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案的法律意义及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边春利[1](2021)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对吉林省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医疗纠纷案例开展调查,分析该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医疗纠纷、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改善医患关系及制定医疗纠纷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及其对应的病案信息作为资料来源,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医疗纠纷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找出医疗纠纷影响因素指标。通过回顾性研究获得有效案件324例,以医疗纠纷事件的医方和患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医方、患方、诊疗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从住院患者病例中,按照比例查找匹配非纠纷病案为对照,对不同变量下(如医疗付费方式、手术情况、住院天数、出院情况、医疗费用等)是否发生医疗纠纷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医疗纠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工作年限为20-30年的医生发生纠纷的风险是0-5年医生的3.005倍,工作年限大于30年的医生发生纠纷的风险是0-5年医生的4.836倍。2.入院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3.217倍。3.医疗费用大于2万元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小于等于2万元的3.005倍。4.入院后需要抢救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不需要抢救患者的2.191倍。5.入院后需要转科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不需要转科的4.628倍。6.入院后需要会诊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不需要会诊的3.110倍。7.出院时疾病未愈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治愈的2.693倍,死亡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治愈的6.780倍。8.药物过敏的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未过敏的1.419倍。9.特殊检查未告知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告知的5.073倍。10.备选诊疗方案缺失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未缺失的5.239倍。11.住院期间病危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未病危的4.823倍。12.住院期间出现危重患者发生纠纷的风险是未危重的6.160倍。结论:1.医疗机构方面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大,且诊疗问题在医疗纠纷中所占比例最大,有转科、会诊、特殊检查未告知、备选诊疗方案缺失等情况发生时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2.医生工作年限和职称是影响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3.患者对诊疗结果预期高影响医疗纠纷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危和出现危重时、患者行手术、抢救治疗时、患者出院情况是未愈和死亡时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高。
俞健春[2](2020)在《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研究》文中认为病历记录着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证据价值。电子病历是病历的电子化形式,属于电子数据证据的种类之一,但在医疗纠纷中作为证据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难以确定其真实性,进而不能实现电子病历的证据价值。因此,笔者选择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以期针对现行司法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两则案例提出问题,然后介绍电子病历定义特点、电子病历的证据价值和证据种类,接着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主体不清、伪造篡改电子病历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当、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标准模糊电子病历封存制度存在缺陷,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主体方面,由于病历决定性证据作用,导致法院审判权与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权发生冲突,笔者借鉴中国台湾地区学者意见提出程序性审查。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标准方面,围绕“修改”、“内容错误或矛盾”所引发的伪造篡改与合理修改电子病历难区分、合理解释标准模糊问题进行论述,并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纪要》相关规定及案例中所体现的医学逻辑常识等加以区分明确。伪造篡改电子病历的举证责任分配方面,从法的公平性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来论述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患者举证困难原因之一在于举证责任分配不当,从而提出引入举证责任缓和规则。电子病历封存方面,论述了主体特殊性、方法不规范和启动期限不明确三个主要问题,在参考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技术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封存程序引入公证机构、采用区块链封存技术、医患双方封存时限分别为48、24小时,从而进一步保障了电子病历的真实性。
解汐卓[3](2020)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引发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以及对投诉部门和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分析现阶段医疗纠纷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三级预防理论、控制理论角度阐述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优化策略。[方 法]采用文献检索法、Delphi法、现场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进行研究。利用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料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献,经过整理和提炼供本研究借鉴和参考。