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PG系列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1](2021)在《Ni-65WC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磨损和腐蚀是碳素钢机械零部件表面失效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WC增强Ni基熔覆层以其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表面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碳素钢表面制备了微米、亚微米和微纳米复合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分析了不同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及成分分布,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阐明了 WC的尺度效应对Ni基复合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制。本文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激光熔覆及热处理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主要由γ-Ni,WC和W2C组成。高温热处理后的Ni/WC界面互扩散层增厚,有利于增强Ni/WC界面结合力。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熔覆层中Ni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大,熔覆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降低。(2)在大气及3.5wt%NaCl环境下,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大,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冲蚀磨损环境下,熔覆层的磨损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900℃时熔覆层的冲蚀磨损率较未热处理熔覆层降低了约47%。(3)在粘结剂含量 20wt%和20000r/min的雾化造粒工艺下,获得了粒径在50~200μm之间的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团聚复合粉末。在激光功率3000W和扫描速度2mm/s条件下制备的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自上而下的组织形态依次为层状、针状和块状,硬度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在3.5wt%NaCl环境下熔覆层耐腐蚀性能弱于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4)在大气和3.5wt%NaCl环境下,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分别升高和降低,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逐渐增大,磨损机理主要为磨料磨损和疲劳磨损。在冲蚀磨损环境下,熔覆层的冲蚀磨损率较微米级熔覆层降低约72%,归因于亚微米尺度WC具有更高的抗脆性剥落能力。(5)通过改变激光熔覆扫描速度,可以调控亚微米尺度团聚WC的熔融-析出过程,制备了组织致密、界面结合良好的微-纳复合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高激光扫描速度(6mm/s)制备的熔覆层中WC颗粒细小而均匀,自腐蚀电位较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右移了 0.19V。(6)在大气和3.5wt%NaCl环境下,微纳复合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磨损率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大气环境下的磨损机理为脆性断裂磨损、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在3.5wt%NaCl环境下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冲蚀磨损环境下,微纳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磨损率随扫描速度增加逐渐减小,高扫描速度(6mm/s)下的冲蚀磨损率分别为微米、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1/24、1/6。
王欢[2](2021)在《中空多壳层镍基材料的电催化析氧特性及宏量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析氧反应(OER)作为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水分解反应的核心反应之一,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OER过程涉及4个电子转移,动力学缓慢,因此需要借助电催化剂来降低反应的过电位。中空多壳层结构(HoMSs)材料具有较大的有效表面、富集反应物分子、加速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缩短电子传输路径等特点,作为OER电催化剂具有显着优势。而喷雾干燥法不仅工艺简单、产量大,且能够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配比来精确控制材料中各组分的比例。因此本论文采用喷雾干燥法,通过原子取代和构筑异质复合结构的方式分别获得到了 LaCo1-xNixO3-δ HoMSs和NiO-CeO2-δHoMSs,并通过调控缺陷结构和微观结构有效提升了 OER催化活性。同时,立足于喷雾干燥法的特点,通过提升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和雾化干燥效率等措施实现了 HoMSs的宏量制备。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取代量(x,x=0.1、0.3、0.5,0.7、0.9)的LaCo1-xNixO3-δ HoMSs电催化剂。研究发现随着Ni取代量的增加,LaCo1-xNixO3-δ HoMSs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先降低后逐渐增加;当Ni取代量为0.5时,LaCo0.5Ni0.5O3-δ HoMSs具有最小的过电位(330 mV@10 mA/cm2)和最小的Tafel斜率(59 mV/dec)。研究表明Ni的取代调控了 HoMSs中氧空位和晶格扭曲等缺陷,从而提升了材料的电荷转移能力、增加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以及降低了晶体场分裂能,实现了 OER性能的提升。对比研究也证实HoMSs微结构的构筑也能够提升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增强电荷传输和物质传输,进而提升材料的OER性能。最后探索了喷雾干燥法制备纯钙钛矿相HoMSs的普适性,成功制备了 La0.9Ce0.1CoO3、LaCo0.9Mn0.1O3和La0.9Ce0.1Co0.5Ni0.5O3 等 HoMSs 材料。(2)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具有优异氧存储与交换能力的CeO2与具有优异表面活性的NiO构筑成异质复合结构NiO-CeO2-δ HoMSs。研究发现随着CeO2比例的增加,NiO-CeO2-δ HoMSs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先降低后增加,当CeO2比例为0.3时,其OER性能达到最优。这主要是由于异质复合结构NiO-CeO2-δHoMSs的构筑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还引入了氧空位缺陷,从而改善了材料的界面电荷转移能力,提高了 OER性能。而提高焙烧温度会使得材料的比表面积显着下降,氧空位减少,界面电荷转移能力降低,导致NiO-CeO2-δHoMSs的OER性能降低。基于上述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构筑了 Ni/Co、Mo/Ni、Al/Ni和Fe/Ni等多种异质复合结构HoMSs,丰富了 HoMSs材料的多样性。(3)HoMSs材料独特的结构优势使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为使HoMSs材料能够实现工业应用,首要问题是提高其产量。而喷雾干燥法在提高HoMSs材料产量方面具有很大潜力。通过分析喷雾干燥法制备流程,成功研制出了镍基HoMSs的前驱体溶液,并制备得到三明治结构的NiO@Ni@NiO HoMSs。而此前驱体溶液浓度提升后导致其不能彻底雾化干燥。