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分销:刷新销售联盟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桥本惠子[1](2016)在《日本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路径的一个多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全球高龄化使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在市场全球化、日本政府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日本新兴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化将会越来越活跃。为了更好地通过国际市场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需要选择合乎自身的国际化路径。为此,本研究关注三个问题:(1)企业通过什么路径走出去;(2)企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选择怎样的路径;(3)企业间国际化路径的差异在哪里。本研究结合现有理论,选择了日本东京证券上市公司中已有国际化行为,并且比较典型的三家新兴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多案例研究来解析企业的国际化路径特征、差异及其背后原因。研究发现:三家企业会因为企业本身优势、定位、规模、所拥有的技术种类和研发能力的不同,在国际化进程中产生不同的路径选择。此外,由于生物医药企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产品研发周期长、高风险等特点,为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自身能力,降低、分散风险,三家企业会在通过国际化获取海外资源、技术,参与国际研发、开拓全球市场的同时,结合、整合本国资源。
李攀[2](2013)在《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保险业重要的业务渠道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银行保险的研究主要是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入手对银行保险做出解释,不过这些研究彼此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并没有对银行保险进行全面的研究,只是专注于银行保险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同时对于银行保险的定义,学术界分别尝试从产品角度、渠道角度以及销售模式角度等不同方面进行,但都没有对银行保险有一个统一答案。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从银行保险的基础性研究入手,探讨银行保险发展的经济内涵以及发展规律,进而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引用制度的概念,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将银行保险理解为一系列的经济秩序或制度安排的组合;同时,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把银行保险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来研究,研究银行保险从其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样就能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银行保险制度范畴。本文把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业与保险业制度创新而产生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这一系列制度安排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银行保险制度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区别就是其组织模式表现出来的明显阶段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相关理论来分析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不同的组织模式基本能反映出银行保险的整体发展阶段。本文将效率水平作为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指标,效率水平的变化决定着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通过以上分析,把握住银行保险制度内涵及组织模式选择的本质后,对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我国银行保险所处的金融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现状对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第一章“导论”部分是全文的逻辑基础与研究起点,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等,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章“银行保险的涵义”,在总结比较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对银行保险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新定义的银行保险进行了全新诠释,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通过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与第五章“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分析了银行保险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模式的显性特征,并通过运用规模效率及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阐述了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章“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对西方发达国银行保险发展经验的介绍,总结了各国银行保险成功经验,并为下文我国银行保险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七章“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研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体系以及销售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第八章“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及第九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提出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模式的选择,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战略以及销售模式。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把银行保险重新定义为“一种金融创新制度”,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对银行保险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诠释;通过构建DEA效率分析模型来分析测度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从事银行保险业务的效率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银行保险现阶段组织模式选择: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运用于银行保险组织模式体系的选择,通过对各模式体系的效率分析揭示了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方向。
张心领[3](2010)在《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煤炭港口的集疏运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联盟的思想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进行解析,通过在港口煤炭物流链上下游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运作。针对课题的特点,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概念上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在港口煤炭物流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集疏运系统方面的研究以及战略联盟管理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战略联盟机制。其次,从现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基础条件分析了我国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运作的现状;从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战略联盟机制进行了分析;从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的驱动力分析,说明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战略联盟驱动力的内涵。再次,从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构建流程、运作模式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的总体设计,提出了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运作模式;对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选方法。最后,在分析秦皇岛港的现状后,探讨了秦皇岛港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对秦皇岛港煤炭货源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求解,将上述理论成功运用于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煤炭物流管理中。
