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移动计算环境的GIS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秀[1](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空间规划类型众多,体系复杂,不同规划间重叠冲突、相互掣肘的现象一直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期间,各级政府也努力探索建立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家的政策引导与地方的实践,为实现“多规合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是“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辅助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区“多规合一”试点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本文探索了Web GIS技术与Mobile GIS技术在“多规合一”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综合考虑信息安全、易用性、性价比等因素,采用QGIS为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软件,Postgre SQL为数据库管理系统,Geo Server、Tomcat为服务器,Open Layers、UCMap分别作为PC浏览器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开发框架,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1)“多规”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质量检验与规范化处理,将处理后数据通过Post GIS导入Postgre SQL,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通过Geo Server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为WMS(Web Map Service,网络地图服务)与WFS(Web Feature Service,网络要素服务),在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展示与分析,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2)椭球面积计算技术。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设计了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模块,通过该模块可计算出图斑对应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椭球面积,通过比较1:2000、1:5000和1:10000三种比例尺下的标准分幅面积和理论面积,证明了其可行性。(3)查询、分析与统计技术。基于Geo Server发布的WMS与WFS服务,结合j Query库,实现属性识别、属性查询、位置查询、以及属性与位置的组合查询功能;通过JSTS、JTS空间分析库,实现了矢量数据Geometry类的叠加分析、合并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矢量数据间更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Echarts实现统计结果的多元可视化。(4)移动端关键技术。基于天地图API服务,实现了在线地图、路径分析、兴趣点查询、多媒体数据位置信息标注的功能;应用GDAL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实现了矢量数据读取、创建、坐标系转换等功能。(5)系统集成与实现。按照功能模块设计,结合关键技术,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系统提供了包括浏览、查询、叠加、统计等基于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常用功能,以满足相关部门一般的应用需求;此外,在PC浏览器端还实现了“三线”冲突分析、“合规性”分析、项目选址分析的专门功能模块,可快速进行专项分析并便捷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移动端除常用的功能外,也包括了外业勘测、数据采集等发挥移动终端优势的专项功能,便于野外作业。
年秋慧[2](2021)在《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铁路地理信息(RGIS)平台是铁路行业内支持空间服务的唯一平台,承担着为客货运输、经营管理、生产调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铁路空间数据,是基础数据平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铁路空间数据呈指数增长,这就对现有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及时发现平台既有问题和隐患,通过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平台进行优化,才能确保平台更好的发展。RGIS平台可对铁路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平台在数据处理上存在部分数据冗余度较高、影像分辨率较低、数据虽有基本制作流程但无规范文档等问题,而在数据管理上缺乏对矢量瓦片的管理以及对移动端数据的加密、传输管理。同时,国内外对地理信息平台有需求的众多企业均已实现或进行了平台的开源化,这意味着开源必将是日后地理信息平台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铁路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以及平台开源三个方面对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以及架构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计算等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了选取。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了几何和语义匹配、改进Laplace算法以及ICP算法对冗余度高的铁路空间数据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动态梯度算法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制作规范流程。在数据管理方面,采用了地理网格和线性四叉树方法实现了对矢量瓦片的有效管理;同时采用了坐标偏移、随机置乱算法以及RSA加密方法等实现了移动端数据的加密及安全传输。另外,在平台开源化研究中,本文对开源软件进行了选型,并设计开源数据引擎架构以及开源平台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数据架构和网络架构,完成了功能服务、服务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开发,为RGIS平台的开源奠定了基础。
夏元平[3](2020)在《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通过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利益驱动,部分非法开采分子在未取得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盗采国家的矿产资源,且开采手段又极具破坏性。有关部门为制止此类行为,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但由于现有的非法采矿监督大多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群众举报、现场巡查”的“地毯式”方法进行,周期长、时效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低,以致一些非法采矿监管困难,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屡禁不止,影响矿山正常开采秩序,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在人无需进入井下或井下实测空间的条件下确定地下开采区域,进而进行非法采矿识别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地下非法采矿类型和识别途径的基础上,从解决“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位置的关联、合法与非法开采的甄别”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IS、采矿工程等技术的理论成果,解决矿区范围内In SAR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面的关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融合数据多源、反映多层次时空变化过程中地质空间与分布特征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建立地下合法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甄别模型,并集成In SAR和GIS技术来实现矿区地下非法采矿的快速高效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了当前利用In SAR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SAR成像原理以及D-In SAR、PS-In SAR、SBAS-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In SAR形变探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从形变梯度、失相关等方面剖析了In SAR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In SAR与GIS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研究现状。