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

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

一、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兰[1](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力思琪[2](2020)在《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文中研究表明赵俪生是我国现代着名学者,他早年投身革命,之后从事学术研究。其一生涉足文学翻译、史学研究、哲学思想、逻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仅在史学领域,赵俪生就开辟了史学研究的“三个园地”——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土地制度史、思想文化史。到晚年,他又有历史哲学的研究偏向。终其一生,赵俪生多次转换研究领域,这不仅是时代、局势使然,更与他鲜明的气质、独特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赵俪生可以说是学界中个性独特的一位学者,曾有“史学界的杨小楼”之称。《赵俪生文集》与赵俪生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以及他人的相关论述都体现了赵俪生鲜明的性格特色。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式的通人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所呈现的风貌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流离各地的际遇与自由随性的兴趣,影响了他多变的研究路径;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宏阔的气质,使他不屑于琐屑的考据;作为一名文史并擅的通才,加之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学术研究严谨而富有文学气息,其文章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正是赵俪生天性自由、关怀大局、所思深远的个性,才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貌。进一步探讨赵俪生学术与性情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我们对赵俪生其人与其治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赵俪生学术研究的特色提供了新的解释。通过对赵俪生学术与性格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一名通人型的学者,长期以来,赵俪生并未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与评价,这与二十世纪以来学界评价体系、标准的西方化密切相关。以赵俪生这位以学为乐的大家学者为典型,可以为我们在学术评价体系,学人培养方式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考和讨论的线索。

黄靓文[3](2020)在《傅斯年古代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认为国学功底深厚,同时又接受了西学思想的傅斯年,在古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有一套结合考古学、发生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他善于用综合和流变的眼光考察文学史中的事物,使其古代文学批评具有实证、多学科多角度和有机的品质。傅斯年《诗经》研究,建立在《诗经》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打破经学传统,将关注重点放在《诗经》的文学特点上,结合文学史发展,对《诗经》相关的文体、诗义、文辞等内容进行探究,解析了《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发源大端的缘由,其中蕴含的新的研究精神,对推动《诗经》学的研究现代化研究具有开创意义。傅斯年的《史记》文学阐释,与其史学研究紧密相连,然亦较多涉及《史记》叙事和语言方面的特点,发现问题的角度独特,解决问题的视角新颖。傅斯年的古代文学批评建立在史料学基础上,从文本本身出发,将其放入到当时的社会大局和历史的整体发展中进行研究,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横向的延展和纵向的延伸,视野开阔,研精钩深,方法科学,观点新颖,引证丰富,线索清晰,论证严密,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所起作用不可忽视。

汪书路[4](2019)在《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指明吕振羽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全面、客观研究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研究吕振羽,不仅可以丰富吕振羽的学术思想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参考。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吕振羽经过对各种思潮的反复对比、实践,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革命信仰。自此,他通过成立协会、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课堂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其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研究革命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热点历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吕振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开创性地提出“殷商奴隶论”“西周封建论”,进而为得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还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进行考察,认为中国人种主要来源于“蒙古人种”以及“马来人种”这两大类;同时考察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其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吕振羽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得出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结论,从而对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有着清晰认识,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根本消灭封建势力。他考察了国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理论。在中国文化问题方面,吕振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儒家、道家、佛家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发展要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防止文化闭关主义和文化贩运主义。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二是积极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三是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包智慧[5](2019)在《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三十年(1949-1978)《史记》文学研究是《史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特殊性,本时期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内容,呈现出与以往各个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特点。对建国三十年的《史记》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观照,不但有助于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经验,而且对当今《史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亦有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进行概览。首先是对本时期文学研究的时代大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再根据研究内容和特点,将这一时期《史记》文学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次对建国三十年的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为专着和论文两类,并分别介绍了此期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成绩。再次从司马迁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入手,探讨了司马迁的“人民性”和“唯物论”思想,以期勾勒出《史记》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最后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深入化和扩大化、争鸣氛围浓厚等三个方面总结本时期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二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本章包括司马迁生平研究和司马迁评价研究两部分。在司马迁生平研究方面,学者从生年、卒年、游历三个方面对司马迁的生平行事作出了较深入的考证,但是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者们还探讨了司马迁的贡献及其地位,对司马迁在中国史学、文学甚至是世界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第三章,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本章包括编纂体例、人物研究、语言艺术、叙事艺术和其他研究五部分。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在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史记》的编纂体例、写人、语言、叙事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史记》中的多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学者们对《史记》的书名、《史记》的传播、司马迁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马班异同”等几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不仅推进了传统课题的深化,同时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但囿于时代,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存在着研究面过于狭窄,研究文章过于零碎化,对《史记》个案研究不足的现象。第四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相比较司马迁哲学和政治学思想研究的活跃与深入,本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显得凝滞,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基本在“发愤着书”说、“春秋笔法”理论和“实录精神”这三个方面,与建国前的研究相比差别不大,仅在“实录精神”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和开拓。