吕海良[4](2010)在《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药企业,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已经走过了六十载,面对国内外农药行业环境的变化,面对国家对农药行业改革的决心、压力,农药企业的营销策略的适应性变革将成为顺势而为的企业大事。本文以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法、定性描述法和实地访谈法对陕西宏大农业科营销策略现状、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策略问题识别,呈现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革下,农药产品管理制度的变革、登记制度的变革、市场营销低层竞争等一些列问题对宏大农业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挑战。就宏大农业如何应对国内外环境、行业的变革,提出在4P’s营销理论框架下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为基础的农药产品2K营销策略,即农药产品相关应用技术在客户中的传播和农药产品提供的作物解决方案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实施。本文把在农药行业内外变化中的营销策略在理论的框架下系统化,为宏大农业为代表的农药制剂企业如何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征[5](2010)在《对NBA盈利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职业体育势必会有大的发展。通过对NBA联盟与球队的盈利、球员收入的研究,为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NBA联盟与球队盈利、球员收入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NBA联盟收益来源主要包括:全国电视转播权的出售、当地政府的公共资助、广告与赞助收入、授权产品特许经营、新成员的加盟费等。2.垄断和联盟的管理工作是影响其盈利的重要因素。3.球队平均收入过去十年增长了200%,不同球队间收入差距大,差距来源于球队对下列项目的经营:主场比赛门票、地方电视转播、对场馆的经营、球队赞助、球队授权产品纪念品与球衣销售、球员工资等。反映球队利润的运营收入并没有大幅增长,原因在于球队支出增加或是球队老板将利润转移到其他地方以便在劳资谈判中掌握主动或争取更多的公众资助。4.球队盈利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规模、球队常规赛胜率、球队拥有明星球员的状况、球队的管理等。5.球员工资收入占到球队总收入的60%左右,其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保持快速增长,球员平均工资从1984-85赛季的33万美元增长到2008-09赛季的491.9万。明星球员与非明星球员差距大并且还表现在广告代言方面。6.球员保留条款向自由代理制度的转变使得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租金的主体由球队变成了球员;球员工会的存在使得球员可以联合起来形成劳方垄断以应对联盟为代表的资方垄断。7.NBA通过对全国电视转播、联盟的赞助、授权产品收入进行球队间分配,一定程度了实现了高收入球队对低收入球队的资助,达到了球队间收益共享,进而确保联盟的竞争均衡性。联盟作为资方代表限制球队在球员工资上投入过多,确保资方的收益。季后赛奖金制度客观上提高了比赛的质量。
刘吉成[6](2010)在《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构建与协同决策研究》文中提出电能从生产、传输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力供应链。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国电力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再到“输配分离,自负盈亏”,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电力供应链将被多个具有相对独立环节而又相互协作的新型电力供应链所取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电能生产、传输和配送过程,由电煤供应商、发电商、输电商、配电商和客户等组成电力供应链联盟,各联盟成员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将是大势所趋。论文主要针对电力供应链联盟的运营管理过程,结合电力供应链联盟为保障客户经济、安全和可靠用电这一运营目标,以提高电力供应链联盟的敏捷性、协作性和控制运营风险为原则,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商务智能、信息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分析信息经济时代IT对供应链联盟持续竞争优势及协同决策的作用机理,论述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智能中心(Business Intelligence Center, BIC)的构建思想,研究BIC环境下电力供应链联盟在发电、供电和输电环节有关电煤采购、负荷预测、发电/购电协调和网架规划等协同决策问题,旨在探讨电力供应链联盟通过谋求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进而达到联盟管理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方法。为此,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1)研究了信息经济时代IT与电力供应链联盟持续竞争优势及协同决策的关系。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的实现有赖于多种过程、多种流程、多种方法、多种技术和多种知识等资源的协同进行,然而信息技术是支持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最为关键的要素。论文在阐述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力供应链联盟运营管理的控制机制及其协同决策类型,探讨了IT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电力供应链联盟持续竞争优势和协同决策的支持效用,研究了协同决策中的协同维及其协同机理,给出了基于IT的电力供应链联盟战略信息资源管理功能整合架构,为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智能中心(BIC)的构建和协同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智能中心(BIC)的构建方案。分析了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决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了电力供应链联盟BIC的功能、物质载体及构成要素,探讨了构建电力供应链联盟BIC的关键支撑技术,给出了面向协同决策的电力供应链联盟BIC的整体架构和协同决策实施结构,构建了基于BIC的电力供应链联盟信息共享模型、信息集成模型和界面管理模型,从而为电力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决策奠定了信息技术和应用基础。(3)构建了BIC环境下电力供应链联盟在发电环节电煤供应与采购管理的协同决策模型。在分析电煤供应商与发电商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论证了电煤供应商与发电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探讨了双方合作建立联盟的必要性,并在确定电煤供应商选择标准的前提下,设计了基于BIC的电煤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架构,构建了基于BIC的煤电联盟协同采购决策架构及其电煤协同采购决策模型,为煤电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及其利益协商机制进行了必要的探索。(4)构建了BIC环境下电力供应链联盟在供电环节的负荷预测与交易协同决策模型。结合风险元传递理论,考虑未确知风险因素,在BIC环境下,利用电力信息库,结合模型库中的Elman’s递归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另外,以配电商购电费用最低、发电商机组出力最优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差价合约下供电环节供应链联盟在合约市场、现货市场、备用市场和可中断负荷交易市场上的交易决策模型,这对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有重要的意义。(5)构建了BIC环境下电力供应链联盟在输电环节面向电网规划的多目标协同决策模型。