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的另一轮竞争聚焦于地铁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的另一轮竞争聚焦于地铁交通网络

一、传送网又一轮的竞争重点——城域传送网(论文文献综述)

季春宝[1](2018)在《江苏移动地市级传送网滚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移动的地市级传送网络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基本的光网络架构。无论在核心汇聚层还是在综合接入层,传送网均有较为稳定的架构体系。但由于在网络建设初期,缺乏全局的规划,建设跟不上业务的发展,网络基础资源存在一定的瓶颈;且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多样化,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目前的传送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已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特别是在大带宽,新型的组网方面,传送网络规划优化已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做好地市级的传送网滚动规划,本文从网络架构的演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关注的重点项目建设策略以及建设思路的转换等方面着重研究了地市级传送网络。并根据网络架构分析及规划策略、思路的制定,做出相应的传输网规划,为未来三年本地传送网络的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1、传送网络规划背景,从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及规划的策略目标等方面表述;2、传送网络架构分析,对传送网的传输系统、传输光缆以及传输管道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指出网络存在的短板及问题;3、传送网络规划策略,从传输系统、传输光缆、传输管道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路及规划策略;4、传送网络规划应用,制定规划期内建设方案,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张林皓[2](2018)在《成都城域传送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语音以及数据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快速增加的带宽使用量很容易造成城域传送网的拥塞,因而需要对城域传送网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一方面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是增加带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成都在本地网络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覆盖广、安全性高、带宽适中的传送网。2016年是中国移动全面发展LTE建设的重要一年,现有城域传送网还存在一定的瓶颈,无法满足未来LTE高带宽的需求。具体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城域传送网的接入层网络与现阶段的高宽带业务出现了不协调,第二方面就是在城域传送网中使用的PTN网络构架无法满足全业务发展要求。因此,为满足LTE的快速发展,为大力加快建设面向全业务运营的基础网络设施,提高全业务竞争能力,适应网络未来演进,以及提高本地传输网的安全性,从而进行城域传送网优化建设,使成都地区建成层次清楚、容量充足、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的网络。PTN网络目前无环网保护,导致业务路径过长,故障率偏高,不利于大型城域网的电路回传和调度。提高核心层波分承载业务的生存能力,在核心层波分层面加载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或增加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OLP功能。跟踪PTN环网技术、适时引入。提高网络的安全稳定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能,以适应未来业务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赢得项目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及自身经济效益,我们要加快城域传送网的建设。在网络规划和建设时,应结合网络优化的思想来指导网络建设,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建立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传输网。本文主要是对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探讨研究,在具体的分析中首先分析了传输网的现状,得出了城域传送网所面临的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其次分析了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原则以及流程,研究了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并提出新方案,提出了二次割接的PTN汇聚环优化方案和双点升级组网的PTN接入环优化方案。根据新方案的理论基础,对具体项目进行实践。优化后对保护性能、安全性能、超长告警、超频告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优化后的网络达到其目的。提高用户体验。

杜娟[3](2018)在《LTE及全业务承载解决方案》文中认为随着通信行业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进行行业重组后,移动一家独大的形式有所改变。三大运营商各有优势,尤其面对4G全业务运营,各个运营商直接展开了全面竞争的形式。而面对如此竞争格局,传送网络能否应对LTE及全业务承载带来的大流量、大带宽,同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平滑演进,对于急速发展的网络能够积极响应,兼具良好的性价比,是当下传送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与2G和3G网络相比,LTE具有全面数据化、大带宽及时延小等特征,随着LTE商用步伐的加快,用户需求随之提升。传送网作为基础网络,无论是架构的变革还是网络容量的提升,都是以业务需求为驱动的。LTE网络无论是从网络容量、网络安全还是网络覆盖都对我们传送网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面对这些需求,以及传送网将面临业务规模巨大、网络规模急剧膨胀等诸多挑战和压力,对于这些挑战,本文将通过传送网网络架构及业务承载方案来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从LTE及现有网络架构等基本问题出发,分析了传送网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现网存在的问题,引入了LTE全业务承载方案。