孙秀容[6](2016)在《吴泽及其史学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吴泽在中国史学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吴泽先生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在恩师的影响之下,使其走上了从事历史研究的道路,并在多年的史学理论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史学理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他首先科学分析了唯物史观和用以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的关系,奠定了从事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在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就。其中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以及东方学的研究成果,是吴泽先生在史学理论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更难能可贵的是吴泽先生在从事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绝不拘泥于个别结论或个别的观点,而是能够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做出自己的科学论断。此外,由于吴泽先生的历史研究理念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铸造和自身的经历等相互作用,形成了吴泽先生史学理论别具一格的特点,展现了其与他人不同的学术特色。

彭卿[7](2016)在《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当代“艺术”观念如何形成。是一篇以“美术”为关键词切入考察,与思想史结合,运用数据库关键词研究法,经统计与分析后,对“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多为技艺之意,“图画”是“艺术”之一。在洋务运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本代表水墨丹青的“图画”转化为“图学”之意。1880年,“美术”一词从日本传入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思想开始现代转型。伴随着维新变法的脚步,“美术”作为新事物被报刊新媒体大量引入中国。1900-1915年中国社会思想是中西二分二元论,“图画”又转变为“用器画”与“自在画”的意思,并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得以公共化。西学“美术”概念与中国儒学体系两者发生互动。因“立宪”思潮的作用,“美术”意味着现代理性精神与公德,成为普遍观念。在它的影响下,“图画”与“美术”之间建立起联系,诞生新词汇“美术图画”,而后又经历了去“图”化,演化出“美术画”概念。同时,在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以西学“美术”为参照系,整理与归纳出中国的“美术”。1915-1924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十年,“美术”成为了包含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和中国民族美术的造型艺术名词。在“美”的影响下,“艺术”的含义从侧重于技术的传统技艺之意转化为“美的技艺”,最终包含了“美术”。在观念层面,“艺术”取代了“美术”。中国“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思想形成与转型的大结构是吻合的。

