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又育成一种超级杂交稻(论文文献综述)
程式华[1](2021)在《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王丰[2](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袁珅[3](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帅鹏[4](2019)在《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方式正朝着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发展。超级杂交稻具有产量潜力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对提高我国水稻单产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民通常施用大量的氮肥以发挥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这种生产方式会造成大量的氮肥流失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有悖于水稻绿色生产理念。以往对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及其超高产生理机制的研究也主要是在高氮条件下进行,超级杂交稻在中低氮肥投入条件下的农艺表现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在2017-2018年以5个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甬优2640、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为试验材料,同时以5个普通杂交稻品种(荃优6号、旱优549、徽两优858、E两优476、荃优683)为对照,设置减氮(N120:120 kg N ha-1)、农民习惯施氮量(N180:180 kg N ha-1)和高氮(N270:270 kg N ha-1)三个氮肥处理,旨在评价超级杂交稻和普通杂交稻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等农艺表现,并探究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与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绿色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绿色栽培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除2018年减氮处理下两类品种产量无显着差异外,超级杂交稻在两年三个氮肥水平下产量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在2017和2018年平均分别高出0.89和1.44 t ha-1。相比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减氮处理没有造成产量的显着下降;高氮处理下由于倒伏的发生,2017和2018年分别减产3.8%和4.4%,其中2018年达到显着水平。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在各个氮肥水平下产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并且表现出优于其它品种的年际间稳产特性。(2)相比普通杂交稻,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归因于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结实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三个氮处理之间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差异较小,且年际间不一致。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的高产稳产优势源于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和结实率。(3)相比普通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具有较低的目测倒伏评分和倒伏指数,较强的抗倒伏能力。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目测倒伏评分和倒伏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普通杂交稻徽两优858、超级杂交稻甬优2640和晶两优华占抗倒伏能力最高,普通杂交稻荃优683抗倒伏能力最低。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与株高、相对重心高度和倒4节抗折力密切相关。(4)2018年农民习惯施氮量和高氮处理下超级杂交稻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其它情况下无显着差异。2017年减氮和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下两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其它情况下超级杂交稻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与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4.5%和50.5%;高氮处理则分别下降11.9%和36.1%。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在两年各个氮处理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5)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在三个氮水平之间有所不同。在减氮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总氮吸收显着负相关,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相关关系;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负相关,而与总氮吸收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无显着相关;在高氮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呈显着负相关,与总氮吸收无显着相关关系。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和甬优2640均表现出抗倒伏能力强,同时氮素利用效率高的特点。综上所述,与普通杂交稻相比,超级杂交稻在表现出产量高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同时其总氮吸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并不低,这说明超级杂交稻抗倒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导致氮素利用效率的降低。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减氮处理没有显着降低超级杂交稻的产量,这说明超级杂交稻高产的实现并不一定依赖于高氮投入。因此,超级杂交稻氮肥管理的优化可有效地构建水稻绿色栽培体系,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抗倒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绿色高效水稻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程萌杰[5](2019)在《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用课题组选育的新品种(新品系)及其对照品种进行根系结构、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研究。利用KASP平台、重测序技术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越光、越优16bulk1(越光型)、越优16bulk2(早恢16型)等6个品种(品系)进行了标记开发、育种及机理机制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对于产量而言,根重、总根长、表面积与生物学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总根长、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对于RVA谱特征值而言,主要为:根重与糊化温度,根尖数与消减值,分支数与保持粘度、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等表现为极显着负相关。2.采用KASP平台和重测序技术对课题组选育的代表性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分析和基因模块解析,鉴定了小站95、小站96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第1染色体的代换片段携带NOG1基因,第5染色体上的代换片段携带Chalk5、GS5、qw5基因。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三个近缘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了基因组结构分析,小站96在部分性状上向现代品种演化,小站95携带部分高产基因,具有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以小站95作为亲本之一,在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伟27,再与U-1杂交产生强优势的组合津稻294(津优294)。3.对越优16(越光A/早恢16)后代进行了集团选择,选出了越优16bulk1(多系品种)和越优16bulk2(多系品种),越优16bulk1与越光相似(如优质食味)。越优16bulk2比越优16bulk1更高产、抗倒伏、多态性高、异质化,为偏早恢16型,后代可选育出高产类型和优质类型。4.以位于第1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1目标区,以位于第5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2目标区,以位于第2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3目标区,作为性状控制和性状组合的模型,建立了NOG1、Chalk5、GS5、qw5、优质食味等基因模块,通过对GS5、Chalk5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鉴定与组合,选育出津稻294、越优16bulk1、越优16bulk2等新材料和新品系。5.建立了以常规育种技术(包括创造变异和后代性状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包括基因和QTL聚合、模块育种等)相结合的育种程序。在研究中,正向育种(性状选择优先)和反向育种(基因选择优先)相结合,在育种的定向性和高效性方面做了有力尝试,取得了品种选育和方法探索的双重效果。