梳理从古至今医疗相关行为的礼法律令,对我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在现场调查上,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4家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阶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各4家医院分别随机抽取5个科室为目标对象,采用预先设计好的问卷对科室内所有医务人员及调查当日在院就诊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纠纷调处工作人员、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医护人员、后勤部门人员和就诊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与结论]:(1)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情况优于就诊人员。知晓评分方面,医务人员(74.99±23.07)明显高于就诊人员(44.2±27.8)。知晓率的评价上,医务人员知晓率(78.8%)也明显高于就诊人员的知晓率(35.4%)。在知晓评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医务人员的工龄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就诊人员的学历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2)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既有一致性的表现,又有差异性的表现。一致性方面,医患双方均认为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中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医疗知识和患者本身疾病的复杂性。在“缺乏沟通”这一原因的评价中,80.30%的医务人员和79.62%的就诊人员做出了选择。差异性表现为,就诊人员觉得服务态度/服务意识问题(65.77%)、医院管理问题(57.31%)是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与医务人员对自身的评价不一致;另外,54.62%的就诊人员认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明显高于医务人员(32.33%);53.46%的就诊人员认为“医疗质量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高于医务人员(43.68%)。(3)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时的能力还显得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诉管理工作可及性和针对性不强。86.30%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投诉地点,63.17%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处置程序;与之相对应的,只有28.46%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解决部门,14.23%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投诉流程。②医疗风险承担能力较弱。54.60%的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责任保险,45.38%的就诊人员认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保险因素的参与,说明医患双方都认同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因素产生的影响,而实际上由于保费高、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很少有医疗机构采取医疗责任保险来分担医疗纠纷风险。③医疗纠纷现场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内部的纠纷管理普遍存在人手不足、专业背景不强等情况,且因经常性外出应诉而不能达到满员接待状态。(4)就诊人员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趋于保守。①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260名接受调查的就诊人员中,53.31%的人知晓医疗纠纷的含义,23.46%的人了解《条例》;对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途径的整体知晓程度偏低,59.62%的人知晓调解,56.92%的人知晓协商,44.23%的人知晓仲裁。②就诊人员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地方,选择前往哪个部门投诉”的评价上,寻求媒体帮助的人员并不多(低于1 0%)。在“发生争端时,就诊人员首选的解决途径”的评价上,超过一半的人员希望通过自愿协商解决,这可能与我国“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及国家提倡的通过柔性方式解决争端的背景有关。优化策略: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1)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法律认知水平,畅通沟通渠道。(2)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改善医疗环境,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重视投诉工作,争取社会支持。(3)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1)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建立医疗纠纷的研判机制,完善医疗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2)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倡导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做好诉调衔接工作。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1)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强化约束机制,消除负面影响,风险的社会化分担。(2)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加快建设医疗纠纷调解人才队伍,促进医疗相关保险市场的进步。(3)信息的加工与运用。引入智能化管理,探索医疗纠纷的分类预测模型。
徐昊[4](2019)在《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我国当今社会正处于医疗纠纷的频发时期,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让医疗机构始终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中。而中医医院虽然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发生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还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与发生原因并未得到有效总结与归纳。研究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真实现状,归纳并尝试总结出医生视角下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与原因,并结合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与特点提出当下主要可行的防范要点并提出适当的应对解决方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具体方法,以医生的角度为切入点对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结合统计得出的纠纷发生原因研究讨论具有可行性的适当应对与预防方法。问卷调查:通过不重复单纯随机抽样选取北京地区20家中医医院并随机抽样600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直接了解医疗纠纷情况及原因。