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770个周期分析

影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770个周期分析

一、影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附770周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宫政[1](2021)在《温阳化浊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温阳化浊法对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型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相关指标及胚胎解冻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的影响,探究温阳化浊法改善RIF患者ER及妊娠结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温阳化浊法在RIF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于FET前3个月至FET后14天温阳化浊法治疗,对照组不予中药干预,直接行FET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持续妊娠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子宫内膜下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流速(Systolic/diastolic,S/D)、血流动力指数(hemodynamic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既往移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FET内膜准备方案及移植胚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试验组纳入30例患者,自然妊娠4例,自然妊娠率13.33%,其中早期流产1例,持续妊娠3例。对照组无自然妊娠者。试验组患者的持续妊娠率(42.31%vs 14.29%)和生化妊娠率(57.69%vs 28.5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3.85%vs 10.71%)及临床妊娠率(46.15%vs 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ER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温阳化浊法可增加RIF患者的A型子宫内膜比例(53.85%vs35.71%),增加子宫内膜血流[2(1,3)vs 2(1,2)],降低子宫内膜PI值(1.99±0.67 vs2.72±0.89)和S/D值(4.95±1.40 vs 6.82±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9.71±2.28 vs 8.94±2.76)和RI值(0.82±0.07 vs 0.84±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治疗前后ER指标及中医证侯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型子宫内膜比例(53.85%vs26.92%)和子宫内膜血流[2(1,3)vs1(1,2)]明显增加,子宫内膜PI值(1.99±0.67 vs2.64±0.84)、S/D值(4.95±1.40 vs 6.30±2.13)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73±2.50 vs 9.71±2.28)及RI值(0.83±0.08 vs 0.82±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总分(27.23±4.20vs16.65±3.38)较前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经期、月经后期、月经量色质、血块、痛经、经行泄泻、带下量多、性欲减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脘腹痞满、头身困重症状评分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夜尿频多、食少纳呆、畏寒肢冷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化浊法可提高RIF患者持续妊娠率和生化妊娠率,改善RIF妊娠结局;并且为RIF患者提供自然妊娠可能,使患者免于身心之苦及经济压力。2、温阳化浊法可改善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型RIF患者中医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增加子宫内膜血供,为胚胎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其胚胎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梦瑶[2](2021)在《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研究IVF-ET失败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采用肝郁证候评定量表、心理测评量表-90项症状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失败患者心理状态与已婚已育健康女性的差异,采用生育生活质量量表(The fertility quality of life,Ferti Qo L)评估IVF-ET失败患者的生育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探讨IVF-ET失败次数对女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及临床运用“调畅情志法”改善IVF-ET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IVF-ET失败的不孕症患者共230例,并选择同时期于体检中心就诊的已婚已育健康女性2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肝郁证候评定量表、SCL-9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心理状态,采用Ferti Qo L量表评估IVF-ET失败患者生育生活质量,以双人核对法进行数据资料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回收调查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424份,IVF-ET失败组224份,对照组200份,有效问卷率为94.2%。1.一般资料比较IVF-ET失败患者与已婚已育健康女性相比,年龄、BMI、居住地、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婚姻史等方面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妊娠史的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郁证候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两组肝郁证候评定量表比较,IVF-ET失败组肝郁证候量表评分为18.42±4.69,对照组评分为12.22±5.07,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95,p<0.001)。对IVF-ET失败患者郁结证候评定量表评分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量表评分在居住地、配偶是否为独生子、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婚姻史、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不良妊娠史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BMI、是否为独生女、试管原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CL-90量表评分比较两组SCL-90量表评分比较,IVF-ET失败组SCL-90量表评分为136.44±27.42;对照组评分为117.96±1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维度因子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睡眠、饮食等)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恐怖及偏执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IVF-ET失败患者SCL-90量表评分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CL-90量表评分在婚姻史、不良妊娠史、不孕年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BMI、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文化程度、职业、收入、不孕类型、试管原因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4.IVF-ET失败患者Ferti Qo L量表评分情况IVF-ET失败患者Ferti Qo L量表评分为58.56±9.56,核心模块总评分为59.26±11.15,模块内4个维度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情绪、精神身体、社交关系、夫妻关系;选择性治疗模块总评分为67.90±12.56分,模块内2个维度评分由高到低为治疗耐受性、治疗环境。对IVF-ET失败患者Ferti Qo L量表评分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erti Qo L评分在职业、收入、居住地、婚姻史、不孕年限、不良妊娠史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文化程度、BMI、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孕类型、试管原因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5 IVF-ET失败患者心理评分与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郁证候评定量表评分、SCL-90量表总评分均与Ferti Qo L量表总分呈负相关;SCL-90量表的10个维度与Ferti Qo L量表相关模块呈负相关(p<0.01)。6 IVF-ET失败次数对患者心理评分及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IVF-ET失败1次患者肝郁证候评定量表评分为16.82±4.28,失败2次为17.32±4.52,失败≥3次为21.20±4.36,三组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IVF-ET失败1次患者SCL-90量表评分为118.08±12.27,失败2次为133.76±14.53,失败≥3次评分为170.42±26.80,三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IVF-ET失败1次患者Ferti Qo L量表评分为63.25±7.51,失败2次评分为59.22±7.56,失败≥3次评分为49.91±9.11分,三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IVF-ET失败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育生活质量具有不良影响,且IVF-ET失败次数增加,会加重患者的肝郁程度及心理应激水平、降低生育生活质量。临床上可将中医“调畅情志法”用于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以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其生活质量水平。2.再婚、不孕年限长、伴有不良妊娠史的IVF-ET失败患者的肝郁程度及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生育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调适。

