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论与老庄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1](2022)在《刘若愚的“形上理论”与文学批评史上的“道流”之说》文中研究指明刘若愚的中国形上理论,实际上是古代"文从道流"之说的一种现代说法。该说从"体用"角度来思考文学艺术问题,由此带动作家论、语言观与境界论的深刻变革,并将中国艺术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艺术哲学的高度。只有联系宋学体用论资源,只有从现象学走向存在论来思考文艺自性,才能够澄清形上理论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世界性意义。由于学界包括刘若愚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两点,故而使得所谓形上理论常常被误解成"以西释中"的注脚,其价值也被严重低估了。
郭鹏飞[2](2021)在《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中国心性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体存在与本体存在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唐代禅宗心性论继承发展了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儒道玄三家心性思想以及中土佛教初传时期对心性问题的探讨,将主体之心性与本体之心性统一起来,标志着佛教心性论的成熟,具有无情有心、体用不二以及心性自然三大思想内涵。唐代禅宗心性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对话、圆融的。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生命本源,人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能够了悟生命的智慧。从今天来看,这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生态的,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思想有着共通性。当这种智慧进入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中,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活动时,则转变为一种极具生态智慧的审美方式。禅宗心性论对唐代审美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审美活动关注人的存在,强调审美主客体间的交融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生态审美智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等齐如一的审美境界、圆融无碍的审美方式、空灵淡泊的审美观照。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既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两者的相通性在于都强调审美与道德、此在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禅宗心性美学也存在有纵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非生态因素。西方生态思潮也对禅宗思想予以了关注,禅宗心性美学的境界与交融美学的审美场在审美主客体交融方面存在着相通性,以禅宗心性美学反观肯定美学,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到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对审美直观的忽略。总结而论,将人的本体存在与主体存在、自我与“大我”相统一的唐代禅宗心性论正是一种超越艺术与宗教的生生之思。禅宗心性美学亦是一种强调审美主客体的圆融与审美境界的创造,具有丰富生态审美智慧的生生美学。
李亚芝[3](2021)在《魏晋诗学存在论研究》文中提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且矛盾的年代,社会的严重失序与个体的生存危机,使得儒家伦理秩序第一次受到挑战,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社会理性的一次危机。魏晋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开始第一次对“存在”发问,进而诘寻人的存在意义。如果说,中国古典诗学是一种生命诗学,那么魏晋诗学展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是生命意识的感性层面,其特殊性在于其建基在强烈的生存体验基础之上,对“存在”本身反思。魏晋士人返归自己生命的原初体验,让魏晋诗学的意蕴更加深刻与丰富。现实的生存困境以及形而上的存在之思对魏晋诗歌创作的影响和对魏晋诗学理论的渗透,在与西方现代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参照中,更加鲜明与突出。“诗学”与“存在”之间的互动与张力,可以说,是魏晋诗学的特有的性质。本文通过魏晋玄学的存在之思、士人的生存困境、诗歌存在的表达和魏晋的文论范畴对存在追问,以期凸显出魏晋诗学的存在特性。以“存在”这一终极视域为原点,以生命体验为桥梁,尝试探寻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可能性。文本分别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厘清选题来源及研究方法、研究理路及意义,尝试从存在论这一面向出发,集中探讨魏晋诗学的价值原点,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中国诗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一个新的观照角度和研究进路。