在给出面向电网规划的电力供应链联盟BIC协同决策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电网规划决策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创建思路,借助进化算法、灰色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和集对分析等方法构建了输电环节多目标电网规划的协同决策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了所建模型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选题不仅有理论探讨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郭冬梅[7](2009)在《组织变革理论指导下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呈现出日益严酷的趋势,组织变革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管理领域中最普遍的工作,但是如何变革却是最头疼的问题。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的领先企业,其战略目标是:成为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世界级领先企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中,合众思壮公司正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壮大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保持企业现有的优势地位?如何抓住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机会将企业做大做强?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产业内的世界级领先企业?答案是组织变革,像一直以来的对策一样。但是,如何变革?本文通过对合众思壮公司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内部条件变化和自身成长要求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找出现有组织结构与组织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矛盾,即找到需要通过组织变革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对组织变革相关理论的总结和研究,找出适合的组织变革模型;通过与联想公司的比较和对联想公司组织变革案例的分析和借鉴,找到适合合众思壮公司的组织变革方案——事业部制。在制定组织变革方案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当战略、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导向发生变化时,组织必须进行变革及调整以应对这种变化。但是,组织变革必须以公司的稳定发展为前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一是,新观点:成功地实施组织变革,必须根据企业情况处理好六个问题;二是,新资料: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等为最新资料;三是,新方法:使用了以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指导实践相结合的论述方法。
徐新绿[8](2009)在《YL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随着我国进入WTO,加快了与国际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制定出适合市场态势和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关键。本文在对河北省地勘局YL公司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YL公司的产品战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首先对YL公司的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对YL公司的战略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产品战略分析对YL公司的重要性。其次对YL公司进行了PEST分析、产业竞争态势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确定外部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YL公司的内部环境,通过企业资产、人力资源、价值链、产品组合和企业文化的分析,确定内部关键因素。然后对内外部关键因素的SWOT矩阵分析,确定战略类型,设计战略方案,通过打分法,筛选、优化战略方案。最后通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管理与创新,给出了YL公司产品战略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控制措施。
邓建英[9](2007)在《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并购后文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并购的成败。湖南湘维被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直接面临着如何解决“湘维已形成的企业文化模式与企业未来发展形势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如何让湖南湘维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大环境文化协调的问题,如何解决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性的问题,如何“确定企业文化建设整合管理模式,创建未来发展型企业文化系统”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讨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指导湘维当前及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并购及湖南湘维的实际情况,根据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管理的特性,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及将还原论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情况的解释,给出文化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及实际原因,对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客观描述与分析,对湖南湘维被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推理出企业文化整合管理机理及合适的企业文化系统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及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基础,说明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的主要内容、必要性、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总结湖南湘维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指出现实基础与经验优势。其次,通过具体分析并购的动因、湖南湘维文化整合的文化冲突和潜在文化优势,分析了文化整合的各种因素及企业成长选择方式,指出其整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介绍规避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风险的方法,提出了适合湖南湘维发展的企业文化整合管理策略,确定湖南湘维文化建设整合融合管理的基本模式为渗透式文化整合模式,创建了湖南湘维文化建设框架模型。最后,设计整合湖南湘维文化系统的基本构成。本文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管理流程,并对流程中各阶段所要做的工作进行具体说明,考虑到企业并购的诸多种类,文章分类说明了战略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可供选择的几种模式,针对具体的并购类型说明了其适用的整合模式,目的是寻求一种更灵活的适用性更广泛的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模型,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实施提供指导。