邓超[3](2021)在《“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 针刺治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辅助手段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及目前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方法:对2020年02月以前发表的针刺治疗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手段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CPR)与活产率(LBR)。文献形式包括中文文献与英文文献,采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采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中文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meta分析结果以森林图的形式展示,采用亚组分析评估结果产生异质性的原因,采用漏斗图与Egger’s test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筛选出34项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包含5817名女性纳入到这项meta分析。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在CPR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N/n=34/5817,RR= 1.21,95%可信区间(95%CI)[1.09,1.35],Z=3.48,P=0.0005),而在活产率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N/n=13/3211,RR=1.18,95%CI[0.96,1.46],Z=0.38,P=0.12)。但是,临床妊娠率(I2=55%)与活产率(I2=59%)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临床妊娠率的亚组分析显示产生异质性的原因与选穴方案、针刺次数、针刺时长、针刺时机、针刺形式、对照组CPR、已行周期数等因素有关。活产率的亚组分析显示产生异质性的原因与针刺次数与针刺时机有关。结论:针刺治疗能显着提高接受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不能显着提高活产率,但两项结果均存在较大异质性,其中,包括选穴方案、针刺时机在内的干预措施因素对结果的异质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制定更合理、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并进行更多RCTs与循证医学研究去揭示这一问题的真相。第二章“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武汉艾德华兹妇科门诊部就诊的100例反复移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加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采用临床妊娠率(CPR)、活产率(LBR)评估“标本配穴”针刺改善RIF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标本配穴”针刺治疗的安全性。采用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情绪状态指标探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情绪状态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能显着改善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等妊娠结局指标,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IL-10、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等子宫内膜状态以及改善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适心理有关。第三章“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IL-10、TNF-α、IL-4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早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黄体酮组(Progesterone,P)和“标本配穴”针刺组(Acupunture,A),每组各10只。M组、P组和A组给予米非司酮麻油溶液皮下注射造模。自造模当天起,A组给予“标本配穴”针刺治疗,P组给予黄体酮麻油溶液皮下注射治疗。造模干预后第8d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胚胎着床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0、IL-4、IFN-γ、TNF-α 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 的 mRNA 表达。结果:各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A组及P组大鼠胚胎着床数均显着减少(P<0.05),血清IL-4、IL-10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子宫内膜IL-4、IL-10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而血清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子宫内膜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均显着升高(P<0.05);与M组相比,A组与P组的胚胎着床数均明显增加(P<0.05),血清IL-4、IL-10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子宫内膜IL-4、IL-10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而血清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子宫内膜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均显着降低(P<0.05);与P组相比,A组的胚胎着床数、血清IL-10、IL-4、IFN-γ、TNF-α 的含量及子宫内膜 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治疗能显着提高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的胚胎着床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与子宫内膜的IL-4、IL-10及下调IFN-γ、TNF-α的表达,恢复Th1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平衡有关。

王雅荣[4](2021)在《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冻融胚胎移植的使用率已大大增加,目前多达二分之一的胚胎转移周期的胚胎是被冷冻保存。冷冻胚胎移植的适应症在不断扩大。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实质上是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通过观察针刺对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助于评价针刺治疗在IVF-FET的辅助功能,使其能在IVF-FET中更好发挥作用。研究目的以冻融胚胎移植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进行针刺干预,观察此两组与对照组(无针刺组)的临床妊娠率(CPR)结果的差别,以探究不同时间点针刺干预对体外受精-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效果差异。研究方法1.分组数据收集自2019年4月~2020年5月“CNY助孕中心”(Central New York Fertility Center)纳入IVF-FET的26至42岁的女性99例,采用按患者意愿的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案,各组相对独立,没有交集。分为非治疗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各收满33例进行治疗观察。2.治疗对照组:在移植周期过程中不进行任何针刺治疗。移植日针刺组:在移植前1小时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并于移植后30分钟内再次进行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移植周期针刺组:在FET前5周开始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一次(每周治疗日尽量相同,错前错后不超过一天)共治疗5次。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在移植当日也进行与移植日针刺组相同的治疗。3.观察指标及检测试点3.1疗效指标(1)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移植后两周检测,以确定是否生化妊娠(HCG>5mIU/ml为生化妊娠,也称妊娠试验阳性)。(2)胚胎移植后4-5周,在HCG逐渐升高的前提下,通过二维阴道超声在单胎妊娠中观察到孕囊(GS)和卵黄囊(YS),以确定是否为临床妊娠。3.2安全性指标包括针灸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的观察,治疗期间随时记录。研究结果共纳入99例IVF-FET患者。治疗过程中,非治疗组脱落、剔除3例;移植日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移植周期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最终88例完成治疗。即非治疗组30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1.一般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身体密度指数,初潮年龄等人口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基线期分析:对三组患者IVF-FET周期前的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氏管因子(AM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TSH)等激素生化指标值进行分析,三组之间FSH,AMH,E2,TSH等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资料具有可比性。3.结果3.1临床妊娠例数: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4例,临床妊娠12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8例,临床妊娠16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22例,临床妊娠20例。3.2妊娠率比较生化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的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6.67%、62.07%,75.86%。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5.17%、68.97%。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结合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2.在移植当日,移植前后行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3.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较仅在移植当日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4.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

