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整地方式对果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曹静[1](2021)在《水稻秧龄及其设置方式对不同品种农学表现的影响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虽然移栽稻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但是由于其产量较高和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等特点,移栽仍然是主要的水稻种植方式。在移栽稻中,水稻从播种至移栽期间秧苗生长的天数即秧龄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分期播种同时移栽和同时播种分期移栽是实现不同秧龄处理的两种方式。在已有研究中,通常是采用其中一种方式探究水稻品种的适宜秧龄,目前尚缺乏这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水稻农学表现对秧龄响应差异的比较研究。因此,本研究于2016-2018年中稻生长季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4个大田试验,试验均以秧龄为主区,品种为副区,设置四次重复,探究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秧龄的响应。2016和2017年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式设置秧龄处理,2017和2018年试验采用分期移栽的方式设置秧龄处理,各试验均设置20和40 d两个秧龄处理,以湖北省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黄华占、扬两优6号和Y两优900为供试材料。从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方面并结合气象条件分析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秧龄对水稻农学表现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在分期播种方式下,各品种在长秧龄中的生育时期都早于短秧龄。而在分期移栽中,除黄华占的幼穗分化期外,长秧龄下各品种的生育时期都晚于短秧龄。40 d秧龄条件下水稻的本田营养生长期在分期播种和分期移栽方式下分别比20 d秧龄缩短了4-10 d和9-25 d。除分期移栽中黄华占的生殖生长期在40 d秧龄下比20 d秧龄增加了11-15 d外,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其他品种的生殖生长期随秧龄的变化都相对较小。分期播种方式下各品种的灌浆期在两个秧龄中接近,但在分期移栽下,40 d秧龄的灌浆期比20 d秧龄延长了3-10 d。与20 d秧龄相比,40 d秧龄的本田生长期在分期播种和分期移栽条件下分别缩短了4-8 d和1-6 d,而全生育期分别增加了12-16 d和14-19 d。(2)水稻产量表现在分期播种方式下,与20 d秧龄相比,40 d秧龄中黄华占的产量在2016和2017年分别增加8.4%和降低11.7%,差异显着。扬两优6号在两个秧龄下的产量差异在两年中均不显着。Y两优900在2016和2017年40 d秧龄下的产量分别比20 d秧龄显着低15.3%和8.8%。2016年中20 d秧龄下各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16 t ha-1,显着高于40 d秧龄下的8.87 t ha-1。在2017年20 d和40 d秧龄下各品种的平均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分别为8.94和8.27 t ha-1。在分期移栽方式下,秧龄由20 d延长到40 d时,2017年中黄华占和Y两优900分别显着增产20.6%和8.5%,但扬两优6号显着减产7.0%;2018年中黄华占和扬两优6号的产量没有显着变化,而Y两优900显着减产6.7%。20 d和40 d秧龄下各品种的平均产量在2017年分别为8.34和8.82 t ha-1,在2018年分别为9.68和9.47 t ha-1,差异均不显着。总的来看,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40 d秧龄的产量并不一定低于20 d秧龄。(3)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在分期播种方式下,单位面积颖花数显着增加是2016年黄华占在长秧龄下增产的主要原因,而结实率降低导致了2017年黄华占和两年中Y两优900在长秧龄下减产。在分期移栽方式下,2017年中黄华占和Y两优900在长秧龄下增产主要因为结实率的提高,而2017年的扬两优6号和2018年的Y两优900在长秧龄下减产主要源于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减少。总的来看,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单位面积穗数受秧龄的影响均较小。而单位面积颖花数和结实率对秧龄的响应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相反。两年各品种平均来看,在分期播种中,与20 d秧龄相比,40秧龄下的平均单位面积颖花数增加了7.8%,而平均结实率降低了6.3%。而在分期移栽中,40 d秧龄下的平均单位面积颖花数比20 d秧龄降低了11.7%,而平均结实率增加了13.5%。这些差异与本田内的生育进程和气象环境差异有关。在分期播种方式下,与短秧龄相比,长秧龄的生育时期提前,生殖生长阶段所处的温光资源较优,幼穗分化期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相对较轻,但齐穗期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相对较重。而在分期移栽方式下,长秧龄的生育时期推后,生殖生长期的温光资源低于短秧龄,幼穗分化期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相对较重,而齐穗期前后的高温危害相对较轻。因此,颖花数和结实率对秧龄的响应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相反。(4)水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长秧龄的秧苗干重都显着高于短秧龄。在分期播种方式下,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在两个秧龄下的差异都较小。而在分期移栽方式下,延长秧龄有利于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积累,但使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降低。在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长秧龄与短秧龄相比的相对收获指数与相对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收获指数的变化是导致不同秧龄下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花前干物质转运量的增加有利于长秧龄下的稳产和增产。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因子对秧龄的响应在分期播种和分期移栽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下相反。在分期播种中,长秧龄的本田生育时期早于短秧龄,幼穗分化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较轻,而齐穗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较重,因此颖花数有所增加,结实率降低。在分期移栽中,长秧龄的本田生育时期晚于短秧龄,幼穗分化经历的高温危害较重,而齐穗前后经历的高温危害较轻,因此颖花数减少,结实率提高。在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互补偿作用下,两种秧龄设置方式中40 d秧龄的产量并不一定低于20 d秧龄。此外,提高收获指数和花前干物质转运是长秧龄条件下不减产的另一个原因。长秧龄条件下实现高产稳产对于缓解多熟制生产体系中的季节矛盾和资源紧张等问题以及促进水稻轻简化与规模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张洪程,邢志鹏,翁文安,田晋钰,陶钰,程爽,胡群,胡雅杰,郭保卫,魏海燕[2](2021)在《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生育特征与稳产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随着农村优质劳力减少和劳动力成本攀升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直播水稻作为一种轻简化的种植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因此,促进直播水稻稳产与增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直播水稻生产特点,笔者提出了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的概念,即受前茬作物的影响,直播水稻较移栽水稻播种晚,全生育期缩短,温光资源利用减少,加上前茬秸秆全量还田和短农耗期内粗放或半粗放化整地播种,造成种子和苗期都处于多种逆境下,显着制约了水稻的正常出苗与生育,使水稻产量不高不稳。这种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在生产上应用已较为广泛,制约了大面积平衡增产。为此,有针对性地探究了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稳产栽培途径,选用江苏代表性的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在大面积有代表性的简化耕作播种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本苗量120万/hm2、240万/hm2和360万/hm2处理,分别代表分蘖为主成穗型、主茎分蘖成穗并重型、主茎成穗型3种栽培途径,系统比较研究各类型水稻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产量与品质特征,初步认为"适当增加基本苗,增加主茎成穗比例,以主茎成穗为主,通过足量主茎穗数产出较高群体颖花量,在生育中后期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是利于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稳产增效的有效栽培途径。本文中还介绍了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稳产栽培关键技术,并对合理发展直播水稻提出了建议。