黄礼英[6](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石晓华[7](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陈启文[8](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朱广龙[9](2016)在《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认为在过去的多半个世纪,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连续增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栽培技术的发展、植保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与演替,其中品种演替在粮食增产中起关键作用。水稻是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半数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在粮食总产中水稻的贡献率为33.5%,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稻品种在演替进程中产量潜力显着提升,主要是因为半矮化基因的导入和杂种优势的利用。关于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变化的相关机理也展开了研究,然而关于长江中游单季稻与双季稻混作区水稻历史品种的生长特性、表型特征、养分吸收与转运、物质积累与转化、光能拦截与利用、产量形成过程、倒伏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米质随品种演替如何变化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关于品种演替进程中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如何变化仍不清楚,RUE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关于倒伏相关性状与抗倒伏能力及各生育期SPAD值随品种演替如何变化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长江中游1936-2005年近70年间育成的15个主推历史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和2014年进行大田中稻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四次重复,小区面积5 m×6 m,系统探究在现代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历史品种的产量表现,揭示产量形成过程、生理机制及限制因素,对掌握育种动态、超高产育种和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在近70年的演替过程中,产量逐步提高,两年试验中产量分别以61.9和75.3 kg ha-1 year-1的速率增加,即年增长率分别为1.18%和1.15%;现代品种比70s前的品种产量两年分别增加了24.6%和35.7%。新品种产量增加是因为在提高结实率,稳定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基础上,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了每穗颖花数、总颖花数和生物量。随育种进程,每穗颖花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显着降低、由多穗向大穗发展,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变异较小。(2)生物量的增加是通过延长生育期、改善株型、提高光能转化效率,促进作物生长速率实现的。现代品种的株型进一步优化改善,光照拦截面积增大,叶片的厚度和披垂度得到改善,光照拦截和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照透射量、光照拦截量和光能利用率显着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多,粒叶比提高、源库关系进一步协调、改善。(3)同时新品种提高了氮素吸收总量、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从营养生长期至灌浆早期,现代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在成熟期,现代品种的氮素转运能力较高。(4)此外,现代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米质也得到改善。遗传改良显着提高了新品种植株下部节间的直径、鲜重和抗折力,从而降低了倒伏指数。稻米的加工品质较为稳定,而外观品质显着提高。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随育种年份的改善不显着;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降低,粒长增大、粒宽减小。这些结果表明:(1)水稻历史品种在演替进程中产量潜力逐步提高,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大穗的形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增加。现代品种的结实率仍徘徊在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育种仍需提高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效率。(2)RUE随品种演替显着提高,RUE的提高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推动了生物量的积累和产量的增加。由此可见品种改良继续提升RUE是未来粮食增产最有效的途径。(3)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随品种演替显着增加,然而现代品种的氮素利用率增速较小甚至出现徘徊,因此新品种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4)水稻历史品种在演替进程中抗倒伏能力逐步增强,现代品种因库容的扩大和株高的增加仍存在较高的倒伏风险。因此现代品种仍需增加植株基部节间的直径、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进一步提高抗倒伏能力。
谢聪[10](2015)在《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现状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超级杂交稻具有单产水平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发展超级杂交稻,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和推广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湖南省超级稻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湖南省超级稻研究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从而为湖南省超级稻推广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本研究认为,在超级稻,研究方面,应努力创制新种质、新材料,立足不同区域特点,重点加强适应性广、抗病、优质超级稻品种选育,同时,研究与其相适应的简单、低耗、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在推广方面,要从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选定合理种植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入户率,强化宣传;增加投入并建立奖惩制度;抓好示范样板;加强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超级稻产业化经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等方面完善改进超级稻的实施推广工作。
二、我国又育成一种超级杂交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又育成一种超级杂交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种技术百年发展史 |
1.1 纯系育种 |
1.2 杂交育种 |
1.3 诱变育种 |
1.4 细胞工程育种 |
1.5 分子育种 |
2 水稻育种百年突破性成就 |
2.1 矮化育种[2] |
2.2 杂交稻育种[5] |
2.3 超级稻育种[6] |
3 未来百年水稻育种展望 |
3.1 C4水稻 |
3.2 固氮水稻 |
3.3 耐盐碱水稻(海水稻) |
3.4 耐旱水稻(沙漠稻) |
3.5 一系杂交稻 |
(2)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
3 问题与展望 |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
(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 秧龄 |
1.3.4 移栽密度 |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作物生育进程 |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
4.讨论 |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5 研究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 |
1.2 水稻高产育种历程 |
1.3 水稻生产中的倒伏现象 |
1.4 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施用及氮素利用效率 |
1.5 农业绿色发展与水稻绿色生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
2.3.3 干物质转运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2.3.4 倒伏性状相关指标 |
2.3.5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气象条件 |
3.2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稳定性 |
3.4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 |
3.5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 |
3.6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叶面积特性 |
3.7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抗倒伏特性 |
3.7.1 目测倒伏评分 |
3.7.2 倒伏指数 |
3.7.3 其它倒伏相关指标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3.8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3.8.1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3.8.2 氮素利用效率 |
3.9 水稻品种抗倒伏特性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产量表现 |
