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防空作战要合理使用工程保障力量(论文文献综述)
高涛[1](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再挖掘研究 ——以居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在我国当今环境下,通过扩张城市土地用地面积的方式方法已不可取,过大的城市用地面积不仅会造成市政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现有的耕地及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多年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如何合理利用、开发的问题,但因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原因,现存于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特别是城市居住区中地下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还未被挖据。人防工程作为我国人民防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护城市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项目。我国地下空间的利用开始于人防工程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人防工程在平战结合的层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为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因人防工程构造的特殊要求,其工程造价往往比普通地下工程的工程造价要高。为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将从城市居住区配建的人防工程角度出发,研究探索挖掘提升人防工程空间价值的方法。通过对乌鲁木齐市高铁组团片区居住区中部分小区的地下人防工程进行走访调研,分析乌鲁木齐市居住区地下人防工程在平时使用中空间价值偏低的原因,定性定量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相关理论对挖掘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中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方法进行探索,最终为提升乌鲁木齐市居住区地下空间中的人防工程空间价值提供参考。全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阐述,罗列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分析了论文的整体结构与论述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的得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人防工程作为我国地下空间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阐述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必要性。并对论文中的专业词语做了解释。第三章:国内外人防工程发展史。主要对国内外人防工程的产生、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做出了阐述,总结出人防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项目,是国防事业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第四章:我国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主要叙述了我国以及乌鲁木齐市人防工程发展阶段、历史。通过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人防工程特别是战时功能为人员掩蔽部的人防工程建设面积还不足。并通过乌鲁木齐市城市总规划对乌鲁木齐市人防发展做了展望与分析。第五章:乌鲁木齐市人防工程实例分析及方案优化。从两个方向三个方面对所选取的工程实例进行优化。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宋建欣[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提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张友琪[3](2020)在《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空袭武器的快速发展、空袭手段的增多使得空袭行动在隐蔽性、快速性以及突然性等均得以提高。从而对人防疏散的指挥、组织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完备的防御体系是国家人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袭战争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民众的生存率。因此,各国都特别重视人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立健全城市人口疏散体系。人防疏散效率直接关系着被疏散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更高的疏散效率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人防疏散的核心宗旨。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有利于形成灵活机动、便捷高效的应对体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本文结合通辽市人民防空的疏散效率,借鉴国内外有关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围绕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预案修订、训练演练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讨论通辽市人防疏散体系建设的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研究法,将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法规条例、学术论文、报纸期刊、外文文献、学术着作进行梳理总结,为分析研究提供科学借鉴与理论支撑。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各种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模式的相关经验,通过各影响因素改善前后的结果对比,为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提升人防疏散效率问题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其提升的对策方法,探讨了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的障碍和矛盾,如:组织指挥机构组合滞后、预案编辑脱离实际、群众参与度不高、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针对其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多主体分析缩短人防疏散时间,研究提高人防疏散效率的对策,丰富相关理论。总结人防疏散的发展方式,以疏散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演进和改善,从而建立高效的人防疏散体系。
王天丹[4](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李向格[5](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张杰[6](2019)在《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人民防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回顾我国人民防空建设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单纯防空用途到平战结合的转变。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是贯彻人民防空战略的基本手段,是人民防空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防空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保证人民防空事业有序运转。本文以应急管理、依法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人民防空、行政执法等概念作了界定,对人民防空行政执法的必要性作了阐述,以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为个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成立15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民防空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防空建设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量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认识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影响人民防空执法的效能。本文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对策,尤其要重视人民防空法治建设,健全人民防空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执法规范化,创新执法思维,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执法氛围等有效措施,以提高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效能。