冯皓[8](2016)在《李埏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埏(1914-2008),字子沂,号幼舟,中国着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开创者。他在中国古代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中国土地制度史上均有很深的造诣;在土地所有制形态、古史分期、农村公社以及地主阶级划分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中国土地国有制和西周封建论的重要代表。他深刻分析和揭示了商品经济史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将土地制度史与商品经济史进行了有机结合,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还在“云南地方经济史”、“唐宋货币经济”、“重农抑商”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学问上,他思维严谨,重史实,不盲从,不轻信,强调学术独立,一直遵从“治史明义”、“通史致用”的治学标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治学的典范。本文主要围绕李埏的重要学术论着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访谈研究法等方法,以李埏先生的一系列重要着作为基础,将其学术成就置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中进行分析,详尽剖析李埏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用辩证和历史的眼光审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力求客观、完整、全面地展示李埏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李埏先生“厚重、通达、博雅”的学术风格,“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学术思想体系架构和“五个结合”的学术研究特点。第一章属于导言部分,论述了关于经济史学泰斗李埏的求学之路,关于李埏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关于李埏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李埏史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与基本架构。论文首先对李埏的学术发展按照时间关系进行分期研究;既而指出名师指引开启学术研究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引、实践经历丰富学术内涵是他学术思想的成长渊源;“一体两翼、一核多点”是其思想体系基本架构,即: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主体,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是其学术研究的两块基石,货币问题研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核心,学术思想多点延伸结硕果;本章还对其史学思想体系的“两翼”进行了剖析,即:“多种形态并存说”: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的重大突破,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并对古史分期与中国封建地主制研究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开拓与奠基”探讨了李埏关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思想的研究。其凭借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史实的娴熟把握,从货币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对唐宋货币史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的发展历程进行探析,成功解决了交子起源和兑界的悬案,成为学界推崇的重大成果;他纠正了学术界中对商品经济史的片面认识,将货币形态与货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考察和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大门,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路径。第四章“开新与成熟”论述了李埏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李埏在土地所有制、古史分期、商品经济等重要问题的见解上独树一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是学界公认的中国土地国有制和西周封建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被尊称为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本章详细分析了他研究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多种土地所有形态之间矛盾运动的丰富内涵,探究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貌、特征及历史渊源。首次从理论上对土地国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和大土地私有制三者作了科学的区分,并深刻分析了土地国有制及其与地理环境、中央集权与农民大起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小土地所有制和残余的村社所有制多种形态并存,互为消长,组成了我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矛盾运动规律。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五章深入探析了李埏的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在对其多年学术和教育实践成果分析基础上,对其“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人我结合、文思结合、道法结合”的学术研究特点进行分析。独立思辨的学术品德,充分占有史料与重视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治学方法,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始终饱满的学术热情使他成为古代经济史学科的学术大家。他秉承教书育人的“公孙树”精神,“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他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做朋友;既重视总的指导原则、又重视具体过程的指导方法形成的培育学生的风格,使其成为受人尊重、爱戴的师者。李埏做人、治学、育人的方式方法和高尚的学术、教育品格已成为云南大学师生的楷模,他在学术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及育人实践已经成为云南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的重要支撑,他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成为云南大学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感染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诸多弟子皆属一时之秀,成为知名学者。李埏由此成为受人推崇,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名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已经走过100多年历程,出现了一大批颇具代表性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李埏属于造诣颇深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他在教育理念上的贡献也值得后人遵循和学习。研究李埏的学术成就、育人理念、治学思想和方法,对其治学思想、教学方法和学术成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启迪后人在人品、道德、文章等方面向李埏看齐。从中寻找研究经济史学的路径,创新研究思路,也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源泉,汲取思想智慧和人生启迪。

赵保胜[9](2015)在《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文中研究表明古史辨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形塑。这一运动的爆发,跟自古以来积累的疑古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的个人因素也相当重要。这一事件的意义——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均包括思想解放和学术范式的探索两个方面。这前者偏重思想史意义,后者注重学术史价值,虽然都已有人论及,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系统考察尚不多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现代学术转型和社会变革为经,以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活动为纬,从二者所交织的网络中对古史辨运动加以考察。全文由绪论、正文、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动机、论题旨趣、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的使用情况和架构安排等等。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七章:第一章,主要解决近现代学术如何转型和现代学术范式建立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中国之“近代”的特殊性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的近代是由“自发的近代”受到“外来的近代”的冲击而形成的“复合的近代”;接着,以这一特殊的近代进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近现代学术转型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这一转型是由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共同作用所造成,而胡适等人的启导之功对这一转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之后,对“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区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虽然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学术范式并非完美,而是存在诸多问题,但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发生却是必要的,古史辨运动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也非可有可无。第二章为“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从“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的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中国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背景下,自古就有的疑古思想和清末以来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反传统思潮)两方面,对古史辨运动兴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结论认为:如果将疑古思想比作燃料,那么反传统思潮则好比火柴;而疑古思想的累积和反传统精神的弥漫,又进而成为学术转型乃至整个社会之转型的重要动力。第三、四两章分别为“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之“上”与“下”。前者,先究古史辨派如何形成,然后再分别讨论胡适和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影响,以及他们跟古史辨运动的关系;后者,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了顾颉刚走上疑古辨伪之路的过程,并对古史辨运动兴起之初的论战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其中涉及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主将,无论胡适、钱玄同,还是顾颉刚,在古史辨运动爆发之初,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触发的这一场古史论战都没有全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不仅如此,由于学术上准备的不足,顾氏等人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挖掘,故其许多观点不免过激,但其开风气之功实不可没。第五章为“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既然近现代学术转型对古史辨运动的发生、转折以致衰歇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按照社会思潮的变化对学术影响的轨迹将古史辨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期,似乎就是题中应有之义。1923年5月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标志着古史辨运动的爆发,而到了 1940年代中期,古史辨运动作为一场“运动”已经结束。第六章和第七章均为个案研究。两者分别以“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和“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为个案,透析了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所发生的具体影响。选取这样两个个案,一方面是因为《诗经》和《尚书》在中国传统的经学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现代学术各个分支(如文学、哲学、史学等)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部书跟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古史辨派核心人物如顾颉刚等人以毕生之力重点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两个个案来展现古史辨运动对现代学术的影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古史辨派在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录部分是两篇与正文密切相关的专论,因其可以对正文起到辅翼的作用,故附录于此。