(2)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针对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现象和动态过程,结合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支持地质事件多因素驱动GIS时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定义了各种地质对象及相关的地质事件。同时,通过对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与描述,构建了支持地质时空过程动态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并对矿山开采沉陷各个类的详细结构和时空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In SAR与GIS技术进行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方法,并搭建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为不同类型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和监测提供平台保障。(3)提出了一种基于D-In 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较大量级形变的地下无证开采事件,构建了自动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设计了一种“时序相邻式”的双轨D-In SAR监测方案。通过精化D-In 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关参数,精准地获取了区域范围内的差分干涉图,再根据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区域独特的空间、几何、形变特征,构建了从分布范围较大的差分干涉图中快速、准确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圈定的开采沉陷区中进行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地验证。通过资料对比和实地调查验证了地下非法开采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定位出的采矿点的位置较准确,与实际位置的差距一般都小于20m。(4)提出了一种融合PS-In 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小量级形变且隐蔽在房屋下的无证开采事件,鉴于这些非法事件开采的都是浅层煤炭资源,且地面上的房屋在较长时间序列中能够保持较强且稳定的雷达散射特性,通过联合PS-In SAR技术和高分光学遥感,提取出地表建筑物(居民地)对应PS点集的沉陷信息,并对提取出的建筑物沉陷信息进行形变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从覆盖范围较大的建筑物沉陷信息中快速、准确探测出疑似非法开采点的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山底村为研究对象,选用Quick Bird02和Worldview02高分辨率数据以及20景PALSAR影像数据来进行实验研究,探测出该村2006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间发生过的2个非法采煤点,并将探测出的非法采煤点与历史查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局部区域的准确率达到40%,探测率达到66.67%,且在开采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5)结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和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采空区位置反演方法。首先依据开采沉陷原理建立起地表沉陷和地下开采面的时空关系模型,然后利用In SAR技术精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最后根据时空关系模型反演出地下倾斜煤层开采的具体位置参数。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不依赖复杂非线性模型,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使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选用峰峰矿区132610工作面和11景Radarsat-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出的采空区位置平均相对误差为6.35%,相比于同类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1.75%,相比于忽略煤层倾角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6.25%,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甄别和发现深藏在地下的越界开采事件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方式与途径。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0篇。
张帅[4](2020)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誉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通用平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界与产业界的重点关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i OS与Android平台纷纷推出各自底层增强现实API,ARKit与ARCore,使得全球万亿智能手机都成了增强现实设备。2016年AR游戏Pokemon Go刚上线就火爆全球,一个月内获得了13000万次下载,迅速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民众的热捧。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呈现炫酷引人入胜的3D模型动画,但当前领域内对简单社交多媒体数据,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体验关注不够,而社交媒体数据却是普通用户最容易生产的数字内容,必然伴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普及而大规模产生。因此,研究社交媒体数据在增强现实环境中可视化问题,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平民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当社交媒体数据规模日渐庞大时,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研究大规模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视化效率问题严重影响着增强现实前端的用户体验,而优良的数据组织机制、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架构是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支撑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另一方面,与传统社交媒体应用不同,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真三维环境中呈现的,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属性,属于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因此,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能否快速响应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有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数据特征,研究适合网络大规模数据传输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规范,提出了Geo ARMedia数据模型规范。