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析现有传送网发展现状即存在的问题,同时为LTE及全业务承载网络的演进和部署提出建设需求,为新型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2)通过分析现有网络存在问题及LTE业务需求,得出新型城域传送网网络架构及承载方案,同时对城域网建设思路进行全面探讨。(3)分析不同业务类型,结合实际建设案例,提出2G语音业务、4G数据业务、重要集团客户业务及宽带上网业务等不同业务的解决方案。(4)结合实际建设案例,通过分析网络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通过一整套规划及建设流程,得出LTE及全业务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杨鹏飞[4](2017)在《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环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云计算、移动宽带等业务流量的持续增长正在不断推动光传送网演进,作为用户接入网络与核心骨干网络之间桥梁的城域传送网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支撑流量的突发和大容量传输,城域传送网亟需更优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物理层技术。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其良好的对抗色度色散与偏振模色散能力、高效的频谱效率(SE)以及子载波复用机制所带来的调度控制灵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城域网和接入网中光纤传输技术进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网频谱效率高、容量大,同时能够实现不同颗粒度的资源动态调度,满足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带宽需求。本文针对当前城域传送网的需求,重点开展OFDM城域传送网系统方案设计和直接检测OFDM系统中物理层损伤抑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创新工作简述如下。1、针对城域传送网对系统成本代价敏感特点和传输容量提升且动态灵活可控等演进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接检测OFDM(DD-OFDM)技术的城域传送环网结构和运行机制,该DD-OFDM城域传送环网支持保护倒换和动态带宽调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的动态带宽调度机制与基于尽力分配和变优先级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仿真表明,较固定带宽分配系统带宽利用率至少提升10%,包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分别最大降低了 8%和20%左右。2、直接检测OFDM系统中,系统性能严重受限于子载波间拍频干扰。对于线性场调制产生的单边带直接检测OFDM系统,除了采用接收端迭代算法来抑制子载波间拍频干扰,更简单的方案是在信号频带和光载波间插入足够的保护频带或者信号只加载在奇数号子载波上,从而使得直接检测后的信号不受子载波间拍频干扰的影响。然而,后面两种方案会大大降低系统的频谱效率。本文针对半周期交错加载的单边带直接检测OFDM系统(HSSB-DD-OFDM),提出一种基于平衡探测的子载波间拍频干扰抑制方案以及相应的OFDM符号保护间隔方法,在牺牲极少频谱效率的条件下,降低系统对载波与信号功率比的要求,改善接收机灵敏度。40Gbps-100km HSSB-DD-OFDM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消除子载波间拍频干扰,频谱效率提升最大为41%。3、强度调制直接检测OFDM系统性能除了受限于子载波间拍频干扰外,色散和啁啾致功率衰落也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基于电吸收调制器(EAM)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OFDM系统中,可采用多信号子带和比特分配技术充分利用传输频带以获得最大数据速率,然而随着系统传输距离和速率的提升,子载波间拍频干扰将迅速增强。本文分析了 EAM-IMDD-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拍频干扰的形成原因及其与调制器非线性、啁啾、光纤色散等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带预失真抑制子载波间拍频干扰的算法。30Gbps-100km多信号子带EAM-IMDD-OFDM系统离线实验结果表明:基带预失真算法能改善接收机灵敏度约3dB;与背靠背传输相比,接收机灵敏度代价约0.9dB。4、OFDM信号的高峰均比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常用的马赫-曾德调制器、电吸收调制器的非线性传输函数在实现光OFDM信号调制时,为了减小高峰均比所导致的非线性失真,必须减小调制深度,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有效光信噪比;另一方面,高峰均比导致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更加明显,将恶化系统传输性能。EAM-IMDD-OFDM系统中,由于功率衰落导致某些频带无法传输数据,但可利用这些频带上的子载波加载“峰值抵消信号”以降低发送信号的峰均比,但是额外的“峰值抵消信号”会导致直接检测时子载波间拍频干扰增强。本文提出了一种预留子载波联合子载波交错加载的峰均比抑制方案,在EAM-IMDD-OFDM系统中降低发送信号峰均比的同时消除子载波间拍频干扰的影响。20Gbps-100km多信号子带EAM-IMDD-OFDM系统离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案后,发送信号峰均比降低了 3dB以上,接收机灵敏度改善约1.8dB。5、强度调制直接检测OFDM系统通常使用廉价的DFB激光器或VCSEL激光器,但这些激光器通常线宽较大。光OFDM信号对激光器的相位噪声十分敏感,相位噪声会导致共同相位误差和子载波间干扰,降低系统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 EAM-IMDD-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旋转和子载波间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导频和接收端迭代检测的相位噪声与子载波间拍频干扰联合抑制算法。40Gbps-100km多信号子带EAM-IMDD-OFDM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后,激光器线宽为3MHz时,接收机灵敏度可改进1.7dB。