王青锋[10](2006)在《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已进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时代。为顺应世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潮流,如何有效促进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协调运行,真正实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有效对接,已成为管理当局和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对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与监管分析为主线,通过研究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别实践,给出解释。然后对中国金融经营模式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回顾,对中国将来推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模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建议。本论文共由导论和7个章节构成,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主体、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本章界定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概念;对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对导致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综合经营模式的趋势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模式建立的必然性进行分析。(1)运用资产组合理论是通过两个简单的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证明综合经营相对于分业经营分别具有一阶随机优势和二阶随机优势,即只要存在任意一种证券的预期收入大于任意一种信贷资产的预期收入,在支付相同货币成本的前提下,综合经营的预期成本更低,总体风险更低。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综合经营。(2)资产专用性理论说明资产的专用性越低,资产重新配置的成本越低,金融业资产专用性低的特点为金融业实施综合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资产专用性又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将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3)金融约束条件下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表明,金融创新推动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分业经营的管制失效,综合经营成为趋势。(4)结合金融业监管理论,试图探寻和总结金融业监管理论发展与金融经营模式演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经验。本章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趋势进行系统的理论归纳,初步建立了一个对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方向进行演变发展的解释框架。通过研究认为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在微观层面是沿着从工具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路径有秩序地进行,其演变动机就是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均衡。第四章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认为过去和现
二、知识分销:刷新销售联盟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分销:刷新销售联盟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路径的一个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世界的生物医药 |
1.1.3 日本药业的历史与生物医药概况 |
1.1.4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1.1 企业国际化的定义与研究重点 |
2.1.2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 |
2.1.3 企业国际化动因 |
2.1.4 企业国际化战略 |
2.1.5 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与天生全球化理论 |
2.1.6 企业国际化路径 |
2.1.7 企业国际化模型 |
2.2 医药企业的国际化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1 日本生物医药企业 |
3.1.2 日本生物医药企业的样本选择 |
3.2 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素材来源 |
3.2.1 具体的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素材来源 |
3.3 研究思路 |
4 企业案例分析 |
4.1 企业案例一ANGES MG株式会社 |
4.1.1 企业介绍 |
4.1.2 路径分析 |
4.2 企业案例二TAKARABIO株式会社 |
4.2.1 企业介绍 |
4.2.2 路径分析 |
4.3 企业案例三SOSEI GROUP株式会社 |
4.3.1 企业介绍 |
4.3.2 路径分析 |
4.4 案例小结 |
5 案例企业国际化路径总结 |
5.1 ANGES MG的国际化路径 |
5.2 TAKARABIO的国际化路径 |
5.3 SOSEI集团的国际化路径 |
5.4 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相同与不同处 |
5.4.1 三家企业国际化路径中的相同处 |
5.4.2 三家企业国际化路径中的不同处 |
5.5 本章小结 |
5.5.1 新兴的生物医药企业为什么走国际化道路 |
5.5.2 案例中的企业国际化路径特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理论意义 |
6.1.2 现实意义 |
6.2 研究局限 |
6.3 未来展望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生物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逻辑与研究框架 |
1.2.1 理论背景 |
1.2.2 研究逻辑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性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银行保险的涵义 |
2.1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综述 |
2.1.1 银行保险的传统定义 |
2.1.2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评述 |
2.2 银行保险的重新定义 |
2.2.1 银行保险定义——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银行保险的制度内涵 |
本章小结 |
3 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
3.1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分析 |
3.1.1 银行保险制度的变迁机制 |
3.1.2 银行保险制度的供求关系 |
3.1.3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3.2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3.2.1 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 |
3.2.2 制度变迁的外部因素 |
3.3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分析 |
3.3.1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 |
3.3.2 银行保险发展的边界与障碍 |
3.3.3 银行保险发展的效率测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4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 |
4.1 银行保险一体化模式的比较 |
4.1.1 代理协议模式 |
4.1.2 战略联盟模式 |
4.1.3 合资公司模式 |
4.1.4 金融集团化模式 |
4.1.5 模式比较分析 |
4.2 银行保险主导机构不同的模式比较 |
4.2.1 保险公司主导模式 |
4.2.2 商业银行主导模式 |
4.2.3 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建模式 |
4.3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经验借鉴及启示 |
4.3.1 银行品牌 |
4.3.2 文化差异 |
4.3.3 销售渠道的整合 |
4.3.4 信息技术系统 |
本章小结 |
5 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 |
5.1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
5.1.1 交易成本理论 |
5.1.2 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
5.1.3 银行保险规模经济配置效率及测度 |
5.2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
5.2.1 资产专用性与银行保险 |
5.2.2 银行保险资产专用性的扩展 |
5.2.3 资产专用性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
本章小结 |
6 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
6.1 法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1.2 银行主导的组织模式 |
6.1.3 一体化的监督管理体系 |
6.2 德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2.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2.2 全能银行的组织模式 |
6.2.3 监督管理体系——全能银行式 |
6.3 美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3.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3.2 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模式 |