怀宝东,隋文志,李佩然,王安东,路宪春,孙兴荣[3](2020)在《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解决北方寒地传统搅浆平地耕作模式造成稻田泡田灌溉水量大和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于2018—2019年以稻田水整地环节振捣提浆机与侧深施肥机为材料,采用2种耕整地模式和2种施肥模式的正交试验设计:搅浆平地耕整地模式(WPF)、振捣提浆耕整地模式(VEP)、基肥撒施模式(CFA)和侧深施肥模式(SDF),分析振捣提浆+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泡田期灌水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指标、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搅浆平地耕整地+基肥撒施(WPF+CFA)相比,搅浆平地耕整地+侧深施肥(WPF+SDF)、振捣提浆耕整地+基肥撒施(VEP+CFA)和振捣提浆耕整地+侧深施肥(VEP+SDF)3种技术模式对水稻泡田灌溉量、产量性状、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以VEP+SDF增幅最大,WPF+SDF次之,VEP+CFA最小。与WPF+CFA相比,VEP+SDF模式能显着提高肥水效率,节约泡田灌溉水11.4%,减少肥料施用量10%,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3%和1628.7元/hm2。本研究表明,VEP+SDF模式显着改善肥水利用效率,提高植株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北方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机械化整地施肥技术模式。
王鹤璎[4](2020)在《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直播是一种用工少、效益高的轻简化栽培方式。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在黑龙江省发展直播水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应用于直播的水稻品种有限,利用现有的水稻品种筛选出适于直播的品种,将有助于直播稻栽培的推广。为此本研究以29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拟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及第二积温带上限进行水直播的寒地水稻品种,且以筛选出的适宜水直播品种为试验材料,与常规插秧为对照,比较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水直播在寒地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直播下29个供试品种,两年间穗长、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理论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直播适应性反应指数变异系数较大,对水直播反应较敏感;结实率、千粒重、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粒长、精米粒宽、精米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对水直播反应较迟钝。两年间同时满足水直播适应性系数、水直播适应性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上表现为中度适应或高度适应,理论产量大于7 t/hm2,米饭食味评分大于74分的水稻品种有龙粳20号和龙粳58。2.与常规插秧相比,水直播下龙粳20号和龙粳58的在穗部性状较常规插秧相比大多呈下降趋势;两年间,龙粳20号在水直播下理论产量较常规插秧降低了7.85%;龙粳58在水直播下理论产量平均较常规插秧降低了6.96%。精米粒长、精米粒宽小于常规插秧;垩白度、垩白粒率大多都高于常规插秧;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呈下降趋势;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大。3.水直播的投入产出比是常规插秧的3倍,而成本仅是常规插秧的76.4%,水直播较常规插秧成本降低了30.0%,成本降低4260元·hm-2、纯效益增加了3936.0元·hm-2。综上所述,筛选出龙粳20号和龙粳58适合水直播下种植,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经济效益。
徐伟芳[5](2020)在《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或白椹病,是一种侵染果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染病桑果的病症差异,可将该病害分为肥大性桑椹菌核病、小粒性桑椹菌核病和缩小性桑椹菌核病。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侵染循环基本一致,该病在我国重庆、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发生,染病桑果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给果桑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导致其有效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亦会威胁桑椹食用安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控将有利于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亦可为其他桑树病害防控提供新策略。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桑树中寻获一株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潜能的内生芽孢杆菌7PJ-16(前期研究鉴定其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和侵染定植实验,评估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潜力;并在优化7PJ-16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大量制备菌悬液和活性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田间防病与温室促生效果;进而基于对7PJ-16菌株的全基因组和互作转录组分析,挖掘并验证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功能基因,最终结合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与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系统揭示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利用目标菌株生物防治桑椹菌核病需确保其使用安全。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通过灌胃与肌肉注射两种接种方式处理小鼠后,所有小鼠均生长良好,且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液常规指标与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将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处理的桑叶饲养家蚕,均未引起家蚕中毒死亡,且各处理组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蚕茧经济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及其发酵上清液均不影响小鼠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宿主植物中有效定植将有利于生防菌更好地发挥防病促生作用。Bacillus sp.7PJ-16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运动性,这使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定植潜能。利用pGFP22质粒电转化7PJ-16菌株,成功获得与野生型7PJ-16菌株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及氯霉素抗性标记的芽孢杆菌7PJ-16/gfp菌株。通过镜检观察浸根接种7PJ-16/gfp菌株的桑苗发现,接种1天后,该标记菌株在根尖、侧根、根毛等位点吸附和大量聚集,此时的菌体主要存在于根部侵染点的外表皮处;接种2-7天后,细菌逐渐向内表皮及维管组织中定植,在细胞内呈分散或聚集状分布;接种14-16天后,完成根部定植的菌体通过木质部导管向茎中迁徙,并于接种20天后,成功定植在叶片细胞间隙与叶脉中。进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含氯霉素平板上定量分析7PJ-16/gfp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内的消长动态。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在浸根处理的桑苗根、茎、叶,以及田间单独喷菌处理的花(果)部位均具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显微观察及重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sp.7PJ-16可在桑根、茎、叶和花(果)中实现成功定植。进一步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在2015与2016年冬季、春季、秋季(共计六个季节),从四个果桑品种(川桑7637、长果桑、红果2号及新伦教)茎部中共分离获得608株内生细菌分离株。不同季节桑树内生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在连续两年各季节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尤以2016年冬季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最多,占该季节细菌总分离株的37.21%;同时Bacillus spp.的种群分布对宿主品种无明显偏好性,为多个品种果桑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能够长期以较高丰度稳定存在于不同品种的果桑体内。2.