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王能,吴指军,甘华聪,陈枫[1](2020)在《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真石漆涂膜污染的类型与原因,探讨了涂膜表面的平整度、罩面漆、孔隙率、乳液含量、乳液的Tg以及表面能与真石漆涂膜耐沾污性的关系。
吴梓轩[2](2020)在《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隔热涂料产品,分别为阻隔型隔热涂料和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主要研究内容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成膜物、隔热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涂层的厚度、防沉剂的种类、增稠剂的用量对涂层隔热和储存稳定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膜物对涂料隔热性能影响不大,但由于苯丙乳液导热系数相对较低,因此适合作为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成膜物;研究了三种隔热填料的隔热效果,发现空心玻璃微珠S2和相变微胶囊X-2复配使用时涂料的隔热性能和性价比最好;当两种填料的总添加量占涂料配方总量的20%,复配比为13:7时,涂层的隔热性能最佳,导热系数为0.106W/(m·K),涂层厚度为1mm时隔热温差为14.9°C;以气相二氧化硅为防沉剂,在聚氨酯增稠剂用量为1.0%时,能够有效改善填料过轻导致的储存问题,在30d时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和无机成膜物、PVC、颜填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涂层厚度对漆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弹性纯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能够赋予涂层优异的弹性,而硅溶胶能够改善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较差的缺点,当两者复配比为7:2,涂层PVC为24%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研究发现金红石型钛白粉和空心玻璃微珠S3复配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两者复配比为18:1,涂层厚度为100μm时,涂层沾污率为12.1%、断裂伸长率为301%、对比率为93%、与空白样板相比隔热温差为9.5°C。
林涛,陈晓波,张城平[3](2018)在《弹性乳胶漆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讨论了涂料配方中分散剂、润湿剂对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影响;以及向弹性乳液中加入光引发剂、交联单体和不同玻璃化温度的弹性乳液对乳胶漆耐沾污的影响。
季兴宏[4](2018)在《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JMP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并对输出的实验样本进行户外曝晒,考察不同树脂、填料、主要助剂以及颜料体积浓度(PVC)对于漆膜耐沾污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及接触角测试仪对漆膜表面化学和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脂类型是影响漆膜耐沾污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VC以及树脂与PVC的二次交互作用;长期曝晒后树脂发生轻微降解使得漆膜易受污染,且漆膜表面更具亲水性。
庞文武,陈炳耀,毛秋燕,温海军,何冬梅[5](2018)在《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分析及发展状况》文中指出外墙涂料刷涂在建筑外表,在保护建筑物的同时难免会受到来自空气粉尘、工业废气的污染。叙述了常见的外墙涂料涂膜黏附污染的因素,结合涂料行业耐沾污研究成果,提出用荷叶效应、自分层技术、微粉化技术以及光催化效应等方法来解决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问题。
杨耀鸿[6](2018)在《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的制备》文中指出涂鸦是儿童表达自我的想法的开始。专家认为,涂鸦能使儿童视觉、大脑、手指肌肉运动协调的结果,折射出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具有促进综合人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孩子往往喜欢自行拿起笔来随意墙面绘画,自由自在地涂鸦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来源。国内外研究学者经过长时间跟踪和观察,实验验证了如果想把儿童智商提高35%,可以通过幼儿时期让儿童随性地涂鸦来提高智商。绘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工具,是教师传播知识、孩子创作灵感的工具,一般用于书写在黑板上,如果粉笔画画于涂刷普通涂料的墙面无法被擦干净,可惜大部分家长为了保持墙面皓白干净,孩子稍纵即逝的想法被破灭。本实验重点开发一款环保、安全、耐污渍性能极佳,专门针对粉笔写画的内墙乳胶漆,让小孩在墙面尽情地涂鸦,只需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就能够恢复干净的墙面。本实验探究乳液,颜填料,助剂等方面分析得到耐沾污性能优异配方,根据合理配方设计思路搭配多种原材料,达到环保与耐沾污相结合。全方位研究了各因素,系统地设计环保黑板漆配方及其辊涂施工应用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性能。通过大量基础实验,乳液与颜填料的配比确定后得出基础配方,然后比较不同类型的乳液,不同颜填料对耐沾污性能、漆膜硬度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或功能性聚合物对耐沾污影响,对各因素进行汇总梳理。对乳液、颜填料,功能助剂进行筛选,在配方中添加适量的长石粉既能提高漆膜硬度,又能提高粉笔书写舒适度,最后只需要清水或洗洁精就能擦拭干净。制备出环保黑板漆,VOC含量<20g/L,耐沾污分数70分,铅笔硬度达到H。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按照GB/T9756-2009标准检测出对比率为0.959(优等品是0.95),耐洗刷次数为>20000次(优等品是5000次),除了符合优等品标准但仍需要对其他性能优化,包括施工后漆膜气味、冻融稳定性、贮存稳定性等等。建立漆膜气味评估的实验方法,双酯类高沸点成膜助剂稳定性和相容性好,不容易水解生成异丁酸,施工完后漆膜表干气味非常低。冻融稳定性影响因素,通过大量冻融稳定性实验,配方中筛选合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抗冻融助剂能明显改善,且能减少丙二醇用量降低VOC含量,探究出影响冻融稳定性因素。通过大量实验分析,纤维素搭配碱溶胀和缔合型聚氨酯(HEC+ASE60+TT935+RM2020)能明显提高产品贮存稳定,经过长时间贮存无分层反粗现象。辊涂施工应用过程中,重点关注离油缩孔问题、辊涂彩色乳胶漆发花颜色不均一问题。优等品乳胶漆(PVC<45%)辊涂施工过程中漆膜表面产生大量离油缩孔,发现制浆料阶段高速分散机分散下,极容易带入或产生小气泡,往往需要抑泡性能好一些的消泡剂,例如矿物油类型;那么调漆阶段高速分散机处于中速搅拌状态,制漆后期往往需要消泡能力好一些的消泡剂专门消除体积较大的大气泡,例如有机硅改性聚醚类型,以上两种消泡剂投料顺序不能颠倒,而且用量必须适量才能取得平衡,漆膜消除离油缩孔现象且起泡一般,13秒钟完全消除。研究出筛选合适的润湿剂能改善彩色黑板漆辊涂发花、颜色不均匀问题。