因此分别以氨水和柠檬酸铵对前驱体溶液进行了逐步优化提高了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并设计了多喷头大型喷雾干燥设备提高了对前驱体溶液的雾化干燥效率,成功实现了 NiO@Ni@NiO HoMSs的宏量制备(公斤级),为HoMSs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孔雀[3](2020)在《马铃薯生全粉主食化开发及其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响应马铃薯主食化,本文以马铃薯生全粉为原材料,对其理化性质、糊化特性等性质进行分析,并研发出两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分别为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Gnocchi)、马铃薯早餐粉,以加快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为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1)从营养成分看,生全粉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含量相对较低,水分和灰分的含量较高;从电镜扫描图中可以看到生全粉颗粒形态较为完整;在应用特性方面,它的吸水性、吸油性较低,但冻融性和溶解性高于雪花粉;从糊化特性和热力学分析图看,马铃薯生全粉糊化度低;由此得出,马铃薯生全粉的淀粉结晶结构保持更完整,糊化度更低,更适合用于主食化生产上。(2)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的最佳配方为水添加量为46%,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为45%,糯米粉添加量为2%,谷朊粉添加量为1.5%,面粉添加量4%,黄原胶添加量0.5%,食用盐添加量1%。马铃薯生全粉占干粉比重的83%,远超过其他马铃薯全粉面制品中全粉所占比例。(3)首先对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后的马铃薯速溶粉进行风味物质分析对比,总结出酯类物质是马铃薯速溶粉的主要风味物质,而且喷雾干燥工艺加工出来的速溶粉风味物质最多,味道更加浓郁。以马铃薯生全粉为原料,料液比1∶70混合均匀后,再添加30%鲜榨苹果浆。经预煮、糊化、喷雾干燥等工艺处理后以麦芽糊精、单甘脂、白砂糖、牦牛奶粉等添加剂研发马铃薯生全粉早餐粉。确定了生产马铃薯早餐粉的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0,进风口温度180℃,转速15r/min;麦芽糊精添加量为5%、早餐粉配方最适添加量为60%的喷雾干燥马铃薯全粉、单甘脂5%、白砂糖15%、牦牛奶粉15%。(4)为了使上述两种产品具有更好的功能性,在两种产品最佳配方的基础上将藜麦粉、混合乳酸菌发酵藜麦粉添加到产品中,通过淀粉体外消化、热力学性质分析、汤团的质构分析、电镜扫描等,确定添加了混合乳酸菌发酵藜麦粉的产品性能更优。
王文杰[4](2019)在《复合酶解法制备低致敏奶粉及其工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牛乳是婴幼儿替代母乳的主要食物蛋白来源,但牛乳被FAO/WHO认定为引发过敏的八大食物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婴幼儿对牛乳过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报道,学前儿童的牛乳过敏发生率在1%-17.5%。牛乳中含有30多种蛋白质,都具有潜在的致敏性,其中主要过敏原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而酶水解法能够有效降解这些蛋白质,并且酶水解条件温和与工艺简单,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生产研发低致敏配方奶粉的主要方法。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低致敏奶粉多为国外进口或者贴牌生产,本土的低致敏奶粉品牌还未出现,设计一款自主品牌的低致敏奶粉亟待开发。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方案的建立,低致敏配方奶粉设计及其致敏性的评估和低致敏奶粉生产工厂设计。研究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基于酶与底物之比,酶解时间,初始pH值和酶解温度四个单因素,对三种蛋白酶酶解乳清的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酶解乳清。获得水解效果最佳的条件为先以胰蛋白酶在40.63℃,pH为7.37,E/S为4%的条件下进行水解3h,再以复合风味蛋白酶在52.3℃,pH为7.2,E/S为4%条件下水解3h。2.根据国家标准与母乳的成分以自己生产的水解乳清蛋白粉为原料进行配方设计,调配出低致敏奶粉样品,其风味比酶解乳清有较大提升,苦味不明显。3.通过牛乳过敏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复合酶解后乳清粉中主要过敏原与特异性IgG/IgE结合能力下降显着,经调配后的低致敏乳粉其特异性IgG和IgE结合能力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市售普通奶粉致敏性。进一步对比两种过敏原的抗体结合能力,发现β-乳球蛋白被复合酶降解的程度比α-乳白蛋白大。4.KU812细胞模型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酶解乳清蛋白的刺激组胺、β-己糖胺酶和IL-6的释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组胺的变化最为明显。与市售低致敏乳粉相比,自制低致敏奶粉β-己糖胺酶释放的能力低了16.788%,IL-6释放量低了28.71pg/mL,组胺的释放量低了1.11ng/mL。5.Balb/c小鼠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不同组小鼠的特异性抗体IgE/IgG和组胺的测定,证明成功构建Balb/c小鼠致敏模型;通过检测T细胞分化和细胞因子,评估了不同样品的致敏性,其致敏性变化趋势依次从低到高为市售低致敏奶粉(深度水解奶粉)<酶解乳清<自制低致敏乳粉<市售普通奶粉。6.基于实验室制备的小试低致敏奶粉,并进行工厂设计。确定了低致敏奶粉的工厂平面布局图和设备选型及相关图纸的绘制。设计规模为全年产250吨低致敏奶粉,年销售额10000万元,年净利润为3535.51万元。
范宏亮[5](2019)在《微波、超声波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质影响及多糖工厂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大豆种皮多糖具有凝胶性及乳化性。目前国内外大豆种皮多糖研究局限于提取分离和初步理化性质分析,缺少提取方法对其性质的影响以及产品标准化、工厂设计等方面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微波、超声波及微波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质的影响,并进行大豆种皮多糖产品质量标准的探究以及多糖生产工厂设计。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考察微波辅助提取对大豆种皮多糖性质影响规律,发现各因素对大豆种皮多糖乳液乳化性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经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微波提取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最优的提取条件: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35 min、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乳液EAI(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为46.15 m2/g,Zeta电位绝对值34.3 mV。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大豆种皮多糖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影响大于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超声波提取多糖乳化性较高的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70℃。此条件下乳状液EAI为33.7 m2/g,Zeta电位值为-19.6 mV。提取率方面,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率最高,多糖提取率为13.5%。2.大豆种皮多糖标准制定主要参考GB/T 15624.1-2003《标准化工作指导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达要求。论文制定的标准规定了可溶性大豆种皮多糖的分类、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在现行有关大豆制品卫生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起草相关卫生标准。3.本论文设计的大豆种皮多糖生产线适用于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针对原料、运输成本综合考虑后进行厂址选择,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进行设备选型;依据工艺流程和厂址地理条件分别进行车间布置和总平面设计。
