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21世纪的住宅设计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邓志钱[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Alpha Go大放异彩之后,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进行推进。各行各业跃跃欲试,建筑设计行业也积极响应。2020年6月,住建部便批准了深圳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审图的方案。理论上,人工智能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属于其中的一种。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国内高层住宅发展成熟,标准化程度高,有充足且高质量的数据,为其衔接深度学习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很多地产公司也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合作研发,反映了行业的生成设计需求。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具有一定程式化和重复性特征,也为建筑领域深度学习的起步应用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试验场。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策略,为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设计方法,提高设计和方案比较的效率,为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实际应用做出一点贡献是本研究的初衷。为实现本研究的目标,论文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对建筑生成设计、深度学习和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技术及理论进行探究,为本研究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借助问卷与访谈对当前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与生成设计需求展开了调研,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阶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从生成设计准备、数据库的建立、生成模型构建和生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四阶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研究拟定了三种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以实验的方式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生成设计策略展开了探究;第五阶段,研究以一个实践案例对本文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演示和验证,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最后,论文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论文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进行了利弊权衡的分析,并就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就该方法总结出了三条生成设计策略: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将“深度学习”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进行跨学科整合,拓宽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范围;第二,本文对Pix2Pix技术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结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第三,立足于国内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本文提出的生成设计方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徐滢清[3](2021)在《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30年的城镇化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筑进入了改造与新建并重的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造老旧街区、住区与城中村,推进老旧建筑改造,同时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由此可见,改造在保证良好建筑品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时的设计规范标准低,设计阶段没有运用适应性设计方法,造成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效果模糊、影响后续改造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化,分为五个阶段:设计阶段、维护维修阶段、更新改造阶段、再生阶段、拆除阶段;将建筑系统层级化,分为五个层级:结构层级、围护体系层级、空间层级、设备管线层级以及内装部品层级;将适应性设计类别化,分为四个类别:构件适应性、空间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气候适应性。探索三者的关系以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再选取居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设计阶段出发,分类整理适用于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进行编号后进行逐一比较,找出并解决其中不适宜的部分,最终形成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使居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旨在解决现阶段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既存问题,提供居住建筑在设计规划阶段的新思考方式,建立了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方法集成。在设计初期,为设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对解决我国城市住宅巨大存量,推进居住建筑适应性设计与可持续性改造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
