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朗读与演奏中的断奏记谱法

论钢琴朗读与演奏中的断奏记谱法

一、试谈钢琴读谱和弹奏中的staccato记号(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1](2020)在《探究钢琴组曲《春之旅》的演奏技巧》文中认为丁善德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春之旅》组曲创作于1945年,由四首乐曲组成:《待曙》《舟中》《杨柳岸》《晓风之舞》。该组曲是丁善德第一部正式发表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春之旅》组曲采用了标题性音乐这一形式入手,探寻四首曲子标题之间的联系。紧扣“演奏”二字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结合笔者自己演奏实践的亲身体会,对该组曲进行演奏技巧探究。并从舞台实践中总结心得体会,从而认识到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技术技巧的解决,而是全方位的情感表达,要多维度的理解作品,才能更好的实现属于自我的二度创作。

王诗卉[2](2018)在《“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钢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慕课、微课、“于斯课堂”等“互联网+”背景下的钢琴教学新方式层出不穷,它们打破了传统钢琴教学的方式,重组了钢琴教学的时空关系。本研究主要以大连佳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开发“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平台为基础,探索将“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平台应用于钢琴教学的可行性及合理教学方式,以弥补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不足,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予以论述:1.文献法,在研究初始,笔者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与整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提供参照;2.实证研究法,对“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进行具体的钢琴实践教学,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客观的总结出“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存在的优点与不足;3.在“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实践结束后,笔者对学生家长及钢琴教师开访谈,从访谈中总结“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4.观察法,在“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观察学习者的回课情况、上课表现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并进行实时记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研究对“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并阐述了相关的学习理论基础。同时,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进行介绍,总结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第二部分:本研究选择了“快乐斑马”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研究基础,对“快乐斑马”网络教学平台的软硬件具体功能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本章先对“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构建的原则进行拟定,后根据教学模式的五大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教学评价)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第四部分:在对“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后,笔者展开了具体的钢琴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结束后,笔者通过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教学实录去了解该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第五部分:通过对访谈结果、教学实录的分析,总结“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的教学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本研究发现,将“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平台应用于传统钢琴教学中具有可行性,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钢琴学习者真正受益于网络技术,而且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参与性、交互性、学习深度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显着的教学效果,对促进学习者技能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李思囡[3](2017)在《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带动下,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传入中国,在中国落地生根。本是来自西方的西洋乐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在中国推广和运用。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历史中,伴随着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生根开花,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也日益完善和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中国钢琴家们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赛事上多次获奖。到了21世纪,中国钢琴家们更是在国际赛事中硕果累累,在中国钢琴教学体系下培育了许多优秀钢琴人才,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钢琴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靠中国自己的钢琴教师队伍,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培育出世界级的钢琴人才。在这种巨大的成功下,我们应该充分回顾和分析中国二十世纪各阶段钢琴教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成长轨迹。中国钢琴教学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钢琴演奏、钢琴音乐创作及钢琴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绩,说明钢琴在20世纪的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脉络,梳理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找出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探寻其发展成因。以史为据,以史为鉴,更好地推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助力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振兴与繁荣。