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护技人员都应重视查新咨询(论文文献综述)
李觅琼,史玲,沈丽萍,杨家强,严伟,邱竞逸[1](2017)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意识与需求问卷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社区科研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有效激励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普陀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0名医务人员进行科研意识与需求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59.8%的社区医务人员认为需要开展社区科研工作,而开展科研工作的困难主要为没有研究思路(100.0%),没有数据资料(88.0%),不会进行统计分析(60.0%)。82.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中心领导重视是开展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保障因素,其次为明确的激励机制,占78.2%。结论 :社区科研工作要加强需求引导,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制度激励,提升科研工作满意度。
田甜[2](2017)在《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医养资源保障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目前成都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Medical-Nursing Combined Service,MNCS)的需求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找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对策与方法,为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质量提供依据。2、了解成都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Community Health Resources,CHR)和养老资源供给保障状况,分析社区医养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社区医养资源、保障社区老年人群的医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持。3、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对老年人养老需求与医养资源供给保障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成都市社区MNCS资源保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对成都市社区MNCS的实施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1、横断面调查研究: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CHSC)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对前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后者进行人物访谈。MNCS需求状况采用《MNCS需求问卷》进行测评,社区卫生资源供给情况采用《CHSC调查表》、《CHSC与养老机构负责人访谈提纲》进行测量。2、研究对象:成都市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CHSC及养老机构负责人。3、样本含量:根据李晓松主编的《医学统计学(第2版)》中规定:样本量至少为相关研究因素的520倍,本研究取15倍,并确定相关研究因素为16个,考虑到样本的丢失情况,故将样本量再扩大25%,因此本研究样本总量为:(16×15)×1.25=300(例)。4、数据收集与统计:采用具有逻辑纠错功能的Epidata3.1软件以双人法录入资料,最后导入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老年人一般资料、CHSC基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进行描述,需求得分情况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根据不同资料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MNCS需求有无差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因素与老年人MNCS需求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法)分析老年人MNCS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访谈资料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收集,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成都市老年人MNCS需求总分为(144.89±40.563)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最高的3个维度分别是社会福利(4.25±1.113)、社会参与(3.30±1.527)、医疗保健(2.96±1.503)。得分最低的3个维度分别为精神需求(2.51±1.481)、法律援助(2.39±1.375)、生活照料(2.28±1.4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MNCS需求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精神状态、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数量、老年人每月可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共8个因素。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0.226,P=0.000)、患慢性病数量(r=0.245,P=0.000)、老年人每月可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r=0.272,P=0.000)与MNCS需求总分呈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r=﹣0.118,P=0.040)、健康状况(r=﹣0.372,P=0.000)、精神状态(r=﹣0.344,P=0.000)与MNCS需求总分呈负相关关系。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MNCS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老年人每月可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健康状况、居住状况、精神状态、文化程度,这些因素能解释全部变异的27.9%。5、本研究共调查13所CHSC,卫生技术人员共829人。卫生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1402,社区医生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3749,护士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3330;小于40岁的卫生技术人员660人;本科及以上312人,初级职称及无职称611人。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职业素养、专业发展。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医疗保健(76.49%)、精神需求(10.36%)、生活照料(5.98%)、社会参与(5.98%)、法律援助(1.19%)等五大类,社会福利类服务并未开展。6、社区在开展MNCS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各机构之间沟通衔接不畅、经费短缺、服务人员配置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设备设施配置水平不一等。结论1、老年人MNCS需求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每月可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健康状况、居住状况、精神状态、文化程度影响老年人MNCS的需求程度。2、MNCS的“供”、“需”双方存在不平衡现象。成都市老年人MNCS需求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社会参与、医疗保健需求方面,但社区医养服务供给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医养分离”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第一,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为主,社会福利、社会参与等老年人需求较高的服务并未开展或开展较少,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第二,CHSC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他服务开展较少,甚至未开展,而养老机构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类服务,其他服务少有涉及,社区“医养结合”有待进一步发展;第三,专业人才缺乏及配置不合理、设备设施和资金不足,影响社区MNCS的发展。3、社区在开展MNCS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不合理或短缺、服务内容及开展方式单一、各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等方面。4、加大MNCS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合理配置社区医养资源,强化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是进一步推进MNCM发展的重要途径。
