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利昂22制冷自控阀门流量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勤华[1](2019)在《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制冷技术应用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电力资源的消耗,我国电力资源紧张匮乏,所以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冷源和废热等低品位热源,研制高性能低能耗的制冷系统,是制冷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其传热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及运行的经济性。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温的高低,影响到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节能状况。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有效利用外界不饱和空气中的潜在能源,以及过热制冷剂蒸汽排出的低品位热源和太阳能等,来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使冷却水水温下降,以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COP值,使制冷系统更加节能。本文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三种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1)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2)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3)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本文还对不同降低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间接冷却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均值比直接冷却高2.69%;采用“降温除湿再降温”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值最高,分别比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高4.26%和 7.07%。
朱昱衡[2](2018)在《单级压缩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科技逐步增强的阶段,但是能源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长,能源危机和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已然成为我们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臭氧层被破坏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氟类制冷剂被禁止使用,新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本课题研究的单级压缩空气源CO2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特性对于节能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CO2制冷剂不仅是非常环保的天然工质,而且利用其在跨临界状态下的独有特性,使得CO2热泵热水器比普通的热泵热水器具有更高的系统性能系数(COP),为家用CO2热泵热水器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内实现空气源CO2热泵热水器商业化的步伐。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单级压缩CO2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特性,本文设计并搭建了CO2热泵热水器系统实验台。首先对CO2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然后对实验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选型并对实验台进行了调试。针对节流阀的开度、室外环境温度、气冷器入水温度、水流量以及排气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对单级压缩CO2热泵热水器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开度的增加,压缩机排气温度及压比逐渐减小,COP随开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COP达到峰值时对应的开度即为本实验系统中的最佳开度,180度;(2)在环境温度为633℃的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渐升高,系统制热量、COP以及出水温度都逐渐增大;(3)在入水温度为1220℃的范围内,随着入水温度的增加,系统制热量和COP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出水温度呈上升趋势;(4)在水流量为1.52.5L/min的范围内,随着水流量的增大,系统制热量和COP都逐渐增大,出水温度逐渐减小;(5)随着排气压力的逐渐增大,出水温度先升高后降低。CO2质量流量、压缩机吸气压力随排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气冷器出口CO2温度随排气压力的增大先短暂上升后又持续下降,当排气压力继续增大时,气冷器出口CO2温度下降幅度逐渐增大,最大下降温差达到10.5℃。COP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COP达到峰值时对应的排气压力为本实验系统中的最优排气压力,83Bar。
王栋[3](2019)在《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系统性能为研究目的,提出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和以共沸混合制冷剂代替纯质制冷剂的方案。论文还对CO2系统测试环境室及其融霜节能装置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为扩大CO2制冷技术的应用范围,对“双温区”的电冰箱系统进行了理论设计。基于小型CO2系统建立了最优运行参数计算的热力学模型,在设定的工况下,利用模型预测了毛细管几何结构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依据理论计算结果,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小型CO2热泵热水器系统,利用该试验台对热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为3℃,气冷器出口温度为34℃,毛细管内径为1mm时,毛细管管长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为3.9m和270g。对比相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可知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可以为确定小型CO2跨临界循环中预测毛细管几何结构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优化设计后的CO2跨临界循环,筛选出R41工质,可与CO2组成共沸混合制冷剂。在三种不同的小型系统中(冷柜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水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不断改变工作条件,对CO2/R41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性能展开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O2/R41混合制冷剂将是取代纯质CO2制冷剂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品。因为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较低的最优高压、较大的系统COP、较低的压缩机压缩比、较低的排气温度、较高的单位制冷量和制热量。同时,CO2/R41(0.5/0.5)混合制冷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率(超过23%),且冷柜系统?效率几乎等于热泵热水器系统,这意味着CO2/R41是一种应用于冷柜系统中的很有潜力的制冷剂。为了给以后小型CO2系统性能测试提供实验平台,基于一台冷库,设计了一个恒温室,该恒温室具有很好的控温精度,所设计的蒸发器融霜节能装置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对一台双温两门电冰箱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设计,该系统采用CO2跨临界循环,可以CO2制冷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思路。