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为给后续室内抑菌和室外田间生防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Bacillus sp.7PJ-16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发酵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蛋白胨0.5%、硫酸铵0.75%、麦芽糖3%、Na2HPO4 0.3%、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4%、装瓶量为30%、发酵时间为120 h。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利于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Bacillus sp.7PJ-16,收获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和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7PJ-16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明显抑制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及孢子活力等菌核病原菌生长过程;与清水对照相比,经生防菌处理的桑园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显着升高,厚壁菌门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亦有上升趋势,且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生防菌的土壤菌群结构更加稳定。连续两年的田间生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均能不同程度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其中施用3次1.0×109 CFU/mL菌悬液处理组的田间防效最高(90.84%),其防效甚至稍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90.52%),且该处理组对桑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催熟作用。温室浸种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对桑种萌芽和桑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1.0×106CFU/mL的菌悬液和100倍稀释的发酵上清液能显着提升桑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其对桑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Bacillus sp.7PJ-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是由一条大小4.2 M的环形染色体以及两个内生质粒构成。基于芽孢杆菌近缘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前期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的7PJ-16菌株重新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更名为B.subtilis 7PJ-16。基因功能注释和次生代谢产物预测结果显示,7PJ-16菌株基因组中包含6个与抑菌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以及19个与促生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铁载体、吲哚乙酸等生防相关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该菌株基因组中亦发现21个与侵染定植过程(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挖掘生防相关基因及阐明B.subtilis 7PJ-16菌株与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PZ-2、Scleromitrula shiraiana SXSG-5)之间的互作过程,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防细菌与病原真菌分别进行原核和真核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原核转录组数据发现,病原菌生长导致拮抗细菌的鞭毛组装和驱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但其诱导了丰原素、铁载体、溶杆菌素等多种生防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在真核转录组中,经拮抗细菌生物胁迫后,病原真菌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多数表达上调,而其细胞壁组分合成(e.g.,几丁质)、植物胞壁降解酶代谢(e.g.,果胶酶、纤维素酶)、黑色素合成等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显着表达下调。基于7PJ-16菌株组学研究中挖掘到的大量生防相关基因,本研究从该菌株基因组中成功筛选和克隆到13个关键生防基因,其中包含5个表面活性素合成相关的基因(srfAA、srfAB、srfAC、srfAD、sfp)、7个溶杆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acA、bacB、bacC、bacD、bacE、bacF、bacG)以及1个丰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fen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与丰原素(fenE)和溶杆菌素(bacG)合成相关的两个生防基因,获得稳定转化子?FenE和?BacG,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结合生防相关基因的分析与功能验证,为进一步揭示B.subtilis 7PJ-16产生的生防相关代谢物,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其活性发酵上清液中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该活性发酵上清液对高温、酸碱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基于活性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设计纯化策略,通过追踪抑菌活性,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7PJ-16活性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环二肽cycle(Pro-Phe)等6个单体III小分子物质;并利用酸沉淀与甲醇抽提相结合的方法,从7PJ-16发酵液中获得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脂肽粗提物,经HPLC半制备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中包含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两种脂肽抗生素,这与前文功能基因分析验证的结果一致。此外,7PJ-16菌株还可产生铁载体、植物外源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促生相关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基因功能的分析验证及代谢物等层面,明确了拮抗作用与促生作用是桑树内生B.subtilis 7PJ-16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菌株安全性能高,定植能力强,可通过产生表面活性素、丰原素、二肽小分子物质(环二肽和溶杆菌素)等多种抗生素来抑制桑椹菌核病原菌生长,进而在田间成功防控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铁载体等促进桑种萌发和桑幼苗生长,从而来提升宿主系统抗性间接减少病害发生。论文研究取得的相关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生物防治奠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亦可为其他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葛哲源[6](2020)在《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机插技术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生产变革,机插水稻不仅劳动强度低、工效高、省工、节本,也促进了水稻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发展。21世纪以来,机插水稻在我省乃至全国均呈螺旋式的增长态势,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最近几年来,全场6.5万亩水稻由过去的机插和直播混合生产改为单一的机插生产。近年来,机插水稻育秧过程及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如以基质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的营养土;以微喷灌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湿种子育秧改为干种子直播后适宜播量的确定。此外,大田中各种肥料组合运筹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病虫草药效比较;主推品种产量品质的退化等变化和问题,限制了我场水稻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持续提高。为此,本研究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以期为岗埠农场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与普通土(秧田土)秧苗相比,基质秧苗出叶快,叶片长,假茎粗大,白根多,根系生长快,盘根力强,综合素质较好;插栽时根系伤害轻,缓苗快;基质秧苗苗期无立枯、青枯等病害的发生,抗逆性较强;基质容重小,秧盘轻,机插速度快于常规育秧,缺穴率低;但基质秧苗极易缺水,阴雨天秧盘易碎,不利于机插。2、与低密度(30cm行距)处理相比,高密度(25cm行距)处理的水稻,基本苗大,够苗时间早,高峰苗大,成穗率高;高密度处理的产量比低密度处理高8.2%,主要原因是其穗数明显多于低密度处理,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要低于低密度处理。大规模生产采购成本上相近,且产量增加,亩效益增加明显。