韩鹏[3](2016)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患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缓解,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由医患纠纷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时见诸于媒体,医患关系已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是以人为本,重视人们的心理变化,全面考虑社会大众的利益,国家如此,社会如此,每个行业也应如此,尤其是医疗这个行业,更应全心全意的关心病人,为病人遵守个人隐私,与病人经常接触,了解病人真正的心理需要。研究表明,在我国现今的医疗服务中缺乏医学人文关怀,成为医患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根据2012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及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的具体要求,针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焦点问题,从医学人文关怀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初步构建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同时将指标体系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以更好的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相互理解与支持,为患者创造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主要工作及创新性。第2章医学人文关怀理论概述。阐述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领域、原则、作用等。重点论述了在医学模式变迁形势下医学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应加强的几个方面。第3章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半结构化访谈法,访谈各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专家;以扎根理论作为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指导理论,归纳整理各专家访谈资料,形成医学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应用的框架理论。第4章基于德尔菲法(Delphi)的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研究。运用Delphi法开展专家咨询,应用Excel表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门诊和住院分别包含55和57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具有层次性的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第5章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在前期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门诊及住院医学人文关怀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第6章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根据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确定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门诊及住院病房的具体手段,门诊选择某年投诉量排在前三位且门诊量相当的科室,病房选取某年医患纠纷发生率排在前十位且病床数相当的三个科室病房进行应用,兼顾内科与外科,评价医学人文关怀措施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第7章结论与建议。总结讨论研究结论,对医学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提出相关建议,并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有:通过对医患关系及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对医患关系及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发展历史,涉及的领域,发展现状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为下一步指标体系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比较全面系统收集了近十年来医学人文关怀及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从国内外搜索到的文献总量来看,医患关系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其关注程度不断上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提炼形成共性的研究结论。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专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法,有效收集、整理和归纳大量主观、无法量化的资料。定性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提炼出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论框架。研究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Delphi法确定医学人文关怀各层次指标是可行的。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进入指标体系四个维度的一、二、三级指标均为专家所共识,初步构建了一套较全面、适用性较强的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每项指标内涵明确,易于理解,并且经层层筛选,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代表性,能较全面地反映医学人文关怀的几个方面。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医学人文关怀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进行计算,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及排序,为医学人文关怀措施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可实施程度逐步开展。指标体系也可为医院建立医学人文关怀制度,进行医学人文关怀考核提供依据。在具体应用上,选取的权重相对较高的医学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认知总体来说有影响,初步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医学人文关怀具体措施在应用时应分步实施,需要从最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语言,一个表情,一次关心做起,使得医护人员在这些方面逐步形成工作习惯,不可一蹴而就。且在执行过程中,应将人文关怀具体措施逐步纳入工作制度,形成规范,最终形成医院文化。
厉传琳[4](2014)在《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在常规孕产保健服务中的产前诊断和筛查服务,是出生缺陷防治的第二道防线,这类服务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依托卫生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风险,且涉及人的基本权力。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损害,推动技术的发展使之惠及全体人民,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政府规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研究目的:以《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核心案例规制,本论文旨在描述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发现或确定有效规制的核心要素,分析规制活动的结果,提出改善规制的策略与建议。研究内容和方法:1.以政府规制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分析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及服务所具有的特点,归纳规制的必要性和规制应当关注的关键环节;2.