郭川[4](2016)在《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热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3060℃的废水余热,这部分余热无法直接利用而被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利用中高温热泵技术可以将回收的余热提升到90℃以上,带来显着的节能减排效应。常用的热泵工质,如R22和R134a等,不能满足高温工况下的运行要求,主要由于冷凝压力和排气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在热泵中只能利用30℃以下的水,将温度提升至60℃左右,无法回收较高温度的余热,不能满足工业用水的温度要求。寻求适应中高温工况的新型工质,是中高温热泵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混合工质,研制了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并对新型混合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通过调用REFPROP软件中的物性数据,利用MATLAB编程,建立了中高温水源热泵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对符合环境友好型原则的纯工质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对筛选出的纯工质进行变工况下的理论计算,并进一步筛选出R134a、R1234ze、R152a和R245fa这四种循环性能优良的纯工质。通过理论计算,选取了三组混合工质R152a/R245fa、R134a/R245fa、R1234ze/R245fa。对三种混合工质进行理论分析,并与R134a和R245fa这两种纯工质进行对比,最终筛选出R134a/R245fa混合工质作为实验工质。研制了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实验样机,并以R134a/R245fa混合工质作为实验工质对实验系统进行了优化,实验样机选取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机,配有电子膨胀阀。同时建立了中高温水源热泵系统,系统包括:工质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回收充灌系统、测控系统和安全系统。水循环系统以风冷热泵和冷却塔为辅助设备,模拟余热供水和用户用水。测控系统主要基于LABVIEW工程控制软件,编辑控制程序,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和控制。利用中高温水源热泵系统,分别对R134a、R245fa和R134a/R245fa混合工质为实验工质的热泵机组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混合工质R134a/R245fa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可获得比R134a更高的出水温度,达到99℃。比R245fa获得更高的单位容积制热量,且COPh较为适宜。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R134a/R245fa混合工质有很大希望成为中高温热泵的优选工质。
王超[5](2016)在《R32变频转子式制冷系统少量吸气带液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由于面临节能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具有良好热力性能的R32再次成为替代制冷剂的研究热点,然而压缩机排气温度高成为其快速、广泛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广泛应用于房间空调器的高背压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具有抗湿压缩的特点,所以既不增加成本又能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吸气带液方法成为一种理想选择。本研究通过改造的小型变流量水冷冷水机组,完成R32制冷系统吸气带液相关的实验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将当前热门替代制冷剂R32、R410A、R290与R22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针对R32排气温度高的特点,比较了几种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方法的利弊,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吸气带液方法的可靠性及其可操作性。研究主要内容:空调工况下,上述四种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及吸气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两类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方法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主要影响,结合实际应用讨论吸气带液方法成为理想选择的理由;实验研究了吸气状态的变化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R32制冷系统最佳吸气干度的范围;过热度振荡对制冷系统的影响;不同的吸气状态时钎焊式板式蒸发器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理论分析得到:在标准空调工况下,压缩机由吸气过热到吸气带液时,R32、R22、R410A和R290的单位质量流量制冷量、压缩机单位质量流量耗功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均呈两段折线型下降,然而前三种制冷剂的COP却先上升后减小,在吸气带液时COP存在最大值,R290整体都呈现减小趋势,并且吸气带液时,排气温度降低幅度都较大。研究对不同频率及不同压比下R32吸气状态对压缩机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适合进行少量吸气带液的压缩,压缩机吸气由过热到带液过程中,压缩机排气温度呈现两段式折线型线性降低,同时压缩机综合效率系数有小幅的提高;吸气过热度对压缩机效率几乎没有影响,吸气干度x=0.9时,压缩机等熵压缩效率和容积效率相比x=1时分别下降约6%和8.5%,下降幅度很小;相同频率下,压比越高,压缩机等熵压缩效率和容积效率越低,并且相同压比下,频率越高,等熵压缩效率和容积效率越大,考虑综合效率系数,压缩机在额定频率运转时效果最佳。为了排除质量流量的变化引起制冷量变化的干扰,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定膨胀阀开度定频率下,改变冷冻水侧电加热棒的功率,研究不同吸气状态和不同质流密度(不同阀开度)下,板式蒸发器的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板式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由过热到两相态时,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先急剧增大后缓慢降低,传热温差先快速减小后缓慢降低,压降只有小幅度的变化,换热器的效能在逐渐增大;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作为流动阻力主要部分,要尽可能减小板式蒸发器进口干度,使板式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接近饱和状态,能减小板式蒸发器的流动阻力;平衡换热器换热性能和流动阻力后,蒸发器出口干度接近1时,换热效果最好。对“0过热度”振荡研究得出: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振荡不仅受膨胀阀开度的影响,而且受制冷量的影响;过热度振荡幅度范围为:04°C。在模拟实际运行工况,综合评定吸气状态对制冷量、耗功、COP、排气温度和压比等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后,得出R32制冷系统吸气干度控制在0.961范围内时,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的结论。在对压缩机效率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中小型R32空调器可以牺牲少量压缩机效率,采用吸气带液方法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同时能提高系统的性能。
