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制度创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体制创新推动我省高教跨越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张小梨[2](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提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张航[4](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红利使其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高职教育不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了肯定,也为构建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一方面能够以史为鉴,为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还能为国家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板。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每个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为立脚点力图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梳理出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脉络,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画面,并结合发展现状探索新时期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志性重大教育政策为分段依据,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发展期(1978-1997)、跨越突破期(1998-2005)、转型升级期(2006-2013)、创新发展期(2014-2018)四个阶段,以每个阶段影响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该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此外,在查阅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变迁及相关经济社会背景,概括总结出四十年来浙江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初露锋芒到渐成规模、从注重数量到优质提升的历史性转变,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本文还提炼凝结了浙江高职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包括依靠政策落实高职战略地位、多元融合健全院校管理体制、搭建中高职教育“直通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等五个方面。但在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发现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高职院校间质量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经费投入问题依然严峻、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力、保证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推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

罗先锋[5](2018)在《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而言,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主流,但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从改革开放复兴后至今仍非常弱小,其发展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美国的非营利性私立院校发展为借鉴,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分析维度,将组织发展理论、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历史、个案、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时期的非营利性私立(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外部发展环境、院校发展情况、院校发展成效和问题为研究内容,探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基于此归纳发展经验、教训,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是指学校组织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适应协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兼具非营利性组织特征和大学组织特征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若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组织发展理论(本尼斯)、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影响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的几个重要环境力量,即法律环境、政府各级组织、市场以及公立和营利性高校等组织的影响。组织自身主要关注办学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3)根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义界定,论文对我国近代59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国人自办38所,教会大学21所)、当代38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当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个案就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研究发现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民智民力兴办私学的传统传承与创新、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形成了私立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独特品质;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会传统带来的观念障碍长久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困境以及组织合法性存疑的困境等。(4)为便于借鉴,论文选取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以来近4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宗教慈善兴学传统的巨大影响、适宜制度环境的形成和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独特品质私立性、非营利性、多样性、精英性和适应性的形成;其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政府干预下的私立性隐忧、过度市场导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营利性对非营利性的侵蚀。(5)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的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院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使命与价值观、治理结构和组织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在面对观念变革乃是改善环境的首要之举和制度完善才是发展保障的背景下,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影响、改变和创造发展环境并直面产权问题。对于组织自身,研究建议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增强争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以早日破解组织合法性困境。对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身份的确认,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完善及实施、举办者规范、公益产权明确及监督机制实施。(6)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时间差异,本研究把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观念建立到制度建立再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阶段。目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处在从观念建立阶段转向制度建立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可还需相当长的时期。研究提醒对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所处的阶段性特征。(7)研究认为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也将增强。但需关注“大学公私界限模糊”可能导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办化”问题。目前尽管弱小的、但独具特殊发展价值和意义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群体成为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值得期待。

关雯文[6](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欧玉芳[7](2017)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同时推进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进入了攻坚期。本文积极响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号召,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评价学的影响评价理论、管理学的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我国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展开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内容除了“引言”和“研究总结与展望”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各为一章:第一部分(第2章)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所涉及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和政策效应等核心概念,探讨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影响评价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意义、原则和步骤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第3章)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本章探析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政策的理论架构、发展过程、内在联系和固有差异,结合前沿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双重差分模型、随机评价、工具变量和断点回归等政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别为“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效应的评价选择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第三部分(第4章)“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选取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样本,171所非“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样本,以校舍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固定资产、专任教师和科技收入等作为协变量,以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评价“211工程”对结果变量产生的数量效应。结果发现:①相比直接将“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比较的传统做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相对较低;②“211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科学研究职能下的学术论文和研发课题,人才培养职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科学研究职能的学术专着产生的效应不显着,甚至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转让收入产生了消极效应;③“211工程”政策对理工类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均要高于综合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四部分(第5章)“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将38所“985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选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价结果变量的数量效应。研究发现:①“985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变量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不显着。②“985工程”政策的阶段效应,不管是科学研究相关变量的积极效应,还是社会服务相关变量的消极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③“985工程”政策对综合类建设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职能中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大于理工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但对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要低于理工类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五部分(第6章)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第4章和第5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到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总结两大工程政策效应的积极经验和消极经验后,得到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建设策略和评价机制三方面的启示。建设目标的启示其一为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其二为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建设策略的启示其一为权衡合并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院校合并的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其二为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其三为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性。评价机制的启示其一为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其二为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本文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应用三个层面系统、深入地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弥补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在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基础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又可进一步拓宽教育政策评价和院校评价的研究范围和应用服务能力。不管是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层面,还是在教育政策评价或院校评价领域,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有价值的。

