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保险业银保的发展

论财产保险业银保的发展

一、论产险业银行保险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乐敏[1](2020)在《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中国总保费收入5748.77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11.07%,排名第二,中国保险业以其高速成长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是在这样欣欣向荣的的增长氛围下,财产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规模产险公司长期亏损。盈利是最廉价的资本来源,盈利能力是保险公司实力的重要体现,高速增长固然是做大的基础,但持续的盈利才是做强的前提。对中小规模产险公司来说,提升盈利已成为回馈投资者、获得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公司必须面对的重要战略问题,更是保险行业健康发展、构建稳固风险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本文在深入了解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对影响其盈利能力的各内部影响因素尤其是公司可以控制或者说调整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和单项深入研究,以期提出一些对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有指导意义的策略,具体如下:1、使用成熟可靠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来评价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结果显示出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表现明显,承保业务基本上都是亏损的,投资业务虽有盈利也不能完全弥补承保亏损;同时尝试对产险公司风险调整盈利能力评价进行思考和指标设计。2、在对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外部内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特征、人力资本结构、承保业务特征、投资业务特征这些公司可控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发现董事会人数增加所带来的资源及知识经验等益处高于相对应成本的增加,对盈利能力有利;独立董事的功能并未很好的发挥,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对盈利能力不利;中小规模产险公司董事长变更情况虽然逐年增加,但仍不多见,产生的组织成本在短期内降低盈利能力,长期影响有待于更多的数据来分析;招聘更多年龄较大、有经验的人员才能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级管理人员比例能有效提升盈利能力尤其是投资盈利能力,且降低经营风险,而相对而言,增加高学历人员比例对盈利能力影响方向不定,但会增加经营风险;营销人员比例的提高有助于业务的开展,保费的增加,但是对盈利能力影响偏负面且使经营风险增大;手续费支出比例高承保盈利差,但是加入投资业务后,手续费支出比例对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呈现显着的正“U”型关系;再保险比例高使中小规模产险公司能稳定经营,有利于盈利能力且降低经营风险;中小规模产险公司业务量的增加往往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其边际效益跟不上边际成本,因此不能盲目扩张业务而应该重视新增业务的质量。3、对承保业务进一步研究:在业务类型的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产险公司普遍采用的经营策略背景下,对产险业不同险种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经验数据为中小规模产险公司进行险种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并引入管理会计工具——不确定性下的本量利模型作为中小规模产险公司险种结构调整时的定量决策工具。4、对投资业务进一步研究:目前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主要依赖于投资利润,在综合考虑安全性、盈利性等原则下建立模型,研究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如何调整投资资产配置以取得期望收益最大化;建议在偿付能力充足率仍有允许下降的空间时,即使承保收益率为负数亦可扩大承保业务量以聚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建议中小规模产险公司考虑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对象。5、对税费进一步研究:2016年营改增政策最终打通了全行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研究营改增政策对包括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发现为了更好地享受营改增带来的政策红利,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应该积极地对成本项目进行调整,尽可能扩大成本中可抵扣部分,除了适当增加可抵扣固定资产项目外,一些不是主业的业务可以直接购买代替自己花费不可抵扣的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短期内可以通过成本项目内部结构调整、利用进项抵扣等方式抵消折旧额成本的增加最终降低总成本,使业绩提高,但是长期持续增加投资的抵消效果未知,建议企业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对市场环境、自身条件进行全面和深度的分析,控制好资产投资规模。本文可能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1、已有文献对影响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较多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仍有一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甚至缺乏,比如董事长变更对公司经营业绩包括盈利能力的影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针对保险业的研究鲜见;人力资本结构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也很鲜见,以中国保险公司为样本的研究或者样本量少,只使用了一年的截面数据(罗利勇,2016),或者被解释变量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算出的经营效率而不是ROA、ROE表示的财务绩效或者说盈利能力(陈华,2018),而且有些结构特征比如营销人员比例等也未纳入研究范围;承保业务特征因素方面焦点主要集中在多元化经营或专业化经营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上,缺乏其他承保业务特征因素比如手续费支出比例和再保险安排等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本文在第3章中对影响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时囊括了这些因素在内,以明确怎样调整这些因素以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2、学者们在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盈利能力指标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和其他金融业同类研究相比还很不足。本文第2章尝试对产险公司风险调整盈利能力评价进行思考和指标设计,并将这些指标也运用于第3章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中,目前这种把盈利和相应风险状况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的研究不够充分。3、多元化经营或专业化经营对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是相关学术研究的焦点,但在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大都采用产品多元化经营方式的背景下,换一个角度研究如何调整险种结构能更有利于盈利能力才是更具意义的课题,也是对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提高盈利能力而言更重要的决策问题。