张志强[6](2016)在《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远洋渔船无论在船舶性能方面还是捕获能力方面都有了显着的提升,但传统制冷系统的低效性、低环保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渔船制冷系统大量的设计经验及技术表明,氨作为制冷介质在渔船上的使用是完全可行的。最新版国内规范、法规也通过拟定氨制冷介质的安全使用措施,放开了其在国内渔船上的使用限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在渔船上合理、安全地使用氨制冷介质,对我国渔船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蓬莱京鲁船业先后交付的24艘多功能远洋渔船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以氨为制冷介质制冷系统的各种重要难题,详细介绍了以氨为制冷介质公约适应性及可行性研究、氨制冷介质的冷冻系统设备及管材研究、冻结间设计布置、氨制冷介质的效能及冷冻品质稳定性研究等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船级社以及国际环保组织规范中有关氨制冷介质的使用要求和限制条件,阐明了公约适用性及可行性。通过比较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和氨泵强制供液系统的优劣性,确定系统制冷方式;根据远洋渔船的作业特点和制冷要求,确定适用于本船的氨制冷系统,并选定主要制冷设备。为保证氨制冷的设计合理性,文中分别从舱室布置、设备选型、保温处理等方面对冻结间设计布置。介质氨与氟利昂在各方面性能的比较,有力说明氨作为替代型制冷介质的优劣性;测定秋刀鱼、鱿鱼冻结过程的中心温度变化,计算冻结动力学参数,分析秋刀鱼、鱿鱼在冻藏过程中感官、蛋白质、脂质、组织形态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冻条件(温度)对渔获物品质的影响。
江龙[7](2015)在《基于碱金属卤化物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强化了碱金属卤化物吸附剂的传热传质的基础上,构建了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并且进行了系统模拟设计以及实验研究。系统利用低品位热源来驱动高温盐进行解吸,通过膨胀机实现对外做功,利用低温盐和反应气体的解吸热来产生制冷效果。由于化学反应的解吸热是氨汽化潜热的2倍之多,所以相比传统的吸附式制冷效率有所提高。同时由于系统中只存在极少量的液氨,工作压力低于普通的吸附制冷循环,所以具有系统承压小,抗颠簸能力强等优点。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地热以及太阳能这样的中低温热源的利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对不同散装碱金属卤化物以及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静态传热传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装碱金属卤化物的导热系数都非常低,介于0.24-0.31 W/(mK)。NH4Cl、CaCl2和MnCl2在高温盐、中温盐、低温盐混合吸附剂中呈现出最好的性能。而不同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吸附剂的导热系数随着吸附剂密度的减少以及盐质量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不同的碱金属卤化物吸附剂,当吸附剂密度为450kg/m3和550 kg/m3时,其导热系数分别介于0.61-1.87 W/(m·K)和0.84-2.13 W/(m·K)。考虑到不同碱金属卤化物所应用的温区,NH4Cl和FeCl3在低温盐和高温盐中导热性能更好,而CaCl2和SrCl2/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比较接近。不同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渗透率介于10-10-10-13m2。NaBr、CaCl2和MnCl2为混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渗透率。在研究了吸附剂静态传热传质性能之后,对不同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吸附剂的动态传热传质性能进行研究。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导热系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增加。对于不同的碱金属卤化物固化吸附剂,在密度为450 kg/m3和550 kg/m3时,其在不同吸附量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分别在0.62-2.4w/(m·k)和0.89-2.98w/(m·k)。对于不同的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在不同吸附量条件下渗透率介于10-14-10-10m2。对比不同混合吸附剂在反应平衡条件下的扩散和汇聚模式的渗透率可以发现,渗透率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利用静态导热系数和渗透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scp)开始增加得非常快,之后逐渐地衰减。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相比较可以发现,利用动态的导热系数和渗透率仿真结果相比于实验数据,scp、制冷量、cop误差分别为9.1%、8.3%、12%。而利用静态导热系数的结果scp、制冷量、cop误差分别为42.8%、41.4%、36%。利用静态导热系数和渗透率进行仿真的结果会使得制冷性能参数的偏差较大,而利用动态导热系数和渗透率则可以比较准确的描述制冷性能参数。在保持渗透率不下降的基础上,为了寻求更高导热系数的吸附剂,对cacl2/膨胀硫化石墨、mncl2/膨胀硫化石墨混合吸附剂热质传递以及cacl2/膨胀硫化石墨吸附/解吸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以膨胀硫化石墨为基质的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随含盐质量比例和密度的变化和以膨胀石墨为基质的混合吸附剂类似。在cacl2密度为300kg/m3以及盐质量比例为50%时,cacl2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最高可以达到88.1w/(m·k),对于不同条件下cacl2/膨胀硫化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系数介于23.5到88.1w/(m·k),其渗透率介于9.31×10-10到3.05×10-14m2,对不同mncl2质量比例的混合吸附剂,导热系数为20.3-80.6w/(m.k),渗透率在8.02×10-11-1.01×10-14m2。对于cacl2比例为80%的混合吸附剂,在蒸发温度为15oc以及冷凝温度为25oc时,其最大的循环吸附量可以达到0.4455g/g。cacl2/膨胀硫化石墨混合吸附剂的量不会随着密度和盐质量比例的变化有太多的变化。相比于cacl2/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cacl2/膨胀硫化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循环吸附量要略高一些,同时循环时间大幅缩短。在对吸附剂传热传质进行了强化以后,构建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对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验证了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其最高的发电和制冷火用效率为0.69和0.29,最高的制冷性能系数(cop)为0.77。最优工况即在150oc过热温度条件下,bacl2-srcl2-nh3工质对总体火用效率高达0.9。相比于Goswami循环,总体发电制冷的火用效率提高了近40%-60%。由于所采用的涡旋式膨胀机使采用空调涡旋式压缩机改制的,为了研究该涡旋式膨胀机的性能,搭建了压缩空气涡旋式膨胀机测试装置,通过膨胀机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对涡旋式膨胀机的性能进行研究和结果分析,当涡旋式膨胀机进口压力从0.6增加到1 MPa时,其等熵效率和功电转换效率维持在60%和80%。当进口压力达到1 MPa时,涡旋式膨胀机整体内效率为53%。采用传热传质强化以后的混合吸附剂,对MnCl2-CaCl2-NH3工质对在不同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制冷温度条件下的循环吸附量进行了测试,利用所测试循环吸附量的结果以及混合吸附剂热质传递特性,对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与设计,模拟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150 oC,蒸发温度为-10 oC变化到20 oC,系统总能量效率从0.116增加到0.376,而总体火用效率从0.402变化到0.391。随后搭建了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并且对该实验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0 oC热源温度为制冷COP的拐点温度,当热源温度高于160 oC时,系统的显热负荷增大,继续加热高温床并不能使系统性能继续提高,反而降低制冷功率。当制冷温度为15 oC时,系统COP为0.284-0.396;当制冷温度10 oC,COP为0.277-0.368。而当制冷温度为15 oC时,系统SCP为98.6-340 W/kg。而当制冷温度为15 oC时,系统SCP为91.9-321 W/kg。SCP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25 oC冷却温度、10 oC制冷温度条件下,热源温度不同时,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的能量效率从0.293增加到0.417,然后下降到0.407,而系统火用效率从0.12增加到0.16。对整个系统而言在160 oC热源温度条件下,输出功最高为253 W,制冷量最高为2.98 kW。