耿冬峰[5](2021)在《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回顾性分析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AZF微缺失夫妇的IVF/ICSI生育结局,研究这些遗传学异常对生育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此外,挖掘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男性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临床咨询和诊疗工作,起到参考和指导的作用。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1、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2、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3、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4、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指标:1、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指标,包括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2、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包括平均孕龄、分娩率、早产率、双胎率、出生体重、活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一、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800对夫妇。按男方染色体核型是否异常分为染色体异常组(46对)、染色体多态性组(136对)和染色体正常组(261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染色体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1.18%vs 78.55%,P<0.05),染色体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8.90%vs 49.25%,78.57%vs 63.24%,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受精率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2.12%,69.18%,vs 78.55%,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9.11%,58.43%,vs 49.25%,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D/G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4.64%vs 78.55%,P<0.05),Y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4.66%vs 78.55%,78.41%vs 65.99%,P<0.05);其它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染色体数目异常组、染色体结构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组的出生缺陷率统计学上高于染色体正常组(18.18%(2[双胎,髋关节发育不良]/11)vs 1.61%(23/1433),P<0.05),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均负面影响IVF/ICSI受精,对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2、整体上,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负面影响。D/G组异常可能降低受精率,但影响不大。3、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及其不同类型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二、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21对夫妇。按AZF是否缺失分为AZF缺失组(143对)与AZF正常组(77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组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中,gr/gr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均显着高于AZF正常组(83.37%vs 77.25%,77.68%vs 69.02%,43.56%vs 33.47%,62.16%vs 43.28%,P<0.05),b1/b3缺失组的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7.63%(68/118)vs 69.02%(5771/8361),P<0.05)。3、不同精液质量组中,无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8.42%vs 77.31%,54.46%vs 70.37%,P<0.05);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74.71%vs 78.30%,60.00%vs 73.33%,P<0.05);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浓度正常患者AZF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高于AZF正常组(83.99%vs 76.57%,70.68%vs 64.07%,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不同精液质量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整体上,AZF微缺失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负面影响。但AZFc区b1/b3缺失可能降低正常受精率。2、AZF微缺失影响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IVF/ICSI受精,负面影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受精率。3、AZF微缺失、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均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4、AZF微缺失对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三、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30对夫妇。按男方AZF、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12对)、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57对)、单纯AZF微缺失组(140对)、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721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34.44%vs 57.24%,47.27%,48.30%;34.48%vs 50.47%,51.78%,49.69%;18.97%vs 35.05%,35.04%,33.47%;41.67%vs 73.68%,68.57%,68.52%,P<0.05)。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降低的趋势(临床妊娠率41.67%vs 64.91%,60.00%,60.19%;种植率33.33%vs 48.62%,41.90%,43.28%)。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不育男性IVF/ICSI受精无明显影响,对胚胎发育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有负面影响。对临床妊娠结局可能有负面影响。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四、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766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健康活产结局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挖掘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构建不育男性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女方不孕类型、男方不育类型、窦卵泡数(AFC)、女方体重指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女方基础FSH、精液质量、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类型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变量(P<0.05)。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ZF微缺失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精液质量、优质胚胎数、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类型、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3、构建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其中y=-0.616×(女方年龄<35=1,35≤年龄<40=2,≥40岁=3)+(精子浓度正常=0,无精子症=0.331,严重少精子症=0.186,少精子症=-0.210)+0.083×(优质胚胎数,>15以15计算)+(冻融移植周期=0.333,新鲜移植周期=0)+(移植胚胎数1个=0,2个=0.598,3个=0.250)+(囊胚=0.482,卵裂期胚胎=0)+(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6mm=0,710mm=2.017、≥11mm=2.586)-2.847。本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52.6,P<0.001)。ROC曲线下面积=0.665,95%CI:0.644-0.685,P<0.001。P=0.433作为诊断界点,对应的敏感度为69%,特异性为56%。根据回归模型绘制了列线图,C指数为0.665,校准图显示根据列线图估计的健康活产概率和真实的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1、发现影响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主要因素。2、女方年龄是健康活产结局的不利因素。3、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为2个、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无精子症、冻融周期移植、囊胚移植,是健康活产结局的有利因素。4、成功构建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的评估模型,绘制了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吴琼宇[6](202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个体化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第一部分: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同期匹配年龄的盆腔、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不孕患者(Non-PCOS)接受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是否有差异;第二部分:比较PCOS患者短效长方案、卵泡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以探讨PCOS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的选择以及方案对妊娠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从2016年10月到2019年09月接受首次IVF/ICSI-ET治疗、年龄在35岁以下的215名PCOS患者,按年龄进行匹配,以1:2为比例随机抽取同期不孕因素为盆腔、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的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组(Non-PCOS)。