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GFR表达和增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姣姣[1](2013)在《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TM2000比值1:1、1:2.5、1:5制备复合物转染至HRPE细胞中,转染24h后,观察转染效率。PVR模型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玻璃体腔注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稀释液组(A组,右眼8只)、1.0与2.0μmol/LPDGFR-αASODN脂质体转染的RPE细胞稀释液组(B组和C组,右眼各8只)。左眼注射平衡盐溶液(BSS)0.1ml作为对照。术后1、2、3、4周进行眼部检查,包括间接眼底镜、裂隙灯检查观察PVR程度。术后4周处死动物后,典型的PVR眼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眼底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DGF-α浓度。结果:当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TM2000比值为1:2.5时,HRPE细胞最佳转染效率。PVR分级:A组第1~2周出现视网膜脱离,PVR随着时间延长发展至更严重等级;B、C组也发生PVR,但其严重程度低于A组(均为P<0.05),C组比B组更低;对照组无明显眼底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造模后A组可见视网膜表面红染的条索状、网状胶原纤维,视网膜各层结构欠清,B组和C组病变程度低于A组,C组比B组更低;对照组视网膜全层结构清楚。免疫组化检查:A组视网膜全层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内呈高强度棕黄色着色(++++),B组呈中等强度棕黄色着色(+++),C组呈较弱棕黄色着色(++);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表层神经节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内可见弱棕黄色着色(+)。结论: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与下调视网膜细胞中PDGF-α浓度有关。
蒋姣姣,彭燕一[2](2012)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与眼科疾病》文中指出角膜损伤、白内障、青光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都是可以致盲的眼科疾病,对此类疾病目前主要是采取药物及手术治疗,而手术不能阻止它们的再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在以上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防治途径。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与角膜损伤、白内障、青光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严浩,邱庆华,王艳丽[3](2010)在《EGFR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DN)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retinal glial,RG)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用脂质体(Li-pofectin)作为载体将修饰型EGFR ASODN转染RG细胞后,采用Murphy细胞计数方法评价反义寡核苷酸对人RPE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EGFR反义寡核苷酸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转染24h后抑制率63.27%。结论:EGFR ASODN能够抑制人RG细胞迁移。
张未娟[4](2010)在《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的信号通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各种近视眼发病机制学说中,“视网膜局部调控学说”备受瞩目,该学说认为视网膜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后产生一级近视信号因子(如视黄酸,RA)并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使之产生二级信号因子(如TGF-β2),进而调控巩膜的生长,形成近视。本实验观察全反视黄酸(ATRA)对豚鼠RPE细胞的生长、分泌TGF-β2的影响及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IP3的变化。并研究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分别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及分泌TGF-β2影响,分析RPE细胞分泌TGF-β2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进一步探讨RPE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呈递作用。方法选取健康3周龄花色豚鼠,麻醉处死后摘取眼球,采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豚鼠RPE细胞,上皮细胞特异的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取第2-3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实验细胞于使用前均换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小时以使其同步化。1. ATRA组: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6M,10×10-6M,40×10-6M)ATRA对豚鼠RPE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浓度为10×10-6M的ATRA作用于RPE细胞,分别于2h、4h、6h、8h、16h取上清培养液用ELISA方法检测TGF-β2的分泌量;于0min、5min、30min、2h、6h收集细胞裂解液用ELISA和放射免疫的方法分别检测胞内cAMP和IP3的含量变化。2.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组: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6M,10×10-6M,15×106M,20×10-6M)U73122和(5×10-6M,10×10-6M,20x10-6M,50×10-6M)SQ22536对豚鼠RPE细胞增殖的影响。取浓度为1×10-5M的U73122、SQ22536作用于豚鼠RPE细胞,分别于2h、4h、6h、8h、16h用ELISA方法检测TGF-β2的分泌量。结果1. RPE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原代培养的豚鼠RPE细胞48小时后已贴壁生长,细胞含有丰富的色素。传代后色素减少,细胞近融合时形态近六角形。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RPE细胞为棕黄色阳性反应。