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黄河三角洲百年平安(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鹏[1](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陈袁波[2](2021)在《不同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生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区域性差别、空间异质性和复杂破碎下垫面,给水生生态系统碳、氮排放的精确核算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选取南京地区河流、水库、养殖池塘和景观水体四类水体,共13处采样点,借助漂浮静态箱法对其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探讨了不同水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拟厘清14种环境因子对不同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影响机制。最终,利用观测数据估算区域水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期为我国区域水体碳、氮排放估算提供数据支撑,为碳、氮模型的修正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我国实现“碳中和”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主要结论有:(1)从时间变化来看,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通量均在夏季最大,其中CO2和CH4通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冬季,而春季的N2O通量最小,三种温室气体全年均表现为净排放。温度是同时驱动三种温室气体的关键因素,表明水生生态系统可能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表现出更强的温室气体排放能力。(2)从水体类型来看,景观水体表现出最强的CO2和CH4排放能力,以小型景观水体最为突出,其CH4通量为6450.76±11076.10μg·m-2·h-1,约为全球水体平均排放水平的2.5倍。小型景观水体是CH4排放的热点,水体面积小、深度浅、溶解氧(DO)浓度低以及与外界无水体交换等重要影响因素是导致其高CH4排放的主要原因。养殖池塘由于高营养盐负荷水平和高硫化物浓度,有着最强的N2O排放能力。(3)本研究不同类型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呈现景观水体>河流>养殖池塘>水库的变化趋势。此外,根据观测数据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估算南京和江苏水体的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分别达4.75×105 t和8.77×106 t CO2当量,增温效应相当于2018年江苏省CO2排放总量的0.056%和1.04%,不容小觑。
孔维航[3](2021)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性难题,土地重度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限制了耕地生产力,不断影响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盐碱土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一维定水头垂向入渗的土柱试验,研究盐碱土的水盐运移规律;在暗管、明沟和竖井条件下对盐碱土淋洗,探讨工程排盐对盐碱土脱盐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工程排盐现场布置的最大间距,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的治理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矿物成分主要以原生矿物为主,约占总矿物含量的95.0%;黏土矿物含量较低,约占总矿物含量的5.0%,其中大部分为伊利石。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渗透能力差,而所含黏土矿物少,因此矿物组成不是其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孔隙直径介于0.008400μm之间,即盐碱土孔隙主要由微孔隙和小孔隙组成,最可几孔径约为2μm。盐碱土结构致密,土壤颗粒直径大部分在2030μm之间,各骨架颗粒之间排列方式主要为镶嵌排列,土壤颗粒之间排列密实。盐碱土孔隙小,颗粒排列紧密,导致该地区盐碱土渗透性差,治理难度大。(3)在填土深度30 cm的土柱试验中,湿润锋深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运移至土柱底部用时170 min,渗透速率缓慢,对湿润锋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拟合,其符合幂函数关系;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呈先快后慢的趋势,累积入渗量较小,为12.57 cm。(4)暗管对盐碱土的排盐效果影响显着,水平距离暗管越近排盐效果越好,不同暗管开孔率和直径的影响差异明显。暗管开孔率越大,排盐效率越高,本试验中暗管开孔率为9%时脱盐率最高;暗管直径越大,排盐效率越高,本试验中暗管直径为90mm时脱盐率最高。总体来看,当暗管开孔率为9%、暗管直径为90 mm时,盐碱土排盐效果最好,最大脱盐率为35.1%。(5)开挖明沟能降低盐碱土的含盐量,距离明沟越近排盐效率越高,且上层土壤的脱盐效果更明显。当靠近明沟近端时,土壤深度10 cm处的含盐量与初始含盐量相比,同比降低58.8%;土壤深度20 cm处同比降低43.2%。(6)竖井能显着降低盐碱土的含盐量。排盐效率与距竖井的间距呈负相关,本试验中距离竖井越近,排盐效率越高。当土壤深度为10 cm时,距离竖井5 cm处含盐量由初始的0.37%降低为0.21%,最远端的含盐量升高到0.40%。(7)工程措施的排盐效果决定了现场布置间距,暗管、明沟和竖井排盐工程的现场布置最大间距分别为480 cm、288 cm和218 cm。
张晓萌[4](2020)在《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俗曲作为特有的一种文化、音乐现象,于元末明初之际在北方兴起,后受战乱影响,随着移民蔓延到南方,又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随着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再一次传入北方。在这两次的南北交流中,明清俗曲以其简约通俗、情真优美的特质,吸引了广泛的受众与传唱者,并逐渐向全国各地进行传播,甚至流传到了日本等海外国家。而这两次发展中心迁移的必经之地——山东,也成为了明清俗曲广泛传播过程中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明清俗曲可以通过运河与海港一代的商贾、艺人及其他原因形成的移民,将各地的俗曲传入山东。再加上山东地区悠久的音乐历史,既有从原始社会乐舞的诞生到周王朝雅乐最完整的保留;又有从活泼率真的齐国之“风”到宫廷与民俗音乐的融合与发展,兼容了历史传说中的音乐萌芽、宫廷中的雅正与回归民间的恣意。