季兴宏[7](2017)在《水性氟碳外墙涂料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取不同种类的水性氟碳乳液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普通外墙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分别制备相应的水性氟碳涂料,并对漆膜性能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外墙乳胶漆,氟碳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沾污性,且具有更加突出的耐候性及保光保色性。
周龙生,肖伽励,郑炳云[8](2017)在《弹性平涂乳胶漆配方的组分选择与配比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从建筑外墙弹性平涂乳胶漆配方的原材料入手,分析不同颜填料、乳液和功能性助剂的特性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对高性价比配方中颜填料、乳液和功能性助剂的选择与配比进行讨论,最后简要对外墙弹性平涂乳胶漆产品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作了展望。
张家豪[9](2017)在《改性二氧化硅超疏水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建筑外墙乳液耐沾污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外墙乳液涂料相比传统的面砖而言,具有色彩丰富,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外墙装饰材料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沾污是造成外墙乳胶漆膜性能劣化的最主要因素,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提升耐沾污性,是影响外墙乳胶漆实际应用程度的关键之处。超疏水表面是由“荷叶效应”为灵感而研究出的,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是其具有良好疏水性的条件。它具有类似荷叶的自清洁效应。于是我们意图采用改性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超疏水粒子,将其喷涂在外墙漆膜表面,来提升其耐沾污性,同时提高超疏水粒子的附着性与持久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是影响微纳米结构的关键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通过计算机处理所得数据,最终建立了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相关模型。利用响应曲面分析了交互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模型优化了特定粒径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工艺。将合成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与实际测量数据相比,发现误差值在1OOnm以内,能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较好的参考。采用成本低廉的工业化含氢硅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成分分析,证实了含氢硅油成功接枝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筛选不同的反应参数,包括粒径大小、含氢硅油用量、改性时间等。将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粒子喷涂在基体表面,得到了接触角最高可达168.54°,滚动角为3~5°的超疏水表面;并研究了不同表面张力液体对超疏水表面润湿性的影响。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探讨了形成超疏水性能的原因,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的观察进行了证实。选用常见的外墙乳液涂料——苯丙乳胶漆作为代表,将其刷涂于四种不同基体(马口铁、水泥平板、木材、PVC挂板)上,研究了基体对漆膜干燥时间及耐沾污性的影响。在不同的干燥时间喷涂制得的超疏水粒子,得到不同接触角的乳胶漆膜。研究了疏水性与耐沾污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超疏水粒子与乳胶漆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了干燥时间对超疏水粒子进入漆膜深度和漆膜铅笔硬度的影响,以铅笔硬度评价超疏水涂层的耐划损性。最终认为:喷涂超疏水粒子后的漆膜耐沾污性有较大提升,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粒子进入漆膜深度变浅,附着性变差,导致最终漆膜的耐划损性变差,但其疏水性增强,综合考虑干燥时间可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漆膜。
江彬,董宇军,卢勇,梁显平[10](2016)在《高弹性乳液的制备及其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采用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合成了高弹性的苯丙乳液。考察了主单体配比、乳化剂种类、功能单体用量、交联单体用量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沾污性能受St和BA配比的影响大,St占比越高,耐沾污性越好;反应型乳化剂和含磷乳化剂对耐沾污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丙烯酸用量提高,耐沾污性能提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提高,耐沾污性能提升;纳米二氧化硅用量提高,耐沾污性能提升。
