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中国茶诗

多样的中国茶诗

一、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绿,袁思情[1](2020)在《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文中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诗的国度。古典茶诗是中国传统汉诗中一类颇有文化特色的诗歌,是构成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元素,其英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古典茶诗的"5W"英译策略、"噪音"消除策略,对于推动古典茶诗英译、茶文化走出国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泽[2](2020)在《宋代茶诗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孕育发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随着朝代的更迭,茶文化积累了数百年的养分,在宋代终至繁盛。与此同时,茶文化在宋代的繁荣直接推动了宋代茶诗的兴盛。宋代茶诗在唐代茶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开拓,茶诗数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清晰把握宋代茶诗创作的盛况及成就。第一,宋代茶诗的基本内容。宋代茶诗的基本内容包括对茶本身的吟咏赞美以及对茶事活动的描绘。一方面,诗人从茶的色香味和功效入手对不同的茶进行描绘和赞叹,以此来表达对茶的喜爱;另一方面,诗人对茶事活动加以细致描写,包括对水的选择、器具的选用、饮茶方式、饮茶环境等等。从宋代茶诗的基本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诗人的饮茶日常和他们流露出的审美情趣。第二,宋代茶诗的情感寄托。在宋代,茶已成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诗歌中最常见的情感媒介。他们互相赠茶寄诗或是对坐共饮以敦促友情,他们献茶给父母以传递浓浓亲情和异乡饮茶时的无限乡愁,他们在饮茶活动中感悟人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茶诗我们走进了宋代文士的内心,了解了宋代茶文化极度繁荣下诗人们的情感世界。第三,宋代茶诗的思想意蕴。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宋代已呈共融之态,同时这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茶文化又借助文人群体在茶诗中相互碰撞交融在了一起,形成了宋代茶诗丰厚的思想意蕴,无论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和清廉雅志、佛家的禅悟、道家的虚静自然和隐逸、道教的羽化登仙和养生都在茶诗中有所体现,表达出宋代文士的精神追求。总之,宋代诗人通过茶诗表达对饮茶的热爱,抒发着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而我们则通过对宋代茶诗的研究了解了茶文化在宋代的风格特点、诗人的饮茶日常、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宋代茶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时代有关茶的种种样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宋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一面。

丁博文[3](2019)在《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雕塑艺术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茶文化拥有丰富历史底蕴、文化内涵。雕塑设计创作可以从茶文化中汲取元素,茶文化厚重的历史与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可以让茶文化题材雕塑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与古典韵味,为雕塑注入灵魂,丰富雕塑艺术的多样性。茶文化题材雕塑不仅使雕塑成为茶文化传播与弘扬的载体,同时也创新了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茶文化与雕塑存在互补性,雕塑可以体现茶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茶文化提升了雕塑的文化内涵。茶文化题材雕塑的设计创作,可以充分运用茶叶、茶树、茶器具、茶人、茶事等多种形象,通过雕塑来进行艺术表达。茶文化题材雕塑的设计创作应充分融合茶形美、茶器美、茶境美、茶人美和雕塑美,具备造型多样、色彩丰富、意在象先、艺术美和实用性相统一、天人合一等审美特征。当前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创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精神内涵缺乏、模仿与“西化”严重、材料选择有误与维护不当、雕塑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在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创作中,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在雕塑中融入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茶文化精神在雕塑设计中得以表达。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是催生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茶文化与雕塑的融合是艺术与人文的相互交融和促进,是形态美、意蕴美、材质美的统一。

