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及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20)在《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乡村休闲旅游开始起步并逐步迈入了大众游客的日常生活,这为美丽乡村的规范、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性文件,2004年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写入了党章。2013年以来,白银市率先在全省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意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和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打造“自然、生态、休闲、田园”的宜居宜游型美丽乡村。本文是在白银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白银市主城区周边“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13个乡村为研究对象,以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以期拓展村庄规划思路,丰富村庄规划模式,探索白银市美丽乡村发展新路径、乡村规划建设新方法,为白银市建设、发展美丽乡村(Beautiful country)提供实践指导。论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美丽乡村发展经验,通过实地调研白银市周边地区的13个村庄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区域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旅游基础、发展背景等内容,对白银周边地区发展美丽乡村进行了优劣势分析,按照不同的资源禀赋将13个村庄系统化分为四类,明确白银市发展美丽乡村(Beautiful country)的目标、定位和规划重点。通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村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即:白银市水川镇顾家善村、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靖远县平堡镇平堡村、水川镇大川渡村),归纳探索出城郊农(渔)家乐的旅游配套服务、自然风光开发的风景旅游、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乡土人文旅游、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旅游四种适宜于白银市周边地区乡村发展的规划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规划要点进行总结,通过比对四种不同模式规划的定位、理念、原则、重点等差异性和侧重点,进而在休闲旅游视角下,探索白银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规划模式等内容,为白银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提出创新策略,科学、合理、前瞻、可操作性地制定美丽乡村规划,从而为白银市美丽乡村发展找出新的增长极。
高梦琪[2](2020)在《湖北民族地区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研究 ——以恩施大峡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质量不仅是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游客重游率的关键所在。湖北民族地区地处长江三峡旅游区和张家界黄金旅游带之间,且位于源远流长的荆楚和巴蜀古文化圈之间,境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山、水、林、泉、瀑、峡、洞等峡谷景观类型多样,尤其是恩施大峡谷、清江画廊、神农溪等峡谷型景区也已成为独具特色、吸引力较强、游客向往的热点旅游目的地之一。湖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强制消费、景区拥堵、安全隐患大、停车难等旅游质量问题也亟待完善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在构建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民族地区最为典型的峡谷型景区——恩施大峡谷景区的旅游质量进行评估,以期对其他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启迪和经验借鉴。遵循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途径”这一思路来探索性地回答在迈向优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下“如何测评并全面提升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据此,在明晰了峡谷型景区和旅游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语义网络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思想对去哪儿网站上所挖掘的十个峡谷型景区的游客评论进行三重编码,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初步构建了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经过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等修正和优化过程,最终获得包含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景观质量、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体验质量4个系统层以及涵盖食宿行、游购娱、旅游信息、旅游安全、旅游吸引物、知名度、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关怀信任体验、逃避体验、成本体验11个要素层和45个具体指标所构成的优化后的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回答“如何对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进行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对恩施大峡谷景区旅游质量的评价等级和影响游客评价的优劣势因素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的评价等级总体上为良好(73分);(2)系统层中旅游环境质量(82分)的评价等级为优,旅游服务质量(67分)的评价等级为中等,旅游景观质量(71分)和旅游体验质量(70分)的评价等级均为良好;(3)要素层中自然环境(83分)和人文环境(81分)的评价等级为优,游购娱(72分)、旅游信息(73分)、旅游吸引物(70分)、知名度(75分)、逃避体验(75分)和成本体验(70分)的评价等级均为良好,而食宿行(65分)、旅游安全(64分)和关怀信任体验(66分)的评价等级均为中等。根据以上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全面提升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的对策建议:(1)从完善和升级旅游基本要素、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等三方面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2)从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并突出特色和提高景区知名度并开拓客源新市场两方面来提升旅游景观质量;(3)从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并形成优质旅游发展态势和提升旅游监管水平并营造宜居宜游的人文环境两方面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4)从增强游客的关怀信任体验感知、增加旅游活动的适度挑战性和增加旅游产品的活化创新三方面来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胡慧中[3](2020)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位更为显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出现气温日益升高、地面蒸发加剧、降水波动较大、土壤干旱化严重等现象,对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越发不利的影响,使得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北干旱地区应基于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积极探索一条既经济又生态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观光园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引进高效的科学技术和多元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发展的产业链,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业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载体,旅游成为农业增收的新途径,是一种具有较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该研究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理论、旅游产业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同时融入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形成关于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从而指导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并以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为例,为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推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西北干旱地区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理论和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在气候环境、产业发展、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方面均存在特异性,使得该地区农业产业和农业观光园也呈现一定独特的特征。