二、影响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真石漆的污染类型分析 |
1.1 机械性粘附污染 |
1.2 喷涂杠影污染 |
1.3 窗户沿口流痕型污染 |
1.4 污染物渗入型(或吸入型)污染 |
1.5 渗出型污染 |
1.6 微生物藻类污染 |
1.7 金属构件的铁锈流痕 |
2 试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真石漆测试配方 |
2.3.2 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罩面漆对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 |
3.2 聚合物乳液的Tg与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关系 |
3.3 乳液含量对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 |
3.4 砂子粗细对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3] |
3.5 涂膜的表面能对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 |
4 结语 |
(2)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物的隔热保温与节能环保 |
1.1.1 建筑物隔热保温的意义 |
1.1.2 建筑物外墙隔热保温的方法 |
1.2 隔热保温涂料分类及隔热机理 |
1.2.1 隔热保温涂料的工作原理 |
1.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3 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4 辐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5 隔热保温涂料未来发展趋势 |
1.3 弹性建筑外墙涂料 |
1.3.1 影响涂料耐沾污性和弹性的因素 |
1.3.2 弹性涂料耐沾污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实验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3.1 基础配方 |
2.3.2 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自制仿真阻隔隔热测试仪 |
2.4.2 自制仿真反射隔热测试仪 |
2.4.3 涂层导热系数测试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6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4.7 涂层耐碱性测试 |
2.4.8 耐沾污性测试 |
2.4.9 附着力的测试 |
2.4.10 对比率测试 |
2.4.11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 |
2.4.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第三章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物的选择 |
3.2.1 所选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成膜物的隔热性能分析 |
3.3 阻隔隔热填料的选择 |
3.4 空心玻璃微珠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4.1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征 |
3.4.2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和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3 分散工艺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4 空心玻璃微珠隔热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4.5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复配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5.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征 |
3.5.2 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影响 |
3.5.3 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 相变微胶囊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6.1 相变微胶囊的表征和对隔热涂料的影响 |
3.6.2 相变微胶囊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和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3 相变微胶囊和空心玻璃微珠复配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3.7 防沉剂和增稠剂对涂料储存稳定性影响 |
3.8 涂层综合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膜物的选择 |
4.2.1 水性丙烯酸弹性乳液的选择 |
4.2.2 硅溶胶的选择 |
4.2.3 硅溶胶和水性纯丙弹性乳液不同质量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4 涂层PVC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3 颜填料的选择 |
4.3.1 颜料的选择 |
4.3.2 功能填料的选择 |
4.3.3 颜填料不同复配比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4 涂层不同厚度对隔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弹性乳胶漆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1.2 涂料参考配方 |
1.3 不同弹性乳液的制备 |
1.3.1 乳液参考配方 |
1.3.2 乳液聚合工艺 |
1.3.3 弹性乳液制备 |
1.4 检测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涂料配方中分散剂和润湿剂的选用 |
2.1.1 分散剂 |
2.1.2 润湿剂 |