张知非[4](2019)在《苏轼咏茶诗的审美观念研究》文中提出苏轼是北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截至目前,对苏轼诗歌的总体研究可谓是蔚为大观,这涉及到苏轼诗歌的各种题材,这其中苏轼的咏茶诗值得我们关注。对苏轼的咏茶诗的研究无论是角度还是理论深度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苏轼的咏茶诗歌有着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这得益于茶文化风行于北宋,而苏轼又是一个嗜好茶饮的创作者。由此,苏轼在诗歌创作中对茶的偏爱便不难理解。苏轼的茶诗是其饮食题材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完全可以单独地进行分类研究。本文通过对其美学思想的考察进行切入,对苏轼的这一题材的作品做出不同于单纯的文学视角的阐释。本文的第一部分在对其总体性的把握以及统计具体篇目的基础上,得出苏轼广义咏茶诗标准下的篇目数量。并对其写作目的、涉及茶文化要素进行分类,得出了以茶会友、以茶闲适、以茶讽喻三类,涉及名茶、茶人茶典、茶种植、茶器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对苏轼咏茶诗集中涉及的审美范畴进行分析,阐释了清、白、刚直的渊源和其苏轼咏茶诗中的体现。并在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下,得出这些审美范畴之间相反相用的关系。第三部分在分析出其审美范畴的基础上,考察苏轼咏茶诗中儒释道三家的审美观念并加以阐释。最后,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把握苏轼咏茶诗的审美价值,考察与苏轼咏茶诗存在互文性的茶人、咏茶诗,通过文本细读挖掘作品并分析苏轼咏茶诗创作对后世审美的影响。本文区别于同类研究的地方在于,在界定、分类的基础上,立足于古典文论和美学的视角,通过有力的理论支撑,对苏轼咏茶诗中出现的审美范畴问题、审美观念问题以及其审美价值做具体的阐释与论证,而非停留在宽泛的文化视角和一般美感经验的层面进行分析。苏轼在北宋文学和宋代美学的独特位置,让本文可以透过它的咏茶诗作品,由其审美观念管窥其审美影响和审美价值。

金杰[5](2017)在《晚宋茶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考察晚宋茶诗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将茶诗分为叙事、抒情、说理三大类。其中叙事类茶诗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茶叶种类的介绍、茶叶采摘与饮茶方式的说明、茶之水与茶之境的选择、饮茶功效的追求;抒情类茶诗主要是借茶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深厚谊、对社会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说理类茶诗主要是挖掘茶诗中蕴含的道理,即茶禅一味,清高廉洁,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对茶诗的艺术特色及饮茶对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影响进行探究。其中,晚宋茶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手法,用典、翻案与以赋为诗;审美趣味,平民化;风格特征,清苦与清新兼具。饮茶对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从茶兴与诗兴、茶清与诗清、品茗与妙悟三个角度进行探讨,茶兴与诗兴是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说明饮茶风气的兴盛对安顿诗人心灵,引发诗情;激发诗思,丰富诗歌题材的作用。茶清与诗清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来探究茶清与晚宋诗歌苦吟的特征、瘦硬枯寂的“诗形”、淡而苦的诗味的关系;品茗与妙悟是探讨品茗时静心凝神的心态、茶贵新的风尚与“妙悟”的诗学关系。接着,论述晚宋茶诗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史意义。其文化意蕴主要从饮茶与清省人生,饮茶与隐逸情怀,饮茶与身“轻”心“闲”的生活态度来探析晚宋茶诗所折射出的晚宋诗人的饮茶志趣。晚宋茶诗的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在晚宋茶诗在茶诗史上与咏物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晚宋茶诗审美趣味平民化,顺应了雅文化向俗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晚宋茶诗是宋元之际文人复杂心态的载体,反映了风云变幻的时代文人的生活面貌、精神状态,是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力量。

赵梦银[6](2017)在《吴则礼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则礼是北宋中后期诗人,以工于诗文着称,与北宋的文人士大夫等广泛交游,在当时文坛具有一定地位。所着诗文由其子吴垧缀辑为《北湖集》三十卷,后散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本整理为《北湖集》五卷,录其诗300余首、长短句20余首、杂文30余篇。目前,学界对吴则礼的研究存有不足。本文以吴则礼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其交游情况与诗歌题材的分布为依据展开论述。首先,考述吴则礼的生平、交游与着述。吴则礼(?—1121),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吴则礼与韩驹、曾纡、魏泰以及一些方外僧道等交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的交游诗、禅理诗与咏茶诗。《北湖集》现存《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抄本等版本。其次,研究吴则礼的交游诗与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探究北宋文人交游风尚的成因以及对吴则礼交游诗创作的影响。围绕唱和酬答、寄赠相思、边塞交游、羁旅送别四个主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交游诗的特点及其交游心态。再次,研究吴则礼的禅理诗与宋代的居士文化。探究宋代的居士文化对宋代文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其禅理诗人生如梦、归隐五湖、超然忘机的意蕴与禅趣。然后,研究吴则礼的咏茶诗与宋代的茶文化。探究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对吴则礼咏茶诗创作的影响,分析其咏茶诗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禅一味的文化蕴涵和心灵观照,并将其咏茶诗与苏黄的咏茶诗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研究吴则礼诗歌的体裁、风格及诗学意义。其诗古近体兼备,好为生拗,好用典故,创作形式多样,具有峭拔生新、平淡古拙的艺术风格,继承了黄庭坚、江西诗派的诗风。

