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电脑有“御寒”技能

方正电脑有“御寒”技能

一、方正电脑“御寒”有术(论文文献综述)

向群[1](2015)在《葛洪《神仙传》研究 ——以文本流变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中国古代仙传之造作,至葛洪《神仙传》达到一高峰。作为道教神仙思想有力的宣传工具,《神仙传》流传甚广,但在流传过程中又遭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窜改,今本已非葛洪原本。传统神仙形象的造作模型经历了由神到人的世俗化转变,与此相对应,早期神仙传记所载神仙亦从杂乱归于齐整。葛洪即借鉴归于齐整后的《列仙传》来编撰《神仙传》。除整体上继承世俗化传统外,葛洪试图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寻找平衡,对民间宗教及流行于魏晋士人中的神仙思想展开批判的同时,又以源自底层的方技证神仙实有、可学,并将其逸民情怀融于神仙思想中,仿照神仙式高士塑造出逸民式神仙。以上,在今本《神仙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今存《神仙传》数十种,大致可归为《说郛》、四库、汉魏本三个系统,其中《说郛》本祖本当为元代禁而未绝之《神仙传》善本;四库本可能是基于某一带有目录之残本的补辑本,补辑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六、七两卷,其祖本与《说郛》本当出于同一系统;且从明清目录文献记载亦可推知明代尚有《神仙传》传承本。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与统计可知,见引于唐前文献的《神仙传》人物有二十三位,见引于唐五代文献者一百二十位,见引于宋代文献者一百六十二位。其中存在可能原出他书而误引作《神仙传》者,尤以与《列仙传》的混淆较为典型;亦有疑存于旧本《神仙传》中者,如董威辇、康风子等。《仙苑编珠》《太平御览》《绀珠集》《类说》《三洞群仙录》等文献中皆存在大量未见于今本《神仙传》的内容,通过斟辨,整体上应以误引误注居多。但另一方面,亦存在未明确注出《神仙传》,但文字内容却与《神仙传》相关条目相似甚至一致者,典型如《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内传》在构造过程中当借鉴了《神仙传》,尤其今《道藏》本《汉武帝外传》后八事,虽然也存在后来被改补的情况,但最初应是在《神仙传》基础上增饰传经之事而成;《汉武帝内传》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亦对《神仙传》形成了反向影响,如今四库本《神仙传》在补辑过程中就收入了《外传》中的内容。对今本《神仙传》内容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汉魏本与四库本,涉及传主九十八位。传文内容除细节上的变动,大部分可判断为情节上基本保存了唐代所流传《神仙传》的样貌,另存在与《抱朴子内篇》相抵牾之处,应是后人增删窜改的结果。如今本“阴长生”、四库本“茅君”皆为唐代已形成的增饰版,“魏伯阳”亦或为唐代新增条目。尤其通过对今本《张道陵传》组成元素与内在结构的详细辨析,发现汉魏本《张道陵传》当属于较原始版本,大致为刘宋时期针对天师道对张道陵的宣传而发;四库本祖本则是后来的改编本,且在宋以后按照时人对张道陵的流行看法进行了补编。总体而言,今本《神仙传》已非葛洪一人之《神仙传》——其在流传过程中受到来自宗教与民间的多重因素影响,不同时期的文本在吸收某些新元素(新传主、新故事情节等)的同时也可能更改或遗失了某些旧有成分——而是一个复杂的文本变迁史的结果。

韩沫[2](2014)在《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历史城镇数量众多,各地民居建筑艺术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受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革古鼎新,多少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毁于一旦,这使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城镇发展浓缩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不同的城镇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民居建筑与城乡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凸显城镇的时代特色。历史上的满族古镇也曾是具有独特风貌和深厚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都体现在其所遗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城镇整体的景观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古城古建筑保护法令,20世纪70年代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法案。人类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向理智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也受到这股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的影响,但工作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满族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雄伟、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坛庙建筑,也有散布在各地乡村的广大民间建筑群,如民居、祠堂、书院等。传统的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以其特有的体量空间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满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满族城镇民居景观的历史分析与保护就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完善,是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全新考释。景观设计规划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成立学科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新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属于典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城镇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满族民居景观艺术的保护和复原之路,开发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规划兼备复耕土地、社区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效果,美学与实用共荣的新满族民居,主动接受传统满族民居的积极影响和引导,为北方古镇复原保护提供理论平台,完善景观学中满族民居聚落景观历史及现状分析的理论储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是对景观学科乃至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存在对城乡文化系统认识的片面性,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城市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新的文化资源的展望和发展,这种倾斜导致了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城乡规划改造抛弃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千镇一面的窘境。忽略哪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无论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建设,还是对眼下的古镇复修的实践来说,都是一种缺憾。这与我们当前重视文化建设、尊重民族历史的主旨是极不相称的,因为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的形成发展代表了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存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居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是在继承保护、借鉴运用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只有保护满族民族文化中各个方面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才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注入新鲜气韵。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是对近代至今曾经的和现存的北方满族乡镇的历史环境作一遍梳理,在梳理的同时兼及满族文化交流、民俗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实质上面对的是满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满族民居建筑和历史景观环境为载体的发展史。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相对满族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研究明显薄弱,几个大的文化领域中,信仰(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的比较完善,在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环境的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不论从景观学方面还是满族阶段史、满族民族史研究角度看都有很大欠缺,挖掘、深研远远不够。现实应用方面,从景观学科的角度讲,目前还很难见到完整的关于我国满族民居城镇景观方面的书籍,现在我国关于满族民居建筑的专着都是把单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而从环境景观这个大视野进行梳理的研究却被忽视,而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乡镇的形成,往往是受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大视野下,我们应将各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物质产品的满族民居景观文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因为,一个国家的长续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历史中一些优秀成分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发展。

金斌娜(Kim Bichna)[3](2012)在《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层累性 ——基於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约65000条词能够体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这些词不全是五四以来产生的,甚至也不全是鸦片战争以来产生的新词,而是有相当多的词或来自於先秦,或来自於秦汉,或来自於魏晋,或来自於南北朝隋,或来自於唐五代,或来自於宋辽金,或来自於元明清。因为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古代一大批词语生命力很强,一直发展并延续到现代汉语中。《现汉》收录了不少这类古词语,所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汉》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层累性。因此,本文选择《现汉》(第5版)中的部分标“(书)”的词加以考察,对其进行溯源,按时代进行分层,阐明其意义的内涵和色彩的变化,从而论证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层累性。这对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共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汉语词汇系统”的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方法。我们计划从4715个书语词中选取785条词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为,1)查找溯源书证;2)举出现当代用例,并判断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所占据的地位;3)凭溯源结果按时代分层;4)按照《现汉》释义方式来分类。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将研究对象按时代为序来分的,并一一列举书证加以证明。我们把现代汉语以前的汉语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1)上古汉语;2)中古汉语;3)近代汉语。西汉以前为上古汉语阶段,分为先秦和秦西汉两节;东汉至隋为中古汉语阶段,分为东汉、魏晋和南北朝隋三节;唐至清为近代汉语阶段,分为唐五代、宋辽金和元明清三节.每节的内容,再按照《现汉》释义方式分为“对释式释义的”、“定义式释义的”、“描写说明式释义的”、“分列多个义顼释义的”四类。结语部分总结归纳本课题的成果,阐明现代汉语词汇的历史继承陆。《现汉》只注释当前的意义,当作共时现象来处理,我们的研究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提示早期的实例,为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具体构成提供一些来自不同时代的确切而具体的资料。并且,我们尝试做了对现代汉语词汇溯源并按时代为序分类的工作。研究结果遗发现了《现汉》收词上、释义上的一些问题。此顼成果对於研究词源、词汇系统的构成以及汉语词汇教学都有一定的意义。

林润培[4](2012)在《《辟兵珠传奇》研究点注》文中提出《辟兵珠》是明清时期无名氏的传奇,长达140出,演叙书生莫宾历经种种磨折终于功成名就的故事。剧本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如经商现象、“篾客”现象、女性对婚姻的态度、戏曲民俗;描写官场百态,如贪官的贪婪害民、好戴高帽、无能怕死,清官为民请命而有心无力、忠君爱民难两全的尴尬,等等。剧本表现出多方面的主题:描写忠奸斗争,表现邪不压正;宣扬因果报应观念;宣扬父慈子孝、明君忠臣思想;表彰侠义,艳羡功名,等等。剧作在艺术方面亦具特色,如一条主线,多条辅线的结构艺术;伏笔千里、环环相扣的手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的结合;对古代小说神话的借鉴与丰富;对人物性格多重性、典型性、深刻性的塑造艺术;雅俗兼备的语言,等等。本文对这一此前无人涉足的剧本作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上结论。同时,本文又对原文文本(抄本,孤本)进行整理,以简体代繁体,断句标点,注释疑难字句,力图使其便于阅读,易被大众接受。