3、微喷灌处理水稻叶宽、绿叶数、茎基宽、白根数均要高于常规水分(大水漫灌)处理,叶龄、叶长均要小于常规水分处理,说明微喷灌处理水稻生长速度慢,衰老慢,叶挺,根多、根壮,秧苗老健,素质好;此外,微喷灌处理中秧苗素质表现出低密度高于高密度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微喷灌处理水稻由于秧苗素质高,栽后活棵快,穗数多,结实率也高,产量略高于常规水分处理。4、肥料运筹试验处理1、处理2水稻秧苗成活率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2.66%,大粮202平均高1.95%;各处理水稻的出叶速度与尿素的施用量关系密切;处理1、处理2水稻秧苗平均分蘖数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18.22%,大粮202平均高8.68%;处理1、处理2水稻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3.85%,大粮202平均高1.75%;处理1、处理2水稻成穗数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3.61%,大粮202平均高3.07%;处理1、处理2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稻穗一、二次枝梗数与CK处理差异不大。5、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细胞酶粒肥对抽穗期水稻叶色改变的时间和变化的节奏相近,且有水处理水稻叶色均深于无水处理;从千粒重来看,细胞酶处理高于磷酸二氢钾处理,前者有水处理略高于无水处理,后者则相反。6、通过对11个水稻品种(系)生育特性、茎蘖动态、株型、抗倒性、抗病性、产量构成因素、穗发芽等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长势繁茂、灌浆速度快、产量高的两个新品种,即华粳1801和徐41183,拟作为岗埠农场今后几年的主推品种,建议增加其研究内容,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明确其生长特点及配套的栽培技术。7、杂草药效比较试验中,两个处理对稻田的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水稻生长正常。一次用药处理与两次喷药处理对施药后30天稻田防效降低不明显,药效期仍较长,控草效果较好。可见,从用药量、人工成本及药效综合来看,本试验中一次用药处理可在岗埠农场稻田杂草防治中推广。8、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试验表明,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和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杀虫和保叶效果,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防效均较好。虫害正常年份用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30g/亩或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25g/亩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害严重年份可适当增加用药用量,亦可交替使用两种药剂,减轻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9、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表明,(1)三种新用药剂药后7天病株率低用量高于常规药剂,高用量的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13%井冈·低聚糖SC 70g/亩高于常规药剂外其它均低于常规药剂;15天病株率除13%井冈·低聚糖SC45g/亩处理高外其它均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45%三环·嘧菌酯SC 40g处理低外其它均高于常规药剂;(2)三种新用药剂药后7天病指低用量高于常规药剂,高用量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高用量的高于常规药剂,低用量低于常规药剂;15天病指低用量与常规药剂相仿,高用量远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45%三环.嘧菌酯SC40g处理外,其它均高于常规药剂。三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大。
吴培[7](2019)在《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江苏大面积推广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直播密度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kg·hm-2(N4),在各施氮量下设置5个直播密度处理,密度(基本苗)分别为90×104·hm-2(D1)、180×104 hm-2(D2)、270×104.hm-2(D3)、360×104.hm-2(D4)、450×104 hm-2(D5),探究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光合物质生产以及稻米品质影响,以期明确机直播稻在各施氮量水平下的最佳密度,阐明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形成及品质变化规律,为直播优质食味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绿色生产的氮密配置技术集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不同密度平均产量增加。在N1、N2和N3施氮量下,机直播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先增后降,分别在D4、D3和D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在N4施氮量下,水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而降低,在D1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不同的施氮量下配置合理的直播密度能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颖花量,有利于水稻高产。通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0kg·hm-2、150kg·hm-2、225kg.hm-2、30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机直播稻分别配套 372.51×104 hm-2、229.66×104 hm-2、158.24×104 hm-2、86.81×104 hm-2直播密度产量效应最优,在本试验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300 kg·hm-2施氮量配套86.81×104·hm-2.直播密度为产量最高氮密配置。(2)直播密度对机直播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水稻播种至拔节期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在N4施氮量下表现出贪青迟熟现象。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加,机直播稻关键时期群体茎蘖数均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先增后降,且都在N2水平下达最高;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下采用适宜直播密度利于增加机直播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提高成熟期干物质量。(3)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略有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RVA谱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消减值上升。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下降,硬度增加。N1不施氮处理食味值明显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之间比较,N2、N3施氮量水平之间食味值差异较小,N4高氮处理食味值显着降低。(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在精细整地以及精量直播保证全苗前提下,机直播稻采用300kg·hm-2施氮量配合86.81×104hm-2直播密度可获得最高产量,即高氮低密;但从优质稳产、绿色生产、节本增效以及提升稻米商品性和经济价值多重角度综合考虑,225 kg·hm-2施氮量配套158.24×104hm-2直播密度,即适当减氮增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易艳红[8](2019)在《机械开沟穴直播及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人口众多,水稻种植面积大,农村劳动力逐年下降,实现水稻机械化有重大意义。机械穴直播是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虽然省工、省时、省力,但仍存在全苗难、易倒伏等问题。同时,南方稻区早稻直播面积较大,机械化直播趋势日益明显。本试验以早籼稻为研究材料,开展了2年不同直播方式和不同施肥方式对直播早籼稻出苗率、植株抗倒性能及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大田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械开沟穴直播、表面穴直播与覆土穴直播试验结果表明,与表面穴直播和覆土穴直播相比,机械开沟穴直播可提高早籼稻供试品种的出苗率和产量,2017年和2018年两品种出苗率和产量增幅分别为5.19%—13.89%和4.92%—9.58%;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千粒重的提高。此外,机械开沟穴直播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植株的抗折力,降低植株倒伏指数,在第三节间(I3)表现的尤为明显;有利于增加第三节间(I3)茎壁厚度和节间粗度,提高不同节间的单位长度节间干重、单位体积节间干重以及木质素含量。此外,相关分析表明节间干重与抗折力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倒伏指数为显着的负相关,且木质素与各节间抗折力有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机械开沟穴直播不仅有利于提高直播早籼稻产量,还显着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直播稻倒伏风险。