李晓燕[7](2017)在《北宋中前期茶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最开始饮用茶汤的国家,是孕育茶文化的摇篮。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资料,随着这项活动的普及化,人们在尝茶过程中领悟到茶超出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品性,茶文化由此发端;盛唐时期陆羽《茶经》一书的出现,是茶文化的诞生的标志;宋代茶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此期对于茶的精神层面研究较之前代更为深入,不仅在茶书方面出现了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录》等二十余部茶学专着,文人诗词创作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一方面苏轼、蔡襄、欧阳修、梅尧臣等文人士大夫是着名的茶人,写下了大量的茶诗文词,另一方面如释智圆、释重显等高僧亦创作出多部咏茶诗作。本文收录北宋中前期咏茶诗、涉及茶事的诗以及包括“茶”和“茗”、“酪奴”等茶代称的诗,以《全宋诗》前十一册、总计共592篇茶诗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论述本论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对论文整体内容与研究价值进行总论,在此基础上,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对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概述,从而确立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思路及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研究北宋中前期茶诗的创作背景,从此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笔记中对于市井茶、文人茶、僧道茶和宫廷茶的记载探究茶诗创作繁荣的原因和茶文化的兴盛状貌;第二章为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大节,第一节以时间为脉络纵向梳理宋前茶诗的发展流变,第二节以主题归类法将北宋中前期茶诗归为名茶、茶水、茶情、茶效、茶事、茶具这几个部分,第三节从诗歌创作手法上对茶诗进行分析,探究这一时期茶诗呈现出来的富有时代性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从文学角度赏析茶诗独具魅力的审美意境,体悟茶诗之美;第四章以探究古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诗人的茶诗创作中产生的影响来观照茶诗中体现的人文精神;第五章为论文的创新部分,将北宋中前期茶诗与唐代茶诗进行对比,把握北宋中前期茶诗对于唐代茶诗在内容、思想和审美上做出的新变,以便更好地感受宋代茶诗的独特魅力。综上所述,深入研究北宋中前期茶诗,能够为我们更好的认识与了解宋代茶文化发展的全貌,取得更细致的收获打下基础。

尹逊刚[8](2016)在《苏轼茶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诗,是诗歌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自古以来,文士喜饮茶,茶这一人文意象便频频的出现在诗歌的创作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初的茶诗作品早已变得较为浑芒而不可求了,然而,自晋代后,茶诗的脉络就越来越清晰了。伴随着茶文化的逐步兴盛,茶诗也稳步发展,至茶文化高度繁荣的北宋时期,诗歌也大放光彩,耀眼而绚丽。诗人兼茶客的苏轼,大显身手,创作了近百首茶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乃至茶文化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在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苏轼茶诗创作的背景,包括北宋及之前茶文化的发展概况,以及之前的茶诗的创作,这成为苏轼茶诗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首先介绍了苏轼茶诗中所记述的多种具有北宋特色的名茶、茶具,所记录的北宋时期人们对煎茶泉水的选择,饮茶环境的讲究,茶馆的兴盛,北宋的茶叶生产。其次,展现了煎茶、斗茶、点茶等精彩的茶艺活动,并且论述了苏轼茶诗中所负载的茶俗茶功茶情等。第三章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了苏轼深蕴于茶诗中的君子人格,通过研读其茶诗,不难感受到其刚正不阿和超然物外的个人品格。在第三章的后半部分,简单地研究了苏轼茶诗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所在,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在诗化的品饮生活中对于当代人的精神压力的缓解。总之,笔者通过研读苏轼的茶诗,来窥探北宋这一特殊时期的茶文化的特点,又借着苏轼的茶诗,再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苏轼的照耀千古的君子人格,最后点出苏轼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刘练[9](2013)在《清泉与激流 ——唐诗中的茶和酒》文中指出提及唐代,唐代诗歌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唐诗不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册中一颗明珠。在唐诗中,涌现出大量的茶诗和酒诗,它们熠熠生辉,镶嵌在唐代庞大丰厚的文学史册上。