宋新娟[5](2010)在《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蕴含独特文化的设计作品才能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主角。然而,当下设计界虽大讲学习传统,但范围过于宽泛,大多还是从吉祥图案出发的符号研究,缺乏新意。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理论、方剂、语言、陈设以及相关传说都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活的传统文化标本。中医传统图式符号是中医文化的视觉反映,其单纯而多变的造型样式,丰富且独特的组织结构,使我们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有利于我们吸取营养,产生新的医学视觉符号。本文从六个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目前,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中医呈现出许多尴尬的局面,中医本身形象的庞杂和含混使得人们对中医文化内涵不得而知,甚至有的江湖郎中、招摇撞骗者也都打着文化的幌子使人们对中医的形象大大折扣。中医现有的图式符号在表达形式上与西医相差无几,不能够体现出中医的传统文化和理念;现有图式符号杂乱而不统一,不能够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现有图式符号缺乏中医理论、药材、方剂等方面的图式说明。因此,有必要建立善而有特色中医形象,并使其视觉化,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传递中医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和独特的治疗方式以及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文化和美的熏陶。但是,目前国内设计界与学术界对中医图式符号的美学思想、审美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局限于中医理论探讨上;而设计界对中医图式符号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审美文化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无法转换成为有中医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的设计。对视觉符号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对已有符号的分析上,缺乏具体的创作方法的研究,对传统符号的分析大都过于笼统,缺乏细致深入的考察;缺乏实际的案例与具体设计方法研究。其次,对“中医”和“图式”等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比较了“图式”与“图形”、“图像”、“图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从中医图式符号的起源于发展出发,通过对中医图式符号发展的不同时期(萌芽、定形、发展、完善、衰落)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总结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衰变原因。第三章从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分类、组织结构、造型特点等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医图式符号的基本特征。第四章阐述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通过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形式美和意蕴美的分析,找寻影响中医图式符号形式的思想渊源,总结出阴阳五行理论、儒释道文化对中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形式。第五章分析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局限性,由于其注重细节、依赖文字的手工化的表达方式和缺乏规范与管理的混乱使用,使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中医形象建立的要求。但当下的国际形势又对中医的图式符号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中医符号识别体系,但该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中医的特色,中医传统图式符号中包含的“贵生”理论和“以形写神”的手法可以为我们现代中医图形符号系统的设计提供设计的素材。第六章对中医图形符号体系的建立做了一定的探索。首先分析了中医的形象概念,通过中医与文学、艺术、民俗、节日、工艺等文化形式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出中医具有整体、秩序、诗性、自然、意象、变化、神秘等形象特征;其次,根据中医的想象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符号,即对中医图形符号体系设计的形状、线条、构图、色彩、材质等形式美因素做了一定的总结。通过图形符号设计的分级处理,概括并设计出部分中医图形符号66个,为现代中医学视觉符号体系的构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结论部分提出了建立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素材库的构想,并对中医标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的应用及管理策略提出建议。最后客观地指出了论文的某些局限。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研究中医传统艺术符号的基本内容和造型规律,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探索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创新与应用的具体方法,为增强中医系统的视觉识别性总结了相关符号设计的原则。通过对传统艺术符号的借鉴,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关于中医理念、中药材的识别符号。

程洁[6](2010)在《上海竹枝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上海地区,竹枝词这种文学样式曾经十分壮观,不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创作者众多。本文首次对上海竹枝词进行了整体研究。所谓整体研究,一是指时间跨度上从元代至解放前;二是指包括文本、功能、作者等在内较为系统的研究。除绪论、结语及附录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上海竹枝词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厘清风俗诗、风土诗、民俗诗以及人类学诗等概念,明确上海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诗性智慧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风土诗为中心的感性载体,以及历史诗学的思维与策略,四位一体,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独特的外观形态与深层结构。上海竹枝词是一部诗性的风土志。无论是内容、写作手法,还是创作群体,都表明上海竹枝词的诗性身份不妨碍它“以诗补史”的价值与信度。第二章介绍上海竹枝词的主要内容。通过以“兴观群怨”为纲、以风土为目这种建构性的分类,以及传统的诗文细读的分析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上海竹枝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诗性风土志,它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风土与社会。第三章论述上海竹枝词的功能。上海竹枝词以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魄建构出了上海文化模式,这是上海竹枝词的一个重要功能。纵观物质与景观文化以及行为与观念文化,上海竹枝词描述和建构了一种“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近代市场意识、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的伦理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等,既具现代性特征,又兼具诗性特征,诗性与现代性共同作用,造就出上海自在、开放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角度看,该文化模式中的“诗性”与“现代性”一直处于变化、调适状态。与现代性建构相比,诗性建构越来越趋于弱势,当前,诗性精神几乎沦丧殆尽。上海竹枝词“诗性”的现代性建构对于上海地区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独特价值。第四章分析上海竹枝词的作者群体。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学术背景使得“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在知识者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启蒙心态。上海开埠之后,这群生活在条约口岸的知识者在传统与现代中挣扎、徘徊。上海竹枝词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民俗民众观及地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知识者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以及知识者们面临文化冲突时的犹豫与矛盾。现代性的发生最终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心灵绎动,遂有这一诗性风土志的书写。就竹枝词而言,它因自身的民间性而获益,成为知识者用以建构现代性的审美工具。自心而生的竹枝词,也是一部知识者走向现代性的心灵史。第五章思考上海竹枝词当下的生存危机。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消极一面使得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介于口传与书写之间的上海竹枝词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已然处于濒危境地。保护上海竹枝词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竹枝词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全力加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上海文化模式中的“诗性”精神正处于历史最弱势,城市精神的迷失也隐喻在竹枝词的式微之中,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坐视蕴涵巨大诗性力量的竹枝词趋向枯萎而无动于衷,必须从诗性主体的重建与诗性土壤的培育两方面逐步推进对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性的书写运动在这个现代都市继续下去。

盛可以[7](2007)在《道德颂》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从高原回来大约半个月之后,旨邑突然接到水荆秋的电话。他听起来十分高兴,声音爽朗。不清楚是被感染还是发自内心,她一开口就像只灯泡突然亮了,散发热情的光芒与温度。他感觉到她话语里的强光刺激,更是来劲。他说想来见她。她问他在哪里。他说刚从法国飞到香港,下午在香港大学有个讲座,明天上午就可以飞长沙直抵她的老巢。他倒像是做一个干净果断的伟大的战略部署,要来一举将她歼