(2)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其景观规划涉及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生态旅游学、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应遵循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科学发展等原则。(3)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可分为主题定位、景观环境形象、功能分区、景观系统规划和游憩项目规划等方面,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使得农业观光园更加人性化,满足游客农业观光、知识学习、游憩体验等要求,达到“用、赏、游”各体系整体最优。(4)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是以当地富硒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和场地现状等为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相协调等原则,可分为苹果种植区、仓储加工区、生态防护区、游憩观光区、综合管理区、科技示范区等。通过系统地整合各个景观要素,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营造美的景观视觉形式,给游客以最佳的视觉感受。
肖妮[4](2019)在《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对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定量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现状、时空演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旅游目的地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必要依据,进而识别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时空演化的影响机理与驱动机制,为提升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围绕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问题,按照“要素—格局—过程—机理”研究范式,以“全域旅游评价体系(要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格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过程)—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机理)”为逻辑主线,综合运用组合权重法、差异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经典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在测度和分析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域旅游空间效应以揭示其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基本理论。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分别构建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两方面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全面量化,并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时序演化分析。第四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结合突变点检验结果,采用自然最佳断裂点、Getis Ord*指数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分别对20002016年中国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变化、热冷点分布演变和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第五章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分别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旅游需求及旅游供给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进行计量分析,从整体、局部和功能结构三个维度揭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总体提高。从三大地带看,中国三大地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处于结构调整期、全面提升期和初期发展阶段。从省域层面看,各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和相对优劣势不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省域结构。全域旅游发展指数和旅游需求综合得分省际差异缩小,旅游供给综合得分日益分化;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缩小。(2)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分布逐渐形成圈层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影响。旅游需求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的空间演变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旅游供给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集聚性。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空间异质性显着,胡焕庸线成为Ⅰ-Ⅲ和Ⅳ-Ⅴ等级、热冷点的分界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存在显着的空间效应,省域全域旅游受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临近省域全域旅游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除空间效应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人口素质、人口规模和交通便捷性等因素是驱动旅游需求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产业结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是驱动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开放度、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本文的创新点为:(1)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旅游系统论为基底,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全面评价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评价提供初步的框架。(2)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通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序演化分析,识别各区域相对优劣势和发展阶段,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因地因时制宜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3)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从空间等级结构、热冷点分布和空间格局方面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规律,为中国省域全域旅游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4)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效应视角分析全域旅游时空演变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为全域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毛丽佳[5](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李佳嘉[6](2019)在《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市场化程度、产业发展规模、经济竞争力和创新水平上领先全国。