(2)不同施肥方式处理(机械开沟施肥、表面撒施与全层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表面撒施相比,播种时进行开沟施肥有利于增加早籼稻品种出苗率和产量,2017年和2018年出苗率和产量增幅分别达5.27%—11.06%和6.50%—34.32%。开沟施肥可以提高供试品种植株抗折力,降低植株倒伏指数,尤其是第三节间;增加第三节间(I3)茎壁厚度和节间粗度,提高不同节间的单位长度节间干重、单位体积节间干重以及木质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各节间粗度和节间干重与抗折力呈正相关,第一节间(I1)茎壁厚度、单位体积节间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与抗折力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第三节间(I3)节间粗度、茎壁厚度、节间干重、单位体积节间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和抗折力都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第一节间(I1)茎壁厚度和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呈负相关,在第二节间(I2)不显着。以上结果说明,节间干重、单位长度节间干重与单位体积节间干重对倒伏的影响尤为重要。开沟施肥不仅有利于增加直播水稻产量,还有利于提高直播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肖琴[9](2019)在《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以水稻品种荃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三台和眉山进行了定点定位试验,主要研究了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油菜耕作方式(A1:旋耕、A2:免耕、A3:翻耕),副区因素为水稻耕作方式(B1:翻耕、B2:旋耕、B3:免耕)。两年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土壤特性方面,在三台和眉山,就全耕层而言,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翻耕-水稻旋耕(T8)处理的土壤pH比对照更适宜直播稻生长;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5.44%和6.05%。2.在直播稻农艺性状方面,在三台,与对照相比,油菜免耕-水稻旋耕(T5)处理下可增加直播稻分蘖数14.68%,油菜旋耕-水稻翻耕(T1)可增加叶绿素含量10.12%,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在眉山,与对照相比,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处理可增加直播稻分蘖数11.59%,油菜旋耕-水稻翻耕(T1)处理可增加叶绿素含量9.28%,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3.在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在三台,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可促进直播稻产量形成,主要提高了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油菜旋耕-水稻免耕(T3)处理的直播稻产量最高。在眉山,油菜旋耕-水稻旋耕(T2)有利于直播稻产量形成,可增加直播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和油菜翻耕-水稻旋耕(T8)处理的直播稻产量最高。综上所述,直播稻油模式下,油菜免耕-水稻翻耕可改善土壤特性,但不同周年轮耕方式对平原区和丘区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尽相同。在丘区三台,油菜旋耕-水稻免耕有利于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在平原区眉山,油菜翻耕-水稻免耕有利于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在直播稻油周年轮耕条件下,其中水稻季采用免耕,可改善土壤条件,促进直播稻生长和增产。
樊志彤[10](2019)在《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椹是药食兼用的林产品,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抗衰老、降血糖、血脂等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桑椹的外形指标、营养品质、功能特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构建河北省不同品种桑椹的化学成分和功能特性的数据库;针对不同的加工利用目的,建立适当的桑椹品种评价体系,对河北省不同桑椹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根据桑椹各品质的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合桑椹不同加工目的的优良品种。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龙桑、白龙桑、黑珍珠、白玉王、中桑5801、孟简、红果等10个品种桑椹的果形指数、水分含量、pH、多酚、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绿原酸、白藜芦醇、游离氨基酸、花青素、黄酮、清除DPPH能力等化学成分和功能特性的数据库,为河北省不同品种桑椹的筛选奠定基础。(2)建立桑椹营养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44036+F2*0.23919+F3*0.16485,桑椹营养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珍珠、四季果桑、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白玉王、白龙桑、龙桑、野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营养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珍珠、四季果桑、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红果、白玉王、龙桑、白龙桑、野桑。建立桑椹功能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68748+F2*0.17341,桑椹功能特性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红果、野桑、龙桑、四季果桑、黑珍珠、白玉王、白龙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功能特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野桑、四季果桑、龙桑、黑珍珠、白玉王、白龙桑。建立桑椹抗氧化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60652+F2*0.22511,桑椹抗氧化能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桑5801、红果、叶用桑、龙桑、孟简、黑珍珠、野桑、四季果桑、白玉王、白龙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抗氧化能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桑5801、红果、叶用桑、龙桑、野桑、孟简、黑珍珠、四季果桑、白玉王、白龙桑。(3)根据不同的加工利用目的,筛选出适宜的核心评价指标,建立适当的评标体系,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适合桑椹鲜食、制汁、酿酒、药用的优良品种。适合桑椹鲜食的品种为中桑5801、白玉王、黑珍珠、孟简;适合桑椹制汁的品种为黑珍珠、红果、叶用桑、四季果桑;适合酿酒的桑椹品种为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适合药用的桑椹品种为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野桑;适合综合用途的桑椹品种为孟简、红果、中桑5801、叶用桑。
二、不同整地方式对果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整地方式对果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秧龄及其设置方式对不同品种农学表现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
1.2 水稻品种改良 |
1.3 水稻种植方式 |
1.4 秧龄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4.1 秧龄与种植体系 |
1.4.2 秧龄对秧田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3 秧龄对本田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3.1 秧龄对水稻植伤的影响 |
1.4.3.2 不同秧龄下水稻生育期差异 |
1.4.3.3 秧龄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1.4.3.4 秧龄对水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1.4.3.5 秧龄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1.4.3.6 秧龄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4 秧龄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5 秧龄弹性 |
1.6 秧龄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秧苗素质 |
2.3.3 植伤 |
2.3.4 生育进程 |
2.3.5 农艺性状 |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3.7 氮素吸收量与氮素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2 不同秧龄下各生长阶段的气象条件差异 |
3.3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4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5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素质的影响 |
