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双湖地堑特征与新生代伸展

藏北双湖地堑特征与新生代伸展

一、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anghu graben and Cenozoic extension in northern Tibet(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1](2021)在《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它是解决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貌地形演化和气候变化等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目前以古生物和氧同位素为代表的各种古高度计被用来重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古高度历史,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关于青藏高原何时隆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存在晚上新世、晚中新世和始新世等不同认识。因为古高度结果的差异,所以对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也存在大的争议。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部分古高度计的应用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收集总结了77条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目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高原古高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地层年代学、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以点带面"、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古纬度影响、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特点和问题。最后就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指出在恢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时所需要完善和注意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

汤文坤[2](2021)在《东帕米尔地区古特提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花岗质岩石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帕米尔地区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一环,由于区内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新生代广布的陆内构造变形,造成对于帕米尔地区各构造块体与青藏高原主体块体间的对比仍存在争论。尤其是中帕米尔块体南侧的Rushan-Pshart缝合带是否属于古特提缝合带,其构造属性对限定新生代喀喇昆仑断裂在高原陆内变形中的作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东帕米尔地区布伦口-瓦恰-红旗拉普一线的瓦恰岩体、塔什岩体、塔合曼岩体和明铁盖岩体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采自这些岩体的岩石样品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主微量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东帕米尔地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并以缝合带为错断标识物探讨喀喇昆仑断裂新生代的走滑错距。东帕米尔地区西昆仑造山带西段瓦恰岩体内含有辉长闪长质和闪长质包体,样品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323-318Ma。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体母岩和包体均表现为低钾、偏铝质钙碱性特征,样品均含有较低的REE含量,表现为近水平的LREE分模式,富集Rb,Ba,Zr,Hf,亏损Nb,Ta,P,Ti。初始87Sr/86Sr、εNd(t)和εHf(t)分别为0.7040至0.7045,+4.63至+5.02,+9.9至+14.7。这些特征指示岩体母岩和包体为同源成因,形成于大洋岛弧环境下新生铁镁质地壳的含水部分熔融,本研究表明甜水海-北羌塘块体北侧的古特提洋盆在早石炭世晚期存在洋内俯冲过程。东帕米尔地区中帕米尔南缘的塔合曼岩体和塔什岩体内的花岗岩样品和明铁盖岩体内的糜棱岩化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个岩体均形成于206-201 Ma。塔合曼和塔什岩体样品富集LILE,亏损HFSE,样品LREE富集,εNd(t)为-7.3至-6.9,εHf(t)为-15.5至-1.4。均表现为偏铝质至弱过铝质I型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塔合曼岩体源于下地壳前寒武系变质沉积岩与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塔什岩体则是源自更深部下地壳石榴石相下高钾玄武质组分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这些晚三叠世的花岗岩体形成于Rushan-Pshart缝合带的闭合过程,由此断定中帕米尔块体南侧的Rushan-Pshart缝合带为一条古特提斯缝合带。东帕米尔地区中帕米尔-甜水海块体北侧的Tanyma-麻扎缝合带是金沙江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西向延伸,块体南侧的Rushan-Pshart缝合带向东延伸为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古特提斯主洋盆(Rushan-Pshart-龙木错-双湖-北澜沧江-昌宁-孟连-Inthanon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间自帕米尔地区向东至三江地区呈现为逐渐变老的趋势,北部的古特提斯洋分支洋盆(Tanymas-金沙江-Song Ma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间自西向东表现为逐渐变年轻的趋势,指示中帕米尔-北羌塘-印支块体与它相邻块体之间的拼合表现为斜向汇聚的模式。Rushan-Pshart缝合带作为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西向延伸部分,以其为错断标识物,喀喇昆仑断裂右行错断中帕米尔-甜水海块体约为80 km,远低于大陆逃逸模式下数百公里的走滑错距。东帕米尔地区韧性剪切带内云母40Ar/39Ar年龄和未变形花岗岩脉锆石U-Pb年龄限定喀喇昆仑Aksu-Rangkul分支断裂的活动时间为11-9.6 Ma,由此限定断裂的长期走滑速率小于10 mm/yr。结合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帕米尔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更符合分散变形模式。