本文以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传承脉络为基础,年代划分为基本手段,从钢琴教学概况、钢琴教学理论发展情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钢琴教材等方面逐一阐述。其中各时期的钢琴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钢琴教学理论发展和钢琴教学教材编写这三个方面加以扩展分析,力争系统地阐述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并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高度,探索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体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由最初的借鉴与汲取、开拓与进取、再到发展与创新,使钢琴教学理论由量变到质变,无论在教学着作、期刊论文、还是在钢琴教材方面都取得了丰厚成果,并以当代钢琴研究领域的成果为参照,进一步探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希望通过上述这些理论途径,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中国20世纪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样态。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同中国钢琴艺术一道,都面临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民族化的问题。中国钢琴教学理论要从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沉淀中汲取营养,利用外来乐器——钢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来指导钢琴这一外来乐器的教学实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钢琴人才,发展中国钢琴艺术。

张静[4](2014)在《论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融合》文中研究说明钢琴是乐器之王,是现代音乐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西洋乐器。因而,钢琴教学在各级音乐教育机构的音乐学课程设置当中,也基本都是作为主要课程出现的。而且,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以及各类学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都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因而,钢琴在当代公众的音乐教育、音乐欣赏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音乐本身与人的情感之间关系至为密切,所以我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就提出了“礼乐教化”的音乐德育方法。虽然这种说法具有其特定的局限性,但它也的确道出了钢琴教育对于德育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促进作用。时光从春秋时代流淌到了今天,在目前“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指引下,如何能进一步发扬音乐教育对于德育的促进作用,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乐器之王”、在当代公众的音乐消费、音乐教育、音乐欣赏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都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钢琴音乐,理应成为这一课题的优先研究对象。故而,本次论文写作,笔者选择了“论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融合”这个题目。希望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来探寻实现钢琴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开展。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等信息;第二部分阐述钢琴教育的普遍优势及现状;第三部分论述德育的内涵及原则;第四部分论述钢琴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及方法和途径;第五部分从“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这两个方面,来归纳钢琴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的实践经验;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徐瑞珍[5](2014)在《浅谈作为合格伴奏者应具有的素养》文中研究说明钢琴伴奏作为声乐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在音乐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示着它特有的艺术价值。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既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有很高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修养,才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赵娟[6](2013)在《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溯源于西方的钢琴,已经是与当今中国音乐形影相随的文化载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钢琴一直是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的,普及性最广、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乐器,钢琴课程在我国音乐教学中涉及的绝非仅系一种乐器的教学,而更关系到整个国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事业的根本。钢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钢琴课程,钢琴课程承担着选择、传承与创新音乐文化的天然使命。因此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钢琴教育的根基---钢琴课程。本论文从文化学的视角对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进行审视,针对当今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缺失问题进行研究,以文化中的钢琴课程与钢琴课程中的文化两条线索展开论述,主要目的在于阐明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本质,探求钢琴课程的文化内涵,对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进行文化重塑。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组织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言:关注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以文化的视角。本章主要陈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综述;阐述研究的国际课程研究背景、文化学与音乐人类学研究背景及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思路、视角及方法。第二章,中国钢琴课程的本土化历程。本章主要对钢琴课程在中国一百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钢琴课程在中国的发展分为萌芽与探索阶段(1840年-1949年),发展与停滞阶段(1949年-1978年)与振兴与崛起阶段(1979年至今)。