茶和酒同作为美味的饮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以物质为载体,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生活。唐代茶诗与酒诗,彰显出了茶酒各自相似又相异的风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唐以前及唐代茶酒诗歌;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比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之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比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之品饮器具环境;第四部分则主要是对比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中的诗人,挖掘茶中之诗人和酒中之诗人不同的品格;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比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之茶酒精神;第六部分主要对比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之艺术风格。探讨研究唐代茶酒诗歌,从对比剖析唐代茶酒诗歌中的内容、器具环境、饮者品格、茶酒精神、艺术形式等方面出发,揭示茶酒诗歌之内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便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罗璇[10](2013)在《宋代咏茶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中国茶文化自身的发展来看,茶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六之饮》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后经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发展,至唐代中期(以陆羽《茶经》为标志)始形成真正的茶文化,入宋后达到极盛。从创作背景来看,茶文化在宋代的繁荣以及宋代文学观念的流变直接促进了咏茶文学的兴盛,如咏物文学在宋代逐渐繁盛,为咏茶文学的兴盛铺平了道路;再如两宋“以俗为雅、雅俗贯通”的文学主张,直接、间接地抬高了咏茶文学的地位,使其得以以一种相对高雅的姿态在两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咏茶文学自身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艺术特色,宋代咏茶文学都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实有可观之处。如宋代咏茶散文不仅折射出两宋的茶政状况、交游情况,而且在记、序、题跋、文赋、宋四六等不同体裁中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宋代咏茶诗词涉及的文化内涵就更加地博大精深了,不仅体现出宋人以茶来达礼传情的风俗、精美绝伦的制茶工艺,更寄寓着宋人在清风皓月、啜香饮露的优雅中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对茶禅一味、茶道、茶儒交融一体的审美意境的追求。从个人创作来说,宋代作者众多,作品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佳作,如苏轼、黄庭坚、陆游三位文学大家的咏茶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价值方面都可圈可点,展现出南北宋时期不同作家在创作上的共性和个性。

二、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学与传播学的“联姻”
    (一)翻译的传播学渊源
    (二)传播学理论对古典茶诗翻译的指导意义
二、中英文茶诗的特点
    (一)中英文茶诗的相似之处
    (二)中英文茶诗的不同之处
        1.押韵方式不同。
        2.诗体形式不同。
三、古典茶诗英译策略的传播学阐释
    (一)古典茶诗翻译的“5W”英译策略
    (二)古典茶诗英译“噪音”消除策略

(2)宋代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茶诗概念的界定
    二、茶诗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一)茶诗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茶文化的发展与宋代茶诗创作的繁荣
    第一节 宋代以前茶文化的发展及茶诗创作
        一、宋代以前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二、宋代以前茶诗的创作及发展
    第二节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及宋代茶诗的高度繁荣
        一、宋代茶文化的发展与发达
        二、宋代茶诗的高度繁荣
第二章 宋代茶诗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宋代茶诗对“茶”的赞咏
        一、宋代茶诗对不同品类茶的关注
        二、宋代茶诗对茶色香味的描绘和赞美
        三、宋代茶诗对茶功效的赞叹
    第二节 宋代茶诗对茶事活动的描写
        一、宋代茶诗对茶叶采制过程的描绘
        二、宋代茶诗对茶艺的描绘
第三章 宋代茶诗的情感寄托
    一、友情
        (一)惠茶
        (二)同饮
    二、孝亲与思乡之情
    三、理想人格的追求
    四、对自身人生境遇及社会现实的关注
第四章 宋代茶诗的思想意蕴
    一、宋代茶诗中的儒家思想
        (一)中庸之道
        (二)清廉雅志
    二、宋代茶诗中的佛家思想
        (一)茶与禅
        (二)宋代茶诗与茶禅一味
    三、宋代茶诗中的道家思想
        (一)羽化登仙与养生思想
        (二)虚静自然与隐逸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3)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起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创新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1.2.2 丰富雕塑艺术的多样性