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诗学的存在论基础。魏晋玄学的独立品格催生了魏晋文论的文体自觉,通过言象意之辨使得魏晋士人的生命展开有了文学性的落脚点。第二章主要论述艺术主体的生存困境。魏晋士人的生存境遇是魏晋士人生活和艺术的发生场域,通过探析个体自我存在的不同样态,透视魏晋士人的存在困境,进而阐发魏晋士人在繁复世界下的存在主题。第三章揭示存在困境的文学表征。魏晋诗歌主题的演变可以说是魏晋生存的一个缩影,从对生死直观感悟中生发出存在的玄思,在山水的体物与体悟中返归于情,进而返归于自己的本真存在。第四章论述了魏晋诗学存在论的审美体验。以《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中的诗学范畴为主要分析对象,分别对“原道”与“缘情”、“物感”与“滋味”和“文气”与“风骨”等几个范畴的存在论进行探析,以此来揭示魏晋诗学由内在生命体验所激发出的魏晋诗学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阐明魏晋诗学存在论研究的意义。
蒋昆成[4](2021)在《《庄子》散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散木思想研究,分为四方面。一,研究前提与界限之明确。属思想研究,自然可由多种哲学“成见”观照,横看侧看、通达为一;属先秦诸子学的研究,必然受诸子先声——《老子》《论语》的影响,并处在诸子争鸣的特殊语境中;属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即不能脱离“迹”与“所以迹”分离、“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背景而存在。二,《庄子》散木思想之理论渊源、具体阐述与争鸣对象的概说。《庄子》散木思想作为庄子哲学中强调个体存在的思想,既源出于“古之道术”,又是对《老子》的“道德”治术学说的继承;具体理论体现为老庄思想一致的超越性,即在雕琢、文木化之后要“归朴”的超越,亦即散木对文木性的超越;老庄散木思想既有一致性,又各有侧重。《老子》侧重天下有道的圣人存在论,而《庄子》的散木思想更侧重于“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的个体存在论;《论语》关于器用、文质的思想,是《庄子》散木思想的反思、争鸣对象。三,《庄子》散木思想的文本内证与哲学诠释。《庄子》散木思想的研究,是立足《庄子》文本的。具体说,散木思想的文本依据主要是《人间世》《逍遥游》《山木》等篇对樗树、栎树及各种不材之木的种种言说。归纳诠释其哲学思想,即落实在散木与物物、散木与逍遥、散木与不器三组关系上:散木与物物,着重肯定物不自物,而非物不相物;散木与逍遥,着重讲解构世俗种种分别、成见对散木(个体)的裹挟,重建精神的存在家园——“无何有之乡”;散木与不器,讲衰世散木的生存方式,以及散木生存方式在延续血族、“人神共同体”、文化血脉等方面的作用。四,《庄子》散木思想与其创造主体的关系。《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作品,《庄子》散木思想的创造主体,似也应是庄子及其后学。但庄子后学从师说着述、未足立家,难以称为创造主体。《庄子》散木思想直接的创造主体是庄子,而庄子具有双重身份:“故宋遗民”、个体的人。就前者言,庄子直接创造了《庄子》散木思想,但“散木”是“故宋遗民”理想人格的象征,庄子的创造必然深受整个故宋遗民群体的影响,因此故宋遗民亦是散木思想间接的创造主体。就后者言,《庄子》散木思想与其直接创造主体(庄子)的个人际遇、忧患意识联系紧密。
魏文绫[5](2021)在《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严重的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生态美学产生了。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同时具备了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本文用当代生态美学的视角,辅之以现有的古籍资料、研究成果,来探究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并尝试将其进行古今、中西之间的美学对话。第一章,主要论述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思想背景、时代背景、老子的个人身份的分析,以期对老子生态美学思想产生的可能性进行解释。第二章,主要对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进行阐释,从“道”与生态美学思想、老子的自然生态美学观、老子的政治生态美学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老子的的自然生态观包括效法自然、众生平等、天人合一三个方面,政治生态观包括“无为”、“柔之胜刚”、“小国寡民”。第三章,对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进行论述,从构建现代生态美学观、建立和谐的生态型社会两个方面论证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多是将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融合进道家、中国传统文化、或是和庄子一同并列提出,而本文则特以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为题,从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内涵、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三个方面的论述,实现对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由点到面的研究。通过本选题的研究,力求让学界对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宋金明[6](2020)在《庄子己物关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己物关系问题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庄子己物关系理论的具体展开为运思脉络,阐述了己物关系的思想发轫、内涵展开、逻辑建构等过程。