2.2 不同弹性乳液对乳胶漆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2.2.1 乳液聚合中单体的选择 |
2.2.2 不同Tg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测试结果 |
2.2.3 不同光引发剂用量的弹性乳液耐沾污测试结果 |
2.2.4 不同交联单体用量的弹性乳液耐沾污测试结果 |
3 结语 |
(4)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实验设计 |
1.3 试板制备 |
1.4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户外曝晒实验结果 |
2.2 JMP数据分析 |
2.3 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2.4 曝晒后漆膜形貌及污染物分析 |
3 结语 |
(5)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分析及发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涂膜污染的原因 |
1.1 黏附 |
1.2 吸附 |
1.3 吸尘 |
2 提高涂膜耐沾污性的措施 |
2.1 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
2.2 降低涂膜表面张力 |
2.3 提高涂膜的致密性 |
2.4 使用纳米技术 |
3 耐沾污外墙涂料的理论研究及现状 |
3.1 荷叶效应 |
3.2 自分层理论 |
3.3 微粉化技术 |
3.4 光催化效应 |
4 结语 |
(6)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内墙乳胶漆现状 |
1.1.1 内墙乳胶漆的现状 |
1.2 内墙乳胶漆的发展趋势 |
1.2.1 低VOC乳胶漆 |
1.2.2 抗甲醛的乳胶漆 |
1.2.3 防霉抗菌涂料 |
1.2.4 无机涂料 |
1.2.5 干粉涂料 |
1.2.6 释放负离子涂料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与关键技术 |
第二章 实验原理 |
2.1 耐沾污原理 |
2.1.1 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原理 |
2.1.2 不同颜填料耐沾污性能的原理 |
2.1.3 疏水疏油耐沾污助剂的作用机理 |
2.1.4 不透明聚合物耐沾污性能的机理 |
2.1.5 纳米填料耐沾污性能的机理 |
第三章 改善耐沾污的措施和评估方法 |
3.1 影响耐沾污的因素 |
3.1.1 乳液聚合物玻璃化温度 |
3.1.2 颜料体积浓度 |
3.1.3 涂膜致密度 |
3.1.4 施工工艺与配套材料 |
3.2 提高耐沾污性的方法 |
3.2.2 增加表面漆膜平整致密度 |
3.2.3 降低涂膜表面能 |
3.2.4 降低颜填料体积浓度 |
3.2.5 加入纳米材料 |
3.3 评估方法 |
3.3.1 耐沾污的测试方法 |
3.3.2 乳胶漆的性能测试方法 |
第四章 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的制备 |
4.1 基础实验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原材料 |
4.1.3 乳胶漆制备工艺 |
4.2 实验过程 |
4.2.1 乳液与颜填料的配比确定 |
4.2.2 不同类型乳液对耐沾污性能影响 |
4.2.3 不同类型乳液对漆膜硬度影响 |
4.2.4 不同颜填料对耐沾污性能影响 |
4.2.5 不同颜填料对漆膜硬度影响 |
4.2.6 颜填料对漆膜配比确定 |
4.2.7 功能助剂对耐沾污性能影响 |
4.3 最终产品性能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的配方优化 |
5.1 施工后漆膜气味改善 |
5.1.1 乳液自由体积 |
5.1.2 乳胶漆成膜机理 |
5.1.3 漆膜气味来源 |
5.1.4 漆膜气味改善实验结果 |
5.2 冻融稳定性改善 |
5.2.1 乳胶漆冻融稳定性的原理 |
5.2.2 影响冻融稳定性的因素 |
5.2.3 分散剂对乳胶漆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5.2.4 防冻剂对乳胶漆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5.3 贮存过程分层的改善 |
5.3.1 贮存过程分层的危害 |
5.3.2 贮存过程分层的原因 |
5.3.3 增稠剂搭的种类和增稠特点 |
5.3.4 分层改善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辊涂施工性能研究 |
6.1 离油缩孔改善 |
6.1.1 离油缩孔原因分析 |
6.1.2 消泡剂筛选 |
6.1.3 消泡剂确定及改善结果 |
6.2 辊涂施工浮色发花改善 |
6.2.0 浮色发花原因分析 |
6.2.1 润湿剂筛选 |
6.2.2 润湿剂用量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水性氟碳外墙涂料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水性氟碳乳液 |
1.2 实验参考配方 |
1.3 涂料制备工艺 |
1.4 试板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耐沾污测试 |
2.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
2.3 户外暴晒测试 |
2.4 综合性能对比 |
3 结语 |
(9)改性二氧化硅超疏水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建筑外墙乳液耐沾污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外墙涂料的特点及优势 |
1.2 外墙涂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外墙涂料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外墙涂料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外墙涂料在我国没有广泛应用的原因 |
1.3 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分析及提升措施 |
1.3.1 外墙乳液涂料的沾污途径 |
1.3.2 提高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的方法 |
1.4 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及其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
1.4.1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
1.4.2 纳米二氧化硅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
1.5 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效应及研究现状 |