6.3.3 “三加一”的监督管理体系 |
6.4 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6.4.1 国际经验中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
6.4.2 国际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经验 |
6.4.3 国际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一般经验 |
本章小结 |
7 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
7.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环境分析 |
7.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行业环境 |
7.1.2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环境 |
7.1.3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 |
7.2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阶段与组织模式 |
7.2.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
7.2.2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组织模式分析 |
7.3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现状与问题 |
7.3.1 银行保险产品现状与问题 |
7.3.2 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现状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8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 |
8.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率性分析 |
8.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
8.1.2 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
8.1.3 我国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
8.1.4 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政策启示 |
8.2 我国银行保险的产品战略 |
8.2.1 银行结算功能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2 银行销售渠道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3 银行高端客户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4 完善与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相关的配套机制 |
8.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战略选择 |
8.3.1 银行保险的顾问式销售模式 |
8.3.2 顾问销售模式的比较分析 |
8.3.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保险公司的政策选择 |
9.2.2 商业银行的政策选择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战略联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物流集疏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供应链理论概述 |
2.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2.1.2 供应链的特征 |
2.1.3 供应链的类型 |
2.1.4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2.2 战略联盟理论概述 |
2.2.1 战略联盟的定义 |
2.2.2 战略联盟的特征 |
2.2.3 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 |
2.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概述 |
2.3.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理论 |
2.3.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3 对港口煤炭物流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与战略联盟驱动力分析 |
3.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基础条件 |
3.1.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
3.1.2 我国西煤东运铁路通道 |
3.1.3 我国主要煤炭运输港 |
3.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机制分析 |
3.2.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构成要素 |
3.2.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结构分析 |
3.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的目标 |
3.4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的驱动力 |
3.4.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的动因 |
3.4.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的驱动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设计流程 |
4.3 集疏运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
4.3.1 确立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目标 |
4.3.2 成立评价小组 |
4.3.3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评价体系 |
4.3.4 战略合作伙伴的评选 |
4.3.5 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
4.4 集疏运一体化运作模式 |
4.4.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一般运作流程 |
4.4.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联盟信息平台建设 |
4.4.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的战略联盟运作模式 |
4.5 联盟成员关系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秦皇岛港概况 |
5.2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概况 |
5.2.1 腹地资源 |
5.2.2 交通运输工具 |
5.2.3 港口集疏运作业设施 |
5.3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
5.3.1 战略联盟对象的选择 |
5.3.2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算例 |
5.4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分析 |
5.4.1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结构 |
5.4.2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联盟信息平台 |
5.4.3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联盟运作模式 |
5.5 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联盟应该注意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2 营销策略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概述 |
2.2 基本理论概述 |
2.3 我国学者对营销策略理论的分析 |
3 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现状研究 |
3.1 我国农药行业行政管理制度现状 |
3.2 国内外农药企业营销策略现状 |
3.3 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现状 |
3.4 根据SWOT分析,剖析宏大农业营销策略出现的问题 |
4 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方案设计 |
4.1 提出2K营销组合策略的初步设想 |
4.2 提出2K营销组合策略的内涵 |
4.3 2K营销组合策略的方案设计 |
5 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实施 |
5.1 2K营销策略实施原则 |
5.2 2K营销策略实施运作 |
5.3 2K营销策略实施目标及步骤 |
5.4 2K营销组合策略实施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对NBA盈利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任务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现状 |