周晖[5](2015)在《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激烈的网络增长继续迫使通信运营商重新评估商业计划、盈利能力以及为用户开发新的产品。一方面,语音服务收入的增长是相对平坦的,但是其利润率在下降。同时继续提供语音服务是获得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通信运营商必须获得利润更高的数据服务及其业务架构,并以增值应用来吸引和留住客户,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用户期望通信网络的接入能力有质的飞跃。因此通信运营商需要的城域传送网要有创新的网络架构、拓扑结构和更高的安全性能。由于在未来不断增长的带宽使用量会给城域传送网带来拥塞,所以新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波分复用技术提高城域传送网的带宽容量和使其具有传输大颗粒数据业务的能力。在物理方面,以进行网络优化和改造以达到增加网络带宽和提高网络安全性的目的。城域传送网的优化目标是使用低成本的网络优化方法去达成高速率、高标准、安全稳定的网络要求。优化后的城域传送网应对变化的通信模式或者应对网络故障的处理能力优势明显,其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优化了网络资源。优化后的城域传送网更适合未来通信业的发展,其旨在帮助通信运营商在当前的电信市场中获得成功。本文首先依据城域传送网的优化原则,制定了城域传送网的优化流程,讨论了城域传送网的优化方法。然后通过对本地网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城域传送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方向。最后通过对城域传送网传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新方案,以及其承载业务的新方案。本文提出的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新方案,是通过对城域传送网的分组传送网传统的优化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分组传送网优化的新方案;通过对光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提出了光传送网汇聚层节点增加的新方案和光线路终端设备挂接的新方案。本文根据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新方案的理论基础,对实践体进行了网络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了带宽和保护性能的测试。测试的结果验证了优化后的网络达到了优化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验证了提出的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新方案具有使用价值。

李蓓萌[6](2014)在《移动城域传送网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发展,传输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十一年时间,亳州城域传送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传送网络具有了一定规模,已形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层面较清晰的分组化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为了满足各业务网建设对传输通道的需求,提高传送网的安全和运行质量,考虑业务网IP化和分组化传送网要求,进行组网研究,为以后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就移动城域传送网的特点,考虑双节点组网,提出了优化的策略,并结合移动城域传送网的结构,不仅对各个层面的优化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现有移动城域传送网的现状。通过现场勘查亳州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互联互通城域传送网现状,分析存在问题,进行城域传送网传输带宽需求预测。针对运营商自身的网络资源情况、业务网络的规模和结构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城域传送网建设的基本思路、优化原则及优化方法,制定工程建设方案。实施完成后,对比传送网带宽改善情况,评估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效果,并进一步解决传送网带宽不佳的地方,从而达到设计方案预期目标。本论文的贡献在于通过城域传输网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并具有可出续发展性的城域传输网络扩容传输方案。

孙颖[7](2013)在《PTN网络中的QoS机制和保护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网络业务容量的急剧增长,通信行业的发展迅猛,促进业务承载和传送技术的一次又一次革新。现有的SDH/MSTP平台的刚性管道已不能够满足高速率、大带宽的新型业务的传送需求,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的使用为城域传送网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分组交换内核的PTN技术具备强大的端到端的OAM能力、可靠的生存性能力、高精度的同步定时等高效的网络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高带宽的传送承载需求,成为面向IP的多业务统一传送网络。本文对PTN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分组传送网中的QoS机制和环网保护方式。面对LTE承载方案中的高带宽、低时延的新需求,需要对现有的QoS机制在分组传送网中进行适当的优化来适应LTE新型网络。QoS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是业务时延,基于业务类型的不同,需要在PTN网络的节点处使用QoS分组调度算法保障时延。通过对PTN中经典队列算法的研究比较,本文将主要研究基于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现有的基于优先级的队列调度算法具有不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队列数据包平均统计时延的新型队列调度算法,该算法考虑到数据包包长不同导致的出队列时延不同,因此对各个队列的数据包进行动态调度,进而实现通信网络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的优化。基于分组交换内核的PTN技术将传统分组城域网打造成面向连接的端到端的运营级传送网络,其中PTN的QoS机制是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详细阐述了城域传送网的业务模型和接入业务的QoS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各种业务类型对两种热点传送技术PTN和IP-RAN的QoS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对比,综合以上理论分析针对LTE大背景下的传送网应用模型提出了QoS机制的带宽规划和建议。PTN传送技术具备高效的保护倒换性能,是分组传送网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对传统的保护方式的理论研究,本文选取了现网中实际应用的Wrapping保护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解决Wrapping保护方式中标签管理机制的不足及配置和维护工作量巨大等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环网保护方案,利用环网的特点,基于出口节点配置环工作通道和环保护通道,使得环通道数与环节点数呈线性关系,并在标签分配和管理、配置和维护工作量、组网变化处理机制等方面,对G.8132标准方案和新型环网保护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该新型环网保护方案能够节约有限的标签资源,减少配置和维护工作量,提高了现网保护倒换效率。