张佳伟,李汉敖,张会平,徐心悦[3](2020)在《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的形成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造山的重要产物,其形成和演化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运用地质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对南北走向裂谷的启动时间、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于青藏高原南北走向裂谷的认识仍难以达成共识。对近年来青藏高原南北走向裂谷的拉张时间、形成机制及其与高原深部圈层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南北走向裂谷主要拉张时期为中新世;其成因复杂,不同时期可能受控于不同机制;南北走向裂谷与高原内部钾质、超钾质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其分布特征可能受高导低速体影响。基于现有认识,更精确的年代学约束、深部过程探测以及数值模拟是今后南北走向裂谷研究的发展趋势。

裴庆锋[4](2020)在《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位于西藏昂仁北西地区,该地堑在地理上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北西侧,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冈底斯-拉萨陆块,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呈南北走向发育。对该地堑的相关特征、演化机制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和新构造运动作用特点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与印度板块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了青藏高原新生代的隆升,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作用,在高原内形成一系列南北向的地堑。南北向地堑构造作为高原隆升过程记录的载体,长期受到地学界的关注,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地堑形成的时限、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对单一地堑内地质记录的差异性,以及所记录的时空变化少有探讨。本论文以青藏高原南北向最长的“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为对象,通过早期火山岩研究、成因地貌分析等手段探讨其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在南北向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影响下,地堑中出现的差异性演化,在地貌上形成的南高北低的地势差异现象。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野外实地勘察,已得知地堑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地幔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形成了局部的拉张应力场。在张力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均为南北走向且倾向相近的正断层,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断块山和断陷盆地。断陷盆地内部逐渐演化为湖泊沉积环境。随着构造和气候的影响深入,湖泊发生阶段性的下降并形成湖堤环。通过对比地堑中三个主要的湖平面、湖堤环和冰斗面的高度,便可以清楚地发现地堑在南北向上的相对海拔差异。本文将在前期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地堑的地质特征,并从地堑在南北向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地貌特征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地堑的演化机制以及造成这种差异性演化的原因。

李汉敖[5](2020)在《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提出南北向正断层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发育,形成了显着的南北向地堑地貌。一般认为这些正断层的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达到最大高程后发生了重力垮塌而东西向伸展导致的。因此,确定这些断层活动时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范围内南北正断层活动时限、剥露速率和伸展速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还不清楚。而对于这些断层与青藏高原深部高导低速层、断层内晚新生代的岩浆岩等之间的关系,目前还缺乏系统精细地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低温热年代学及热历史模拟对位于高原东部错那和雅拉香波、中部许如错-当惹雍错和西部亚热等3个南北向正断层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还将由热年代学约束的正断层剥露时限以及计算的剥露速率系统地与大地电磁数据、断层相关的钾质超钾质岩石和埃达克质岩石的年龄数据以及GPS数据进行了对比去获取更多正断层动力学机制信息。低温热年代学以及模拟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正断层存在两期次快速剥露事件,第一期快速剥露事件主要发生在20-10 Ma。该期快速剥露与正断层内的岩浆岩年龄基本相似,推断正断层的形成与高原深部岩石圈构造事件密切相关。结合不同深度大地电磁揭示的低速高导体分布与正断层的空间关系,本文提出该期快速剥露事件代表了南北向正断层的早期活动,可能受控于印度板片的撕裂等深部过程。第二期快速剥露事件发生在10 Ma之后,无与之相关的岩浆活动,可能代表了该期正断层的活动局限于上地壳的变形。通过Age2edot代码利用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计算得到的剥露速率及其对应的伸展速率以及现今GPS速度场数据均表明伸展量和伸展速率向东逐渐变大,说明10 Ma之后的南北向正断层活动主要受控于中下地壳向东流动。结合上述基本数据观测和新的理解,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演化模型:在20-10 Ma,俯冲的印度板片发生撕裂触发正断层早期活动;上涌的软流圈物质沿撕裂带在中下地壳形成大量的熔融体分布在正断层内,并产生了同期的岩浆岩;在10 Ma之后,印度板片发生平板俯冲,阻碍了青藏高原浅部与深部物质与热量的交换,没有相关的岩浆岩形成;中下地壳流成为南北向正断层演化的主控因素。