贾小叶[10](2015)在《“学术热”中的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研究(1990—2010)》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学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学术热"。在这次学术史研究的热潮中,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很多问题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他们不仅关注学术史研究的内涵与边界,更致力于爬梳一代学术的承传、流变与趋向。而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包括传统学术在近代的承传与流变;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学人、学派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理念等问题。

二、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6.1 理事一致
        3.6.2 理礼合一
        3.6.3 心史合一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5.1 语言文字学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5.2.3 史学考订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6.1.1 政治伦理思想
        6.1.2 政治生态思想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6.1.4 政治实践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6.2.5 经济实践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6.3.4 教育实践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6.4.3 读史之法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陇上人”的生平与治学
    第一节 学者生平
    第二节 学术实践
第二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性格与多变的治学方向
    第一节 学术路径转换之缘由
    第二节 关于“专家”与“通人”
    第三节 一位“自由主义”者式的通人
第三章 大气而不拘小节:宏阔气质与学术追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随者
    第二节 赵俪生与考据学的交锋
    第三节 以学经世,关怀现实
第四章 理性的浪漫主义者:学者涵养与学术特色
    第一节 赵俪生的文学实践与哲学探索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文学化描写
    第三节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叙述
    第四节 基于史料的历史想象与历史思想的文学化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傅斯年古代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傅斯年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与视角
    一、实证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
        (一)“敢于疑古,详于辩证”的理念
        (二)“只求证,不言疏”的工作方法
    二、多学科、多角度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
    三、有机的文学视角
        (一)古代文学史分期之研究
        (二)五言诗起源之研究
第二章 傅斯年《诗经》研究
    一、傅斯年《诗经》部类与次序研究
        (一)傅斯年《诗经》部类研究
        (二)傅斯年《诗经》次序研究
    二、傅斯年《诗经》“讽”论释读
        (一)“风”字本义探究
        (二)“风”渐于偏含“讽”意
        (三)“风”为汉代枚马赋体之源
    三、余论和小结
第三章 傅斯年《史记》文本与文学评批阐释
    一、傅斯年《史记》学着述概说
    二、傅斯年《史记》文本补窜改异研究
    三、傅斯年《史记》文学研究
        (一)论《史记》的古今叙事
        (二)评《史记》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准备
        2.1.1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2.1.2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2.2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2.2.1 创办协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2.2 利用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2.2.3 通过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
    2.3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效应
        2.3.1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2.3.2 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本章小结
第3章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构建
    3.1 吕振羽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3.1.1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弊端的揭示
        3.1.2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优点的继承
    3.2 吕振羽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3.2.1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错误方法论的批判
        3.2.2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优点的吸收
    3.3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阐发
        3.3.1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论
        3.3.2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辩证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吕振羽对中国历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4.1 吕振羽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分析
        4.1.1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阶段论
        4.1.2 对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开拓性探究
        4.1.3 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提出“殷商奴隶论”
        4.1.4 考察中国封建社会提出“西周封建论”
    4.2 吕振羽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的考察
        4.2.1 对中国人种主要来源的探索
        4.2.2 对中国各民族发展史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吕振羽对中国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答
    5.1 吕振羽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