高度开放的优惠条件、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和舒适的气候条件,使得广东成为我国的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同时,也成为了投资者追捧的热土。然而,地理位置的差异性、省内政策的倾斜、重大项目的分配与统筹使得广东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延伸并映射到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上,导致区域旅游业发展环境不一,旅游竞争力差距较大。因此,进一步了解广东省各区域城市旅游投资环境差异和投资水平,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广东省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后,综合国内外关于旅游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广东省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至2017年广东省21地市的旅游业投资环境的整体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环境评价,同时通过对该省21座城市2017年的旅游投资水平与投资吸引力的GAP空缺分析,最后总结并得出结论:(1)在广东省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中,经济发展环境是对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经济环境的优劣与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保持高度一致性。(2)区域上,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表现出区域的不平衡性发展。珠三角的整体旅游投资环境明显优于粤东西北地区,且区域内城市旅游投资环境极化现象严重。(3)在区域经济与资源分配极不平衡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不是影响地区投资水平的唯一因素。旅游投资资金流向除了受旅游投资环境优劣程度的影响外,还受目的地旅游发展成熟度、资源饱和度以及政策调控等影响,随着地区战略政策的支持与旅游投资资金的流入,粤东西北城市的旅游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与改善,但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广深两大城市旅游投资环境呈现发展缓慢甚至疲软的态势。通过对旅游投资环境的研究与分析,做出科学、正确的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结果不仅能帮助了解地区投资环境优劣,优化投资环境与完善投资政策,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投资者确定最佳投资的区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段晓丽[7](2019)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也为西部的旅游业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赢来了许多机会。因此系统的研究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差异,并努力寻求致使该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表现明显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指导区域城市旅游的合理开发与发展,已变成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区的1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为研究对象。利用指标参考频率统计和专家咨询,选择指标体系并直接借鉴,然后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确定主成分分析法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评价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个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Arc GIS10.2软件绘制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等级分布图,得出时空演变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进展、内容、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的概念(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第三部分为指标体系的选取,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梳理指标体系,接着对各体系中指标进行引用频数的统计再结合专家指导,最终选定使用高频指标最多的现有的指标体系,直接借鉴。第四部分是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和1个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和Excle处理计算数据,得到每个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和各主成分竞争力,最后计算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第五部分为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分析,对已得到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时间维度主要运用Excle进行数据整合,绘制图表,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间维度动态变化特征;空间维度主要运用Arc GIS10.2软件,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演变分布变化特征图,最后结合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各城市旅游水平发展极不平衡,总体上还是属于旅游竞争力较弱区域。2002年至2016年,西部省会城市和重庆中大多数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没有太大变化,其中重庆、成都、西安始终占据前三位;银川、兰州、西宁、拉萨始终在后四位,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分别观察各主成分得分,发现多数城市在各主成分中得分为负值,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低水平”现象。在各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经济实力和旅游业绩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其得分等级。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旅游舒适度对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小。第四和第五主成分为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小,且基本为负面影响。从空间等级演变特征看,2002年至2016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等级处于第四等级强级的城市数量较少,但是处于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即弱级和较弱级的城市数量较多,可见西部地区整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还是比较弱。鉴于此,提出了均衡西南西北地区城市旅游发展,增强城市总体经济实力提高旅游市场投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吸引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旅游舒适度,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乌日很[8](2019)在《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供给侧改革、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及游客意识观念的转变使冰雪旅游成为了多数游客的出行选择。在习近平书记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及“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效应之下我国冰雪旅游更是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国内众多省区重视冰雪旅游并加强力度开发冰雪旅游产品,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冰雪旅游产品,但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主要冰雪旅游目的地的产品进行分析和提出可借鉴学习之处的基础上,对呼伦贝尔市开发冰雪旅游产品进行了条件分析,即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的角度展开了资源评价;其后分析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其中雪塑冰雕等冰雪观赏类、冰雪体育运动和赛事类及冰雪民族节庆类产品的开发最多;然后对以上开发的产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景区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分析总结出已开发的产品存在产品的高同质化、各类产品缺少深度开发、产品宣传力度不足及缺少冰雪旅游品牌等问题,并且从产品内部原因即冰雪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旅游资源缺少深度开发、市场调查不足等及产品外部原因即冰雪旅游整体发展水平、旅游公共服务和专业人才等方面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特色冰雪旅游产品、强化冰雪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强冰雪旅游产品宣传及打造冰雪旅游节庆那达慕品牌等相应对策,并从提高当地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开发产品的保障条件。