郭志伟[7](2019)在《人防工程平时应灾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防护空间就是指在空袭或城市灾害发生时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疏散、就近掩蔽以及相关救援行动等提供支持的具有防护能力的城市空间,包括人民防空和平时应灾、防灾的所有有用空间。2008年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防空与防灾一体化是现代人民防空体系的核心。综合防空减灾建设亟需整合包括防空资源在内的多种社会资源,构筑防空防灾一体化发展,并结合灾害应急管理的现代化防空防灾体系,由此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空袭战争和城市灾害造成的毁伤。人民防空与防灾一体化是在国家和平时期,依托人民防空,将人民防空与社会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统一管理、共享资源、确保政府能够有效地进行指挥与调动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的综合协调救援机制。“两防一体化”建设的积极建设,也是对《人民防空法》的全面执行的表现,从而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人民防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人防工程的灾时利用与城市应灾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多元视角对国内外平灾结合人防工程与应急避难空间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提出基于人防工程的防护效能、空间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分别从市域范围、应急疏散及城市地下防护空间体系的视角梳理了人防工程与城市防空防灾一体化的设计策略,并以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志华商城人防工程项目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以论证。这些研究对指导我国人防工程的平时应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丁倩[8](2010)在《空袭方案因素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使传统的战争样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组织方式和战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空袭作战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深刻地影响着战争的整个进程和结局。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获得决策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作战指挥中,作战方案不仅是指挥员最基本指挥作战的依据,而且空袭方案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败。因此提高决策的效能和效率,就成了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指挥手段和方法的必然要求。针对影响空袭方案生成的多种因素,本文进行了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空袭方案中的打击要素优化排序和不同区域的兵力分配的重要问题上,利用运筹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空袭方案生成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调研得到的资料为整个空袭方案的生成提供详细的依据。其次针对攻击要素和攻击兵力分配的两个重点问题,建立相关的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两个重点问题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主体部分通过给出相关演习背景,通过一次想定演习的方案生成,对建立的优化数学模型加以应用,说明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对实际的空袭作战行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最后对论文研究做出总结,说明在下一步工作中仍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空袭方案生成中的细节进行优化,总结提出问题,对优化模型中没有照顾到的细节提出更进一步的想法。
陈宁[9](2010)在《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城市防空作战理论研究已成为近年来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防空作战样式的发展标志着网络中心战理论和体系破击战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作战平台对抗到网络体系对抗,从城市单点防御到区域性城市防空,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防护,这些转变无一不对城市防空作战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防空理论和网络中心战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研究现代化城市防空作战机制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我军城市防空网络体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以解决现有问题的思想。明确了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概念,分析了机制的四个域。本文分为作战节点的建立与分类、网络连接及鲁棒性设计、防空作战网络中的信息流动、对于战场态势的共同理解、协调和自主同步作战、控制机制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设计思想,并对其中作战单元协调和自主同步作战在认知域中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而后,提出了应用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城市防空作战构想,并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从城市防空作战理论研究学者和基层作战部队军事主官中收集的具体意见,分析了机制对于城市防空作战效能的提升程度,验证了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研究与应用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最后,提出了保障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建立和运行的政策建议,明确了保障和维护机制建立和运行的一系列法规、条令的修改、机构的设立、宏观的举措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李群[10](2009)在《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是人口、物资的集聚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组成以及城市规划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做好北京市的人防工程,既是巩固北京战略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有效地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名城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通过研究人防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以及人防工程与人民生活、安全等的紧密关系,来达到既要巩固北京的战略地位和人民的安全,同时又要合理利用资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该章是全文的开篇,主要阐明本文研究的原因、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问题说明,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等基础性问题。第二章是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对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研究理论、国家级城市安全理论和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是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分析。本章通过研究人防工程的功能,主要在于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它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四章是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分析。通过分析来比较,从而找到解决我国人防工程方面的问题,更有利于我国的人防工程更好的发展和进步。