赵蕴[4](2021)在《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国民的住房改善需求不断释放,两孩家庭、三代之家以及90、95后这些有着不同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的购房人群涌现市场,消费者对于住宅居住舒适度、功能性、个性化达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度。定制家具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设计,而且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卫浴空间作为住宅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间,其定制家具设计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住户在这一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体验。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特围绕住宅卫浴空间展开定制家具设计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住宅卫浴空间及卫浴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对住宅卫浴空间及定制家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研和入户调研,对住宅卫浴空间及卫浴家具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并总结出住宅卫浴空间及卫浴家具的使用痛点,确定了住户对卫浴家具的具体需求,包括收纳储物、更衣换衣、除菌消毒、照明、装饰、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其次,从卫浴空间、人体工程学、物品收纳这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的要素。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结合人体工程学尺寸和物品收纳尺寸分析,对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进行模块划分和尺寸设置,并提出模块组合方式。最后选择三户不同结构的家庭:三口之家、两孩家庭、三代之家,根据实际的住宅户型,并结合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利用划分好的功能模块完成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方案。论文对卫浴空间在住宅户型中所处的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为户型中卫浴空间的合理规划提供一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文中所划分的卫浴空间定制家具模块,可为消费者和定制家具设计师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韩锐[5](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博嫔[7](2020)在《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住宅建筑适老化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并解决,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我国的养老政策来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主要还是居家养老,所以对于老人来说家庭的居住环境十分重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养老居住环境对于促进健康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老工业区配套的住区设施设备落后、社区功能配套不全、房屋建造标准低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老工业住区环境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的需求。但老工业住区在另一方面又有其独特优势,由于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工业区退休职工,他们长期居住在一起产生的住户同质性,使老工业住区具有稳定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氛围,这种老工业住区所独有的生活模式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目前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趋势更加契合。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为研究案例,对于海口老工业住区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居住建筑空间进行调研。其中对于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调研根据老年人的步行距离划分为社区组团公共活动空间和五分钟邻里交往空间,并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类型进行调研,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角度对公共活动空间进行适老化检验。在居住建筑空间方面,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入手,研究使用不同助行器械的老年人所需空间尺度。根据不同自理程度的老年人所需不同空间尺度来对居住建筑空间进行适老化空间检验。基于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检验情况以及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居住建筑空间的现状提出适老化改造设计方案,得出老工业住区也可以进行适老化改造的结论,并提出改造方法,为同类型的老工业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方法借鉴,从而提升老工业住区居住环境的适老化程度。
马倩[8](2020)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与日俱增,农村住宅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颁布了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激励措施,并通过大量实际项目开展试点工程,在全国处于先行区域。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覆盖面较广的农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清洁供暖与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的区域范围、气候条件、建筑特点与经济技术条件的全方位分析,并参考我国现有规范,设定了京津冀地区农宅超低能耗目标:即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相较于现有农宅采暖与供冷综合节能75%。在此目标下,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农村地区类型最多的“U字形”三合院农宅为代表,在能耗模拟软件De ST中建立了模拟用基准农宅的模型。通过建筑气候模拟软件Climate Consultant对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De ST定量化模拟,确定了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中各要素的最佳取值:在满足舒适性、经济性与节能性的条件下,农宅最佳朝向角度应取南偏东10°;外墙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36W/(m2·K),屋面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40W/(m2·K);窗户推荐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为2.7 W/(m2·K),南向可适当增大窗墙比,夏季采用深色内遮阳;附加阳光间宜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利用竹帘遮阳,夏季增加通风散热,当阳光间只作为集热蓄热构件时,进深600mm为宜,当阳光间兼具使用功能时,进深宜选取1200mm~1500mm。同时,本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宅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针对于单一技术的不足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进行了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能耗模拟结果表明:该超低能耗农宅对比现有农宅,本体节能率可达到61%;当采用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可实现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当采用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后,农宅全年采暖供冷能耗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为100%,远远超越了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研究成果对推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李诗意[9](2020)在《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及环境大大改善,原有的住宅户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不同的家庭需要。