        1.2.3 艺术与人文相互交融促进
    1.3 国内外研究背景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茶文化和雕塑历史发展概述
    2.1 茶文化起源、发展及其与艺术的关系
        2.1.1 茶文化的起源
        2.1.2 茶文化的发展
        2.1.3 茶文化与艺术
    2.2 雕塑艺术起源、发展和现状
        2.2.1 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2.2 雕塑艺术的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艺术表达
    3.1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定义
    3.2 茶文化与雕塑的关系
        3.2.1 茶文化与雕塑的互补性
        3.2.2 雕塑可以体现茶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
        3.2.3 茶文化提升了雕塑的文化内涵
    3.3 茶文化元素在雕塑中的艺术表达
        3.3.1 茶形象在雕塑中的表达
        3.3.2 茶人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3.3.3 茶事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3.3.4 茶器具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审美特征
    4.1 茶之美与雕塑美融洽
        4.1.1 茶形之美
        4.1.2 茶具之美
        4.1.3 茶境之美
        4.1.4 茶人之美
        4.1.5 雕塑之美
    4.2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审美特征
        4.2.1 造型与色彩的多样
        4.2.2 “天人合一”与“天圆地方”哲学思想的体现
        4.2.3 艺术美与实用性相统一
        4.2.4 意在象先——中国美学的意蕴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原理
    5.1 茶文化题材雕塑存在问题及对策
        5.1.1 重视程度不够
        5.1.2 精神内涵缺失
        5.1.3 模仿与“西化”问题严重
        5.1.4 雕塑材质选择不当且与环境不协调
    5.2 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原理
        5.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5.2.2 在雕塑中融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5.2.3 茶文化精神在雕塑设计中得以表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实践
    6.1 茶文化元素的提炼——《茶之韵》雕塑设计
        6.1.1 创作构思
        6.1.2 创作过程
        6.1.3 艺术表达
    6.2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新尝试
    6.3 其他茶文化题材雕塑作品展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苏轼咏茶诗的审美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苏轼咏茶诗的概况
    第一节 苏轼咏茶诗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苏轼咏茶诗的界定
第二章 苏轼咏茶诗中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苏轼咏茶诗中的主要审美范畴
    第二节 苏轼咏茶诗中“清白”与“刚直”的关系
第三章 苏轼咏茶诗中的审美观念
    第一节 儒家的审美观念——君子比德
    第二节 道家的审美观念——道通为一
    第三节 佛家的审美观念——舌根圆通
第四章 苏轼咏茶诗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苏轼咏茶诗对前人的传承
    第二节 苏轼咏茶诗与后世文本的互文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个人简介

(5)晚宋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宋”“茶诗”的定义及茶诗溯源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晚宋茶诗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方兴未艾的晚宋茶文化
        一、茶业经济的繁荣
        二、茶风茶俗的渗透
        三、茶书专着的兴盛
    第二节 晚宋诗人与茶结缘
        一、历职茶官,掌管茶事
        二、遁迹山林,与茶相伴
        三、以茶为媒,酬唱往来
第二章 晚宋茶诗的分类
    第一节 叙事为主的茶诗
        一、茶叶种类的介绍
        二、茶叶采摘与饮茶方式的说明
        三、茶之水与茶之境的选择
        四、饮茶功效的追求
    第二节 抒情为主的茶诗
        一、朋友之间的情深厚谊
        二、社会人生的万千感慨
        三、对茶的喜爱和赞美
    第三节 以说理为主的茶诗
        一、茶禅一味
        二、清高廉洁
        三、天人合一、清净无为
第三章 晚宋茶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艺术手法:用典、翻案与以赋为诗
    第二节 审美趣味:平民化
    第三节 风格特征:清苦与清新兼具
第四章 茶对晚宋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影响
    第一节 茶兴与诗兴
        一、安顿心灵,引发诗情
        二、激发诗思,丰富题材
    第二节 茶清与诗清