李升阳[8](2012)在《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与规划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介绍了呼伦贝尔移动通信分公司自独立运营以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网络现状,分析、研究网络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做出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战略规划。随着通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发展中建设的网络优势和探索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正在面临考验。要不断创新和学习先进的网络建设经验,保持网络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地位。在电信行业新格局情形下,三大运营商各具优势,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们要改变思维模式、竞争策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应对挑战。深入研究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益,明确了网络建设研究思路,针对网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移动网络建设,加大加深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来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同时,分析研究网络设施的共建共享项目,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支出。这些将对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运行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家炜[9](2012)在《PTN技术在移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及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域网是电信网的基础,为所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公司通信业务IP化使得需要传送网络负责传输的分组业务量迅猛增长。特别是在各运营商开始全业务运营后,其经营的业务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有大量的数据业务。传统的SDH/MSTP城域传送网络很难适应快速膨胀的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目前我国移动公司的城域网现状是由SDH/MSTP、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多个网络分别承载不同业务、各自维护,无法做到多业务统一承载,运营成本巨大。因此,城域网需要采用更灵活、更高效和低成本的分组传送平台来实现全业务的统一承载和网络融合,分组传送网(PTN)技术便由此产生。上海移动已经确立并开始了传输网络由SDH/MSTP向PTN转变的过程。在本文中,作者结合上海移动目前的MSTP城域传送网现状,讨论了如何实现移动MSTP城域网向PTN网络的完全演进并且提出PTN技术的引进方式与建设策略。作者设计了基于PTN的上海移动城域传送网模型,并利用中兴通讯的PTN光网络设备,对该网络模型的业务承载能力、网络保护性能、时钟同步性能和QoS功能等进行了测试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为即将到来的实际应用打下了技术和经验基础。

郭雪峰[10](2012)在《四网协同中的传送网络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一轮电信行业重组后,移动分公司在各方面都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为进一步增强网络服务能力,保持网络竞争优势,传送网的建设重点要转向城域传送网,从而满足重要区域和重点客户的要求,达到合理规划使用自建传输和局房资源、降低传输租用成本。在这个前提下,移动公司的城域传送网络要做到覆盖呼伦贝尔市的主要城镇及郊区范围,以多业务光传送网络为基础,采用多种接入技术,为多种业务和通信协议提供传送承载,向上与一级、二级干线相连,向下负责综合业务的引入,深入推进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四网协同发展。本文以上述需求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呼伦贝尔市移动分公司城域传送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当前传送网技术的发展分析,给出了呼伦贝尔市移动分公司城域传送网络建设的原则与发展策略,并且结合近期呼伦贝尔市移动通信分公司线路管线、传输网、TD室内覆盖、2G无线网络专业规划工作的一般性要求,对呼伦贝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络在四网协同发展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本规划研究在2012年的实施,必将加快呼伦贝尔市移动的发展步伐,促进呼伦贝尔市移动整体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为呼伦贝尔市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传送网又一轮的竞争重点——城域传送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送网又一轮的竞争重点——城域传送网(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移动地市级传送网滚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主要研究规划内容
第二章 地市级传送网架构分析
    2.1 传输系统分析
        2.1.1 核心层波分系统
        2.1.2 核心层PTN系统
        2.1.3 汇聚层波分系统
        2.1.4 汇聚层PTN系统
        2.1.5 接入层PTN系统
    2.2 传输光缆分析
        2.2.1 核心层光缆网现状及分析
        2.2.2 市到县光缆网现状及分析
        2.2.3 汇聚层光缆网现状及分析
        2.2.4 接入层光缆网现状及分析
    2.3 传输管道分析
    2.4 网络需求分析
        2.4.1 基站网络需求