深度访谈:通过对发生医疗纠纷医生开展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关于医疗纠纷的现状及怎么避免与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实地调研:假扮患者潜入中医医院体验就医过程,探索患者与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发生的责任和患者与患者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的经历是否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或是加剧了医疗纠纷的严重程度。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共计600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中,共发生医疗纠纷112起。经过对抽样医生调查问卷与涉及纠纷医生的深度访谈后发现,调查中近半医疗纠纷系因中医引发;未侵害患者健康权的医疗纠纷数量高于侵害患者健康权的。高级职称医生医疗纠纷发生率显着大于其他职称;知识层次较高的患方更易发生医疗纠纷,且明显偏好院外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未投保医责险的医生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显着高于投保医责险的医生;未投保医责险的医生发生暴力医疗纠纷的比例也显着高于投保医责险的医生。结论:经调查研究发现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解决途径与医生素质和患者职业有直接关系并带有显着中医药特色。防范与解决中医医院医疗纠纷需要医方、患方、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医方除对医疗技术的精进之外,需要对医患沟通格外留意。在防范与解决医疗纠纷中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理论和诊疗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情况切不可一刀切的解决,才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全面推行医责险可以达到保障医患双方利益的双赢目的,并且在医责险的推广中要注意保费政策与考虑中医药特色。
潘扬扬[5](2019)在《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满足基本温饱的基础上,人们愈加注重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整形美容来改变自身的外貌,使自己更自信。但是,整形美容作为新兴产业其在法律法规、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重重漏洞,导致的是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频发,若不得到有效处理容易发展成为医闹等恶性事件。近年来我国倡导发展国民素质,这需要大众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健康。而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整形美容行业不断曝出大量的负面整形新闻,面对这一现状,需要相关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本文开篇介绍了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相关案例,引发对现实纠纷的思考和重视,简要概述了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有关概念,对整形美容医疗纠纷发生的起因,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现状、相关法律责任、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处理该类问题的研究,进行综合对比剖析,透视出我国整形美容医疗纠纷存在相关法律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整形美容医疗鉴定制度、相关保险制度不健全、行业监管缺失、市场准入门槛过低、整形美容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为了减少相关纠纷的发生,促进整形美容业有序发展,需要对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应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由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部分组成,为后面展开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概述。首先分析了整形美容的相关内涵和特征,区分了整形美容和生活美容,深度剖析了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缘由。第三部分,国内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现状、法律责任及法律适用评析。主要分析了国内该问题的现状,对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划分,对相关的法规进行论述评析,找出问题所在。第四部分,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规制的完善。本文从完善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适用、设置专业的整形美容损害鉴定机制、健全整容保险制度、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整形美容主体素质、加强司法监督等方面进行论证。
郝琳[6](2017)在《病案信息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纠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之一。病案作为患者住院时的资料,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病案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病案的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病案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确保病案在司法鉴定中的法律效力。
哈达丽娅·伊马木,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吾麦尔江·帕力海提[7](2017)在《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未对患者病案进行加强管理,而研究组对患者病案进行加强管理。对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上研究组显着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健全的病案管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护医院名誉,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发展。
杜玉辉[8](2016)在《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证据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如何在法制的思维下解决医患矛盾,成为了新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医患双方既是矛盾的对立面,又是促进医疗关系和谐的统一体,摒弃戒备、对峙,走向理解、合作与和谐通融,是医患关系由觉醒至觉悟的必由之路。法律是医患关系陷入紧张、甚至是剑拔弩张时,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手段,理性的法律可以缓解并有效化解矛盾,从客观、独立的角度彰显公正、伸张正义,实现制衡的价值。随着人们法制理念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在医疗纠纷中,病历档案的证据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和解、调解和诉讼中,病历档案的证明能力和证据属性成为了决定纠纷处理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医疗纠纷中的证据进行概述,利用案例提出病历档案证据在医疗纠纷中的重要地位,然后通过对2011-2015年某医院的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的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其中司法事项和医疗纠纷的利用率逐年上升的调查结论,反应出病历档案在相关医疗纠纷以及医疗诉讼中的利用不断增多的现状。