本文第4章基于险种、公司、时间三个维度的数据来进行各险种产品的盈利能力比较,以经验数据为中小规模产险公司进行险种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最后引入管理会计工具——不确定性下的本量利模型作为中小规模产险公司险种结构调整时的定量决策工具。4、风险导向的偿二代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保险业的营改增也是从2016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政策对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研究来说既是新的约束亦有新的思路。本文在第5章以偿二代下的资本占用约束作为安全性的考量,同时考虑保险公司投资比例约束进行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中小规模产险公司投资资产配置研究。建立收益模型时针对以往相关文献对总投资资产的讨论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分析不同资金来源的特点基础上将动态的总投资资产转化为静态资产以便于投资收益的模拟计算。在第6章研究营改增政策对包括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讨论该如何充分适应和利用营改增政策来提高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由于金融业是最后一批营改增的行业之一,此时其他行业或者一直是增值税征税模式,或者刚从营业税征税模式改为增值税征税模式,因此无法沿袭其它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分析的文献的思路选取尚未进行营改增的行业作为对照控制组。本文对这一问题解决思路是选取一直采用增值税征税模式的行业作为对照控制组,对双重差分模型的时间虚拟变量进行反向调整并对实证结果做反向影响分析以达到研究目的。5、本文丰富了以中小规模产险公司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在我国产险市场寡头垄断特征明显的态势下,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和大规模产险公司虽然处于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市场地位和话语权显然不同,不同规模产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相关研究很有可能会有不同结果,相关文献也显示出一些影响因素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倾向于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的分段函数关系。单独以中小规模产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很有必要,但针对性研究很少。

陈婉莹[2](2019)在《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市场开放步伐正在加快。外资、合资和新兴的财产保险公司纷纷涌现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垄断竞争状态,国家鼓励市场内的适度竞争,多元化的财产保险服务机构日益增多。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国内财产保险市场如何在保持行业稳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竞争手段来巩固行业地位值得思考。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现状,综合考虑各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全面地把握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现状,发现我国财产保险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小产险公司发展面临威胁;外资产险公司不断入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等。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保险年鉴》(2009-2018)年数据,筛选出21家产险公司作为样本,构建Panzar-Rosse(P-R)模型,选取总收入作为竞争性检验的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均衡性检验的解释变量;资金成本率、资本成本率和人员成本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测算出我国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为了更进一步的对测算结果进行确定,本文又进一步运用Bresnahan-Lan(B-L)模型对我国产险市场竞争程度进行了测算,通过多步方程固定效应回归验证了P-R模型的测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当前处于垄断竞争偏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第二,人员成本对产险公司收入的影响最大,表明目前我国产险业的竞争领域对于运作成本的控制极为重要;第三,我国大型产险公司竞争的激烈程度高于全国整体产险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且高于中小型产险公司之间的竞争程度;第四,虽然大型产险公司有一定的垄断势力,但是垄断势力逐渐减弱,中小型产险公司的进入加固了我国产险市场的激烈竞争。随后,本文以计算得到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H值为解释变量,从宏观、行业和微观视角选取经济增长率、市场集中度、经济稳定与增长、保险深度、外资产险公司规模、市场资本化率、稳定性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产险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在宏观层面,对产险业竞争度有显着影响的是经济增长率;在行业层面,对产险业竞争度有显着影响的是保险深度;在微观层面,产险公司越是稳定的,其行业竞争度越低,但其对竞争度的影响并不显着。国家经济稳定和增长、产险市场集中度、经济增长率、外资产险公司规模、市场资本化率对产险业的竞争程度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朗。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模型运用上,以往研究仅采用单一的模型或方法,本文同时借鉴两种模型测算了产险市场竞争度,有效避免了使用单一模型测算市场竞争度可能导致测算结果的模糊性。第二,在产险市场竞争程度的判断与比较上,本文聚焦产险市场竞争程度,将所得产险行业竞争程度水平与大型、中小型产险公司交叉对比,有利于全面、科学、充分地识别并判断国内产险业竞争程度真实水平。第三,在剖析竞争程度影响因素上,当前文献对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因素的探讨稀缺,本文对所选择的研究指标进行考量,提供了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竞争合理性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王向楠,边文龙[3](2016)在《产险业收入中的投资贡献及国际比较》文中指出损失补偿是保险的根本职能,其基础上派生出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是保险公司的两项主要业务。通过与OECD国家2009—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本文发现中国产险业收入构成中来自投资业务的比重偏"低"。对于此结果,本文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解分析发现其原因在于,样本期间,中国产险业的资金运用率较低,投资收益率(剔除投资环境的影响后)较低,承保杠杆较高。