据统计,人们三分之一的时光都在家度过,无疑,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住宅的户型大小及布局无疑是更为重要的。自20世纪后半叶起,住宅产业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目前已然处在集约型时期。然而,房屋价格过高以及土地资源的匮乏是住宅产业转型期间面对的两大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积极发展中小型住宅建筑。鉴于此,课题选择以城市中小型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从功能、形式、布局等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以设计因缘论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住宅户型的发展及创新设计,归纳其设计方法及原则,为今后住宅户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论文借用设计因缘方法论、比较法和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住宅户型设计的相关理论及设计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如何在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住宅,体现人文精神。通过对住宅空间的解读,深入阐释其功能和形态、其现状与类型,并结合目前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人缘、生缘、时缘、和缘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归纳相关设计要点及要求。首先,就设计的“人缘”,从人缘求真的角度出发,设计要“因人而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就设计的“生缘”上,设计要“因地制宜”,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再次,就设计的“时缘”,设计要“因时利导”,传承和创新当地文化,延续地域文化的特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就设计的“和缘”,应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打造绿色幸福和健康发展的宜居室内空间布局。此外,本课题以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为设计实践对象,在设计因缘论方法指导下,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功能、形式、布局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为同类中小型户型设计提供了范本及参考。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浅议21世纪的住宅设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21世纪的住宅设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与新基建 |
1.1.2 深度学习与建筑生成设计 |
1.1.3 高层住宅的开发趋势与智能化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简述 |
1.3.1 深度学习 |
1.3.2 建筑生成设计 |
1.3.3 高层住宅立面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标 |
1.5.2 研究的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深度学习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常见生成模型 |
2.2 建筑生成设计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主流方向 |
2.2.3 与深度学习 |
2.3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 |
2.3.1 发展沿革 |
2.3.2 典型风格 |
2.3.3 主要构件 |
2.3.4 设计原则 |
2.3.5 设计现状调研 |
2.4 关键技术与思路 |
2.4.1 Pix2Pix |
2.4.2 SSIM评价指标 |
2.4.3 生成设计思路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 |
3.1 生成设计准备 |
3.1.1 生成目标 |
3.1.2 生成方案 |
3.1.3 设备技术 |
3.2 数据库的建立 |
3.2.1 数据搜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分配 |
3.3 生成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搭建 |
3.3.2 模型训练 |
3.3.3 模型形成 |
3.4 生成结果评价 |
3.4.1 主观评价法 |
3.4.2 客观评价法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与策略探究 |
4.1 实验前期准备 |
4.1.1 实验背景 |
4.1.2 实验目标 |
4.1.3 技术准备 |
4.2 生成设计实验 |
4.2.1 立面风格对比应用实验 |
4.2.2 立面尺度对比应用实验 |
4.2.3 立面细节对比应用实验 |
4.3 生成设计策略 |
4.3.1 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 |
4.3.2 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 |
4.3.3 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第5章 实际案例应用 |
5.1 设计背景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需求 |
5.1.3 技术图纸 |
5.2 立面生成 |
5.2.1 方案设计 |
5.2.2 生成结果 |
5.3 应用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问卷 |
附录 B: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访谈表及访谈记录 |
致谢 |
(3)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的建筑发展趋势 |
1.1.2 存量背景下建筑设计的现存问题 |
1.1.3 适应性设计的必要性 |
1.2 理论溯源 |
1.2.1 适应性的起源 |
1.2.2 适应性的理论发展 |
1.2.3 适应性的实践发展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4.1 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
1.4.2 建筑层级的划分 |
1.4.3 建筑适应性的分类 |
1.5 研究意义 |
1.5.1 实践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5.3 社会意义 |
2 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阶段划分 |
2.1 引起全生命周期中阶段变化的因素 |
2.1.1 不同建筑类型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
2.1.2 影响因素的分类 |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2.1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含能 |
2.2.2 建筑全生命周期五阶段的划分 |
3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建筑层级划分 |
3.1 层级化理论 |