        2.4.2 集客及数据中心需求
        2.4.3 NB-IoT业务
        2.4.4 家客业务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市级传送网规划策略
    3.1 网络架构总目标
    3.2 传输系统规划策略
    3.3 传输光缆规划策略
    3.4 传输管道规划策略
    3.5 C-RAN规划策略
        3.5.1 C-RAN组网方案分析
        3.5.2 C-RAN结构整体演进策略及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市级传送网规划应用
    4.1 传输系统规划应用
    4.2 传输光缆规划应用
    4.3 传输管道规划应用
    4.4 C-RAN规划应用
        4.4.1 C-RAN点状场景规划
        4.4.2 C-RAN线状场景规划
        4.4.3 C-RAN面规划
        4.4.4 C-RAN经济效益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成都城域传送网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和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和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城域传送网优化技术分析
    2.1 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分析
    2.2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
        2.2.1 分组传送网的概念
        2.2.2 PTN技术原理
        2.2.3 PTN的实现技术
        2.2.4 PTN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共性和差异
        2.2.5 PTN组网模式
        2.2.6 PTN关键技术及特点
    2.3 光传送网OTN技术
        2.3.1 光传送网的简介
        2.3.2 OTN技术的发展
        2.3.3 OTN技术的优势
        2.3.4 OTN技术的应用
    2.4 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2.4.1 同步数字体系概念
        2.4.2 SDH技术的特点
        2.4.3 SDH技术的工作原理
        2.4.4 SDH的网络结构和网络保护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域传送网优化方案的分析研究
    3.1 本地传送网现状分析
    3.2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原则
    3.3 优化设计与优化
        3.3.1 网络隐患分析
        3.3.2 PTN网络设计与优化
        3.3.3 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及分析
        3.3.4 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域传送网优化设计实现
    4.1 PTN网络汇聚环的设计实现
        4.1.1 数据备份
        4.1.2 割接前设备状态观察
        4.1.3 割接具体步骤
    4.2 PTN网络接入环的设计实现
        4.2.1 数据备份
        4.2.2 割接方案及步骤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现场测试数据
        5.1.1 安全性能测试
        5.1.2 现场测试数据
    5.2 后台KPI数据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LTE及全业务承载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LTE发展及其影响
        1.2.1 LTE演进
        1.2.2 LTE网络架构
        1.2.3 城域传送网的发展变化
        1.2.4 全业务概念及对本地传送网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送网发展现状
    2.1 传送网现状分析
        2.1.1 设备资源现状分析
        2.1.2 现有网络结构及功能
        2.1.3 承载能力分析
    2.2 城域传送网存在的问题
        2.2.1 机房配套及网络结构方面
        2.2.2 现网设备方面
        2.2.3 光缆资源方面
    2.3 发展趋势
第三章 LTE网络架构及承载方案
    3.1 LTE网络结构
    3.2 业务需求与预测
        3.2.1 业务需求分析
        3.2.2 面临挑战及解决方向
    3.3 传送网建设思路探讨
        3.3.1 网络结构调整
        3.3.2 网络能力提升
        3.3.3 网络安全提升
        3.3.4 存在的问题
        3.3.5 建设策略与目标
    3.4 陕西移动全业务承载解决方案
        3.4.1 2G业务解决方案
        3.4.2 3G业务解决方案
        3.4.3 4G业务解决方案
        3.4.4 集团客户解决方案
        3.4.5 宽带上网业务解决方案
第四章 案例介绍
    4.1 某市城域网现状
    4.2 现网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4.3 规划原则
    4.4 规划及建设要点
    4.5 规划方案
        4.5.1 核心/汇聚层规划方案
        4.5.2 接入层规划方案
    4.6 时间同步
    4.7 网络管理
    4.8 网络效果
        4.8.1 地基作用
        4.8.2 保障作用
    4.9 其它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5.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环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域传送网发展趋势和研究意义
    1.2 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网研究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2.1 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网研究现状
        1.2.2 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DD-OFDM的城域传送网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基于DD-OFDM的城域传送环网工作机制
        2.2.1 网络拓扑与节点功能结构
        2.2.2 网络基本运行机制
    2.3 动态带宽分配机制
        2.3.1 动态带宽分配机制设计
        2.3.2 跨主节点冲突解决