董丽萍[8](2012)在《北洋2#制冷剂循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R22自1936年开始商业化生产使用至今,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在众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还没有一种制冷剂能够像R22这样有如此巨大的产量和如此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R22的对臭氧层的耗损作用和较高的温室效应值,在世界环保的大主题下,《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对于发展中国家,规定2016年1月1日冻结在2015年的消费水平上,并于与2030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R22是要被加速淘汰的。基于此,必须要寻求一种合适的制冷工质来替代R22。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替代制冷剂包括了R407C、R32、R410a、R134a。R32、R290等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也在继续研究之列。但是,严格地说,有些替代物GWP比R22更高,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单工质的性能优于R22的制冷剂。既然,我们无法直接找到既满足环保要求又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的制冷剂,我们认为,应该循序渐进的研究,从研究ODP和GWP都小于R22的制冷剂开始,逐步优化,北洋2#诞生在此理念下。本文研究了一种双元混合物——北洋2#,具有优于R22的环保性能,和较好的热工性能。在标准的第二量热计实验台上,对相同样机检测,在标准空调工况下,北洋2#的COP指标较R22低1.7%,但其制冷量却高14.6%;相比R410A和R32,其空调工况的COP性能高8%。实验表明其作为R22的取代物,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在低温区的检测试验证明:在-10-20℃范围内,当冷凝温度为45℃时,北洋2#的COP性能稍低于R22,但其制冷量仍较高;在-25-35℃范围内,R22和R410A均已不能达到要求,而北洋2#仍具有明显优势。在另一个试验中,从10℃到-18℃,北洋2#的制冷速度比R22快35.9%。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北洋2#环境性能优于R22;在低温区的热工性能明显比R22好,可应用于冷冻冷藏和速冻领域;物性与R22接近,原有设备无需改动,可直接应用;价格低廉,易于获取。所以,北洋2#可以作为非常有潜力的R22替代制冷剂。
刘卫党[9](2012)在《三元非共沸工质自动复叠低温设备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复叠制冷是低温装置制冷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研制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低温装置采用单机压缩机驱动,利用三元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它利用混合制冷剂各组元的沸点不同,通过一系列装置的传热、传质交换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态低温组元从而达到用一台单级压缩机制取较低蒸发温度的目的。本文工作是设计研制一台自动复叠式制冷机组,使得低温保存箱的温度控制在-80℃温区。在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主要用实验的方法对-80℃温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展开进一步研究,进行混合工质组元的配比和分离系统的优化,使得制冷机组能够长时间稳定而高效的运行。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制冷行业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指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运用在低温制冷机组中的研究价值及研究趋势。2.搭建了一个自主设计、制造的低温制冷装置,并通过实验发现了制冷机组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3.选取了适当的混合制冷剂的各组元,并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了各组元的最佳配比,使得制冷机的运行压比降到了合适的范围,保证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4.改进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分离方法,在30天连续无故障开停机运行可靠实验中获得了很好的气液分离的效果,使得分离效率达到80%以上,较理想的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温度。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新设计制造的单级压缩三种非共沸工质的制冷机组的性能进行研究,得出该机组降至最优温度时所对应各分离器的温度、压力值。系统的制冷工艺方法,机组构件设计及选用,理论和实验分析对自动复叠制冷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刘焕卫[10](2012)在《基于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节能和环保等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制冷热泵行业的研究热点。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是以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为一次能源输入,为建筑物提供冷、热、生活热水及系统自备电的节能环保新系统。本文主要针对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及新型环保制冷剂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新型环保制冷剂方面,采用热工性能优异、市场可获得性、低GWP以及ODP为零的环保制冷剂,并对具有可燃性的环保制冷剂进行了惰化及爆炸极限实验研究。本文对阻燃制冷剂与可燃组元DME、R32、R152a、R290形成的二元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了爆炸极限实验研究,得到了混合物的爆炸上、下限以及阻燃剂的最小惰化浓度。在此基础上,应用基团贡献法和燃烧学相关理论对上述阻燃制冷剂的抑制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计算阻燃制冷剂最小惰化浓度的理论估算公式。通过理论估算值和实验测量值之间对比分析可知:在可燃制冷剂火焰传播速度测量(计算)准确前提下,理论估算值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理论估算公式对可燃制冷剂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工质循环性能实验系统,对通过理论分析获得的一种HCFC-22替代制冷剂和一种中高温制冷剂在此实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替代制冷剂充灌HCFC-22系统中,其在相同工况下的制冷量、压比、排气温度以及制冷性能系数均比HCFC-22优异,两者压缩机功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HCFC-22替代物;中高温制冷剂充灌HFC-134a系统中,可获得高于80℃的热水,其排气温度为95.3℃、排气压力为1.93MPa、压比小于6.0。在蒸发器进水温度44℃、冷凝器出水温度80℃时,系统性能系数达到2.92。在独立式燃气机热泵供能系统方面。基于替代HFC-134a的新型环保制冷剂,进行了制冷、制热性能实验研究,并对影响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的因素(制冷工况——蒸发器进水流量、蒸发器进水温度以及燃气发动机转速等;制热工况——冷凝器进水流量、冷凝器进水温度、燃气发动机转速以及蒸发温度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的示范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制冷和制热工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应用新型环保制冷剂可获得较高的性能系数(COP)和一次能源利用率(PER)。