徐吉洪[8](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余新丽[9](2014)在《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校自主权的增大和竞争的加剧,作为承担着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任务的研究型大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制定富有前瞻性的大学战略规划后,如何系统地建立与确保战略规划在各个层面有效实施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认识到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关注的典型问题包括:大学战略实施有哪些内容?战略实施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战略实施效果好坏如何判断?等等。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以便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以我国“985工程”高校战略规划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知识图谱法等方法搜集、归纳和整理国内外大学战略研究的资料。其次,通过专家咨询、访谈法、问卷调查、结构方程建模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从而构建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模型。最后,以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系统分析方法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战略实施情况予以详细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国“985工程”高校战略管理现状。对39所高校战略规划部门概况以及32所高校“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战略实施的方法、内容和指标的分析表明:(1)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部门的职能较为完整,主要有规划、学科研究或学科建设、985/211建设事务、校园规划、信息统计、政策研究等六个方面的职能;(2)各高校在战略规划中都重视定量指标,且基本都包含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指标;(3)各高校都开始重视战略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但还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法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运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对《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实施的内部三个维度是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2)战略实施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沟通控制、战略领导和大学文化;(3)沟通控制影响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战略领导影响参与程度和支持程度,大学文化影响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本研究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因子分析,确定了研究型大学的12个办学绩效指标,即:当量生师比,院士数,SCIE/SSCI/A&HCI论文数,SCIE/SSCI/A&H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Nature和Science论文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三大科技奖数,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留学生比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办学经费,科研经费,授权发明专利数,这12个指标分成内部和基础、成长发展、利益相关者三个因子。2006-2012年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高校的科研经费,发明专利授权数,SCIE、SSCI和A&HCI论文数等绩效指标呈上升趋势,但科研产出质量等方面的绩效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对战略实施、战略共识、办学绩效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程度与战略认同在0.05水平上有非常显着的相关,与战略理解在0.01水平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说明在规划和实施中参与越多,对规划和实施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越高;(2)支持程度与战略认同和战略理解在0.01水平上都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这说明越支持规划和实施,就越理解和认同规划和实施;(3)实施深度与战略理解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表明规划实施程度越深,就越理解规划和实施;(4)战略认同与内部和基础性绩效、利益相关者绩效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这表示越认同规划和实施,内部和基础性绩效及利益相关者绩效就越高;(5)战略理解在0.05水平上与成长发展绩效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说明对规划和实施的理解,促进成长发展绩效的提高。通过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指标,战略实施的参与度很高,为实施战略配备了相应的资源,预算与战略实施情况挂钩,实行了问责制。对上海交通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案例分析,详细分析了该校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战略规划的目标分解、战略实施等。本研究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实施及其效果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分析视角,分析战略实施的内部结构、影响因素,构建了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模型,为动态研究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李春明[10](2011)在《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文中认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个十年"的复始之年。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湖北如何发展,是全省上下深入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顺应发展潮流、回应人民期