黄业迎[6](2019)在《微米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氯代甲苯氨氧化反应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香腈是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可用于合成农药、医药、塑料、染料、涂料等。氨氧化法可一步合成芳香腈,是工业上制备芳香腈最为经济、简便的方法,而氨氧化法生产芳香腈的关键是开发与底物相适应的催化剂。目前,用于芳烃氨氧化的催化剂多为负载型催化剂,可通过浸渍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最常用的载体为硅胶。对于通过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硅胶的表面,在工业上应用于流化床时,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会因摩擦而流失,导致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另一方面,氨氧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粒度大,会出现流化质量不佳的现象,导致催化剂床层的局部过热,降低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加快活性组分的流失。而喷雾干燥法以纳米硅溶胶为载体,利用纳米粒子在高温下的团聚作用制备微米级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以“混合”的方式构成催化剂颗粒,活性组分内外分布均匀,颗粒细小,流化质量好,可以克服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上述缺点,提高催化剂活性,增大负荷,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论文以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主要内容如下:选用大粒径硅溶胶(L30)、酸性硅溶胶(H30)、催化剂载体专用硅溶胶(S30)、铵型硅溶胶(NH330)和钠型硅溶胶(Na30)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Cr/V比为1:1、金属氧化物含量为50%(wt)的五种不同性质的SiO2负载的VCr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XPS、BET、FT-IR、TPR等一系列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硅溶胶对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金属氧化态、活性组分分散程度、比表面积大小、钒物种还原难易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催化反应的活性和产品的选择性。对于H30、S30和NH330三种硅溶胶所制备的催化剂,均只形成了单斜晶型的CrVO4,是催化反应的活性相,用于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时,均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对氯苯腈收率在74%以上,选择性在75%以上。而对于大粒径硅溶胶(L30)和钠型硅溶胶(Na30)所制备的催化剂,由于其表面钒的分散程度低、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小、钒物种较难被还原,导致其催化活性较低。此外,钠型硅溶胶(Na30)所制备的催化剂中还额外地形成了几乎无催化活性的正交晶型的CrVO4,进一步降低了其催化活性。以催化剂载体专用硅溶胶(S30)为载体,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含量为50%(wt)的不同Cr/V比的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XPS、FT-IR、TPR等一系列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结果发现:Cr/V比对催化剂的晶相组成等结构影响极大,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Cr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氧化性较强的V2O5晶相的形成,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单斜晶型的CrVO4钒铬复合氧化物,同时提高活性组分金属钒的分散程度;随着Cr/V比的升高,催化剂中V4+/V5+的比率上升,钒物种还原时所需的活化能下降,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使底物更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Cr/V比为1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原料对氯甲苯的转化率高达98.11%,产品对氯苯腈的摩尔收率为78.22%,选择性79.73%。而当Cr/V比小于1时,由于形成了monoclinic-CrVO4、orthorhombic-CrVO4和monoclinic-Cr2V4O13的混合晶相,使其催化活性较低。当Cr/V比大于1时,会导致氧化性较强的hexagonal-Cr2O3晶相的形成,使原料发生了过度氧化,降低催化反应的选择性。以催化剂载体专用硅溶胶(S30)为载体,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Cr/V比为1:1的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XPS、TPR、BET、FT-IR等一系列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结果发现,在金属氧化物含量为30%70%的范围内,催化剂只形成单斜晶型的CrVO4;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催化剂中钒的平均价态,提高了催化剂中V4+/V5+的比例,同时降低催化剂中钒物种还原时所需的活化能,有利于催化反应中氧化还原过程的循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将催化剂应用于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时,发现60%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的催化性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原料对氯甲苯的转化率高达99.76%,产品对氯苯腈的摩尔收率为87.44%,选择性87.65%。同时发现,60%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对甲苯及邻、间氯甲苯同样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甲苯(Toluene)和邻、间、对氯甲苯(O-、M-、P-CT)在其上的反应活性顺序为:P-CT>O-CT≈Toluene>M-CT,反应活性是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新[7](2015)在《枯草芽孢杆菌TP-2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中试放大》文中指出化学农药会引起病害的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防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途径。枯草芽孢杆菌对多种植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促生长领域。枯草芽孢杆菌TP-2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以开发为商品化的微生物农药制剂。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制备贮存稳定性高、环境相容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载体吸附菌体作为囊芯,玉米淀粉作为壁材,通过囊芯与壁材比例的单因素试验和喷雾干燥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固态囊芯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为:m(白炭黑):m(玉米淀粉):v(发酵液)=1:3:5、进风温度165℃、进样流量550 mL/h、喷雾压力0.20 Mpa;根据实验室固态囊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利用流化床干燥设备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确定了固态囊芯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为:m(白炭黑):m(玉米淀粉):v(发酵液)=1:1:2,流化床进风温度80℃,从而建立了固态囊芯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放大技术。