第五章是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环境分析。针对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通过环境来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人防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第六章是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针对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从起步到良性发展的渐进过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更好的发展建议。第七章是北京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设计。通过对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经济发展中人防建设规划的结合方式。第八章是论文总结与展望。一是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果,并对各部分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二是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结束全文。对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意义重大。第一,可以借鉴国外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为我国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提供经验。第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对人防工程实行分类结合建设,平战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加强人防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复合建设,提高城市抗灾减灾的综合功能。促进政府对人防工程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二、城市防空作战要合理使用工程保障力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防空作战要合理使用工程保障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再挖掘研究 ——以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概念 |
2.2.1 空间的定义 |
2.2.2 空间价值的定义 |
2.2.3 地下空间的定义 |
2.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的类型 |
2.4 人防工程相关内容简介 |
2.4.1 概念解释 |
2.4.2 人防工程功能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人防工程发展史 |
3.1 世界民防发展简史 |
3.1.1 世界民防产生的原因 |
3.1.2 历史上最早的防空作战 |
3.1.3 早期世界民防的产生 |
3.1.4 近代世界民防的发展史 |
3.1.5 现代世界民防的发展史 |
3.2 我国人防发展简史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4.1 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人防工程建设中“战备效益”存在的问题 |
4.1.2 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中“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
4.2 我市人防工程开发状态分析 |
4.3 我市人防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人防工程起步较晚 |
4.3.2 结合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分布不平均 |
4.3.3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人防工程平时功能多为停车库 |
4.4 我市结合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开发地机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乌鲁木齐市人防工程实例分析及方案优化 |
5.1 乌鲁木齐市XXXX防工程 |
5.2 我市XXXX人防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 |
5.2.1 人防工程功能为停车库空间利用率低 |
5.2.2 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库资源社会利用率低 |
5.3 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优化方案策略 |
5.3.1 提高人防工程停车利用率 |
5.3.2 改变空间功能挖掘人防工程空间价值 |
5.4 居住区人防工程空间价值的判断体系的构建 |
5.4.1 居住区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空间的关系 |
5.4.2 居住区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空间的占比 |
5.4.3 人防工程平时使用不同功能空间的平效比 |
5.4.4 居住区人防工程空间价值的评价 |
5.4.5 居住区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空间价值的评价 |
5.4.6 通过挖掘人防工程空间价值加速我市人防工程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防疏散 |
2.1.2 人防疏散体系 |
2.1.3 人防疏散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有机疏散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的主要因素 |
3.2.1 指挥机构组合滞后 |
3.2.2 预案编辑脱离实际 |
3.2.3 群众参与度不高 |
3.2.4 疏散群众进入疏散场所时间较长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指挥体系组合时间延长 |
3.3.2 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 |
3.3.3 居安思危观念不强及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
3.3.4 疏散场所位置规划不合理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提高疏散效率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概况 |
4.1.1 德国: 出台《民防计划》 |
4.1.2 以色列: 强化民防建设 |
4.2 国内其它地区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概况 |
4.2.1 赣州市: 提高人口快速疏散能力 |
4.2.2 大连市: 建设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口疏散体系 |
4.3 经验借鉴 |
4.3.1 加快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发展 |
4.3.2 疏散预案覆盖所有突发事件 |
4.3.3 规范训练演练与宣传教育 |
4.3.4 加强疏散保障 |
5 进一步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策分析 |
5.1 建立高效指挥体系 |
5.1.1 实现多种指挥设备相互连通 |
5.1.2 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 |
5.2 修订完善疏散预案 |
5.2.1 动态制定疏散预案 |
5.2.2 建立“一事多案、一案多变”机制 |
5.3 提高参与积极性,加强日常训练演练 |
5.3.1 建立居安思危观念 |
5.3.2 加强群众人防知识技能学习 |
5.4 强化保障措施 |
5.4.1 合理规划疏散场所 |
5.4.2 加强疏散场所与疏散专业队伍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史料运用 |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
(三) 抗大招生工作 |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
(三) 延安摩托学校 |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
(一) 政治部(处) |
(二) 政训处 |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
(三) 河防战斗情况 |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
(四) 边区剿匪成效 |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
二、边区农民参军 |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
三、开展“归队运动” |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
四、边区“双拥”运动 |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
三、对外扩张 |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
小结 |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
二、江藤淳之“批判” |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