2.2 关于职业体育联盟的研究现状 |
2.2.1 关于职业体育联盟性质的研究现状 |
2.2.2 关于职业体育联盟盈利的研究现状 |
2.3 关于NBA运作的研究现状 |
2.3.1 关于NBA性质的研究现状 |
2.3.2 关于NBA盈利的研究现状 |
2.3.3 关于NBA收益分配的研究现状 |
2.4 关于职业球员收入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案例研究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概念 |
4.1.1 盈利(Profitability) |
4.1.2 收益分配(Revenue Distribution) |
4.1.3 球队价值(Team Valuation) |
4.1.4 运营收入(Operating Income) |
4.1.5 篮球相关收入(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 |
4.1.6 收视率(TV Ratings) |
4.1.7 垄断(Monopoly) |
4.1.8 工资(Salary) |
4.2 联盟盈利及影响因素 |
4.2.1 联盟盈利来源 |
4.2.2 联盟盈利影响因素 |
4.3 球队盈利及影响因素 |
4.3.1 球队盈利来源 |
4.3.2 球队盈利的影响因素 |
4.4 球员收入及影响因素 |
4.4.1 球员收入 |
4.4.2 球员收入的影响因素 |
4.5 NBA收益分配 |
4.5.1 对球员工资的限制达到劳资双方间的收益均衡 |
4.5.2 电视转播费的分配 |
4.5.3 季后赛奖金分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联盟盈利来源 |
5.1.2 联盟盈利的影响因素 |
5.1.3 球队盈利来源 |
5.1.4 球队盈利的影响因素 |
5.1.5 球员的收入来源 |
5.1.6 球员收入影响因素 |
5.1.7 联盟收益分配 |
5.2 后续研究建议及对CBA的启示 |
5.2.1 后续研究建议 |
5.2.2 对CBA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构建与协同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IT与供应链管理及协同决策的关系研究现状 |
1.2.2 电煤供应与采购管理的协同决策研究现状 |
1.2.3 智能方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基于差价合约的多级电力市场协同交易研究现状 |
1.2.5 电网规划的多目标协同决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息时代电力供应链联盟的竞争优势与协同决策 |
2.1 供应链与供应链联盟概述 |
2.1.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
2.1.2 供应链联盟 |
2.2 电力供应链与电力供应链联盟 |
2.2.1 电力供应链 |
2.2.2 电力供应链联盟及其管理 |
2.3 IT与电力供应链联盟的持续竞争优势 |
2.3.1 电力供应链联盟的IT应用 |
2.3.2 IT对电力供应链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
2.4 IT与电力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决策 |
2.4.1 电力供应链联盟成员的行为逻辑分析 |
2.4.2 电力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及其协同决策 |
2.4.3 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的协同维 |
2.4.4 IT对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的支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智能中心的构建 |
3.1 实现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的解决方案 |
3.1.1 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决策所面临的挑战 |
3.1.2 电力供应链联盟商务智能中心(BIC)的提出 |
3.2 电力供应链联盟BIC的整体结构 |
3.2.1 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构建的可能性 |
3.2.2 面向协同决策的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架构 |
3.2.3 BIC的物质载体及构成要素 |
3.2.4 BIC的性能要求与软件体系结构 |
3.3 基于BIC的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机理 |
3.3.1 协同决策实现结构 |
3.3.2 BIC支持的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过程 |
3.3.3 BIC对电力供应链联盟协同决策的支持效用 |
3.4 基于BIC的电力供应链联盟信息共享与信息集成模型 |
3.4.1 BIC的信息交互层次 |
3.4.2 电力供应链联盟BIC信息共享模型 |
3.4.3 电力供应链联盟BIC信息集成模型 |
3.5 基于BIC的电力供应链联盟界面管理模型 |
3.5.1 界面和界面管理 |
3.5.2 基于BIC的界面管理模型 |
3.6 构建电力供应链联盟BIC的支撑技术 |
3.6.1 主要相关技术 |
3.6.2 其他支撑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IC环境下发电环节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决策模型 |
4.1 基于Stackelberg原理的煤电联盟利益协商模型 |
4.1.1 Stackelberg博弈及其数学模型的描述 |
4.1.2 电煤供应商与发电商进行合作的模式分析 |
4.1.3 电煤供应商与发电商的利益博弈模型 |
4.1.4 煤电企业合作利益关系的图像表述 |
4.2 电煤供应商适应性选择协同决策模型 |
4.2.1 环境感知与适应性商务智能 |
4.2.2 电煤供应商适应性选择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4.2.3 对电煤供应商进行选择的标准 |
4.2.4 电煤供应商适应性选择协同决策架构 |
4.2.5 适应性选择模型在电煤供应商选择中的交互流程 |
4.3 BIC环境下的煤电联盟协同采购决策模型 |
4.3.1 从传统电煤采购管理向协同采购管理的过渡 |
4.3.2 基于BIC的煤电联盟协同采购决策架构 |
4.3.3 煤电联盟协同采购决策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C环境下供电环节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决策模型 |
5.1 BIC环境下的电力供应链联盟负荷预测决策模型 |
5.1.1 电力负荷预测中的未确知信息与未确知风险元 |
5.1.2 考虑风险因素的负荷预测协同决策管理结构 |
5.1.3 基于未确知风险元的递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1.4 算例分析 |
5.2 差价合约下的多级电力市场交易协同决策模型 |
5.2.1 多级电力市场交易结构与协调目标 |
5.2.2 BIC环境下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
5.2.3 协同购电/发电决策模型的建立 |
5.2.4 BIC对购电/发电优化模型分解协调算法的求解 |
5.2.5 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IC环境下输电环节电力供应链联盟的协同决策模型 |
6.1 面向电网规划的电力供应链联盟BIC协同模型 |
6.1.1 电网规划决策的协同因素 |
6.1.2 电网规划的BIC协同决策结构及协同机理 |
6.2 电网规划的BIC知识库和方法库构成 |
6.2.1 电网规划知识库构成 |
6.2.2 电网规划方法库构成 |
6.3 电网规划的BIC模型库建立 |
6.3.1 解决最优潮流问题的优化模型 |
6.3.2 解决负荷预测问题的优化模型 |
6.3.3 解决多目标问题的优化模型 |
6.4 基于集对分析及神经网络的电网规划协同决策模型. |
6.4.1 多目标协调模型 |
6.4.2 对多目标电网规划优化模型的适应度函数改进 |
6.4.3 多目标协同决策算法的流程 |
6.5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工作成果和创新点 |
7.1.1 论文工作成果 |
7.1.2 论文的创新点 |
7.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7)组织变革理论指导下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组织变革理论 |
1.1 组织理论 |
1.1.1 组织的定义和构成 |
1.1.1.1 组织的定义 |
1.1.1.2 组织的构成 |
1.1.2 企业组织结构的内容 |
1.1.3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
1.1.3.1 直线制组织结构 |
1.1.3.2 职能制组织结构 |
1.1.3.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
1.1.3.4 事业部和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1.1.3.5 矩阵制和多维制组织结构 |
1.1.3.6 控股制组织结构 |
1.1.3.7 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 |
1.1.3.8 三叶草组织结构 |
1.1.3.9 变形虫和虚拟组织结构 |
1.1.4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
1.1.4.1 扁平化 |
1.1.4.2 网络化 |
1.1.4.3 团队化 |
1.1.4.4 多元化 |
1.1.4.5 柔性化 |
1.1.4.6 虚拟化 |
1.2 组织变革理论 |
1.2.1 组织变革的定义 |
1.2.2 组织变革的原因 |
1.2.2.1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