胡懿灵[6](2020)在《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赞宗错地区,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和南羌塘地体南缘。研究区内的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对理解特提斯域以及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在该区域的研究主要从某沉积体系或者岩浆事件单向出发,该区域也较缺乏系统的构造解析工作。因此,本文选择赞宗错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沉积-岩浆-构造的综合分析,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白垩纪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沉积记录、岩浆响应和构造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与联系。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沉积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将沉积-岩浆-构造紧密结合,以夹层火山岩将沉积-岩浆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物质基础和构造变形结合的分析体系为纲要将沉积-岩浆的物质存在和构造运动的物质改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夹层火山岩测年对陆相红层重新厘定,新识别出研究区内的白垩系竟柱山组磨拉石建造,将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的最晚时代约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5 Ma;通过对早白垩世夹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是加厚下地壳条件下,拆沉作用发生的结果,代表了白垩纪时期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岩浆响应,表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事件对于高原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一套晚白垩世约72 Ma的木地姜雅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是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的尾声,标志着此时已经进入造山后伸展演化阶段;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建立了不同构造层次变形特征以及地质体的构造样式,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通过沉积-岩浆-构造耦合分析,从物质基础和构造重构两方面,首次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造山作用具有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乔军伟[7](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王忠伟[8](2019)在《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三叠世中期(约225 Ma)是羌塘盆地演化的关键时期,受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盆地逐步萎缩,在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顶部发育区域性分布的古风化壳,结束了前一轮盆地的演化。另一方面,受中特提斯洋快速扩张的影响,在羌塘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的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作用,开启了新一轮盆地的演化。在此期间,沉积环境、盆地性质和古气候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受盆地萎缩的影响,在土门格拉组下部沉积了一套广泛分布的暗色泥岩,是目前羌塘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层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选取北羌塘盆地西南缘地区沉积—构造转换前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地层和转换后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和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地层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盆地北缘的那底岗日组地层。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重点开展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化特征研究。同时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和沉积学的方法限定新一轮盆地开启的时限和性质,结合前人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探讨新一轮盆地开启的动力学机制。最后笔者针对盆地萎缩期上三叠统暗色泥岩开展古气候、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物源属性及沉积速率等研究,探讨了该套暗色泥岩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富集机理。第一,本文通过岩相、沉积构造、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指标识别和划分了土门格拉组、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的沉积相,恢复了沉积—构造转换前后(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早期)沉积环境的演化特征。土门格拉组地层形成于三角洲环境中,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个沉积亚相及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水道、分流间湾、分支河道和天然堤五个沉积微相;那底岗日组地层形成于陆相火山爆发—火山溢流及冲洪积环境中;雀莫错组地层形成于辫状河流、局限台地和潮坪环境中,可进一步识别辫状河道、心滩、河漫滩、泻湖、台内滩、低潮坪、中潮坪和高潮坪等八个沉积亚相。土门格拉组沉积期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海退沉积序列,最终隆升成陆,随后伴随着那底岗日组时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作用,至雀莫错组沉积期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第二,本文在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一轮中生代羌塘盆地开启早期的沉积充填序列,限定了新一轮盆地的性质。新一轮中生代羌塘盆地开启早期的沉积充填序列为那底岗日组火山喷发相和溢流相构成的陆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序列,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一段冲洪积相及河流相构成的陆相硅质碎屑岩沉积序列和雀莫错组二、三段局限台地和潮坪相构成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沉积序列,该过程经历了从陆相到海相的沉积超覆作用,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与典型裂谷盆地充填序列具有很好的相似性。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岩可能代表了同裂谷阶段的产物,中生代新一轮羌塘盆地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班公湖—怒江洋的快速扩张有关。第三,本文通过地层的接触关系和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限定了盆地开启的时限。那底岗日组底部的底砾岩或火山/火山碎屑岩为新一轮盆地开启阶段的最初产物,其年龄最能代表盆地开启的年龄。方湖地区那底岗日组底部凝灰岩直接沉积超覆于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地层之上,自下而上可识别出3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1.7±1.3 Ma,217.0±1.5 Ma和207.1±1.3 Ma。综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生代裂谷盆地的初始开启年龄可能为220.4-221.7 Ma,其裂谷作用持续的时间至少为19.3 Ma(221.7-202.4 Ma)。第四,本文通过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对北羌塘盆地西南缘沃若山—方湖剖面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那底岗日组和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期的古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沉积—构造转换前后(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早期)古气候演化规律。土门格拉组沉积期具有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且向上具有弱干旱化的趋势,表现为沉积物具有中等的化学风化指标值(CIAcorr、PIAcorr、CIW和CPA),且向上减小,发育煤线和植物化石,具有低的长石含量,部分样品中可见菱铁矿。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沉积期具有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表现为沉积物具有低的化学风化指标值,发育红层沉积(见大量的钙质结核),向上发育白云岩、泥晶灰岩、鲕粒灰岩、泥灰岩和石膏,红层具有高的长石和赤铁矿含量。气候的显着变化与晚三叠世沉积—构造转换的时间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晚三叠世早期温暖潮湿到弱干旱化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受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而晚三叠世中期—中侏罗早期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受中特提斯洋快速扩张的影响。快速扩张背景下释放大量的CO2,进而使得晚三叠世中期气候变得炎热干旱,但该种形成机制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最后,本文通过对盆地萎缩过程中形成的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下段暗色泥岩(沃若山—方湖剖面)沉积时古气候、氧化还原条件、初级生产力、物源属性及沉积速率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暗色泥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聚集模式。暗色泥岩下部黑色泥岩有机碳含量(0.71-3.29%,均值为1.67%)明显高于上部的灰色泥岩(0.54-0.88%,均值为0.64%)。暗色泥岩中等的化学风化强度(CIAcorr)指示其沉积期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对较高的P含量指示水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Mn,U/Th,Corg/Ptot等指标指示暗色泥岩沉积时水体处于完全氧化的状态,且上部灰色泥岩处于更氧化的水体中。TiO2-Zr,Co/Th-La/Sc,La/Th-Hf及La/Yb-∑REE判别图和ω(La)N/ω(Yb)N比值揭示暗色泥岩沉积时具有大量长英质碎屑物质的输入,且具有快速的沉积速率。暗色泥岩相对较高的TOC含量主要与高的初始生产力和快的沉积速率有关,促使部分有机质在完全氧化的水体中也能够保存下来。大量长英质碎屑物输入在有机质富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稀释作用。上部灰色泥岩具有较低的TOC可能与其沉积时更氧化的水体和相对更低的古生产力有关。