二、氟利昂22制冷自控阀门流量试验台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利昂22制冷自控阀门流量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 |
1.1.2 冷凝器的类型及特点 |
1.1.3 蒸发式冷凝器的推广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
1.2 蒸发式冷凝器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发式冷凝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 |
2.1 空气与水的传热传质及焓差的推动作用 |
2.2 水温降低对冷凝温度及制冷系统的影响 |
2.2.1 制冷量变化对比 |
2.2.2 耗功变化对比 |
2.2.3 制冷系数变化对比 |
2.3 过热制冷剂气体对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 |
3.1 引言 |
3.2 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 |
3.3 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除湿 |
3.4 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除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1 引言 |
4.2 速冻实验冷库系统 |
4.2.1 实验装置设计及运行工况 |
4.2.2 蒸发器及冷凝器 |
4.2.3 实验原理图 |
4.3 改建后的实验台介绍 |
4.3.1 实验系统介绍 |
4.3.2 实验用制冷剂 |
4.3.3 蒸发式冷凝器 |
4.3.4 实验装置的其它部件 |
4.4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
4.4.1 主要测量装置 |
4.4.2 温湿度的测量 |
4.4.3 流量测量 |
4.4.4 压力测量 |
4.4.5 功率测量 |
4.5 实验材料 |
4.6 实验步骤 |
4.6.1 准备工作 |
4.6.2 启动制冷系统 |
4.6.3 实验记录 |
4.6.4 停止制冷系统 |
4.7 注意事项 |
4.8 数据误差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5.1 实验条件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数据处理 |
5.3.1 制冷量的计算 |
5.3.2 冷凝器热负荷的计算 |
5.3.3 制冷系数的计算 |
5.3.4 能效比的计算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初次实验的问题与改进 |
5.4.2 无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3 带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4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冷凝压力的影响 |
5.4.5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压缩机耗功的影响 |
5.4.6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制冷系数与能效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单级压缩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理论分析 |
2.1 二氧化碳制冷剂特性 |
2.2 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设计 |
3.1 二氧化碳热泵实验系统原理分析 |
3.2 实验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
3.2.1 压缩机 |
3.2.2 气冷器 |
3.2.3 蒸发器 |
3.2.4 节流装置 |
3.2.5 辅助设备 |
3.3 实验系统测点布置和测量装置 |
3.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4.1 电气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 |
3.4.2 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 |
3.4.3 电气控制系统的过载保护 |
3.5 实验台调试 |
3.6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3.6.1 实验步骤 |
3.6.2 注意事项 |
3.7 本章小结 |
4.实验结果分析 |
4.1 开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 气冷器入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排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6 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制冷剂的缺点 |
§1.1.2 环保制冷剂的替代方向 |
§1.2 CO_2制冷剂的发展过程 |
§1.3 CO_2制冷循环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
§1.4 CO_2制冷及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CO_2制冷循环性能优化的思路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毛细管几何结构及制冷剂充注量最优组合的设计计算模型 |
§2.1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研究的步骤 |
§2.1.1 系统简介 |
§2.1.2 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 |
§2.1.3 热力学模型构建 |
§2.1.4 模拟研究步骤 |
§2.2 模拟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结论 |
第三章:小型CO_2热泵热水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
§3.1 部件主要部件的选型或设计计算 |
§3.1.1 气冷器的设计计算 |
§3.1.2 蒸发器及回热器的设计计算 |
§3.1.3 压缩机及毛细管的选型 |
§3.1.4 辅助设备的选型 |
§3.2 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搭建 |
§3.3 热泵热水器系统最佳充注量的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 |
§3.3.1 经验公式法 |
§3.3.2 额定工况法 |
§3.3.3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3.4 最佳充注量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3.3.5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
§3.3.6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应用于小型冷柜或热泵系统的CO_2/R41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热力学分析 |
§4.1 系统介绍 |
§4.2 模型假设条件 |
§4.3 热力学模型构建 |
§4.4 研究步骤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热力学模型准确度的验证 |
§4.5.2 系统性能分析 |
§4.5.3 部件不可逆损失及系统?效率分析 |
§4.5.4 CO_2/R41混合制冷剂的GWP值计算 |
§4.6 系统测试环境室融霜节能装置的效果研究 |
§4.6.1 恒温室及新型融霜装置的工作原理简介 |
§4.6.2 新型融霜装置的性能测试结果 |
§4.7 本章结论 |
第五章:CO2_双温双控电冰箱的理论设计 |
§5.1 冰箱制冷系统的确定 |
§5.2 冰箱的热负荷计算 |
§5.2.1 冷藏室的热负荷 |
§5.2.2 冷冻室的热负荷 |
§5.3 冰箱制冷系统热力参数的确定 |