Geo ARMedia数据规范参考了现行gl TF与Geo JSON数据标准,定义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的数据模型规范,明确了常见多媒体数据类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存储表达规范。(2)面向分布式集群环境下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取技术需求,构建了利于数据库跨尺度平滑读写稳态Z曲线算法,研究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算法,提出了基于稳态Z曲线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划分策略,优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结构,提高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存取效率。(3)研究基于智能手机设备的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的构建,定义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增强现实前端的可视域以及三层空间交互架构,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的球面模型,同时研发了借助地理信息能够大幅提高增强现实识别图命中效率的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的时空耦合算法,有效提升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效率。(4)为了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快速响应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加载请求,保障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的效率与稳定性,本文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可视化多级缓存机制,利用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邻近性,提出了增强现实可视化前端缓存预调度机制,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热点数据云端探测与分布式缓存调度机制,有效保障了增强现实快速可视化的速度与高并发响应要求。(5)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伴随着海量的计算任务,本文研究了大数据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了面向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并行处理计算框架,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的代数方法,能够简洁有效的描述并行处理任务,组织调度多个并行计算算子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相关任务,支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处理。(6)结合当前流行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技术、可拓展网络服务架构、移动前端3D引擎技术,依托前文的研究成果,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原型系统——视网么,详细讨论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交互与视觉设计,实现了前后端增强现实服务,同时研发了移动端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编辑器,大范围降低了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内容生产门槛,最后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周边为例展开应用实验,测试表明视网么在应对TB级数据规模千万级并发访问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任务可以在1秒内完成前端响应,达到了理想的研究实验效果。
李永浩[5](2020)在《测土配方施肥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发展的经济命脉,从当前来看,我国农业存在着施肥不合理、化肥滥用、施肥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随着3S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在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的功能特点,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以查询土壤养分和获取施肥方案为主要目的,设计研发了测土配方施肥辅助决策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本系统所用到的关键开发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具体为移动GIS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研究内容,克里金插值法的使用,WebService技术中各协议与体系架构中各部分作用及使用方法等。(2)测土配方施肥模型的研建对当前主流的三种施肥模型—养分丰缺法、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进行分析研究,并选择养分平衡法作为本系统施肥模型,基于该施肥模型,结合实验区田间试验及采样点数据,分别构建实验区小麦、玉米、棉花、大葱的养分平衡施肥模型,用于作物需肥量的计算。(3)测土配方数据库的建立根据土壤养分数据及其空间位置,搭建了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根据行政区划图、土壤分布图等以矢量图的方式进行构建,属性数据库中各类属性表是对空间数据库中图层信息的解释说明,通过ArcGIS将空间数据库中的图层分别与其对应的属性数据表相连接,实现图层之间、图表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对应连接。(4)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在MyEclipse平台下,基于Java语言、GIS技术,采用MySQL数据库,引入相关数据处理技术,设计研发了测土配方施肥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客户端为Android移动端,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对采样点的土壤养分信息进行插值处理,获取更多数据,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并通过WebService技术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库中土壤养分信息,并根据用户对不同作物的产量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施肥建议,实现精准施肥。