第一部分:比较PCOS患者和Non-PCOS患者两类人群总体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以及全胚冷冻后首次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其次,根据不同的超促排方案将两类人群分三组:标准长方案组、卵泡期长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每种方案中对两类人群两两比较基线资料、超促排卵临床、实验室数据和妊娠结局;第二部分:在PCOS人群中对三种超促排方案的基线资料、超促排卵临床、实验室数据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部分:接受首次IVF/ICSI-ET治疗的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鲜胚移植周期总体OHSS发生率、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着差异;但在全胚冷冻后首次移植周期中,PCOS患者的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普通不孕患者(P<0.05)。第二部分:1)在PCOS患者的三种COH方案比较中,标准长方案的基础黄体生成素与基础卵泡刺激素比值(b LH/b FSH)、窦卵泡计数(AFC)最低(P<0.05),拮抗剂方案中AMH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2)PCOS患者在卵泡期长方案中鲜胚移植率最高(P<0.05),但三种超促排方案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新鲜周期的妊娠率和活产率相似,且每种方案的妊娠结局均不差于普通不孕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PCOS患者新鲜周期活产率的显着影响因素;3)此外,PCOS患者首次全冻移植周期中移植的囊胚数目和活产率明显高于鲜胚移植周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两者呈正相关。【结论】:PCOS患者通过IVF-ET治疗后——即便采取不同的COH方案——也能达到仅因盆腔、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不孕的患者(Non-PCOS)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且OHSS无明显增加。

王如芯[7](2021)在《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滋阴补阳方序贯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结局的影响,探讨在DOR人群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中应用滋阴补阳方序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对2016年1月-2020年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的符合纳入标准的DOR患者共92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案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组:中药+IUI组:诱导排卵+IUI联合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对照组:IUI组:常规进行诱导排卵+IUI。通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基础性激素、抗苗勒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促性腺激素(Gn)总量、排卵数、扳机日内膜及妊娠率等。探讨在DOR患者行IUI中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的临床疗效。2.对2016年1月-2020年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符合纳入标准的DOR患者共179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案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组:中药+IVF组:IVF-ET(拮抗剂方案)联合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对照组:IVF组:常规进行IVF-ET(拮抗剂方案)。通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基础性激素、抗苗勒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促性腺激素(Gn)时间和总量、扳机日雌二醇(E2)、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鲜胚移植率及妊娠率等。探讨在DOR患者行IVF-ET(拮抗剂方案)中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的临床疗效。结果:1.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观察组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总量显着低于对照组,A型子宫内膜占比、排卵数、妊娠率及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结局的影响:观察组扳机日E2水平、获卵数、MII卵数、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鲜胚移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n总量及天数、受精率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补阳方序贯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前及过程中联合应用,在诱导排卵+人工授精中能够显着减少Gn用量,增加排卵数,改善子宫内膜形态,提高妊娠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中应用,能够提升扳机日雌二醇水平,增加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胚胎数,提高胚胎质量及发育潜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朱博雅[8](2021)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对可能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发生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IVF-ET后EP的高危因素,以期降低IVF-ET后EP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助孕的2950例资料完整临床妊娠患者资料。其中新鲜周期960例,宫内妊娠(Intrauterine pregnancy,IUP)942例,异位妊娠患者18例。冻融周期1990例,宫内妊娠1960例,异位妊娠30例。通过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异位妊娠史、盆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on hormone,FSH)、基础雌二醇(Estradiol,E2)等一般特征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日雌、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uophin,Gn)总量、移植胚胎类型及个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距宫底的距离、周期类型等与IVF-ET助孕相关的因素,研究导致EP发生的高危因素,再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异位妊娠发生率: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IVF-ET后EP发生率为1.63%(48/2950),新鲜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88%(18/960),冻融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51%(30/1990)。2.新鲜周期EP的相关因素分析2.1单因素分析1)异位妊娠组中EP史、盆腹腔手术史比例较宫内妊娠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BMI、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FSH、基础E2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异位妊娠组hCG日E2水平、P水平均较宫内妊娠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总量、移植管距宫底距离、手术难易程度、是否充盈膀胱两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胚胎类型、胚胎数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异位妊娠史、盆腹腔手术史、hCG日E2水平、P水平为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为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OR<1)。3.冻融周期EP的相关因素分析3.1单因素分析1)异位妊娠组中异位妊娠史、盆腹腔手术史较宫内妊娠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BMI、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FSH、基础E2水平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冻融胚胎周期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移植管距宫底距离、是否充盈膀胱、手术难易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冻融胚胎周期移植胚胎数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异位妊娠史、盆腹腔手术史、移植胚胎数量为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为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OR<1)。4.新鲜周期与冻胚周期的比较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与冻融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异位妊娠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周期囊胚期胚胎移植与冻融周期囊胚期卵裂期移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既往异位妊娠史、盆腹腔手术史均会增加异位妊娠风险;2.异位妊娠组hCG日高E2水平、高P水平是IVF-ET后EP发生的高危因素;3.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异位妊娠的保护性因素;4.冻融周期中移植胚胎数量的增加也会增加异位妊娠发生风险。

