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蕾[1](2021)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
张琼[2](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范杨[3](2016)在《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重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全日制高等学校招收大学生士兵的先河,这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促使众多高校大学生加入到军营之中。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征兵优惠政策的相继颁布,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大学生新兵已占国家每年征集新兵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一般的适龄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专业素养强、综合素质高,改善了部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填补了建设新型军队急需人才的要求,为部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日益成为高素质兵员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高校大学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带来巨大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入伍大学生的军事素质不硬、纪律意识淡薄、动手能力较弱,等等,这些都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部队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大力加强军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造就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入伍大学生,作为军队中具备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意识的群体,对于新时期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更为敏感,更需要理性的解释,更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事实证明,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是变小了,而是加大了。在当前部队改革强军目标纵深挺进的大形势大背景下,结合部队官兵结构中入伍大学生数量增长的实际,面对新时期个别入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功利性"等问题,狠抓针对军队入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要求更加急迫、意义更加重大、作用更加凸显。只有研究好、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在信念信仰、练兵动力、血性胆气、道德品行等方面为培育当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提供有力保障。可以说,开展新时期入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是对时代困境的现实追问和理论反思,也是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诉求。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阐述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语境缘起。我们因何要开展这一研究,开展这一研究的大背景如何,这是需要我们首先澄明的重大问题,只有讲清楚、弄明白这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扎"进去,找准基点。这一部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新挑战和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着力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可以说,这一研究的开展是对当前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新问题的有力回应。第二部分是明晰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明晰相关概念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它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相关主题词,明确研究的范围,界定研究的语境。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入伍大学生的概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点以及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功能等进行阐述,为研究的开展做好概念解读。第三部分是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整体性的视角,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思想、理论进行梳理。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思想、观点,宏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经典作家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本原,探讨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创新与发展,并深思这些着作、观点对新时期更好的解决和应对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问题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和新视角。第四部分是对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与反思。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与反思,即我们首先要找出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第五部分是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对概念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思想、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当前我国军队入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与不足,探寻出新时期更好的加强、改善军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一是坚持原则,明确方向;二是继承传统,保持特色;三是把握对象,找准入口;四是改革创新,提升效果。
吴向东[4](2013)在《当代人类生存从现实走向虚拟的三重维度——兼评贾英健着《虚拟生存论》》文中认为全球网络技术在今天的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给人的影响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把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引向一种网络化的虚拟世界,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虚拟生存方式。《虚拟生存论》一书将虚拟生存这一关涉人的发展的重大人学理论问题放到数字化时代这一语境中来展开分析,力图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数字化发展的二者结合,并通过对这种结合的研究,从生存的场域、生存的主体、生存的境界三个层面揭示了人的生存方式虚拟性转向的三重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性。
侯瑞雪[5](2007)在《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主旨是通过反思“国家—社会”框架在中国法学研究中的确当性和有效性,检视“国家—社会”框架的限度及其理论预设,进而探讨在此框架下展开的中国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中国法学论者在运用“国家—社会”框架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并未对框架的限度和预设保持足够的警醒,反而有神化该框架的倾向并导致一种集体不反思的状态。“国家—社会”框架在中国法学研究中的确当性是西方现代性图式所赋予的,由于该框架在分析和解释转型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简单性,致使其解释效力的有限性。而且,“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受到西方现代性理念的支配,所以无法切实把握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并且也不能提供一种评价和指引中国的法制建设方向的理论模式。因此,对“国家—社会”框架以及该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进行反思性研究是必要的,通过这一反思进路和视角的转换,我们才能洞见到“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的问题所在,并为其走出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
周文升[6](200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文中提出