于是,在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浓郁的音乐历史积淀背景下,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既保留了山东本土的音乐特征,又将南北地区的音调精华进行了交融,兼有燕北地区与苏浙一带的音乐特色,同时还有着雅俗共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查阅、梳理历史文献与现存的明清两代有关俗曲资料的探求考察,结合传播学、社会学角度,从明清俗曲在山东的传播渠道,到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等方面,对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对明清俗曲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明清俗曲在山东的发展历程与遗存情况进行梳理,为随后明清俗曲在山东地区衍变与传播的深入研究和微观分析打下了基础。接着,本文继续对山东明清俗曲传播网络上的“自然传播”、“文人传播”、“民俗传播”这三个具体传播渠道进行分析,得出了山东明清俗曲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运河与移民为主的自然传播;文人传播在保留明清俗曲情“真”的同时为山东俗曲实现了文化圈层的转变,于“雅俗”平衡间开启了俗曲的“二次发展与传播”,让传播到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可以重装出发;而民俗传播则是在自然传播与文人传播的基础上以其贴近生活的特点,为上述两个传播渠道进行补充的结论。最后通过对“蒲松龄俚曲”、“鲁西南地区经典民间音乐——鲁南五大调”、“运河音乐的代表临清时调”、“山东曲艺音乐与地方戏剧的代表——山东琴书与吕剧”及“明清时期四大名戏——柳子戏”中明清俗曲曲牌的衍变分析,总结了传播进入山东的明清俗曲,在其衍变过程中会带有属于山东地方音乐特色的“核心旋律”的规律,同时,这种同一曲牌的“差异性”特点也为日后音乐类型的细分做了铺垫。本文通过分析山东明清俗曲在传承与发展融合中共同构建的衍变与传播网络,证明了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是守正而创新的,也正是在这种统一与差异的嬗变进程中,明清俗曲得以在山东丰富发展直至向全国传播,继而推动了明清俗曲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这种从山东地区明清俗曲衍变与传播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同时也适用于整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因此,针对来源于世俗的山东明清俗曲的衍变与传播研究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历程的必然研究。
张舒悦[5](2019)在《自然灾害与移民互动 ——以1930-1937年间的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移民是我国历史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近代时期的山东省,是我国人口流动比较频繁的北方省份之一,曾经爆发了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浪潮。除与不同省份之间进行移民互动之外,在山东省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移民互动。1930-1937年间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之间的移民互动,就是近代时期山东省内部移民互动的一个典型。而在这一时段两地的移民互动之中,鲁西地区发生的几次社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成为了驱动鲁西移民前往黄河三角洲的重要动力。首先,这一时期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灾害频率较低,发生的自然灾害社会影响不大,与鲁西地区惨烈的自然灾害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两地之间的移民互动提供了自然基础;其次,鲁西地区的几次大型自然灾害,使得鲁西地区产生了数量庞大且急需政府提供救助的灾民群体,为降低灾民聚集带来的社会压力,使得政府重新审视了旧有移民政策的不足并做出了改革;政府也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状况下,宣传移民黄河三角洲的诸多好处,降低了移民工作的阻力。正是在自然灾害的去驱动下,诸多促成移民活动的因素聚合在一起,两地之间最终出现了移民互动,也拉开了民国时期大规模移民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序幕。基于以上认识,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自然灾害在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的移民互动中起到的驱动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通过此项研究,为异地安置受灾民众的工作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以往的学术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提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难点。第二部分为基于“推拉理论”的移民背景分析。探究鲁西地区对移民迁移的推力因素及黄河三角洲对移民的拉力因素。分析两地为何会产生移民互动。第三部分主要分析1930-1937年间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自然灾害的不同步性,证明两地之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社会影响力存在着差别,说明两地存在促进移民互动的自然基础。第四部分为分析自然灾害与移民措施之间的关系。指出1935年以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招垦措施长期处于失效状态,并分析其失效的原因。而1933、1935年黄河水灾发生后,在自然灾害的驱动下,政府对黄河三角洲的移民措施做出了临时性的修正与补充,促进了移民活动的开展。同时指出,两地的移民互动存在着滞后性。第五部分为对移民互动的评价。第六部分为结论。
李景春[6](2019)在《李庄家堂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家堂”是盛行于鲁中农村地区的一种祭祀空间和文化。春节期间,“请家堂”是鲁中农村社区居民作为对祖先缅怀、对后世教化的重要事件。家堂发挥着聚合宗族成员、传承宗族观念和意识的文化功能。但不同县市,甚至于地域村庄之间,家堂所传递和表达的文化信息丰富多样。这种“地方性知识”的差异性,源于各区域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处世态度;而各自生存心态的形成,又源于区域之间“家堂”文化的迥异。因而,研究“家堂”文化对于探索鲁中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行动逻辑、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山东省泰安市李庄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李庄在家堂文化熏陶下所取得现实成就展开研究,将李庄家堂文化分为家训、礼教、家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家训,以“教化”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者村民的人格和个性。