王泉[9](2019)在《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南羌塘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木措-双湖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研究区广泛分布印支期增生造山作用形成的增生杂岩,前人对增生杂岩的物质组成、形成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但是,对于增生杂岩的精细构造变形解剖及增生杂岩的表露过程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选择增生杂岩发育典型的亚丹地区进行精细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形等解剖研究,其目的是查明增生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形样式和变形序列,探讨古特提斯形成、演化。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增生造山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将增生杂岩物质组成-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紧密结合,研究了亚丹地区增生杂岩构造变形及大地构造意义。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增生杂岩主要经历了三期的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变形(D1)发生在晚三叠世,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有关,形成了透入型的剪切型面理S1,彻底置换面理S0,受右行剪切作用,岩块与浅变质基质呈韧性断层接触,塑造了整个地区E-W向的构造形迹。第二期(D2)与南北羌塘的碰撞有关,在N-S向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形成纵弯褶皱作用,使得未卷入俯冲的中二叠世龙格组灰岩发生面理置换,增生杂岩则形成了较为透入的面理S2。受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影响发育第三期(D3)构造变形事件,D3陆续多期的构造变形事件,研究区受到其中一期E-W向挤压作用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叠加形成了大尺度上的构造穹窿和小尺度上的皱纹线理。未卷入俯冲的中二叠世龙格组灰岩与增生杂岩之间为典型的拆离断层接触。在增生杂岩石中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中获得了224Ma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指示了折返剥露的时代。其碎屑锆石750850Ma峰值年龄频谱指示了南羌塘地块为冈瓦纳大陆北缘。对石榴子石生长环带研究表明折返过程中存在局部的停滞甚至再俯冲。锆石U-Pb测年获得增生杂岩内中侏罗世斜长角闪岩岩块,其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具有OIB性质,受到强烈地壳混染作用,受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时板片回卷的影响而产生,并于南羌塘板块整体挤压局部伸展的环境下出露地表,与增生杂岩一同卷入后期变形。