1.2.2.2 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 |
1.2.2.3 企业自身成长的要求 |
1.2.3 组织变革的类型 |
1.2.4 组织变革的原则 |
1.2.5 组织变革的模型 |
1.2.5.1 Lewin变革模型 |
1.2.5.2 系统变革模型 |
1.2.5.3 Kotter组织变革模型 |
1.2.5.4 Kast的组织变革过程模型 |
1.2.5.5 吉普森组织变革模型 |
1.2.5.6 唐纳利组织变革模式 |
1.2.5.7 夏恩的适应循环模式 |
1.2.6 组织变革的趋势 |
1.2.6.1 法制化趋势 |
1.2.6.2 科学化趋势 |
1.2.6.3 人本化趋势 |
1.2.6.4 稳定性与应变性相平衡的趋势 |
2 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研究 |
2.1 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1.1 合众思壮公司的发展历程 |
2.1.1.1 合众思壮公司的概况 |
2.1.1.2 行业的基本情况-卫星定位导航产业的简介 |
2.1.1.3 合众思壮公司的发展历程 |
2.1.2 用组织变革理论分析合众思壮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
2.1.2.1 适应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 |
2.1.2.2 公司内部条件的变化 |
2.1.2.3 企业发展阶段自身成长的要求 |
2.1.3 从公司现有组织结构看组织变革的紧迫性 |
2.2 可以借鉴的联想公司的组织变革 |
2.2.1 联想公司的组织变革历程 |
2.2.1.1 联想公司创建期 |
2.2.1.2 联想公司成长期 |
2.2.1.3 联想公司高速成长期 |
2.2.1.4 大陆香港联想整合 |
2.2.1.5 联想公司"分家" |
2.2.1.6 联想公司成熟期 |
2.2.1.7 联想的三艘"航母",联想控股 |
2.2.1.8 金融危机的战略组织调整 |
2.2.2 合众思壮公司与联想公司的相似之处 |
2.2.2.1 同为行业内领先企业 |
2.2.2.2 同为入行最早的企业 |
2.2.2.3 同为代理加自主研发产品结构 |
2.2.2.4 目标同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
2.2.3 联想公司的组织变革可供借鉴之处 |
2.2.3.1 适时地进行组织变革 |
2.2.3.2 将代理和自研分开 |
2.2.3.3 选择时机上市 |
2.2.3.4 利用变革吸引人才 |
2.2.3.5 掌握行业最先进的技术 |
2.2.3.6 将来采用母子公司结构 |
2.3 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方案 |
2.3.1 总体方案:由矩阵制变为事业部制 |
2.3.1.1 各产品线独立设立事业部 |
2.3.1.2 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优化管理结构 |
2.3.1.3 事业部逐步走向利润核算和考核,充分授权 |
2.3.1.4 建立责、权、利明确的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 |
2.3.1.5 加强公司预算、核算和经营监管,保障目标统一性 |
2.3.2 具体方案:部门设置、改革步骤与人员安排 |
2.3.2.1 部门设置与制度变化 |
2.3.2.2 具体改革步骤 |
2.3.2.3 具体人员安排 |
2.3.3 组织变革成功需要解决好的六个问题 |
2.3.3.1 总部职能部门的角色及职能转变 |
2.3.3.2 副总的分工由职能划分到产品划分的变化 |
2.3.3.3 终端事业部的独立要求前端事业部也独立 |
2.3.3.4 事业部自身职能的完善与市场部和战略部的职能建设 |
2.3.3.5 平衡员工的现有利益,减少组织变革的阻力 |
2.3.3.6 推进BPR,进行组织流程再造 |
2.4 公司未来的组织变革设想 |
2.4.1 第一步:控股制组织结构 |
2.4.2 第二步:跨国公司组织结构 |
3 结论 |
4 后记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7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8)YL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YL 公司的概况 |
1.2 YL 公司的发展历程 |
1.3 YL 公司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
1.4 YL 公司战略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YL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PEST 分析 |
2.2 竞争态势分析 |
2.3 生命周期分析 |
2.4 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三章 YL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资产分析 |
3.2 人力资源分析 |
3.3 价值链分析 |
3.4 产品组合分析 |
3.5 企业文化分析 |
3.6 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四章 战略的选择 |
4.1 SWOT 分析的概念 |
4.2 YL 公司的SWOT 分析矩阵 |
4.3 TOWS 分析及战略选择 |
4.4 战略选择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 |
5.1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
5.2 财务资源管理与创新 |
5.3 技术创新 |
5.4 组织结构管理与创新 |
5.5 战略实施的控制 |
5.6 战略实施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并购后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1.2.1 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
1.2.2 企业文化整合管理理论 |
1.2.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理论 |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湖南湘维多文化背景分析 |
2.1 湖南湘维被并购事件的动因分析 |
2.1.1 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 |
2.1.2 湖南华升集团转让湖南湘维进入新材料总公司的动因分析 |
2.1.3 湖南湘维被并购的动因分析 |
2.2 湖南湘维并购前的文化建设发展状况 |
2.2.1 湘维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 |
2.2.2 湘维企业文化整合现实基础 |
2.2.3 湘维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
2.3 多文化背景下湖南湘维文化整合分析 |
第3章 湖南湘维文化整合的环境分析 |
3.1 湘维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湘维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3.1.2 行业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
3.1.3 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3.2 湘维内部环境分析 |
3.2.1 湘维被并购后的发展战略 |
3.2.2 湘维人文环境分析 |
3.3 湘维环境与文化整合 |
第4章 湖南湘维文化整合模式与框架设计 |
4.1 湘维文化价值取向与整合模式分析 |
4.1.1 湘维文化价值取向 |
4.1.2 湘维文化整合模式 |
4.2 湘维文化系统构建的框架 |
4.3 湘维文化整合的具体内容 |
4.3.1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4.3.2 湘维文化整合的管理特征 |
4.3.3 湘维管理理念整合 |
4.3.4 湘维文化心理意识的整合 |
4.3.5 湘维视觉识别系统(VIS)的整合 |
4.3.6 创建湘维企业文化手册 |
第5章 湖南湘维文化整合的保障措施与效果预测评估 |
5.1 湘维文化整合流程与阶段任务 |
5.1.1 湘维文化整合流程 |
5.1.2 湘维文化整合阶段任务 |
5.2 湘维文化整合措施分析 |
5.3 湘维文化整合后的效果预测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业经营模式理论基础 |
2.1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1 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 |
2.1.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
2.2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模式比较 |
2.2.1 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劣势评价 |
2.2.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优劣势评价 |
2.2.3 金融业分业与综合经营模式的综合比较 |
2.3 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化的成因及趋势分析 |
2.3.1 分业经营模式的成因分析 |
2.3.2 综合经营模式的趋势动因分析 |
2.4 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理论依据 |
2.4.1 资产组合理论 |
2.4.2 金融约束论下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分析 |
2.4.3 资产专用性理论 |
2.4.4 金融监管理论 |
第三章 主要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经验 |
3.1 从“混业”到“分业”的历史演变历程 |