郭春林[8](2006)在《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校注》文中研究表明甘汝来(1684—1793),江西奉新人,清代康熙、乾隆盛世的文学家。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广西历任太平府知府、左江道道员、广西按察使、广西巡抚等职,后来,累迁至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臣,是清代广西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参与编纂《广西通志》,独着《太平府志》,对广西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而学界对其人其事其作的研究甚少。对其《甘庄恪公全集》进行系统研究,既有文献价值,也有文学价值。 本论文的校注以乾隆五十六年刻本、赐福堂藏板为底本,以其他相关文献为参校材料。在全面校勘、注释《甘庄恪公全集》的基础上,前言部分主要从“县令起家到封疆大吏再到朝廷重臣的独特经历”、“从忠君爱民、清廉自律看甘汝来诚正力行的为官思想”、“甘汝来的诗歌”、“甘汝来的散文”、等四个方面对作家、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力图对作家、作品作出一个较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付兴林[9](2006)在《白居易散文研究》文中认为白居易的散文,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体裁种类的多样化,或是反映内容的广泛性、深刻性,抑或是艺术成就的鲜明性、突出性,均取得了令唐人和后人仰视、钦羡的伟大成就。白居易在判、策、诏诰、奏状、表、赋等文体中,将艺术视野拓展到了诸多生活领域,为我们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唐的政治面貌、军事形势、经济状况、生活图景、风俗画卷、伦理道德、哲学思潮,以及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试图以文学影响生活、改变现状的思想轨迹。 白居易散文研究是完善白居易研究的重要一环。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选取了白居易散文中与唐代科举体制紧密相关的赋、判、策以及与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政治生活颇为密切的诏诰、奏状、表等文体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从中探寻白居易散文所以风靡的原因,揭示白居易散文在文体学方面的贡献,透视白居易散文与唐代科举、政治生活的关系,确立白居易散文在中唐文体革新运动中的地位。 第一章为《百道判》研究。“判”是唐朝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是白居易于贞元十八年(802)参加“书判拔萃”试前,自拟考题、自作解答的习笔,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且是透视白居易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百道判》所反映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是中唐社会生活的真实缩影。《百道判》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突出而多方面的,诸如体制精巧、穷极变化,情理相兼、条清缕析,按经据典、博奥典雅,抑扬起伏、委婉达意,对仗精工、比喻贴切等等。 第二章为《策林》研究。唐代制举科,试策乃是主要试项,甚至可说是唯一试项。为解决罢停校书郎后必须守选的常限,并以“优与处分”的方式获得好官美职,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参加制举试前,独自拟作了七十五篇《策林》,以自砺自试。《策林》从时务政治出发,主要探讨了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军御兵之要、矜民恤情之核、礼乐文教之功等八方面宏观与微观的问题。《策林》的精神特质体现在以民为本的儒家情怀、重振国威的使命意识、有犯无隐的批评精神、尚明崇圣的复古理念、客观理性的辩证色彩等五个方面。《策林》是白居易早期思想的结晶,更是其一生

张月兰[10](2006)在《王必达《豫章集》校注》文中提出王必达(1821—1881),字质夫,号霞轩,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是晚清着名词人王鹏运的父亲。他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经历了波涛汹涌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起义,心存干济之志,揽辔澄清之愿,先后入邹鸣鹤、曾国藩幕,追随曾国藩、胡林翼,努力着清王朝的中兴之大业。他与太平军作战时骁勇善战,在江西、甘肃为官期间清廉刚正,保土安民,改革弊政,颇有政绩。 学术界对于王鹏运及其作品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他的父亲王必达为人所知还甚少,学术界对于他和其诗作的研究还未成体系,故笔者不揣浅陋,搜集较全面的相关资料来研究诗人王必达。本论文虽以作家的一部分诗歌来校注,但前言部分是从整体上来研究和把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和诗歌作品,主要从王必达的生平简介、思想研究、着述及其版本、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歌的不足之处等几个方面对他及其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透过诗人一生的足迹力图再现其诗作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方正电脑“御寒”有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正电脑“御寒”有术(论文提纲范文)

(1)葛洪《神仙传》研究 ——以文本流变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架构及创新点
    四、主要资料来源
第一章 为神仙立传
    一、从神仙方士到方士神仙:神仙形象的塑造
    二、从《列仙传》到《神仙传》:神仙形象的继承与完善
第二章 《神仙传》版本考
    一、今存《神仙传》之版本概况
    二、说郛本《神仙传》之成立
    三、说郛本与四库本《神仙传》之关系
    四、明代可能存在的《神仙传》流传状况
第三章 《神仙传》佚文考辨
    一、《神仙传》佚文索隐
    二、疑出他书而误作“神仙传”者
    三、疑出旧本《神仙传》者
    四、《神仙传》与《仙苑编珠》
    五、《神仙传》与《太平御览》
    六、《神仙传》与《绀珠集》《类说》
    七、《神仙传》与《三洞群仙录》
    八、《神仙传》与《汉武帝内传》
第四章 对诸神仙传文文本流变的考察
    (01) 广成子
    (02) 若士
    (03) 沈文泰
    (04) 彭祖(附黄山君)
    (05) 白石生
    (06) 凤纲
    (07) 皇初平
    (08) 吕恭
    (09) 沈建
    (10) 华子期
    (11) 乐子长
    (12) 卫叔卿
    (13) 魏伯阳
    (14) 沈羲
    (15) 陈安世
    (16) 李八百(附李阿)
    (17) 王远
    (18) 伯山甫
    (19) 墨子
    (20) 刘政
    (21) 孙博
    (22) 班孟
    (23) 玉子
    (24) 天门子
    (25) 九灵子(附北极子、绝洞子)
    (26) 太阳子
    (27) 太阳女
    (28) 太阴女
    (29) 太玄女
    (30) 南极子(附黄卢子)
    (31) 马鸣生
    (32) 阴长生
    (33) 茅君
    (34) 栾巴
    (35) 淮南王
    (36) 李少君
    (37) 王真
    (38) 陈长
    (39) 樊夫人(附刘纲)
    (40) 东陵圣母
    (41) 孔元
    (42) 王烈
    (43) 涉正
    (44) 焦先
    (45) 孙登
    (46) 东郭延
    (47) 灵寿光(附刘凭)
    (48) 刘京
    (49) 严青
    (50) 帛和
    (51) 赵瞿
    (52) 宫嵩(附于君、桂君)
    (53) 容成公
    (54) 董仲君
    (55) 倩平吉
    (56) 王仲都
    (57) 程伟妻
    (58) 蓟子训
    (59) 葛玄
    (60) 左慈
    (61) 王遥
    (62) 陈永伯
    (63) 太山老父
    (64) 巫炎
    (65) 河上公
    (66) 刘根
    (67) 壶公
    (68) 尹轨
    (69) 介象
    (70) 董奉
    (71) 李根
    (72) 李意期(附李常在)
    (73) 王兴
    (74) 黄敬
    (75) 鲁女生
    (76) 甘始
    (77) 封君达
    (78) 老子
    (79) 李仲甫
    (80) 苏仙公
    (81) 成仙公
    (82) 孔安国
    (83) 郭璞
    (84) 尹思
    (85) 平仲节
    (86) 董子阳
    (87) 戴孟
    (88) 陈子皇
    附录:《张道陵传》的生成与演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2)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不容乐观的满族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各地满族民居发展动态
    三、 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北方满族民居及其景观环境
    一、 清初、中期北方满族居住聚落初成
    二、 北方四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遗存及保护现状
        (一) 东北三省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二) 内蒙古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三) 新疆、西北各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四) 河北地区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第二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成因
    一、 自然因素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影响
        (一) 气候条件、自然地貌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限制
        (二) 寒温带生物种直接生成北方满族民间景观环境
        1. 森林和地方资源为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环境提供丰厚的材料储备
        2. 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直接影响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原素
    二、 人文情愫对满族民居景观的影响
        (一) 萨满教、满族民间传说之“万物有灵”与“以西为贵”
        (二) 社会制度、民族政策对满族民居景观大环境的影响
        (三) 风土风俗、道德礼制直接促成民居景观环境各要素的形成
第三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营造技艺与风貌
    一、 北方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就地取材与构造做法
    二、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装饰特点
    三、 北方满族民居室内外格局
        (一) 满族民居的取暖文化:灶台、万字炕、跨海烟囱
        (二) 明堂、倒闸的格局与形制
    四、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满族民居景观元素
        (一) 荒蛮与自守——城墙、街路、护城河
        (二) 对称与阔达——三合院
        (三) 风水与民俗——牌坊、影壁、大门
        (四) 天圆与地方——屋顶、墙体
        (五) 信仰与礼制——索罗杆子和“喜里妈妈”
    五、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聚落形态的的整体风貌特点
    六、 满族园林
        (一) 满族园林-国家政治的旌旗
        (二) 满族园林-身份地位的华服
    七、 北方各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差异
        (一) 草原之上的满蒙民居
        (二) 高原之上的满族民居
        (三) 东北满族民居模式同清京津四合院、南方建筑的比对
第四章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环境美的意蕴
    一、 对立与背反——西方建筑景观环境的自由精神
    二、 中国传统合院景观环境的的礼乐精神
        (一) 传统合院景观体现出天、地、人共生共存的和谐思想
        (二) 儒道禅对北方民居聚落景观的影响
        (三) 由“木”引发的思考
    三、 北方满族民居聚落景观的审美意匠
        (一) 上而下、下而上的空间之美
        (二) 自然组群的演变之美
        (三) “豆包文化”的生土之美
    四、 满族民居景观在北方各域的演进与消亡
第五章 北方满族民居与当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传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面临的挑战
        (一) “脱胎换骨”的改造及商业开发的破坏
        (二) 假景观的充斥
        (三) 关于政府的“大手笔”
        (四) 现代居民同古民居聚落环境的“心理距离”
    二、 保护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当代价值
    三、 发展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若干途径
        (一) “人文关怀”与文化古镇保护
        (二) 堪天舆地 和谐景观
        (三) “地窨子”的启发——还朴自然,原生建筑的回归与借鉴
        (四) 用循环生态理念保护发展古镇民居景观环境
        1.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2. 生态民居建筑景观的现状与探索
    四、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空间
    一、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案例——吉林乌拉满族老镇
        (一) 乌拉古镇自然风貌
        (二) 乌拉古镇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现状分析
        1.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现貌
        2.萨满文化在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保留
        3.当代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
    二、 满族历史建筑保护——乌拉古镇“三府”保护
        (一) “魁府”、“萨府”现状
        (二) “后府”复原
    三、 满族历史街路保护——乌拉古镇民俗老街修复整治
    四、 满族历史城乡聚落保护——乌拉古镇满族乡规划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层累性 ——基於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对象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对象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 《现汉》概况
        (二) 《现汉》古词语中“书面上的文言词语”
        (三) 汉语词汇的系统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来自上古汉语的词
    第一节 来自先秦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二节 来自秦西汉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来自中古汉语的词
    第一节 来自东汉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顼释义的
    第二节 来自魏晋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三节 来自南北朝隋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自近代汉语的词
    第一节 来自唐五代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二节 来自宋辽金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顼释义的
    第三节 来自元明清的词
        一、对释式释义的
        二、定义式释义的
        三、描写说明式释义的
        四、分列多个义项释义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引用书目
参考文献
附录
後记

