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德州市成立棉花协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鹏[1](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袁博[3](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指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崔心燕[4](2020)在《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重要支撑,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受人才、技术、资金、土地、服务等因素影响,出现了农村人才现状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匹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上看,在实施培育过程中仍然不完善。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对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影响培育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进一步如何激发人才发展内在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产业支撑。本文以德州市陵城区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理论、农民教育理论、激励理论、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案例分析、访谈等方法,依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论文主要内容总结如下:第一、结合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了典型模式、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第二、依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查找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包含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培训机构服务机制不完善、农民整体素质与能力较低等问题,进而实证分析了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包括农产品市场配套服务弱、土地流转难、生产技能弱、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弱、所在地区水利灌溉条件差等影响因素。第三、提出完善德州市陵城区新型农民培育的对策措施,分别从政府、培训机构、农民自身方面,提出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生态培训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等合理化建议。旨在深入推进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真正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王学新[5](2020)在《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水权水市场建设作为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成为节水、管水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流域、省市、水库、大型灌区等水权研究逐步完善,水权工作呈现出不断细化深化的趋势,县域及以下水权工作处于水权制度改革的末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因此,开展县域水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山东省水权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加强县域水权水市场建设不仅是当前深化水利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水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典型区德州市宁津县为研究区,在开展实地调研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县域初始水权分配、交易指导价确定、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及建设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完成县域初始水权分配。分析了宁津县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构建以经济、社会和地下水环境效益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将县域初始水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分配。其中,将“含水层稳定性”和“控制地下水源分配”引入优化目标,充分体现出地下水压采的要求,完成了县域包括常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雨洪水、再生水、微咸水)等多水源、多行业及用水户之间的初始水权配置,实现了水源有协调,水量有落实。(2)确定出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基于初始水权分配成果和县域发展趋势,从可交易水量、水源、交易对象及交易类型等分析了研究区交易潜力,为指导水权交易奠定基础。同时,以农业为重点,开展交易指导价研究,从供需两个角度进行水价测算,分别从供水角度确定出成本水价和调整水价,从需水角度确定出极限水价和承受力水价,以用水户承受能力为依据,按水源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确定出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范围,形成“基础水价+浮动上限”的水价机制,为农业水权交易决策提供参考,指导水市场实践活动。(3)完善了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根据水市场的性质,在以初始水权分配和确定交易指导价为研究核心的基础上,提出确权机制、调整及应急机制、法律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交易监管及奖补机制等配套机制,构建起完整的水权体系,共同支撑水权水市场建设,促进水权水市场高效运行。(4)进行了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评价。为量化水权工作效果并进一步推广改革经验,以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工作完成性、工作实施效益性和开拓创新性展开构建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采用德尔菲法的原理构造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同时,采用德尔菲法的原理由专家参考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值得到评价等级,代表区域水权改革的效果。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的效果评价,通过总结成果,可以激励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工作。另外,评价体系为县域水权工作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依据。
段青青,张自坤,常培培,王友平,贺洪军[6](2020)在《“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德州西瓜"是德州市名特产之一,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而闻名全国。近年来,"德州西瓜"种植面积缩小,知名度下降,市场竞争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何发挥区域优势,重塑"德州西瓜"品牌?本文从科研、生产、市场、品牌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1.1区域优势明显1.1.1地理资源优势明显德州市地处黄河故道,是山东省的北大门,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曾
房铎[7](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规划研究 ——以齐河县大徐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城乡之间的主要矛盾已从城乡二元分离的矛盾转向城乡居民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需求与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城乡发展,促进了城乡要素的优化与配置。近郊区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反映最迅速、最敏感的地区,是当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前沿地带。近郊区内的村庄由于受到邻近城市的辐射影响,其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分异状态。村庄的发展演化会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村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命题。深入研究齐河县大徐村这样的典型近郊村村庄规划,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的规划策略,对于促进近郊村庄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着意义。