南宇[9](2013)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廖晓君[10](2012)在《广州市民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感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十二五”旅游规划的推进,旅游业已经被国家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其发展的标准。因此,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感知成为了学者、游经营者关注的重点。西北五省区是指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该区域占据着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然而旅游客源市场的规模却与这种资源丰度不相匹配。本文以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理论、游客满意度理论以及相关测评模型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广州市民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旅游进行排序分级,旨在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达到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相适合。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感知、游客满意度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理论基础,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游客满意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测评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包括区域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受访者基本信息、出游偏好、旅游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各省区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感知进行了分析;以IPA分析法为基础模型,结合SWOT分析,根据受访者对各景点的评价值对景区和旅游城市分级排序,将40个景点、14个旅游城市分为四个区域:优势区、机会区、劣势区和威胁区;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区域旅游发展,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二、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及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范围及案例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休闲旅游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美丽乡村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乡村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美丽乡村 |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景观美学原理 |
2.2.4 绿色产业理论 |
2.2.5 乡村旅游理论 |
2.2.6 田园综合体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分析 |
3.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3.1.1 浙江安吉县美丽乡村 |
3.1.2 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 |
3.1.3 甘肃省兰州市河口村 |
3.1.4 甘肃省临洮县王家咀村 |
3.2 国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
3.2.1 日本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
3.2.2 欧美国家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
第四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
4.1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发展现状 |
4.1.1 社会发展现状 |
4.1.2 经济发展现状 |
4.1.3 生态环境现状 |
4.1.4 旅游资源现状 |
4.2 白银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存在的问题 |
4.2.1 青壮年劳动人口流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
4.2.2 资源要素约束过紧,阻碍经济快速发展 |
4.2.3 产业方向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
4.2.4 生态敏感性强,环境亟待改善 |
4.2.5 政策落实程度不均衡,延续性较差 |
4.2.6 发展旅游意识不强,示范引导不到位 |
4.3 白银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S) |
4.3.2 劣势分析(W) |
4.3.3 机遇分析(O) |
4.3.4 挑战分析(T) |
4.3.5 SWOT分析结论 |
4.4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系统分类 |
第五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模式探索 |
5.1 基于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顾家善村为例 |
5.1.1 顾家善村现状概况 |
5.1.2 顾家善村优劣势分析 |
5.1.3 顾家善村规划定位 |
5.1.4 顾家善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
5.1.5 顾家善村规划主要内容 |
5.1.6 适合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
5.1.7 基于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
5.2 基于自然风光开发的旅游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龙湾村为例 |
5.2.1 龙湾村现状概况 |
5.2.2 龙湾村优劣势分析 |
5.2.3 龙湾村美丽乡村规划定位 |
5.2.4 龙湾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
5.2.5 规划主要内容总结 |
5.2.6 适合自然风光开发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
5.2.7 基于自然风光开发的旅游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
5.3 基于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人文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平堡村为例 |
5.3.1 平堡村现状概况 |
5.3.2 平堡村优劣势分析 |
5.3.3 平堡村规划定位 |
5.3.4 平堡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
5.3.5 平堡村规划主要内容 |
5.3.6 适合古遗迹保护开发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
5.3.7 基于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人文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
5.4 基于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大川渡村为例 |
5.4.1 大川渡村现状概况 |
5.4.2 大川渡村优劣势分析 |
5.4.3 大川渡村规划定位 |
5.4.4 大川渡村美丽乡村规划总体布局 |
5.4.5 大川渡村规划主要内容 |