曾毅[6](2020)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森林资源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对森林经营、林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也不断增大,国家林业局以及相关部门迫切的需要改善当前的森林资源调查方式,提高外业调查精度与效率,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下使得森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代替外业调查在图纸上填写和勾绘数据、减轻携带指南针及手持GPS等大量辅助调查工具负担、改变内业数据二次录入的传统信息采集模式。但是,目前大部分林业基层单位因受到技术、方法、资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依然相对比较落后,外业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内业工作数据操作繁琐,缺乏统一的规范制表与成果制图等问题。另一方面,内业与外业工作一体化调查程度较低,数据流转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多次转换与处理才能满足系统调查需求。本文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在调查模式存在的问题研发一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一体化的系统,实现优化调查的作业流程,从而缩短调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归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技术方法与工作程序,研究二类调查的业务流程并确定系统需求的开发目标,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在构建二类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完成移动端系统的功能设计与桌面端系统的功能设计。(2)分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结构特点,研究数据的业务流转逻辑,并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分别对移动端系统与桌面端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实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的存储与管理。(3)在对森林资源二类外业调查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基于移动GIS技术外业调查系统的发展现状。外业调查移动端系统采用Java开发语言,结合Android开发技术与UCMap二次开发平台实现外业调查的属性数据采集、空间数据编辑与空间分析等功能,负责森林资源二类外业调查工作。(4)分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前数据预处理与调查后数据统计等内业工作,按照二类调查内业工作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针对内业工作需求研究当前GIS系统的开发现状。内业工作桌面端系统采用C#开发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技术实现内业工作的数据的处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负责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工作。
夏颖[7](2020)在《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设计和实现》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资源的总消费量将在长期处于高位。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地表沉陷、地表建构筑物破坏、生态损伤等现象,因此设计一套完备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可为煤炭无害化开采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传统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往往都是本地化处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地表沉陷预计及可视化方面的问题,但也存在着系统平台较为固定、可移植性不强等缺点,本研究利用C/S(Client-Server)架构,将开采沉陷预计在云服务器中进行计算,同时在本地绘制显示用于开采沉陷分析的各类图件,将云端计算与本地化显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设计一套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本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本文集成了 GIS模型、参数反演模型和沉陷预计模型,实现了概率积分方法与空间数据结构的无缝结合。由于不同的GIS数据模型在处理GIS空间对象或现象中具有不同的方法和效率,针对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后期分析应用、显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GIS模型与预计模型结合,有效实现系统的可视化输出。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本文基于C/S架构,将系统分为两个功能模块,系统的预计功能利用PHP程序语言在云服务器端实现。系统的可视化功能利用C#程序语言在本地端实现,通过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SQL Sever数据库技术,系统可以生成预计结果的等值线图、剖面线图,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可以生成沉陷值的三维立体图,使结果更具有直观性。利用安徽淮南矿区某矿1242(1)进行实例分析,设计建立观测方案获取实测数据,通过本系统求取预计参数,对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和可视化表达。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GIS平台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通过云服务器实现预计模块,返回结果在本地端实现了可视化输出。系统应用的集成模型可以良好实现开采沉陷预计和预计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为煤矿开采沉陷的防治与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图46表4参74
张珂[8](2020)在《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排队建模与调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资源部署不均衡、服务密度小、任务分配不均衡、实时调度计算压力大的问题,对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资源调度问题与任务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车移动边缘计算的任务排队建模与调度算法,将具备感知、计算、控制功能的智能车作为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完成了智能车计算资源的虚拟化抽象、任务排队模型的建立、仿真验证、模型驱动MEC实验等工作,旨在提供弹性的计算服务,达到计算资源负载任务均衡。首先报告了车联网与移动边缘计算资源调度分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车联网的技术、架构与应用,移动边缘计算的概念、基础架构、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并针对车联网环境下的移动边缘计算架构进行了设计,一种是基于路侧单元的MEC架构,一种是基于智能车的MEC架构。并针对两种不同的架构讨论了这两种不同模式中的研究难点。其次针对路侧计算资源进行了调度策略研究。将排队论中的M/M/1排队模型应用于路侧计算资源调度中。构建了包括了输入任务、调度决策与任务执行三部分组成的调度模型,在计算资源虚拟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AIMD算法模型的均衡分配方案,使得进入该路侧计算单元覆盖范围的网联车辆能够动态均衡的共享计算资源,提高计算资源得利用率,提供优质高效且稳定的服务,并且针对AIMD算法模型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仿真说明。然后对于路侧单元固定的分布式部署并不均衡,不能够覆盖全部区域的问题,依据智能车的MEC体系架构,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对智能车计算资源进行了虚拟化抽象,构建了虚拟车服务任务GI/GI/1排队模型,同时基于云控制平台Voronoi分配算法将智能车拓扑结构进行划分,根据任务地点完成智能车计算资源调度,对虚拟车任务进行了分配绑定,进而完成了智能车的优化调度与分布式弹性服务。最后提出VSP模型驱动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服务,在Aimsun交通仿真软件中利用API接口模块,构建了Client-Sever通信架构,完成了Aimsun实验流程的开发与交通仿真平台路网的部署,将智能车移动边缘计算应用于仿真路网中,并且对实时获得的交通污染数据并进行处理,进行结果分析,为模型驱动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作为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应用基础。