(4)《辟兵珠传奇》研究点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上编
    第一章 《辟兵珠传奇》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剧情概述
        第二节 剧本所展现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主题思想
    第二章 《辟兵珠传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结构艺术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的结合
        第三节 对古代小说神话的借鉴与丰富
        第四节 人物性格塑造艺术
        第五节 雅俗兼备的语言
    结语
下编
    凡例
    卷一
        一出 始末开宗
        二出 仙人接旨
        三出 称觞介寿
        四出 不屈投店
        五出 余卿求济
        六出 酒肆衔杯
        七出 姑表相逢
        八出 追叹往事
        九出 巡海遭擒
        十出 水府闻报
        十一出 海底交兵
        十二出 家庭谋救
        十三出 星官奏事
        十四出 老元受封
    卷二
        一出 捐金救侠
        二出 庭训淑女
        三出 兽心人面
        四出 悍妇怀嗔
        五出 三侠分手
        六出 唆翻前案
        七出 昆玉反目
        八出 奸人肆志
        九出 婢膝奴颜
        十出 家庭叙旧
        十一出 莫宾访友
        十二出 私地赠金
        十三出 才人输意
        十四出 山岗打虎
    卷三
        一出 父子关情
        二出 议买祖业
        三出 俗子夸能
        四出 奸人误友
        五出 假意还席
        六出 杯酒酬恩
        七出 夫妇伤和
        八出 笔底生悲
        九出 三奸设计
        十出 二友同心
        十一出 莫宾除学
        十二出 尚德掘金
        十三出 良朋托事
        十四出 老元化身
    卷四
        一出 买元放生
        二出 颜氏定计
        三出 托梦防火
        四出 神语惩奸
        五出 夫妇争闱
        六出 契友投书
        七出 英雄忆旧
        八出 千里投亲
        九出 姑嫂激烈
        十出 主仆悲啼
        十一出 绮月赠衣
        十二出 云姬投水
        十三出 波涛援手
        十四出 义赘英雄
    卷五
        一出 都头设计
        二出 误遭盗案
        三出 酷法恶刑
        四出 焦琴报信
        五出 凤氏鸣冤
        六出 云姬探狱
        七出 开释盗案
        八出 难中生子
        九出 遣归义仆
        十出 嘱托凶奴
        十一出 水底留琴
        十二出 庙中得法
        十三出 监中逢友
        十四出 仙姬救凤
    卷六
        一出 莫宾得信
        二出 不屈谈侠
        三出 颠倒杀奸
        四出 秀水戡问
        五出 财旺兴友
        六出 澹台演棍
        七出 望救胞弟
        八出 不认亲兄
        九出 侯氏谏夫
        十出 韩仙点救
        十一出 降级樊川
        十二出 参见上司
        十三出 宜禄下书
        十四出 良朋哭友
    卷七
        一出 计议劾奸
        二出 幽斋解诗
        三出 泊舟得子
        四出 失官回籍
        五出 计赚仁翁
        六出 衰翁泼酒
        七出 泼妇倾心
        八出 陶氏受辱
        九出 演法起兵
        十出 荣任黄堂
        十一出 监中逢友
        十二出 莫生脱难
        十三出 仙院进香
        十四出 喜捷南宫
    卷八
        一出 改名避祸
        二出 相约投递
        三出 举千斤石
        四出 军中讲武
        五出 逆子探亲
        六出 思救恩人
        七出 莫生溺水
        八出 水府赠珠
        九出 阴报成神
        十出 梦中犯誓
        十一出 门上探情
        十二出 款留西席
        十三出 嘉祥失守
        十四出 行文缉叛
    卷九
        一出 降旨元勋
        二出 举家受累
        三出 守信接诏
        四出 卞氏猖狂
        五出 城中遣救
        六出 余公被劫
        七出 仗义骂贼
        八出 怀恨译诗
        九出 希亮接诏
        十出 灯下思乡
        十一出 奉诏兴兵
        十二出 军中失路
        十三出 夫妻相会
        十四出 侠士归营
    卷十
        一出 绮月撺掇
        二出 墨云中计
        三出 书生应谶
        四出 夜遇伏兵
        五出 父子重逢
        六出 州官忍辱
        七出 都门饮至
        八出 为友辩亮
        九出 克仁复职
        十出 大小登科
        十一出 在川逢寇
        十二出 陶氏投江
        十三出 难儿认母
        十四出 一门吉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中医图式符号的发展
    2.1 起源
        2.1.1 中医产生的地理环境
        2.1.2 早期巫术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2.1.3 劳动实践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形成与影响
    2.2 中医及其图式符号的发展与流变
        2.2.1 中医图式符号的萌芽时期
        2.2.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定形
        2.2.3 图式符号的发展
        2.2.4 图式符号的不断完善
        2.2.5 图式符号的衰落
    2.3 图形符号标准化进程及中医符号使用现状
        2.3.1 图形符号设计的标准化进程
        2.3.2 中医符号使用现状
第3章 中医图式符号的基本特征
    3.1 中医图式符号的分类
        3.1.1 自然气象符号
        3.1.2 卦象符号
        3.1.3 动植物符号
        3.1.4 人物符号
        3.1.5 复合符号
    3.2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组织结构
        3.2.1 同心圆结构
        3.2.2 对称结构
        3.2.3 循环结构
        3.2.4 总分结构
        3.2.5 "十"字、"米"字结构
    3.3 中医图式符号的造型特点
        3.3.1 概括与抽象
        3.3.2 灵动与秩序
        3.3.3 分解与重构
第4章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
    4.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审美产生及特征分析
        4.2.1 中医图式符号传达的形式美
        4.2.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
    4.3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文化内涵
        4.3.1 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4.3.2 道家思想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4.3.3 道教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4.3.4 儒家思想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4.3.5 佛教艺术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第5章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局限与拓展
    5.1 关于中医传统图形符号认知度的相关调查
        5.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5.1.2 调查结果
    5.2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局限性
        5.2.1 手工化倾向明显,难以规范统一
        5.2.2 图形注重装饰细节,缺乏共性
        5.2.3 图形过于依赖文字说明,缺乏独立性
        5.2.4 管理混乱,图形使用界限不清
    5.3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拓展
        5.3.1 注重功能性,统一形象
        5.3.2 注重设计的级层差异化
        5.3.3 借鉴传统图案的造型规律
        5.3.4 借鉴传统图案的艺术符号
第6章 基于传统的现代中医图形符号设计探索
    6.1 设计背景
        6.1.1 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的标准化的国际需求
        6.1.2 中医形象提升的需求
    6.2 设计步骤
        6.2.1 中医形象概念提炼
        6.2.2 中医形象概念到图形符号的转化
    6.3 设计方法
        6.3.1 中医图形符号设计的分级处理
        6.3.1.1 中医基础公共系统符号的标准化设计
        6.3.1.2 中医图形符号中非共享目的的个性化设计
        6.3.2 典型符号设计
    6.4 设计成果
        6.4.1 养生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6.4.2 疾病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6.4.3 疗法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6.4.4 诊法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6.4.5 生命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6.4.6 药物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7 结论
    7.1 建立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素材库
        7.1.1 借鉴中医名词研究成果,广泛征集图形信息
        7.1.2 建立中医标志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设计的审定机构
    7.2 中医标志化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应用及管理策略
        7.2.1 完善中医学图形符号数据库
        7.2.2 构建国内外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7.2.3 对已审定的中医图形符号进行普及宣传,加强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问卷调查
附录C 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六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附录D 中医大事年表
附录E 中药材分类
附录F 湖北省中医药发展情况