菌体作为囊芯,玉米淀粉作为壁材,通过囊芯与壁材比例、喷雾干燥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液态囊芯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为:m(玉米淀粉):v(发酵液)=1:1、进风温度145℃、进样流量550 mL/h、喷雾压力0.15 Mpa;根据实验室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利用工业化喷雾干燥设备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确定了离心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为:m(玉米淀粉):v(发酵液)=2:1、进风温度1450C。喷雾干燥所得微胶囊剂在常温贮藏540 d后菌体存活率为87.53%,显着高于可湿性粉剂的贮藏稳定性,有效地延长了微生物农药的贮藏期。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估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当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的用量为30 mg/m2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为71.85%。本试验所得微胶囊剂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无污染,适合产业化生产推广。当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剂生产应用,本试验通过优化与放大所得微胶囊剂的贮藏稳定性高、制备过程无异味,有效地推动了微生物农药的生产应用。
马康[8](2014)在《利用棉籽壳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设计》文中提出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系统综述了木聚糖提取、酶解以及低聚木糖的纯化、检测等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本实验室已有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年产1000吨食品级低聚木糖的工厂设计。本设计首先根据原料产地、交通物流、产品消费等因素将厂址选定在黄河中下游棉产区,然后综合考虑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厂区物流等因素,进行了厂区总平设计和用地规划。根据工厂的产能和工艺技术,进行了原辅料、水、电、蒸汽等耗量的衡算,并对固定投资、人力、设备折旧、运输等费用进行估算,得到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率,确定工艺流程。经过初步核算,本项目占地36062m2,全面投产后年净收益约320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4年,经济效益显着。最后根据衡算的结果,运用CAD平面制图技术,绘制相关图纸。图纸共21张,包括工艺流程图、总平图、物料衡算图、生产车间(含预处理车间、酶解纯化车间和浓缩车间)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管路轴侧图(含蒸汽和自来水)。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膜分离技术,首先主要应用超滤膜过滤设备对糖液脱色和除杂,降低了后续的离子交换柱的压力,减少了水、盐酸、氢氧化钠的消耗,延长了树脂的使用周期。其次应用纳滤膜设备对糖液进行浓缩和脱盐,减少了大约50%的蒸汽耗量,具有显着地节能减排效果,且产品的脱盐率提高,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崔素芬,廖芬,何全光,孙健,张娥珍,辛明,黄茂康,李丽[9](2012)在《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桑葚果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新鲜桑葚果浆为原料,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桑葚果粉。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产品得粉率、含水量、Vc含量等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离心泵转速等离心喷雾干燥设备工艺参数对桑葚果粉产品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是: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100℃,离心泵转速为260 r/min,流量泵流速为24 mL/min。该技术制备桑葚粉效率高,耗能小,且产品风味接近原浆。
谷月[10](2012)在《液体专用干燥设备研制成功》文中研究指明江苏省常州市欧拿干燥设备有限公司针对溶液、乳液、悬浮液和糊状液体物料的特点,研制成功液体专用干燥设备LPG系列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经众多厂家使用,
二、LPG系列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PG系列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论文提纲范文)
(1)Ni-65WC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激光熔覆概况 |
1.2.1 激光熔覆 |
1.2.2 熔覆材料 |
1.2.3 熔覆工艺 |
1.3 WC增强Ni基复合熔覆层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熔覆粉末 |
2.2 实验设备 |
2.3 Ni/WC复合粉末及熔覆层制备 |
2.4 测试表征方法 |
2.4.1 物相分析 |
2.4.2 组织结构及形貌分析 |
2.4.3 硬度分析 |
2.4.4 耐腐蚀性能分析 |
2.4.5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2.4.6 冲蚀磨损性能分析 |
3 热处理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 |
3.1 微观组织 |
3.1.1 相结构 |
3.1.2 组织形貌 |
3.2 腐蚀性能 |
3.3 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 |
3.3.1 硬度 |
3.3.2 往复摩擦磨损性能 |
3.3.3 冲蚀磨损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雾化造粒亚微米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 |
4.1 雾化工艺 |
4.1.1 分散剂 |
4.1.2 粘结剂 |
4.1.3 雾化器转速 |
4.2 微观组织 |
4.2.1 宏观形貌 |
4.2.2 组织形貌 |
4.2.3 相结构 |
4.3 腐蚀性能 |
4.4 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 |
4.4.1 硬度 |
4.4.2 往复摩擦磨损性能 |
4.4.3 冲蚀磨损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微纳复合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 |
5.1 微观组织 |
5.1.1 相结构 |
5.1.2 组织形貌 |
5.2 腐蚀性能 |
5.3 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 |
5.3.1 硬度 |
5.3.3 往复摩擦磨损性能 |
5.3.4 冲蚀磨损性能 |
5.4 不同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性能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中空多壳层镍基材料的电催化析氧特性及宏量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析氧反应简介 |
2.1.1 析氧反应机理 |
2.1.2 析氧反应催化剂评价 |
2.1.3 析氧反应催化剂类型 |
2.2 中空多壳层材料在析氧反应上的应用及优势 |
2.3 中空多壳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1 无模板法 |
2.3.2 软模板法 |
2.3.3 硬模板法 |
2.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3 LaCo_(1-x)Ni_xO_(3-δ)中空多壳层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表征方法 |
3.2.5 电化学测试 |
3.2.6 氧空位含量计算 |
3.2.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2.8 转换频率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空微球制备条件的确定 |