2. ATRA对豚鼠RPE细胞的影响MTT检测:40×10-6M的ATRA作用RPE细胞24h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5×10"6M和10×10-6M的ATRA对RPE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TGF-β2的检测:加入10×10-6MATRA后,TGF-β2的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2h、4h、6h明显升高,8h无显着差异,16h降低(P<0.05),呈随时间延长分泌量逐渐下降趋势。cAMP及IP3的检测:加入含10×10-6MATRA的培养液后,RPE胞内cAMP含量在30min和2h时升高(p<0.05),5min、6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而胞内的IP3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着降低(p<0.05),6h时降低最明显。3.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对豚鼠RPE细胞的影响MTT检测:5×106M浓度U73122作用豚鼠RPE细胞24h后,MTT结果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浓度>5×10-6M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随浓度的增OD值降低越明显。而SQ22536组RPE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p>0.05)。TGF-β2的检测:加入1×10-5M U73122后,TGF-β2的分泌量除2h无显着差异外,余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SQ22536组对RPE细胞分泌TGF-β2在2h,4h,6h,16h无明显影响(p>0.05),8h时分泌量降低(P<0.05)。结论1.较高浓度的ATRA及U73122对豚鼠RPE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SQ22536对RPE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2.10×10-6M的ATRA作用于RPE细胞后,TGF-β2的分泌量短期升高,随时间延长而降低。3.10×10-6M的ATRA作用于RPE细胞后,IP3含量显着降低,cAMP含量在观察时间段中期有升高,后又降至对照组水平。4.U73122可使RPE细胞分泌TGF-β2增加,而SQ22536对RPE TGF-β2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RPE细胞的增殖与第二信使IP3有关。ATRA对RPE细胞分泌TGF-β2的影响可能与第二信使IP3的降低有关。而抑制磷脂酶C信号通路后,RPE细胞分泌TGF-β2增加,进一步证实了豚鼠RPE细胞分泌TGF-β2与磷脂酶C信号通路有关。
吴亮宇[5](2010)在《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年龄相关的黄斑性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眼科疾病。紫外辐射是产生过氧化胁迫的来源之一,能够引起RPE细胞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太阳光谱中的UVB辐射会导致视网膜表皮损伤,进而引起包括ARMD在内的多种人体视网膜疾病。本实验研究了紫外对RPE细胞的损伤情况及茶多酚对RPE细胞的保护和治愈效果。尽管对紫外引起的RPE细胞死亡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仍在探索中,但是细胞内的氧化胁迫是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主要利用人类RPE培养体系研究了茶多酚溶液协助其抵御和修复UVB辐射的影响。MTT实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证明,经过100μW/cm2光强2小时的UVB辐射处理对细胞产生一定损伤,细胞形态发生明显致损变化,由正常的梭形均匀分布到变圆簇聚成团。茶多酚溶液能够减少UVB辐射产生的伤害。低浓度下,茶多酚溶液浓度与细胞存活率呈正相关,而高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具有细胞毒性。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RPE细胞超微结构,经过2小时紫外辐射后,RPE细胞微绒毛脱落,核仁消失,线粒体变形,空泡结构增多;而正常RPE细胞细胞质分布均匀,完整的细胞核及核仁完整,微绒毛丰富,线粒体脊状结构清晰可见,状态良好。经过70mg/L和140mg/L的茶多酚预处理的样品中,细胞整体形态接近正常细胞,在140mg/L的茶多酚预处理的样品中,大部分线粒体形态正常,而70mg/L的茶多酚预处理的样品中部分线粒体呈现非正常的哑铃状;茶多酚后处理的样品与预处理组相近,但效果稍差,70mg/L和140mg/L的茶多酚后处理的样品中线粒体均呈现哑铃状。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茶多酚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削弱UVB诱导的RPE细胞损伤。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正常细胞仅有一条清晰条带,而在进行紫外辐射处理后,细胞因为辐射损伤死亡而产生大量的断片化条带。在预处理组中,140mg/L and 70 mg/L处理后,RPE细胞DNA条带基本清晰;后处理组中效果略差,尤其是70 mg/L处理效果不理想。推测认为茶多酚溶液能够抑制UVB引起的DNA损伤,促进DNA损伤的修复。茶多酚可以调节RPE细胞中c-fos、survivin两种基因的表达。在茶多酚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被抑制。Survivin基因是凋亡抑制家族中的一员,survivin蛋白通过抑制caspase激活通道,从而减少对细胞程序性死亡Survivin表达的紊乱导致细胞凋亡增加。这一结果表明茶多酚拮抗UVB引起的RPE细胞损伤可能在于其调节survivin的表达。UVB辐射后RPE细胞中c-fos的表达升高,茶多酚预处理和后处理都可以达到抑制c-fos表达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茶多酚能够抵御UVB引起的活性氧物质的氧化胁迫,降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减少DNA损伤,调节survivin和c-fos的表达。茶多酚是一种具有潜在医用价值的药物,为ARMD等眼科疾病的医治开辟新的思路。
武慧敏[6](2007)在《辛伐他汀抑制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指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由于玻璃体腔和视网膜表面广泛纤维增生膜收缩,最终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变。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外伤导致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PVR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已经明确。PVR作为一个损伤修复过程,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炎症期、细胞增生期和瘢痕期3个时期。参与PVR增生的细胞主要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其在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增生、迁移至视网膜表面及玻璃体腔,附着于一切可能的界面,并发生收缩。RPE细胞的主要作用为合成胶原及其他细胞外基质,能够收缩产生牵拉力,从而造成视网膜脱离。所以RPE细胞在PVR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PVR的药物治疗也多从RPE细胞入手,通过抑制RPE细胞的移行及增生来达到治疗目的。