前两个阶段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发展极为缓慢,从第三个阶段起才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章以这三个发展阶段为研究对象,对钢琴课程的教学机构、教学模式、教材与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与梳理,从中反映出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当今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现状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原理概述。一方面主要依据特定课程理念及相应的课程政策文件(如音乐课程标准等),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对音乐文化以及钢琴课程的关系的认识。首先音乐文化与钢琴课程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音乐与文化、钢琴与音乐文化以及钢琴课程与音乐文化等多维关系来阐述。接着以文化的、审美的、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钢琴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文化品性。然后阐述钢琴课程对音乐文化的生成与积淀功能、传承功能、选择功能、创造功能以及文化交往与和谐社会功能。最后论述钢琴课程的文化旨趣所在,即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与文化修养,具有音乐创造力的“文化人”。第四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批判。本章首先重点批判了钢琴课程目标文化的“工艺学模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遮蔽。随后从课程内容文化层面批判了钢琴课程内容以演奏技能和曲目为中心的片面单一,以及钢琴课程中音乐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在钢琴教学文化层面则批判了当今社会音乐教育钢琴教学脱离儿童的生活世界以及音乐创造能力的严重萎缩与衰退的问题;在钢琴课程评价文化的层面批判了以钢琴考级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钢琴课程对“人"的忽视以及导致音乐创造力衰竭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文化的观点。第五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理念的文化建构。本章提出建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主体性”、“综合性”、“创造性"等三个课程理念。首先提出确立儿童在钢琴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钢琴教学原则以及钢琴课程的内在价值——激趣及激趣的原则。随后阐释了雷默的“综合性”音乐课程观以及“综合性”钢琴课程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内容。最后提出发展钢琴即兴编创能力提升音乐“创造性"的观点以及世界着名音乐教学法的音乐创造教学的启示两方面内容。第六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的文化建构。本章首先提出钢琴课程的三维总体目标;具体阐述了“以音乐能力为中心”的钢琴课程目标内容;论述了钢琴课程目标与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然后对钢琴课程内容从音乐感受与欣赏、钢琴弹奏技巧与识读乐谱、钢琴即兴编创内容、以及乐曲诠释与多样性音乐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阐释和构建。最后从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钢琴教学及教学组织原则、“综合性”钢琴教学的实施以及钢琴即兴编创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钢琴课程教学文化的构建。结语,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人文回归”。本部分阐明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要解决钢琴课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就要正本清源,使钢琴课程从偏离其文化本质的道路上走向“人文回归”的正轨上来,从而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创造性人才,建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的钢琴课程文化。这是21世纪钢琴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使命和新的契机,未来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必定是“人文”引领的钢琴课程。

郭璨[7](2013)在《谈钢琴演奏中的“情”与“声” ——以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钢琴演奏艺术是由人在大脑感官意识上建立起的一种艺术学科,这门艺术学科的组成是由演奏者和欣赏者来构成,是演奏者通过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演奏出不同的情感色彩传递给欣赏者,由此来体现出钢琴演奏艺术的内涵,所以钢琴演奏艺术是一门不断创造的听觉艺术,钢琴演奏艺术还是一门涉及了集合心理学、音乐美学、生理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科,它的诞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钢琴演奏艺术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学科,演奏者不但要求具有熟练的演奏技巧,还需要对钢琴作品有一个详细的分析能力,清楚的了解所演奏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作品的风格结构,这样才能通过钢琴的演奏去驾驭这部作品,揭示出此作品的意蕴,由此完美的展现给乐曲的欣赏者。因此,只有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奏效果才能称为钢琴的演奏艺术。我国自古以“礼乐之邦”的美名着称,至今,国内外的钢琴演奏者都没有停止过对演奏活动的审美。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钢琴演奏领域的审美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成就。通过演奏的技巧性来体现作品的真挚情感,就是演奏者通过把领悟乐曲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注入声音,使得弹奏出来的声音独具美感,在欣赏者面前呈现演奏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与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做到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声情并茂”。研究钢琴在演奏中的情感、声音以及“情”与“声”相结合的这个课题的思想,源于笔者在这十几年钢琴学习生涯中的深刻体会。随着现在教育体制的改革,经济水平逐步的提高,钢琴学习作为一种可以陶冶人们情操,塑造人们艺术形象的精神文化,开始逐渐的走进了大多数人的家庭,可如何做到真正的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却被许多钢琴学习者所忽略。在钢琴演奏中,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演奏中,重音符轻音色、重技巧轻音乐表现的状态直接导致学者们偏离了学琴的初衷。近年来,随着对钢琴学习的要求日渐增加,关于钢琴演奏学习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搜集钢琴演奏技巧、情感方而的资料,发现在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关于钢琴演奏技巧、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肖邦练习曲创作背景、《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探索肖邦的爱国情怀、《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赏析、演奏技巧、创作特点等文章以及关于在声乐歌曲的演唱中,如何将情感与声音相结合的文章不可胜数,却甚少有针对在钢琴演奏中以及演奏肖邦钢琴练习曲中“情”与“声”相结合的探讨。