从根本上看,庄子的己物关系理论以己与物内涵的二重性为根殖,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己”概念可以根据实体性与精神性的不同而划分为“身”与“心”二维,由此己物关系问题便可以“己”为视角进而转换为“身物关系”、“心物关系”这两重向度。另一方面,作为客体的“物”概念可以根据内涵的异己性与否从而划分出属己之“物”(已经进入人的知行之域的事物)与异己之“物”(尚未进入人的知行之域的事物)二维,由此己物关系问题亦可以“物”为视角转换为“己事关系”(此处的物通过事而进入人的知行之域)、“己天关系”(此处的天泛指尚未进入人的知行之域的诸物)这二重向度。以身物、心物、身心、吾我、物事、己天之间的关联互动为叙事逻辑,庄子借助自身独特的言说方式搭建了一个创设性的主体与外物间关系图式。这一关系图示的成功建构,也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为我们讨论庄子哲学中意义世界的生成、哲学视域的转换以及形而上学的新模式创设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
张恒[7](2020)在《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中国哲学这条大河之中,宋明理学总可算作湍急壮丽之一处。然而明清以降,理学的命运却往往因政治、社会等因素而颠簸不定,一度遭到彻底否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理学重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热点,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朱熹、王阳明等“大人物”,掀起了“朱子热”“阳明热”等研究热潮。当然,从思想的成熟性、深刻性而言,“大人物”自有其研究价值,但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出现都是其哲学使命驱动的结果,要想准确理解某一思潮、学派、学者,不仅要认识其巅峰形态,还应不断返回其原初形态,因其思想密码早已蕴含在发生之时。由此,要想准确理解理学思潮、反理学思潮并实现理学现代化,必须对“理学的发生”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鉴于以往学界关于“理学的发生”问题研究的经验教训,从“范式转换”的动态视角切入理学发生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视角下,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魏晋玄学、佛道宗教、隋唐儒学)之间的关联,确认它们各自所属的哲学范式,并揭示范式转换背后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内部及其与巅峰理学之间的关联,承认它们之间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比较级”——逻辑发展意义上的“比较级”,以揭示理学范式形成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早期理学以“北宋五子”为代表,通过对他们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哲学的特点。其中,邵雍在“象数”上用力颇多,创建了精致繁复的象数体系,但这并不构成其在哲学史上的真正贡献。邵雍的贡献恰在于对“象数”终极性的否定以及对“象数”背后之“理”的探赜求索。邵雍所谓“理”主要指物理、数理,其中最为核心的“至理”是体现于“坤复之变”的阴极阳动、动静之变,邵雍又谓之“天地之心”或“太极”。“天地之心”作为神妙万物的几微之理,有经验的一面但也有试图超越经验的倾向。可见邵雍之学并非“数术”而是“心学”,它构成了对佛教“心学”的解构,也启发了程朱、陆王两大学派。对于周敦颐哲学的形态,学界历来有宇宙生成论与思辨存在论之争,而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判定周敦颐的本原概念“太极”究竟属“气”还是属“理”。历史地看,“太极元气说”诠释进路在周敦颐那里是行得通的;哲学地看,周敦颐又赋予“太极”以超越意涵,这集中体现在“神”的超越性上;再一方面,“太极”的超越性还体现在它是人伦的终极本原。总之,从历史话语、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综合考察,周敦颐哲学与邵雍哲学一样展现出了从宇宙生成论跃向思辨存在论的努力,尽管两种范式的共存说明他们的形态尚不成熟,但这种努力已使他们成为事实上的理学开拓者。张载以“太虚”为核心范畴,一方面他有将“太虚”还原为“气”的倾向,亦即沿革传统“气论”;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对“太虚”之“神”的揭示,使“太虚”具有了一定超越性,具有了成为超越本原之可能,这是张载哲学的创新之处。基于后一重向度,“太虚”不等同于“气”,二者是体用关系,即太虚之体借助气实现了万物的化生,其关系展现为“太虚→气→万物”架构。与此同时,太虚还是价值之体,借助“仁”实现人间的伦理秩序,其关系展现为“太虚→仁→礼义”架构。张载试图辨析“太虚”与“气”,并试图将“太虚”提升为超越本原,这比邵雍、周敦颐以“太极”熔铸一切的做法有所进步。中国哲学对“道”的追问至程颢、程颐兄弟转变为对“理”的追问,“理”从此走上了中国哲学话语与思想系统“金字塔”的塔尖。“由道而理”的话语转换是中国哲学逻辑发展或范式转换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这是中国本土哲学思维方式走向成熟的内在要求,即“本末”思维亟待向“体用”思维转变;另一方面,这又是时代价值观念重建的迫切要求,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强调“理”的实在性、道德性,以重建儒家价值观念的哲理基础。