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体育发展趋势与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王晴[2](2020)在《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育、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粉丝。其不仅在改善人体心肺功能、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很高的运动学和生理学价值,还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心理学和艺术学价值。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其他省市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已趋于成熟,但相比之下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发展仍然处于起始阶段。为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优化内蒙古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与课程结构,本研究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地理特征、教育经济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SWOT-PEST模型构建出内蒙古自治区17所本科院校(以下简称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该指标体系中优势因素与机遇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31和0.806,二者系数均大于0.8,表明该指标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劣势因素和挑战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82和0.740,二者系数均大于0.7,表明该指标也有较高的可信度;该指标体系的KMO值为0.764,Bartlett值为450.365,p值接近0,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以作为研究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目前,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本科高校暂未达到全面性的覆盖,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数量趋增,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也达到了9所,但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普遍存在教学问题。(3)73.91%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入职再培训和专业化程度对该课程的开设有着巨大影响;除此外,内蒙古高校能否成功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体育舞蹈行的发展、教育经费和学生可支配资金的增加、体育舞蹈人才市场扩大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等优势因素有直接关系。(4)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监督管理措施不健全、场馆设施创收低、培训参赛费用过高、发展经费不足、宣传渠道过少、相关资源匮乏、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规范性教学缺失、师资配置缺乏合理性等劣势因素,是限制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开设的主要因素。(5)教育资源的中西部倾斜、“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文化自信”政策的实施、“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推广和体育训练方法科学化等因素为内蒙古高校设置此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6)场地设施不足严重的影响到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82.61%的教师和81.72%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且已开设和未开设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除此外,内蒙古高校开设此课程的困境还与场馆运营与管理不畅、相关配套政策滞后、其他运动项目竞争、体育舞蹈人口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技术学习难度较大等威胁因素有关。因此,要想优化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就必须从体育舞蹈自身优势、劣势、挑战和挑战等微观因素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因素两层面出发。本研究为促进内蒙古高校开设此程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以解决体育舞蹈人才、技术和其他资源需求窘境为突破口,以发展体育舞蹈运动为目标,制定“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创造有利经济条件。(2)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充分利用现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等资源,制定“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在体育舞蹈中融入独特的内蒙民族文化,创造“内蒙特色式”体育舞蹈,为体育舞蹈文化注入新活力。(3)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从根源问题入手,制定“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群体和统一教学教材大纲等措施,来克服自身隐藏问题和降低外部潜在要素对它的威胁。(4)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制定“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即正视内蒙古高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协助解决学校领导不重视、专业教师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增加资金投入、深化课程改革,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5)从具体措施的制定来看应从四个层面出发:即政府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首先,应该加强政府的导向和保障功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督管理及保障体系;其次,高校应该寻求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发展平衡点,协调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避免教育“木桶效应”的出现;再次,应该引导教师不断参加学科教研与各种职后培训,以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最后,要转变学生原有的传统体育观念,帮助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舞蹈运动。
孙李华旭[3](2020)在《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状况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教师职后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和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后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新时代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男女比例趋于均衡;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职称结构良好;学历结构稳定。2.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方式以在职全时在岗形式为主;不同职称和岗位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有差异,但也存在体育教师对于参加职后教育的驱动因素认识、职业素养提升诉求认知方面的一致性。3.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体育教师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有着高度认同,对于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科研和训练水平的迫切性较强。4.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缺乏经费支持;职后教育的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和考核形式单一;职前职后教育衔接不紧密。5.解决对策及实现路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并统一管理,;培训机构方面要针对性的开展职后教育做好调研论证,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培训,解决“工学矛盾”,增加保障机制。提出以下建议:1.任职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关注不同职称教师的实际需求,从实际出发设置多元化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采用不局限与讲座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2.开发职后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创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相关APP软件。重视教师的职后教育权利,协调解决好工学矛盾。3.任职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树立科学的职后教育系统观,创建出勤、教学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科研能力为一体的客观综合的考核方式。4.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职后教育的扶持力度,任职学校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职后教育资金的投入,建立职后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优化考核和评价制度和相关政策,调动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积极性。5.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根本上解决职前职后教育衔接不紧密的问题,打破体制的阻隔,进行高等教育的资源整合,将教师的职后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体系中。