就本论文写作的思路而言,笔者认为目前音乐学术界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钢琴演奏艺术方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于是试图结合所学的音乐学、音乐美学的理论来对本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因此,笔者希望能够搜集钢琴演奏艺术的相关资料,总结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钢琴演奏艺术中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钢琴演奏中情感、声音以及“情”与“声”的结合进行分析,再以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演奏中的情感、声音、“情”与“声”相结合为例深入研究,并就钢琴演奏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进行归纳性的分析总结,对钢琴演奏中“声情并茂”的重要因素、实现“声情并茂”的首要条件、实现“声情并茂”的关键所在、“声情并茂”在演奏中的表现形式、实现“声情并茂”的重要途径以及《c小调革命练习曲》在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声情并茂”进行详细研究探讨。通过以上的研究,帮助演奏者在对钢琴演奏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地领悟演奏中情感和声音的审美特征,建立良好音乐审美意识,促进演奏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把对生活的领悟、音乐作品以及自己本身的情感相结合,“声情并茂”的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以情带声”的给音乐欣赏者带去与众不同的钢琴艺术享受。

刘雯[8](2012)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汤普森和巴斯蒂安两人隔了半个世纪,但他们有着雷同的经历,都从一名音乐演奏家转变成一个音乐教育家,并编写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钢琴教程。他们的钢琴教程受到中国琴童的喜欢,并悄然占领了中国钢琴教材的市场。本人以他们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本教程《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编写理念,深入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钢琴教学中的入门方面、技巧结构,音乐表现,视奏能力,曲目来源六个方面的异同,从而提出充分使用这两本教程教学建议。教材之所以受欢迎,首先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其次对于教师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基于《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理论结合实践等特点,笔者提出在使用这两本教程时要保持教材教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遵守幼儿认知心理,提高幼儿的成就感;激发幼儿边弹边唱与合作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秦星[9](2012)在《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的历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艺术学院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综合类高等艺术学府,于20世纪20年代即开展了钢琴教学活动,在为各级各类音乐领域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梳理出20世纪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萌芽、发展、腾飞的历程。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南京艺术学院从“上海美专到1976年”这一时期钢琴教学的发展情况;第二章研究的是南京艺术学院“从1977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钢琴教学的历史轨迹;第三章主要针对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特点作进一步的归纳。文章最后,再以这三部分为基础,总结出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中存在的成绩和问题,力求为我国其它院校的钢琴教学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婧菲[10](2012)在《钢琴演奏技巧训练对音乐表现的影响》文中提出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演奏技巧的训练可以在钢琴上对音乐表现的有诸多影响。而演奏技巧则是使钢琴产生美妙音色的途径与方法。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钢琴演奏技巧对作品处理的影响是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与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钢琴演奏前的基础训练。从弹奏的基本姿势、指法设计等来做好准备工作。第三章:钢琴演奏技巧训练的综合方法,多种音型上分析和解决。第四章:从钢琴演奏技巧中的表现和作用。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不仅对钢琴演奏具有实用价值,对钢琴教学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二、试谈钢琴读谱和弹奏中的staccato记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钢琴读谱和弹奏中的staccato记号(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钢琴组曲《春之旅》的演奏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丁善德与《春之旅》组曲
    1.1 丁善德生平简介
    1.2 《春之旅》组曲的概述
2.《春之旅》组曲的艺术特征
    2.1 乐曲标题的含义与关联
    2.2 乐曲结构
3.《春之旅》组曲的演奏分析
    3.1 待曙
        3.1.1 乐句的划分与处理
        3.1.2 触键与指法
    3.2 舟中
        3.2.1 三连音节奏的稳定
        3.2.2 三声部旋律的分层演奏与高声部长呼吸线条
    3.3 杨柳岸
        3.3.1 引子的导入处理
        3.3.2 声部分层的训练
        3.3.3 左手大跨度琶音的弹奏处理
    3.4 晓风之舞
        3.4.1 跳音与节奏
        3.4.2 八度与刮奏演奏技巧
4.舞台实践心得体会
    4.1 前期准备
    4.2 演奏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观察法
        (四)访谈法
    四、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翻转课堂
        (二)教学模式
        (三)传统钢琴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
        (三)生本教育理论
第二章“快乐斑马”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一、硬件“纠错大师”功能介绍
        (一)视听模唱功能
        (二)快速识谱功能
        (三)自主纠错功能
        (四)合奏模式
        (五)快乐演奏功能
        (六)智能评分功能
    二、软件“快乐斑马”介绍
        (一)教材谱库
        (二)交流互动社区
        (三)快乐琴房
        (四)斑马乐园
第三章“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实施要素分析