        2.3.3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2.4 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
        2.4.1 网络自相似流量仿真合成
        2.4.2 仿真参数和性能评价指标
        2.4.3 系统仿真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D-OFDM拍频干扰抑制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平衡探测的半符号周期Interleaved SSB-DD-OFDM系统SSBI抑制方案
        3.2.1 HSSB-DD-OFDM系统原理和基于平衡探测的SSBI抑制
        3.2.2 40Gbps-100km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
    3.3 基于基带预失真的EAM-IMDD-OFDM系统SSMI抑制算法
        3.3.1 EAM-IMDD-OFDM系统信道建模
        3.3.2 基于基带预失真的SSMI抑制算法
        3.3.3 离线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EAM-IMDD-OFDM系统PAPR抑制方案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预留子载波和子载波交错加载的PAPR抑制方案
        4.2.1 EAM-IMDD-OFDM系统中的高PAPR问题
        4.2.2 基于预留子载波和子载波交错加载的PAPR抑制方案
    4.3 离线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EAM-IMDD-OFDM系统中激光器相位噪声与拍频干扰联合抑制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EAM-IMDD-OFDM系统中激光器相位噪声与拍频干扰联合抑制方案
        5.2.1 EAM-IMDD-OFDM系统中激光器线宽影响理论分析
        5.2.2 激光器相位噪声致ICI和SSMI迭代联合抑制算法
    5.3 仿真分析
        5.3.1 EAM-IMDD-OFDM仿真系统设置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缩略词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5)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工作和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传输技术及其发展
    2.1 SDH技术
        2.1.1 SDH技术的概述
    2.2 PTN技术
        2.2.1 PTN技术的发展背景
        2.2.2 PTN技术的概述
        2.2.3 PTN的关键技术
        2.2.4 PTN的技术特点
    2.3 DWDM技术
        2.3.1 DWDM技术的发展背景
        2.3.2 DWDM的关键技术
        2.3.3 DWDM技术的主要特点
        2.3.4 DWDM与其它传输网络的关系
    2.4 OTN技术
        2.4.1 OTN技术的概述
        2.4.2 OTN的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方案的研究
    3.1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思路
        3.1.1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原则
        3.1.2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流程
        3.1.3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方法
    3.2 本地网现状及分析
        3.2.1 业务网现状及分析
        3.2.2 传输网络现状及分析
    3.3 城域传送网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化研究方向
    3.4 PTN网络设计与优化
        3.4.1 PTN网络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3.4.2 PTN网络汇聚环优化方案的研究
        3.4.3 PTN网络接入环优化方案的研究
    3.5 OTN网络的设计与优化
        3.5.1 OTN网络汇聚层的优化
        3.5.2 OTN网络接入层的设计
        3.5.3 OTN网络接入层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方案的实践
    4.1 实践体本地网现状及分析
    4.2 PTN网络新优化方案的实践
        4.2.1 PTN网络汇聚层新优化方案的实践
        4.2.2 PTN网络接入层新优化方案的实践
    4.3 OTN网络设计与优化的实践
        4.3.1 OTN网络汇聚层节点增加新方案的实践
        4.3.2 OTN网络接入层设计方案的实践
        4.3.3 PTN+OTN联合挂接OLT设备方案的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
    5.1 PTN网络优化方案实践后的测试
        5.1.1 PTN网络汇聚环的测试
        5.1.2 PTN网络接入环的测试
    5.2 OTN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案实践后的测试
        5.2.1 OTN网络汇聚环的测试
        5.2.2 OTN网络接入环的测试
        5.2.3 PTN+OTN联合挂接OLT设备方案实践后的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移动城域传送网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传送网相关背景知识
    2.1 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
        2.1.1 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
        2.1.2 现网常见的拓扑结构及特点
        2.1.3 SDH 网络的整体层次结构
    2.2 城域传送网
        2.2.1 城域传送网的定位以及发展历程
        2.2.2 现行城域传送网的核心技术:基于 SDH 的 MSTP 和城域 OADM
        2.2.3 传送网资源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送网优化的基本方法
    3.1 传送网优化的基本策略
        3.1.1 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引入
        3.1.2 重视基础资源和网络的优化
        3.1.3 分层优化,逐年滚动,分步实施
    3.2 带宽需求优化方法
        3.2.1 核心层优化方法
        3.2.2 汇聚层优化方法