常欣欣[7](2001)在《后冷战时期的和平 ——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的和平,是当前国际政治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从冷战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出发,运用历史唯物和辨证分析的方法,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面对和平与经济相互依赖、和平与民主、和平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考察和现实分析,系统梳理了冷战后重新兴起的“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和晚近出现的“文明冲突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这三种理论的逻辑困境,并依据历史的和当前的经验事实,对其进行了质疑,据此提出了构建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平基础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冷战后国际和平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构建后冷战时期和平中国的战略策略选择。 本文由导言、4章正文、结语6个部分组成。 导言首先界定了本文所讨论的和平概念,并概述了本论文的论题和结构。本文对冷战后和平的研究,是在“和平即非战争”这种最一般的意义上使用“和平”概念的。在此意义上,本文对和平的进一步理解是:和平是人类社会一种非战争的政治关系状态,同时又是借以维护和调整这种关系的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和手段。“不直接使用暴力”乃是和平的本质规定。 第一章,和平与经济相互依赖。本章考察了贸易和平论的历史沿革和关于这一理论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不断发展和加深的趋势,究竟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以及如何才能促进国际和平。作者认为,一般而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趋势的日益加强,确实具有加强国与国之间共同利益纽带,从而加强国家寻找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或冲突的趋势。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相互依赖是有利于和平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换一个角度,即从相互依赖的性质、相互依赖与国家自主权的关系、国家对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总体考虑,以及个别国家利用军事优势控制别国经济主权,从而谋取大于贸易关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经验事实来观察,则可以发现,经济相互依赖本身也有不利于和平的一面,特别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给国际和平所带来的是非常消极的影响。据此,作者提出,构建21世纪国际和平的经济基础应是经济相互依赖+平等的依赖关系。 第二章,和平与民主。本章考察了民主和平论的历史沿革和关于这一理论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分析了民主与和平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战后西方维持了相对长期和平局面的多种因素、以及西方民主的推广是否能够成为国际和平的保障等问四。作者认为,从二战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西方民主制国家之间几乎从未发生过战争,这一现象无疑是对民主和平论的某种证实,也就是说,民主和平论关于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包含有和平解决因际争端的机制和作用的说法,至少就西方国家间的关系而言,有出分的真理性。然而,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民主和平的命&均面临颇多疑问,无论是从国内政治制度与国际政泊体系的关系来看,还是从民主国家政治过程本身与和平的关系来看,民主与国际和平之间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从民主和平论作为某些西方国家外交政策基础的结果来看,其不利于国际和平的消极作用则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此,作者提出,构建21世纪国际和平的政治保障应是尊重各国人民的政治选择,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第三章,和平与多元文化。本章对“文明冲突论”及其不同观点进行了考察,同时对“天F主义”和平论也进行了辨析;探讨了文明(或文化)与和平的关系,以及冷战盾文明或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影响的上升对国际和平的利弊等问题。作者认为,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民族、宗教冲突随之增多。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所依据的正是这种现实。所以我们应当肯定,这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然而,文明冲突论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以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去解读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则对国际和平有害无益。在后冷战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往将会越来越多,这有利于各种不同文明和文化互相取长补短,各自发挥积极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类和平。在这一过程中,少数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对外扩张的文化霸权主义,势必会对国际和平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天下主义”和平论虽然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但却试图以中国传统文明的“天下主义”来整合世界文明,这种主张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而,不仅对国际和平也是有害无益,而且可被宣扬所谓“中国威胁论”所利用。据此,作者提出,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单一文化(西方文化或东方文化)都不能独自担当起保障国际和平的责任.构建21世纪国际和平的文化前提,应是在多元文化共存和对话基础上的和而不同。 第四章,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本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后冷战时期国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的主要成果 |
(二) 国外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三) 研究存在的问题反思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语境缘起 |
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继承 |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领导的基本途径 |
二、应对新形势挑战的需要 |
(一) 国际大背景的新特点给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 |
(二) 转型期国情的新变化带来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 |
(三) 时代浪潮中的新因素引发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困境 |
三、加强军队建设的着力点 |
(一) 推动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 |
(二) 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 |
第二章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阐释 |
一、入伍大学生的基本概念明晰 |
(一) 入伍大学生的概念 |
(二) 入伍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
(三)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 |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明晰 |
(一)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二)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三、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明晰 |
(一)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二)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三章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 |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思想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一) 邓小平理论范畴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范畴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 |
(三) 科学发展观范畴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
(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
第四章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反思 |
一、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情况说明 |
(二) 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 |