§5.4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 |
§5.5 冰箱系统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研究方向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今后研究方向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4)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热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新工质中高温热泵研究现状 |
1.2.1 自然工质的研究 |
1.2.2 人工合成工质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工质热泵理论循环计算方法 |
2.1 工质的初步筛选 |
2.2 理论循环计算方法 |
2.2.1 REFPROP软件介绍 |
2.2.2 REFPROP工质物性调用 |
2.3 理论循环计算工况 |
2.3.1 过程分析 |
2.3.2 螺杆压缩机效率分析 |
2.3.3 计算步骤 |
2.4 理论循环计算程序编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质热泵系统理论循环性能分析与筛选 |
3.1 纯工质循环计算结果与分析 |
3.1.1 纯工质循环计算结果 |
3.1.2 纯工质循环计算结果分析 |
3.1.3 纯工质循环计算结果分析总结 |
3.2 混合工质循环性能分析 |
3.2.1 混合工质应用的优缺点 |
3.2.2 混合工质理论循环性能结果 |
3.2.3 混合工质变工况理论循环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实验系统的研制 |
4.1 实验系统简介 |
4.2 中高温热泵工质循环系统的研制 |
4.2.1 压缩机的选型 |
4.2.2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
4.2.3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
4.2.4 膨胀阀的计算与选型 |
4.3 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循环水系统 |
4.4 新工质回收充灌系统 |
4.4.1 新工质回收充灌系统简介 |
4.4.2 新工质回收充灌方法与步骤 |
4.5 测控系统 |
4.6 安全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实验研究 |
5.1 新工质水源热泵实验步骤 |
5.1.1 准备工作 |
5.1.2 实验操作步骤 |
5.1.3 误差分析 |
5.2 纯工质在变工况下的循环性能实验 |
5.2.1 纯工质R134a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5.2.2 纯工质R245fa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5.3 混合工质在变工况下的循环性能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R32变频转子式制冷系统少量吸气带液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替代制冷剂的研究 |
1.2.1 替代制冷剂发展趋势 |
1.2.2 制冷剂R32研究现状 |
1.3 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研究 |
1.3.1 变频空调 |
1.3.2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1.4 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方法的综述 |
1.4.1 四种方法的工作原理 |
1.4.2 以提高系统性能为主的方法 |
1.4.3 以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为主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5.1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装置设计 |
2.1 实验装置硬件部分 |
2.1.1 实验台总体装置 |
2.1.2 压缩机及变频装置 |
2.1.3 换热器及水循环系统 |
2.1.4 过冷装置 |
2.1.5 电子膨胀阀 |
2.1.6 科氏力质量流量计 |
2.1.7 温度、压力测点装置 |
2.1.8 视液镜及可视管 |
2.2 数据采集及控制软件部分 |
2.2.1 西门子PLC系统 |
2.2.2 PID反馈调节系统 |
2.2.3 三维力控程序 |
2.3 实验台操作步骤 |
2.3.1 开机程序 |
2.3.2 关机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种工质湿压缩理论分析 |
3.1 研究工质的选择 |
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1 计算程序及压焓图 |
3.2.2 单位质量流量制冷量 |
3.2.3 理论耗功 |
3.2.4 理论排气温度 |
3.2.5 制冷系数COP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吸气带液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影响 |
4.1.1 引言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定频变压比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
4.1.4 定压比变频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
4.1.5 吸气饱和时实验结果分析 |
4.1.6 本节小结 |
4.2 吸气带液时板式蒸发器的传热和压降特性 |
4.2.1 引言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热损失及压降 |
4.2.4 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4.2.5 对压降的影响 |
4.2.6 本节小结 |
4.3 最佳吸气干度范围 |
4.3.1 引言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吸气带液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4 过热度振荡现象 |
4.3.5 吸气带液方法的利弊 |
4.3.6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6)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远洋渔船冷冻系统发展现状 |
1.2.1 远洋渔船常用制冷介质 |
1.2.2 远洋渔船常用制冷方式 |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氨介质公约适应性及可行性研究 |
2.1 公约概述 |
2.2 氨制冷介质公约适应性 |
2.2.1 NK规范适应性 |
2.2.2 DNV规范适应性 |
2.2.3 台湾验船中心规范适应性 |
2.2.4 国内渔船规范适应性 |
2.2.5 国际公约适应性 |
2.3 氨制冷介质突破规范的可行性研究 |
2.3.1 NK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3.2 DNV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3.3 台湾验船中心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4 氨制冷介质渔船安全保障措施 |
2.4.1 规范对氨气的检测要求 |
2.4.2 材料、设备的选用及焊接工艺要求 |
2.4.3 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
2.4.4 制冷设备安全保护措施 |
2.4.5 配备氨防护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制冷介质的冷冻系统设备及管材研究 |
3.1 冷冻系统设备概述 |
3.2 氨制冷系统的主要制冷设备组成 |
3.2.1 制冷压缩机 |
3.2.2 船用卧式冷凝器 |
3.2.3 船用高压贮液器 |
3.2.4 氨泵和低压循环桶组合设备 |
3.2.5 高压油分离器 |
3.2.6 船用中间冷却器 |
3.2.7 船用气液分离器 |
3.3 制冷系统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
3.3.1 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 |
3.3.2 氨泵强制供液系统 |
3.4 远洋渔船的氨制冷系统选定 |
3.5 冷冻系统管材的选择及工艺的研究 |
3.5.1 冷冻管材的选用 |
3.5.2 冷冻管焊接技术研究 |
3.5.3 冷冻管焊接工艺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结间的设计布置 |
4.1 冻结间概述 |
4.2 氨制冷系统冻结能力的匹配 |
4.3 冻结间的布置原则 |
4.3.1 冻结间外部通道布置原则 |
4.3.2 冻结间内部通道布置原则 |