5.4.6 适合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
5.4.7 基于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
第六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经验及实施保障措施 |
6.1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特点总结 |
6.1.1 规划定位各不相同 |
6.1.2 规划理念各有差异 |
6.1.3 规划原则因地制宜 |
6.1.4 规划重点各有侧重 |
6.2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施保障措施 |
6.2.1 强化组织领导 |
6.2.2 争取资金保障 |
6.2.3 加大宣传力度 |
6.2.4 明确责任主体 |
6.2.5 引进专家队伍 |
6.2.6 争取土地指标 |
6.2.7 加强区域交流 |
6.2.8 实施动态监测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对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差异化研究 |
7.1.2 提出了适合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四大模式 |
7.1.3 提出了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差异化建议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湖北民族地区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研究 ——以恩施大峡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峡谷型风景区研究现状 |
(二)旅游质量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峡谷型风景区 |
二、旅游质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游客感知理论 |
二、质量管理理论 |
三、旅游服务质量理论 |
第二章 湖北民族地区峡谷型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湖北民族地区峡谷型景区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湖北民族地区峡谷景观概况 |
二、湖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恩施大峡谷旅游发展概况 |
一、恩施大峡谷旅游资源概况 |
二、恩施大峡谷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章 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优化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构建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四、测评指标权重计算 |
第二节 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 |
二、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评价 |
第四章 恩施大峡谷旅游质量提升对策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
一、完善和升级旅游基本要素 |
二、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
三、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
第二节 旅游景观质量提升对策 |
一、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突出特色 |
二、提高景区知名度,开拓客源新市场 |
第三节 旅游环境质量提升对策 |
一、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形成优质旅游发展态势 |
二、提升旅游监管水平,营造宜居宜游的人文环境 |
第四节 旅游体验质量提升对策 |
一、增强游客的关怀信任体验感知 |
二、增加旅游活动的适度挑战性 |
三、增加旅游产品的活化创新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西北干旱地区 |
1.3.2 农业观光园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观光园案例分析 |
2.1 国内案例分析 |
2.1.1 新疆尉犁县生态园 |
2.1.2 宁夏孙家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2.1.3 榆林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科技园 |
2.1.4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 |
2.2 国外案例分析 |
2.2.1 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和精准农业示范园区 |
2.2.2 美国黑莓牧场 |
2.2.3 日本大王山葵农场 |
2.3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1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及特点 |
3.1.1 观光农园 |
3.1.2 农业公园 |
3.1.3 教育农园 |
3.2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质性分析 |
3.2.1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环境特征 |
3.2.2 西北干旱地区产业发展特征 |
3.2.3 西北干旱地区地形特征 |
3.2.4 西北干旱地区历史人文特征 |
3.3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产业特征 |
3.3.1 农业生态的脆弱性 |
3.3.2 产业发展的落后性 |
3.3.3 农业产业的局限性 |
3.4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征 |
3.4.1 产品的独特性与安全性 |
3.4.2 科技的高渗透性 |
3.4.3 强烈的参与性 |
3.4.4 产业发展的延伸性 |
3.4.5 生态效益的突出性 |
3.5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
3.5.1 低碳农业理论 |
3.5.2 产业发展理论 |
3.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5.4 园林美学理论 |
3.5.5 生态旅游学理论 |
3.5.6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3.6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6.1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西北干旱生态农业园 |
3.6.2 低碳环保,保护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 |
3.6.3 科学发展,打造西北旱区农业创新高地 |
3.6.4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融合、高效的旱区农业发展模式 |
3.6.5 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形成旅游开发的整体效应 |
3.7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3.7.1 主题定位 |
3.7.2 景观环境形象 |
3.7.3 功能分区 |
3.7.4 景观系统规划 |
3.7.5 游憩项目规划 |
第四章 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分析 |
4.1.3 项目建设条件 |
4.2 优劣势分析 |
4.2.1 项目优势 |
4.2.2 项目劣势 |
4.3 规划理念与目标定位 |
4.3.1 规划理念 |
4.3.2 目标定位 |
4.4 总体结构与布局 |
4.4.1 总体结构 |
4.4.2 景观布局 |
4.5 专项设计 |
4.5.1 道路系统规划 |
4.5.2 种植系统 |
4.5.3 标识系统 |
4.5.4 景观节点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旅游系统 |
二、全域旅游 |
三、旅游需求 |
四、旅游供给 |
五、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系统论 |
二、空间结构理论 |
三、空间溢出理论 |
四、旅游竞争力理论 |
五、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
六、旅游可持续理论 |
第三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 |
第一节 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概念界定和评价体系 |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四、权重确定 |
五、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析 |
六、全域旅游发展指数计算 |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测度及时序演变 |
二、旅游需求测度及时序演变 |
三、旅游供给测度及时序演变 |
四、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 |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
一、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 |