运用个人深入访谈和政策文本回溯、文献评阅等方法,回顾我国自本世纪初至2013年间,关于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制订和实施过程。重点关注不同时期的宏观环境下,选用的规制手段、规制活动的参与者和各方的作用;3.基于既往研究积累、现场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及其改善程度为指标,衡量规制的结果;4.从规制内容、规制手段、参与者功能发挥等维度,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关于规制的必要性及关键环节卫生系统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使得卫生系统中市场失灵的情况较之其他系统更为多见,提示在卫生系统开展规制十分必要。对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卫生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利中的普遍责任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定位,以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和当前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推动技术发展、提升服务可及性及保障需方权利三个方面。2.关于规制文本的制订和规制活动推行的过程《母婴保健法》出台后,为完善规制体系,针对全国范围内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在专家团队的倡导下,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启动了规制文本制订活动。依托有关决策咨询机构的支持,《管理办法》于2002年以卫生部部门规章形式发布,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出台后,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关实施细则,指导本地规制活动的开展。部分省级行政区结合规制实践的结果,适时对规制文本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国家层面和各省级行政区层面规制活动运用的规制手段包括6大类,其中以指令与控制类手段的运用最为广泛,基于市场的治理与控制、行业自律的规制手段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在规制文本制订和规制推行的过程中,多类参与者参与进来,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作用,其权力与能力从其影响规制活动的效应中充分反映出来。3.关于规制活动的结果和规制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规制文本出台之前,我国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比例有待提升;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相关技术准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技术准入缺乏统一的标准;从事产前诊断相关服务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培训教育和个人发展有待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拓展缺乏支持;服务提供尚不能满足需求;服务质量的保证和改善尚停留在机构层面;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服务的质量监控和改善,缺乏有力的抓手;筛查服务与诊断服务的衔接不畅,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风险防范意识仍待建立;服务的经济可及和可接受问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2006-2007年间,伴随规制活动的展开,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全国6省12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率为35.8%,供方和需方报告的结果接近;筛查服务假阳性率偏高,在该时间阶段比较普遍;侵入性诊断服务由于提供仍不普遍,服务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及其家庭)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分娩的机构类别不同,其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情况不同。服务利用的弱势人群是农村、经济发生水平落后、收入有限、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引入接产机构进行多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考虑了接产机构因素的情况下,来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级行政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市,(教育、收入、城乡归属)综合指数高、健康风险大(高龄)、具有出生缺陷防治有关知识的需方服务利用程度较高。2009年以后,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引领下,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不断深化。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未出台与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规制有关的省级规章制度,其余各省级行政区共出台了相关规制文本84项,包括上海市在内的部分省市已经结合技术的发展、服务需求的变化等,对规制文本作了修订。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西藏自治区外,均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了本省内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准入。30个省级行政区共设立产前诊断机构204家。与2001年的基线情况相比,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有了较为显着的改善。以上海市为例,根据有关产前诊断中心报告的数据,筛查服务的质量不断改善,诊断服务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技术标准的规定。国内也有多项大样本量筛查服务结果报告,在筛查的假阳性率和随访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诊断服务方面,文献报告的服务量逐年增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多在国内标准的低限值以下,提示技术的不断成熟,质量的不断优化。随着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并在全国铺开,山东、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级行政区先后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台了针对特定疾病、特定人群的干预项目,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由政府买单或由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以提升服务的经济可及性。随着社会对于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了解和防治出生缺陷意识的增强,运用二级预防手段,识别出生缺陷的风险,并通过明确诊断,采取终止妊娠的手段来避免严重出生缺陷患儿降生的理念,已经得到需方的广泛认同。但筛查假阳性率过高,侵入性采样操作的流产风险不可避免,制约了筛查阳性者侵入性诊断服务的利用。研究结论:鉴于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特点,政府在该领域应当发挥积极的规制作用。总体来看,规制文本的出台有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规制文本的制订包含了很多循证决策亮点,规制在各地的推行有本地的特色和探索,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当然,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规制实施10年来,其预期目标部分实现,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规制目标是否实现,不仅是规制文本的内容及其具体推行过程的结果,也受到规制手段的应用、规制活动中众多参与者的权力和能力,以及宏观环境的重要影响。服务体系健全、质量保证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可持续、健康宣教深入普及、部门合作高效、信息统计科学是规制结果改善的重要途径。对于卫生系统而言,顶层设计的完善,借力于宏观环境、注重部门合作是改善规制效果的重要途径。政策建议:1.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结合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创新规制实践,不断优化规制效果。2.建立健全规制过程的全程监管机制。3.强化部门合作,协同推进规制结果的改善。