陈颖[9](2021)在《IVF-ET过程中不同时期雌二醇及其日上升率与助孕结局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约为40%~50%左右,但如何提高临床妊娠率仍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重要医学难题。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对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等,可能影响助孕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预测IVF助孕结局。本研究旨在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新鲜胚胎移植(Embryo embryotransfer,ET)周期中不孕患者的取卵(Oocyte pick-up,OPU)日和移植日血清E2水平及其日上升率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计算每位入组患者的OPU日和移植日血清E2日上升率。严格筛选出OPU日和移植日E2水平上升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共纳入192个研究周期。根据E2日上升率范围和中位数进行分组:OPU日E2日上升率<12%为A组、12%~24%为B组、>24%为C组;移植日E2日上升率<30%为D组、30%~50%为E组、>50%为F组。分别比较OPU日和移植日各组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结果:1.OPU日E2日上升率一般临床资料比较,OPU日E2的日变化率不同水平的容受期子宫内膜厚度、Gn用药总天数和总剂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容受期子宫内膜下穿支血管数目、BMI、不孕年限、b FSH水平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PU日E2日上升率不同水平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2.移植日E2日上升率不同水平的年龄、BMI、不孕年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日E2日上升率不同水平的容受期子宫内膜下穿支血管数目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日E2日上升率不同水平的胚胎着床率或临床妊娠率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妊娠成功组和临床妊娠失败组的不孕因素和受精方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成功组与临床妊娠失败组的年龄、BMI、移植周期数、b FSH、子宫内膜厚度、Gn用药总剂量和天数、OPU日E2日变化率、取卵数以及成熟卵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成功组与临床妊娠失败组的不孕年限、容受期子宫内膜内穿支血管数目、HCG日、OPU日、移植日E2水平和移植日E2日变化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HCG日、OPU日和移植日E2水平预测妊娠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1[95%CI(0.583,0.739),P<0.05]、0.684[95%CI(0.612,0.756),P<0.05]和0.715[95%CI(0.645,0.785),P<0.05],提示HCG日、OPU日和移植日E2水平可作为妊娠结局阳性的预测因素,三个时期E2水平预测妊娠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两两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OPU日和移植日E2日变化率预测妊娠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3[95%CI(0.494,0.653),P>0.05]和0.437[95%CI(0.358,0.515),P>0.05],提示OPU日和移植日E2日变化率不可作为妊娠结局阳性预测因素。5.Logistic回归分析:OPU日E2水平可作为独立预测因素与妊娠率相关(P<0.05)。OPU日E2日变化率中组的临床妊娠阳性概率是OPU日E2日变化率低组的6.695倍(P<0.001),OPU日E2日变化率高组的临床妊娠阳性概率是OPU日E2日变化率低组的1.357倍(P>0.05)。移植日E2日变化率中组的床妊娠阳性概率是低组的0.522倍(P>0.05),移植日E2日变化率高组的床妊娠阳性概率是低组临床妊娠阳性概率的0.284倍(P<0.05)。结论:移植日的E2水平均低于OPU日或HCG日血清E2水平,但移植日的血清E2上升率幅度高于OPU日。HCG日、OPU日、移植E2水平均对临床妊娠结局有预测效果。OPU日E2水平可作预测妊娠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ET周期中,OPU日E2日上升率太高(>24%)或太低(<12%)提示临床妊娠结局降低。移植日E2日上升率太高(>30%)可能预示临床妊娠结局降低。

李一宁[10](2021)在《辽宁省育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现况调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与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正发生着负面影响。全球每年新增约2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1],不孕不育同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并称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2]。生殖能力下降现状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严峻挑战。女性生殖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孕的发生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减退。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对不孕症患病率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各地区不孕症患病率最高为24.3%,最低为0.8%[3],可能与所调查的地域、民族及经济水平等影响有关。目前辽宁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仍缺少不孕症患病率相关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只有局部地区的统计数据。因此,对辽宁省的不孕症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是极为必要的,为不孕不育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行政部门对于不孕不育的一级预防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卵巢储备指的是卵巢皮质内原始卵泡的数量,这些原始卵泡能够发育为成熟卵母细胞[4],是最被接受的预测生殖能力的指标,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意味着生殖能力下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前期状态,进一步将发展为卵巢早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晚婚晚育,通过卵巢功能的准确评估,预测生育潜能,获得女性生育能力的节点,有利于女性制定科学的生育计划。目前,还不可能通过非侵入性的方法评估原始卵泡情况,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尚无统一判断标准,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有许多,使用单一指标预测卵巢储备功能无法获得满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一些研究建议将多个指标联合应用以提高预测能力。“预测模型”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它是一种数学模型,以影响疾病发生的多种因素为基础,用来预测某人群未来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预测模型可以更好的使临床实践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结合,以促进疾病的三级预防,降低疾病发病率。既往国内国外所建立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都存在纳入人群少、预测变量过多的问题,这就缩小了预测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预测人群范围,并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就诊频次,削弱了预测模型在临床的可推广性。因此,构建一个预测变量少、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稳定的预测模型,以评估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卵巢储备真实情况,从而有利于在卵巢刺激开始之前进行临床咨询以及鉴别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女性。进而应用到广大育龄女性人群当中,对于女性评估自身卵巢储备,根据自身卵巢储备状态来安排生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影响临床妊娠及活产结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夫妇基本特征(年龄、不孕时长、不孕因素、不孕类型、孕产史、疾病及手术史、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窦卵泡数等)、卵巢刺激情况(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获卵数、HCG日雌二醇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受精方式(IVF、ICSI及IVF+ICSI)以及胚胎移植相关指标(移植胚胎期别、移植胚胎个数等)。因此,我们希望筛选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继建立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之后,再建立妊娠率及活产率预测模型,在治疗前给患者一个助孕结局的预期值,使患者对自身状况、对助孕结局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减少其心理负担,同时增加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方法:一、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辽宁省北部、中部、南部,各抽取一个市和一个县,分别是沈阳市和彰武县、锦州市和盘山县、丹东市和绥中县。然后按每个地区人口数量比例确定本次调查的街道或行政村数及分配调查区域的样本量。随机抽取20-49岁育龄女性进行不孕症的横断面调查。对调查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育龄人群的基本信息。按照不孕症诊断标准,即男女同居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至少12个月仍未能受孕,筛查出辽宁地区育龄女性不孕症患者;研究辽宁地区不孕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二、利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人群数据(n=4731)在预测卵巢低反应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卵巢储备能力。设置结局变量为获卵数目小于4。预测变量包括年龄、BMI、AFC、AMH、FSH、LH、E2水平及主要不孕因素。将研究人群数据按照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训练集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模型;验证集作为验证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分别从区分度和校准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模型正确地把病人和非病人区分开的能力,以及评价模型对研究人群的平均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到的发病概率的符合程度。