李氏族谱、太学生石碑等作为物化的家训,使得家堂成为一种家族理想,进而聚合宗族成员、传承宗族观念和意识。第二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礼教”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通过理性化或想象力,对儒家文化进行特定的阐释,以符合特定的情境和需要。第三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家风,是在世代繁衍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与处世之道的综合体,即独特而稳定的思想观念和情操、作风。调查研究发现,家堂文化在李庄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即确立了身份认同,也规范了日常行为,进而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本文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稳定的根植性,对个体的日常行为具有引导和塑造的作用。
刘大为[7](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齐丽花[8](2019)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三角洲地区②是山东民间风俗兴盛的区域,人们在与河、海斗争,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祀礼仪等多彩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厚的民间艺术资源,产生并发展了吕剧、扽腔、东路梆子、渔鼓戏、哈哈腔、哈拉虎等民间戏曲。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民间戏曲具有传承、传统和群
山东省人民政府[9](2018)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政字[2018]25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周爱华[10](2018)在《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它们中有大家熟知的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较大剧种,更有各具特色而流布却相对较小的剧种,它们遍布齐鲁大地不同的角落,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研究它们,保护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代生活方式,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思想,为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寻找可以借鉴的规律。本论文聚焦于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在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依据,结合戏曲发展史、文学艺术理论的相关学术积累,厘清相关概念,分析小剧种的发展渊源、美学特征、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同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系统、活态地呈现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发展全景。论文《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是一个比较大的论题,里面设计了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七个部分。说它们相互关联,是因为这七个部分是“小剧种研究”这个大论题下面的七个小论题,从本体研究到应用性研究,都是围绕着小剧种研究展开的;说它们相对独立,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一般论文那种层层推进的关系。绪论。本部分首先界定概念,包括“地方戏曲”与“山东地方戏曲”、“大剧种”与“小剧种”等。“地方戏曲”的概念是相对于京剧、昆曲等全国性剧种而言的,“山东地方戏曲”又排除了目前仍流行在山东的京剧、豫剧、评剧、河北梆子等跨省剧种。本文把除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之外的其他剧种都归入小剧种范畴。根据剧团数量多少和影响力的大小,按照惯例,吕剧、山东梆子和柳子戏在山东都不属于小剧种。大剧种和小剧种的概念是相对的,动态的,其划分依据是就该剧种目前的生存状态来界定的,因为任何剧种的流播地域和影响力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的小剧种可能发展成大剧种,而有的大剧种也可能萎缩成小剧种。其次,从戏曲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小剧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与鲜明的地域特色、小剧种面临的生存困境等方面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再次,综述前期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并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等三个方面具体而详细地分析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山东是华夏民族早期生存的主要地区,自古就是物产富庶之地,各朝代建都更促进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因此成为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追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产生的时间,大都是在明末清初,当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小剧种的丰富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路交通更促进了省际之间戏曲剧种的交流与互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戏曲剧种前来驻足或长留,同时也使得山东地方戏曲的省内外推广与传播成为可能。山东地大物博,在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区,分布在各文化生态区的小剧种分别呈现出与当地文化生态相契合的艺术特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缤纷多样,各具特点。第二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类别特征。对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进行类别研究,并不是为分类而分类,而是通过分类来揭示每个类别中各剧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艺术特征。现行分类方法中,实际是有两个分类标准在起作用。一个是按照声腔标准,把山东境内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剧种归为三个不同的声腔种类,即弦索腔系统、梆子腔系统、肘鼓子腔系统。