第四节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二、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三、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四、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第一节 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和突变点检验 |
一、空间演化分析方法 |
二、突变点检验 |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演变 |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演变 |
三、旅游供给的空间演变 |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一、空间分异 |
二、热冷点分布 |
三、空间格局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
二、空间计量模型 |
三、空间效应分解方法 |
四、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效应分析 |
第三节 旅游需求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旅游需求及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
五、小结 |
第四节 旅游供给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节 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三、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
二、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 |
三、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 |
四、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高速发展的旅游业 |
1.1.2 广东省旅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1.1.3 广东省旅游迎接新机遇 |
1.1.4 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广东省投资趋势强劲 |
1.1.5 旅游投资环境是吸引旅游投资重要基础之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区域旅游合作 |
2.1.3 投资环境 |
2.1.4 旅游投资环境 |
2.2 基础理论 |
2.2.1 投资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2 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3 区域合作理论 |
2.2.4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投资环境研究 |
2.3.2 旅游投资环境研究 |
2.3.3 研究评述及启发 |
第3章 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要素分析 |
3.1 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一般要素分析 |
3.1.1 自然与人文环境 |
3.1.2 经济发展环境 |
3.1.3 基础设施环境 |
3.1.4 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
3.2 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专项要素分析 |
3.2.1 旅游资源分析 |
3.2.2 旅游发展规模分析 |
3.2.3 政策环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
4.1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
4.2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
4.2.1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指标确立的原则 |
4.2.2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4.2.3 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指标内容与变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5.3 数据处理 |
5.3.1 权重计算 |
5.3.2 投资环境分值计算与分析 |
5.4 广东省区域旅游投资环境时间序列评价 |
5.4.1 区域经济环境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4.2 区域基础支撑环境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4.3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4.4 区域旅游社会政策环境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4.5 区域旅游综合环境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5 旅游投资导向分析 |
5.5.1 广东省旅游环境吸引力现状分析 |
5.5.2 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GAP空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投资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
6.1 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的对策 |
6.1.1 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巩固旅游投资基础环境 |
6.1.2 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强化旅游投资支撑环境 |
6.1.3 营造区域旅游合作氛围,优化旅游投资环境 |
6.1.4 提升社会政策环境,引导与保障旅游投资 |
6.2 优化旅游投资水平的对策 |
6.2.1 充分尽调了解,避免盲目投资 |
6.2.2 充分把握市场动态,紧跟地方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政策 |
6.2.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延伸旅游产业链 |
6.2.4 围绕自身优势,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的确定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 中国西部12 省市2002-2016 年旅游竞争力评价 |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4.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4.3 2002-2016 年西部省会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 |
5.1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 |
5.2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等级特征 |
5.3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时空演变结论 |
5.4 提升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冰雪旅游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冬季旅游与冰雪旅游 |
2.1.2 旅游产品与冰雪旅游产品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屏蔽理论 |
3 国内外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经验借鉴 |
3.1 国外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经验借鉴 |
3.1.1 国外冰雪旅游产品开发 |
3.1.2 国外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经验借鉴 |
3.2 国内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经验借鉴 |
3.2.1 国内冰雪旅游产品开发 |
3.2.2 国内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经验借鉴 |
4 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4.1 开发冰雪旅游产品的条件 |
4.1.1 自然资源 |
4.1.2 人文资源 |
4.1.3 社会经济环境 |
4.2 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4.3 冰雪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冰雪旅游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 |
4.3.2 冰雪旅游产品缺少深度开发 |
4.3.3 冰雪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足 |
4.3.4 缺少冰雪旅游品牌 |
4.4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4.4.1 内部原因 |