最后应用建立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预测辽宁省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三、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及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协变量,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及是否获得活产作为因变量构建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预测模型。将研究人群数据(n=2021)按照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训练集数据构建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预测模型;验证集作为验证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分别从区分度和校准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一、不孕症患病率为13.4%(95%CI,11.7%-15.1%),原发性不孕症患病率为1.9%(95%CI,1.2%-2.6%),继发性不孕症患病率为11.5%(95%CI,9.9%-13.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越大,患不孕症风险越高,年龄每增加1岁,患不孕症风险增加4.8%(OR=1.048,95%CI 1.024-1.072,P<0.001);相对月经初潮年龄≥14岁的女性,初潮年龄≤13岁的女性患不孕症风险更高,比对照组患不孕症的风险增加67.2%(OR=1.672,95%CI 1.197-2.336,P=0.003);相对在业女性,失业/无业女性增加患不孕症的风险,风险增加124.2%(OR=2.242,95%CI 1.338-3.756,P=0.002);月经不规律增加女性患不孕症的风险,比月经规律女性患不孕症的风险增加74%(OR=1.740,95%CI 1.078-2.807,P=0.023);相对月经量正常的女性,月经量过少及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患不孕症的风险增加,风险分别增加138.7%及165.3%(OR=2.387,95%CI 1.644-3.467,P<0.001;OR=2.653,95%CI 1.601-4.396,P<0.001);怀孕次数及生产次数对不孕症患病率的影响均存在统计学意义(OR=0.618,95%CI0.484-0.791,P<0.001;OR=0.532,95%CI 0.384-0.737,P<0.001)。多因素分析中去除混杂因素后,发现结婚年龄、痛经、流产、是否减肥、半年内是否有装修、BMI、男方有无职业、男方文化程度在患不孕症组和无不孕症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在1494名研究人群中调查得到200名不孕患者,仅有67名到医院就诊,占不孕症患者的33.5%。近60%的人就诊于县级医院或县级以下医院。二、本研究在预测卵巢低反应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卵巢储备能力。预测因子为年龄、体重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和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得到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P=exp(-3.23+0.065x年龄+0.060x BMI-0.277x AFC-0.429x AMH+0.109x FSH)/[1+(-3.23+0.065x年龄+0.060x BMI-0.277x AFC-0.429x AMH+0.109x FSH)]预测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83.2%与85.5%。用此模型预测辽宁省育龄女性发生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平均预测概率为16.07%。三、得到以女性年龄、基础FSH、注射HCG日P、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移植胚胎情况为预测变量的临床妊娠率预测模型。P=exp(1.669-0.069x女年龄-0.056x基础FSH-0.545x HCG日P+0.063x HCG日内膜+0.807x移植2个卵裂期胚胎+0.803x移植1个囊胚期胚胎)/[1+(1.669-0.069x女年龄-0.056x基础FSH-0.545x HCG日P+0.063x HCG日内膜+0.807x移植2个卵裂期胚胎+0.803x移植1个囊胚期胚胎)]得到以女性年龄、基础E2、卵巢刺激方案、注射HCG日P、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移植胚胎情况为预测变量的活产率预测模型。P=exp(0.135-0.074x女年龄+0.003x基础E2+1.110x超长方案+0.768x长方案+0.623x拮抗剂方案-0.544x HCG日P+0.075x HCG日内膜+0.771x移植2个胚胎+0.750x移植1个囊胚)/[1+(0.135-0.074x女年龄+0.003x基础E2+1.110x超长方案+0.768x长方案+0.623x拮抗剂方案-0.544x HCG日P+0.075x HCG日内膜+0.771x移植2个胚胎+0.750x移植1个囊胚)]结论:一、辽宁省不孕症患病率为13.4%,处于目前我国不孕症患病率的中间水平,原发性不孕症患病率为1.9%,继发性不孕症患病率为11.5%。二、年龄、初潮年龄早、女性失业/无业、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异常是不孕症患病的危险因素;怀孕次数及生产次数是不孕症患病的保护因素。女性结婚晚、男方失业/无业、半年内减肥可能是不孕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妇幼保健相关部门对大龄女性实施更多的宣教及改善生殖健康的战略,为了提高人口质量我们应该提倡适龄结婚、适龄生育。并且,过早的月经初潮可能意味着有患不孕症的风险,应当引起注意。出现不明原因月经不规则、月经量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三、我省不孕症患者就医率低,呼吁妇幼保健部门加强宣教,同时加强地方医院对不孕症的诊治水平,以提高我省整体生殖健康水平。四、本研究在预测卵巢低反应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卵巢储备能力。预测因子为年龄、体重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和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预测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83.2%与85.5%。五、初步预测辽宁省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平均预测概率为16.07%,需要进一步扩大流行病调查人群。六、研究所构建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对于女性评估自身卵巢储备,根据自身卵巢储备状态来安排生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去验证。七、女性年龄、基础FSH、卵巢刺激方案、注射HCG日雌孕激素、注射HCG日内膜厚度以及移植胚胎情况是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年龄、基础E2、卵巢刺激方案、注射HCG日雌孕激素、注射HCG日内膜厚度以及移植胚胎情况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八、我们所构建的临床妊娠率预测模型及活产率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妊娠率预测模型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的平均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活产率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良好,是较为理想的活产结局预测模型。九、以上预测模型对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进行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活产率预测,评估治疗全过程,使患者清楚了解自身情况,对助孕结局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减少患者心里负担,同时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二、影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附770周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附770周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温阳化浊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RIF的认识
    2 中医学对RIF的认识
    3 温阳化浊法治疗RIF立论依据
    4 温阳化浊法改善RIF患者的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名家临证应用中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经验的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研究IVF-ET失败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历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剔除标准
    2.研究工具
        2.1 一般资料调查
        2.2 肝郁证候评定量表
        2.3 心理症状测评量表——SCL-90
        2.4 生育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
    3.调查方法
    4.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肝郁证候评定量表评分情况
        5.3 SCL-90量表评分情况
        5.4 IVF-ET失败患者FertiQoL量表评分情况
        5.5 IVF-ET失败患者心理评分与生育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5.6 IVF-ET失败次数对患者心理评分及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讨论
    1.中医情志致病理论
    2.心理应激与情志致病
    3.调畅情志法在IVF-ET技术中的应用
    4.研究结果分析
        4.1 IVF-ET失败患者肝郁证候评定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分析
        4.2 IVF-ET失败患者FertiQoL量表评分分析
        4.3 IVF-ET失败患者心理评分与FertiQoL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4.4 IVF-ET失败患者心理评定量表与FertiQoL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
        4.5 IVF-ET失败次数对患者心理评定量表及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5.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肝郁证候评定量表
    附录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3 生育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
综述 IVF-ET不孕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针刺治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1.2. 文献的筛选与纳入方法
        1.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1.4. 文献数据合并与分析方法
        1.5. 亚组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3. 文献的出版形式
        2.4.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5. 妊娠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6. 亚组分析结果