3.3.2 中空多壳层结构形成过程分析 |
3.3.3 LaCoO_(3-δ)中空微球的形貌、物相表征及析氧性能测试 |
3.3.4 LaCo_(1-x)Ni_xO_(3-δ)中空多壳层结构的形貌、组成及物相表征 |
3.3.5 LaCo_(1-x)Ni_xO_(3-δ)中空多壳层结构表而性质研究 |
3.3.6 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分布 |
3.3.7 析氧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8 普适性研究 |
3.3.9 小结 |
4 NiO-CeO_(2-δ)中空多壳层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表征方法 |
4.2.5 电化学测试 |
4.2.6 氧空位含量计算 |
4.2.7 转换频率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前驱体微球成分分析 |
4.3.2 前驱体微球焙烧条件分析 |
4.3.3 NiO-CeO_(2-δ)中空多壳层结构形貌和物相表征 |
4.3.4 NiO-CeO_(2-δ)中空多壳层结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测试 |
4.3.5 NiO-CeO_(2-δ)中空多壳层结构表面性质研究 |
4.3.6 析氧性能测试 |
4.3.7 普适性研究 |
4.3.8 小结 |
5 NiO@Ni@NiO中空多壳层材料的制备及放大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药品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2.4 表征方法 |
5.2.5 喷雾干燥法制备材料的过程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料筛选 |
5.3.2 前驱体微球表征与测试 |
5.3.3 NiO@Ni@NiO中空多壳层结构的形貌、物相和表征 |
5.3.4 NiO@Ni@NiO中空多壳层结构的形成机理 |
5.3.5 NiO@Ni@NiO中空多壳层结构的组成调控 |
5.3.6 NiO@Ni@NiO中空多壳层结构的放大实验 |
5.3.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FQ-8型二流体喷雾干燥设备参数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马铃薯生全粉主食化开发及其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概述 |
1.2 马铃薯生全粉主食化 |
1.2.1 马铃薯生全粉概述 |
1.2.2 马铃薯生全粉研究现状 |
1.3 Gnocchi概述 |
1.4 固体饮料 |
1.4.1 固体饮料概述 |
1.4.2 喷雾干燥技术 |
1.5 藜麦发酵 |
1.5.1 藜麦概述 |
1.5.2 藜麦发酵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马铃薯生全粉物化性质与应用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原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理化性质测定 |
2.3.2 显微结构分析 |
2.3.3 糊化性质测定 |
2.3.4 热力学性质分析 |
2.3.5 吸水性和溶解度测定 |
2.3.6 冻融性分析 |
2.3.7 持油性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理化性质 |
2.4.2 电镜扫描 |
2.4.3 糊化特性分析 |
2.4.4 热力学性质 |
2.4.5 应用特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工艺研发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制作 |
3.3.2 蒸煮损失率 |
3.3.3 感官评价 |
3.3.4 质构测试 |
3.3.5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对面条品质及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2 谷朊粉添加量对面条品质及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3 糯米粉添加量对面条品质及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4 水添加量对面条品质及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5 正交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马铃薯早餐粉工艺研发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马铃薯速溶粉风味化合物的GC-MS检测 |
4.3.2 马铃薯早餐粉技术路线 |
4.3.3 助干剂选择 |
4.3.4 集粉率 |
4.3.5 糊化度 |
4.3.6 感官评价 |
4.3.7 护色剂选择 |
4.3.8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 |
4.3.9 马铃薯早餐粉调味配方优化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速溶粉风味物质分析 |
4.4.2 喷雾干燥助剂量的确定 |
4.4.3 苹果浆添加量的确定 |
4.4.4 苹果浆护色剂的选择 |
4.4.5 料液比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6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7 转子转速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8 喷雾干燥正交试验 |
4.4.9 马铃薯早餐粉调味配方优化 |
4.5 小结 |
第5章 产品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藜麦发酵 |
5.3.2 电镜扫描 |
5.3.3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4 汤团的品质测定 |
5.3.5 淀粉的体外消化 |
5.4 结果分析 |
5.4.1 汤团结果分析 |
5.4.2 速溶粉结果分析 |
5.5 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复合酶解法制备低致敏奶粉及其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牛乳过敏 |
1.2 降低牛乳致敏性的主要方法 |
1.3 低致敏奶粉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酶解乳清的条件优化及低致敏奶粉配置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 |
2.2.2 设备 |
2.3 溶液配制 |
2.4 方法 |
2.4.1 单一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 |
2.4.2 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的条件优化 |
2.4.3 蛋白浓度测定 |
2.4.4 Tricine-SDS-PAGE |
2.4.5 低致敏配方奶粉的调配及产品初步分析 |
2.5 结果 |
2.5.1 单一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的优化 |
2.5.2 三种单一蛋白酶响应面分析与最优条件选择 |
2.5.3 复合酶解最优条件 |
2.5.4 酶解产物分子量电泳分析 |
2.5.5 低敏奶粉配方 |
2.5.6 低致敏奶粉初步评价 |
2.6 讨论 |
2.6.1 关于酶的选择 |
2.6.2 关于奶粉的配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酶解奶粉的致敏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 |
3.2.2 设备 |
3.3 溶液的配置 |
3.4 实验方法 |
3.4.1 低敏奶粉特异性抗体的结合能力测定 |
3.4.2 体外细胞实验评估低致敏奶粉 |
3.4.3 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奶粉致敏性的评估 |
3.5 结果 |
3.5.1 低敏奶粉特异性Ig G和 IgE结合能力 |
3.5.2 低敏奶粉诱导KU812 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能力 |
3.5.3 小鼠动物模型评估奶粉致敏性 |
3.6 讨论 |
3.6.1 低致敏奶粉致敏性评估 |
3.6.2 关于抗原刺激后细胞因子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低致敏奶粉的工厂设计 |
4.1 引言 |
4.2 厂区平面设计 |
4.2.1 厂区平面设计原则 |
4.2.2 工厂平面图 |
4.2.3 厂址选址 |
4.3 生产工艺设计 |
4.3.1 工艺流程图 |
4.3.2 工艺说明 |
4.4 产品质量标准 |
4.5 物料衡算 |
4.6 设备选型 |
4.6.1 设备选型依据 |
4.6.2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及总设备清单 |