冯森[5](2013)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产业集群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其空间集聚产生规模经济以及专业分工节约交易费用的属性也逐步得到理论界认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已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技术创新提出创新环境、创新集群和创新网络等理论,并分别从这些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在研究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研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试图说明科技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是如何运作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笔者先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理论的综述出发,详细的研究、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内涵,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从其现状出发,由表及里,研究出现的问题和成因,并分别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角度解释说明。在初步的归纳研究之后,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分析,首先是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供需模型,这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服务的需求和技术创新服务的供给论述得出。技术创新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在企业或者企业联盟等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提供服务的机构,他可以直接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中,比如将科研成果产品化等。也可以参与到技术创新的其他环节。而技术创新服务的供给主要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他们是整个服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在研究供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模型,并用它解释了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运行机理。然后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成主体及其运作机制、政府对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构建出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最后以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为例进行案例研究,说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从集群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赵小平[6](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杨怀中[7](2012)在《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在结直肠癌监测与管理方面不完善、防治体系相对薄弱,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在目前结直肠癌治疗手段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三级预防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以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渗早治为重点、中医在结直肠癌的防治中的全程干预、普及结直肠癌防治知识的三级防治网络,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当前结直肠癌防治研究的热点。本课题来源于北京市“首都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SF-2007-I-05):“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三级防治体系的研究”中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协作平台建设部分。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结直肠癌筛查研究,进行业务目标及系统需求设计,将中医养生、食疗及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干预、结直肠癌患者的中医康复治疗等移植到社区结直肠癌慢病管理方案中,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社区人群的防癌健康教育、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干预、检查预约、转诊以及社区医生的技术培训网络化、信息化,以期大幅提高结直肠癌防治的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对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化、网络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加强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能力。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包括两篇综述。综述一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综述二了解目自订结直肠癌发病特点及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为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选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第二部分居民肿瘤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及肿瘤三级防治网络可行性研究目的:通过990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对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和就诊行为流向,寻找普及防癌健康教育及实施肿瘤“三早”策略的有效途径,为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和系统需求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参加肿瘤科普知识讲座的北京“抗癌乐园”会员及参加社区结直肠癌的筛查的社区居民共990名,进行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及建立肿瘤三级防治体系可行性的的结构化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肿瘤科普宣传是否充分方面,选择不充分的人群高达88.9%。对肿瘤的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只有21.4%的人表示知道癌前病变,32%的人了解肿瘤的早期症状,38.9%的人知道肿瘤高危人群的概念。关于中医养生是否有助于肿瘤的预防,74.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养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肿瘤的预防有正面的效应。在肿瘤三级防治网络是否可行的调查中,93.4%的人认为可行,87.3%的被调查人表示会参加。93%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社区肿瘤筛查,97.6%的人表示会参加筛查。在肿瘤发现及确诊医院类别中,选择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的患者超过80%,在548名肿瘤患者中83.7%的患者接受过或正在接受中医治疗。在如何发现肿瘤方面,有73.3%的患者是因身体不适才到医院就诊诊断的,仅有19.0%的患者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并诊断的。结论:社区居民防癌意识强,但缺乏正确的癌症防治知识,中医在养生及癌症防治方面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缺乏权威的覆盖面广的肿瘤科普宣传,传统肿瘤防治监控网络效率低下。利用媒体、网络优势,加大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以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为重点,社区、区域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优势互补的三级肿瘤防控体系,是当前肿瘤防控的迫切要求。