3.1.1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混业经营模式阶段 |
3.1.2 20 世纪30 年代至80 年代末:分业经营模式阶段 |
3.2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综合经营潮流 |
3.2.1 英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2.2 日本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2.3 美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3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
3.3.1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
3.3.2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高级阶段 |
3.4 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变的经验分析 |
3.4.1 需求因素分析 |
3.4.2 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
3.4.3 对金融中介最适规模和最佳边界的修订 |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1 改革前单一的金融业 |
4.1.2 改革后新金融体系的建立 |
4.1.3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
4.1.4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下的混乱局面 |
4.2 分业经营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
4.2.1 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
4.2.2 对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评价 |
4.3 分业监管制度的形成 |
4.3.1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 |
4.3.2 证券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3.3 保险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3.4 银行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4 现行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的综合经营实践挑战 |
4.4.1 银证合作实践挑战 |
4.4.2 银保合作实践挑战 |
4.4.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实践挑战 |
第五章 中国现行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运行特征与效率 |
5.1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运行的总体特征 |
5.1.1 金融深度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
5.1.2 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规范分析 |
5.1.3 帕加诺模型对中国金融业宏观效率的验证 |
5.1.4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发展对于φ制的贡献 |
5.2 中国金融业运行的结构特征 |
5.2.1 国民收入和社会总储蓄的结构特征 |
5.2.2 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
5.2.3 金融业的结构特征分析 |
5.3 中国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分析 |
5.3.1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
5.3.2 扭曲的信息披露机制 |
5.3.3 脆弱的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 |
5.4 金融运行机理及其资金循环渠道的重塑 |
5.4.1 现行制度安排下的金融运行机理及其局限性 |
5.4.2 金融系统资金循环渠道的重塑 |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必然性 |
6.1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必然性分析 |
6.1.1 建立模型 |
6.1.2 模型求解及比较静态分析 |
6.1.3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必然性的实证分析 |
6.2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趋势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
6.2.1 来自国际的压力 |
6.2.2 来自国内的压力 |
6.3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趋势的可行性分析 |
6.3.1 商业银行经营实力的壮大 |
6.3.2 中间业务的发展 |
6.3.3 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4 科学技术的进步 |
6.3.5 综合经营业务和机构的出现 |
6.4 现阶段中国开展综合经营模式的制度性障碍 |
6.4.1 中国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供需因素分析 |
6.4.2 向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转变的微观制度约束 |
6.4.3 向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转变的宏观制度约束 |
6.4.4 多重制度约束下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轨迹 |
第七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 |
7.1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原则 |
7.1.1 金融当局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决策原则 |
7.1.2 金融机构进行综合经营的决策原则 |
7.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
7.2.1 综合经营模式的内容 |
7.2.2 组织形式 |
7.3 推进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制度供给 |
7.3.1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7.3.2 金融监管制度安排 |
7.3.3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
7.4 推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 |
7.4.1 强化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 |
7.4.2 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 |
第八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下的金融监管 |
8.1 金融监管模式比较 |
8.1.1 统一监管模式 |
8.1.2 分头监管模式 |
8.1.3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
8.2 完善分业监管体制 |
8.2.1 放松管制和强化金融监管并重 |
8.2.2 建立四位一体的牵头监管模式 |
8.2.3 完善监管方法与法律体系 |
8.2.4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知识分销:刷新销售联盟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路径的一个多案例研究[D]. 桥本惠子. 浙江大学, 2016(03)
- [2]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D]. 李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
- [3]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研究[D]. 张心领. 燕山大学, 2010(03)
- [4]陕西宏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吕海良. 西北大学, 2010(10)
- [5]对NBA盈利模式的研究[D]. 李征. 北京体育大学, 2010(10)
- [6]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构建与协同决策研究[D]. 刘吉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7]组织变革理论指导下合众思壮公司组织变革研究[D]. 郭冬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S1)
- [8]YL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 徐新绿. 天津大学, 2009(S2)
- [9]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并购后文化整合研究[D]. 邓建英. 湖南大学, 2007(S2)
- [10]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D]. 王青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