3.1.1 开放建筑 |
3.1.2 建筑层级化的建立与发展 |
3.2 建筑的层级划分 |
3.3 建筑的生命阶段与建筑层级的对应关系 |
3.3.1 维护维修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2 更新改造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3 再生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4 拆除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4 适应性理论及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
4.1 适应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4.2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适应性分类 |
4.2.1 构件适应性 |
4.2.2 空间适应性 |
4.2.3 环境适应性 |
4.2.4 气候适应性 |
4.3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 |
5 适应性设计策略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
5.1 维护维修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1.1 模块制 |
5.1.2 简明易拆装 |
5.2 更新改造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
5.2.2 空间的多适性 |
5.2.3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
5.2.4 增加空间的交互 |
5.2.5 模块制 |
5.2.6 简明易拆装 |
5.3 再生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3.1 长寿命设计 |
5.3.2 利用环境特征 |
5.3.3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
5.3.4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
5.3.5 不同完成度的空间 |
5.3.6 最大程度使用建筑 |
5.4 拆除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4.1 材料与结构的关联性 |
5.4.2 简明易拆装 |
5.5 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 |
6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集成 |
6.1 设计策略之间的矛盾 |
6.2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案例详情表 |
附录B 适应性设计策略来源表 |
附录C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住宅卫浴空间研究 |
2.1 住宅卫浴空间发展演变历程 |
2.1.1 野外如厕沐浴阶段 |
2.1.2 古代民居中浴厕分离阶段 |
2.1.3 居住标注限制下的浴厕合用阶段 |
2.1.4 卫浴空间入户阶段 |
2.1.5 住宅商品化后卫浴空间全面发展阶段 |
2.2 住宅卫浴空间分析 |
2.2.1 卫浴空间在住宅中的位置 |
2.2.2 住宅卫浴空间的形状 |
2.2.3 住宅卫浴空间的面积 |
2.2.4 住宅卫浴空间的环境 |
2.2.5 住宅卫浴空间的使用需求 |
2.3 住宅卫浴空间使用现状调研 |
2.3.1 调研方法、流程 |
2.3.2 调研结果分析 |
2.3.3 住宅卫浴空间使用痛点和需求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住宅卫浴家具研究 |
3.1 卫浴家具的定义 |
3.2 住宅卫浴家具发展演变历程 |
3.2.1 古代盥洗类家具 |
3.2.2 成品卫浴家具 |
3.2.3 定制卫浴家具 |
3.3 定制卫浴家具的特点 |
3.4 住宅卫浴家具使用现状调研 |
3.4.1 调研方法、流程 |
3.4.2 调研结果分析 |
3.4.3 卫浴家具使用痛点与需求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模块设计研究 |
4.1 卫浴空间要素分析 |
4.1.1 功能布局对卫浴家具的影响 |
4.1.2 卫浴空间给排水对卫浴家具的影响 |
4.2 人体工程学分析 |
4.2.1 人体行为动作分析 |
4.2.2 卫浴家具尺寸分析 |
4.3 物品收纳要素分析 |
4.3.1 物品的收纳区域和收纳形式分析 |
4.3.2 物品的收纳尺寸分析 |
4.4 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模块划分 |
4.4.1 收纳模块 |
4.4.2 盥洗模块 |
4.4.3 特殊模块 |
4.4.4 辅助设施模块 |
4.4.5 智能模块 |
4.4.6 装饰模块 |
4.5 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模块组合方式 |
4.6 本章小结 |
5 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方案 |
5.1 设计方案一——为三口之家设计 |
5.1.1 户型与功能布局 |
5.1.2 用户信息 |
5.1.3 设计方案 |
5.2 设计方案二——为两孩家庭设计 |
5.2.1 户型与功能布局 |
5.2.2 用户信息 |
5.2.3 设计方案 |
5.3 设计方案三——为三代之家设计 |
5.3.1 户型与功能布局 |
5.3.2 用户信息 |
5.3.3 设计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不足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调研问卷 |
附录B 住宅卫浴空间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住宅建筑适老化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情况 |
1.1.2 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
1.1.3 我国老工业住区现状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
1.1.4 老工业住区适老化更新改造可行性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5.2 国外相关实践-日本 Grandcreer马事公寓 |
1.5.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国内相关实践--北京光合原筑住宅项目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现状调研 |
2.1 调研概述 |
2.1.1 调研内容与目的 |
2.1.2 调研对象与方法 |
2.2 海口200号社区老年人行为活动调研 |
2.2.1 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 |
2.2.2 海口200号社区中老年人特有的户外活动类型 |
2.2.3 老年人在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动需求 |
2.4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2.4.1 社区组团公共活动空间 |
2.4.2 “5分钟邻里交往圈”尺度的邻里交往空间 |
2.4.3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中老年人活动分布情况 |
2.4.4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现状问题 |
2.5 社区居住建筑调研分析 |
2.5.1 社区居住建筑基本情况 |
2.5.2 居住建筑公共空间 |
2.5.3 居住建筑住宅内部空间—入户调研 |
2.6 当地居住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适老化检验 |
3.1 老年人需求以及行为分析 |
3.1.1 老年人心理需求 |
3.1.2 老年人身体机能变化 |
3.1.3 不同自理程度的老年人所需尺度空间 |
3.2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测“适” |
3.2.1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检验要点 |
3.2.2 海口200号社区组团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检验 |