4.7 经济技术分析 |
4.7.1 投资估算 |
4.7.2 成本估算 |
4.7.3 利润收益估算 |
4.8 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5)微波、超声波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质影响及多糖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豆多糖的研究现状 |
1.2.2 大豆种皮多糖研究现状 |
1.3 影响多糖乳化特性因素 |
1.3.1 蛋白质的影响 |
1.3.2 分子量的影响 |
1.4 微波及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研究现状 |
1.5 多糖质量标准情况 |
1.6 本课题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波及超声波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特性的影响 |
2.1 微波提取工艺对水溶性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影响规律 |
2.1.1 引言 |
2.1.2 试验原料与试剂 |
2.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大豆种皮多糖的制备 |
2.1.4.2 大豆种皮水溶性多糖-蛋白乳状液的制备 |
2.1.4.3 响应面试验 |
2.1.4.4 乳状液EAI的测定 |
2.1.4.5 乳状液Zeta电位的测定 |
2.1.4.6 多重光散射仪对乳液稳定性分析 |
2.1.4.7 统计与分析 |
2.1.5 结果与讨论 |
2.1.5.1 响应面结果与分析 |
2.1.5.2 乳状液乳化活性分析 |
2.1.5.3 乳状液Zeta电位分析 |
2.1.5.4 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分析 |
2.1.6 试验小结 |
2.2 超声波提取工艺对水溶性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影响规律 |
2.2.1 引言 |
2.2.2 试剂与设备 |
2.2.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4.1 大豆种皮多糖的制备 |
2.2.4.2 乳状液的制备 |
2.2.4.3 乳状液乳化活性EAI的测定 |
2.2.4.4 乳状液Zeta电位的测定 |
2.2.4.5 多重光散射仪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2.2.4.6 统计与分析 |
2.2.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2.5.1 响应面结果分析 |
2.2.5.2 乳状液乳化活性分析 |
2.5.2.3 乳状液Zeta电位分析 |
2.5.2.4 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分析 |
2.2.6 试验小结 |
2.3 微波、超声波及协同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特性的影响 |
2.3.1 引言 |
2.3.2 试剂与设备 |
2.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4 试验方法 |
2.3.4.1 大豆种皮多糖的制备 |
2.3.4.2 乳状液的制备 |
2.3.4.3 SHPS基本理化及多糖含量测定 |
2.3.4.4 SHPS提取率的研究 |
2.3.4.5 SHPS凝胶透明度分析 |
2.3.4.6 表观粘度测量 |
2.3.4.7 乳状液乳化活性分析 |
2.3.4.8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3.4.9 乳状液Zeta电位的测定 |
2.3.4.10 乳状液液滴尺寸测量 |
2.3.4.11 乳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2.3.4.12 乳状液物理稳定性测定 |
2.3.4.13 统计与分析 |
2.3.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5.1 SHPS基本理化成分分析 |
2.3.5.2 SHPS提取率分析 |
2.3.5.3 SHPS多糖凝胶透明度分析 |
2.3.5.4 SHPS表观粘度分析 |
2.3.5.5 乳状液乳化活性分析 |
2.3.5.6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3.5.7 乳状液Zeta电位、粒径、界面张力分析 |
2.3.5.8 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大豆种皮多糖质量标准的研究 |
3.1 大豆种皮多糖的形状、规格 |
3.2 检测项目 |
3.2.1 水分检测 |
3.2.2 灰分的测定 |
3.2.3 蛋白质的测定 |
3.2.4 脂肪含量的测定 |
3.2.5 pH的测定 |
3.2.6 重金属的测定 |
3.2.7 微生物的检测 |
3.2.8 种皮多糖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8.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8.2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8.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8.4 精密度试验 |
2.3.8.5 稳定性试验 |
2.3.8.6 重现性试验 |
2.3.8.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3.8.8 SHPS产品多糖含量测定 |
3.2.9 大豆种皮多糖质量指标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大豆种皮多糖工厂设计 |
4.1 引言 |
4.2 大豆种皮多糖车间平面设计 |
4.2.1 大豆种皮多糖生产车间选址 |
4.2.2 大豆种皮多糖总厂设计原则 |
4.3 工艺设计 |
4.3.1 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
4.3.1.1 产品方案确定 |
4.3.1.2 班产量的确定 |
4.3.1.3 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特点 |
4.4 物料衡算 |
4.5 设备选型 |
4.5.1 设备选型原则 |
4.5.2 主要设备及其参数 |
4.5.3 主生产车间能量衡算 |
4.5.3.1 用电量估算 |
4.5.3.2 用汽量估算 |
4.5.3.3 用水量估算 |
4.5.4 生产车间劳动力分配 |
4.5.5 管路计算与设计 |
4.5.5.1 总车间管路流量计算 |
4.5.5.2 总管路的确定 |
4.5.6 生产车间位置 |
4.5.6.1 车间布置建议 |
4.6 技术经济分析 |
4.6.1 投资估算 |
4.6.1.1 固定资产 |
4.6.2 年经营费用的计算 |
4.6.2.1 生产材料 |
4.6.2.2 水电耗费 |
4.6.2.3 职工工资费用 |
4.6.2.4 年生产总成本 |
4.7 利润 |
4.8 利润率 |
4.9 投资回收期 |
4.10 工厂CAD绘图 |
4.11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艺生产流程图 |
附录2 大豆种皮多糖工厂总平面设计图及3D设计图 |
附录3 主场区平面设计图及3D设计图 |
(6)微米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氯代甲苯氨氧化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腈的用途 |
1.2 芳香腈的制备方法 |
1.2.1 卤代芳烃氰化法 |
1.2.2 由芳香醛、酰胺脱水制备腈类化合物 |
1.2.3 芳香胺为原料制备芳香腈 |
1.2.4 甲基芳烃为原料制备芳香腈 |
1.2.5 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氨氧化法一步转化为芳香腈 |
1.3 芳烃氨氧化催化剂 |
1.3.1 催化剂的载体 |
1.3.2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1.3.2.1 V-Cr体系 |
1.3.2.2 V-P体系 |
1.4 反应条件对芳烃氨氧化的影响 |
1.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4.2 负荷的影响 |
1.4.3 氨比的影响 |
1.4.4 空比的影响 |
1.4.5 添加剂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目的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方法 |
2.1 前言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的制备 |
2.2.2 不同Cr/V比的催化剂的制备 |
2.2.3 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单组分钒、单组分铬的催化剂的制备 |
2.2.5 普通硅胶负载的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