程华东[4](2019)在《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提出以2001-2018年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946篇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全部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并借助Cite 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刊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要内容与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2001-2018年间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期刊文献总量与核心期刊数量变化趋势都呈波动变化的特征;2001-2009年间期刊文献总量呈急剧上升,随后稳定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且总量较大;2001-2006年间核心期刊数量在稳定的状态中不断攀升,2006-2012年间维持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2012-2018年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数量相对较少。(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较稳定且联系较密切的研究合作团体,但整体发文量较低,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大多数作者或机构还处于“孤立”特征且合作较少,同时缺乏具有领军意义的研究作者与机构。(3)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波动较大,研究内容多样化且充满活力,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特征呈多方关注——集体狂热——理性回归的变化趋势。(4)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健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是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内容,研究主题历经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探索、体育运动方法探索、研究现状与对策探索、高职与高中体育教学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探索等演化过程。(5)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可分为逐步拓展与基础研究积累时期、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领域继续拓展与理性回归时期三个研究阶段,而体育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为各阶段研究前沿。(6)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未来研究要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主题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研究内容强调实证性研究,同时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深化。
刘旭明[5](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秦亚楠[6](2019)在《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当前体育的发展形势,体育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这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它既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大省,在这样良好的体育氛围下,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在河南省高校中相继开展起来。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落实课时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合理,不但决定了学生能否有效掌握乒乓球技能,也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如何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使之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乒乓球人才,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对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为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中,乒乓球普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专选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理想,设置并开设有辅修课程的高校很少;乒乓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数量逐年下降,急需加强乒乓球专选课程建设。2.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程、专选课程和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缺少乒乓球自编教材的建设。考核范围缺少对学生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裁判技能、比赛战术应用和身体素质训练的考核。3.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任课教师缺乏对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与应用,有待提高教练之眼等新型软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乒乓球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应用。4.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任课教师人数较少且年龄结构偏大;乒乓球教师硕士学历较多,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大,缺少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尤其缺少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等级及以上的高水平乒乓球教师。5.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乒乓球场地设施资源欠佳,乒乓球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部分高校乒乓球台的数量不能够满足乒乓球普修课程的教学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乒乓球场地设施的满意度整体较低。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薄弱,各高校乒乓球教师不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申请并获批乒乓球精品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缺少省级和国家级别的乒乓球精品课程。研究建议主要包括:1.各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力开展乒乓球运动,鼓励开设乒乓球课程,借鉴其他高校乒乓球课程建设成效较好的经验,适当修改课程设置,保证课程顺利实施。2.相关专家和领导可以适当修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项目的招生考试办法,加大专项在总分中的占比;广泛组织不同级别的乒乓球竞赛,提高学生对乒乓球项目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主动发掘并积极培养乒乓球专项人才。3.高校在招聘乒乓球教师的时候,除了考虑高学历以外,更要考虑高技术水平的专项人才,可以引进具有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及以上级别的高层次人才,为高校乒乓球师资队伍注入优秀的师资力量。