郑小梦[9](2020)在《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些年来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管理平台对日益繁杂的学生数据进行管理已然遇到了瓶颈。在现代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为教学管理提供便利,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而校园学生出勤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优化出勤管理对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便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校园学生出勤管理问题的实际需求,以杭州某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Web GIS平台实现了校园空间数据建模及三维渲染,设计实现了基于移动端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技术,最终开发了一套基于Web 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校园出勤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出勤管理和Web G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本系统开发所需的Web端、移动端、Socket传输协议以及三维建模等关键技术。(2)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服务器层和前端Web层四层体系架构,设计了表现层、逻辑处理层、持久层三层逻辑结构以及系统技术路线,设计了系统空间数据库表和关系数据库表;详细设计了一种支持移动端和Web端全双工实时数据传输功能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集的缓冲区分析算法;最后,详细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并给出了各模块的流程设计方案。(3)基于Web GIS平台,采用Java和Java Script开发语言,结合Vue、SSM和Arc GIS API for Java Script等框架技术,实现移动设备数据采集、出勤数据传输及存储、出勤数据实时渲染、出勤数据统计分析、请假审批、消息通知、路径诱导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校园学生出勤有效管理的目的。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祥葱[10](2020)在《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沟通数字虚拟世界及现实世界的桥梁,GIS数据模型一直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在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管理、方案模拟与处置决策,解决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海岸变迁、疾病传播等问题;同时,随着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采集技术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粒度越来越小、时间上的动态性越来越高、语义特征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且呈现出动态联动的趋势,时间、空间和语义一体化建模成为新时期GIS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表达,时空建模的前提是时空认知。但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对时空认知也是异构多元的,无论是地理本体认知、三维几何表达或是时空数据建模,现阶段均无法形成归一化、普适化的表达模式。同时,现阶段的各类数据模型均是从几何表达或时空过程某一方面进行建模,忽略了几何表达、时空模型以及数据索引等不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现阶段GIS时空数据模型的不足,本文以地理本体为方法指导,探讨了粒度化三维几何建模、行为驱动的时空建模方法,并讨论了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索引构建,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地理本体视角下的行为研究。结合地理本体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现有地理本体的不足,在综合地理信息基本任务、时空客观规律和时空认知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时空一体化的地理本体:O(28)(27)St,At,Action(t i)(29)。从地理本体所具有的多重内涵出发,探讨了地理本体行为的定义、内涵及分类,阐明了地理本体与时空建模任务目标、实施路径的一致性,并阐述了以地理本体为方法论指导时空建模须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二、基于语义粒度的三维建模。首先通过对三维建模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现有三维几何建模方法的研究,说明了单一考虑几何表达的建模粒度并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在综合考虑几何、语义与认知基础上,依托知觉空间提出了分级三维几何建模粒度,并探讨了不同层次三维几何建模方法。为解决粒度操作问题,拓展了整体和部分((is-part-of))的聚合语义,定义了粒度组合的五种操作(组合、附着、分割、包含、投影)模式,并引入图论构建了语义拓扑图和模式字符串,实现三维建模由单纯数学建模向模式建模的转变。三、行为驱动时空建模研究。针对时空数据建模中面临着时空多尺度、建模单元多样化和认知多元化等约束,以时空一体的地理本体为理论出发点,按照时间本体、时空行为以及时空模型的层次逐级讨论了行为驱动时空建模的方法,构建时间本体、时空行为模型和行为驱动的时空模型,并重点阐述了行为驱动时空模型在时空一体化表达、多时空过程、多维空间以及自我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四、分布时空索引研究。为适应分布、并行的计算环境,本文基于Skip Index提出了对等网络(P2P)环境下的分布式时空索引,并通过时间线索引解决了时间范围检索、数据倾斜带来的性能问题,同时实现时间与空间高效检索。该索引实现方法简单、效率稳定,可满足时空对象自主发现或检索相关联的空间对象的需求,为构建具备自主响应能力的“活化”时空对象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引入行为,创新性的提出时空一体地理本体,并以此为方法论指导,通过知觉空间和聚合语义实现粒度化三维建模高效表达,基于时空行为驱动构建了普适化、归一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并利用Skip Index的时间扩展实现了分布式时空检索。本文研究丰富了地理本体内涵,为面向多要素、多尺度复杂时空的时间、空间、语义一体化建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路径,有效满足“智慧城市”场景下的时空应用。
二、基于移动计算环境的GIS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移动计算环境的GI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2.3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基础数据 |
4 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
4.1 GIS技术 |
4.1.1 WebGIS技术 |
4.1.2 MobileGIS技术 |
4.1.3 WebGIS与 MobileGIS协同 |
4.2 系统组成关键技术 |
4.2.1 服务器端 |
4.2.2 数据库 |
4.2.3 客户端 |
4.2.4 工具集 |
5 系统需求与设计 |
5.1 需求分析 |
5.1.1 业务需求 |
5.1.2 功能需求 |
5.1.3 性能需求 |
5.2 系统框架设计 |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3.1 PC浏览器端 |
5.3.2 移动客户端 |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4.1 数据库组成 |
5.4.2 数据标准 |
6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6.1 基于OGC标准的数据服务 |
6.1.1 OGC服务发布 |
6.1.2 OGC服务操作与调用 |
6.2 椭球面积计算 |
6.2.1 椭球面积计算原理及方法 |
6.2.2 椭球面积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
6.3 组合查询 |
6.3.1 属性识别 |
6.3.2 组合查询 |
6.4 空间分析 |
6.5 数据动态图表统计 |
6.6 基于天地图的服务 |
6.6.1 天地图API服务 |
6.6.2 兴趣点查询 |
7 系统实现与应用 |
7.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7.1.1 系统开发环境 |
7.1.2 系统运行环境 |
7.2 PC浏览器端功能实现 |
7.2.1 基础功能 |