        5.1.1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程的分析
        5.1.2 对中国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的考察
        5.1.3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定
    5.2 吕振羽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
        5.2.1 考察国外经济危机否定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5.2.2 阐发苏联经济法则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5.2.3 结合实际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论
    5.3 吕振羽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5.3.1 对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地位的解读
        5.3.2 对传统释道文化现代地位的分析
        5.3.3 对中国革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6章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特点及启示
    6.1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6.1.1 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1.2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6.1.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6.1.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6.2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6.2.1 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
        6.2.2 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
        6.2.3 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
    6.3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6.3.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
        6.3.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6.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6.3.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代《史记》文学研究略叙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概览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成果概览
        一、着作类成果
        二、文章类成果
    第三节 《史记》“人民性”讨论
        一、《史记》“人民性”
        二、司马迁哲学思想
    第四节 研究特点
第二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
    第一节 司马迁生平研究
        一、生年研究
        二、卒年研究
        三、游历研究
    第二节 司马迁评价研究
        一、司马迁的贡献
        二、司马迁的地位
第三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编纂体例
        一、《史记》“五体”
        二、“太史公曰”
    第二节 人物研究
        一、写人艺术
        二、人物形象
    第三节 语言艺术
        一、古语、口语、谚语
        二、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
        三、讽刺语言
        四、字法与句法
    第四节 叙事艺术
        一、互见法
        二、寓论断于叙事
        三、艺术结构
    第五节 其他研究
        一、《史记》书名
        二、《史记》传播
        三、档案工作
        四、马班异同
第四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
    一、发愤着书
    二、春秋笔法
    三、实录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吴泽及其史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价值和方法
第一章 吴泽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吴泽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第二节 吴泽史学思想形成及发展因素
        一、生活的经历与战乱的刺激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引导
        三、学术大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吴泽史学理论成就
    第一节 历史哲学的理论成就
        一、对客观历史本质的理论思考
        二、对客观历史认识的理论思考
        三、对客观历史研究方法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取得的理论成就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之奴隶社会两类型说
        二、古史分期理论之奴隶制社会说和西周封建说
        三、社会形态理论之对五形态的论证
        四、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原则
        五、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史观批判
第三章 吴泽史学理论特点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指导其历史理论研究
    二、强烈的重经济思想
    三、强烈的现实情怀
    四、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五、史学思想与实践的开放性
第四章 吴泽及其史学理论的贡献和评价
    第—节 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中的贡献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贡献
        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一) 对中国通史和民族理论的完善
        (二) 对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开拓
        (三) 吴派对东方学的补充研究
结语
附:吴泽学术年谱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美术”观念的起源
    1.1 从经世“画图”到公共“图画”教育
    1.2 经世思想与“美术”的传入
    1.3 “二元论”思想形成与知识精英的“美术”观
第二章 从立宪到共和:“美术”观念的成熟
    2.1 绅士权利扩大化:公共空间的“美术”实践与精神追求
    2.2 中国美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美术”与经学的碰撞
    2.3 共和思潮中的“真”与“美术”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美术”观念的演变
    3.1 民主思潮与蔡元培“美育”观念的演变
    3.2 “美术革命”与“美术”内容的变化
    3.3 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下美的艺术观之流行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1895-1924年重要“美术”消息
    二、《新青年》(1915-1924)中的“艺术”消息
    三、《北洋官报》(1901-1911)重要“图画”消息
致谢