第三部分城市社区结直肠癌筛查研究及高危人群随访结果分析目的:在北京市海淀区两个社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实践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社区筛查结果,探索适合我国城市社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模式,从居民、社区医务人员、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肿瘤防治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角度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社区结直肠癌慢病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目标设计及系统需求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2009年第一版结直肠癌筛查方案,2010年6-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两个社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对象为户籍所在地在筛查区域内,年龄为40-74岁的社区居民,筛查目标人群为3002人,共有1414名社区居民参加了筛查;筛查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002名目标人群中,共有1414人完成了问卷调查,问卷顺应性为47.1%有1105人完成FOBT检查,FOBT顺应性36.8%。两组高危人群大肠癌初筛顺应性比较,中央民族大学社区初筛顺应性高于双榆树社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4名社区人群中,筛查出高危人群366人,初筛阳性率25.9%,两个社区的问卷阳性率及FOBT阳性率比较,双榆树社区初筛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央民族大学社区。366例高危人群中,共65例参加了全结肠镜复筛,肠镜检查顺应性17.8%,肠镜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32.3%。中央民族大学肠镜检查顺应性明显高于双榆树社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258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初筛后有11例高危人群接受肠镜检查。进行电话随访及社区健康讲座干预后,共有21例高危人群接受肠镜检查,干预前后肠镜检查顺应性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公众对大肠癌筛查的认识、对筛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筛查顺应性就越高。探索更便捷、高效的筛查方法,优化筛查方案,简化筛查流程,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癌症防治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社区结直肠癌慢病管理效率和水平。第四部分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方案研究目的:通过建立适用共享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癌症预防及康复治疗网络。发挥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作用,促进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实现一、二、三级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用和业务联动,实现对服务对象的长期、连续追踪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带动整体结直肠癌防治水平的提高。方法:以上述两个研究为基础,根据业务目标设计和系统需求分析,以中医理论的为指导,结合西苑医院肿瘤科制定的结直肠癌防治中医干预方案,将中医养生、食疗及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干预、结直肠癌患者的中医康复治疗等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移植到社区结直肠癌慢病管理方案中,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社区人群的防癌健康教育、CRC筛查、高危人群干预、检查预约、转诊以及社区医生的技术培训网络化、信息化,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实施和构建,实现系统基本架构和数据库结构,完成信息系统开发。由合作单位北京康途尚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现。结论: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模式设计,配置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整个信息协作平台共用一个医疗数据中心,消除了传统模式下医疗信息孤岛,社区人群的防癌抗癌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共享,也保证了社区人群得到防癌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持续性。使社区医务人员的肿瘤防治技术培训在工作中实现,解决了肿瘤防治知识专业性强,社区医务人员肿瘤防治知识匮乏的难题。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预约功能,使医疗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配置合理化。同时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和医疗管理部门、医疗保险机构、肿瘤登记机构链接,为肿瘤防治政策制定、医疗资源合理分配、诊疗绩效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王嘉[8](2010)在《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决策学等理论和方法;从认识论、价值论和系统论的角度,针对科技成果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评估的借鉴和对我国科技成果评估各因素环节的分析,从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验收评估、产业化成果评估和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等4方面的实践出发,构建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估的综合方法与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和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以应用类科技成果为主,设计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级别的科技成果综合评估体系。根据对科技成果评估不同需求的特点,提出了科技成果各个环节的评估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指标和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张敏[9](2010)在《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初步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大量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文献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构建符合综合型医院实际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价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行试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优序图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经过三轮专家咨询,确立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优序图法赋予指标权重。结果:三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95%、100%、100%;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分别为:0.70、0.78、0.7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0021、0.0023、0.0039;专家咨询调查信度分析α值分别为:0.490、0.419、0.554;三轮咨询问卷内容效度好,结构效度显示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5.166%。最终确立3个层次,由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4项构成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其中4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917、0.3042、0.2792、0.2250。结论: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是科学、可行的;专家意见代表性较好,三轮咨询所选专家数量适宜,有很好的集中趋势,专家积极性高,具有权威性,专家意见一致性和协调性较好。应用该指标体系对92个科室开展试评价,得分为优和良的科室62个(67%)。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评估指标可为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考评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客观可信,应对综合型医院科室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在实际评估中,发现了一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缺失,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刘瑞霞[10](2009)在《医学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医学科技查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医学科技查新与一般文献检索的区别。从用户委托单的填写、用户需求、领导重视程度、查新人员素质要求等几个方面分析在查新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医药护技人员都应重视查新咨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药护技人员都应重视查新咨询(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意识与需求问卷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内容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开展科研工作一般情况 |