7.2.2 “三线”冲突分析 |
7.2.3 “合规性”分析 |
7.2.4 项目选址分析 |
7.3 移动客户端功能实现 |
7.3.1 基础功能 |
7.3.2 基于位置服务功能 |
7.3.3 基于天地图API功能 |
7.3.4 空间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空间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2.2 空间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开源GIS研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铁路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
2.1 基于铁路空间实体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1 基于几何和语义匹配的矢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2 基于改进Laplace的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1.3 基于ICP的铁路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2.2 基于动态梯度算法的影像处理技术研究 |
2.3 基于铁路空间数据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3.1 基于矢量瓦片的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3.1.1 基于地理网格的铁路矢量数据剖分研究 |
3.1.2 基于R树的铁路矢量瓦片索引及合并研究 |
3.2 基于移动端的铁路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
3.2.1 基于坐标偏移的矢量数据加密研究 |
3.2.2 基于随机置乱的遥感影像加密研究 |
3.2.3 基于RSA的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引擎及平台设计 |
4.1 开源软件选型分析研究 |
4.1.1 软件性能对比研究 |
4.1.2 开源软件选型研究 |
4.2 基于SpringBoot的铁路空间数据引擎研究 |
4.2.1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总体设计研究 |
4.2.2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逻辑设计研究 |
4.2.3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功能设计研究 |
4.2.4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研发研究 |
4.3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平台设计研究 |
4.3.1 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
4.3.2 平台技术架构研究 |
4.3.3 数据存储及架构研究 |
4.3.4 安全存储及网络架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开源的RGIS平台功能展示 |
5.1 平台开发技术环境 |
5.1.1 Web端开发环境 |
5.1.2 移动端开发环境 |
5.2 平台功能需求 |
5.2.1 Web端平台功能需求 |
5.2.2 移动终端功能需求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3.1 GIS功能服务 |
5.3.2 服务管理 |
5.3.3 安全管理 |
5.4 功能展示 |
5.4.1 GIS功能服务界面 |
5.4.2 服务管理界面 |
5.4.3 安全管理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InSAR技术理论基础 |
2.1 SAR成像原理及影像特征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3 D-InSAR技术原理 |
2.4 时序InSAR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 |
3.1 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分析与表达 |
3.2 矿山开采沉陷动态过程模拟与描述 |
3.3 面向非法采矿识别GIS时空数据模型的逻辑组织 |
3.4 地下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In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4.1 矿山地表与图层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4.2 矿山地表形变D-InSAR监测 |
4.3 开采沉陷特征提取和沉陷区圈定 |
4.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5.1 矿山地表与传感器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5.2 联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提取地表建筑物的沉陷信息 |
5.3 基于建筑物沉陷时空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 |
5.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开采面位置反演 |
6.1 矿山地表与开采面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6.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
6.3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和模型 |
6.4 基于InSAR和沉陷预计理论的地下开采面反演 |
6.5 工程实例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强现实技术 |
1.1.2 大数据特征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户外增强现实技术 |
1.2.2 增强现实地图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
2.1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方案 |
2.1.1 关系型空间数据存储方案 |
2.1.2 分布式NoSQL数据存储 |
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NoSQL表达 |
2.2.1 空间数据的JSON表达 |
2.2.2 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描述 |
2.3 典型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
2.3.1 文本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2 图像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3 音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4 视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5 三维模型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第3章 基于稳态Z曲线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分布式存储 |
3.1 稳态Z曲线的编码构建 |
3.1.1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键值选择 |
3.1.2 空间数据划分的稳态Z曲线构建 |
3.2 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 |
3.2.1 K最近邻查询 |
3.2.2 点线面空间查询 |
3.3 基于稳态Z曲线的负载均衡划分方法 |
3.3.1 负载均衡数据划分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
4.1 空间社交媒体可视化空间 |
4.1.1 移动增强现实坐标系统 |
4.1.2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
4.1.3 移动增强现实三层可视化空间 |
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球面三维注册 |
4.2.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球面投影 |
4.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机姿态修正 |
4.3 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时空耦合算法 |
4.3.1 基于图像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可视化空间 |