(8)李埏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李埏的问学之路
    第二节 李埏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李埏史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与架构
    第一节 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一、李埏学术发展分期
        二、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渊源
        (一) 名师指引开启学术之路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走上学术大道
        (三) 实践经历丰富学术内涵
    第二节 “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思想体系基本架构
        一、“厚重、通达、博雅”的学术风格
        二、“一体两翼,一核多点”的学术思想体系架构
        (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主体
        (二) 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是两大主要成果
        (三) 货币问题研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核心
        (四) 学术思想多点延伸结硕果
    第三节 李埏史学思想体系“两翼”简论
        一、“多种形态并存说”: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的重大突破
        (一) 土地国有制的理论探讨
        (二) 关于土地国有制史的研究
        (三) 土地所有制变化发展的研究
        (四) 关于井田制的研究
        (五) 关于农村公社的剖析
        (六) 农村公社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一) 唐宋货币形态研究
        (二)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追溯
        (三) 商品经济的两个高峰
        (四) 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兴起
        (五) 《史记·货殖列传》文本研究
        (六) 把商品经济上升到历史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
        三、古史分期与中国封建地主制研究
        (一) 西周封建论
        (二)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发展研究
第三章 开拓与奠基——李埏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思想的研究
    第一节 以货币问题为核心的商品经济史研究
        一、唐宋货币发展体现商品经济水平
        (一) “钱帛兼行”探源
        (二) 唐代“钱帛兼行”研究
        (三) 从“钱帛兼行”到“钱楮并用”
        (四) 北宋楮币发展
        二、四川交子和东南会子起源及兑界
        (一) 四川交子起源分析
        (二) 交子兑界考
        (三) 东南会子起源探析
        三、货币形态变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货币形态的变迁
        (二) 货币形态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四、李埏之后的货币发展史研究
    第二节 商品经济、封建土地制度与生产关系史融合
        一、经济史研究在史学中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辨析
        (一) 商品经济推进社会变革
        (二) 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高峰探讨
        三、商品经济和土地制度演变的关系辨析
        (一)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曲线
        (二) 农村公社存续的决定因子
        (三) 商品经济促进地主阶级产生和更新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后续研究与发展
    第三节 商品经济高峰期的社会变迁与特征——李埏关于《史记·货殖列传》的研究
        一、《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特征分析
        二、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兴起
第四章 开新与成熟——李埏关于土地制度的研究
    第一节 “多种形态并存说”开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研究新篇
        一、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其他土地占有形式辨析
        (一) 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占有制之别
        (二) 大土地所有制与大土地占有制差异
        二、封建土地国有制溯源及盛衰
        (一) 封建土地国有制的渊源探析
        (二) 封建土地国有制盛衰研究
        三、土地国有制是影响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王朝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 自耕农的多寡和景况的好坏影响封建国家兴衰
        (二) 自耕农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
        五、“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后续研究及对李埏的承继
    第二节 殷商奴隶制走向西周封建制根本动力研究
        一、二重属性过渡社会形态的农村公社
        (一) 农村公社概念辨析
        (二) 农村公社构成特殊过渡时期的原因探析
        二、商周社会主要矛盾及封建制产生
        (一) 商周主要矛盾是奴隶主和奴隶间的阶级矛盾
        (二) 封建制产生于灭商之前的周
        (三) 商朝是未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社会
        三、奴隶制过渡问题的后续研究
    第三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亡盛衰研究
        一、农村公社存续的决定性因素探析
        (一) 农村公社是公私兼具的“二重性”社会结构
        (二) 农村公社是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必经阶段
        (三) 经济形态和所有制对农村公社存续的影响
        二、西周不发达商品经济与农村公社共存
        (一) 井田制与农村公社具有相同特点
        (二) 西周商品经济的微弱不足难以解体农村公社
        三、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井田制瓦解
        (一) 布币刀币的出现预示井田制农村公社衰亡
        (二) 铁农具生产的增加引起农村公社质的变化
        (三) 商鞅变法宣告井田制农村公社的解体
        四、农村公社问题的后续研究
    第四节 土地所有制和社会变革下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
        一、地主作为一个阶级的本质特征
        二、商品经济发展是地主阶级产生的前提
        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主阶级发展
        四、相对稳定存在的地主阶级及其更新
        五、有关地主阶级研究的深入
第五章 李埏的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
    第一节 “五个结合”:李埏治学从教的思想内涵
        一、古今结合
        二、史论结合
        三、人我结合
        四、文思结合
        五、道法结合
    第二节 学术研究成果体现的思想体系
        一、“通史致用”与“治史明义”
        (一) 强调历史尤其商品经济史的作用
        (二) 将问题放到历史发展中研究
        (三) 从历史研究中寻找现实关怀
        二、独立思辨的学术品德
        (一) 勇于创新,开创多领域先河
        (二) 不轻信,不盲从,追求真理
        (三) 尊重科学,敢于“自我否定”
        三、充分占有史料与重视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一) 充分占有史料,见前人之所未见
        (二) 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四、甘冒不韪,承认历史局限性
        五、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
        六、理论付诸实践,恭敬桑植服务发展
        七、始终饱满的学术热情
    第三节 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延伸
        一、无私“公孙树”
        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两因原则”
        三、言传且身教
        四、与学生为友
        五、重视具体过程
        (一) 独立思考,“一问三不答”
        (二) “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