1.5.1 荷叶效应 |
1.5.2 自清洁表面的构建方法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2.3.2 含氢硅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超疏水粒子的制备 |
2.3.3 苯丙乳胶漆样板的制备及超疏水粒子的喷涂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接触角测试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4.4 热重测试(TG) |
2.4.5 耐沾污性测试 |
2.4.6 漆膜干燥时间测试 |
2.4.7 铅笔硬度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不同粒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 |
3.1 响应曲面法概述 |
3.2 单因素对纳米二氧化硅球粒径大小的影响 |
3.2.1 反应温度对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2 溶剂用量对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3 氨水用量对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4 正硅酸乙酯用量对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 |
3.3 响应曲面法优化纳米SiO_2粒径 |
3.3.1 试验设计结果 |
3.3.2 二次回归拟合的方差分析 |
3.3.3 优化拟合模型的方差分析 |
3.4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纳米SiO_2球粒径大小的影响 |
3.5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参数优化及模型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氢硅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超疏水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4.1 改性原理 |
4.2 成分分析 |
4.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2.2 热重分析(TG) |
4.2.3 能谱(EDS)分析 |
4.3 工艺参数对超疏水粒子润湿性的影响 |
4.3.1 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对涂膜疏水性的影响 |
4.3.2 含氢硅油用量对涂膜疏水性的影响 |
4.3.3 含氢硅油改性时间对涂膜疏水性的影响 |
4.4 含氢硅油改性二氧化硅粒子润湿性评价 |
4.4.1 改性二氧化硅的疏水性 |
4.4.2 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改性二氧化硅粒子润湿性的影响 |
4.5 超疏水机理及其微观形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疏水粒子对建筑外墙乳液涂料耐沾污性影响 |
5.1 不同基体上漆膜的干燥时间及耐沾污性 |
5.2 漆膜耐沾污性与疏水性的关系研究 |
5.2.1 实验现象分析 |
5.2.2 机理分析 |
5.3 干燥时间对疏水漆膜耐划损性的影响 |
5.3.1 干燥时间对疏水漆膜铅笔硬度的影响 |
5.3.2 干燥时间对超疏水粒子进入漆膜深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弹性乳液的制备及其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设计思路 |
1.2 实验配方(见表1) |
1.3 实验原料 |
1.4 实验工艺 |
1.5 乳液性能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软硬单体的配比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2.2 乳化剂的类型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2.3 AA的用量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2.4 GMA的用量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2.5 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对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3 结语 |
四、影响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石漆耐沾污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陈勇,王能,吴指军,甘华聪,陈枫. 上海涂料, 2020(06)
- [2]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梓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弹性乳胶漆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 林涛,陈晓波,张城平. 中国涂料, 2018(10)
- [4]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季兴宏. 涂料工业, 2018(10)
- [5]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分析及发展状况[J]. 庞文武,陈炳耀,毛秋燕,温海军,何冬梅.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8(06)
- [6]儿童专用环保黑板漆的制备[D]. 杨耀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水性氟碳外墙涂料的性能研究[J]. 季兴宏.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7(10)
- [8]弹性平涂乳胶漆配方的组分选择与配比探析[J]. 周龙生,肖伽励,郑炳云. 莆田学院学报, 2017(05)
- [9]改性二氧化硅超疏水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建筑外墙乳液耐沾污性的影响[D]. 张家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7)
- [10]高弹性乳液的制备及其耐沾污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 江彬,董宇军,卢勇,梁显平. 中国涂料,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