    一、“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实施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二)互动性原则
        (三)选择性原则
        (四)有序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自主学习阶段
        (二)面授阶段
        (三)巩固提高阶段
    三、实施条件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二)面授阶段
        (三)课后巩固提高阶段
    五、考核及评价
        (一)考核及评价的具体部分
        (二)考核及评分标准
第四章 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一)《车尔尼 849》第12条
        (二)乐曲《红头绳》
        (三) 巴赫《二部创意》第8条
    二、教学实录
        (一)《车尔尼 849》第12条
        (二)乐曲《红头绳》
        (三)巴赫《二部创意》第8条
第五章 教学与研究反思
    一、平台优势
        (一)延展了教学时长
        (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四)提高了综合素质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知识传授缺乏针对性
        (二)平台技术开发不完善
        (三)部分教师观念滞后
    三、应对措施
        (一)教师录制教学视频
        (二)提升教育软件的开发水平
        (三)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三、研究主要内容、基本观点、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借鉴与汲取——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初创阶段(20 世纪初——建国前)
    一、钢琴教育初步发展与专业性教育萌芽
        (一)五四运动带来钢琴教学初步发展
        (二)战争时期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钢琴教学
    二、初级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外籍音乐家对中国钢琴教学突出贡献及其理论
        (二)留学海外归来的中国音乐家钢琴教学理论及其着作
        (三)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广为应用的钢琴教学译本
    三、中国钢琴教材初步运用
        (一)沿用国外钢琴教材
        (二)创作、编选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材
    四、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开拓与进取——中国钢琴教学理论探索阶段(建国后——文革前)
    一、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钢琴教学局面
        (一)雨后春笋的钢琴教育机构
        (二)钢琴教师队伍的充实与提高
        (三)钢琴教学成果——中国青年钢琴家在国际赛事上硕果累累
    二、探索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以中国钢琴家为主要群体的教师群
        (二)苏联专家对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贡献及教学观点
    三、开创钢琴教材新局面
        (一)编创吸收国内外优秀钢琴教材
        (二)深化中国民族化钢琴教材创作编写
    四、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发展与创新——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阶段(改革开放——20 世纪末)
    一、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学局面
        (一)规模空前的钢琴教育机构
        (二)繁荣似锦的钢琴教学交流合作
        (三)在国际钢琴舞台的全新亮相
    二、钢琴教学理论百花齐放
        (一)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突飞猛进
        (二)期刊、硕博论文快速发展
    三、发展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老一代钢琴家教学理论及其着作
        (二)青年教师钢琴教学理论日益突显
    四、内容丰富、多元化的钢琴教材
        (一)创作多元化的中国钢琴教材
        (二)编译种类繁多、体裁多样的外国钢琴教材
    五、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类别分析
    一、钢琴教学理论着作成果分析
        (一)已出版钢琴教学领域类型分析
        (二)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类型分析
    二、期刊、硕博论文成果分析
        (一)多层次、立体化期刊论文触及钢琴教学各个层面
        (二)期刊论文类型分析
    三、钢琴教材成果分析
        (一)中国符号——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材
        (二)根据对象性分类,编写钢琴教材
    四、小结
    注释
结论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体系
    一、中国钢琴教学理论是中国钢琴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
    二、对具有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的展望
        (一)搭建国际化钢琴教学理论平台
        (二)构建中国民族化钢琴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钢琴教学着作
附录2 钢琴教材
附录3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论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五 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钢琴教育的普遍优势及现状
    第一节 钢琴教育的普遍优势
    第二节 我国钢琴教育面临的现状
第二章 德育的内涵及原则
    第一节 德育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德育的重要原则
第三章 钢琴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法
    第一节 钢琴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 钢琴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中的方式
第四章 钢琴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的实践
    第一节 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第二节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浅谈作为合格伴奏者应具有的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素养
    1、触键方法
    2、踏板运用
    3、力度、速度及节奏控制调节
    4、快速把握音乐作品
二、理论素养
    1、必备的音乐理论知识
    2、对作品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文化素养
四、心理素养
    1、稳定的临场发挥
    2、灵活应变

(6)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关注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以文化的视角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课程的文化研究