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一种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关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物的研究日益增多,实验表明此类药物可抑制多种细胞增生。本实验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bovin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bRPE)增生作用的影响,从而探讨一种新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取健康无眼疾的小牛眼球,小牛处死后立即取眼球,4小时内分离RPE细胞进行培养:无菌条件下,沿角巩膜缘后5mm处环形剪开眼球壁,弃去眼前节和玻璃体,用显微镊仔细分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自视盘处将其剪除,暴露RPE层,用灭菌PBS冲洗眼杯3次,滴加0.25%胰蛋白酶溶液,置于37℃孵育箱消化30~60分钟。取出眼杯,用吸管反复吹打RPE面使细胞脱落,收集RPE细胞悬液,移入无菌离心管中,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终止消化;以1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反复吹打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25ml培养瓶中,置于5%CO2、饱和湿度的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3~5天换一次培养液,直至细胞融合传代。选第3~6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鉴定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一抗为鼠抗人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2.实验药物辛伐他汀3.细胞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PE细胞形态,并照相记录。4.RPE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TT试验选第3~6代细胞用于实验,调整细胞密度为4~5×104/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200μl。孵育24h细胞贴壁后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单纯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根据加入辛伐他汀浓度的不同分为4组(浓度分别为1μmol/L,5μmol/L,10μmol/L,50μmol/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分别培养24h、48h、72h,每孔加入MTT 20μl(5mg/ml),继续培养4小时,弃去上清液,加入DMSO 150μl,震荡均匀,15分钟后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0nm处测A值。5.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中One-way ANOVA进行检验。结果1.RPE细胞形态观察及鉴定原代培养的RPE细胞呈不规则形或扁平多角形,可见清晰的透明细胞核,胞浆内富含黑色素颗粒。1~2周后细胞渐融合,细胞浆变淡,细胞呈不规则形。传代2~3次后黑色素颗粒显着减少或消失,细胞呈梭形及不规则形。传代细胞铺满约需3~5天。角蛋白免疫化学染色胞浆呈特异性棕黄色,呈阳性反应。2.辛伐他汀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可见对照组细胞呈贴壁生长,悬浮细胞少,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排列均匀。实验组观察发现细胞数有随浓度增加而相对减少的趋势。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缩小,悬浮细胞增多。3.MTT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作用于RPE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MTT法测得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吸光度A值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细胞A值减少,存活率降低。不同作用时间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吸光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药物剂量分别为:24h为5μmol/L有统计学意义,48h为5μmol/L有统计学意义,72h为1μmol/L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增生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升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药物的抑制作用有浓度-时间依赖关系。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为药物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提供新方法。
邱庆华,张皙,王方,顾青,吴莹,富名水[7](2006)在《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urphy细胞计数方法评价反义寡核苷酸对人RPE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分别应用ELISA法和半定量PCR检测反义寡核苷酸对RPE细胞EGFR蛋白和mRNA的抑制作用。结果脂质体介导EGFR反义寡核苷酸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24h后抑制率75.27%.转染24h后EGFR蛋白和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67.60%和35.20%.结论脂质体介导EGFR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EGFR蛋白表达和mRNA的表达,并可抑制人RPE细胞体外迁移,脂质体介导的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是针对RPE的一种有希望的基因治疗方法。