2.3.1 粒度分布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 氨氧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2.4.1 催化剂评价方法 |
2.4.2 产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载体用硅溶胶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表征 |
3.2.5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形貌观察 |
3.3.2 粒度分布 |
3.3.2.1 硅溶胶载体的粒度分布 |
3.3.2.2 催化剂的粒度分布 |
3.3.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5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
3.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3.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3.3.8 氨氧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V比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催化剂的制备 |
4.2.3.1 不同Cr/V比例的催化剂的制备 |
4.2.3.2 单组分钒、单组分铬的催化剂的制备 |
4.2.4 催化剂的表征 |
4.2.5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形貌观察 |
4.3.2 催化剂的粒度分布 |
4.3.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4.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4.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4.3.7 氨氧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催化剂的制备 |
5.2.3.1 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催化剂的制备 |
5.2.3.2 普通硅胶负载的催化剂的制备 |
5.2.4 催化剂的表征 |
5.2.5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形貌观察 |
5.3.2 催化剂的粒度分布 |
5.3.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3.5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
5.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5.3.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5.3.8 氨氧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5.3.8.1 对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 |
5.3.8.2 与普通硅胶负载的催化剂的比较 |
5.3.8.3 甲苯及邻、间氯甲苯的氨氧化反应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枯草芽孢杆菌TP-2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中试放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
1.1.1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作用 |
1.1.2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农药制剂研究现状 |
1.2 微胶囊剂概述 |
1.2.1 微胶囊概述 |
1.2.2 喷雾干燥法微胶囊 |
1.3 番茄立枯病概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枯草芽孢杆菌白炭黑固态囊芯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
1.4.2 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囊芯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
1.4.3 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效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固态囊芯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种和培养基 |
2.1.2 载体和微胶囊壁材 |
2.1.3 仪器和设备 |
2.1.4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2.1.5 喷雾干燥法制备白炭黑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小试研究 |
2.1.5.1 固态囊芯微胶囊剂制备的技术路线 |
2.1.5.2 固态囊芯微胶囊剂制备的方法 |
2.1.5.3 枯草芽孢杆菌吸附载体的选择 |
2.1.5.4 囊芯与壁材比例的选择 |
2.1.5.5 喷雾干燥条件的正交试验 |
2.1.6 流化床干燥法制备白炭黑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中试研究 |
2.1.7 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检测 |
2.1.7.1 制剂的外观评价 |
2.1.7.2 制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7.3 制剂的质量指标分析测定 |
2.1.7.4 制剂的热贮稳定性 |
2.1.7.5 制剂的常温贮藏稳定性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喷雾干燥法制备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小试研究 |
2.2.2 喷雾干燥所得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检测 |
2.2.3 流化床干燥法制备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中试研究 |
2.2.4 流化床干燥法所得固态囊芯微胶囊剂的检测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液态囊芯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种与培养基 |
3.1.2 微胶囊的壁材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 |
3.1.5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3.1.6 喷雾干燥法所得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小试研究 |
3.1.6.1 微胶囊剂制备的技术路线 |
3.1.6.2 微胶囊剂制备的步骤 |
3.1.6.3 米淀粉与发酵液比例的选择 |
3.1.6.4 阿拉伯树胶浓度的选择 |
3.1.6.5 喷雾干燥条件的优化 |
3.1.7 气流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剂的中试研究 |
3.1.7.1 壁材与囊芯比例的选择 |
3.1.8 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剂的中试研究 |
3.1.8.1 壁材与囊芯比例的选择 |
3.1.8.2 进风温度的选择 |
3.1.9 微胶囊剂性能分析测定 |
3.1.9.1 外观评价 |
3.1.9.2 制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1.9.3 制剂的质量指标测定 |
3.1.9.4 制剂的热贮稳定性 |
3.1.9.5 制剂的常温贮藏稳定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结果 |
3.2.2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剂的小试研究 |
3.2.3 实验室所得微胶囊剂性能的测定 |
3.2.4 气流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剂制备的中试研究 |
3.2.5 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剂制备的中试研究 |
3.2.6 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所得微胶囊剂性能的测定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条件和药剂 |
4.1.2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
4.1.3 小区安排 |