二程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是通过对理与气、理与性、理与欲等范畴的辨析建立起来的,“理”相较于“气”具有了更加自足与超越的品格,比邵雍、周敦颐、张载等人的观念都更为成熟。通过对“北宋五子”进行分别研究、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作为学术共同体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话语体系上的范式特点。就哲学使命而言,从天人学视角来看,理学家普遍推重的“天人合一”观念初步形成于魏晋时期,以“天人合一于气”为主要形态,而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则主张“万法唯心”亦即“天人合一于心”,二者产生了张力。有鉴于此,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针对佛教的“心学”体系,试图赋予“心”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以使之既区别于佛教的虚空性,又区别于中国本土哲学的经验性。对“天地之心”的追问成为理学的哲学使命及其最为核心的问题意识。就思维方式而言,中国本土哲学以“道”为本原追问之鹄的,以“本末论”为本原追问之方法,这种思维在追问“经验的存在之先”时简洁有效,但有不可消解的理论困境,即容易导向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多元论、本末分离。为解决上述困境,玄学与佛教作了许多探索,逐渐建立起“体相用”思维,但这种思维具有否弃现实与伦理的倾向,走上了宗教超越之路。为了走向哲学超越,早期理学家扬弃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发展出“体用”思维,既实现了对“超验的存在之先”的追问,又不舍弃现实与伦理。思维方式之变是理学发生的核心机制。就价值观念而言,理学对“天地之心”的追问不单是形式逻辑问题,更是价值观念问题,价值重建构成了理学范式转换的重要一环。儒学自初唐开始复兴,强调道德,尊崇孟子,抬升“四书”,注重义理。在这些准备工作基础上,“北宋五子”直入“心性”问题,赋予“性”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使之既区别于佛教思辨性的“空”,又区别于传统儒家经验性的“有”。二程“性即理”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上述工作的基本完成,理学实现了儒家价值形上化,儒家价值在哲理上获得了重建。此外,“北宋五子”关于“太极”“太虚”“天理”等的言说也集中体现了早期理学家较之以往的话语体系之变。总而言之,从哲学发生学视角来看,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佛学、玄学等相比,其哲学范式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话语体系四个向度上发生了显着转换,或者说,理学就发生于这四个向度的范式转换之中。
张文惠[8](2020)在《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生态美学也成为全球热点话题。生态美学是中国美学领域的重要成果,自兴起以来,研究者众多。曾繁仁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者中的领军人物,他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非常热切,对生态美学的研究全面且深刻,在中西方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他的生态美学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性,在学术理论与现实实践中均产生重要影响。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要求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志在实现青山绿水绕祖国、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愿景。本文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这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其他研究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资源广泛,有特定的理论指导方向,借鉴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如马克思恩格斯、海德格尔、西方环境理论家以及中国的儒道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其次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以“生态存在论”为主线,串联起“生态审美本性”“诗意栖居”“家园意识”基本范畴。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生态美学,从外在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形成生态整体论,审美地对待整个生态系统,诗意地栖居于地球。最后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在现实中的实践拓展及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在实践上的运用分别体现在经典作品的生态审美解读、新时代简约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生态审美教育的推广。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来源于现实,最终也将指导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美学的转型发展。