晏颖,邢怡桥,项奕[8](2005)在《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μmol·L-1、5μmol·L-1、10μmol·L-1、15μmol·L-1)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24h后,使用MTT法测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端粒酶编码区反义寡核苷酸处理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抑制率随反义寡核苷酸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并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这一结论可能成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黎晓新,赵明威,于文贞[9](2005)在《我国近五年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5年我国眼底病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临床方面,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等在我国逐步开展,玻璃体手术及眼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防治,眼内肿瘤综合治疗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和设备更新等方面均进展较快。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移植、眼底病基因治疗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着成绩,标志着我国眼底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孙宪丽,李彬[10](2005)在《我国眼科病理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五年进展》文中认为简要叙述了5年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病理学组的发展历程,眼病理学组主要成员单位的重要研究课题和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出版着作等情况;同时对眼病理、眼肿瘤、眼眶病以及相关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并提出了本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做的工作。
二、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GFR表达和增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GFR表达和增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表 |
(2)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与眼科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ASODN技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研究 |
2 ASODN技术与眼科疾病 |
2.1 角膜损伤修复 |
2.2 白内障 |
2.3 青光眼 |
2.4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3 展望 |
(3)EGFR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胞培养 |
1.2 寡核苷酸的合成 |
1.3 寡核苷酸的准备 |
1.4 寡核苷酸处理细胞 |
1.5 细胞迁移实验和分组 |
1.6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PE细胞的EGFR蛋白表达 |
2 结果 |
2.1 培养细胞 |
2.2 EGFR |
2.3 细胞EGFR蛋白表达 |
3 讨论 |
(4)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全反视黄酸对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的影响及胞内第二信使的变化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设备、仪器和耗材 |
1.1.4 方法 |
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豚鼠RPE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
1.2.2 ATRA对豚鼠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ATRA对豚鼠RPE细胞分泌TGF-β2的影响 |
1.2.4 ATRA对豚鼠RPE细胞内cAMP及IP3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豚鼠RPE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1.3.2 ATRA对豚鼠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3 ATRA对豚鼠RPE细胞分泌TGF-β2的影响 |
1.3.4 ATRA对豚鼠RPE细胞cAMP及IP3的影响 |
1.4 小结 |
二、U73122和SQ22536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分泌TGF-β2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设备、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U73122S和Q22536对豚鼠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2 U73122S和Q22536对豚鼠RPE细胞分泌TGF-β2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U73122S对豚鼠RPE细胞增殖和分泌TGF-β2的影响 |
2.3.2 SQ22536对豚鼠RPE细胞增殖和分泌TGF-β2的影响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5)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多酚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
1.1.1 茶多酚的抗癌作用 |
1.1.2 茶多酚抗辐射研究 |
1.1.3 茶多酚对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的调节 |
1.2 视网膜色素上皮结构的研究进展 |
1.2.1 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组织结构研究进展 |
1.2.2 RPE的生理功能 |
1.2.3 RPE细胞的凋亡 |
1.3 紫外辐射与RPE细胞损伤 |
1.3.1 紫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的机理 |
1.3.2 对紫外诱导的RPE细胞的损伤调控手段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茶多酚溶液对紫外诱导的RPE细胞损伤保护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2.2.4 细胞及细胞培养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茶多酚对RPE细胞生长的影响 |
2.3.2 茶多酚预处理对UVB诱导RPE细胞伤害的保护作用 |
2.3.3 茶多酚对UVB诱导的RPE细胞伤害的修复作用 |
2.3.4 UVB-辐射对RPE细胞形态的影响和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
2.3.5 电子透射显微镜研究细胞亚显微结果 |
2.3.6 DNA凝胶电泳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原癌基因c-fos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及茶多酚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3.2.4 买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fos在RPE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 |