4.3.3 冻结间内部风机布置原则 |
4.4 冻结间保温处理研究 |
4.4.1 喷涂工艺法 |
4.4.2 灌涂工艺法 |
4.5 冻结间的效用试验研究 |
4.5.1 冻结装置密性试验方法 |
4.5.2 冻结装置风机通风试验 |
4.5.3 冻结间装置冻结能力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氨制冷介质的效能及冷冻品质稳定性研究 |
5.1 氨制冷介质的效能研究 |
5.1.1 氨与氟利昂制冷性能比较 |
5.1.2 氨与氟利昂环保性能比较 |
5.1.3 氨与氟利昂气化潜热比较 |
5.2 氨制冷渔获物冷冻品质稳定性方法探究 |
5.2.1 渔获物冻结过程温度测定法 |
5.2.2 渔获物冻结速率计算方法 |
5.2.3 渔获物品质评定方法 |
5.2.4 渔获物解冻工艺 |
5.3 渔获物动力学参数研究 |
5.4 冷冻品质研究 |
5.4.1 鱿鱼冷冻品质研究 |
5.4.2 秋刀鱼冷冻品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碱金属卤化物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2 再吸附制冷研究概况 |
1.2.1 再吸附制冷工质对 |
1.2.2 复合/混和吸附剂 |
1.2.3 吸附床优化设计 |
1.3 热功转换系统概况 |
1.3.1 热功转换循环 |
1.3.2 涡旋式膨胀机 |
1.4 冷电联供系统性能研究概况 |
1.5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技术的关键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6.1 理论研究 |
1.6.2 实验研究 |
第二章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性能研究 |
2.1 不同固化混合吸附剂静态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
2.1.1 化学吸附剂的选择 |
2.1.2 化学混合吸附剂制备 |
2.1.3 导热系数测试原理与装置 |
2.1.4 渗透率测试原理与装置 |
2.1.5 散装碱金属卤化物的导热特性 |
2.1.6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特性 |
2.1.7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渗透率 |
2.2 不同固化混合吸附剂动态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
2.2.1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 |
2.2.2 导热系数测试原理与装置 |
2.2.3 渗透率测试原理与装置 |
2.2.4 化学混合吸附剂动态导热系数测试结果 |
2.2.5 化学混合吸附剂动态渗透率测试结果 |
2.3 不同传热传质参数系统仿真性能对比 |
2.3.1 传热传质参数性能拟合 |
2.3.2 两级吸附剂式制冰机性能仿真 |
2.3.3 模型建立 |
2.3.4 仿真结果分析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性能分析 |
3.1 化学混合吸附剂制备 |
3.2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传热传质性能测试 |
3.2.1 导热系数测试原理与装置 |
3.2.2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特性 |
3.2.3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传质特性 |
3.2.4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稳定性分析 |
3.3 碱金属卤化物/膨胀硫化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测试 |
3.3.1 吸附性能原理与装置 |
3.3.2 吸附性能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分析 |
4.1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 |
4.1.1 再吸附制冷循环原理 |
4.1.2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原理 |
4.2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热力学分析 |
4.2.1 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方程 |
4.2.2 吸附工质对选择 |
4.3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分析结果 |
4.3.1 发电过程 |
4.3.2 制冷过程 |
4.3.3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总效率 |
4.4 与Goswami循环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仿真 |
5.1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设计 |
5.2 涡旋式膨胀机性能研究 |
5.2.1 压缩空气涡旋式膨胀机测试装置 |
5.2.2 涡旋式膨胀机性能测试结果 |
5.3 Mn Cl_2/Ca 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性能测试 |
5.3.1 Mn Cl_2/Ca 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测试装置 |
5.3.2 Mn Cl_2/Ca 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测试结果 |
5.4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仿真设计 |
5.4.1 三维系统设计 |
5.4.2 仿真模型 |
5.4.3 模型方程 |
5.5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实验研究 |
6.1 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系统建立 |
6.1.1 实验系统 |
6.1.2 吸附床 |
6.2 实验流程和步骤设计 |
6.3 实验数据计算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加热解吸阶段状态参数变化 |
6.4.2 制冷性能随热源温度、冷却温度以及制冷温度的变化 |
6.4.3 循环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4.4 热功转换性能 |
6.4.5 高压做功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
6.4.6 热功转换系统优化性能分析 |
6.4.7 系统总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创新内容总结 |
7.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撰写的论文、申请专利及所获奖励 |
(8)北洋2#制冷剂循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制冷剂的历史发展回顾 |
1.2.1 第一阶段—早期的制冷剂(1830~1930 年) |
1.2.2 第二阶段—氯氟烃 CFCs 和氢氯氟烃 HCFCs 制冷剂(20 世纪 30年代到 90 年代期间) |
1.2.3 臭氧层的消耗及相关协议 |
1.2.4 温室效应问题及其相关协议 |
1.2.5 第三阶段—绿色环保类制冷剂,氢氟烃 HFCs(Hydrofluorocarbon)和天然工质类(1990 年至今) |
1.3 制冷剂替代现状 |
1.4 研究新型制冷剂的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洋 2#制冷剂物性的理论研究 |
2.1 替代制冷剂的选择的标准 |
2.2 替代制冷剂北洋 2#的选择标准 |
2.3 替代制冷剂的相关术语和标准 |
2.3.1 毒性 |
2.3.2 可燃性 |
2.3.3 相关术语和标准 |
2.4 替代制冷剂北洋 2#的物性参数计算 |
2.4.1 北洋 2#安全性和环保性参数 |
2.4.2 北洋 2#热工性能参数 |
第三章 北洋 2#制冷剂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主侧制冷量测试方法——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
3.2.2 辅侧制冷量测试方法——制冷剂液体流量计法 |
3.2.3 本实验采用方法 |
3.3 实验样机 |
3.4 实验装置与测量仪器 |
3.4.1 实验装置 |
3.4.2 测量仪器 |
3.4.3 实验准确度 |
3.5 实验步骤 |
3.5.1 压缩机安装 |
3.5.2 传感器安装 |
3.5.3 制冷剂的充注 |
3.5.4 自动控制设备调节工况稳定过程 |
3.5.5 实验数据采集 |
3.5.6 停机过程 |
第四章 循环实验结果讨论 |
4.1 实验工况的设置 |
4.1.1 实验测量参数的确定 |
4.1.2 实验工况 |
4.2 标准空调工况 |
4.3 低温工况 |