本文从城乡规划的多学科、综合性角度出发,将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规划研究置于国家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在对“近郊区、近郊村庄、村庄规划”等相关概念展开辨析和对国内外乡村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解读后,研究通过对拟定范围内近郊村庄的现实审视,判断出目前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存在“产业结构不明晰、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效益薄弱;土地空间利用低效、环境风貌混合杂乱、生态格局破损;公治失效、过度依赖政府、民众参与度低”的问题。针对如何通过规划解决该地区近郊村庄在现实发展中难以突破的问题,研究构建“产业转型发展、空间环境优化、政策体制配合”的总体思路。进而提出“产业融合转型、延拓链系;空间组合整构、系统布局;生境修复补建、善治善用;公治自下而上、多式并行”的方法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大徐村实践案例。以此表达出自己对于近郊村庄规划与发展的见解,并期望在鲁西北地区的近郊村庄规划中成为可供借鉴的对象。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杨振生[9](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韩若冰[10](2015)在《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山东是棉花生产加工大省,棉花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占到全国的15%。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曾是山东棉农增收和棉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山东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几年,山东却经历了棉花生产面积连续大幅下降,从2006年的1394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889万亩,萎缩了36.2%,棉花生产在山东农作物种植业的地位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棉改粮”、“拔棉种麦”、“棉田撂荒”的衰退现象出现,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棉花生产的繁荣发展,可判定近几年山东棉花正处于新一轮的严重衰退期,如不及时制定应对战略并加以实施,这种衰退态势还将持续。基于山东棉花生产在国计民生上的重要性和在产业结构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能任由山东植棉业自生自灭。本研究立足于山东省棉花生产实际,运用衰退行业战略选择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现阶段山东棉花衰退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即人工成本高企压缩了植棉收益、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棉花自身质量不过关。相对应得提出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和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通过对各应对战略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地数据统计,多方位构建山东棉花生产战略体系框架。在轻简生产战略研究方面,本文沿着“棉花轻简化提出——经济学机理分析——技术研发前沿介绍——轻简技术农户采纳意愿调研——推广扩散路径选择——应对战略部署”这一农业新技术研究路线展开。从理论提出依据与实际采纳态度两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轻简生产具有理论合理性和普及困难性,进而提出该技术在现实中普及推广的策略。技术经济理论基础方面,首先结合棉花生产自身特征,设计出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在育苗、育种、栽培和机械化等技术体系基础上,加入轻简生产相配套的产业组织制度,以完善该体系的经济层面部分。其次在经济学原理方面论证了轻简生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要素替代理论和技术诱致创新理论,证明了劳动力和机械投入的要素价格之比已经超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现实中劳动力与机械两要素的替代比率让棉花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而在成本上的替代比率要求棉花生产为劳动节约型,应尽可能找到劳动力的替代要素。实际的轻简技术采纳与技术供给方面,通过对滨州、德州等主产棉区发放问卷调研,明确了轻简生产技术体系仍属于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山东棉花生产实际中,多数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虽在个别生产环节已有轻简技术的扩散渗透,但棉农对该技术体系的认知程度仍不到位,采纳情况也不理想。运用Logistic二元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种植面积、棉花亩产与净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技术需求与劳动力来源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棉农的轻简生产体系采纳态度。实际的轻简技术供给与推广方面,山东省已成功研发出许多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山东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通过农户之间、农户与政府、中介组织之间的博弈分析看出,在轻简技术推广扩散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实现棉花轻简生产战略,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机供应商、中介组织和农户本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研究方面,现有的山东棉花种植补贴和扶持政策难以阻止棉花面积萎缩的颓势,因此实施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一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种植多分布于落后地区和贫穷人家,补贴山东的棉花种植就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收入较低家庭的造血性扶贫,具有“扶贫开发”特性;另一方面,棉花生产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改善土壤、节约资源等生态正效应,即该地区的棉花种植维护了“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需要采取措施对植棉农户进行“生态补偿”,将外部性内部化。通过论证山东棉花布局的“双穷”特征和棉花种植的“生态保护”公共物品属性,得出山东棉花种植无法仅靠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解,而是需要政府予以各层面的支持补贴,从而为山东植棉业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提供现实依据。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方面,当前山东棉花存在质量低下、品级不稳定的问题,异性纤维含量高、一致性差等质量问题突出。本文提出自然条件和生产交售各环节对棉花质量的影响固然很大,但产业组织结构对棉花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结合现代产业组织SCP范式,本文论证了经营规模、纵向一体化和行业进出壁垒对山东棉花质量的各种影响,进而从产业链整合、配套措施优化等角度提出提升棉花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山东棉花产业组织优化以解决质量问题,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山东:德州市成立棉花协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德州市成立棉花协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既有研究分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
二、文化艺术生态 |
三、当地演剧状况 |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
一、方言声韵独特 |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
四、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
二、“戏仿”策略 |
三、观演互动 |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
结语 |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职业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2.1.3 内生动力 |
2.1.4 训后跟踪服务 |
2.1.5 农民柔性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民教育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3 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 |
3.1 德州陵城区农业基本情况介绍 |
3.2 德州市陵城区农民培育的总体情况 |
3.2.1 培育对象的选择和规模、产业分布情况 |
3.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管理情况 |
3.2.3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情况 |
3.2.4 政策扶持和财政支出情况 |
3.3 陵城区新型农民培育典型模式分析 |
3.3.1 陵城“内生动力”培育模式内涵与特征 |
3.3.2 主要做法 |
3.3.3 模式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民层面:整体文化素质与能力较低 |
4.1.2 培训机构层面:服务机制不完善 |
4.1.3 政府层面:支持力度不足 |