然后根据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管理利用、举证责任和实践中取证三个角度论述制约病历档案发挥证据作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病历书写中的不规范,其中包括书写时出现错别字以及语法上的瑕疵、对书写时限要求不严格、病历封面存在漏项、存在缺页现象等;病历材料归档存有缺陷,其中包括部分不归档和全部不归档;病历档案管理体制的不足,存在着病历管理机构监督检查作用较弱、“重保管,轻利用”以及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等现象;还存在病历造假、涂抹等违法情况;在医疗诉讼利用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客观上加重了原告的证明责任与相关法条未对病历遗矢责任作出规定等一系列问题;在纠纷实践取证中存在着封存病历不及时、复制病历程序过于繁琐等不利于取证的问题。最后结合上诉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规范管理机制,强化病案质量监督、检查运行机制,坚决杜绝病历档案书写与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注意病历中告知义务和知情权的体现,坚持忠实原则、通俗原则、适当原则。对于举证责任倒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法提高患者举证能力和立法补充遗矢病历档案时的举证责任等,作者还建设性的提出了加强立法干预、律师提前介入取证、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等从大方向上为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作出了建议。
李丽彬[9](2015)在《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疗纠纷中的防范作用。方法以2012年10月—2015年1月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1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不开展相关病案管理,观察组加强病案管理,观察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vs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病案管理对于防范医疗纠纷,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院均应当加强病案管理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
李敏,张波[10](2015)在《病历书写质量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探讨病案在医疗纠纷中的法律作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2014年173例医疗纠纷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 2013年2014年医疗纠纷,涉及到病案书写有问题的病历12例(占6.9%),病历书写质量存在缺陷。结论规范病历书写质量管理,加强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环节管理,使病案管理的环节科学和规范化,是有效避免或降低医疗风险的关键。
二、病案的法律意义及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案的法律意义及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医疗纠纷研究现状 |
2.3 国外医疗纠纷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描述性分析法 |
3.2.3 单因素分析法 |
3.2.4 多因素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近五年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 |
4.1.1 医疗纠纷年度分布情况 |
4.1.2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
4.2 医疗纠纷诊疗情况 |
4.2.1 病案首页信息分类情况 |
4.2.2 医疗纠纷病例中医方基本状况 |
4.2.3 医疗纠纷病例中患方基本状况 |
4.2.4 医疗纠纷病例中的诊疗情况 |
4.3 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医疗纠纷的医方因素分析 |
4.3.2 影响医疗纠纷的患方因素分析 |
4.3.3 影响医疗纠纷的诊疗因素分析 |
4.4 医疗纠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诊疗因素在医疗纠纷中所占比例最大 |
5.1.2 医生工作年限和职称影响医疗纠纷发生 |
5.1.3 医疗结果与患者预期差异大易引发医疗纠纷 |
5.2 建议 |
5.2.1 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5.2.2 加强医疗高风险因素排查与干预 |
5.2.3 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一、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二、问题的提出 |
(一)案件争议回顾及归纳分析 |
(二)对案例的思考 |
三、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概述 |
(一)电子病历的定义和特点 |
(二)电子病历的证据价值和证据类型 |
(三)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的法律要求 |
四、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存在的问题 |
(一)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主体不清 |
(二)伪造篡改电子病历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当 |
(三)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标准模糊 |
(四)电子病历封存制度存在缺陷 |
五、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的完善建议 |
(一)确定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的适格主体 |
(二)完善伪造篡改电子病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
(三)明确电子病历真实性认定的标准 |
(四)完善电子病历封存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顾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基于管理相关理论的医疗纠纷研究 |
2.2 关于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研究 |
2.3 关于医疗风险识别和管控的研究 |
2.4 关于医疗纠纷的其他管理经验研究 |
3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目的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 基本概念 |
1.1 医疗风险 |
1.2 医疗纠纷 |
1.3 社会越轨 |
1.4 医院管理 |
2 理论 |
2.1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 |
2.2 三级预防理论 |
2.3 控制理论 |
3 相关理论在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医疗纠纷的调查情况 |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 一般情况 |
2.1 医务人员的构成 |
2.2 就诊人员的构成 |
3 具体结果分析 |
3.1 总体知晓情况 |
3.2 知晓评分 |