4.2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特性 |
4.3 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异 |
4.4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氮素积累与利用 |
4.5 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4.6 水稻生产减少氮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模式植物 |
1.2 水稻根系形态与根系结构 |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与品质育种 |
1.4 水稻籼粳分化与基因交流 |
1.5 水稻遗传育种学的新进展与新趋势 |
1.6 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应用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条件及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3 试验数据及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根系结构及特征特性 |
3.2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产量结构、增产潜力与适应性 |
3.3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品质特性 |
3.4 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特征与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关系 |
3.5 应用靶向测序产生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设计育种 |
3.5.1 KASP标记 |
3.5.2 利用重测序策略发展新的育种标记 |
3.6 应用新型分子标记、育种信息实施模块育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优良品种的根系特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
4.1.2 分子设计育种及其相关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品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文献综述 |
1.1 粮食生产现状与粮食安全 |
1.1.1 全球粮食生产现状 |
1.1.2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
1.2 粮食增产的贡献因子 |
1.2.1 栽培技术 |
1.2.2 植保技术 |
1.2.3 品种演替 |
1.3 主要粮食作物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1 品种演替的概念 |
1.3.2 小麦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3 玉米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4 水稻历史品种的演替 |
1.4 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农艺性状、生长特性及生理特征的变化 |
1.4.1 产量表现 |
1.4.2 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4.3 生物量的积累、转运与分配和收获指数变化 |
1.4.4 株型、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的变化 |
1.4.5 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
1.4.6 根系特征的变化 |
1.4.7 倒伏相关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变化 |
1.4.8 米质的变化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 取样与指标测定 |
2.2.1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2.2 SPAD值的动态监测 |
2.2.3 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2.4 倒伏性状与抗折力 |
2.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2.2.6 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2.2.7 米质加工与外观品质 |
2.3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株高和生育期的变化 |
3.3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 |
3.3.1 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变化趋势 |
3.3.2 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构成的变化 |
3.4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变化 |
3.5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SPAD值的动态变化 |
3.6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生长发育过程与冠层结构特征的变化 |
3.6.1 消光系数、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的变化 |
3.6.2 作物生长速率、光合势、净同化速率和粒叶比的变化 |
3.7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的变化 |
3.8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氮素吸收和利用率的变化 |
3.9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倒伏相关性状和抗倒伏能力的变化 |
3.10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 |
4.讨论 |
4.1 品种演替对作物增产的重要性 |
4.2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产量构成 |
4.3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源-库关系 |
4.4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群体结构特征参数 |
4.5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
4.6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倒伏相关性状和抗倒伏能力 |
4.7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米质特征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超级稻研究动态 |
1.1.1 国外超级稻研究进展 |
1.1.2 我国超级稻研究历史和进展 |
1.2 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
1.3 湖南省选育的主要超级稻品种(组合)介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现状 |
2.1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的机遇 |
2.2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的条件 |
2.3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状况 |
2.3.1 政府部门 |
2.3.2 技术部门 |
2.3.3 农民自身 |
2.4 湖南省超级稻示范推广取得的成果 |
第三章 湖南省超级稻研究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超级杂交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育种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3.1.2 缺乏特异性材料 |
3.1.3 好品种缺乏好的配套技术 |
3.2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品种的选择 |
3.2.2 农民因素 |
3.2.3 良种良法配套问题 |
3.2.4 资金投入不够 |
3.2.5 示范方法有待完善 |
3.2.6 市场化问题 |
第四章 湖南省超级稻研究推广主要问题的对策 |
4.1 湖南省超级稻研究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 |
4.1.1 提高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率 |
4.1.2 创制特异性新种质、新材料 |
4.1.3 加强超级稻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
4.2 湖南省超级稻推广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 |
4.2.1 合理布局,选定适宜品种 |
4.2.2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入户率,强化宣传 |
4.2.3 增加投入并建立奖励制度 |
4.2.4 抓好示范样板 |
4.2.5 加强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4.2.6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第五章 总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又育成一种超级杂交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 程式华. 中国稻米, 2021(04)
- [2]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D]. 帅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D]. 程萌杰.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6]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8]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9]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D]. 朱广龙.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10]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现状及问题分析[D]. 谢聪.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