4.3.2 社交图片搜索的时空耦合算法原理描述 |
4.3.3 图像检索算法测试案例 |
第5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机制 |
5.1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 |
5.1.1 分布式高速读写与高并发访问问题 |
5.1.2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体系 |
5.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增强现实缓存管理 |
5.2.1 常见缓存管理策略问题分析 |
5.2.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缓存预调度策略 |
5.2.3 增强现实缓存策略试验与分析 |
5.3 增强现实云端热点探测与缓存调度 |
5.3.1 局部热点数据探测与缓存调度 |
5.3.2 云端缓存命中率测试与分析 |
第6章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框架 |
6.1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特征 |
6.1.1 大数据技术 |
6.1.2 云计算技术 |
6.1.3 高性能计算 |
6.2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方法 |
6.2.1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假设 |
6.2.2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定义 |
6.2.3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运算谓词 |
6.3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架构 |
6.3.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框架 |
6.3.2 计算任务主从并行调度模式 |
6.3.3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实例 |
第7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7.1 移动增强现实原型系统 |
7.1.1 原型系统概述 |
7.1.2 前后端架构设计 |
7.2 原型系统空间界面交互设计 |
7.2.1 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计 |
7.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界面设计 |
7.3 原型系统增强现实可视化测试 |
7.3.1 增强现实可视化效果演示 |
7.3.2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测土配方施肥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需求分析 |
2.1 技术需求 |
2.1.1 克里金插值 |
2.1.2 移动GIS |
2.1.3 WebService |
2.2 功能性需求 |
2.2.1 所需数据 |
2.2.2 客户端功能 |
2.2.3 管理端功能 |
2.3 其它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配方施肥模型的研建 |
3.1 施肥模型的研究 |
3.1.1 施肥模型参数 |
3.1.2 施肥模型对比 |
3.2 施肥模型的构建 |
3.2.1 总体施肥模型 |
3.2.2 具体作物施肥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1.3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系统功能设计 |
4.2.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空间数据库 |
4.3.3 属性数据库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后台管理的实现 |
5.1.1 用户信息管理 |
5.1.2 土壤信息管理 |
5.1.3 发布农业资讯 |
5.1.4 施肥模型参数的更新 |
5.2 前台应用的实现 |
5.2.1 用户登录 |
5.2.2 图层浏览 |
5.2.3 位置服务 |
5.2.4 养分信息查询 |
5.2.5 施肥方案推荐 |
5.2.6 土壤属性查询 |
5.2.7 浏览农业资讯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
(6)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需求分析 |
2.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
2.1.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容 |
2.1.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与方法 |
2.1.3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程序 |
2.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数据业务逻辑分析 |
2.2.2 系统功能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设计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3.2.1 移动端作业流程 |
3.2.2 移动端功能设计 |
3.2.3 桌面端作业流程 |
3.2.4 桌面端功能设计 |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
3.3.2 文件存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1.1 移动端开发环境 |
4.1.2 桌面端运行环境 |
4.2 移动端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2.1 系统主界面 |
4.2.2 地图操作 |
4.2.3 小班图形编辑 |
4.2.4 小班属性数据采集 |
4.2.5 小班面积统计分析 |
4.2.6 小班数据查询 |
4.3 桌面端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3.1 系统界面 |
4.3.2 数据管理 |
4.3.3 栅格影像裁剪 |
4.3.4 要素编辑 |
4.3.5 地图要素查询 |
4.3.6 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开采沉陷预计的研究现状 |
1.3.2 开采沉陷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基础 |
2.1 开采沉陷的相关理论 |
2.1.1 地表移动基本规律 |
2.1.2 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和方法 |
2.2 GIS的二次开发 |
2.2.1 GIS二次开发的方法 |
2.2.2 ArcGIS Engine |
2.3 云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 概率积分预计模型 |
3.2 参数反演 |
3.2.1 模矢法参数反演 |
3.2.2 杂草算法参数反演 |
3.3 GIS空间数据模型 |
3.4 开采沉陷预计、GIS和阿里云的结合 |
3.4.1 开采沉陷预计与GIS的结合 |
3.4.2 开采沉陷预计与阿里云的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 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预计模块的设计 |
4.2.2 系统可视化模块的设计 |
4.3 开发工具 |
4.3.1 C# |
4.3.2 PHP |
4.3.3 C/S架构 |
4.3.4 SQL Sever |
4.4 系统的实现 |
4.4.1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4.2 系统预计模块的开发实现 |
4.4.3 系统参数反演模型的开发实现 |
4.4.4 系统可视化模块的开发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及工程验证 |
5.1 实测数据的获取与规律分析 |
5.1.1 矿区和工作面概况 |
5.1.2 实测数据的获取 |
5.1.3 观测结果分析 |
5.2 系统求取预计参数 |
5.3 系统预计地表移动变形值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排队建模与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联网 |
1.2.2 移动边缘计算 |
1.2.3 资源调度分配 |
1.3 文章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
2.2.1 车联网技术 |
2.2.2 车联网架构 |
2.2.3 车联网应用 |
2.3 移动边缘计算 |
2.3.1 移动边缘计算 |
2.3.2 基础架构 |
2.3.3 虚拟化技术 |
2.3.4 移动边缘计算应用 |