一、战争中的日常 |
二、日常中的战争 |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
一、何谓“集体文本” |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 人民防空 |
(二)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 |
(三)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机构 |
二、理论基础 |
(一) 应急管理理论 |
(二) 依法行政理论 |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人民防空行政执法的必要性 |
(一)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是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需要 |
(二)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需要 |
(三)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是提高社会认知度的需要 |
第二章 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概况 |
一、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基本情况 |
(一) 机构设置 |
(二) 行政执法内容 |
(三) 基本原则 |
二、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取得的成效 |
(一) 建章立制夯实执法基础 |
(二)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
(三) 积极探索行政和解执法方式 |
第三章 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面临的问题 |
(一) 法律法规还存在盲区 |
(二) 执法力量不够强 |
(三) 执法行为不规范 |
(四) 对执法认识还不足 |
二、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法治观念缺失 |
(二) 执法培训不够 |
(三) 监督不到位 |
(四) 宣传教育不够 |
第四章 克服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问题的建议 |
一、重视人民防空法治建设 |
(一) 提出人民防空法修订意见 |
(二) 完善执法规章制度 |
二、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
(一) 加强人民防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
(二) 进一步严格执法 |
(三) 发挥监督作用 |
三、创新思维适应执法新形势 |
(一) 创新执法理念 |
(二) 创新执法方法 |
四、提高人民防空执法信息化程度 |
(一) 建立信息系统 |
(二) 建立监管平台 |
五、加强宣传教育 |
(一) 创新宣传方式 |
(二) 拓宽宣传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防工程平时应灾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人防工程平时应灾研究动态 |
1.3.1 人防工程平时应灾的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防工程在城市应灾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
2.1 人防工程基本属性 |
2.1.1 人防工程的类别 |
2.1.2 人防工程规模及利用率 |
2.1.3 人防工程与普通民用地下室的区别 |
2.2 城市应灾体系分析 |
2.2.1 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 |
2.2.2 人防工程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 |
2.2.3 城市防灾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
2.3 人防与城市防灾体系发展思路 |
2.3.1 建构统一的城市防灾指挥系统 |
2.3.2 完善人防防灾功能,充分发挥其防灾综合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防工程与城市防空防灾的一体化策略 |
3.1 市域防空防灾一体化设计策略 |
3.1.1 市域应灾规划发展目标 |
3.1.2 人防设施平灾结合要求 |
3.2 人防工程与疏散场所相结合的防空防灾一体化设计策略 |
3.2.1 城市应急疏散地域规划 |
3.2.2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 |
3.2.3 城市疏散安置地域与疏散基地建设 |
3.3 防护空间系统的一体化构思方案 |
3.3.1 防护空间体系的有机结合 |
3.3.2 地下防护空间系统的决策模型 |
3.3.3 城市防护空间的布局和形态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志华商城人防工程项目的实证研究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区位概况 |
4.1.2 项目自然条件概况 |
4.1.3 工程基本情况 |
4.2 一体化设计的承接点与体现 |
4.2.1 土木建筑专业技术分析 |
4.2.2 设备专业技术分析 |
4.2.3 防护功能平灾转换措施技术分析 |
4.3 实用效益分析 |
4.3.1 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
4.3.2 为灾时提供充足的避难空间,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
4.3.3 改善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4.3.4 增加财税收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空袭方案因素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和国际的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影响空袭方案的因素分析 |
2.1 空袭目标分析 |
2.1.1 空袭目标的选择依据 |
2.1.2 空袭目标的评估排序 |
2.1.3 影响空袭同一目标不同区域的因素分析 |
2.2 空袭出动兵力和分配分析 |
2.2.1 空袭某类目标所需出动的兵力数量 |
2.2.2 空袭目标的兵力分配 |
2.3 影响突击方向的因素分析 |
2.3.1 空中攻击方向是影响空袭作战能力的重要评估因素 |
2.3.2 影响攻击目标方向的因素 |
2.4 影响空袭强度的因素分析 |
2.4.1 空袭武器装备对空袭强度的影响 |
2.4.2 空袭对象对空袭强度的影响 |
2.4.3 空袭目的对空袭强度的影响 |
2.4.4 空袭阶段对空袭强度的影响 |
2.5 空袭出动兵力种类分析 |
2.5.1 现代空袭使用武器种类 |
2.5.2 影响空袭出动武器种类的因素 |
2.6 防空力量分析 |
2.6.1 现代化防空作战特点 |
2.6.2 现代化防空武器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袭目标优化排序模型和兵力分配模型建立 |
3.1 建立空袭目标优化排序模型 |
3.1.1 五环的评估排序 |
3.1.2 打击目标的评估排序 |
3.2 目标中多个重点区域的兵力分配模型 |
3.2.1 直升机空袭对于空袭目标的排队模型 |
3.2.2 直升机空袭和目标防空的对策模型 |
3.3 复杂情况下的模型的拓展和补充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空袭演习方案研究 |
4.1 演习想定背景 |
4.2 演习空袭方案生成 |
4.2.1 方案生成流程 |
4.2.2 空袭目标排序 |
4.2.3 对不同区域分配兵力计算研究 |
4.2.4 模拟空袭演习具体方案 |
4.3 本次模拟空袭演习方案的论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
1.5 论文研究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防空现状与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概念 |
2.1 我军城市防空作战体系发展现状 |
2.1.1 空军防御现状 |
2.1.2 地面部队防御现状 |
2.2 提高城市防空作战体系整体战斗力的需求 |
2.3 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科学涵义 |
2.3.1 机制的涵义 |
2.3.2 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概念 |
2.3.3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4 城市防空作战的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 |
2.4.1 城市防空作战的物理域 |
2.4.2 城市防空作战的信息域 |
2.4.3 城市防空作战的认知域 |
2.4.4 城市防空作战的社会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设计 |
3.1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节点建立与分类 |
3.1.1 作战节点的建立 |
3.1.2 作战节点的类型与职能 |
3.2 城市防空网络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和鲁棒性设计 |
3.2.1 城市防空网络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介质 |
3.2.2 城市防空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转换机制 |
3.3 城市防空网络之中的信息流动 |
3.3.1 基于数据链技术的信息流动 |
3.3.2 信息流动原则 |
3.4 基于AD-COP 的态势共同理解 |