2.1.1 社区是否需要开展科研工作 |
2.1.2 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 |
2.1.3 社区科研工作支持因素 |
2.1.4 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
2.1.5 参与科研工作的困难 |
2.2 职工科研工作经历调查 |
2.2.1 社区科研工作经历 |
2.2.2 职工参与社区科研工作的形式 |
2.2.3 所在单位是否已建立科技兴院模式 |
2.2.4 所在中心建立的科技兴院模式是否取得成效 |
2.2.5 中心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 |
2.2.6 科研政策调查 |
2.2.7 社区科研中最希望得到的学术指导内容 |
3 讨论 |
3.1 加强科研需求引导, 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
3.1.1 科研意识引导, 培养科研兴趣 |
3.1.2 分类需求引导, 分层培养科研人才 |
3.1.3 科研文化引导, 确保科研工作稳步前行 |
3.2 加强制度激励, 提升科研工作满意度 |
3.2.1 多方面综合培训, 培养社区科研管理人才 |
3.2.2 多形式激励策略, 提升社区科研工作价值 |
3.2.3 多平台合作交流, 拓展社区科研工作能力 |
(2)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医养资源保障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部分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质量控制 |
五、伦理学 |
六、技术路线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
一、老年人基本信息资料 |
二、老年人MNCS需求得分情况 |
三、MNCS需求总分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四、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情况与老年人满足程度调查 |
五、成都市CHSC医养资源保障状况 |
六、机构负责人访谈结果 |
第六部分 讨论 |
一、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老年人MNCS需求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分析 |
三、老年人MNCS需求总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CHSC服务保障供给状况分析 |
五、机构负责人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七部分 结论 |
第八部分 对策及建议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府主导作用 |
二、加大资金投入,扩宽融资渠道 |
三、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
四、加大宣传沟通力度,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
第九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情况 |
(3)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关怀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初步评阅 |
1.2.2 国内文献初步评阅 |
1.3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质量控制 |
1.6 主要工作及创新性 |
1.6.1 主要工作 |
1.6.2 创新性 |
第2章 医学人文关怀理论概述 |
2.1 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 |
2.1.1 医学、人文与医学人文关怀 |
2.1.2 医学人文的兴起 |
2.2 医学人文的领域 |
2.2.1 医学人文学科 |
2.2.2 医学人文关怀的原则 |
2.3 医学人文关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
2.3.1 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
2.3.2 医学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2.3.3 医学人文关怀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形式 |
2.3.4 医学人文关怀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合理需求 |
2.3.5 医学人文关怀还要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 |
2.4 当今医学人文关怀的现状 |
2.4.1 医学人文关怀:急切的呼唤 |
2.4.2 医学人文关怀:科学的回应 |
2.4.3 医学人文教育:知难,行亦不易 |
2.5 医学人文关怀的几个重点方面 |
2.5.1 医学伦理学 |
2.5.2 医学模式的变迁对医疗的新要求 |
2.5.3 医患价值观 |
2.5.4 医患沟通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
2.5.5 信访接待 |
第3章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3.1 研究内容 |
3.1.1 梳理国内外人文关怀相关研究成果 |
3.1.2 定性研究制定医学人文关怀措施 |
3.2 研究结果 |
3.2.1 国内外人文关怀与医患关系相关问题综述 |
3.2.2 定性访谈结果 |
3.3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4章 基于Delphi法的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研究 |
4.1 评价要素筛选 |
4.2 前期工作 |
4.3 Delphi专家咨询法筛选 |
4.3.1Delphi专家基本情况 |
4.3.2 专家评分结果分析 |
4.3.3 两轮Delphi专家评价要素修改情况 |
4.4 医学人文关怀的指标体系 |
4.5 要素体系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第5章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 |
5.1 要素权重确定 |
5.2 层次分析法 |
5.2.1 层次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
5.2.2 分级层次的建立 |
5.2.3 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 |
5.3 层次分析结果 |
5.3.1 门诊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权重研究结果 |
5.3.2 住院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权重研究结果 |
第6章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在综合医院的应用 |
6.1 医院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的应用 |
6.2 门诊干预结果分析 |
6.3 住院病房干预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文献研究归纳出医学人文关怀与医患关系之间的联系 |
7.1.1 梳理医患关系相关文献的价值和意义 |
7.1.2 医患关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
7.1.3 文献研究归纳出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应用措施 |
7.2 定性研究结果讨论 |
7.2.1 定性研究方法在医学人文关怀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应用 |
7.2.2 定性研究的局限性 |
7.3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 |
7.3.1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 |
7.3.2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结果可靠 |
7.3.3 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医院开展医学人文关怀评价考核有了参考依据 |
