反映了近10年来同质化的网络演化趋势,该同质化网络演化趋势也表明能源市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可能会迅速蔓延,并对整个波动溢出网络产生影响。尽管发生概率低,能源市场间极端波动溢出则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文章在识别和测度关键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能源市场的尾部相依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派系分析法对极端风险扩散进行了多视角研究。而考虑到2019年年底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文章还集中探讨了从2019年至2020年能源市场间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都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所以,文中着重分析了能源市场下尾部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更强,特别是市场繁荣期,这也反映了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不对称性特征。在极端波动的溢出网络中,水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基于此,各国都在疫情期间采取措施,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以防止溢出风险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事物的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不同的市场、国家和经济体在改变和发展的同时,易对相关联的对象产生波动影响和传导,而这类现象又具体表现为经济个体间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文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源市场间固定不变的波动溢出,还需要补充研究能源市场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动态波动溢出。鉴于此,文章立足时变Copula对9个国际能源市场间的动态波动溢出进行了识别和测度,立足所得出的动态波动溢出系数构建了动态波动溢出网络。通过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别基于人工识别和曼-肯德尔识别,挖掘了动态波动溢出的趋势点。基于上述趋势点,进一步在凝聚子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市场近十年的波动溢出情景演化趋势。研究发现,非可再生能源的动态波动溢出在十年间相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较弱,原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不易受其它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和太阳能市场的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明显强于非可再生能源。另外,水能市场在十年间的影响力较强,而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则不易受其它市场波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可再生能源之间呈现较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这也表明其联系更为紧密,也容易受市场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上述不同趋势下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和情景演化分析,并结合所得结论,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节点管理具体对策与其它建议。例如,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方面推行有效的政策机制,在不同趋势下灵活抑制关键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与网络影响,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甚至是经济危机。另外,鼓励能源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其能源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能源企业应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能源产量和价格,并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应关注不同趋势下能源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投资策略。同时关注不同派系下的能源市场,以分散投资风险。文章研究的内容具备数据、实证和结果支撑,更加具备可信性。通过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系统研究,能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和能源投资者在能源行业的相关经济管理和参与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杨雪琴[5](2021)在《国际石油公司利用一体化结构平衡油价风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石油公司一体化结构平衡油价风险的效果,以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和道达尔五大国际石油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其板块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各公司2014—2019年的经营表现。研究表明,国际石油公司的一体化结构发挥了平衡油价风险的作用,但2020年初油价暴跌后,各公司业绩表现并未凸显出上下游互补作用,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油价暴跌,对油气市场供应端和需求端形成双重挤压,使得下游利润同样下滑,一体化结构抵御油价波动风险的效果不明显。为适应行业环境变化,国际石油公司迅速采取战略调整举措。其中,BP公司出售化工业务,但业务剥离与2012年康菲公司"去一体化"存在显着不同,"去一体化"是对公司组织结构的根本改变,目前仅是个别公司的战略选择,大型石油公司依然重视一体化发展,并以油价下跌为契机,倒逼公司产业结构优化。
尚艳丽,任重远,李博媛,周勇,钱铮[6](2021)在《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分别于1985、1997、2008、2014和2020年经历了5次暴跌,跌幅均超过60%。从前4次油价暴跌后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来看,总体上只有2008年油价暴跌后大部分资源国仍维持高油价时期收紧的对外合作政策,其余3次均放松对外合作政策,也有部分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受油价波动的影响不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供应严重过剩的影响,预期本轮油价暴跌后,大部分资源国将调整对外合作政策,既可能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对外合作政策,也可能收紧对外合作政策,拖欠应付款项,甚至对合作方大开罚单。未来一段时期,油气资源依然是世界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石油公司面临一定的机会和风险,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于宏源[7](2020)在《地缘政治视域下国际石油价格的震荡及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震荡成为当前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2020年国际油价震荡受到疫情、世界经济低迷、供需失衡、地缘经济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且在此背景下,石油的地缘政治作用明显上升。当前,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都将油气资源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欧佩克+"国家、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能源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期提升各自在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亚洲已成为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心,且随着未来全球石油需求中心持续向亚洲转移,原来由生产国主导的价格交易机制逐渐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能源安全、大国油气战略和全球金融相互交叉和渗透。