郑艺龙[10](2017)在《西藏羌塘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西藏玛依岗日地区南羌塘印支期增生造山带中部,该增生造山带卷入的地质体主要为晚古生代岩块,近年陆续在其内发现不同属性的早古生代岩块,但是,对早古生代岩块的研究十分薄弱、认识分歧较大,本文以增生造山带理论为指导,对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的组成、分布、成因、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对于探讨南羌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造、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在玛依岗日地区新厘定出俄久卖岩组、母爱山岩组和本松错岩组,分别在俄久卖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和本松错岩组花岗质糜棱岩中获得岩浆锆石U-Pb年龄463.7±7.5Ma和472.6±3.4Ma,并在母爱山岩组浅变质岩屑砂岩的碎屑锆石中获得465±2Ma的加权平均年龄和430.1±4.1Ma的最年轻年龄;表明三个岩组原岩均应形成于早古生代。鹦鹉螺类和笔石类化石鉴定结果证实塔石山、温泉沟地区浅变质地层为下古生界-泥盆系。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俄久卖岩组和本松错岩组的原岩形成于活动陆缘,而母爱山岩组为早期洋岛残留;沉积相和生物组合研究表明塔石山、温泉沟下古生界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区域地层化石和岩浆事件对比及年龄谱分析显示俄久卖岩组位于龙木错-双湖缝合线以北,为北羌塘变质基底,在前晚奥陶世具有冈瓦纳亲缘性,但从晚古生代起偏向亲扬子;母爱山岩组、本松错岩组及塔石山、温泉沟下古生界均位于龙木错-双湖缝合线以南的增生杂岩带中,且在均具有冈瓦纳亲缘性。位于增生杂岩带中的早古生代岩块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以母爱山岩组为代表的俯冲增生杂岩,岩石内部普遍发育矿物分异定向形成的面理S1,并以S1为变形面发生韧性剪切变形,发育同斜褶皱形成轴面劈理S2;上部为南羌塘陆缘沉积,包括塔石山和温泉沟下古生界,内部以层理面S0为变形面,发生韧性变形,形成构造置换面理S1。二者之间为逆冲断层带,本松错岩组糜棱岩形成于逆冲断层带中。通过构造解析认为S1、S2所反映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挤压分别记录了古特提斯俯冲及其后的碰撞方向,碰撞事件发生于晚三叠世(214Ma)。其后,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196-189Ma)的伸展拆离及晚白垩世(80Ma)的地壳加厚、隆升及其后(70Ma)快速剥蚀事件。

二、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anghu graben and Cenozoic extension in northern Tib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anghu graben and Cenozoic extension in northern Tibet(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古高度研究的方法及在青藏高原上的应用
    1.1 近南北向正断层
    1.2 钾质火山岩的喷发
    1.3 古环境演化指标
    1.4 古生物古高度计
    1.5 玄武岩气孔大小与分布高度计
    1.6 宇宙成因核素高度计
    1.7 稳定同位素高度计
    1.8 热年代学高度计
    1.9 其他古高度计
2 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历史与现状
3 讨论
    3.1 地层年代学问题
    3.2 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
    3.3 “以点带面”问题
    3.4 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
    3.5 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
    3.6 古纬度的影响
    3.7 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
    3.8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展望与结论

(2)东帕米尔地区古特提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花岗质岩石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东帕米尔高原构造划分
        1.2.2 东帕米尔地区花岗岩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资助项目及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区域岩浆活动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样品采集
    3.2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3.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第4章 东帕米尔石炭纪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4.1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4.2 年代学
    4.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4.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5 全岩Sr-Nd同位素
    4.6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讨论
        4.6.1 包体形成模式
        4.6.2 岩石成因
        4.6.3 构造环境
    4.7 构造意义
    4.8 小结
第5章 东帕米尔晚三叠世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5.1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5.2 年代学
    5.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5.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5 全岩Sr-Nd同位素
    5.6 岩石成因
        5.6.1 塔合曼岩体成因
        5.6.2 塔什岩体成因
        5.6.3 构造环境
    5.7 构造意义
    5.8 小结
第6章 帕米尔和青藏高原地区古特提斯洋构造域
    6.1 东帕米尔双古特提缝合带
    6.2 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特提缝合带
    6.3 中帕米尔-北羌塘-印支块体和相邻块体间的斜向汇聚
    6.4 小结
第7章 缝合带构造属性对高原新生代变形模型的限定
    7.1 喀喇昆仑断裂
        7.1.1 Aksu-Rangkul断裂
        7.1.2 辛迪-瓦恰断裂
    7.2 喀喇昆仑断裂新生代走滑错距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青藏高原南北走向裂谷分布及性质
3 南北走向裂谷拉张时间
4 南北走向裂谷成因模式
5 高导低速体与南北走向裂谷的关系
6 南北走向裂谷与钾质超钾质岩石、埃达克质岩石的成因联系
7 南北走向裂谷相关沉积作用
8 结语与展望