张丽娜[9](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汪韶军[10](2020)在《“有”的发现与以“无”全“有”——兼谈学界对道家与玄学的某些误解》文中指出在老庄那里,道与万物并不是决定者与被决定者的紧张关系,相反,道为万物的存在与发展留出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老庄哲学的内在理路可概括为:"有"的发现→以"无"全"有"→各适其天。"有"指宇宙全体生命,"无"指无为原则。没有"有"的发现,就不会想到要提出"道"和"无";尊"道"贵"无"不是要贱"有",而恰恰是为了全"有"。郭象错误地理解了形上本体与万物的关系。现当代不少学者又不自觉地以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模式来解读老庄哲学与魏晋玄学,结果将"有"的发现当作郭象的创新,这是误解了老庄哲学与王弼"贵无"论的整体取向,把它们与"崇有"截然对立起来,导致本是老庄已有的思想倒变成了郭象的独特贡献。
二、存在论与老庄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论与老庄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刘若愚的“形上理论”与文学批评史上的“道流”之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上理论” |
二、“形上理论”与“道流”之说 |
第一,作家论。 |
第二,语言论。 |
第三,境界论。 |
三、“形上理论”与中国艺术哲学 |
(2)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综述 |
(一) 禅宗心性论的相关研究 |
(二) 禅宗生态审美智慧的相关研究 |
(三) 存在的问题与拓展空间 |
二、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论文思路 |
(一)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一章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形成与内涵 |
第一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思想渊源 |
一、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汉魏佛教对心性问题的思考 |
三、禅宗心性论与儒、道、玄 |
第二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思想内涵 |
一、无情有心 |
二、体用不二 |
三、心性自然 |
第三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一、人与自然的平等 |
二、人与自然的对话 |
三、人与自然的圆融 |
第二章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生态审美智慧 |
第一节 等齐如一的审美境界 |
一、皎然的境界论与诗本体论 |
二、书法、书道的本源 |
三、绘画与自然关系 |
第二节 圆融无碍的审美方式 |
一、诗僧的通俗化诗作 |
二、“触目即真”的禅意诗 |
三、悠然闲适的别墅生活 |
第三节 空灵淡泊的审美观照 |
一、王维的引空入诗 |
二、皎然的以空论诗 |
三、司空图的“四外论” |
第三章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美学阐释 |
第一节 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 |
一、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相通性 |
二、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禅宗心性美学与当代西方生态美学思想 |
一、境界与审美场:禅宗心性美学与交融美学 |
二、直观与认知:禅宗心性美学与肯定美学 |
结语:“生生”之思一唐代禅宗心性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魏晋诗学存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魏晋玄学的存在论向度 |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渊源 |
第二节 魏晋玄学本体论 |
第三节 魏晋玄学言意论 |
第二章 魏晋士人的生存困境 |
第一节 隐逸的生存 |
一、隐竹林以任心 |
二、寄田园以忘忧 |
第二节 苦闷的生存 |
一、佯狂的清醒 |
二、名教的坚守 |
第三节 肆欲的生存 |
一、简傲旷达的任诞 |
二、汰奢悭吝的荒诞 |
第三章 魏晋诗歌的存在表征 |
第一节 因世乱而忧生伤逝 |
一、生命的困顿 |
二、对死的领会 |
第二节 籍山水以体道悟玄 |
一、存在的哲思 |
二、审美的空境 |
第三节 缘情性而声色大开 |
一、情性之真 |
二、声色之靡 |
第四章 魏晋诗学范畴存在论初探 |
第一节 敞开:物感与滋味 |
一、物感与开敞 |
二、滋味与审美 |
第二节 澄明:原道与缘情 |
一、原道与真理 |
二、缘情与言志 |
第三节 存在:文气与风骨 |
一、文气与生命力 |
二、风骨与创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庄子》散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概况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细读与文本内证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文史互证法 |
(四)多重视域法 |
(五)情境代入法 |
四、引言 |
第一章 《庄子》散木思想研究的前提 |
第一节 作为哲学的《庄子》散木思想研究 |
第二节 《老子》与《论语》是《庄子》散木思想的先声 |
第三节 ““迹”或“所以迹”:散木思想的语境与先秦学术的不同路径 |
第四节 散木与“道术将为天下裂” |
第二章 大制不割、散木不散:《庄子》散木思想概说 |
第一节 《庄子》散木思想概说的基础 |
第二节 《庄子》散木思想对《老子》朴器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庄子》散木思想与《论语》器用观、文质观的争鸣 |