4.2 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约因素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促进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方面——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 |
5.1.1 提高认识,加强统筹规划 |
5.1.2 优化政府职能,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
5.1.3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
5.1.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
5.2 培训机构方面——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生态培训体系 |
5.2.1 强化培训,实现提质增效 |
5.2.2 加强训后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效果 |
5.2.3 整合多种资源,实现优化利用 |
5.2.4 开展农民的柔性教育,做到分层精准培育 |
5.3 农民自身方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 |
5.3.1 全面提升基本素质 |
5.3.2 提升综合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访谈大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权的特征与性质 |
1.2.2 水权制度体系研究进展 |
1.2.3 水权制度建设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及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利设施现状 |
2.3.2 水资源状况 |
2.3.3 地下水超采现状 |
2.4 供需平衡分析 |
第三章 县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
3.1 分配路线及原则 |
3.1.1 分配路线 |
3.1.2 分配原则 |
3.2 初始水权分配模型构建 |
3.2.1 模型要素 |
3.2.2 模型构建 |
3.2.3 求解方法选择 |
3.3 相关参数确定 |
3.3.1 可分配初始水权 |
3.3.2 关键参数设置 |
3.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3.4.1 模型求解 |
3.4.2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权交易指导价研究 |
4.1 本章研究思路 |
4.2 交易潜力分析 |
4.2.1 交易可能性 |
4.2.2 潜在交易水量 |
4.3 交易指导价形成机制 |
4.3.1 供水角度 |
4.3.2 需水角度 |
4.4 水价测算及分析 |
4.4.1 供水角度 |
4.4.2 需水角度 |
4.5 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确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
5.1 确权机制 |
5.1.1 确权方式 |
5.1.2 登记方式 |
5.2 调整及应急机制 |
5.2.1 水权调整 |
5.2.2 应急机制 |
5.3 法律体系 |
5.4 保障机制 |
5.4.1 设施保障 |
5.4.2 组织保障 |
5.4.3 财政保障 |
5.5 交易监管及奖补机制 |
5.5.1 交易监管 |
5.5.2 奖补机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评价研究 |
6.1 研究过程 |
6.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6.2.1 评价原则 |
6.2.2 体系构建 |
6.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1 计算过程 |
6.3.2 权重结果分析 |
6.4 评价标准及方法 |
6.4.1 评价标准设置 |
6.4.2 评分方法 |
6.5 评价应用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 |
1.1 区域优势明显 |
1.1.1 地理资源优势明显 |
1.1.2 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
1.1.3 主栽品种特征突出 |
1.2 产业发展现状 |
1.2.1 成立德州西瓜产业协会,突出品牌效应 |
1.2.2 引进示范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 |
1.2.3 推广西瓜标准化种植,实现优质优价 |
1.2.4 深化生产技术指导,做好全方位服务 |
1.2.5 搭建销售平台,全面对接京津冀市场 |
2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西瓜栽培面积缩小,品牌知名度下降 |
2.2 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降低 |
2.3 栽培技术落后,西瓜品质有待提高 |
2.4 产品上市过于集中,容易出现滞销问题 |
2.5 采后处理技术与标准缺乏 |
2.6 水果种类多样化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
3 对策建议 |
3.1 加大研发投入 |
3.2 强化科技支撑 |
3.3 扩大种植面积 |
3.4 举办西瓜节或西瓜大赛 |
3.5 加强品牌宣传 |
3.6 创新营销模式 |
3.7 提升瓜农素质 |
(7)乡村振兴战略下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规划研究 ——以齐河县大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来源与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3 相关实践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现实审视 |
3.1 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现状特征描述 |
3.2 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现状问题研判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规划总体思路与方法 |
4.1 规划总体思路 |
4.2 规划方法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应用----大徐村 |
5.1 大徐村基本概况 |
5.2 大徐村现状特征及问题分析 |
5.3 大徐村村庄规划策略 |
5.4 规划实施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实地调查方法 |
(三) 比较分析方法 |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
一、德州地区概况 |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
一、战略机遇 |
二、困难和问题 |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衰退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理论 |
2.2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3.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及应对战略设想 |
3.1 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 |
3.2 山东棉花生产应对战略设想 |
4.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技术经济基础 |
4.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 |
4.2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学机理分析 |
4.3 劳动力转移与棉花生产方式轻简化转型 |
5.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I):技术采用意愿与供给推广 |
5.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5.2 棉花轻简生产的技术供给条件 |
5.3 基于博弈论的棉花轻简生产技术推广研究 |
5.4 棉花生产实现轻简化的战略措施 |
6.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 |
6.1 现有棉花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
6.2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扶贫开发 |
6.3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I):生态补偿 |
6.4 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实施对策 |
7.山东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 |
7.1 山东棉花质量现状 |
7.2 影响山东棉花质量水平的因素 |
7.3 产业组织结构与棉花质量 |
7.4 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实现路径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山东省棉花生产情况调研问卷 |
致谢 |
四、山东:德州市成立棉花协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4]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 崔心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5]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D]. 王学新. 济南大学, 2020(01)
- [6]“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段青青,张自坤,常培培,王友平,贺洪军. 中国蔬菜, 2020(05)
- [7]乡村振兴战略下鲁西北地区近郊村庄规划研究 ——以齐河县大徐村为例[D]. 房铎. 长江大学, 2020(02)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10]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D]. 韩若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