(6)上海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概述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新问题提出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视点、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竹枝词与风土诗
        一、概念的厘清
        二、风土诗概说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特性
        一、"上海"的时空界定
        二、上海竹枝词的创作群体与作品数量
        三、上海竹枝词的主要特点
        四、上海竹枝词"以诗补史"的信度
第二章 内容:一部诗性风土志
    第一节 "兴观群怨"分类法
        一、"兴观群怨"说
        二、"兴观群怨"分类的具体标准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内容的具体分类
        一、可以兴
        二、可以观
        三、可以群
        四、可以怨
第三章 功能:"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建构
    第一节 物质与景观文化的建构
        一、开埠前:诗性的江南水乡画面
        二、开埠后:诗性的现代都市场景
    第二节 行为与观念文化的建构
        一、劳动方式
        二、消费方式
        三、休闲方式
        四、信仰方式
        五、小结:"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
    第三节 "诗性"现代性建构的独特价值
        一、上海独立的主体意识凸显
        二、上海文化认同逐渐形成
        三、展示了海派文化的优越性
        四、呈现启蒙现代性的演进轨迹
第四章 作者:走向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意识生成的背景
        一、政治经济背景
        二、风土观念背景
        三、文化学术背景
        四、创作的动因与目的
    第二节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民族文化观
        二、民俗民众观
        三、地域社会观
    第三节 传统竹枝词的现代性书写
        一、传统方式为何被采用
        二、现代意识如何被书写
第五章 上海竹枝词在当下的文化危机
    第一节 上海竹枝词的生存危机
        一、上海竹枝词的生存现状
        二、上海竹枝词濒危的原因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的意义与难点
        二、措施与建议
结语
附录:上海民间散佚竹枝词拾遗
参考文献
后记