同时,低油价可以降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能源成本,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支持,但低油价也会冲击石油工业、影响中东的稳定,并带来其他风险和危机。因此中国应把握国际能源结构变革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贾京坤,朱英,邱晓,鄢梓遥[8](2020)在《石油公司遭双重“黑天鹅”事件冲击 能源转型或将成为新出路——基于国际石油公司2020年一季度业绩和战略调整的分析和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石油"价格战"事件的影响,油气行业受到供需双侧的冲击,国际五大石油公司收入利润下降。但第一季度双重"黑天鹅"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实际上表现的强于对各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冲击,3月中旬最低时各大石油公司的股价相比年初均出现"腰斩"。预计第二季度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将更大,各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将继续下行。为紧急应对目前不利情形,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发布措施,壳牌公司首次宣布了降低股息派发,力图保持财务弹性。BP、道达尔、壳牌等公司一方面宣布削减资本支出,另一方面表示对于低碳计划或新能源业务的投资将不会动摇,保持"脱碳"步伐,坚持能源转型战略。文章基于对各石油公司业绩和战略调整情况的分析,为我国石油企业提出了战略新思路和发展机会的建议。
陈玉婷[9](2020)在《经济类文本名词化结构的英汉翻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新兴市场大趋势》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属于经济类型文本,正式程度较高,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动词名词化结构,而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学者们对名词化结构的分类不能完全解释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实践中名词化结构所在的语境以及其与其它词汇的搭配,对名词化结构进行重新分类,并且探讨不同的名词化结构的翻译方法。未来二十年,新兴市场的消费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密切注意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亚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许多地区的新兴市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例如贫困﹑不平等﹑社会治理薄弱和基础设施不足。《新兴市场大趋势》一书介绍了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该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翻译项目的简要介绍,包括源文本和作者的介绍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工作、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第三部分是这篇报告的主要部分,作者讨论了不同名词化结构的翻译,并举例以佐证其观点。第四部分是针对本次翻译实践得出的结论。通常,动词名词化结构可以译为动词或者名词,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探究在何种情况下动词名词化结构应该译为动词、何种情况下该译为名词。分析发现,当动词名词化结构用作术语或与实义动词搭配时,通常译成名词或名词短语;当动词名词化结构被用在“动词名词化+介词+名词/名词短语”结构中或者与乏词义动词搭配时,动词名词化结构通常被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动词。“动词名词化+介词+名词/名词短语”结构通常可译为主谓结构或者动宾结构,具体取决于动词名词化词语与名词/名词短语之间的关系。
吴磊[10](2020)在《新冠疫情下的石油危机及其影响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大幅萎缩,导致国际油价暴跌,对石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也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短期内,国际油价大幅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的可能性渺茫,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荆棘密布。中国需要密切关注石油供应链和产油国政治经济情况变化,抓住机遇扩充石油战略储备,扩大国内有效油气消费需求,释放油气消费潜力,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石油工业的不利影响,增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动力。
二、2001年油价可能暴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油价可能暴跌(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与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秩序重塑:全球挑战、治理反思与中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秩序的全球挑战 |
(一)全球能源震荡,传统能源安全观被打破 |
(二)能源危机下没有真正的赢家 |
二、对后疫情时代能源失序的治理反思 |
(一)国际能源治理机制的碎片化无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 |
1. 国际能源治理机制缺乏围绕能源安全新问题的应对之策 |
2. 一些重要的能源大国和新兴能源国家未被纳入到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 |
(二)国际能源治理赤字难以适应新时代能源转型的长远诉求 |
1. 国际能源治理机制未对能源结构变化做出积极回应 |
2. 国际能源治理机制缺乏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应对策略 |
(三)西方治理范式的衰落与中国转向 |
三、重塑全球能源秩序的“一带一路”选择 |
(一)从权力结构来看,中国具备了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
(二)从组织架构来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已建立 |
(三)从利益博弈来看,存在相关国家或损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消极影响 |
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上的中国行动 |
(一)积极开展“一带一路”能源供需平衡的机制构建 |
1. 促成“一带一路”能源应急机制的出台 |
2. 加强与“欧佩克+”联盟的沟通 |
3. 妥善解决中美能源合作问题 |
(二)建立起新型的国际能源金融体系 |
1. 稳步发展国内原油期货市场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国际油气定价的新机制 |
2. 鼓励石油美元在中国的积极投资 |
3. 形成多元化的油气支付结算体系 |
(2)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财务战略理论 |
2.1.2 企业资源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2 财务竞争力评价相关概念 |
2.2.1 财务竞争力与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定义 |
2.2.2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
2.2.3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指标 |
2.3 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杰瑞公司概况及竞争环境分析 |