3.2.3 “5分钟邻里交往圈”空间适老化检验 |
3.3 居住建筑空间适老化测“适” |
3.3.1 居住建筑公共空间适老化检验 |
3.3.2 居住建筑住宅空间适老化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适老化更新设计 |
4.1 适老化更新改造原则 |
4.2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更新改造 |
4.2.1社区组团空间适老化更新 |
4.2.2 “5分钟邻里交往圈”空间适老化更新改造要点 |
4.3 居住建筑公共空间户型适老化更新改造 |
4.3.1 改造要点 |
4.3.2 居住建筑出入口适老化改造 |
4.3.3 居住建筑公共楼梯适老化改造 |
4.3.4 居住建筑中电梯的加建 |
4.4 居住建筑住宅空间户型适老化微更新改造 |
4.4.1 户型一--针对介护型老年人适老化改造 |
4.4.2 户型二--针对自理型老年人适老化改造 |
4.4.3 户型三--针对介助型老年人适老化改造 |
4.4.4 户型四--针对自理型老年人适老化改造 |
4.5 居住建筑住宅空间适老化更新改造要点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和未来可能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8)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有关“京津冀地区农宅”的界定 |
1.2.2 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界定 |
1.2.3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研究 |
1.3.2 国内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与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
2.1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 |
2.1.1 京津冀地区农宅建筑现状分析 |
2.1.2 京津冀地区农宅用能现状分析 |
2.2 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
2.2.1 典型农宅选取 |
2.2.2 农宅能耗模拟软件选择 |
2.2.3 农宅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
2.2.4 农宅运行参数设置 |
2.2.5 农宅初始能耗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与超低能耗设计研究 |
3.1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 |
3.1.1 气候分析工具及舒适模型选择 |
3.1.2 京津冀地区气候条件分析 |
3.1.3 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
3.2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农宅朝向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2.2 外窗与窗墙比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2.3 外墙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2.4 屋顶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2.5 遮阳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2.6 附加阳光间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
3.3 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
3.3.1 农宅本体节能性分析 |
3.3.2 农宅节能经济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3.4.1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指导原则 |
3.4.2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围护结构推荐做法 |
第4章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遴选 |
4.1 概述 |
4.2 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分析 |
4.2.1 太阳能 |
4.2.2 生物质能 |
4.3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 |
4.3.1 太阳能利用技术 |
4.3.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4.4 京津冀地区农宅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技术 |
4.4.1 太阳能—生物质能采暖系统 |
4.4.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
4.4.3 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 |
5.1 设计说明 |
5.1.1 农宅设计思路 |
5.1.2 农宅平面设计 |
5.1.3 剖面与立面设计 |
5.2 超低能耗农宅能耗模拟 |
5.3 超低能耗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
5.4 超低能耗农宅可再生能源潜力计算 |
5.4.1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计算 |
5.4.2 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型住宅户型的因缘设计概述 |
2.1 中小型住宅户型的理论概念 |
2.2 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3 住宅户型的设计因缘 |
第三章 人缘为本下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规划与选择 |
3.1 中小型住宅户型择向的人缘因素 |
3.1.1 消费群体 |
3.1.2 购买缘由 |
3.1.3 地理位置 |
3.2 功能定位 |
3.2.1 动静分区 |
3.2.2 活动流线 |
3.3 人缘求真 |
第四章 生缘求善的中小型住宅户型优化与设计 |
4.1 空间规划 |
4.1.1 空间类型 |
4.1.2 面积分配 |
4.1.3 空间设计 |
4.2 风水学应用 |
4.2.1 客厅风水 |
4.2.2 卧室风水 |
4.2.3 餐厅风水 |
4.2.4 厨房风水 |
4.2.5 户型风水 |
4.3 生缘求善 |
第五章 时缘求变的中小型住宅户型演变与发展 |
5.1 户型设计的影响要素 |
5.1.1 生活习惯 |
5.1.2 地域文化 |
5.1.3 科技发展 |
5.1.4 设计思潮 |
5.2 户型设计的演进 |
5.2.1 住宅户型的发展 |
5.2.2 适用性住宅户型 |
5.3 时缘求变 |
第六章 和缘求存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展望 |
6.1 住宅户型设计的共时性 |
6.2 住宅户型设计的历时性 |
6.3 设计实践:设计因缘理论下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浅议21世纪的住宅设计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D]. 邓志钱.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徐滢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住宅卫浴空间定制家具设计研究[D]. 赵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5]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昆明市海口老工业住区住宅建筑适老化更新设计研究[D]. 王博嫔.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D]. 马倩. 天津大学, 2020(02)
- [9]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D]. 李诗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