        一、茶功与苦吟
        二、茶清与“清形”
        三、茶清与清味
    第三节 品茗与“妙悟”
第五章 晚宋茶诗的文化意蕴与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晚宋诗人的饮茶志趣
        一、饮茶与清省人生
        二、饮茶与隐逸情怀
        三、饮茶与身“轻”心“闲”
    第二节 晚宋茶诗的文学史意义
        一、茶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二、咏物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小结
附录 晚宋茶诗文本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吴则礼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吴则礼诗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吴则礼及其诗歌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吴则礼生平、交游与着述考
    第一节 吴则礼生平
        一、籍贯与生卒年
        二、家族亲属考
        三、仕途与贬谪
        四、隐居盱眙
    第二节 吴则礼交游考
        一、吴则礼与黄庭坚
        二、吴则礼与韩驹
        三、吴则礼与曾纡
        四、吴则礼与魏泰
    第三节 《北湖集》版本流传考
第二章 吴则礼交游诗与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
    第一节 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及成因探究
    第二节 吴则礼交游诗的类型与主题
        一、唱和酬答篇
        二、寄赠相思篇
        三、边塞交游篇
        四、羁旅送别篇
    第三节 吴则礼交游诗的特点及其交游心态
        一、真挚笃厚的情感
        二、丑拙痴嗔的自我形象
        三、谦和重情的交游心态
第三章 吴则礼禅理诗与宋代的居士文化
    第一节 宋代居士文化的盛行与禅宗的世俗化
    第二节 吴则礼禅理诗的意蕴与禅趣
        一、人生如梦的慨叹
        二、归隐五湖的志愿
        三、超然忘机的禅趣
    第三节 以禅理入诗的其他诗歌
第四章 吴则礼咏茶诗与宋代的茶文化
    第一节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与文人意趣
    第二节 吴则礼咏茶诗的文化蕴涵与心灵观照
        一、以茶雅志的诗意追求
        二、以茶会友的交游方式
        三、茶禅一味的高蹈情怀
    第三节 吴则礼咏茶诗与苏黄咏茶诗之比较
        一、描写茶事
        二、以茶抒怀
    第四节 清雅高妙的其他咏物诗
第五章 吴则礼诗歌的体裁、风格及诗学意义
    第一节 吴则礼诗歌的体裁特点
        一、古近体兼备,好为生拗
        二、好用典故,推陈出新
    第二节 吴则礼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峭拔生新,气象高古
        二、平淡古拙,逸趣环生
    第三节 吴则礼诗歌的诗学意义及影响
        一、继承黄庭坚、江西诗派的诗风
        二、归属江西诗派及其诗歌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北宋中前期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综述
        (一)茶诗选注书目概览
        (二)对于茶诗的发展的研究
        (三)宋代茶诗中的茶艺文化
        (四)宋代茶诗与文人个体文化意趣
    三、研究范围、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北宋中前期茶诗创作的背景
    一、北宋中前期的政治经济现状
    二、市井生活茶如米盐
    三、文人相交以茶为伴
    四、参禅静思品茶论道
    五、朝堂之上赐茶现象
第二章 北宋中前期茶诗内容及艺术特征
    一、宋前茶诗发展概况
    二、北宋中前期茶诗所涉内容
        (一)名茶
        (二)茶水
        (三)茶情
        (四)茶效
        (五)茶事
        (六)茶具
    三、北宋中前期茶诗的艺术特征
        (一)写意传神、不沾不脱
        (二)托物即兴、借物喻人
        (三)化用成句、引用事典
        (四)见微知着、议论入诗
第三章 北宋中前期茶诗的意境之美
    一、饮茶环境的清闲静谧
    二、月下饮茶的琴棋相伴
    三、蔼蔼茶烟的悠长意趣
第四章 北宋中前期茶诗的文化意蕴
    一、道学虚静自然思想
    二、禅学淡泊顿悟意境
    三、儒家中和坚贞人格
第五章 北宋中前期茶诗的新变
    一、茶诗内容由简入繁
    二、心境由激烈转向平淡
    三、审美意趣愈发雅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苏轼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状况
        1.1.3 对茶诗的界定
    1.2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 苏轼茶诗的创作背景
        1.3.1 北宋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1.3.2 北宋前的茶诗创作
2.苏轼茶诗与北宋茶事
    2.1 苏轼茶诗中茶事的物化层面
        2.1.1“顾渚茶芽白于齿”——佳茗香茶的展览
        2.1.2“银瓶泻汤夸第二”——“十二茶具”的图赞
        2.1.3“来试人间第二泉”——玉露琼浆的叹赏
        2.1.4“惊雷未破蕾”—— 茶叶生产的关注
        2.1.5“坐客皆可人”——士人品茗的佳境
        2.1.6“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宋代茶馆的兴盛
    2.2 苏轼茶诗中的茶艺活动
        2.2.1“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煎茶