佟美琪[4](2016)在《基于PR模型的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财产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与有序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稳定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及财产保险需求的扩大,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财产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财产保险业的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研究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充分利用市场结构优势,进一步发挥财产保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避免市场结构劣势,以保证财产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述了竞争理论、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及方法;第三章是中国产险业发展概况,从经营主体、经营状况、经营业绩三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国的产险业;第四章是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的实证检验,本章以非结构化方法P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构建出适用于中国产险业的PR模型,对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2006-2014年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在总体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且偏向于完全竞争;从各年的H统计量来看,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第五章是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形成成因分析,本章结合实际情况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分析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的形成成因;第六章是结论与建议,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庄昭森[5](2015)在《基于DEA的产险公司效率比较研究 ——两岸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两岸在MOU及ECFA的签署下,两岸金融产业进入崭新的开放局面,业者将更容易在两岸设立据点,以拓展业务市场,然而在市场的日趋开放下,未来两岸地区保险业者将面对的乃是一共同市场的角度,在身处不同的市场大小及激烈的竞争下,两地保险业者之间是否会存在不同的经营效率,便是值得探讨的主题。本研究以2009、2011与2013年三年间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地区两地总计42家产险公司为样本,参考Seiford and Zhu(1999)所提出之二阶段数据报络分析法,将产险业作业流程划分为代表招揽业务能力的营销阶段及真实获利能力的获利阶段,分别探讨两阶段之经营效率,再以差额变数分析作为绩效改善之参考依据,最后根据地区差异、规模大小差异及出资性质差异将样本作不同分类,进而比较其经营效率,希望藉此提供两岸产险公司或政府制订策略时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流程主要分为六章,其内容架构与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动机与目的,陈述本研究所包含的对象、范围以及整体研究的流程和架构。第二章文献探讨,本章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效率的界定和有关效率基础理论的介绍,二是产险业效率评价的方法,三是过往运用DEA评估产险业经营效率之文献的整理,以作为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参考,四是针对衡量两岸保险业经营效率之文献进行探讨,作为本研究的方向参考。第三章两岸产险业产业概况,本章主要介绍产险业之定义与特性、两岸产险业之产业概况,以对两岸产险产业的现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第四章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的设计,主要先对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数据报络分析法做介绍,接着藉由参考过往文献以及产险业的作业流程,筛选出适合本研究的研究变数,最后介绍下一章节所欲进行的实证设计与实证流程。第五章实证结果分析,经过前两章节的了解后,本章节主要将实际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透过二阶段的数据报络分析法,衡量台湾地区及中国地区之产险业者在营销效率和获利效率两方面的经营效率及差异比较,并再将样本区分为三大分类,以比较两岸产险业者在各分类中经营效率的差异。实证结果归纳如以下几点:1.两阶段之数据报络分析法的确能更深入的分析产险公司经营效率之内涵,且两岸产险公司在获利阶段上表现较优异,但稳定性却不如营销阶段,其中又以规模效率为两阶段表现最佳之效率值。2.在差额变数分析方面,业务管理费用及各项准备金分别为两阶段最迫切需改善之投入项目,且在效率改善上难以两者兼顾。3.地区别分类方面,台湾地区产险公司在营销阶段拥有较佳表现,而中国大陆地区则在获利阶段表现较佳。4.在规模分类方面,大规模之产险公司相对具有营销效率但可能有规模饱和之情况,而中、小规模产险公司则在获利效率上反而较大规模业者来的优异。5.出资性质分类方面,本土产险公司在营销效率上拥有其先进者之优势而表现较佳,而外资产险业者则在获利效率上反而表现较优异。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章将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进行汇整,并检视是否符合达到本研究最初之研究目的,并针对后续研究提供建议。

于舒[6](2014)在《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产险市场承保周期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1979年Conning&Company公司发表一篇名为“A study of why underwriting cyclesoccur”的行业报告首次指出存在承保周期(Underwriting Cycle)。随后关于承保周期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显现。总的来说,国内外产险业的承保周期现象已普遍存在,并且获得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对承保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承保周期长度测量以及承保周期现象的原因解释。承保周期作为反映利润的周期性变动情况的一种长期规律,了解其运行特征,对于正确把握我国产险业承保周期的长期增长趋势、理性对待周期性波动、防范剧烈波动、制定有效的保险监管政策和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以促进保险业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数据图表描述承保周期在各个国家的存在现状,梳理国内外关于承保周期现象的理论解释。选取小波分析法对产险业1999.01-2013.03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本文采用HP滤波法对赔付率序列进行去趋势,得到周期成分,将该结果与小波分析法得到的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在承保周期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对承保周期理论梳理总结,为了探究宏观经济对承保周期的影响,本文提出三种假设,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本文选取ARDL模型对相同时间区间的变量数据进行建模,通过实证结果的分析找出能够解释我国承保周期现象的经济理论。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承保周期存在性检验及长度测定中,国内外学者一般使用时域分析法如二阶自回归模型,或者频域分析法中的谱分析法,这些方法往往仅能从时域或者频域一个角度分析时间序列。本文选取小波分析法,不仅因为其能将一维时域信号转换到二维时间-尺度平面上,而且它具有自适应变化的优势,即能够反映信号从概貌到细节的全部信息。针对目前国内学者虽然基本认同我国产险业存在承保周期现象,但是测定的周期长度却大相径庭的状况,本文认为可以利用小波分析的“自适应”特性,检验承保周期是否存在长短周期叠加的现象,或许可以为众多学者测度的周期长度不一致的现象提供解释。根据Venezian(1985)、Cummins (1987)等学者研究表明不同险种可能存在不同长度的承保周期。本文除了对产险业行业的承保周期进行研究外,还对人生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险业具有3.5年左右的承保周期,而人生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不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同时发现在从1999年到2013年这14年中存在近4个整周期,目前我国产险业正处于第四个周期,从小波系数图中以及赔付率的周期波动成分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我国产险业正处于赔付率上升阶段。