1、关于有用、无用 |
2、关于器与不器 |
3、文与质 |
第三章 散木与物物 |
第一节 散木命名的合理性与栎树对命名的背离 |
第二节 “物物”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散木与“物物” |
第四章 散木与逍遥 |
第一节 散木与《逍遥游》 |
第二节 钟泰“消摇”说及陈寅恪向、郭逍遥义探源 |
第三节 向、郭释逍遥之失与“无待”是“树” |
第四节 散木“樗”与“逍遥” |
第五章 散木与不器 |
第一节 衰世、遗民与散木 |
第二节 “让天下”的历史语境与许由“耻之” |
第三节 散木不器与“则为社何” |
第六章 散木是“故宋遗民”理想人格的象征 |
第一节 庄子是出自庄族的“故宋遗民” |
第二节 岁寒后凋:从泓之役看子姓宋人的理想人格 |
第三节 从松柏到散木:“故宋遗民”理想人格的延续与转变 |
第七章 散木思想:庄子的人生与忧患意识 |
第一节 “散木”与《庄子》文本中的自我映射 |
第二节 散木与庄子的前世、今生:庄族没落与戴氏代宋 |
第三节 《庄子》的忧患意识与散木具体所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生态美学的定义 |
二、生态美学研究现状 |
三、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思想背景 |
一、《易经》中重“生”的思想 |
二、远古图腾崇拜的思想 |
第二节 时代背景 |
一、社会变革中产生的“道”的哲学 |
二、诸侯争霸中产生的“无为”生态观 |
第三节 隐士群体与老子的史官身份 |
一、隐士群体的出现 |
二、老子的史官身份 |
第二章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道”与生态美学思想 |
一、“道为天下母”——万物同源 |
二、“反者道之动”——生态循环 |
第二节 老子的自然生态美学观 |
一、“道法自然”——效法自然的生态意识 |
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众生平等的生态意识 |
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 |
第三节 老子的政治生态美学观 |
一、“无为”——老子政治生态观的核心思想 |
二、“柔之胜刚”——老子的生态政治思想 |
三、“小国寡民”——老子的生态社会理想 |
第三章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构建现代生态审美观 |
第二节 建立和谐的生态型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庄子己物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庄子己物关系理论在“己”之维度的展开 |
一、实体性之己:身物之辩 |
(一)作为身的物:身的实在性 |
(二)作为物的身:身的异己性 |
(三)身物之间:道的具体落实 |
二、精神性之己:心物之辩 |
(一)心非物:心的超越性 |
(二)心含物:心的现实性 |
(三)心物之间:道的展开进路 |
三、己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身心之辩 |
(一)身心一元:身心合一为一人,人为世间一大物 |
(二)身心二元:倘能谴身又斋心,必为世间一大人 |
第二章 庄子己物关系理论在“物”之维度的展开 |
一、融己之物 |
(一)己中之物:吾我之辩 |
(二)由物到己:己事之辩 |
二、异己之物 |
(一)与己相对之物:己天之辩 |
(二)与物相对之物:造物者问题 |
三、己物之间 |
(一)物物与物化 |
(二)不以物害己与无以人灭天 |
(三)至人无己与物物非物 |
第三章 己物关系视域下的庄子哲学新诠释 |
一、意义世界的生成 |
(一)己于物之意义生成 |
(二)物于己之意义疏离 |
(三)意义世界的指向:自由境界 |
二、哲学视域的转换 |
(一)以己观之 |
(二)以心观之 |
(三)以物观之 |
(四)以事观之 |
(五)以道观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重回理学发生的“现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为何研究“理学的发生” |
第二节 回顾与评析: 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一、道统叙事: 文献学视野下的理学探源 |
二、使命追问: 从哲学视角看理学的发生 |
三、逻辑演绎: 史思结合看理学发生机制 |
四、评史论世: 大历史视域中的多元探索 |
五、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第三节 思路与创新: 基于“范式转换”视角的尝试 |
一、基本思路与结构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上篇 早期理学的范式转换 |
第一章 哲学使命: 从天人观看理学的本原追问 |
第一节 由分到合: 古代天人观源流新考 |
第二节 宋承魏晋: 早期理学的“天人合一”观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理学的“寻根”使命 |
小结 |
第二章 思维方式: 从“本末论”到“体用论” |
第一节 本末思维: 历史传统及其理论困境 |
第二节 思维谋变: 从玄学到佛教的努力 |
第三节 体用思维: 早期理学家的多元实践 |
小结 |
第三章 价值观念: 儒家道统构造与伦理重建 |
第一节 道统建构: 经典与学术的嬗变 |
第二节 性论复兴: 应对佛道的哲理依据 |
第三节 性理合一: 儒家道德本体的确立 |
小结 |
下篇 “北宋五子”的多元开拓 |
第四章 邵雍: “心法”先天 |
第一节 心迹之判: 辟佛与先天学的提出 |
第二节 一己之心: “以我观物”及其困境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以物观物”及其超越 |
一、观之以理: 理是数理 |
二、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之至理 |
第四节 圣人之心: 合天心而顺至理 |
小结 |
第五章 周敦颐: “太极”无极 |
第一节 一个争议: 生成论还是存在论 |