另一个分类标准则被明确标示为“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成的剧种”,这显然是按照剧种形成之前的具体艺术形态来分类的,而按照这一分类标准还应该分出“由民间舞蹈形式发展成的剧种”才算完整。本文在充分认可和尊重现行分类方法的前提下,也是在对现存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发展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分类方法做了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以剧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艺术特征为标准,将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分为肘鼓子系统、梆子系统、弦索系统、道情系统等四类和其他。前四类按照声腔特征进行分类,由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多个剧种组成,“其他”一类不具亲缘关系,无共同特征。在完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对小剧种进行类别研究,关注各个系统内剧种的共性特征,同时考察每个小剧种的地域分布、剧种特色等。第三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审美特征。饱受儒释道思想浸淫的小剧种艺术,在形式上有着大致相同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特征,在内容上也大都注重高台教化的社会功用。本文在对小剧种和京、昆类大剧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语言通俗诙谐”、“表演形式独特”、“思想内涵特色鲜明”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以俗为尚”的审美特征,强调其灵活性、民间性、俚俗性。小剧种很少使用典故、象征、比喻或者借景言情,多用口语白话直说明言,充满民间奇思妙想,使用“飞白”制造插科打诨的艺术效果,大量的方言、俚语、歇后语、双关语、谚语等更使作品带有鲜明的山东地域色彩。小剧种中常用的“水词”,可以延长演出时间,对观众有说教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典型的艺人集体创作的特征。在表演形式方面,山东小剧种喜用大红大绿的色彩,看似张扬,实则透着淳厚和朴素。这与基层广场舞台吸引观众的需要有关,也与当地民众的审美趣味有关。和昆曲、京剧等大剧种严格的程式化表演不同,小剧种的舞台表演自由灵活,随意性较大。小剧种的音乐伴奏多适合于空旷野外的舞台,有的剧种还使用尖子号和四大扇,能够展现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烘托热闹的演出气氛,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小剧种题材涉猎广泛,不管是历史剧、生活小戏还是神仙道化剧,虽然题材不同,但是都按照老百姓的思想愿望去写,历史人物民间化,神仙道化剧世俗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第四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化生态与小剧种”的关系入手,分析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山东省戏曲资源丰富,剧种各有特点,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小剧种基本以当地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农闲和节假日义务演出,以类似于自娱自乐的形式活跃着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在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其他娱乐形式较匮乏的广大农村地区,发挥过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小剧种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朝历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小剧种是可贵而重要的的民族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语言学价值,各地民俗活动都离不了小剧种的参与,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又促使和推动小剧种的发展。小剧种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人类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身需要,有助于观众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保持淳朴善良的民风以及提升历史文化底蕴,解除现实与精神的困惑与迷茫等方面。第五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生存现状。根据作者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普查统计数据,分析山东省小剧种演出团体概况,从现有演出团体数量来看,国营院团和转企院团只占到全省戏曲院团的13%,民营院团和民间班社占比达到87%,山东地方戏曲的命运和民间戏曲班社的存续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临清市田庄吹腔剧团、蛤喇屯小调子剧团、潘庄响会(乱弹)等民间班社调研情况为例,分析山东民间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临沂市柳琴剧团、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等省内国营戏曲院团调研情况为例,分析国营小剧种院团传承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发现,传承人年纪偏大、后备力量不足、行当不齐、缺少名角儿等问题在国营院团和民间班社中都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需要借助于当下良好的戏曲发展环境逐渐加以解决,一是有针对性地培养演员、编剧、导演等创作人员,二是下大力气培养戏曲观众群,这是小剧种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第六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从小剧种的多样性与“同质化”、加强小剧种创作、传承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小剧种的保护措施,向经典传统戏曲剧目学习,力求戏曲剧目经典化,有自己的保留剧目、经典唱段和代表演员,这是解决当下剧种趋同化的有效办法;向优秀新编戏曲剧目学习,坚守戏曲传统,也不排斥现代元素的合理运用,这是一种融合,也是一种碰撞,它给当前的小剧种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带来了广泛的思考。保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小剧种多样性,对小剧种传承人实行政策性保护,加强文献研究,梳理地方戏曲变迁史,呼吁全民参与,推动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加大戏曲宣传力度。