最后,在产险业承保周期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对承保周期理论的梳理提出相应假说,选用在处理非平稳、小样本数据具有优势的ARDL模型探究宏观经济因素对承保周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3月期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及居民物价消费指数(CPI)能够影响承保周期。其中GDP跟保费收入长期显着正相关,短期利率与保费收入长期负相关,CPI虽然与保费收入负相关,但是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证结论支持经济周期假说及利率冲击假说,说明我国产险业赔付率(承保利润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依据量化的结果,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可以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达到预定的长期目标。

徐峰[7](2014)在《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产险公司经营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产险业自复业以来发展迅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产险公司一直走着扩规模、抢份额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严重制约了我国产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入世贸以后,我国保险市场逐渐放开,外资保险公司开始陆续进驻我国市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产险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形下,如何提升我国产险业整体竞争力,是摆在众多学者和产险实践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分析我国产险市场经营效率的意义所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几年我国产险业的发展情况,选取了我国部分产险公司2008-2012年的相关经营数据,并采用DEA模型及曼昆斯特指数法对我国产险市场的技术效率、超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然后通过把我国产险市场分成不同的市场主体,对我国产险市场的经营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产险业虽然整体经营效率表现良好,但呈下降趋势,不同产险公司经营效率差异较大。通过把我国产险市场分成不同的市场主体可以得出,中资产险公司经营效率普遍低于外资产险公司,传统产险公司比新兴产险公司在经营方面表现更为稳健,而市场主导者、市场追随者及市场补充者的经营效率依次降低。此外,结合曼昆斯特指数还可得出,在样本期间内,我国产险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略微降低,而这主要受累于我国产险业技术效率的降低。

曹云波[8](2013)在《我国财险业险种绩效研究 ——以大连为例》文中认为近30年来,我国产险业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险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依然出现持续亏损现象,作为第一大业务的车险赔付率过高,企财险所占比重不断下滑,其他险种业务长期举步维艰。鉴于此,我国保监会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产品结构,拓宽服务领域,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基本方针,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坚持把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财产保险要优化车险业务,积极开拓非车险业务,……”但产险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策略尚需进一步落实。因此,总结“十一五”规划期间产险业的“结构调整”成效,能够为“十二五”期间“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实现提供方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大连市保险业圆满完成预定的发展目标。保监会的结构调整政策成效显着,产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2011年,大连市保监局提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各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大力推动弱势险种的发展,改善产品的创新和承保机制,大力发展与消费相关的保险业务,支持保险资金投向城市基础建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国家级战略和大连市“三个中心”建设的政策思想下,推动保险业拓宽服务领域,注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本文以大连产险业为例进行产险业绩效的实证研究。2006年以来,大连产险业经过“增强发展能力——优化发展质量——结构调整——提高效益”等几个阶段,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产险业绩效,找出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明确改进绩效的方向,对于我国保险业落实“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非自由处理变量模型,对产险业的绩效进行分析;用“变异系数”这一指标衡量绩效的在各年之间的平稳性和在各公司之间的均衡性;通过定义“绩效指标影响度”这一指标,来考察各个指标对于绩效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关于险种视角的研究结论(1)保监会发布的关于“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具有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车辆险独领风骚的局面,但距离这项发展策略的理想目标尚有一段路要走。(2)赔款支出是大多数险种绩效的最大影响因素,承保数量是大多数险种绩效的最小影响因素,降低赔款支出、追求承保质量而非数量应当是大多数财险公司的经营准则。(3)车辆险在各个公司和各个年度的平稳性与均衡性均为最高,反映了该险种较其他险种而言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以及各公司对该险种的普遍重视和依赖。2.关于公司视角的研究结论除人保和华安外,各公司经营业绩最好的险种均为车辆险,船舶险是人保公司和华安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最好且相对最稳定的险种。中华和阳光的货运险是经营状况相对最差的险种;人保和都邦的财产险经营业绩和6年平稳性相对最差;有5家公司(安邦、大地、华安、天安、太保)人身险的经营状况不理想;3家公司(华泰、平保和太平)船舶险的经营状况波动性较大且业绩较差。整体而言,车辆险是各公司中的第一大险种,由于各公司经营能力和经营重点不同,其他4个险种的经营状况在各公司呈现不一致状态。从整体上看,赔款支出是大连各产险公司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绩效、改善险种结构的相关建议如下:各产险公司应明确各险种绩效波动的主要原因,强化风险管理;监管部门应倡导各产险公司在持续保持优势险种发展的同时,注重新险种的开发和弱势险种的绩效提高,监管部门应敦促各产险公司明确指标的改进方向,从而实现产险业的均衡发展,推动产险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刘露[9](2012)在《产险业险种绩效分析 ——以大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财产保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所以财产保险对我国保险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产保险是保险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财产保险的职能有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其中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职能和分散风险职能;派生职能是融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和投资职能。