第二节 从话语源流看“太极”的元气向度 |
第三节 从思维方式看“太极”的实理向度 |
第四节 从价值观念看“太极”的伦理内涵 |
小结 |
第六章 张载: “太虚”即德 |
第一节 惟“虚”为实: 超越性本原的确立 |
一、哲学形态之争: 一个历史考察 |
二、另一种“太虚”: 应对佛老与本原重建 |
三、虚体气用:太虚何以实在 |
四、虚则生仁:人伦何以实在 |
第二节 合虚与气: 性的“二分”与“一本” |
一、性之名: “合虚与气”与辟佛辟道 |
二、性之实: “性无不善”与兼祧孟荀 |
三、性与命: “性命通一”与命运安顿 |
第三节 诚礼兼修: 工夫论的使命与取径 |
一、重思张载工夫论的问题意识 |
二、内修为体: 虚心以致德性之知 |
三、外修为用: 学礼以至变化气质 |
小结 |
第七章 二程: “道”“理”变奏 |
第一节 由道而理:话语转换及其逻辑 |
一、话语之变: 从“以道释理”到“以理释道” |
二、思维之变: 从“崇本举末”到“体用一源” |
三、价值之变: 从“凌空蹈虚”到“惟理为实” |
第二节 惟理为实: 二程理学的多重向度 |
一、理体气用: 世界何以存在 |
二、性即理也: 人何以存在 |
三、明理灭欲: 人如何生存 |
第三节 明理达道: 即存在即工夫 |
一、内外之辩: 传统修养工夫及其困境 |
二、内体外用: 新的修养机制的构建 |
三、涵养须用敬: 直内还是方外 |
四、进学在致知: 知识抑或德性 |
第四节 理体神用: 鬼神观念及其人学意义 |
一、气化感通: 辟佛辟道与鬼神新说 |
二、理体礼用: “事神”易“为尸”难 |
三、卜祭在我: 人学意义及其限度 |
小结 |
余论 早期理学的特点、影响及限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曾繁仁生态美学研究成果 |
二、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以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三、对曾繁仁美育思想及生态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 |
四、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存在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思想 |
一、儒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二、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三、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四、国画的生态审美智慧 |
第三节 西方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思想 |
一、西方18世纪以来的生态美学资源 |
二、海德格尔的生态存在观 |
三、环境美学 |
第三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 |
第一节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
一、研究对象——整个生态系统 |
二、研究方法——生态现象学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本性论 |
一、人的生态本源性 |
二、人的生态环链性 |
三、人的生态自觉性 |
第三节 诗意栖居 |
一、自然回归本性 |
二、与中国的渊源 |
第四节 家园意识 |
一、西方文化中的“家园意识” |
二、中国文化中的“家园意识” |
第四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及意义 |
第一节 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 |
一、文学作品的生态美学解读 |
二、简约生活方式的倡导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推广 |
第二节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中国美学的反思与超越 |
二、时代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有”的发现与以“无”全“有”——兼谈学界对道家与玄学的某些误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郭象对形上观念的扫除 |
三、“有”的发现无需等到魏晋 |
(一)先秦即有人的自觉 |
(二)老庄从未否定合理的欲望 |
(三)先秦已有美的发现 |
(四)道对万物并无宰制 |
四、以“无”全“有” |
四、存在论与老庄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刘若愚的“形上理论”与文学批评史上的“道流”之说[J]. 郑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 郭鹏飞. 山东大学, 2021(02)
- [3]魏晋诗学存在论研究[D]. 李亚芝.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庄子》散木思想研究[D]. 蒋昆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 魏文绫.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6]庄子己物关系思想研究[D]. 宋金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D]. 张恒. 山东大学, 2020(08)
- [8]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D]. 张文惠. 安徽大学, 2020(07)
- [9]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10]“有”的发现与以“无”全“有”——兼谈学界对道家与玄学的某些误解[J]. 汪韶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