        2.7.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2. 本次meta分析研究的意义
        3.3. 本次meta分析的局限性
        3.4. 未来研究的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2.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活产率比较
        2.3.两组患者血清 IL-10、TNF-α含量及 TNF-α/IL-10 比较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的比较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AS、SDS 得分比较
        2.6.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7.“标本配穴”针刺治疗 RIF 患者典型病例
    3.讨论
        3.1.结果分析
        3.2.中医对反复移植失败的认识
        3.3.选穴依据
        3.4.“标本配穴”理论在各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与优势
        3.5.针灸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3.6.本章研究的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1.3.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1.4.分组与造模
        1.5.干预方法
        1.6.取材方法
        1.7.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8.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胚胎着床数比较
        2.2. 大鼠血清IL-10、IL-4、IFN-γ、TNF-α的含量比较
        2.3. 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表达比较
        2.4. 大鼠子宫内膜 IL-10、IL-4、IFN-γ、TNF-α的 mRNA 表达比较
    3. 讨论
        3.1. 胚胎着床障碍大鼠模型
        3.2. IL-4、IL-10与妊娠的关系
        3.3. IFN-γ、TNF-α与妊娠的关系
        3.4. Th1/Th2平衡与妊娠的关系
        3.5. 本章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 综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的诊断标准与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第一章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1. 临床妊娠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2. 活产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不孕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不孕症的概述
        2 不孕症的病因
        3 不孕症与孕龄的关系
        4 不孕症的诊断
        5 不孕症的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冻融胚胎移植的现代研究
        1 冻融胚胎移植
        2 新鲜胚胎移植VS冻融胚胎移植
        3 卵子或受精卵的质量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灸辅助治疗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
        1 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
        2 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现代研究
        3 中医中药对不孕症治疗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结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5 质量控制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7 关键技术
    8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分组设计思路
    2 选穴处方分析
    3 疗效机制分析
    4 临床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染色体异常
        1.1.1 染色体数目异常
        1.1.2 染色体结构异常
        1.1.3 染色体多态性
    1.2 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
        1.2.1 Y染色体亚显微缺失
        1.2.2 gr/gr缺失
    1.3 X染色体连锁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
    1.4 遗传学检测异常不育男性生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精液常规检测
        2.3.2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
        2.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2.3.4 AZF微缺失检测
        2.3.5 遗传咨询
        2.3.6 IVF、ICSI促排卵及卵子获得
        2.3.7 精子的获得及优选方法
        2.3.8 IVF、ICSI授精方法
        2.3.9 胚胎培养与胚胎评估
        2.3.10 胚胎移植及妊娠检测
        2.3.11 患者随访
        2.3.12 观察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3.1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分组
    3.2 结果
        3.2.1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3.2.2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3.2.3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3.2.4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3.3 讨论
        3.3.1 不育男性人群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及异常类型
        3.3.2 不育男性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精液质量
        3.3.3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3.3.4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3.3.5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3.3.6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4.1.1 研究对象分组
    4.2 结果
        4.2.1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情况分析
        4.2.2 AZF微缺失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4.2.3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4.2.4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4.3 讨论
        4.3.1 AZF微缺失与精液质量
        4.3.2 AZF微缺失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4.3.3 AZF微缺失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5.1 研究对象
        5.1.1 研究对象分组
    5.2 结果
        5.2.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5.2.2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孕夫妇基本资料分析
        5.2.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育男性行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5.2.4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5.3 讨论
        5.3.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5.3.2 AZF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5.3.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结局的关系
    5.4 小结
第6章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6.3.2 健康活产结局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6.3.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
        6.3.4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6.3.5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价
        6.3.6 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6.4 讨论
        6.4.1 女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2 男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3 体重指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4 不孕年限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5 AFC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6 获卵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7 优质胚胎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8 子宫内膜厚度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9 移植周期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0 移植胚胎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1 精液质量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2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创新点及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个体化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刺激方案
    2.3 .取卵及黄体支持
    2.4 .观察指标及定义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PCOS 患者与Non-PCOS 患者的总体鲜胚移植比较