3.6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
3.6.1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植伤的影响 |
3.6.2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茎蘖数的影响 |
3.6.3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6.4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株高的影响 |
3.7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作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3.8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开花前后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3.9 秧龄对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和植伤的影响 |
4.2 秧龄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4.3 秧龄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4 不同秧龄下气象条件差异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5 秧龄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4.6 秧龄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点、问题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
6.1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生育特征与稳产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的主要生态生理特点 |
1.1 水稻生育期缩短,温光资源利用减少 |
1.2 秸秆还田和粗放耕整与播种等环节,使种苗处于逆境,约束生长发育 |
2 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生长发育特性 |
2.1 直播水稻个体生长趋向弱化 |
2.2 直播水稻群体茎蘖动态大起大落且成穗率低 |
2.3 直播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低,产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
2.4 直播水稻部分米质特征趋劣 |
3 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稳产栽培途径探究 |
3.1 基本苗量对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基本苗量对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
3.2.1 茎蘖动态特征 |
3.2.2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 |
3.2.3 干物质积累量 |
3.2.4光合生产特征 |
3.3 基本苗量对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米质的影响 |
4 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稳产栽培关键技术 |
4.1 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品种 |
4.2 抢早播种技术 |
4.3 秸秆还田与高质量耕整地技术 |
4.4 确定合理基本苗技术 |
4.5 精确施肥技术 |
4.6 灌溉技术 |
4.7 其他管理技术 |
5 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栽培展望 |
(3)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3 分析测定 |
1.3.1 泡田期泡田水用量测定 |
1.3.2 水稻形态特征测定 |
1.3.3 产量及其结构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耕作模式对泡田灌溉量的影响 |
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物侯期的影响 |
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2.5 不同耕作模式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6 不同耕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模式对泡田灌溉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水稻水直播的国内外进展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稻直播生产现状 |
1.3.2 中国水稻直播生产现状 |
1.4 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4.1 直播水稻产量研究现状 |
1.4.2 直播水稻品质研究情况 |
1.4.3 直播水稻经济效益情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1 试验设计 |
2.3.2 田间管理 |
2.4 调查内容与测定方法 |
2.4.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
2.4.2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3 寒地水稻水直播适应性鉴定方法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直播品种的筛选 |
3.1.1 水直播对穗长、单穗重的影响 |
3.1.2 水直播对枝梗数的影响 |
3.1.3 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3.1.4 水直播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5 水直播对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
3.1.6 水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7 水直播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
3.1.8 水直播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产量的关系 |
3.2 水直播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2.1 水直播对稻谷碾磨品质的影响 |
3.2.2 水直播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 水直播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4 水直播对米饭食味的影响 |
3.2.5 水直播下稻谷碾磨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2.6 水直播下稻米外观品质与稻谷碾磨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7 水直播下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2.8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稻谷碾磨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9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外观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10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3 水直播适应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
3.3.1 水直播下农艺性状ARI的主成分分析 |
3.3.2 水直播下品质性状ARI的主成分分析 |
3.3.3 水直播下产量性状鉴定 |
3.3.4 水直播下品质性状鉴定 |
3.4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比较 |
3.4.1 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2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3 对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
3.5 不同种植方式下品质比较 |
3.5.1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5.2 对稻米加工、营养及食味评分的影响 |
3.6 不同种植方式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
4 讨论 |
4.1 适应水直播品种筛选方法的探讨 |
4.2 水直播下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
4.3 水直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水直播品种筛选及评价指标 |
5.2 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3 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5.4 水直播下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桑椹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
1.1.1 发生及危害 |
1.1.2 病原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 |
1.1.3 防治措施 |
1.2 植物内生菌起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
1.2.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1.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学功能 |