(8)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县令起家到封疆大吏再到朝廷重臣的独特经历
    1、从家贫力学到科举及第
    2、三年留京教习时期
    3、从县令起家到封疆大吏
    4、从封疆大吏到诖误革职,又东山再起
    5、礼部右侍郎到朝廷重臣
二、从忠君爱民、清廉自律看甘汝来诚正力行的为官思想
    1、诚正力行为官思想的源泉
    2、诚正力行为官思想的具体表现
        忠君爱民
        廉洁自律
三、甘汝来的诗歌
    1、甘汝来诗歌的内容
        反映边疆生活
        反映劝农实况
        抒发科举感慨之情
        抒发诖误革职之情
        反映侍从帝王生活
    2、甘汝来诗歌的艺术特点
        体裁形式
        抒情方式的运用
四、甘汝来的各类文章
    1、甘汝来的杂记文
    2、甘汝来的序体文
        序跋文
        赠序文
        序记文
    3、甘汝来的箴铭文
        箴文
        铭文
    4、甘汝来的赋颂
        赋
        颂
    5、甘汝来的哀祭文及墓表
    6、甘汝来的其他散文
        传、赞、杂着
        公牍文
        自传
结束语
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校注
    凡例
    卷一 古体诗
        竹窗
        盆荷
        新槐
        节孝坊恭纪 并序
        古杉诗 并序
        阅壶关城怀胡端敏公治迹二十四韵
        出郊劝农望青连山作
        铜柱
        伏波铜鼓
        十月朔日,恭陪大中丞李公宣讲圣谕广训,随登独秀山
        书陈氏贞节合传后
        吕门双节诗
        丙午桂林锁院忆家大人等在乡入闱,赋此志望
        出严关
        望嘉鱼县有感
        茂苑女子行,用少陵《赠王郎司直》韵
        许州怀古,用少陵《玉华宫》韵
        帐地铺晓发,用壁间韵
        渡黄河
        永史
        杂诗 三首
        即事
        新安张烈妇诗
        禾儿南归,走笔示之
        赠赘园兄
        癸丑春暮,雨中劝农
    卷二 今体诗
        丙戌春仲,念一世祖龙山公祀乡贤祠恭纪 二首
        恭赋御制诗《凭栏尊典坟》
        题郑文先《似山庄》二首 次原韵
        三月廿二日闻雷志喜,和潘绍衣韵
        始桃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
        竹
        绿杨高映画秋千
        云近蓬莱常五色
        龙池柳色雨中深
        省耕
        清明
        新莺
        春云
        阴阴夏木啭黄鹂
        题《墨兰》 二首
        拟上巳应制
        月明松下房栊静
        恭赋御制七夕诗《爽气三秋早》 二首
        兰室
        菊庄
        《迎銮曲》八章
        送徐向一南归
        哭吴翀年兄 四首
        御园春草
        百啭流莺绕建章
        上林春燕
        竹摇青影罩幽窗
        水中雁字
        漏声遥在百花中
        天向一中分造化
        好将《易》理静中求
        菊有黄花
        蝉琴哢月
        蛙鼓传更
        鱼梭织浪
        京邸中秋夜思家口占 四首
        大阅
        次韵和唐赤子《座间菊花》 二首
        和唐赤子《座间残菊》 二首 叠前韵
        和万字兆《座间菊屏》 二首 叠前韵
        和冯夔飏《座间菊影》 二首 再叠前韵
        书家信后寄舍弟田年 二首
        次韵《秋海棠》 二首
        长安雪后似春归
        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河春水
        经筵大礼告成恭纪
        御沟新柳
        驾幸温泉应制
        恭赋御制诗《山庄频避暑》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至南郊
        恭进万寿图
        访鄢永绥不值有感,戏作长句问之
        独坐
        寻春
        夜坐
        颁冰应制,次陈沧洲先生韵
        秋夜枕上作
        送张若虚南归绝句 三首
    卷三 今体诗
        晓赴畅春园
        捧读《御制诗集》恭赋
        恭赋御制诗《暖日亭皋物色繁》
        春暮雨中思家
        感怀
        岁尽
        赴热河引见恭纪
        教习期满恭应御试恭纪
        夜坐杂感 二首
        上太仓王相公寿诗 并序
        题张秋山万里辞家图 并序(二首)
        途中口占
        连日出郊劝农 二首
        过白云洞 二首
        香鱼
        谒伏波祠
        过黄巢古城
        银窖山[旧传:黄巢藏金处。]
        丙午秋九月二十九日,粤西抚署,得家君、舍弟及禾儿乡试捷音,三世同榜,喜而赋之
        过洞庭湖次韵
        望黄鹤楼,用崔颢韵
        杨店道中值雪次韵 二首
        征雪次韵 二首
        广水晓发次韵 二首
        过武胜关次韵
        信阳州道上喜晴次韵
        郭店次茂苑朱芷香题壁元韵 四首
        信阳道中次李临川韵 三首
        李家寨阻雨叠前韵
        杨店山溪水涨,深不可渡,又无舟梁。土人以盆载过,使善泅者浮水牵曳,流急盆欹,匪惟奇绝,抑亦危甚,诗以纪之,仍次李临川韵 二首
        即席口占二律,送徐开远、宋世作同舍弟田年归里
        邯郸道中二口占
        哭十兄苇伯先生 二首
        戊申正月十四日,绕道过定兴北关,望涞水古治有感
        戊申十月二十九日,恭逢万寿节庆云,见于云南恭纪
        二月十九日夜听邻家鼓琴
        独坐
        中秋日感怀 二首
        谢昆皋先生见惠菊花数本,随口占二绝奉酬,兼订重阳日敝斋小集
        送行之张二世兄南归
        九日次宋景韩韵
        秋夜怀人
        本生日感怀
        寒灯
        谒狄梁公祠
        戊申秋夜,梦中赋忆旧游诗,得“西风瑟瑟洞庭秋”句而寤,随于枕上续成绝句 四首
        辛亥九月奔丧南回,途次遇生辰,因哭先太夫人,泣成二律
        圣祖仁皇帝十二周年忌辰,景陵陪祀恭纪
        过涞水故治马上口占 四首
        恭和御制元韵
        寿蒋母王太夫人
        题陈德泉《学圃观梅图》 二首
        云中吊昭君墓,次李寅工先生韵 二首
    卷四 赋、颂、箴、铭
        圣主躬耕藉田赋 谨序
        凤生丹穴赋
        圣主临雍礼成颂 谨序
        河清颂 谨序
        学 问 思 辨 四箴
        学
        问
        思
        辨
        逊斋铭
    卷五 奏疏
        补授太平府知府谢恩摺子
        酌通边缺调补升转疏
        汇奏地方情事摺子
        议复参游等官升选之法疏
        请崇祀名宦乡贤疏
    卷六 奏疏
        恭进圣谕广训疏义摺子
        请严交代例禁摺子
        陈明税关隐匿则例之弊摺子
        请慎严硫磺重禁劄子
        恭请圣训劄子
        谨陈琼郡事宜摺子
        谨筹采办铜筋摺子
    卷七 奏疏
        陈明粤民入川情形,谨筹安插事宜疏
        奏明税羡归公摺子
        请酌定家礼,颁发直省摺子
        请将各省赢馀查明豁免摺子
        请革职官员容留地方分别处分摺子
        请除烦苛之榷税摺子
        粜卖官米酌情银钱兼收摺子
    卷八 奏疏、议
        谨筹海疆以足民食摺子
        请用土兵平苗摺子
        谨筹备荒一得摺子
        请复元儒吴澄从祀疏
        谢减浮粮恩疏
        谢加宫保恩摺子
        条陈土司利弊议
    卷九 序
        恭释圣祖御制《训饬士子文》序
        《广西通志》序
        《太平府志》序
        广西武乡试录序
        学鸿草序
        七夕池亭纳凉观荷序
        九日西山登高序
        送胥宇安南归序
        送林生之任益阳序
        再送林生之任益阳序
    卷十 序
        《舆歌集》序
        修家谱序
        酌定文公家礼序
        家训序
        家规序
        万载族谱序
        易图说序
        重修《奉新县志》序
        己未会试录序
    卷十一 记、谕、策问
        教习馆记
        横州重修文庙记
        重修永淳县学记
        甘氏重修城隍庙仪门碑记
        重建白马桥记
        《易》用九六论
        圣人之神惟天论
        策问
    卷十二 谕、檄
        召生童入义学告谕
        严饬土司告谕
        饬禁光棍撞骗告谕
        饬禁郡城内各色人役需索土司告谕
        饬禁土司官族告谕
        谕邓横寨
        观风告谕
        召试诸生入书院,学习诗、古文、词告谕
        发苍梧县建筑炮台银两檄
    卷十三 杂着
        奉新甘氏源流说
        祠堂图说
        甘氏坟山基址图引
        劝捐修城引
        劝捐小引
        祷城隍文
        关夫子赞
        纪梦
        咸安宫学学规
    卷十四 祭文、哀词
        祭直隶总督赵公文[代新安绅士]
        祭朱高安相公太母冷太夫人文
        祭大母熊太夫人文
        哭韩翼公先生文
        祭陈母刘恭人文
        祭世父绍庵公文
        恭谒太夫人遗容泣成哀辞一章
    卷十五 墓表、传、赞
        敕赠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慎生叶公暨配陶孺人墓表
        外姑彭太夫人墓表
        胥朴斋先生传
        节妇陈氏传
        唐衡伯像赞
        贞节潜孺人像赞
    卷十六 宦迹纪略
        起家涞水知县
        调补新安、摄雄县
        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补授广西太平府知府、摄南宁府知府
        升授广西左江巡道、广西按察使
        钦授广西巡抚、左副都御史、复署广西巡抚
附录一 (原附《甘庄恪公全集》)
    陈宏谋《序》
    沈德潜《序》
    甘庄恪公传
    赵国麟《甘庄恪公神道碑》
    张廷玉《甘庄恪公墓志铭》
    甘立德、甘立猷《后跋》
附录二 《清史稿·列传九十一·甘汝来传》
附录三 (校注者所作的附录)