        二、关于音乐教育的文化角度研究
        三、中国钢琴课程与教学的文化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课程研究背景
        二、文化学与音乐人类学研究背景
        三、音乐教育哲学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思路
        三、研究视角、方法及意欲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钢琴课程的本土化历程
    第一节 萌芽与探索 钢琴的传入与中国早期的钢琴课程
        一、钢琴乐器在中国的初现与传播(1840以前)
        二、中国早期的钢琴课程(1840年-1949年)
        三、中国早期的钢琴教材与教学法
    第二节 发展与停滞 建国后的钢琴课程(1949-197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钢琴课程的发展与停滞
        二、学习苏联钢琴课程与教学模式
        三、中国社会音乐教育儿童钢琴教材的民族化探索
    第三节 振兴与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1979年-21世纪10年代)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业余钢琴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二、钢琴考级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儿童钢琴教材文化解析与比较
第三章 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原理概论
    第一节 音乐文化与钢琴课程的关系
        一、音乐与文化
        二、钢琴与音乐文化
        三、钢琴课程与音乐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钢琴课程的文化品性
        一、钢琴课程的“人文性”
        二、钢琴课程的“审美性”
        三、钢琴课程的“实践性”
    第三节 钢琴课程的文化功能
        一、钢琴课程生成和积淀音乐文化
        二、钢琴课程传递与传播音乐文化
        三、钢琴课程选择音乐文化
        四、钢琴课程创造音乐文化
        五、钢琴课程促进音乐文化交往、和谐社会
    第四节 钢琴课程的文化旨趣
        一、培养有“音乐素养”的“文化人”
        二、培养有音乐创造力的人
第四章 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批判
    第一节 钢琴课程目标的文化批判
        一、钢琴课程目标的“工艺学模式”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遮蔽
    第二节 钢琴课程内容的文化批判
        一、钢琴课程内容片面单一
        二、钢琴课程内容音乐文化精神的缺失
    第三节 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批判
        一、定量记谱为中心的钢琴教学导致音乐创造能力的萎缩和衰退
        二、钢琴课程教学脱离儿童生活世界
    第四节 钢琴课程评价的文化批判
        一、以考级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课程文化对“人”的忽视
        二、应试教育下钢琴课程的文化创造力衰竭
    第五节 钢琴课程体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五章 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理念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主体性”钢琴课程理念文化建构
        一、儿童在钢琴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钢琴教学原则
        三、“激趣”——钢琴课程的内在价值
    第二节 “综合性”钢琴课程理念文化建构
        一、雷默“综合性”音乐课程观及其启示
        二、“综合性”钢琴课程理念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创造性”钢琴课程理念文化建构
        一、发展钢琴即兴编创能力提升音乐“创造性”
        二、世界着名音乐教学法“创造性”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第六章 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文化建构
    第一节 钢琴课程目标文化建构
        一、钢琴课程的三维目标文化构建
        二、钢琴课程音乐能力目标建构
        三、钢琴课程目标与儿童音乐能力发展
    第二节 钢琴课程内容文化建构
        一、听觉感知与欣赏
        二、钢琴弹奏技巧与识读乐谱
        三、钢琴即兴编创内容
        四、乐曲阐释与多样性音乐文化
    第三节 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建构
        一、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钢琴教学
        二、“综合性”钢琴教学的实施
        三、钢琴即兴编创教学策略
结语 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人文回归”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谈钢琴演奏中的“情”与“声” ——以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
    1.1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市美
    1.2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
    1.3 《c小调革命练习曲》演奏中的情感
2. 钢琴演奏中的声音
    2.1 钢琴演奏中声音的审美
    2.2 钢琴演奏中声音的表现
    2.3 《c小调革命练习曲》演奏中的声音
3. 钢琴演奏中的“情”与“声”结合
    3.1 钢琴演奏中的“以声传情”
        3.1.1 “以声传情”的涵义
        3.1.2 钢琴演奏中“以声传情”的表现形式
    3.2 钢琴演奏中的“以情带声”
        3.2.1 “以情带声”的涵义
        3.2.2 “以情带声”的艺术表现
        3.2.3 “以情带声”的心理表现
    3.3 钢琴演奏中的“声情并茂”
        3.3.1 “声情并茂”的涵义
        3.3.2 实现“声情并茂”的重要因素
        3.3.3 实现“声情并茂”的首要条件
        3.3.4 实现“声情并茂”的关键所在
        3.3.5 实现“声情并茂”的重要途径
        3.3.6 “声情并茂”在演奏中的表现方式
    3.4 《c小调革命练习曲》在钢琴演奏中的声情并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二) 外国文献
    三、研究内容
    四、拟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方法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 研究的特色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汤普森与巴斯蒂安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简介
    第一节 汤普森的幼儿启蒙钢琴教程简介
        一、约翰·汤普森与他的钢琴启蒙教程
        二、《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编写理念
    第二节 巴斯蒂安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简介
        一、巴斯蒂安与他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
        二、《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编写理念
第二章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比较
    第一节 入门方式的比较