1.3 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
1.3.1 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
1.3.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 |
1.4 微生物组学研究概况 |
1.4.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
1.4.2 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
1.4.3 芽孢杆菌组学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3.1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
2.3.2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
2.3.3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2.3.4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质粒、供试桑种与土壤 |
3.1.4 桑树样本的采集 |
3.1.5 主要培养基 |
3.1.6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1.7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
3.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
3.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的侵染定植特征 |
3.2.4 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的种群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
3.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定植能力的分析 |
3.3.4 内生芽孢杆菌在健康桑树中的种群分布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桑种和土壤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4.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
4.2.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与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4.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
4.3.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
5.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5.1.3 主要设备仪器 |
5.2 主要方法 |
5.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全基因组的解析 |
5.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
5.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的全基因组解析 |
5.3.2 内生B.subtilis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
5.3.3 内生B.subtilis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6.1 实验材料 |
6.1.1 供试菌株 |
6.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制备与理化性质检测 |
6.2.2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6.2.3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小分子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6.2.4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脂肽抗生素的分析与鉴定 |
6.2.5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理化性质的检测 |
6.3.2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6.3.3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6)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机插水稻的产生与发展 |
1.2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秧盘 |
1.2.2 秧土 |
1.2.3 苗床 |
1.2.4 壮苗培育技术 |
1.3 机插水稻的整地技术与栽插密度 |
1.3.1 整地技术 |
1.3.2 栽插密度 |
1.4 机插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
1.5 机插水稻水分高效管理技术 |
1.6 机插水稻病虫草高效防控技术 |
1.7 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现状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栽培试验 |
2.1.2 品种比较试验 |
2.1.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2.2 茎蘖动态的测定 |
2.2.3 各器官干物重的测定 |
2.2.4 叶面积的测定 |
2.2.5 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2.6 杂草防治效果测定 |
2.2.7 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测定 |
2.2.8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测定 |
2.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不同床土比较试验 |
3.1.2 不同栽插规格(密度)试验 |
3.1.3 播种量及灌水方式对比试验 |
3.1.4 肥料运筹试验 |
3.1.5 粒肥试验 |
3.2 品种比较试验 |
3.2.1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2.2 品种特性表现 |
3.2.3 品种抗倒性及田间病害调查 |
3.2.4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 |
3.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 |
3.3.1 杂草药效比较试验 |
3.3.2 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试验 |
3.3.3 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4.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综合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0 研究背景 |
1 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 直播生产方式简介 |
1.3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产量及其总体变异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氮密配置寻优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生育进程 |
2.2 茎蘖数和成穗率 |
2.3 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 |
2.4 光合势 |
2.5 干物质积累 |
2.6 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 |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机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蒸煮食味品质 |
2.5 淀粉RVA谱特征 |
2.6 米饭食味值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加工品质 |
3.2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 |
3.3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蒸煮食味品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加工、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8)机械开沟穴直播及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研究现状 |
2.1 直播稻的发展历程 |
2.2 影响直播稻产量的因素 |
2.3 机械穴直播产量形成的优势 |
3 直播稻倒伏的问题研究 |
3.1 倒伏的机理 |
3.2 倒伏的影响因素 |
3.3 茎秆木质素与倒伏的关系 |
3.4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
4 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械开沟穴直播对早籼稻产量形成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机械开沟穴直播对早籼稻出苗率的影响 |
3.2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对早籼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的茎秆形态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关系 |
3.3.1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各节间的节间长度 |
3.3.2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各节间的茎壁厚度 |
3.3.3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各节间的节间粗度 |