二、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 新时期入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探析 |
(一) 思想成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薄弱 |
(二) 环境成因: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严峻 |
(三) 教育成因: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滞后 |
(四) 个体成因: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复杂 |
第五章 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坚持原则把握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
(一)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原则 |
(二) 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 |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四) 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 |
二、继承传统保持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
(一)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二)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三) 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 |
三、把握对象找准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口 |
(一) 把握入伍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
(二) 依据入伍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
(三) 遵循入伍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
(四) 了解入伍大学生的需要与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
四、改革创新提升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一) 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 |
(二) 树立新时期的强军目标 |
(三) 丰富新时期的教育内容 |
(四) 更新教育的手段与途径 |
(五) 提高施教队伍建设水平 |
(六) 优化新时期的教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当代人类生存从现实走向虚拟的三重维度——兼评贾英健着《虚拟生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现实时空向虚拟时空的拓展 |
二、从现实生存向虚拟生存的跃迁 |
三、从虚实分裂境界到虚实相生境界的升华 |
(5)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建构 |
二、论题的限定 |
三、“国家—社会”框架的来源与内涵 |
四、分析进路的设定 |
第一章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与“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述评 |
一、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 |
(一) 背景、问题与意义 |
(二)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主要争点及其转向 |
(三)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二、“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之现状分析 |
(一) 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观的论争 |
(二) 市民社会与部门法研究 |
(三) “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 |
第二章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脉络分析 |
一、市民社会理论复兴的背景及其概念之分梳 |
二、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演化发展与现代性 |
(一) 现代性的兴起与欧洲市民社会理论之形成 |
(二) 现代性的危机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与衰落 |
(三) 现代性的重建及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反思“国家—社会”框架及该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 |
一、反思“国家—社会”框架 |
(一) 反思现代性理念 |
(二) “国家—社会”框架的限度分析 |
二、反思“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 |
(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观的转向 |
(二) “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以“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为个案的进一步反思 |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概览 |
(一) 民间法研究成为焦点之缘由 |
(二) 民间法/习惯法之概念界定 |
二、反思“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 |
(一) 反思“法律文化论”中的习惯法研究 |
(二) 反思“本土资源论”中的民间法研究 |
(三) 中国法学论者对“国家—社会”框架的有限反思 |
第五章 展望“国家—社会”框架与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 |
一、思维方式的转变 |
二、研究视角的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7)后冷战时期的和平 ——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和平与经济相互依赖 |
1.1 理论考察——贸易和平论及其悖论 |
1.1-1 理论的沿革 |
1.1-2 质疑与修正 |
1.1-3 经济相互依赖——促进和平还是诱发战争 |
1.2 现实分析——不对称的相互依赖与和平 |
1.2-1 自由贸易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
1.2-2 霸权与国际贸易 |
1.2-3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
1.2-4 不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对和平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和平与民主 |
2.1 理论考察——民主和平论及其悖论 |
2.1-1 从理论探索到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 |
2.1-2 民主和平论的论证模式和经验对照 |
2.1-3 质疑与回应 |
2.2 现实分析——民主并不必然和平 |
2.2-1 国内民主与国际和平 |
2.2-2 战后西方长期和平的原因何在 |
2.2-3 评作为外交政策基础的民主和平论 |
第三章 和平与多元文化 |
3.1 理论考察——文明冲突论及其悖论 |
3.1-1 话题的由来 |
3.1-2 理论逻辑与主题 |
3.1-3 质疑与评估 |
3.1-4 要“天下主义”,还是要“和而不同” |
3.2 现实分析——文明是冲突还是和平 |
3.2-1 冷战后国际政治的新特征与文明或文化视角 |
3.2-2 文明与国际政治的结合点 |
3.2-3 文明——在冲突与融合中走向和平 |
第四章 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中国的战略策略选择 |
4.1 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 |
4.2 冷战后中国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面临的形势 |
4.3 中国是促进国际和平事业的积极力量 |
4.4 构建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平中国的选择“二、三、四方略” |
4.4-1 国内和平与国家统一 |
4.4-2 塑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的策略选择 |
第五章 结语 |
5.1 古今和平理论话短长 |
5.2 “三元综合模型” |
5.3 霸权主义是对冷战后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
5.4 和平与发展仍是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主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历程研究[D]. 刘蕾.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3]新时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范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当代人类生存从现实走向虚拟的三重维度——兼评贾英健着《虚拟生存论》[J]. 吴向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6)
- [5]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 侯瑞雪. 吉林大学, 2007(05)
- [6]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问题——评贾英健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J]. 周文升. 山东社会科学, 2004(01)
- [7]后冷战时期的和平 ——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分析[D]. 常欣欣. 中共中央党校,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