        (三) “博与精”
        六、余音绕梁,桃李成蹊
余论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9)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与论题旨趣
    二 研究成果和回顾述评
    三 资料的使用说明
    四 研究架构安排和相关概念
第一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
    第一节 关于中国“近代”的划分
    第二节 由近代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学术转型
        一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理路”看明清学术之变革
        二 清代学术(传统学术)之范式、影响及其局限性
        三 从近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史学革命意义
    第三节 学术的“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
        一 “现代性”及其最突出的特征
        二 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何在
        三 现代学术范式如何获得体制化的固定
        四 现代学术范式的局限性
        五 现代学术范式与古史辨运动之关系
第二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
    第一节 与古史辨运动有关的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第二节 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思想资源
        一 先秦疑古辨伪述略
        二 汉唐时期的疑古辨伪思想
        三 两宋时期的疑古思想和主要人物
        四 明清以降的疑古辨伪学之大成
        五 疑古思潮对顾氏的影响及其与学术转型之关系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中西“碰撞”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
        一 激烈反传统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之关系
        二 近代“学科化”运动与伦理/价值和知识的分离
        三 以复古为解放:晚清今文家的历史阐释
第三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上)
    第一节 古史辨派的形成
    第二节 胡适的“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一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
        二 整理国故和疑古辨伪
        三 胡适对“近三百年”学术缺陷之认识
    第三节 钱玄同与古史辨派
        一 前人对钱玄同与古史辨派关系之研究
        二 钱玄同一生学术的几次变化
        三 钱玄同疑古思想之来源及其对顾颉刚之影响
第四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下)
    第一节 家世与少年时期对其学术选择的影响
        一 启蒙时期的顾颉刚
        二 国粹学报与革命思潮
    第二节 由今古文经学到截断众流:北大时期的顾颉刚
        一 戏迷生涯和章太炎的影响
        二 康有为思想的洗礼
        三 胡适“实验主义”思想的陶冶
    第三节 从《古今伪书考》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一 由《古今伪书考》到《辨伪丛刊》
        二 由辨“伪书”到辨“伪史”、“伪经”
        三 《崔东壁遗书》与“层累说”的思想渊源
    第四节 “层累说”的发现与古史论战的开始
        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
        二 “层累说”发表后学界的反应
        三 刘、胡二人与顾颉刚的论战
        四 推翻信史的四项标准的提出
        五 古史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古史辨运动之兴起
    小结
第五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
    第一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一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
        二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第二节 古史辨运动的开端、结尾以及时间段划分
        一 古史辨运动的始点
        二 古史辨运动的终点
        三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和时间段划分
第六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看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意义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二节 古史辨派对《诗经》的基本认知及其与传统学者之区别
    第三节 胡适对《诗经》的基本看法及其影响
        一 《诗经》是否“歌谣总集”的问题
        二 孔子是否“删诗”的问题
        三 关于《诗经》部分篇章的理解
        四 胡适对《诗经》研究方法的见解
    第四节 顾颉刚与钱玄同等对《诗经》问题的探讨
        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起
        二 歌谣与《诗经》
        三 顾颉刚对《毛诗序》的看法
        四 “《诗经》赖汉人附会而传”
        五 关于歌谣的转变和《诗经》的成书年代
    第五节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范式意义
        一 传统《诗经》学的研究模式
        二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范式意义
    小结
第七章 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及其检讨
    第一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上)
        一 作为古史考辨中心的《尚书》问题
        二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尚书》的年代问题
    第二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下)
        一 今文《尚书》诸篇年代问题与《尚书盘庚中篇今译》的发表
        二 《尚书》学讲义与工具书的编纂
    第三节 《尚书校释译论》和顾颉刚晚年的《尚书》研究
        一 “校、释、译、论”整理模式之形成与“《尚书》十种”
        二 分工协作与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三 刘起釪与《尚书校释译论》
    第四节 现代尚书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典范意义
结论与展望—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一 本文的结论
    二 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学科之当代意义
附录一: 论顾颉刚、胡适与傅斯年
附录二: 论顾颉刚、王国维之学术因缘及学术思想异同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学术热”中的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研究(199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史”兴起的原因、内涵与边界
二、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问题
三、现代学术建立问题
四、个人与学派的学术思想研究

四、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2]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D]. 力思琪. 山东大学, 2020(09)
  • [3]傅斯年古代文学批评研究[D]. 黄靓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汪书路.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D]. 包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吴泽及其史学理论研究[D]. 孙秀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D]. 彭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8]李埏史学思想研究[D]. 冯皓. 云南大学, 2016(12)
  • [9]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D]. 赵保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10]“学术热”中的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研究(1990—2010)[J]. 贾小叶. 兰州学刊, 2015(05)

标签:;  ;  ;  ;  ;  

王国维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