        3.2.3 接入层优化方法
        3.2.4 移动城域传送网 PTN 网络优化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亳州移动城域传输网优化思路
    4.1 亳州移动城域传输网优化必要性
    4.2 亳州城域传送网现状
        4.2.1 核心层现状
        4.2.2 汇聚层现状
        4.2.3 接入层现状
        4.2.4 互联互通
    4.3 城域传送网传输带宽优化需求预测
        4.3.1 业务需求的依据及说明
        4.3.2 2G、3G 交换网需求
        4.3.3 IP 专用承载网需求
        4.3.4 CMNET 需求
        4.3.5 IT 支撑网传输需求
        4.3.6 核心网传输需求汇总
        4.3.7 汇聚层需求预测
        4.3.8 数据业务需求
        4.3.9 网络优化需求
    4.4 城域传送网传输优化方案
        4.4.1 OTN 优化方案
        4.4.2 PTN 优化方案
        4.4.3 SDH 优化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亳州移动城域传输网建设评估
    5.1 网络资源评估
    5.2 网络容量评估
        5.2.0 OTN 优化评估
        5.2.1 PTN 优化评估
        5.2.2 汇聚点优化评估
        5.2.3 核心层优化评估
        5.2.4 汇聚层优化评估
        5.2.5 接入层优化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PTN网络中的QoS机制和保护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分组传送网
    2.1 城域传送网的发展现状
    2.2 分组传送网的标准演进
    2.3 分组传送网的原理结构
        2.3.1 分组传送网的分层体系
        2.3.2 分组传送网的功能平面
    2.4 分组传送网的关键技术
    2.5 分组传送网的设备形态
    2.6 分组传送网的IP化传送应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组传送网的QoS保障技术研究
    3.1 分组传送网的QoS关键技术介绍
    3.2 分组传送网的经典队列调度算法研究
    3.3 基于队列数据包平均统计时延的队列调度机制和实现
        3.3.1 改进调度算法的运行机制
        3.3.2 改进调度算法的具体实现
        3.3.3 改进调度算法的应用分析
    3.4 队列调度算法的仿真实现和研究分析
        3.4.1 调度算法的仿真系统模型
        3.4.2 调度算法的仿真结果和研究分析
    3.5 基于平均统计时延和区分服务的队列调度机制和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N与IP-RAN技术中QoS机制的应用研究
    4.1 城域传送网的业务模型分析和QoS需求
        4.1.1 城域传送网的业务模型分析
        4.1.2 城域传送网的接入业务QoS需求
    4.2 PTN与IP-RAN的QoS机制对比研究
    4.3 基于应用模型的带宽规划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组传送网的生存性技术
    5.1 分组传送网的保护技术
    5.2 PTN保护技术现状
    5.3 环网保护方式介绍
        5.3.1 Wrapping保护方式和Steering保护方式
        5.3.2 原标准G.8132中有关Wrapping标签分配方式及实现机制
    5.4 Wrapping保护方式的改进研究
        5.4.1 原G.8132标准中标签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5.4.2 基于Wrapping的环网保护新方案
        5.4.3 G.8132标准方案和环网保护新方案的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课题总结和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
附录2 队列调度算法的仿真代码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与规划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阐述本研究的背景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
    1.4 内容及安排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
    2.1 呼伦贝尔市概况
        2.1.1 行政区域划分
        2.1.2 各旗市区地理环境
        2.1.3 各旗市区消费群体情况
    2.2 移动网络规模、质量、效益现状
        2.2.1 G网现状
        2.2.2 TD网现状
        2.2.3 传送网现状
        2.2.4 WLAN现状
        2.2.5 小区、集体专线现状
        2.2.6 与联通、电信共建共享现状
    2.3 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
        2.3.1 网络覆盖方面
        2.3.2 设备容量方面
        2.3.3 运行效率方面
        2.3.4 G网、TD、WLAN基站站址及TD空洞点方面
第三章 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文化环境分析
        3.1.2 地理经济环境分析
    3.2 产业应用环境分析
    3.3 全业务运营业务及网络分析
第四章 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
    4.1 移动网络总体构建策略
        4.1.1 数据城域网建设策略
        4.1.2 传输接入网络建设策略
        4.1.3 全业务接入网建设策略
    4.2 网络产业具体发展策略
        4.2.1 无线网络技术
        4.2.2 有线网络技术
        4.2.3 网络设备技术
    4.3 共建共享发展战略
        4.3.1 共建共享前景
        4.3.2 合作共赢策略
第五章 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5.1 城区规划方案
        5.1.1 城域传送网建设
        5.1.2 创新网络运营模式
    5.2 WLAN建设维护规划
    5.3 传送网建设维护规划
    5.4 农、林、牧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5.4.1 农、牧、林区光缆传输建设维护
        5.4.2 农、牧、林区基站建设
    5.5 四网融合建设规划
    5.6 共建共享规划方案
        5.6.1 传输、基站共建共享
        5.6.2 城域网管道共建共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PTN技术在移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及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1.2 光传送网技术发展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PTN 技术简介