财产保险的作用有转移风险作用、均摊损失的作用、实施补偿的作用和抵押贷款的作用。财产保险能消除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我国财产保险发展较迅速,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同时也存在缺点。要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也要时刻总结经验教训,客观的评价自身情况,找出缺陷和问题的矛盾点,保证我国财产保险可持续发展。既然财产保险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此重要,就更应该对我国财产保险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财险保险发展现状,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就此提出建议,促进我国财产保险健康稳定的发展并发挥其职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的产险公司为例,就大连市产险公司各险种在实际运营中的绩效问题实证分析,对大连市产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分险种分公司的层层评价分析,分险种(财产险、车辆险、货运险、船舶险、人身险)分公司的对大连市产险业险种绩效的比较分析、提高险种绩效的改进方向、指标的改进幅度和学习样板几个方面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后进一步得出辽宁省大连市产险公司经营绩效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最后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总结和概括,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改善大连市产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本文通过对大连市13家产险公司的财产险、车辆险、货运险、船舶险和人身险五个险种的经营绩效分析发现,大连市产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值并不高,尤其是货运险和船舶险,说明大连市产险业各险种发展水平不平衡,质量不均衡;各公司的综合绩效值也不均衡,高绩效值主要集中在人保、太平和平安等几家产险公司;此外公司内部自身的发展也不均衡,说明大连市产险公司的综合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大连市产险业持续稳健的发展。本文通过产险业的绩效分析得出,险种的经营绩效值与其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并不是市场占有率高的险种其绩效值就较高,市场占有率低的险种其绩效值就较低。从总体上看,市场占有率(保费收入)高的险种其绩效值相对较高,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人身险的占有率低于船舶险和货运险,但是去绩效值却高于它们,货运险的占有率低于船舶险,其绩效值高于船舶险。表示对大连产险业经营绩效贡献率主要集中在车辆险、财产险和人身险,产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也是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险种中,对其他险种运营和开发的工作及投入的精力、资本都相对较少;当然船舶险和货运险的绩效值较低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两个险种的风险都相对较高,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见要提高险种的经营绩效不能只看重提高保费收入,要注重险种的质量。本文就分析研究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有:积极的开展新产险险种和新的产险业务领域;改变市场集中度的局面,鼓励和激励其他小型产险公司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机制;改善产险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机制,消除恶性竞争,注重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针对我国产险业险种的经营绩效分析不仅从不同产险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分析比较,而且也从不同险种之间进行了绩效评价分析比较;除此之外就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主要是用到数据包络分析的非自由处置模型,非自由处置模型的主要思想就是将部分评估指标作为非自由处置变量、其他评估指标作为自由处置变量纳入以度量待评估决策单元的绩效,本文结合数据确定了未决赔款件数和赔款两个非自由处置变量,四个自由处置变量,分别是保险金额、承保数量、结案件数和保费收入;不足之处就是数据的限制和指标选取的限制,导致本文的实证研究不够全面和准确,另外由于本人对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的研究不够成熟,导致对产险险种绩效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够深入和全面。

王丽珍[10](2012)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研究》文中提出随宏观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环境的改善,我国产险业正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由于产险业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和保费规模的迅速增长,产险业出现了持续的增资热潮,产险公司需要及时补充资本金才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的要求。在这一经济形势下,产险公司必须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优化资本配置状况,并积极寻求融资策略,提前做好融资规划,防止公司陷入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由于产险公司的资本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从整体上对公司做全面分析,实现产险公司相互矛盾、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等一系列经营目标。本文在分析我国产险业资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将产险公司资本管理与多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兼顾公司经营发展的多个目标,研究了产险公司的最优资本规模问题。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关于保险公司资本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整体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产险业资本管理理论与我国的资本管理现状。资本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本章在梳理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我国产险业的经营现状。利用34家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建立局部联立调整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对资本与组合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增加使产险公司能够承担更多风险,但风险一定程度内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增资压力;保费增长是导致资本增加的主要因素,规模发展对资本要求的必然性掩盖了我国产险公司盈利能力差的现状;偿付能力充足的公司改变资本和风险的速度大于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长期而言,通过外部融资来提高偿付能力、维持业务的继续发展只能暂时缓解发展压力,并非长久之计。