4.4.2 外部原因 |
5 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5.1 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措施 |
5.1.1 开发特色冰雪旅游产品 |
5.1.2 强化冰雪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
5.1.3 加强冰雪旅游产品宣传 |
5.1.4 打造冰雪旅游那达慕节庆品牌 |
5.2 促进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条件 |
5.2.1 提高当地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
5.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
1.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
1.1.2 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
1.1.3 西北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
1.2 研究背景 |
1.2.1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
1.2.2 跨区域空间合作研究视角的忽略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1 跨区域合作视角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
1.3.2 跨区域合作下西北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提升的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4.1 区域旅游合作 |
1.4.2 旅游产业、旅游企业 |
1.4.3 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 |
1.4.4 区域旅游竞争 |
1.4.5 城市旅游竞争力 |
1.4.6 旅游网络、旅游空间结构 |
1.4.7 城市群、城市带、旅游圈、都市圈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内涵与模式 |
2.3.1 区域合作理论内涵与机制 |
2.3.2 一般模式 |
2.3.3 典型模式 |
2.3.4 增长模式 |
2.3.5 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增强区域旅游合作 |
2.4 区域旅游竞合 |
2.4.1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 |
2.4.2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 |
2.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
2.4.4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
2.5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
2.5.1 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差异 |
2.5.2 旅游产品组合的差异性 |
2.5.3 旅游品牌提升的差异性 |
2.5.4 旅游产业合作的差异化 |
2.5.5 旅游企业合作的差异化 |
2.5.6 旅游市场的差异营销 |
2.5.7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的差异化 |
2.5.8 旅游产业集群竟合的差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
3.4.4 共建客源市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
4.1.1 旅游网络 |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
5.1 西北五省区城市发展现状 |
5.1.1 重点旅游城市 |
5.1.2 基于“X”型轴线,开发城市经济带 |
5.2 西北五省区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
5.2.1 旅游节点等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视角 |
5.2.2 等级划分依据和结果:层级梯度中心 |
5.2.3 西北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
5.2.4 等级划分标准 |
5.3 旅游线路分布视角 |
5.3.1 西北区旅游线路分布现状 |
5.3.2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划分 |
5.4.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 |
5.4.1 原则和思路 |
5.4.2 跨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
6.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
6.1.1 西北五省跨区域合作 |
6.1.2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提升 |
6.1.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梯度构建旅游圈(层) |
6.2 实施的策略 |
6.2.1 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
6.2.2 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
6.2.3 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协作网络 |
6.2.4 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 |
6.2.5 圈层的构建 |
6.2.6 逐级推进西北各省区“城市旅游经济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广州市民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旅游者旅游感知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游客满意度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3.相关理论基础 |
3.1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理论 |
3.1.1 概念界定 |
3.1.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分类 |
3.1.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 游客满意度理论 |
3.2.1 游客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3.2.2 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3 游客满意度测度模型 |
4. 广州市民对西北五省旅游目的地感知研究 |
4.1 西北五省区概况 |
4.1.1 区域旅游资源概况 |
4.1.2 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
4.2 研究数据获取方法 |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3.1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
4.3.2 出游偏好分析 |
4.3.3 旅游动机分析 |
4.3.4 影响选择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 |
4.3.5 各省区景点印象分均值与满意度均值分析 |
4.4 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印象分—满意度四象限图 |
4.4.1 景点的四象限图及其优劣势分析 |
4.4.2 旅游城市的四象限图及优劣势分析 |
4.5 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建议 |
5.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及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D]. 刘晶.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2]湖北民族地区峡谷型景区旅游质量评价研究 ——以恩施大峡谷为例[D]. 高梦琪.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D]. 胡慧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D]. 肖妮.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广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 李佳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7]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D]. 段晓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乌日很. 云南大学, 2019(03)
- [9]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05)
- [10]广州市民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感知研究[D]. 廖晓君. 新疆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