3.1 杰瑞公司概况及油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油服行业现状分析 |
3.1.2 国际油价现状分析 |
3.1.3 杰瑞公司概况 |
3.2 杰瑞公司竞争环境分析及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 |
3.2.1 杰瑞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3.2.2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说明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
4.3.1 因子分析前提检验 |
4.3.2 提取主因子 |
4.3.3 因子旋转与命名 |
4.3.4 公因子得分计算 |
4.3.5 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 |
4.4 基于评价结果的问题分析 |
4.4.1 盈利能力问题分析 |
4.4.2 成长能力问题分析 |
4.4.3 营运能力问题分析 |
4.4.4 偿债能力问题分析 |
4.4.5 综合能力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5.1 优化公司战略 |
5.1.1 推进各板块协同发展 |
5.1.2 强化资金管理 |
5.1.3 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
5.2 提升财务能力 |
5.2.1 加强成本费用管控 |
5.2.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5.2.3 合理制定偿债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
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
(一)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 |
(二)盈余管理的契约安排动机 |
(三)盈余管理的政治成本动机 |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
(一)应计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三)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三、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一)盈余管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
(二)盈余管理的股票市场反应 |
(三)盈余管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
四、综述简评 |
第三章 IPO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IPO制度背景 |
第二节 IPO中的盈余管理 |
第三节 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简介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经营现状 |
(一)行业竞争情况-发行人所处行业的情况 |
(二)上市前公司经营情况 |
三、公司股权结构 |
四、公司治理结构 |
第二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一、资本市场动机 |
(一)达到监管部门的业绩门槛 |
(二)迎合分析师对核心盈余的预测 |
(三)获得更高的股票发行定价 |
二、契约动机 |
(一)货币薪酬激励动机 |
(二)股权激励动机 |
第三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机会分析 |
一、IPO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 |
二、会计准则不完善 |
三、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 |
第四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判定 |
一、上市前后业绩波动异于同行业公司 |
二、上市后业绩大幅度下降非经常性损益剧增 |
三、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
(一)将成本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 |
(二)报告披露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
(三)将正常经营费用分类转移至研发费用 |
第五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经济后果 |
一、收到发审委及上交所诸多问询 |
二、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损失 |
三、超额募集资金损害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
第六节 案例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企业应完善内部治理与控制 |
二、监管者应完善上市审核制度 |
三、审计师应加强对分类转移行为的审计 |
四、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关注会计要素的分类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波动溢出现实背景 |
1.1.2 国际能源市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研究趋势分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市场波动溢出的相关研究 |
2.1.2 尾部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
2.1.3 能源市场风险与波动溢出概述 |
2.1.4 网络分析方法与情景演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3.1 概念界定和理论解释 |
3.1.1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
3.1.2 能源市场波动与波动溢出分析 |
3.1.3 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性与演化性分析 |
3.2 整体趋势下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一般测度方法 |
3.2.1 市场波动建模及其溢出测度 |
3.2.2 整体趋势下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测度模型及其性质 |
3.2.3 基于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分析 |
3.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3.3.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3.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3.4 实证分析 |
3.4.1 波动溢出测度与溢出网络构建 |
3.4.2 溢出网络分析和关键市场识别 |
3.4.3 整体趋势下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4.4 立足情景演化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4.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4.1.1 相关概念界定 |
4.1.2 极端趋势下波动溢出特征及其网络现象分析 |
4.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4.2.1 极端趋势分析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测度 |
4.2.2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情景演化 |
4.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4.3.1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4.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尾部分析 |
4.4.2 尾部分析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 |
4.4.3 新冠冲击与国际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5.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5.1.1 相关概念界定 |
5.1.2 动态趋势下波动溢出的系列特征分析 |
5.2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5.2.1 时变Copula模型及其动态波动溢出测度与分析 |