但是短期来看,在当前产险业盈利能力差的现实条件下,产险公司在合理利用资本并严格控制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寻求融资渠道,及时补充资本金以满足业务和机构发展的需要,防止偿付能力风险。所以当前产险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最优的资本规模问题。第三章:产险公司资本规模的多目标属性和多目标规划理论。产险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但是其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多个管理目标。这些目标主要包括公司规模、经营利润、资本回报率、风险控制、监管要求等。产险公司的多目标属性使得资本管理也必然从多目标的角度展开,所以产险公司资本的最优规模也需要从多目标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讨论了价值增值、资本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监管要求等目标。随后,本章介绍了多目标规划理论,系统梳理了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第四章: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和资产配置。本章针对产险公司经营中要实现的价值增值最大化、财务困境成本最小化和投资风险最小化目标,建立了承保风险和监管约束下的多目标最优规划模型。利用产险公司的赔付率数据拟合得到Copula函数,然后生成随机损失数据,并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设定参数对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重点研究了不同权重、理想值或者预期目标对多目标模型最优决策的影响,并且比较分析了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结果与产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研究发现,基于多目标模型的资本和资产决策能够实现公司的多个目标,有效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防止公司追求单一目标所导致的发展困境,有利于产险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多目标多阶段下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研究。本章考虑了产险公司的长期融资策略,以增加公司价值和控制资本成本为目标,在监管约束和破产约束下建立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的资本规模模型,得到了保险公司的最优增资额度,并在此基础上将单阶段模型推广至多阶段。结果显示,除了保费、净资产、投资收益率之外,增资数额还主要受由摩擦成本率和财务困境成本率之比所决定的损失分位数以及公司可承受的尾部损失影响。产险公司需要以多目标模型为指导,提高融资的目的性和规划性。第六章:资本规模模型的应用分析。本章首先以产险公司的多目标资本规模模型为例,验证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最优决策的合理性。然后本章在检验不同阶段产险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产险公司进行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对现阶段产险公司应用多目标规划理论确定最优资本规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章阐明了多目标规划模型应用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为多目标规划模型在产险公司经营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指导。第七章:结论。

二、论产险业银行保险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产险业银行保险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第2章 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评价
    2.1 产险公司盈利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2.2 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评价
    2.3 产险公司风险调整盈利能力评价探索
第3章 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及文献综述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设计
    3.4 实证结果
    3.5 结论
第4章 险种结构对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及文献回顾
    4.2 中国产险业险种盈利能力比较
    4.3 本量利分析法在险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4.4 结论
第5章 中小规模产险公司投资资产配置研究
    5.1 引言及文献回顾
    5.2 模型的建立及约束条件分析
    5.3 模拟案例研究
    5.4 结论
第6章 营改增对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及文献回顾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我国产险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产险市场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产险市场发展现状
第三章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测算
    第一节 Panzar-Rosse模型简介
    第二节 Panzar-Rosse模型设定及数据结构分析
    第三节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长期均衡状态检验
    第四节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性检验
    第五节 用Bresnahan-Lan模型测算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产险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产险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因素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结构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PR模型的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竞争理论
        2.1.1 完全竞争理论
        2.1.2 不完全竞争理论
        2.1.3 可竞争市场理论
    2.2 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
第三章 中国产险业发展概况
    3.1 经营主体
    3.2 经营状况
        3.2.1 保费收入
        3.2.2 赔付支出
    3.3 经营业绩
第四章 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的实证检验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4 实证检验过程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均衡性检验
        4.4.3 竞争性检验
    4.5 实证检验结论
第五章 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形成成因分析
    5.1 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形成的外部成因
    5.2 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形成的内部成因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宏观政策建议
        6.2.2 微观对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DEA的产险公司效率比较研究 ——两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和研究架构
        1.5.1 研究结构
        1.5.2 研究架构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效率的界定及研究成果