(4)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科目和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地堑构造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进度和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理与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述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地质特征
第3章 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新生代地质记录
    3.1 地层
        3.1.1 中新统布嘎寺组(N1b)
        3.1.2 上新统洁居纳卓组(N2j)
        3.1.3 第四系
    3.2 构造
        3.2.1 南北向活动断裂特征
        3.2.2 地堑内近东西向第四纪次级半地堑特征
    3.3 布嘎寺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3.3.1 年代学特征
        3.3.2 地球化学特征
        3.3.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讨论
第4章 地堑内历史成因地貌特征
    4.1 地堑地貌特征
    4.2 地堑中成因地貌要素的空间变化
        4.2.1 最低冰斗面南北向变化特征
        4.2.2 最高湖堤环南北向变化特征
第5章 青藏高原南北向地堑形成时间及演化趋势
    5.1 高原南北向地堑的形成时代
    5.2 地堑北向地貌特征及演化趋势
    5.3 地堑南北向差异性成因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依托项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南北向正断层起始活动时间
        1.2.2 南北向正断层伸展速率变化
        1.2.3 高导低速体、超钾质-钾质岩石、埃达克质岩石与南北向正断层的时空关系
        1.2.4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样品采集
        2.2.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2.2.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2.2.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3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3.1 锆石U-Pb测年
    3.2 低温热年代学
        3.2.1 磷灰石(U-Th) /He测年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
    3.3 模拟方法
        3.3.1 热年代学数据模拟
        3.3.2 活动速率模拟
    3.4 大地电磁数据
4 南北向正断层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和模拟结果及其对活动时间的约束
    4.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限
        4.1.1 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1.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4.2.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2.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4.3.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3.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4 小结
5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及启示
    5.1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
    5.2 青藏高原伸展速率变化
    5.3 小结
6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
    6.1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的深部过程
    6.2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探讨
    6.3 小结
7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6)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班怒带的演化过程
        1.3.2 班怒带碰撞造山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南羌塘地体
        2.1.2 班怒带
        2.1.3 拉萨地体
    2.2 赞宗错地区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岩浆岩
        2.2.3 变质岩
        2.2.4 构造
3 碰撞造山的沉积记录
    3.1 竟柱山组磨拉石野外地质特征
    3.2 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相分析
    3.3 竟柱山组磨拉石的时代及物源
        3.3.1 竟柱山组的时代
        3.3.2 竟柱山组的物源
    3.4 小结
4 碰撞造山的岩浆响应
    4.1 野外观察和样品采集
        4.1.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4.1.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4.1.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火山岩
    4.2 测试分析方法
        4.2.1 LA-ICPMS锆石U-Pb
        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4.2.3 Sr-Nd-Pb同位素分析
        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4.3 测试结果
        4.3.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4.3.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4.3.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双峰火山岩
    4.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4.4.1 阿萨尔庞-阿隆郝布姜早白垩世火山岩
        4.4.2 木地姜雅晚白垩世双峰火山岩
    4.5 小结
5 研究区构造解析
    5.1 构造层划分
    5.2 构造样式组合
        5.2.1 J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5.2.2 J_3-K_1构造层构造样式
        5.2.3 K_1-K_2构造层构造样式
        5.2.4 E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5.2.5 E_3-N构造层构造样式
    5.3 构造层次与构造期次
        5.3.1 构造层次
        5.3.2 构造期次
    5.4 小结
6 讨论
    6.1 碰撞造山的时限
        6.1.1 碰撞造山的时限
        6.1.2 造山期结束的时限
    6.2 拉萨-羌塘碰撞与高原早期隆升
    6.3 沉积-岩浆-构造综合造山过程
    6.4 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6.4.1 造山带内的物质基础
        6.4.2 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锆石U-Pb测年数据表
    附录2 全岩地球化学主量测试数据表
    附录3 全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表
    附录4 全岩地球化学稀土元素测试数据表
    附录5 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附录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附录7 主要软件使用声明
    附录8 个人简介