    2.1 传统光传送网技术
        2.1.1 SDH/SONET 和波分复用(WDM)技术
        2.1.2 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2.2 PTN 发展背景
        2.2.1 移动运营商的业务 IP 化趋势
        2.2.2 MSTP 承载 IP 化业务的适应性分析
        2.2.3 以太网承载 IP 化业务的适应性分析
    2.3 PTN 技术特点
    2.4 MPLS 技术
        2.4.1 MPLS 功能
        2.4.2 MPLS 体系架构
    2.5 T-MPLS 技术
        2.5.1 T-MPLS 技术介绍
        2.5.2 T-MPLS 体系架构
        2.5.3 T-MPLS 的倒换保护技术
    2.6 Qos 技术简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移动城域网分析
    3.1 上海移动城域网现状
    3.2 上海移动城域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SDH/MSTP 网络对分组化 IP 业务承载能力分析
    3.4 业务需求预测
        3.4.1 业务需求预测总体原则
        3.4.2 TD 业务站点数需求预测
        3.4.3 TD 业务站点带宽预测
        3.4.4 数据点带宽预测
        3.4.5 总带宽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PTN 的上海移动城域网组网模型设计及建设方案建议
    4.1 整体建网策略的考虑
    4.2 PTN 组网保护方式的选择
    4.3 核心层组网方式的选择
    4.4 RNC 侧核心层 PTN 设备节点设置方式
    4.5 汇聚节点的选择
    4.6 汇聚层拓扑架构
    4.7 接入层拓扑架构
    4.8 PTN 与 SDH、IP over WDM、PON 的关系
    4.9 PTN 建设原则
        4.9.1 核心层建设原则
        4.9.2 汇聚层设备建设原则
        4.9.3 汇聚层管线建设原则
        4.9.4 接入层设备建设原则
        4.9.5 接入层管线建设原则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移动 PTN 组网模型测试
    5.1 测试流程
    5.2 网络结构
    5.3 测试仪表
    5.4 设备配置
    5.5 以太网业务承载测试
        5.5.1 E_LINE 业务测试
        5.5.2 TDM 业务测试(E1 CES 测试 E1-E1)
        5.5.3 时延测试
        5.5.4 业务拷机测试(24 小时误码)
    5.6 PTN 网络保护切换测试
    5.7 PTN 业务互通测试
        5.7.1 中兴与阿朗 PTN 设备 QINQ 功能互通测试
        5.7.2 SDH 传输设备与 PTN 端到端专线对接测试
        5.7.3 SDH 传输设备与 PTN TDM 业务 373 结构对接测试
    5.8 PTN 网络同步测试
        5.8.1 测试环境配置
        5.8.2 同步以太网测试
        5.8.3 1588 时间同步功能测试
        5.8.4 倒换情况下的时间精度测试
    5.9 QoS 测试
    5.10 测试结论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四网协同中的传送网络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目前的移动网络现状
    1.3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工作安排
第二章 准备知识
    2.1 全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2 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
    2.3 四网协同规划的总体原则
    2.4 网络规划建设基本规则
第三章 结合实际案例的传送网规划研究
    3.1 目前的业务需求分析
    3.2 移动城域传送网发展现状
    3.3 城域网传送技术发展分析
    3.4 城域传送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5 四网协同发展中的传送网络建设目标
    3.6 传送网络建设原则及演进策略研究
    3.7 本地城域传送网技术演进过程
    3.8 光缆部分选择研究
    3.9 管道部分建设研究
第四章 效益分析
    4.1 网络影响分析
    4.2 社会效益分析
    4.3 国民经济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前景展望
    5.1 总结
    5.2 前景展望
英文缩写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传送网又一轮的竞争重点——城域传送网(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移动地市级传送网滚动规划研究[D]. 季春宝.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成都城域传送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张林皓.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3]LTE及全业务承载解决方案[D]. 杜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4]基于OFDM的城域传送环网关键技术研究[D]. 杨鹏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5]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D]. 周晖.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
  • [6]移动城域传送网优化[D]. 李蓓萌.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7]PTN网络中的QoS机制和保护方式的研究[D]. 孙颖.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8]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与规划方案研究[D]. 李升阳. 内蒙古大学, 2012(02)
  • [9]PTN技术在移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及建设策略研究[D]. 金家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10]四网协同中的传送网络规划方法研究[D]. 郭雪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交通网络的另一轮竞争聚焦于地铁交通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