    3.2 .PCOS患者与Non-PCOS三种COH方案比较
    3.3 .PCOS与 Non-PCOS全胚冷冻后首次移植比较
    3.4 .PCOS患者三种COH方案的比较
    3.5 .Logistic回归分析PCOS患者鲜胚移植周期活产率的影响因素显示
    3.6 .PCOS患者鲜胚移植和全冻后首次移植的比较
    3.7 .PCOS患者IVF-ET治疗活产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超促排卵方案助孕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7)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
    2 西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研究
        2.1 概述
        2.2 相关概念
        2.3 病因研究
        2.4 机制研究
        2.5 检测指标
        2.6 临床表现
        2.7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
        2.1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2.2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结局的影响
    3 治疗方法
        3.1 滋阴补阳方序贯
        3.2 IUI
        3.3 IVF(拮抗剂方案)
        3.4 分组
        3.5 试验药物
    4 观察指标
        4.1 中药+IUI组、IUI组观察指标
        4.2 中药+IVF组、IVF组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6.2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1.1 辅助生殖技术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人群中的应用
        1.2 滋阴补阳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理论依据
    2 疗效分析
        2.1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2.2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的影响
    3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IVF-ET过程中不同时期雌二醇及其日上升率与助孕结局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语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来源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3 外周血 E_2 水平检测
    2.4 资料收集
    2.5 促排卵方案
    2.6 取卵
    2.7 受精和胚胎评分
    2.8 新鲜胚胎移植
    2.9 临床妊娠标准
    2.10 计算指标
    2.11 分组
    2.1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IVF-ET 中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辽宁省育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现况调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与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辽宁省育龄女性不孕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概述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方法
        2.3.1 调查表
        2.3.2 确定样本量和调查区域
        2.3.3 资料收集
        2.3.4 质量控制
        2.4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辽宁省育龄女性不孕症患病现况
        3.1.1 不孕症患病率
        3.1.2 研究人群的基线人口学特征
        3.1.3 研究人群月经史、婚育史等基本情况
        3.1.4 生活环境及习惯等基本情况
        3.2 影响不孕症患病率的单因素分析
        3.2.1 人口社会学因素
        3.2.2 生物因素
        3.2.3 接触环境及生活习惯与不孕症患病率的关系
        3.2.4 影响不孕症患病率的单因素小结
        3.3 影响不孕症患病率的多因素分析
        3.4 不孕症人群就医情况
    4 讨论
        4.1 不孕症患病率
        4.2 年龄和结婚年龄因素与不孕
        4.3 月经因素与不孕
        4.4 BMI和减肥因素与不孕
        4.5 职业和文化程度与不孕
        4.6 不孕症患者就医情况
    5 结论
第二部分: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指标及检测方法
        2.2.2 相关定义
        2.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1.2 总人群及不同临床特征下人群的获卵数及卵巢低反应发生率
        3.1.3 多因素回归分析
        3.2 构建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
        3.2.1 设置训练集和验证集
        3.2.2 通过训练集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
        3.3 评价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
        3.3.1 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评价
        3.3.2 以训练集数据对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
        3.3.3 以验证集数据对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
        3.3.4 对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中各预测因子进行ROC曲线分析
        3.3.5 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评价
        3.4 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应用举例
        3.5 应用已构建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初步评估辽宁省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患病情况
        3.5.1 预测人群
        3.5.2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预测模型建立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相关概念
        2.3.1 不孕原因分类
        2.3.2 卵巢刺激方案
        2.3.3 取卵和受精
        2.3.4 胚胎移植及随访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1.1 基本临床特征比较
        3.1.2 既往妊娠史比较
        3.1.3 妇科病史及手术史比较
        3.1.4 临床周期特征比较
        3.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2.1 妊娠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2.2 活产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3 构建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预测模型
        3.3.1 训练集及验证集
        3.3.2 训练集数据构建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预测模型
        3.4 评价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预测模型
        3.4.1 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评价
        3.4.2 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评价
    4 讨论
        4.1 年龄与妊娠结局
        4.2 基础FSH与妊娠结局
        4.3 卵巢刺激方案与妊娠结局
        4.4 注射HCG日孕激素与妊娠结局
        4.5 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
        4.6 移植胚胎情况与妊娠结局
        4.7 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预测模型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女性生殖能力及其评估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影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附770周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阳化浊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D]. 宫政.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研究IVF-ET失败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D]. 王梦瑶.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 邓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D]. 王雅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D]. 耿冬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6]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个体化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治疗[D]. 吴琼宇. 汕头大学, 2021(02)
  • [7]滋阴补阳方序贯对DOR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D]. 王如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D]. 朱博雅.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IVF-ET过程中不同时期雌二醇及其日上升率与助孕结局的相关分析[D]. 陈颖.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10]辽宁省育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现况调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与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建立[D]. 李一宁.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标签:;  ;  ;  ;  

影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770个周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