3.3 知晓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4 知晓率 |
3.5 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6 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 |
3.7 就诊人员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 |
3.8 就诊人员发生争端时首选的解决途径 |
3.9 就诊人员就医不满意时首选哪个投诉部门 |
第四章 知情人访谈情况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整体情况 |
3 医务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
4 就诊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
第五章 讨论 |
1 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2 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 |
3 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 |
4 就诊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 |
第六章 优化策略 |
1 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 |
1.1 改善医患关系 |
1.2 优化医院运营管理 |
1.3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 |
2 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 |
2.1 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 |
2.2 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 |
3 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 |
3.1 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 |
3.2 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 |
3.3 信息的加工与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医务人员问卷 |
附件二: 就诊人员问卷 |
附件三: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件四: 医务人员访谈提纲 |
附件五: 就诊人员访谈提纲 |
综述 医院投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中医医院医疗纠纷发生原因与防范的研究进展 |
1 医疗纠纷的概念 |
1.1 广义的医疗纠纷 |
1.2 狭义的医疗纠纷 |
1.3 医疗纠纷的相关司法解读 |
2 中医医院诊疗行为的特点 |
2.1 诊疗思路 |
2.2 人才培养 |
2.3 医院环境 |
3 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 |
3.1 中医药物导致纠纷 |
3.2 中医手法治疗导致纠纷 |
4 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原因 |
4.1 医院方面的原因 |
4.1.1 意料之外的工作失误 |
4.1.2 医患沟通问题 |
4.2 患者方面的原因 |
4.2.1 患者缺乏对医学的客观了解和充分认识 |
4.2.2 患者相关知识水平的增加 |
4.2.3 患者自身心理导致的误会 |
5 对策与建议 |
5.1 社会法律 |
5.2 医疗技术 |
5.3 医患沟通 |
6 文献评述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质量控制 |
2.3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医疗纠纷发生的医方情况分析 |
3.2.1 医疗纠纷的直接发生原因 |
3.2.2 医疗纠纷中医方的业务素质因素 |
3.2.3 医疗纠纷发生原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3.3 医疗纠纷中的患方情况分析 |
3.3.1 医疗纠纷中的患方情况 |
3.3.2 医疗纠纷中的患方与医疗纠纷直接发生原因之间情况 |
3.3.3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3.3.4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3.4 各类中医医院医疗纠纷与医责险投保情况 |
3.4.1 医责险投保与医疗纠纷的发生 |
3.4.2 医责险投保与暴力医疗纠纷的发生 |
3.4.3 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调研法讨论医疗纠纷与医责险的关系 |
3.5 医责险与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现状 |
3.5.1 医责险与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现状 |
3.5.2 未投保医责险的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 |
3.5.3 医责险与医疗纠纷的关系现状 |
3.6 北京地区市属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的现状 |
3.6.1 市属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现状 |
3.6.2 市属综合性医院与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比较 |
4 讨论 |
4.1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 |
4.1.1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中医专业性 |
4.1.2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社会性 |
4.2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 |
4.2.1 医疗机构非医疗原因导致医疗纠纷 |
4.2.2 医疗机构医疗原因导致医疗纠纷 |
4.2.3 患方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 |
4.2.4 社会因素对医疗纠纷的不良影响 |
4.3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
4.3.1 医院的医疗技术方面 |
4.3.2 医院的行政管理方面 |
4.3.3 法律制度建设方面 |
4.3.4 媒体宣传方面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研究述评 |
2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实践案例 |
2.1 案情介绍 |
2.1.1 案例一 |
2.1.2 案例二 |
2.1.3 案例三 |
2.2 案例总结 |
3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概述 |
3.1 整形美容的概念与特征 |
3.1.1 整形美容概念的界定 |
3.1.2 整形美容的特征 |
3.2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概念与特征 |
3.2.1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概念 |
3.2.2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的特征 |
3.3 整形美容纠纷产生的原因 |
3.3.1 医疗机构方面的因素 |
3.3.2 消费者方面的因素 |
3.3.3 社会方面的因素 |
3.3.4 行政监管方面的因素 |
4 国内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现状、法律责任及法律适用评析 |
4.1 国内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现状 |
4.1.1 相关机构及人员资质欠缺 |
4.1.2 整形美容业虚假宣传过多 |
4.1.3 缺乏完整统一的法律法规,维权困难 |
4.1.4 缺乏整形美容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后续服务不完善 |