    甘庄恪公年谱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白居易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百道判》研究
    第一节 判与科举及《百道判》与白居易登第之关系
        一、判与科举
        二、《百道判》与白居易登第之关系
    第二节 《百道判》的思想价值及其精神特质
        一、《百道判》的思想价值
        二、《百道判》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百道判》的艺术成就
        一、体制精巧,穷极变化
        二、情理相间,条分缕析
        三、按经据典,博奥典雅
        四、抑扬起伏,委婉达意
        五、对仗精工,比喻贴切
第二章 《策林》研究
    第一节 “以策取士”、制举与制举试策
        一、以策取士
        二、制举与制举试策
    第二节 《策林序》考释
        一、关于备考制举的时间上限
        二、关于“罢校书郎”及“应制举”之因由
        三、关于《策林》的着作权
        四、关于中考等级及登第处分
    第三节 《策林》的思想内容
        一、为君为圣之道
        二、施政化民之略
        三、求贤选能之方
        四、整肃吏治之法
        五、省刑慎罚之术
        六、治军御兵之要
        七、矜民恤情之核
        八、礼乐文教之功
    第四节 《策林》的精神特质
        一、以民为本的儒家情怀
        二、重振国威的使命意识
        三、有犯无隐的批评精神
        四、尚明崇圣的复古理念
        五、客观理性的辩证色彩
第三章 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研究
    第一节 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及白居易的制诏与制诰制作
        一、中书舍人与翰林学士
        二、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之制作
        三、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并论的可行性
    第二节 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的认识价值
        一、职官的职能、职官的地位、职事官充使职及试可即真的命官方式
        二、加官、追赠、赐勋封爵、回授回赠等多样化官制
        三、批答文中的君臣礼仪、典章制度、中唐形势
        四、诏诰文所反映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的政治价值
        一、个人修养
        二、施政要义
        三、奖惩制度
    第四节 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的文化价值
        一、倡言忠君孝亲
        二、推崇弘恩博爱
        三、标举妇道母仪
        四、宣扬释道二教
第四章 奏状及表研究
    第一节 书、表、奏状之关系及其创作
    第二节 奏状的思想价值
        一、陈情感恩,剖心明志
        二、忧虑军国,建言献策
        三、纠弹歪风,揭斥权贵
        四、体恤人情,为民请命
        五、密陈面奏,直谏救失
    第三节 奏状的艺术成就
        一、层次清晰,说理透辟
        二、言舒调缓,情激气盛
        三、亦骄亦散,骄散相间
        四、随物赋情,便巧生新
    第四节 表的认识价值及思想价值
        一、认识价值
        二、思想价值
第五章 白赋研究
    第一节 赋与进士科之关系及白居易赋的创作
        一、赋与进士科之关系
        二、白居易赋的创作情况
    第二节 白赋的思想内容
        一、体物赋
        二、言情赋
        三、纪事赋
        四、说理赋
        五、论文赋
    第三节 白赋的精神特质
        一、朗畅奋发的气度
        二、以人为核的睿识
        三、通达不滞的风采
        四、万物俱美的情趣
    第四节 白赋的艺术成就
        一、立意高远,以论为长
        二、化骈为散,文笔纵放
        三、章法得体,结构井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王必达《豫章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王必达的生平研究
二 王必达的思想研究
    (一) 建功立业,忠君爱民的思想
    (二) 追求平淡自在,超脱世俗的思想
三 王必达的诗歌研究
    (一) 王必达的着作与版本情况
    (二) 王必达诗歌的思想内容
        1.时政叙事 激情述志
        2.咏史吊古 感兴抒怀
        3.自然景物 融情于景
        4.酬唱赠答 交游情结
        5.思亲念友 情挚意切
        6.吟咏风物 抒写情怀
    (三) 王必达诗歌的艺术特色
        1.不拘一格 风格多样
        2.从容冲淡 雅近中唐
        3.用典广博 典雅风致
    (四) 王必达诗歌的不足之处
结语
王必达《豫章集》校注
    凡例
    卷一
        李立之丈见枉阅张海门编修辈晨灯酬唱集,即日招饮东湖滨,因用集中韵丁巳
        李立之丈叠韵示和,复聚于东湖,云将返里,余亦即赴建昌,再用前韵索和
        赴建昌舟中和槎韵
        舟入修江四绝句
        高伯足孝廉书来,云将北上,答此以当送别
        招高伯足
        高孝廉允赴衙斋,犹有北行之意,作此以尼其行而速其来
        柬高碧湄
        马上作
        伯足高子将有北行,赠诗告别,赋此以当和章
        元日迎春二首己未
        题曾佑卿同年太守兰陔舞彩图
        少荃观察晤子宣弟于庐州,今示迎春和章,用原韵赋赠
        酬仙屏舍人示和迎春
        酬邓弥之太守同年
        赠何镜海表弟
        绿梅
        酬郭笙陔上舍谢招饮
        次何廉舫太守感怀述事韵十六首,呈曾枢帅师
        枢帅师移营抚州,奉送出关,归郡,再叠何濂舫太守原韵,时将卸篆,又奉檄帮办郡事
        守盱江,四月,吴编修子序、王大令少岩皆用濂舫韵赠句,舟中仍步原韵奉酬留别,兼呈张惕斋太守
        枢帅师召饮晚霞楼,承命赋诗,适濂舫太守寄将进酒六篇,未能效其体也
        题褚千戎守然诗集
        寄玉山冒月川明府月川昔宰武宁与建昌邻邑也
        赣州医士寄纸索书为题二绝句以当纪游
        忆梦
        代耆中丞题遮镇军吉安战胜图
        题阳海畲所藏蒋矩亭明府画兰册子
        登拟岘台怀涤生师
        游麻源第三谷,费伯元大令招饮楼云寺
        玉山题壁一九 舟中岁暮孤咏,消寒腊底旋帆,或有同气,以为后集
        东河绝句二九 盱江自广昌来,狮江自玉山来,合流于余千,入彭蠡西江之东河也
        鄱湖阻雪三九
        康山忠臣庙
        发饶州
        湖中咏雁
        娱园晓起辛酉
        梦中
        娱园再用前韵
    卷二
        迎春用己未建郡迎春韵 壬戌
        署中校射即送何镜海之军
        送冯学使试饶州
        至清堂走笔和曾佑卿太守韵
        题曾佑卿太守桂林秋月图
        公廨无事植菊数种,得四绝句,近阅茶山老人,诗欲效其体而未能也
        炊烟
        拈九青韵得四律
        题桃花杨柳画帧为乔瀛槎太守作癸亥
        题陈石逸大令百尺楼集
        题张梅生大令珠江侍钓图,南山诗人大令之祖也
        题李小宝西山招隐图
        题钟仲甫观察小照
        题李芋仙小照,即送之皖
        赴饶州
        鄱湖绝句
        景德镇
        浮梁县
        赠唐聘三司马
        石门道中
        昌江雨中
        七月十二日敬作祝嘏 甲子
        题王子敷司马小照
        大人来郡,夜迎至夏步口
        己未以后,同人笔札往来甚盛,偶检及之
        冯子良先生寄诗索瓢儿菜,即叠其韵
        孟冬祈雨城北
        迎春乙丑
        自章门返郡
        章鄱舟中作
        苦雨
        郡斋春日,偶忆京门
        用前韵上定甫叔
        梅溪晓发丙寅
        章门返棹
        周松亭先生赠画
        迎春叠建郡韵
        宴客
        上元日由学使署移入郡廨,因偶病晚出
        赠修梅禅师并示杨茂才少文,师善画梅
        题梅花画卷
        题上官竹庄水石幽禽图寄定甫叔
        即事六月二十一日
        甥女遽寡,叠韵慰之
        即事
        阅画二首
        柬高碧湄
        杨少文代余索得三僧画卷,适黄芾村孝廉至留饮并题
        梦中作二首
        陆心农自杭来留饮赋赠
        戊辰迎己未韵戊辰
        自郡赴章门舟中作
        章门返棹
        舟夜与杨少文、李铁帆两君共话
        步少文赠韵兼柬修梅上人
        步铁帆丈赠韵因忆刘玖石同年
        校士芝阳书院因忆傅嵩琴、杨子受二故广文
        连雨不止十六夜,起视祀事,忽见明月,舆中得诗二首
        郡斋夜坐,案有水仙
        三月初八日作宁恭人新逝
        三月二十二日作
        闽人赖小梧,为余写真是日,适得顾见龙兰亭图、陆包山赤壁图,玩味之余,转增太息,距悼亡之期,盖八十余日矣
        过芰湖
        偶成
        湖上阻风
        郡斋二咏
        题画
        梦得白云茅屋二句,醒而补之
        九月十八日追录去秋是日一绝句是日为宁恭人生朝
        仲杏园大令来饶,过其寓庐,话旧言怀
        新购端砚宣纸识以二诗,时小寒前一日
        入觐有期迎春再用己未韵
        元旦咏红梅己巳
        开篆口占时将卸篆
        将诣仙坛观柬王德修羽士观在风雨山之阴,为仙人王子乔宅,有石泉,经冬不涸
        鄱阳陈明府遂生与余并荐入都,余先北上,赋此为别
        出郭诣仙坛观,归途遇雨
        去饶州
        感怀
        题周松亭先生独立图先生善画,鄱阳人也
        郡城内民家,有海棠一株,花时,屡过其门,未一赏也,去郡之前一日,乃诣花下
        章门雨中作诗,甫卸郡,将之京师
    卷三
        沂水县道中望岳思雨己巳
        蒙阴道上米囊花盛开
        蒙阴县见岳,行一日半,至泰安郡,车中作此
        长清县道中作
        齐河县渡河黄河入大清河,不复散漫汹涌
        附录:丁未岁兰仪堤上作
        即事禹城道中
        附录:乙巳年旧句
        涿郡口占
        过房山县,怀戴季葵故令
        抵都门
        抵京寓,延旺妙街地藏庵,余廿年前旧居也,五月十九日快雨初晴,诘朝引见,感忆乙卯岁事