7.3.4 各维度评价指标更关注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
7.4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 |
7.4.1 层次分析法怎样体现在医学人文关怀的实际应用中 |
7.4.2 医学人文关怀门诊指标体系具有科学合理性 |
7.4.3 医学人文关怀门诊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
7.4.4 医学人文关怀住院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
7.4.5 指标体系权重可以反映医学人文关怀各措施的重要性 |
7.4.6 三级指标体系组合权重总排序分析 |
7.4.7 指标体系权重研究的局限性 |
7.5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在综合医院住院病房应用结果分析 |
7.5.1 医学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认知总体来说有影响 |
7.5.2 通过对医患关系调查表结果分析,表明我们选取住院病房医学人文关怀具体措施改善了医患关系 |
7.5.3 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分析 |
7.5.4 医学人文关怀具体措施应分步实施,由简入繁,纳入制度,最终形成医院自己的文化 |
7.5.5 研究的局限性 |
7.6 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在综合医院门诊应用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出生缺陷及其防治 |
二、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和筛查(以唐氏综合征为例) |
三、推进与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的有关规制 |
四、结语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现有的研究及结果概述 |
五、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规制理论 |
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理论分析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实证研究 |
三、研究的质量控制 |
四、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卫生系统的宏观环境 |
一、我国经济社会宏观环境 |
二、我国卫生系统的转型发展 |
三、卫生行政组织与卫生业务组织架构 |
第二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一、卫生系统的特点和规制的必要性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定位和特点 |
三、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一、概述 |
二、服务供方 |
三、服务需方 |
四、服务的组织方 |
五、服务质量和结果的评估方 |
六、服务支付方 |
七、服务供方的供应商 |
八、其他利益相关者 |
九、各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
第四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 |
一、供需双方在服务提供/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 |
第四章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研究时段的确定和划分 |
二、研究内容的细化 |
三、研究数据的来源 |
第二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一阶段(1994-2002年) |
一、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三、采取的对策 |
第三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二阶段(2003-2008年) |
一、规制活动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规制推行的过程 |
三、规制活动的效果—国家层面 |
四、省级行政区和机构层面的效果评价 |
五、讨论与建议 |
第四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三阶段(2009-2013年) |
一、规制活动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上海市的基本情况 |
三、规制推行的过程 |
四、规制活动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 |
第五节 规制的手段 |
一、概述 |
二、规制手段之一—指令与控制 |
三、规制手段之二—基于市场的治理与控制 |
四、规制手段之三—行业自律 |
五、规制手段之四—基于激励的制度 |
六、规制手段之五—要求信息公开 |
第六节 规制的参与者 |
一、规制的参与者 |
二、规制参与者的功能 |
三、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评价和展望 |
第一节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评价 |
一、对规制文本制订的评价 |
二、对规制决策推行的评价 |
第二节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展望 |
一、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实践总结和讨论 |
二、对宏观环境的展望 |
三、对未来规制活动的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优化规制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研究的规制 |
附件3:数据收集工具 |
附件4:发表文章 |
(5)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支持理论支撑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2 技术创新的过程 |
2.3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
2.3.1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 |
2.3.2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过程 |
2.4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2.4.1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概念 |
2.4.2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成 |
3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现状 |
3.2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产业集群角度 |
3.3.2 技术创新服务角度 |
4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供需分析 |
4.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基本特点 |
4.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主要需求 |
4.2.1 创新集群 |
4.2.2 区域创新系统 |
4.2.3 创新型产业集群 |
4.3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供给渠道 |
4.3.1 生产力促进中心 |
4.3.2 科技企业孵化器 |
4.3.3 行业协会 |
4.3.4 科研院所及高校 |
4.3.5 其他服务机构 |
4.4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的供需模型 |
5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模型研究 |
5.1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动因 |
5.2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框架模型 |
5.3.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微观模型 |
5.3.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宏观模型 |
6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6.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
6.2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需求 |
6.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6.4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筛查方法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居民肿瘤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及肿瘤三级防治网络可行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城市社区结直肠癌筛查实践及高危人群随访结果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筛查对象 |
1.2 方法 |