4.2 国内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相关法律责任 |
4.2.1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民事责任 |
4.2.2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行政及刑事责任 |
4.3 国内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适用评析 |
4.3.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适用评析 |
4.3.2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评析 |
4.3.3 《合同法》的适用评析 |
4.3.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评析 |
4.3.5 《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适用评析 |
5 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规制的完善 |
5.1 完善整形美容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法律适用 |
5.1.1 调整《条例》中医疗事故损害范围 |
5.1.2 将整形美容医疗合同有名化 |
5.1.3 加强对整形美容的相关立法 |
5.2 构建整形美容医疗纠纷鉴定制度 |
5.2.1 规范鉴定标准 |
5.2.2 培养专业的整形美容医疗鉴定人才 |
5.2.3 完善鉴定责任机制 |
5.3 建立健全整形美容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5.4 加强整形美容业的行业监管 |
5.5 规范整形美容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
5.6 提高整形美容主体的素质 |
5.7 加强司法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病案信息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案引发的医疗纠纷 |
1.1 病案中患者的基本信息错误 |
1.2 病案信息不完整 |
1.3 病案管理工作滞后 |
1.4 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
2 病案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
2.1 病案在医疗纠纷中具有凭证作用 |
2.2 病案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具有参考作用 |
2.3 提高病案的质量, 增强病案的法律作用 |
3 结语 |
(7)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证据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3 论文创新点 |
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思路 |
1 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概述 |
1.1 医疗纠纷证据的内涵 |
1.1.1 书证 |
1.1.2 物证 |
1.1.3 视听资料 |
1.1.4 鉴定结论 |
1.2 病历档案证据的概述 |
1.3 病历档案作为证据使用的案例分析 |
2 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利用现状的调查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2.1 住院病历档案利用率 |
2.2.2 司法和医疗纠纷利用 |
2.3 讨论 |
2.3.1 病历利用的广度不断扩大 |
2.3.2 法律层面利用增多 |
2.3.3 病历档案管理不断发展和完善 |
3 病历档案证据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病历档案的管理利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1 病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
3.1.2 病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原因分析 |
3.2 医疗纠纷举证规则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我国医疗纠纷证据规则 |
3.2.2 现阶段医疗诉讼举证规则存在的问题 |
3.2.3 原因分析 |
3.3 医疗纠纷实践取证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纠纷发生后未及时封存病历 |
3.3.2 复制病历机制存在的问题 |
3.3.3 原因分析 |
4 解决病历档案证据作用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研究 |
4.1 法制层面的措施 |
4.1.1 完善相关病历管理规定中对于责任的划分 |
4.1.2 立法提高患者对病历档案证据的举证能力 |
4.1.3 立法补充遗矢病历档案时的举证责任 |
4.2 私权利救济层面的措施 |
4.2.1 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保证病历证据作用的发挥 |
4.2.2 律师提前介入医疗纠纷,保证病历档案证据的取证 |
4.3 医疗机构自我完善的措施 |
4.3.1 坚持院务公开,搭建医患沟通的平台 |
4.3.2 构建院内法律框架,是保证病历档案质量的前提 |
4.3.3 依法规范0管理机制,是病历档案质量的保证 |
4.3.4 注意病历中告知义务和知情权的体现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强化医疗过失的重点审核,避免发生医疗过失行为 |
3.2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保证严谨细致的管理 |
3.3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
3.4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
四、病案的法律意义及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分析[D]. 边春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电子病历证据真实性认定研究[D]. 俞健春. 暨南大学, 2020(04)
- [3]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解汐卓.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D]. 徐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整形美容医疗纠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 潘扬扬.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病案信息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 郝琳. 继续医学教育, 2017(07)
- [7]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J]. 哈达丽娅·伊马木,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吾麦尔江·帕力海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0)
- [8]病历档案在医疗纠纷中证据作用的研究[D]. 杜玉辉.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9]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探究[J]. 李丽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15(28)
- [10]病历书写质量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A]. 李敏,张波.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汇编,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