5.2.2 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网络分析 |
5.2.3 趋势点识别下波动溢出网络的演化分析 |
5.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5.3.1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格局和网络溢出效应 |
5.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态溢出测度 |
5.4.2 国际能源市场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析 |
5.4.3 人工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4.4 曼-肯德尔法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测度与演化分析的能源市场节点管理 |
6.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3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5)国际石油公司利用一体化结构平衡油价风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体化结构抵御油价波动风险的效果 |
2 上下游互补作用在2020年油价暴跌中的表现 |
3 下游板块业务剥离与“去一体化”的区别 |
4 一体化仍是石油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 |
5 结论及建议 |
(6)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
1.1 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
1.2 放宽对外合作政策,促进石油工业发展 |
1.3 收紧对外合作政策,以缓解低油价时期资金短缺的压力 |
2 低油价下资源国政府对外合作政策调整的窗口期 |
2.1 中亚-俄罗斯和拉美地区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极不稳定,受油价波动的影响较大,窗口期较短 |
2.2 中东地区部分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受油价影响较小,对外合作政策窗口期各异 |
2.3 非洲和亚太的资源国持续吸引外资,传统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的窗口期较长,新兴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受油价影响小,窗口期较短 |
2.4 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对外合作政策相对稳定,受低油价影响较小,窗口期长;墨西哥对外合作政策多变 |
3 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的影响因素 |
3.1 低油价持续时间和世界石油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的变化趋势 |
3.2 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变化方向与其石油工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
3.3 资源国的经济抗压能力决定了其对外合作政策放宽的窗口期 |
4 资源国政府应对本轮低油价可能的对外合作政策调整方向预判 |
4.1 扩大对外开放 |
4.2 放宽对外合作政策 |
4.3 少数资源国收紧对外合作政策 |
5 认识和建议 |
(7)地缘政治视域下国际石油价格的震荡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1986—2020年历次国际油价震荡的地缘政治经济比较 |
(一)能源安全和能源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
(二)历次国际油价震荡和能源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
二、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油价震荡的因素分析 |
(一)供求关系影响 |
(二)全球能源地缘博弈加剧 |
(三)石油金融博弈 |
三、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的影响 |
(一)美国与油价动荡 |
(二)俄罗斯与油价动荡 |
(三)沙特与油价震荡 |
四、国际油价震荡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
(8)石油公司遭双重“黑天鹅”事件冲击 能源转型或将成为新出路——基于国际石油公司2020年一季度业绩和战略调整的分析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石油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下滑 |
2 一季度上游板块盈利多受成本高、资产减值等不利因素拖累 |
3 需求锐减和库存贬值拖累下游板块业绩 |
4 五家公司股价整体骤降,跑输大盘 |
5 积极应对,快速强劲调整资本支出计划 |
6 能源转型良机或已至,欧洲石油公司保持“脱碳”步伐 |
1)石油公司削减开支应对冲击,“净零”计划却仍接踵而至 |
2)外部环境因素塑造欧美差异,“新老”项目内在经济性差距收窄 |
3)历史数据分析表明:低油价为替代能源资产收并购打开新一轮窗口 |
7 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 |
1)加大协同力度,严防债务风险,从容应对行业严冬 |
2)坚定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积极布局多元化新能源业务 |
3)完善灵活进出机制,把握低油价收并购窗口 |
(9)经济类文本名词化结构的英汉翻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writer |
1.3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Schedule |
2.1.2 Parallel texts |
2.1.3 Translation Principle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3.CASE ANALYSIS |
3.1 An Overview of Nominalization |
3.1.1 Definition and Functions of Nominalization |
3.1.2 Classification of VN structure |
3.2 Translation of VN Structure |
3.2.1 Terminology |
3.2.2 Non-terminology |
4.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10)新冠疫情下的石油危机及其影响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此轮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前所未有 |
此轮石油危机对国际能源安全的影响 |
此次石油危机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
结语 |
四、2001年油价可能暴跌(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与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秩序重塑:全球挑战、治理反思与中国选择[J]. 吕江. 社会主义研究, 2021(04)
- [2]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D]. 马冰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D]. 周青.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D]. 陈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国际石油公司利用一体化结构平衡油价风险探究[J]. 杨雪琴. 世界石油工业, 2021(02)
- [6]低油价下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调整趋势分析[J]. 尚艳丽,任重远,李博媛,周勇,钱铮. 国际石油经济, 2021(02)
- [7]地缘政治视域下国际石油价格的震荡及应对[J]. 于宏源. 国际展望, 2020(06)
- [8]石油公司遭双重“黑天鹅”事件冲击 能源转型或将成为新出路——基于国际石油公司2020年一季度业绩和战略调整的分析和启示[J]. 贾京坤,朱英,邱晓,鄢梓遥. 当代石油石化, 2020(08)
- [9]经济类文本名词化结构的英汉翻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陈玉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10]新冠疫情下的石油危机及其影响评析[J]. 吴磊. 当代世界,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