二、体制创新推动我省高教跨越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创新推动我省高教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三、深圳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方案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宝安模式”内容
        三、“宝安模式”成效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一、“职教集团”背景
        二、“职教集团”特点
        三、“职教集团”成效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现状
        二、“校企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成效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4)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三)核心概念
        1.职业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
        3.发展
    (四)研究综述
        1.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的研究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2)关于区域性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研究
        (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回顾研究
        2.有关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1)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
        (2)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历史回顾性研究
        (3)关于浙江高职教育政策的研究
        3.文献述评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本研究的不足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因素分析法
        3.案例分析法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恢复重建期(1978-1997):浙江高职教育“起步探索”
        1.发展背景
        (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
        (2)国家“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
        (3)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发展实践
        (1)恢复专科学校招生
        (2)创办短期职业大学
        (3)试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二)跨越突破期(1998-2005):浙江高职教育“渐成规模”
        1.发展背景
        (1)产业调整强力驱动高职发展
        (2)素质提升高职资源需求强烈
        (3)政策出台引导推动高职改革
        2.发展实践
        (1)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3)批办民办职业学校
    (三)转型升级期(2006-2013):浙江高职教育“‘质’‘量’兼顾”
        1.发展背景
        (1)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向
        (2)政策突破优化发展环境
        (3)办学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2.发展实践
        (1)建设示范院校
        (2)加强专业建设
        (3)改革培养模式
        (4)推进课程改革
        (5)强化队伍建设
    (四)创新发展期(2014-至今):浙江高职教育“优质提升”
        1.发展背景
        (1)战略推进急需新型高技能人才
        (2)政策引导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3)基础雄厚转向实力提升
        2.发展实践
        (1)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2)开展现代学徒制度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4)多元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一)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政策
    (二)着力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体制
    (四)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体系
    (五)制定合理的财政投入标准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匹配度不高
    (三)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四)师资水平不能有效适应教育质量发展需要
    (五)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四、新时代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职均衡发展
    (二)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四)深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情况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发展
        1.4.2 发展观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1.4.5 应用科技大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1.2.1 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难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4 研究创新点
2 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世界一流大学
        2.1.2 建设政策
        2.1.3 政策效应
    2.2 政策效应评价的核心理论
        2.2.1 影响评价理论
        2.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2.3 政策效应评价基本问题
        2.3.1 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
        2.3.2 政策效应评价的意义
        2.3.3 政策效应评价的原则
        2.3.4 政策效应评价的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3.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1.1 “211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1.2 “985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2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内在联系
        3.2.1 建设周期和对象的交叉性
        3.2.2 建设目标的递进性
        3.2.3 建设策略的趋同性
    3.3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固有差异
        3.3.1 遴选条件的有无
        3.3.2 建设目标的高低
        3.3.3 资助资金的多寡
    3.4 “211工程”和“985工程”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3.4.1 PSM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4.2 DID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4.3 其他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4.1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PSM模型构建
        4.1.1 H1和H2研究假设
        4.1.2 PSM模型构建
        4.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4.2 PSM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4.2.1 倾向得分计算结果
        4.2.2 样本匹配结果
        4.2.3 PSM模型结果分析
    4.3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5.1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DID模型构建
        5.1.1 H3和H4研究假设
        5.1.2 DID模型构建
        5.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5.2 DID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5.2.1 DID模型H3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5.2.2 DID模型H4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5.3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6.1 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
        6.1.1 积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6.1.2 消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6.2 建设政策的目标启示
        6.2.1 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6.2.2 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
    6.3 建设政策的策略启示
        6.3.1 权衡合并式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合并优势转化
        6.3.2 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
        6.3.3 探索建设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价值和重要性
    6.4 建设政策的评价机制启示
        6.4.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6.4.2 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附录
    附录1“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171所对照组高校
    附录2“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71所实验组高校
    附录3“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38所实验组高校
    附录4 PSM模型DO文档
    附录5 DID模型Do文档
    附录6“211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附录7“985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致谢

(8)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政策过程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教育政策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三、省部共建
        四、政策运行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9)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 1 大学战略的研究
    2.1.1 大学战略研究概况
    2.1.2 大学战略研究综述
2.2 大学绩效的研究
    2.2.1 大学绩效研究概况
    2.2.2 大学绩效研究综述
2.3 大学战略和大学绩效研究述评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部门概况
3.2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
    3.2.1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3.2.2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战略
    3.2.3 “985 工程”高校“十二五”规划指标
3.3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
    3.3.1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3.2 问卷设计与过程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问题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战略实施的内部结构分析
    4.2.2 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
    4.2.3 影响因素与战略实施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战略实施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大学绩效指标的遴选
    5.2.1 大学绩效指标的整合和编制问卷
    5.2.2 专家的选取和大学绩效指标的确定
    5.2.3 数据的收集
5.3 研究型大学的绩效分析
    5.3.1 绩效的内部构成
    5.3.2 绩效分析
    5.3.3 绩效的差异和分类
5.4 战略实施与绩效关系初探
    5.4.1 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
    5.4.2 战略共识及战略实施与战略共识的关系
    5.4.3 战略实施、战略共识与绩效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着名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研究
6.1 研究对象和概况
    6.1.1 样本选择
    6.1.2 研究方法
6.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
    6.2.1 伊利诺伊大学系统战略规划制定的背景和概况
    6.2.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制定
    6.2.3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实施
    6.2.4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评估和保障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案例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7.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7.2 战略规划的制定
    7.2.1 战略规划制定概况
    7.2.2 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
    7.2.3 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7.3 战略规划的实施
    7.3.1 战略举措
    7.3.2 关键绩效指标
    7.3.3 战略规划的目标分解和监控
    7.3.4 战略实施保障
7.4 学校的发展与绩效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建议
8.2 意义和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越式发展就是湖北的科学发展
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代湖北人的神圣职责
    (一) 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实现崛起的基本规律。
    (二) 跨越式发展是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然要求。
    (三) 跨越式发展是湖北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四)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积极作为的机遇意识和工作追求。
三、天时地利人和成就湖北跨越式发展
四、以科学的路径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
五、充分挖掘和利用软资源助推湖北跨越式发展

四、体制创新推动我省高教跨越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D].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 罗先锋. 厦门大学, 2018(02)
  •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D]. 欧玉芳. 武汉大学, 2017(06)
  • [8]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9]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D]. 余新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10]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J]. 李春明. 政策, 2011(03)

标签:;  ;  ;  ;  ;  

制度创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