4.4 更低温工况 |
4.5 制冷速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在冷冻冷藏和速度领域的应用 |
5.2.2 制冷设备无需改造 |
5.2.3 价格低廉,应用领域广泛 |
5.3 继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三元非共沸工质自动复叠低温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复叠制冷循环简述 |
1.3.1 经典复叠制冷循环 |
1.3.2 自动复叠式制冷循环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2 理论基础 |
2.1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特性 |
2.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选配原则 |
2.3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气液相平衡 |
2.4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热物性计算方法 |
2.4.1 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 |
2.4.2 PT(Patel-Teja)状态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设计及热力计算 |
3.1 循环流程介绍 |
3.2 系统热力计算 |
3.2.1 设计工况条件的确定 |
3.2.2 制冷工质的选取 |
3.2.3 状态点的确定 |
3.2.4 设备热负荷的计算 |
3.2.5 低温箱的负荷计算 |
3.2.6 混合比的确定 |
3.3 部件的选型及设计 |
3.3.1 压缩机的选型 |
3.3.2 冷凝器的选配 |
3.3.3 分离器的设计 |
3.3.4 回热器的设计 |
3.3.5 保温层的确定 |
3.3.6 低温箱体的设计 |
3.3.7 节流机构的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元非共沸低温装置的搭建 |
4.1 实验装置的搭建 |
4.1.1 实验装置的系统结构 |
4.1.2 实验装置的部件 |
4.1.3 实验装置的搭建 |
4.1.4 实验装置的测量及数据采集系统 |
4.2 实验装置的控制部分设计 |
4.3 实验准备 |
4.3.1 润滑油的选定 |
4.3.2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测 |
4.3.3 系统抽真空 |
4.3.4 混合制冷剂的充注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元非共沸低温装置的装置改进及数据分析 |
5.1 实验装置调试运行及改进 |
5.1.1 初步实验及运行问题 |
5.1.2 初步实验改进方案 |
5.1.3 系统初步改进后实验及运行问题 |
5.1.4 实验改进方案 |
5.1.5 再次实验及运行问题 |
5.1.6 再次实验改进方案 |
5.2 实验运行结果及分析 |
5.2.1 实验装置各测量点温度纪录 |
5.2.2 蒸发器的降温曲线 |
5.2.3 系统吸排气压力随运行时间变化情况 |
5.2.4 系统中压缩机吸排气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
5.3 系统中各分离罐的降温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HCFCs 制冷剂替代 |
1.3 燃气机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3.1 燃气机热泵国内外发展史 |
1.3.2 燃气机热泵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制冷剂爆炸极限实验研究 |
2.1 爆炸极限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
2.1.1 试验装置及主要仪器设备 |
2.1.2 试验装置精度 |
2.2 新型制冷剂爆炸极限实验结果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制冷剂燃爆抑制机理 |
3.1 燃烧爆炸理论 |
3.1.1 链式爆炸理论 |
3.1.2 热爆炸理论 |
3.2 可燃制冷剂的爆炸极限理论 |
3.2.1 纯质可燃制冷剂爆炸极限理论 |
3.2.2 混合可燃制冷剂爆炸极限理论 |
3.3 阻燃制冷剂最小惰化浓度理论估算 |
3.3.1 基团贡献法 |
3.3.2 阻燃制冷剂抑制系数计算 |
3.3.3 最小惰化浓度理论估算 |
3.4 理论与实验结果分析 |
3.5 爆炸极限与制冷剂充灌量 |
3.5.1 最大充灌量与LFL |
3.5.2 减少制冷剂充灌量技术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环保制冷剂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
4.1 工质循环性能实验台 |
4.1.1 实验系统 |
4.1.2 控制系统 |
4.1.3 数据测量系统 |
4.2 循环性能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1 循环性能数据分析与实验方法 |
4.2.2 循环性能实验步骤 |
4.3 制冷剂M1 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
4.3.1 随蒸发、冷凝温度的关系 |
4.3.2 随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关系 |
4.4 制冷剂M1 和HCFC-22 性能对比分析 |
4.5 制冷剂M2 性能实验研究 |
4.5.1 随冷凝器进水流量的关系 |
4.5.2 随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关系 |
4.5.3 中高温制冷剂M2 实验结果 |
4.6 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式燃气机热泵供能系统制冷性能实验研究 |
5.1 独立式燃气机热泵实验系统 |
5.1.1 独立式燃气机热泵装置 |
5.1.2 实验循环系统 |
5.2 数据分析 |
5.3 制冷性能实验研究 |
5.3.1 蒸发器进水流量的影响 |
5.3.2 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影响 |
5.3.3 燃气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
5.4 制冷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独立式燃气机热泵供能系统制热性能实验研究 |
6.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6.2 制热性能实验研究 |
6.2.1 冷凝器进水流量的影响 |
6.2.2 冷凝器进水温度的影响 |
6.2.3 燃气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
6.2.4 蒸发温度的影响 |
6.3 制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4 实验误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处 |
7.3 今后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氟利昂22制冷自控阀门流量试验台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D]. 徐勤华. 山东大学, 2019(02)
- [2]单级压缩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 朱昱衡. 中原工学院, 2018(07)
- [3]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D]. 王栋. 上海理工大学, 2019(04)
- [4]新工质中高温水源热泵热力性能研究[D]. 郭川.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5]R32变频转子式制冷系统少量吸气带液的实验研究[D]. 王超. 上海理工大学, 2016(06)
- [6]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D]. 张志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7]基于碱金属卤化物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再吸附制冷与热功转换循环研究[D]. 江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8]北洋2#制冷剂循环性能试验研究[D]. 董丽萍. 天津大学, 2012(08)
- [9]三元非共沸工质自动复叠低温设备的研制[D]. 刘卫党.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01)
- [10]基于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D]. 刘焕卫. 天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