        2.2.2 “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 ——斗茶
        2.2.3“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分茶
    2.3 苏轼茶诗中的茶俗
        2.3.1“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以茶待客
        2.3.2“吾国旧供云泽米,君家新致雪坑茶”——以茶赠友
        2.3.3“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另类香茶
        2.3.4“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盛大茶会
    2.4 苏轼茶诗中的茶功茶情
        2.4.1 细品漫饮浅斟低唱
        2.4.2 浸染茶事享受生活
        2.4.3 惟歌生民病——批判武器
        2.4.4 为茶立小传 ——自比陆羽
3.苏轼茶诗与其君子人格及其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3.1 苏轼茶诗中所蕴含的君子人格
        3.1.1 守正不阿特立不群
        3.1.2 乐观旷达超然物外
    3.2 苏轼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3.2.1 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3.2.2 有利于诗化当代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清泉与激流 ——唐诗中的茶和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唐以前及唐代茶酒诗歌
    1.1 唐代以前之茶酒诗歌
    1.2 唐代茶酒诗歌
第2章 茶酒诗歌内容对比研究
    2.1 茶酒诗歌内容相似之处
        2.1.1 述写会友
        2.1.2. 述写送别
        2.1.3 述写节日及婚丧嫁娶
    2.2 茶酒诗歌内容相异之处
        2.2.1 会友的茶诗情愫淡雅,会友的酒诗情愫狂放
        2.2.2 送别酒诗情感强化,送别茶诗情感淡化
        2.2.3 多有军中、边塞酒诗,鲜有军中、边塞茶诗
        2.2.4 多有追悼酒诗,鲜有追悼茶诗
    2.3 茶酒诗歌内容产生相异之处的原因
第3章 茶酒诗歌中品饮器具、环境的对比研究
第4章 茶酒诗歌中诗人品格的对比研究
第5章 茶酒诗歌中茶酒精神之对比研究
    5.1 茶酒精神之异
        5.1.1 茶精神
        5.1.2 酒精神
    5.2 茶酒精神之同
第6章 茶酒诗歌形式的对比研究
    6.1 体裁
        6.1.1 古体
        6.1.2 绝句
        6.1.3 律诗
    6.2 语言:古朴简淡与雄浑活泼
    6.3 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个人简历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宋代咏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宋代咏茶文学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宋代茶文化的繁荣
        (一) 宫廷茶文化的繁荣
        (二) 文士茶文化的繁荣
        (三) 市民茶文化的繁荣
    第二节 宋代文学观念的流变
        (一) 咏物文学在宋代的发展流变
        (二) 宋代文坛的雅、俗之辨
第二章 宋代咏茶散文述评
    第一节 宋代咏茶散文的主要内涵
        (一) 折射出两宋茶政的状况
        (二) 对宋代茶着的补充描写
    第二节 宋代咏茶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 传统体裁:记、序、题跋
        (二) 传统体裁的变体:文赋、宋四六
第三章 宋代咏茶诗词综论
    第一节 宋代咏茶诗词的主要内涵
        (一) 以茶来达礼传情
        (二) 精美绝伦的茶艺
        (三) 社会人生的体悟
        (四) 品茶意境
    第二节 宋代咏茶诗词的艺术风貌
        (一) 宋代咏茶诗的创作特色
        (二) 宋代咏茶词的审美意蕴
第四章 宋代咏茶名家评述
    第一节 苏轼咏茶诗词评析
        (一) “精品厌凡泉”——茶事中的人生况味
        (二)“我生百事常随缘”——茗饮中的旷达自适
        (三) “——天与君子性”——藉茶而发的儒家情怀
    第二节 黄庭坚咏茶诗词评析
        (一) 黄庭坚咏茶诗评析
        (二) 黄庭坚咏茶词评析
    第三节 陆游咏茶诗评析
        (一) 陆游茶诗中的茶事茶俗
        (二) 陆游咏茶诗的情感内蕴
        (三) 陆游咏茶诗的艺术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J]. 李红绿,袁思情.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03)
  • [2]宋代茶诗研究[D]. 吴泽. 渤海大学, 2020(05)
  • [3]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D]. 丁博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苏轼咏茶诗的审美观念研究[D]. 张知非. 宁夏大学, 2019(02)
  • [5]晚宋茶诗研究[D]. 金杰. 暨南大学, 2017(02)
  • [6]吴则礼诗歌研究[D]. 赵梦银. 暨南大学, 2017(02)
  • [7]北宋中前期茶诗研究[D]. 李晓燕. 鲁东大学, 2017(01)
  • [8]苏轼茶诗研究[D]. 尹逊刚.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2)
  • [9]清泉与激流 ——唐诗中的茶和酒[D]. 刘练. 湘潭大学, 2013(03)
  • [10]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 罗璇.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多样的中国茶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