4.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
4.1.5 气象资料 |
4.1.6 病害调查 |
4.1.7 药效计算方法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 |
致谢 |
(8)利用棉籽壳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总论 |
1.2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1.2.1 功能性低聚糖概述 |
1.2.2 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 |
1.2.3 国内外低聚木糖的生产工艺与研究进展 |
1.2.3.1 可溶性木聚糖的提取 |
1.2.3.2 木聚糖的水解 |
1.2.3.3 低聚木糖的初步精制 |
1.2.3.4 低聚木糖生产的二次精制与纯品制备和检测 |
1.2.4 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
1.2.4.1 预防龋齿,清新口气 |
1.2.4.2 零热量,难消化的特性 |
1.2.4.3 膳食纤维作用 |
1.2.4.4 调节肠道微生态 |
1.2.4.5 在饲料行业的应用 |
1.2.4.6 其他功能与应用 |
1.2.5 低聚木糖产业状况 |
1.2.6 棉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优势 |
1.2.7 设计的内容和思路以及工艺特点 |
第2章 厂址选择 |
2.1 厂址选择的依据 |
2.2 厂址选择的条件 |
2.2.1 交通物流 |
2.2.2 基础设施 |
2.2.3 人力资源 |
2.2.4 气候与环境 |
2.2.5 地形与地址 |
2.2.6 政策支持 |
2.2.7 区域经济优势 |
第3章 厂区总平 |
3.1 总平设计的原则 |
3.2 厂区总平设计 |
3.3 利用棉籽壳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二厂厂区总平图 |
第4章 生产工艺设计 |
4.1 生产方案 |
4.2 工艺流程 |
4.3 基本步骤 |
4.3.1 棉籽壳的预处理 |
4.3.2 酶解和初步纯化 |
4.3.3 超滤 |
4.3.4 低聚木糖的二次纯化 |
4.3.5 浓缩与喷雾干燥 |
4.3.6 产品的规格与包装 |
4.4 工艺特点 |
第5章 工艺计算 |
5.1 物料衡算 |
5.1.1 全厂总物料衡算主要内容 |
5.1.2 工艺技术指标和基础数据 |
5.2 原辅料消耗及中间产品衡算 |
5.2.1 总反应式及原辅料耗量 |
5.2.2 中间步骤的相关产物的量(体积) |
5.2.3 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关计算 |
5.2.5 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总物料衡算表 |
5.3 热量衡算 |
5.3.1 计算步骤 |
5.3.2 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热量衡算表 |
5.4 水量衡算 |
5.4.1 计算步骤 |
5.4.1.1 预处理用水 |
5.4.1.2 酶解罐清洗用水 |
5.4.1.3 压滤机滤布清洗用水 |
5.4.1.4 离子交换工段用水 |
5.4.1.5 清洁用水 |
5.4.1.6 锅炉蒸汽用水 |
5.4.1.7 纳滤过滤降温用水(冷却水) |
5.4.1.8 总耗水量 |
5.4.2 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水量衡算表 |
5.5 电量衡算 |
5.5.1 计算步骤 |
5.5.1.1 预处理工段 |
5.5.1.2 酶解除杂工段 |
5.5.1.3 浓缩精制工段 |
5.5.1.4 其他生产设备 |
5.5.1.5 生产辅助用电 |
5.5.2 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电量衡算表 |
第6章 设备计算与选型 |
6.1 主要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选型 |
6.2 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主要设备一览表 |
第7章 其他 |
7.1 生产车间平面布置 |
7.1.1 车间工艺设计 |
7.1.2 生产车间布置图 |
7.1.3 车间的非工艺部分设计 |
7.1.4 卫生要求 |
7.2 公共与辅助工程 |
7.2.1 公共工程 |
7.2.2 辅助工程 |
7.3 投资概算 |
7.3.1 投资总估算 |
7.3.2 资金来源及用款计划 |
7.4 工厂人员组织架构与劳动定员 |
7.4.1 工厂组织架构 |
7.4.2 人员分配 |
7.5 经济效益衡算 |
7.5.1 吨产品成本估算 |
7.5.2 效益收入估算 |
7.5.3 回收期估算 |
第8章 结论 |
附图一 厂区总平图 |
附图二 物料衡算图 |
附图三 物料流程图 |
附图四 工艺流程图 |
附图五 预处理车间平面布置图 |
附图六 预处理车间A-A剖面图 |
附图七 预处理车间B-B剖面图 |
附图八 预处理车间蒸汽管路轴侧图 |
附图九 预处理车间自来水管路轴侧图 |
附图十 酶解车间一楼平面布置图 |
附图十一 酶解车间二楼平面布置图 |
附图十二 酶解车间A-A剖面图 |
附图十三 酶解车间B-B剖面图 |
附图十四 酶解纯化车间蒸汽管路轴侧图 |
附图十五 酶解纯化车间自来水管路轴侧图 |
附图十六 低聚木糖浓缩车间一楼平面布置图 |
附图十七 低聚木糖浓缩车间二楼平面布置图 |
附图十八 低聚木糖浓缩车间A-A剖面图 |
附图十九 低聚木糖浓缩车间B-B剖面图 |
附图二十 浓缩车间蒸汽管路轴侧图 |
附图二十一 浓缩车间自来水管路轴侧图 |
附图二十二 设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科研成果 |
附件 |
(9)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桑葚果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产工艺 |
1.2.2 操作要点 |
1.2.2.1 原料前处理 |
1.2.2.2 桑葚果浆制备 |
1.2.2.3 桑葚粉制备 |
1.2.3 优化实验设计 |
1.2.3.1 单因素实验 |
1.2.3.2 正交实验 |
1.3 分析方法 |
1.3.1 水分含量测定 |
1.3.2 得粉率[9] |
1.3.3 溶解性测定[10] |
1.3.4 VC含量测定[11-13] |
(1) HPLC分析条件: |
(2) 配试剂: |
(3) 不同浓度标准溶液配制: |
(4) 样品处理: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Vc标准曲线 |
2.2 桑葚粉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确定 |
2.2.1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桑葚粉的影响 |
2.2.2 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桑葚粉的影响 |
2.2.3 离心泵转速对喷雾干燥桑葚粉的影响 |
2.2.4 进料泵流量对喷雾干燥桑葚粉的影响 |
2.3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优化实验验证结果 |
3 结论 |
四、LPG系列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论文参考文献)
- [1]Ni-65WC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D]. 刘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中空多壳层镍基材料的电催化析氧特性及宏量制备[D]. 王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马铃薯生全粉主食化开发及其工艺优化[D]. 孔雀. 青海大学, 2020(02)
- [4]复合酶解法制备低致敏奶粉及其工厂设计[D]. 王文杰. 南昌大学, 2019(02)
- [5]微波、超声波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乳化性质影响及多糖工厂设计[D]. 范宏亮. 渤海大学, 2019(01)
- [6]微米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氯代甲苯氨氧化反应性能研究[D]. 黄业迎.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枯草芽孢杆菌TP-2微胶囊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与中试放大[D]. 马新. 华东理工大学, 2015(12)
- [8]利用棉籽壳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工厂设计[D]. 马康.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6)
- [9]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桑葚果粉[J]. 崔素芬,廖芬,何全光,孙健,张娥珍,辛明,黄茂康,李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11)
- [10]液体专用干燥设备研制成功[J]. 谷月.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