3.3.2 C-fos在RPE细胞中蛋白水平表达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Survivin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及茶多酚的调节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urvivin在RPE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 |
4.3.2 C-fos在RPE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作者简历 |
(6)辛伐他汀抑制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部分 |
辛伐他汀抑制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部分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8)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RPE细胞的培养和鉴定[4] |
1.2 端粒酶编码区AS-ODN的制备 |
1.3 不同浓度脂质体介导的端粒酶编码区AS-ODN转染液的制备 |
1.4 hRPE细胞的MTT实验 |
1.5 人RPE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5]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细胞鉴定 |
2.2 MTT实验 |
2.3 流式细胞仪 |
3 讨论 |
(9)我国近五年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治疗 |
1.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 |
2.经瞳孔温热疗法: |
3.黄斑转位手术: |
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三、黄斑水肿治疗进展 |
1.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 |
2.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黄斑水肿: |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综合防治 |
五、眼内肿瘤 |
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1.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和首次玻璃体切除术: |
2.与国际同步开展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新技术: |
七、眼底病基础研究 |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2.视网膜母细胞瘤: |
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4.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alium, RPE) 细胞: |
5.视网膜移植: |
6.玻璃体后脱离: |
7.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 pigmentosia, RP) 的基因研究: |
8.基因治疗研究: |
(10)我国眼科病理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五年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眼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
(一) RB (占眼内肿瘤第一位) |
1.临床研究方面: |
2.基础研究方面: |
(二) 脉络膜黑色素瘤 (choroid melanoma, CM) |
1.临床研究:包括3个方面。 |
2.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研究:涉及3个方面的研究。 |
3.葡萄膜黑色素瘤多药耐药性研究:涉及3个方面。 |
(三) 泪腺肿瘤研究进展 |
1.临床病例总结分析: |
2.预后指标研究: |
3.影像学诊断: |
4.治疗: |
5.分子生物学诊断: |
(四) 眼眶炎性假瘤 |
1.临床影像学研究: |
2.临床组织病理学研究: |
3.治疗研究: |
4.基础研究: |
(五) 眼眶淋巴增生性病变 |
二、眼眶病研究 (甲状腺相关眼眶病) |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二) 诊断研究 |
1.实验室诊断: |
2.影像学检查: |
(三) 治疗研究 |
1.免疫抑制疗法: |
2.放疗: |
3.手术: |
三、视网膜病变 |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
(一) 健全眼病理专业技术队伍 |
(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病理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67] |
(三) 引进新技术[68] |
1.病理组织的分子诊断: |
2.基因检测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四) 眼肿瘤治疗研究动向[69, 70] |
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治疗: |
2.研究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及检测相关耐药基因: |
3.端粒酶活性抑制剂: |
4.基因治疗: |
5.免疫治疗: |
四、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GFR表达和增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D]. 蒋姣姣. 桂林医学院, 2013(03)
- [2]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与眼科疾病[J]. 蒋姣姣,彭燕一. 国际眼科杂志, 2012(05)
- [3]EGFR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J]. 严浩,邱庆华,王艳丽. 国际眼科杂志, 2010(08)
- [4]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的信号通路的研究[D]. 张未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4)
- [5]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D]. 吴亮宇. 浙江大学, 2010(12)
- [6]辛伐他汀抑制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D]. 武慧敏. 郑州大学, 2007(05)
- [7]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J]. 邱庆华,张皙,王方,顾青,吴莹,富名水. 眼科新进展, 2006(02)
- [8]端粒酶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J]. 晏颖,邢怡桥,项奕. 眼科新进展, 2005(06)
- [9]我国近五年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J]. 黎晓新,赵明威,于文贞. 中华眼科杂志, 2005(08)
- [10]我国眼科病理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五年进展[J]. 孙宪丽,李彬. 中华眼科杂志,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