        乾清门外敬赋
        五月二十二日,谢恩恭纪
        六月初七日,复由部带领引见,叠前韵二首
        六月初九日作
        雨后,宣武门谒客,行将出都
        德州道中
        七月初七日,用去岁六月初十日热甚韵是夕住平原
        庚午元旦庚午
        耕耤
        柏署夜坐,偶用十蒸韵
        蒲葵
        初夏
        读画
        即事
        署内祀萧酂侯,以六月六日为诞日
        冬至
        雪中叠前韵
        冬夜阅藏帖并捡旧诗
        得萧尺木画,题二绝句
        岁晚述事
        得王梦崧都转鄂垣书,因忆周春门夫子
        漫题自临帖后非敢作论书绝句也
        十一月廿二日,枕上记梦
        得子宣弟书却寄
        雪后有怀
        永夜述事
        衙斋即事并示友人
        十二月十一日纪梦
        步冯子良谢饷瓢儿菜原韵
        龙松岑公车过江,翰臣方伯嗣君也,步定甫叔题其诗集韵
        小浦孝廉弟来署,即北上,因怀定甫叔,仍用叔题松岑孝廉诗集韵
        近为小诗类皆率易
        辛未元旦用庚午元旦韵辛未
        赠何镜海用前韵
        始闻晓莺
        夜宴
        夜雨
        桃花下作
        寄何莲舫
        闲阶即事
        小游仙诗
        三月十五日得诗二首
        初夏偶成
        夙有肺疾,今春较甚
        秋审
        蕉窗
        连日暄霁,骤雨复寒,小病赋诗
        夏夜旧事
        夜坐
        移家候替,空署萧然,廉访俊君,迟久未至
        六月初二日望雨有怀,仍用戊辰六月初十日热甚二首韵
        荒衙拨闷
        祈雨许旌阳祠
        祝萧酂侯
        对月
        晨起闻树间禽声,甚美,乃黄鸟也
        宾退独吟
        卸臬事,用去饶郡韵上中丞
        将有金陵之行,先以诗上师相
        何镜海招同李若农学使、许星台杨素园两太守、李芋仙刺史,宴集学圃,泛舟至百花洲,谒苏云卿祠
        舟发章门可晤两弟倍思老亲
        逆风张帆行抵吴城
        赠向子仲表兄
        登望湖楼遇风扬帆出湖
        过星子县是曾王父旧治
        曾王父领浙省解宰星子县,其后仕于粤,不得归,迨余领解则为粤人矣,复筮仕而来星子道中,再赋此篇
        登石钟山
        放舟出江,风阻,宿禾麻渡
        过彭泽望小姑山遂抵马当七月十三日
        东流县
        晤子宣即别
        金陵客舍赠镜海
        入金陵
        秦淮夜泛
        梅小严方伯招同杨子穆、袁笃臣观察登瞻园高台,用惜抱轩陈方伯招饮瞻园韵
        金陵晤李健斋,忠武公之嗣也,予受知忠武而顾未一见,生平最异数云
        也园
        王少严招饮妙相庵,泛舟元武湖
        棋胜楼落成,陪师相饮宴
        发金陵别雨轩
        过芜湖为七叔哀赋
        灵泽夫人祠
        舟行十六韵
        欲游庐山不果,德化道中作
        德化道中见荷花
        发通远驿书所见
        德安县
        重过建昌县
        新兴驿在西山之麓
        盐车
        中隐庐夜坐
        秋晨
        木樨
        捡书示海运
        赠宁次垣内弟
        重阳后一日,招石芸斋廉访、张滁山茂才、方晚樵广文,作草篆书,皆七十老翁也
        朱侍御伯韩师己酉归里门,觞于石天阁,求书数幅浙省之难以客卿循焉,用前韵追赋其事
        刘松徕主政与予弟子逊同庚申榜。是岁,乞假,聚于豫章,往还至乐。今乃题松徕海上群仙遗图,倍忆子逊不已
        平景荪方伯招同人登高赋赠
        刘养素方伯招同人晚香圃看菊
        得佳画汪无瑞仿米
        题八大山人画
        中隐庐对菊,戏柬许星台太守
        许星台太守招同俊质堂廉访、周葭浦观察、何镜海方伯,娱园看蒹视古书画
        严香府以献诗画作,尉江右孙小荣刺史招饮出视香府储石图,适予得其梅花长卷因题
        十月二日雪,次日晴尤冷
        石湖图先后见文衡山、张君度所作
        罗饭牛山水
        冬夕读书感怀
        陈石逸明府、黄玉坡太守连日招视所藏书画
        题大痴画并呈章滁山丈
        陶朱曲
        子宣弟至
        王壬秋孝廉来示师,相酬其徐州道中,见赠之作,即步韵送之归里
        何镜海共登江楼楼在绳金塔之西
        漫兴
        近与冯宫詹论画,适客有示以画者,夜阑展阅,戏呈宫詹
    卷四
        咏史上銮坡司马辛未
        冯九峰少尉示其祖伯阳侍郎山水画册,钱香树尚书题写真诸图,昔与九峰尊人同官建昌,曾见及之
        廖香吏佐寿州,予宰建昌,兵阻不相闻,今秋过安庆志书局,一晤即别,承赠诗率答
        冬至用庚午冬至韵
        戊午冬,守建昌,师相驻军此郡。至日,于戎幄展觐。用前韵述事
        杨少文赠诗,叠原韵答之
        少文叠韵和诗,再叠以答之
        杨少文为予饶郡记室,索周松庭作湖上寻诗图,去郡后属题并寄松庭
        昨题少文湖上寻诗图,未尽松庭作画之意,仍用十一陌韵再题一篇
        梦阅建文君出居图并得一诗,醒而录之
        挽陕西蒋朴山中丞
        许星台太守招陪金陵张屺堂观察,时乔瀛槎观察觐,旋同饮至夜分,回思赏菊赋诗之宴
        题盛子昭山阴卧游卷
        对雪赠子宣
        梦作平原绿野二句,醒而足之
        靖安乱二首
        偶阅元人剧本
        迎春日作
        高桥
        除夕用癸丑除夕寄子宣五河韵
        壬申元旦雪壬申
        人日用壁上文衡山人日草堂图韵
        中丞召饮,用韩昌黎上裴晋公韵
        元夕
        将赴金陵,阻风,夜宴洪州郡署
        子宣同舟,赴金陵拈韵得三肴
        章江绝句
        送何镜海表弟旋楚,予方适金陵道中作
        春江
        出湖口
        过黄石矶
        发安庆
        池州
        惜抱轩有过刘海峰枞阳故居二诗,予过枞阳,敬用其韵
        泊芜湖怆怀七叔
        再题枭矶灵泽夫人祠
        东西梁山
        牛渚阻风感怀
        舟中不适,枕上成作
        入秦淮
        秣陵客舍感事二十二韵
        久不出门,行至内桥,偶书所见
        赴高桥门同人并集
        浔阳陆行至章门,绝句十一首
        壬申孟秋,重署皋事,至中秋节后,得诗六首
        合肥伯相手书汇装一卷,叠用赠诗原韵,寄呈天津行署
        李方伯黼堂来自天台,即送还长沙
        率成
        题沈石田画卷即用其韵
        泛章江,忆今春金陵高桥门之作,即用原韵
        嘉平十八日
        雪后出城谒客
        雪后诣只园庵,叠前韵,赠秀松禅师
        雪晴,郭外见西山,再叠前韵
        癸酉元旦用十一真韵癸酉
        鹾廨逢春,再用文衡山人日草堂图韵
        养拙斋夜作,再叠前韵
        中丞召饮,四叠前韵新春前一日
        乐化道中
        建昌县道中
        山口早发
        正月二十六日,皇上亲政,恭赋七言长句八首
        浔阳客舍叠韵,赠郑济东观察
        许星台榷使招饮爱堂楼
        李忠武公祠
        张制府召饮,先赴客位有感
        江南曲同雨轩弟作
        题画
        皖垣晤质溪弟附洋舟旋江,舟毁,幸至皖
        白金陵附轮舟还江,右舟毁于拦江矶,得脱至皖
        夜泊黄石矶怀古
        东流县
        抵华阳镇
        舟中晓起看山
        由江入湖得风至潴溪,作棹歌九首
        老爷庙阻风不寐,晨起作此
        老爷庙为鄱湖极险处,阻风一宿,作诗,出湖泊潴溪,风又大作
        吴城谒向太夫人
        粮巡署中纪事四首
        仲秋祈雨
        八月初六夜闱中作
        题李方伯三山归棹图
        再题三山归棹图
        闱中登搏秋阁,时方日出
        晚登明远楼
        重九日雨
        夜坐
        至清堂写榜
        中丞与寅好制序为高堂寿
        谢永福长老赠梅
        甲戌元旦甲戌
        夜看海棠
        里人邓叙之暴卒于署馆,送殡如来庵
        牡丹三绝句,次甲寅原韵
        旧植芍药,今年复开,盖异数也
        玫瑰花二绝句
        芍药将阑又得三本雨中喜作
        初夏
        购名画解嘲
        甲戌四月初八日,拈得宽字成七律五首是日为余桑蓬之旦
        茉莉
        丙子重九,故园新葺,李松孙赋诗叠韵作答,龙壁山人庚申集屡称达老,即松孙也,故第三首及之丙子附
        李松孙用前韵并以小柬叙意,再叠韵戏答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养拙斋诗》序
附录二 王必达生平简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方正电脑“御寒”有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洪《神仙传》研究 ——以文本流变为中心的考察[D]. 向群. 山东大学, 2015(12)
  • [2]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3]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层累性 ——基於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考察[D]. 金斌娜(Kim Bichna). 南京大学, 2012(05)
  • [4]《辟兵珠传奇》研究点注[D]. 林润培. 广西师范学院, 2012(10)
  • [5]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 宋新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6]上海竹枝词研究[D]. 程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道德颂[J]. 盛可以. 长篇小说选刊, 2007(03)
  • [8]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校注[D]. 郭春林. 广西大学, 2006(01)
  • [9]白居易散文研究[D]. 付兴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1)
  • [10]王必达《豫章集》校注[D]. 张月兰. 广西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方正电脑有“御寒”技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