2.4 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体系架构设计 |
2.4.1 基于基础设施的体系架构设计 |
2.4.2 基于智能车的体系架构设计 |
2.4.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M/1排队模型的路侧计算资源调度策略 |
3.1 引言 |
3.2 M/M/1排队模型 |
3.3 基于M/M/1排队模型的路侧计算资源调度模型建立 |
3.3.1 路侧计算资源调度系统抽象描述 |
3.3.2 路侧计算资源调度系统模型建立 |
3.4 基于AIMD算法的计算资源动态均衡分配 |
3.4.1 动态分配算法模型 |
3.4.2 收敛性分析 |
3.4.3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I/GI/1排队模型的智能车计算资源调度策略 |
4.1 引言 |
4.2 基于GI/GI/1排队模型的虚拟车任务模型建立 |
4.2.1 智能车计算资源虚拟化抽象描述 |
4.2.2 时空推进模型 |
4.2.3 虚拟车任务排队模型建立 |
4.3 基于Voronoi分配算法的智能车计算资源调度 |
4.3.1 Voronoi分配算法 |
4.3.2 智能车局部任务排队模型建立 |
4.4 仿真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VSP模型驱动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 |
5.1 引言 |
5.2 交通污染排放模型 |
5.2.1 VSP排放模型 |
5.2.2 车联网下的交通污染排放移动边缘计算 |
5.3 Aimsun交通污染排放移动边缘计算仿真实验 |
5.3.1 Aimsun-Cloud通信架构设计 |
5.3.2 实验流程 |
5.3.3 仿真路网部署 |
5.3.4 仿真实验过程 |
5.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研究总结 |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出勤管理 |
1.2.2 WebGIS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1 Web端核心技术 |
2.1.1 Web前端核心技术 |
2.1.2 Web后端核心技术 |
2.2 移动端核心技术 |
2.2.1 Android核心组件 |
2.2.2 GPS定位技术 |
2.2.3 二维码技术 |
2.3 实时传输协议Socket与WebSocket |
2.4 WebGIS服务与三维建模技术 |
2.5 GIS缓冲区分析 |
2.6 数据存储技术 |
2.6.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 |
2.6.2 MySQL关系型数据库 |
2.6.3 Redis缓存数据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3.1.1 信息需求 |
3.1.2 功能需求 |
3.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4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5 系统技术路线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通信协议详细设计 |
4.1.1 数据包设计 |
4.1.2 数据发送 |
4.1.3 数据接收 |
4.2 空间缓冲区分析算法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出勤管理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2 辅助出勤管理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
4.4.1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4.2 关系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 |
5.2 出勤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2.1 移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 |
5.2.2 出勤数据传输及存储模块 |
5.2.3 出勤数据实时渲染模块 |
5.2.4 出勤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
5.2.5 请假审批模块 |
5.3 辅助出勤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3.1 用户登录模块 |
5.3.2 消息通知模块 |
5.3.3 路径诱导模块 |
5.3.4 用户中心模块 |
5.4 系统试运行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 发明专利 |
4 软件着作权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时间、空间、语义一体化建模需求日益迫切 |
1.1.2 时空数据表达粒度更加多样 |
1.1.3 时空模型须适应分布并行计算环境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理本体研究进展 |
1.2.2 三维几何建模研究进展 |
1.2.3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
1.2.4 P2P分布索引研究进展 |
1.2.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 |
第2章 地理本体视角下的行为 |
2.1 地理本体概述 |
2.1.1 地理本体逻辑结构 |
2.1.2 现有地理本体不足 |
2.2 时空一体地理本体 |
2.3 地理本体行为研究 |
2.3.1 地理本体行为定义 |
2.3.2 地理本体行为内涵 |
2.3.3 地理本体行为分类 |
2.4 地理本体与三维时空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语义粒度的三维建模 |
3.1 三维尺度特征 |
3.2 三维几何建模 |
3.3 粒度化三维几何建模 |
3.3.1 基于知觉空间的粒度分级 |
3.3.2 基于粒度分级的三维表达 |
3.4 粒度化的三维建模 |
3.4.1 聚合语义拓展 |
3.4.2 几何构件库 |
3.4.3 粒度化三维建模 |
3.5 实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为驱动时空建模 |
4.1 时空建模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 时间本体建模 |
4.2.1 时间系统与时间关系 |
4.2.2 时间本体建模 |
4.3 时空行为建模 |
4.3.1 时空行为机理 |
4.3.2 时空行为表达 |
4.3.3 时空行为建模 |
4.4 行为驱动时空建模 |
4.4.1 行为驱动时空数据模型 |
4.4.2 三维时空一体化表达 |
4.5 时空模型的归一表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时空索引研究 |
5.1 对等网络(P2P) |
5.2 P2P空间索引方法 |
5.3 基于Skip Index的时空索引 |
5.3.1 Skip Index简介 |
5.3.2 Skip Index的时间拓展 |
5.3.3 空间约束下的时间索引 |
5.3.4 时空查询 |
5.4 算法验证 |
5.4.1 试验数据处理 |
5.4.2 算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原型开发与应用 |
6.1 应用场景 |
6.2 多粒度三维场景构建 |
6.2.1 应用需求 |
6.2.2 解决思路及应用效果 |
6.3 基于行为的智能设施管理 |
6.3.1 应用需求 |
6.3.2 智能设施行为分析 |
6.3.3 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基于移动计算环境的GIS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朱金秀. 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D]. 年秋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元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D]. 张帅. 南京大学, 2020(10)
- [5]测土配方施肥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永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6]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曾毅.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预计与可视化系统设计和实现[D]. 夏颖.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排队建模与调度研究[D]. 张珂.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郑小梦.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D]. 陈祥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