1.3 筛查方式 |
2.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初筛顺应性 |
3.2 初筛阳性率 |
3.3 诊断性检查(全结肠镜)顺应性及病变检出率 |
3.4 258例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方案设计 |
1. 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协作平台设计概述 |
1.1 信息协作平台的主要任务 |
1.2 业务目标设计 |
2. 信息协作平台建设方案 |
2.1 运行环境 |
2.2 信息协作平台的功能设计 |
2.3 信息平台数据库的建立 |
2.4 信息平台的中医特色 |
3. 信息协作平台系统设计 |
3.1 前台系统 |
3.2 后台系统 |
4. 信息协作平台业务用例 |
5 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协作平台 |
5.1 系统登录 |
5.2 前台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 后台系统 |
6 讨论 |
6.1 结直肠癌慢病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
6.2 中医药在社区结直肠癌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
6.3 以结直肠癌为例,探索建立社区肿瘤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 |
6.4 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8)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评估概述 |
1.2.1 科技成果概述 |
1.2.2 科技成果评估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评估的研究情况 |
1.3.2 我国科技成果评估的研究情况 |
1.3.3 有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科技成果评估的综合理论研究 |
1.4.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1.4.3 科技成果各类评估指标的研究 |
1.4.4 科技成果评估综合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进度及工作量 |
1.7 取得的创新成果 |
1.8 几点说明 |
1.8.1 评估与评审的区别 |
1.8.2 关于评估方法 |
1.8.3 对其它类别成果的评价 |
1.8.4 关于成果评估实务 |
2 科技成果评估基本理论研究 |
2.1 世界各国和地区科技成果评估现状 |
2.1.1 美国 |
2.1.2 德国 |
2.1.3 英国 |
2.1.4 加拿大 |
2.1.5 法国 |
2.1.6 俄罗斯 |
2.1.7 日本 |
2.1.8 韩国 |
2.1.9 中国香港 |
2.1.10 中国台湾 |
2.1.11 国外科技评估的特点 |
2.2 我国科技评估发展历程和科技成果评估的现状研究 |
2.2.1 科技评估工作的起步期(1993年——2000年) |
2.2.2 科技评估的发展期(2000年——至今) |
2.2.3 我国科技成果评估现状 |
2.2.4 现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问题 |
2.3 科技成果评估适用理论研究 |
2.3.1 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
2.3.2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理论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科技成果评估各类指标的研究 |
3.1 科研项目执行情况评估 |
3.1.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2 指标体系 |
3.2 科研项目验收评估 |
3.2.1 指标体系 |
3.2.2 评估方法 |
3.2.3 结论与说明 |
3.3 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 |
3.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3.2 指标体系 |
3.3.3 评估方法 |
3.4 成果转化评估 |
3.4.1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理论 |
3.4.2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方法 |
3.4.3 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建立 |
4.1 科技成果评估综合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
4.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方法 |
4.3 综合指标体系 |
4.3.1 科技成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指标 |
4.3.3 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
4.3.4 评估指标的检验 |
4.4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保障措施 |
4.4.1 建立科技成果评估的规范 |
4.4.2 加强诚信建设 |
4.4.3 科技成果评估的支持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科技成果评估实务的开展 |
5.1 发展科技成果评估的对策建议 |
5.1.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科技评估机制 |
5.1.2 扩大科技评估范围 |
5.1.3 充分发挥科技评估机构在科技评估体系中重要作用 |
5.1.4 加强评估方法的创新 |
5.1.5 建立健全对评估专家的监督制约机制 |
5.1.6 改良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 |
5.1.7 建立综合的、可操作性强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
5.1.8 注重评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
5.2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实务 |
5.2.1 评估方法和指标的应用 |
5.2.2 评估指标的修正 |
5.2.3 实践结论 |
5.3 科技项目验收评估实务 |
5.3.1 评估方式 |
5.3.2 评估方法 |
5.3.3 指标体系的修正 |
5.3.4 工作体会与建议 |
5.4 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实务 |
5.4.1 评估方法 |
5.4.2 评估程序 |
5.4.3 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 |
5.4.4 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
5.4.5 评估结果与公示 |
5.4.6 工作体会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成果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9)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初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拟定 |
2.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质量控制 |
4.评估指标体系的试运行 |
5.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医药护技人员都应重视查新咨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意识与需求问卷调查分析[J]. 李觅琼,史玲,沈丽萍,杨家强,严伟,邱竞逸. 上海医药, 2017(08)
- [2]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医养资源保障的调查研究[D]. 田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3]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韩鹏. 吉林大学, 2016(08)
- [4]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D]. 厉传琳. 复旦大学, 2014(01)
- [5]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研究[D]. 冯森.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7]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 杨怀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8]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 王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 [9]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初步实践[D]. 张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6)
- [10]医学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践[J]. 刘瑞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