        2.1.1 效率的界定
        2.1.2 效率的基础理论
    2.2 产险业效率的研究方法
        2.2.1 财务指标分析法
        2.2.2 边界分析法
    2.3 DEA评估保险业经营效率文献探讨
    2.4 两岸保险业经营效率比较研究
3 两岸产险业比较分析
    3.1 产险业定义及特性
    3.2 台湾地区产险业概况
        3.2.1 台湾产险业之现况
        3.2.2 台湾产险业之业务概况
    3.3 大陆地区产险业概况
        3.3.1 大陆地区产险业现状
        3.3.2 中国产险业之业务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资料包络分析法
    4.2 研究资料来源
    4.3 研究变量筛选
    4.4 实证设计与流程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营销阶段效率值分析
    5.2 获利阶段效率值分析
    5.3 差额变量分析
    5.4 各分类效率值差异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限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产险市场承保周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承包周期存在性研究
        0.2.2 小波分析在周期测算与考察经济变量关系的应用
        0.2.3 承保周期存在的原因
    0.3 本文研究思路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 承保周期相关理论
    1.1 承保周期的概念界定
    1.2 承保周期的一般考察
    1.3 国内承保周期状况研究发展
    1.4 我国目前的承保周期所处阶段分析
2 承保周期存在性理论分析
    2.1 理性预期假定
    2.2 非理性预期假定
    2.3 各种假说的相互比较
3.小波分析法
    3.1 连续小波变换
    3.2 离散小波变换
    3.3 多分辨分析
4.我国产险业承保周期的存在性检验
    4.1 我国产险业赔付率波动情况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4.3 时间尺度和周期性特征
    4.4 方差图
    4.5 不同险种的小波系数图
5 我国产险业承保周期存在原因的实证分析
    5.1 我国产险业承保周期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
    5.2 模型选择及介绍
        5.2.1 模型选择
        5.2.2 实证模型 ARDL
    5.3 实证研究
        5.3.1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5.3.2 单位根检验
        5.3.3 ARDL 边限检验
    5.4 研究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产险公司经营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及不足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效率理论概述
    2.1 效率理论概述
        2.1.1 效率的相关理论
        2.1.2 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界定
    2.2 效率的分类
        2.2.1 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
        2.2.2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第三章 效率研究方法概述及本文研究方法
    3.1 效率研究方法概述
        3.1.1 传统分析方法
        3.1.2 前沿分析法
    3.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3.2.1 DEA模型及其拓展模型
        3.2.2 曼昆斯特指数及其分解
第四章 我国产险公司效率测算及分析
    4.1 本文样本选取
    4.2 DEA模型中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4.2.1 投入指标的选择
        4.2.2 产出指标的选择
    4.3 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4.3.1 横向比较
        4.3.2 纵向比较
    4.4 动态效率比较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5.2.1 讲究规模与效率相统一
        5.2.2 大力促进产险业技术进步
        5.2.3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5.2.4 深入产险业内部分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我国财险业险种绩效研究 ——以大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3 结构安排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效率理论与财产险效率测度方法
        2.1.1 效率概念的界定
        2.1.2 保险业效率的相关问题
        2.1.3 财产保险效率测度的方法
    2.2 绩效理论与评价方法
        2.2.1 绩效概念的界定
        2.2.2 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
3 我国产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我国产险业发展历程
        3.1.1 旧中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3.1.2 新中国成立后财产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产险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产险业发展的现状
        3.2.2 我国产险业市场结构剖析
        3.2.3 我国产险业产品结构剖析
    3.3 大连产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3.1 大连产险业发展的历程
        3.3.2 大连财产保险发展的现状
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4.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4.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
        4.1.2 DEA方法的基本思路与工作步骤
        4.1.3 DEA有效性与帕累托(Pareto)最优之间的关系
        4.1.4 DEA方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4.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型
        4.2.1 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2R模型
        4.2.2 规模报酬可变模型——BC~2模型
        4.2.3 输出导向模型
5 评估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 评估方法
        5.1.1 绩效评估方法
        5.1.2 绩效平稳性与均衡性分析方法
        5.1.3 绩效指标影响程度分析方法
    5.2 指标选取
        5.2.1 选择指标的要求
        5.2.2 保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3 本文的指标体系构建
    5.3 数据来源
6 险种视角的公司绩效实证分析
    6.1 绩效分析
        6.1.1 财产险
        6.1.2 车辆险
        6.1.3 船舶险
        6.1.4 货运险
        6.1.5 人身险
        6.1.6 均值
    6.2 绩效均衡性与平稳性分析
        6.2.1 绩效均衡性
        6.2.2 绩效平稳性
    6.3 绩效指标影响度分析
        6.3.1 财产险
        6.3.2 车辆险
        6.3.3 船舶险
        6.3.4 货运险
        6.3.5 人身险
    6.4 本章结论
7 公司视角的险种绩效实证分析