    第二节 技巧结构安排比较
        一、触键
        二、音程、和弦和音阶
        三、踏板
    第三节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比较
        一、图文并茂的乐理试题
        二、乐理知识学习的步骤
    第四节 视奏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音乐的表现的比较
    第六节 曲目来源的比较
第三章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保持教材教学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第二节 遵守幼儿认知心理,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第三节 激发幼儿边唱边弹与合作式学习
    第四节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第五节 注重幼儿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的历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价值及创新点
第一章 探索中艰难起步—从 1921 年至 1976 年
    第一节 从上海美专至 1957 年:起步
        一、 钢琴教学的初步建立(1921 年至 1952 年)
        二、 华东艺术专科学校钢琴教学的艰难发展(1952 年至 1958 年)
    第二节 1958 年至 1966 年:摸索
        一、 高水平钢琴师资队伍的初建
        二、 钢琴学科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1966 年至 1976:停滞
第二章 新时期的飞速发展—从 1977 年至 2000 年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学发展概况
        一、 音乐教学发展概况
        二、 专业钢琴教学蓬勃发展
        三、 艺术实践与文化交流
    第二节 钢琴师资与教研活动
        一、 八十年代的主要师资
        二、 九十年代以来的师资
        三、 主要的教科研活动
    第三节 钢琴教学
        一、 本科主科教学
        二、 附中主科教学
        三、 钢琴副科教学
第三章 南艺钢琴教学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钢琴艺术的内在培育
        一、 思维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二、 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三、 形象化教学
        四、 “授之以渔”的教学
    第二节 钢琴艺术的外在展示
        一、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二、 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三、 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重视·区别·开拓—副科钢琴教学的特点
        一、 重视
        二、 区别
        三、 开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录Ⅴ
附录Ⅵ
附录Ⅶ
附录Ⅷ
致谢

(10)钢琴演奏技巧训练对音乐表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钢琴演奏技巧对作品处理的影响
    1.1 分句时易忽略的问题
        1.1.1 关于弧线
        1.1.2 关于华彩段
        1.1.3 关于踏板
        1.1.4 关于休止符
    1.2 钢琴演奏技巧对音色的调控
        1.2.1 技巧与钢琴音色的关系
        1.2.2 钢琴演奏技巧对调控音色的帮助
        1.2.3 触键对钢琴音色的影响
        1.2.4 四个要素决定了触键方式音色的变化
2 钢琴演奏前的基础训练
    2.1 弹奏基本姿势
        2.1.1 手指
        2.1.2 手腕
        2.1.3 手臂
    2.2 琴前的坐姿及身体姿势
    2.3 慢速练习
    2.4 指法的设计
        2.4.1 指法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4.2 指法设计的原则以及影响因素
        2.4.3 指法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3 钢琴演奏技巧训练的综合方法
    3.1 连奏与断奏
        3.1.1 关于连奏与断奏
        3.1.2 双音与和弦的连奏练习
    3.2 八度演奏技巧
    3.3 跳跃技巧演奏
    3.4 音阶、琶音的演奏技巧及力度的控制
    3.5 同音反复
    3.6 远距离弹奏
    3.7 踏板的应用
    3.8 和铉
    3.9 保留音技巧
4 钢琴演奏技巧中表现及作用
    4.1 演奏技巧与表现
        4.1.1 乐感的形成及其作用
        4.1.2 实现技巧与表现的统一
        4.1.3 演奏与审美的统一
    4.2 演奏技巧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4.2.1 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4.2.2 演奏技巧中科学的创新训练
        4.2.3 良好的心理因素是体现完美音乐技能的有利保障
    4.3 灵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4.3.1 营造心理最佳状态
        4.3.2 准确掌握创作意图
        4.3.3 有新颖的表述形式
    4.4 积累专业修养对钢琴演奏的帮助
        4.4.1 树立演奏美学概念
        4.4.2 运用知识丰富演奏技巧
    4.5 音乐听觉在演奏中的实践与运用
        4.5.1. 认识听觉
        4.5.2 音乐听觉在演奏中的应用
        4.5.3 利用音乐听觉进行艺术再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

四、试谈钢琴读谱和弹奏中的staccato记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钢琴组曲《春之旅》的演奏技巧[D]. 汪洋.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快乐斑马”网络钢琴教学方式探究[D]. 王诗卉.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3]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D]. 李思囡.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4]论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融合[D]. 张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4)
  • [5]浅谈作为合格伴奏者应具有的素养[J]. 徐瑞珍. 青春岁月, 2014(09)
  • [6]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 赵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7]谈钢琴演奏中的“情”与“声” ——以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D]. 郭璨.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的比较研究[D]. 刘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9]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学的历史发展研究[D]. 秦星.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
  • [10]钢琴演奏技巧训练对音乐表现的影响[D]. 周婧菲.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论钢琴朗读与演奏中的断奏记谱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