大体概括以上七个部分的内容,如果说绪论和前四章是侧重于对小剧种的本体理论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则侧重于对小剧种的实践应用研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对小剧种的本体研究正是为其采取传承保护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本体理论研究,传承保护措施就失去了依据;没有传承保护措施的实施,本体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将无法实现。结语是融媒体环境下的戏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超传播的时代,融媒体环境下的小剧种传播同样需要营销策略,需要借助于融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品牌效应,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它,喜欢它。长期以来,我们只单方面强调强化演员内功、打造精品剧目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注重包装和宣传,从商品营销策略中寻找可以借鉴的方法,对于提振小剧种影响力同样重要。因为消费时代,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随时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新媒体的网络环境又提供了二次传播以及传播连动化的机会,这都是之前的传统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认识目前小剧种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认清新时代观众群体的分化以及审美选择,积极利用融媒体环境的传播优势,拓宽小剧种的生存路径,保护小剧种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黄河三角洲百年平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黄河三角洲百年平安(论文提纲范文)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既有研究分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
二、文化艺术生态 |
三、当地演剧状况 |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
一、方言声韵独特 |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
四、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
二、“戏仿”策略 |
三、观演互动 |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
结语 |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2)不同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水体中CO_2、CH_4和N_2O的产生机制和排放途径研究 |
1.2.2 不同水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研究 |
1.2.3 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方法 |
1.2.4 环境因子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京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南京市气候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设置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 |
2.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水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
3.1 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1 河流CO2 通量 |
3.1.2 水库CO2 通量 |
3.1.3 养殖池塘CO2 通量 |
3.1.4 景观水体CO2 通量 |
3.1.5 各类水体CO_2通量对比 |
3.2 水—气界面CH_4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1 河流CH4 通量 |
3.2.2 水库CH4 通量 |
3.2.3 养殖池塘CH4 通量 |
3.2.4 景观水体CH4 通量 |
3.2.5 各类水体CH_4通量对比 |
3.3 水—气界面N_2O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3.1 河流N2O通量 |
3.3.2 水库N2O通量 |
3.3.3 养殖池塘N2O通量 |
3.3.4 景观水体N2O通量 |
3.3.5 各类水体N_2O通量对比 |
3.4 不同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4.1 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机制 |
4.1.1 气象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 |
4.1.2 水质参数对CO_2通量的影响 |
4.1.3 CO_2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 |
4.2 环境因子对CH_4通量的影响机制 |
4.2.1 气象因子对CH_4通量的影响 |
4.2.2 水质参数对CH_4通量的影响 |
4.2.3 CH_4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 |
4.3 环境因子对N_2O通量的影响机制 |
4.3.1 气象因子对N_2O通量的影响 |
4.3.2 水质参数对N_2O通量的影响 |
4.3.3 N_2O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 |
4.4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4.4.1 主成分的选取 |
4.4.2 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水体的区分 |
4.5 影响不同水体温室气体差异的可能因素 |
4.5.1 影响河流温室气体的可能因素 |
4.5.2 影响水库温室气体的可能因素 |
4.5.3 影响养殖池塘温室气体的可能因素 |
4.5.4 影响景观水体温室气体的可能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及周边地区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估算 |
5.1 南京不同水体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计算 |
5.2 南京及周边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盐碱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
1.2.3 盐碱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3.1 化学修复 |
1.2.3.2 物理修复 |
1.2.3.3 生物修复 |