(7)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中生代羌塘盆地演化及性质的研究现状
        1.2.2 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岩的研究现状
        1.2.3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气候研究现状
        1.2.4 富有机制泥页岩中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基本格架特征
        2.1.1 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2.1.2 盆地边界及构造单元划分
        2.1.3 盆地基底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总有机碳分析
    3.2 薄片观察
    3.3 全岩矿物及粘土矿物分析
    3.4 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5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第四章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4.1 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沉积环境特征
        4.1.1 岩相指标
        4.1.2 沉积构造指标
        4.1.3 沉积环境特征
    4.2 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沉积环境特征
        4.2.1 岩相指标
        4.2.2 沉积构造指标
        4.2.3 沉积环境特征
    4.3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4.3.1 岩相指标
        4.3.2 沉积构造指标
        4.3.3 古生物及地球化学指标
        4.3.4 沉积环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充填序列与中生代盆地开启及性质
    5.1 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5.1.1 盆地开启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1)
        5.1.2 盆地初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2)
        5.1.3 盆地稳定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3)
    5.2 中生代裂谷盆地开启的时限
    5.3 中生代羌塘盆地形成与古、中特提斯洋演化的联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地球化学证据
    6.2 岩石学证据
    6.3 矿物学证据
    6.4 古气候演化特征及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盆地萎缩期上三叠统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理
    7.1 暗色泥岩(烃源岩)特征
    7.2 古风化条件与古气候
    7.3 氧化还原条件及古生产力
        7.3.1 氧化还原条件
        7.3.2 古生产力
    7.4 物源属性
    7.5 有机质聚集模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与特色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青藏高原概况
    2.2 荣玛乡地质概况
3 研究区的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侵入岩
    3.3 构造
4 增生杂岩的变形特征
    4.1 增生杂岩构造样式
    4.2 弱变质基质的构造变形
    4.3 高压变质岩基质的构造变形
    4.4 岩块的构造变形
    4.5 小结
    4.6 变形序列
5 增生杂岩原岩恢复及大地构造背景
    5.1 地球化学测试方法
    5.2 原岩恢复及构造环境
6 增生杂岩的地球化学
    6.1 锆石U-Pb-Hf
    6.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6.3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6.4 同位素数据讨论
7 讨论
    7.1 增生杂岩的构造意义
    7.2 增生杂岩物源对比
    7.3 增生杂岩的演化过程
    7.4 南羌塘前寒武演化的启示
    7.5 高压变质岩俯冲折返过程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西藏羌塘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区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与特色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简介
    2.3 岩浆岩概况
    2.4 变质岩
    2.5 研究区构造格架
    2.6 青藏高原早古生代
3 玛日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组成、分布
    3.1 俄久卖岩组
    3.2 母爱山岩组
    3.3 塔石山下古生界
    3.4 本松错岩组
    3.5 温泉沟下古生界
4 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时代依据
    4.1 锆石年代学研究现状
    4.2 前人在研究区早古生代岩块的锆石年代学成果
    4.3 分析方法
    4.4 测试结果
    4.5 锆石年代学讨论
    4.6 塔石山、温泉沟下古生界时代证据
5 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的形成环境
    5.1 变质岩原岩恢复概述
    5.2 俄久卖岩组
    5.3 母爱山岩组
    5.4 本松错岩组
    5.5 塔石山和温泉沟下古生界沉积环境
6 玛依岗日早古生代岩块变形特征
    6.1 研究区整体构造特征
    6.2 俄久卖岩组
    6.3 母爱山岩组
    6.4 玛依岗日-本松错-温泉沟地区构造特征
    6.5 塔石山下古生界
    6.6 本松错岩组
    6.7 温泉沟下古生界
7 讨论
    7.1 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构造属性
    7.2 龙木错-双湖洋俯冲极性
    7.3 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限
    7.4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伸展作用
    7.5 晚白垩世构造-热液事件
    7.6 羌塘构造演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anghu graben and Cenozoic extension in northern Tibet(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 地质论评, 2021(05)
  • [2]东帕米尔地区古特提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花岗质岩石的证据[D]. 汤文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J]. 张佳伟,李汉敖,张会平,徐心悦.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8)
  • [4]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D]. 裴庆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D]. 李汉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D]. 胡懿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8]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D]. 王忠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9]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D]. 王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西藏羌塘玛依岗日地区早古生代岩块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D]. 郑艺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标签:;  ;  ;  

藏北双湖地堑特征与新生代伸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