3.5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之间的协调与同步 |
3.5.1 作战单元之间的协调 |
3.5.2 作战单元之间的自主同步 |
3.6 城市防空作战网络中的控制机制 |
3.7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调与自主同步 |
4.1 军事领域中对于协调与同步的理解 |
4.1.1 理解协调 |
4.1.2 理解同步 |
4.2 城市防空作战中协调的三种转变 |
4.3 信息化条件下城市防空自主同步作战的实现机理 |
4.3.1 自主同步作战的基础与条件 |
4.3.2 自主同步作战运行机理与闭环反馈机制 |
4.3.3 自主同步作战的原则 |
4.4 作战单元自主同步作战的分类与效能 |
4.4.1 决策同步与计划同步 |
4.4.2 行动与实体同步程度效能度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效能评估 |
5.1 应用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的城市防空作战构想 |
5.2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效能定性分析 |
5.3 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效能定量分析 |
5.3.1 评估原理 |
5.3.2 实例计算 |
5.4 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案例作战单元列表 |
附录 B: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建议表 |
附录 C: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专家打分表 |
附录 D:计算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效能的 Matlab 程序 |
(10)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问题说明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及发展 |
2.1.1 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及发展 |
2.1.2 我国学者对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
2.2 城市发展理论 |
2.2.1 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理论 |
2.2.2 城市理性发展理念 |
2.3 关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的研究 |
2.3.1 相关定义和特征 |
2.3.2 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2.4 关于国家及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 |
2.5 关于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
第3章 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分析 |
3.1 人防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
3.1.1 人防工程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2 人防工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 |
3.1.3 人防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
3.2 人防工程的功能结构及其演进 |
3.2.1 城市功能 |
3.2.2 城市人防功能 |
3.2.3 人防工程功能的历史演变 |
3.3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防工程功能优化的影响 |
3.4 现阶段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设计 |
3.4.1 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有机结合 |
3.4.2 居住小区和人员掩蔽部建设 |
3.4.3 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建设和利用 |
第4章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分析 |
4.1 发达国家城市人防工程模式分析 |
4.1.1 法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2 美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3 日本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4 英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2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
4.3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4.3.1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经验总结 |
4.3.2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启示 |
第5章 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环境分析 |
5.1 我国人防事业发展史 |
5.2 人防需求与城市人防工程发展 |
5.3 城市公用事业与城市人防工程发展 |
5.4 我国城市人防工程投融资环境 |
5.5 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环境 |
5.5.1 政治环境 |
5.5.2 经济环境 |
5.5.3 社会环境 |
第6章 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
6.2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模式分析 |
6.2.1 BOT模式 |
6.2.2 公私合营模式 |
6.2.3 直接购并模式 |
6.2.4 民营企业独资经营模式 |
6.2.5 TOT(转让—经营—转让) |
6.2.6 其它模式 |
6.3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
6.3.1 从市场到政府--城市公用事业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
6.3.2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征与国家垄断模式分析 |
6.3.3 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经营竞争制管理模式分析 |
6.3.4 民营部门垄断经营制度模式分析 |
第7章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设计 |
7.1 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三原则 |
7.1.2 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四种模式 |
7.1.3 依托理论 |
7.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人防工程的演化与主导 |
7.2.1 人防工程的地下演化形式 |
7.2.2 人防工程主体功能拓展及影响 |
7.2.3 北京市人防建设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格局缺陷 |
7.3 模式创新需要的相关技术 |
7.3.1 地下空间的环境及生理心理设计技术 |
7.3.2 地下空间工程安全与防灾救灾技术 |
7.3.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 |
7.3.4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规与管理维护 |
7.3.5 新工艺与新材料研究 |
7.3.6 技术经济效益研究 |
7.3.7 平战结合与转换技术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着作 |
致谢 |
四、城市防空作战要合理使用工程保障力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再挖掘研究 ——以居住区为例[D]. 高涛. 新疆大学, 2020(07)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3]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D]. 张友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5]“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苏州市人防监察大队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9(06)
- [7]人防工程平时应灾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D]. 郭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空袭方案因素分析及优化研究[D]. 丁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2)
- [9]城市防空作战单元自主协调同步机制研究[D]. 陈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3)
- [10]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李群.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