1.2.3.4 工程修复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微观试验 |
2.3.1.1 XRD试验 |
2.3.1.2 MIP试验 |
2.3.1.3 SEM试验 |
2.3.2 土柱试验 |
2.3.3 工程排盐试验 |
2.3.3.1 暗管排盐 |
2.3.3.2 明沟排盐 |
2.3.3.3 竖井排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微观结构特征 |
3.1.1 基于XRD的盐碱土矿物组成分析 |
3.1.2 基于MIP的盐碱土大、中孔隙特征分析 |
3.1.3 基于SEM的盐碱土颗粒排列分析 |
3.1.4 盐碱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3.2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 |
3.2.1 盐碱土湿润锋动态变化分析 |
3.2.2 盐碱土累积入渗量动态变化分析 |
3.2.3 盐碱土水盐运移过程拟合 |
3.3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工程排盐技术研究 |
3.3.1 暗管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1.1 暗管开孔率对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1.2 暗管直径对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2 明沟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3 竖井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4 现场施工参数确定 |
3.3.4.1 暗管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3.3.4.2 明沟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3.3.4.3 竖井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4 讨论 |
4.1 本文研究方法 |
4.2 关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微观结构对水盐运移影响的讨论 |
4.3 关于工程排盐措施对区域盐碱土排盐效果影响的讨论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俗曲概论 |
第一节 明清俗曲的界定 |
第二节 明清俗曲的发展概述 |
一、俗曲的兴起 |
二、俗曲的发展繁荣期 |
三、俗曲的转化期 |
第三节 明清俗曲的研究意义 |
一、“承上启下”之意义 |
二、扩大音乐功能论之研究 |
三、链接音乐与文学、社会史学研究结合之桥梁 |
第二章 明清俗曲在山东的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山东俗曲发展 |
一、明清时期山东俗曲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二、明清时期山东俗曲发展的内部表现 |
第二节 山东明清俗曲遗存概况 |
一、刊行俗曲类着作 |
二、俗曲仿作类山东籍作家 |
三、教派宝卷中的俗曲 |
四、现代文献中记载的山东明清俗曲 |
第三章 明清俗曲在山东地区的传播研究 |
第一节 “南北交流”的自然传播 |
一、“南北贯通”的运河传播 |
二、海港文化 |
三、移民传入 |
第二节 文人传播 |
一、明清时期山东文人对俗曲传播的推动 |
二、山东文人的作品对俗曲传播的推动 |
第三节 民俗传播 |
一、民俗节日 |
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 |
三、祈愿之乐 |
第四章 山东明清俗曲衍变研究 |
第一节 明清俗曲与蒲松龄俚曲 |
一、蒲松龄俚曲中的[耍孩儿]曲牌分析 |
二、蒲松龄俚曲中的[银纽丝]曲牌分析 |
第二节 明清俗曲与鲁南五大调 |
一、[满江红]与鲁南五大调 |
二、[南调]与鲁南五大调 |
第三节 明清俗曲与临清时调 |
一、[靠山调]考源 |
二、[四平调]考源 |
第四节 明清俗曲与山东琴书、吕剧 |
一、山东琴书与吕剧概述 |
二、俗曲中的[春调]与[孟姜女调] |
三、[孟姜女调]与[凤阳调] |
四、[凤阳调]与山东琴书、吕剧 |
第五节 明清俗曲与柳子戏 |
一、五大套曲类曲牌[耍孩儿]([娃娃])、[黄莺儿]分析 |
二、复曲类曲牌[桂枝香]、[步步娇]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自然灾害与移民互动 ——以1930-1937年间的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移民史的研究 |
(二)关于自然灾害史(含灾荒史)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的中的创新与存在的难点 |
第一章 推拉理论工具的建立与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一节 推拉理论的内容 |
第二节 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节 1930-1937年间两地移民互动动因分析 |
第二章 1930-1937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移民互动的高潮分析 |
第三章 1930-1937年间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自然灾害的不同步性 |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的自然灾害状况 |
第二节 1930-1937年间两地自然灾害的不同步性分析 |
第四章 1930-1937年间自然灾害与移民政策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1930-1934年间招垦措施的失效及其原因探析 |
第二节 1933、1935黄河水灾与移民措施的临时修正 |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的互动 |
第四节 移民互动的滞后性分析 |
第五章 对移民互动的评价分析 |
第一节 移民互动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移民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李庄家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工具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东李庄 |
一、李庄的家堂 |
二、作为“花园村”的李庄 |
三、作为“博士村”的李庄 |
(一)村庄概况 |
(二)博士村 |
第二章 家堂中的家训 |
一、李氏族谱 |
(一)始祖 |
(二)亲属结构 |
(三)族谱叙事 |
二、太学生石碑 |
三、祖檐下 |
(一)家法 |
(二)家规 |
第三章 家堂中的礼教 |
一、家礼 |
(一)孝悌的实质 |
(二)勤学的行动 |
二、族礼 |
(一)敬宗 |
(二)尊祖 |
三、社礼 |
(一)和睦邻里 |
(二)作为组织的“会” |
第四章 家堂中的家风 |
一、“在地”风习 |
(一)各安其位:我是谁 |
(二)克己复礼 |
二、“离地”风习 |
(一)各安其职 |
(二)道统:公平正义观 |
三、永不消散的风习 |
(一)李庄的习惯与风俗 |
(二)李庄风习的正当性 |
结语 传统文化的根植性 |
一、家堂文化确立李庄人的身份认同 |
二、家堂文化规范李庄人的日常行为 |
三、家堂文化塑造李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辽东湾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海底地形地貌 |