    7.1 安邦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1.1 绩效分析
        7.1.2 影响因素
    7.2 大地财产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2.1 绩效分析
        7.2.2 影响因素
    7.3 都邦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3.1 绩效分析
        7.3.2 影响因素
    7.4 华安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4.1 绩效分析
        7.4.2 影响因素
    7.5 华泰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5.1 绩效分析
        7.5.2 影响因素
    7.6 平保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6.1 绩效分析
        7.6.2 影响因素
    7.7 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7.1 绩效分析
        7.7.2 影响因素
    7.8 太保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8.1 绩效分析
        7.8.2 影响因素
    7.9 太平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9.1 绩效分析
        7.9.2 影响因素
    7.10 天安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10.1 绩效分析
        7.10.2 影响因素
    7.11 阳光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11.1 绩效分析
        7.11.2 影响因素
    7.12 永安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12.1 绩效分析
        7.12.2 影响因素
    7.13 中华财险大连分公司绩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7.13.1 绩效分析
        7.13.2 影响因素
    7.14 本章结论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产险业险种绩效分析 ——以大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2 我国产险业险种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我国产险业险种发展历程
    2.2 我国产险业险种发展现状
    2.3 大连产险业险种发展历程与现状
        2.3.1 大连产险业险种的发展历程
        2.3.2 大连市产险业险种发展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
    3.2 非自由处置变量模型
4 大连产险业险种绩效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大连市产险业分险种绩效比较分析
        4.2.1 财产险绩效分析
        4.2.2 车辆险绩效分析
        4.2.3 货运险绩效分析
        4.2.4 船舶险绩效分析
        4.2.5 人身险绩效分析
    4.3 提高险种绩效的改进方向
        4.3.1 指标的改进幅度
        4.3.2 学习样板(参考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产险公司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产险业资本理论与我国产险业资本管理现状
    第一节 产险公司的资本
        2.1.1 资本概述
        2.1.2 产险公司的资本及其分类
        2.1.3 产险公司资本的重要性分析
    第二节 产险公司的资本理论
        2.2.1 资本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2.2.2 资本的成本分析
        2.2.3 资本结构理论
    第三节 我国产险业资本管理现状分析
        2.3.1 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局部联立调整模型以及变量设定
        2.3.3 产险公司资本管理实证分析
        2.3.4 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险公司资本规模的多目标属性与多目标规划理论
    第一节 产险公司资本规模的多目标属性
        3.1.1 产险公司经营的多目标属性
        3.1.2 产险公司资本规模的多目标属性
    第二节 多目标决策问题
    第三节 多目标规划理论
        3.3.1 多目标规划概述
        3.3.2 多目标规划的求解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与资产配置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本模型
        4.2.1 目标的设定
        4.2.2 约束条件
    第三节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4.3.1 损失的分布
        4.3.2 其他参数的设定
        4.3.3 模型求解
        4.3.4 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目标多阶段下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5.2.1 多目标单阶段资本管理模型
        5.2.2 多目标多阶段资本管理模型
    第三节 数据模拟
        5.3.1 参数设定
        5.3.2 模拟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本规模模型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资本规模模型在当前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6.2.1 产险公司不同经营阶段发展的实证分析
        6.2.2 不同发展阶段产险公司的资本管理
    第三节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6.3.1 多目标权重或者优先级设置
        6.3.2 其他局限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论产险业银行保险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研究[D]. 乐敏. 中央财经大学, 2020(12)
  • [2]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婉莹.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3]产险业收入中的投资贡献及国际比较[J]. 王向楠,边文龙.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6(12)
  • [4]基于PR模型的中国产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D]. 佟美琪. 兰州大学, 2016(08)
  • [5]基于DEA的产险公司效率比较研究 ——两岸的实证分析[D]. 庄昭森. 苏州大学, 2015(06)
  • [6]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产险市场承保周期的实证研究[D]. 于舒.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7]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产险公司经营效率比较研究[D]. 徐峰. 广西大学, 2014(04)
  • [8]我国财险业险种绩效研究 ——以大连为例[D]. 曹云波.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9]产险业险种绩效分析 ——以大连为例[D]. 刘露.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7)
  • [10]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险公司最优资本规模研究[D]. 王丽珍. 南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论财产保险业银保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