3.3.4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的各节间的节间干重 |
3.3.5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的各节间的单位长度节间干重 |
3.3.6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各节间的单位体积节间干重 |
3.4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下的茎秆的木质素含量 |
3.5 机械开沟穴直播处理对早籼稻倒伏指数及相关力学指标 |
3.5.1 单茎各节间的倒伏指数 |
3.5.2 单茎的各个节间的倒伏指数的F值 |
3.5.3 单茎各个节间的抗折力 |
3.5.4 单茎倒伏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形成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出苗率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茎秆形态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关系 |
3.3.1 不同施肥方式下各节间的节间长度 |
3.3.2 不同施肥方式下各节间的茎壁厚度 |
3.3.3 不同施肥方式下各节间的节间粗度 |
3.3.4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各节间的节间干重 |
3.3.5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各节间的单位长度节间干重 |
3.3.6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各节间的单位体积节间干重 |
3.4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茎秆的各节间的木质素含量 |
3.5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倒伏指数及相关力学指标的影响 |
3.5.1 单茎各节间的倒伏指数 |
3.5.2 单茎的各个节间的倒伏指数的F值 |
3.5.3 单茎各节间的抗折力 |
3.5.4 单茎倒伏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1 讨论 |
1.1 机械开沟穴直播对早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 机械开沟穴直播对早籼稻倒伏能力的影响 |
1.3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4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倒伏能力的影响 |
1.5 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直播高产途径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
1、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培肥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1.2.1 免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2.2 翻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2.3 旋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3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
1.1.4 稻油轮作下耕作方式配合模式 |
1.2 国内外关于耕作方式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内耕作方式发展概况 |
1.2.2 国外耕作方式发展概况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内容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内容 |
2.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6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2.6.1 田间调查及取样方法 |
2.6.2 分析测试指标和方法 |
2.6.3 .数据处理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轮耕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3.1.1 轮耕方式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1.2 轮耕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3.3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茎鞘干物质积累及物质转运的影响 |
3.5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4、讨论与结论 |
4.1 轮耕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4.2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5、本研究的创新点 |
6、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设想 |
6.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2 进一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桑资源 |
1.2.2 桑椹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桑椹的保健功效 |
1.2.4 桑椹加工适宜性 |
1.2.5 品质综合评价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果实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3.3 功能性指标的测定 |
2.3.4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3.5 其他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3.6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 |
2.3.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形态指标的差异 |
3.2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营养指标的差异 |
3.3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功能性物质的差异 |
3.4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抗氧化指标的差异 |
3.5 不同品种桑椹综合评价 |
3.5.1 不同品种桑椹营养指标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5.2 不同品种桑椹功能成分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5.3 不同品种桑椹抗氧化能力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6 隶属函数分析筛选优良品种 |
3.6.1 基于鲜食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2 基于果汁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3 基于酿酒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4 基于药用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5 基于多种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4 讨论 |
4.1 桑椹品质指标 |
4.2 不同品种桑椹综合评价 |
4.3 桑椹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4.4 展望 |
5 结论 |
5.1 构建河北省桑椹化学成分数据库 |
5.2 建立品质评价模型 |
5.3 筛选桑椹深加工的优良品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不同整地方式对果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秧龄及其设置方式对不同品种农学表现的影响及机理[D]. 曹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生育特征与稳产关键技术[J]. 张洪程,邢志鹏,翁文安,田晋钰,陶钰,程爽,胡群,胡雅杰,郭保卫,魏海燕.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3]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J]. 怀宝东,隋文志,李佩然,王安东,路宪春,孙兴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6)
- [4]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D]. 王鹤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
- [5]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徐伟芳. 西南大学, 2020(11)
- [6]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D]. 葛哲源. 扬州大学, 2020(06)
- [7]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吴培. 扬州大学, 2019
- [8]机械开沟穴直播及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D]. 易艳红.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9]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D]. 肖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D]. 樊志彤.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