2.1.4 入海河流 |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2.2 辽河概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水系概况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2.5 地质特征 |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
2.3.1 流域概况 |
2.3.2 水系概况 |
2.3.3 气候特征 |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碎屑矿物分析 |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
3.2.5 元素化学分析 |
3.2.6 ~(210)Pb、~(137)Cs测年 |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
6.1.1 流域风化条件 |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
7.2.1 组合Ⅰ |
7.2.2 组合Ⅱ |
7.2.3 组合Ⅲ |
7.2.4 组合Ⅳ |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
7.5.1 河流输沙量 |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
7.6 小结 |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钻孔柱状图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10)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缘起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
一、戏曲在山东的起源与发展 |
二、戏曲在山东的成熟与繁荣 |
第二节 优越的地理位置 |
一、水路交通便利 |
二、内陆省际接壤 |
第三节 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 |
一、鲁中文化生态区 |
二、胶东文化生态区 |
三、沂蒙文化生态区 |
四、运河文化生态区 |
五、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区 |
第二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类别特征 |
第一节 分类方法 |
一、现行分类方法 |
二、新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类别研究 |
一、肘鼓子腔系统 |
二、梆子腔系统 |
三、弦索腔系统 |
四、道情系统 |
五、其他 |
第三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语言通俗诙谐 |
一、语言直白 |
二、大量使用方言俚语 |
三、语言充满民间奇思妙想 |
四、使用“飞白”制造插科打诨的效果 |
五、“水词”的运用 |
六、声韵之美 |
第二节 表演形式独特 |
一、色彩大红大绿 |
二、表演自由灵活 |
三、伴奏大敲大打 |
四、品格以俗为尚 |
第三节 思想内涵特色鲜明 |
一、按民间想象编写历史故事和人物 |
二、按百姓意愿化悲剧为喜剧 |
三、写民间生活和民众情趣 |
四、写民间神话和民间传说 |
五、神仙道化剧的民间色彩 |
第四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文化生态与小剧种 |
一、小剧种是当地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小剧种的教化作用 |
三、小剧种的娱乐作用 |
四、小剧种的审美作用 |
第二节 小剧种的文化价值 |
一、小剧种是可贵而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 |
二、小剧种的文献学、语言学价值 |
三、小剧种是民俗活动丰富性的一种感性表征 |
第三节 小剧种的现实意义 |
一、满足人类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身需要 |
二、提升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准 |
三、保持淳朴善良的民风 |
四、丰富历史文化知识 |
五、解除现实与精神的困惑与迷茫 |
第五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生存现状 |
第一节 演出团体概况 |
一、山东省戏曲院团数据统计 |
二、山东省戏曲院团图表示例 |
第二节 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调研 |
一、民间班社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 |
二、国有院团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 |
第六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当下小剧种的“同质化”倾向 |
一、“同质化”的概念界定 |
二、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表现 |
三、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成因 |
四、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应对之策 |
第二节 加强小剧种创作 |
一、为观众写戏 |
二、向经典传统戏曲剧目取经 |
三、向优秀新编戏曲剧目学习 |
第三节 加强小剧种保护与传承 |
一、维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 |
二、保护小剧种的多样性 |
三、改善老艺人生存环境 |
四、加强小剧种文献研究 |
五、呼吁全民参与 |
六、做好自我宣传 |
结语:融媒体环境下的戏曲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1:山东地方戏曲剧种表 |
附录2:部分调研活动图片 |
四、保黄河三角洲百年平安(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不同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D]. 陈袁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D]. 孔维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D]. 张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1)
- [5]自然灾害与移民互动 ——以1930-1937年间的黄河三角洲与鲁西地区为例[D]. 张舒悦.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李庄家堂文化研究[D]. 李景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J]. 齐丽花. 戏曲研究, 2019(01)
- [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33)
- [10]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D]. 周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