李雨阳[7](2019)在《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体育竞赛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基于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制和机制改革的需要,丰富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使高校体育竞赛的办赛与参赛有机结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从组织结构、办赛模式、参赛方式、竞赛分组、赛事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经对高校教师、学生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多层次、多角度的整理分析,深入研究制约天津市高校赛事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为高校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1)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以项目型组织结构为主,组织体系模式为:计划阶段、筹措阶段、筹备阶段、实施比赛采用的本科院校组、高职学院组、高水平组的分组方式。2018年开设了16个参赛项目,竞赛模式单一化。(2)带队参赛的教师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大部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多数为讲师;在校大学生参加校队或体育社团的占比率不高。(3)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的时间安排、场地设施和裁判员的满意度较低。并认为开展高校体育竞赛非常重要,支持度高,但他们对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的了解程度较少。(4)经费短缺问题、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体制不健全、不顺应实际需求,机制不活和缺失,是制约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带队参赛的教师都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学生则偏向兴趣爱好,增强自身体魄和结交认识新朋友。(5)竞赛体制亟需改进、完善和提升的方面为:健全竞赛体制、组建多元化体育竞赛模式、合理布局竞赛项目、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完善竞赛激励机制。(6)提升高校体育竞赛的参赛能力,需要加强高校对体育竞赛的重视程度、加大高校体育竞赛宣传工作力度和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高校内积极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组建高校体育校队。(7)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体育竞赛服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赛事公司办赛经验、文化传媒公司的渠道为高校体育竞赛服务。
岳宁冈[8](2016)在《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研究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体育社会化不仅是教育目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社会化在空间上反映社会体育范畴,在时间上反映终身体育范畴,为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服务。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人力和信息等资源的优势,为其实施体育社会服务提供了宽厚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手段,以南京市15所普通高校为研究样本,主要就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质量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符合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从南京市提供的研究样本来看,通过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可以更好地规范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标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潜力,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第二,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管理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的优化过程。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实施人文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能否实现社会服务目标的关键要素。第三,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关联因素上,它包含管理理论指导、社会认知、科学管理机制、体育场馆条件、选择效益评估等等;在内容结构上,它包含财务、服务、场馆、政策、运营、人力等多个层面评价。第四,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目标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其具体实施的策略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评价理念,建立规范高效评价机制,搭建综合信息评价平台,努力提高体育管理队伍素质,建立体育运动保险制度等等。
彭庆文[9](2009)在《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大学体育必须与高等教育和体育的发展相适应;大学体育也只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在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现象,与普通中小学体育相比较,其特殊性日渐突出;但在大学体育理论研究方面,却还缺乏相应的、比较系统的基本理论的适时跟进。本研究以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为线索,以践行大学全部职能的大学组织行为为观察和分析视角,从角色属性、角色期望、角色扮演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的社会属性、内涵、外延、特征、功能、目标、行动策略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认为:大学体育是一个有别于普通中小学体育的特殊领域;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管理体制的变化,跳出以往学校体育理论框架,从“普通体育教育”视角转向“大学组织行为”来专门分析、讨论大学体育是更符合高等教育、体育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社会职能要求,也更符合新时期大学体育实践发展需要的合理选择。新视角下,大学体育是大学组织行为中关于体育(广义)的部分,是大学组织全部社会职能的践行者和维护者,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大学体育是大学在其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为载体,通过践行(或服务)大学职能而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时期社会期望和要求的组织行为;在现有的实践中,大学体育包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大板块的内容,具有多种特征和功能。新视角下,新时期大学体育应以增进和维护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升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传承与创造优秀体育文化、支持大学组织自身的良性运行为目的,并以此确定进一步的具体目标以及行动策略。
郭浩然[10](2021)在《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及智能化运营管理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除了满足日常教学与体育活动之外,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对体育场馆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范围及技术借鉴,如:网络服务平台、移动支付、手机APP应用等,智能化应用服务已经深入人心。而现有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等发展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分析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及高校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管理程度,并结合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总结并提炼现有存在的问题,为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希望为今后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不断进步发展,做出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通过对15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调研15所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场馆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现状、体育场馆开放形式、场馆收费情况、运营管理的制约因素、智能化运营管理转型程度等,依据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性对体育场馆进行全面划分,分析了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与智能化运营管理程度,分析得出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高校体育场馆运用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较为缺乏。2.运用个案研究法,以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度分析场馆库存管理系统与采购管理系统、售卖机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预约管理系统、监察管理系统等,同时对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管理的优点与不足做出分析,结论得出高校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场馆利用率,增加了场馆收入,减少了场馆人工费的支出,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
二、浅谈高校体育发展趋势与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体育发展趋势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必要保障 |
1.1.2 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存在问题 |
1.1.3 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 |
1.1.4 SWOT-PEST分析法的独特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2.1 研究观点创新 |
1.3.2.2 研究方法创新 |
1.4 研究不足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文献资料法 |
1.5.2.2 实地调查法 |
1.5.2.3 问卷调查法 |
1.5.2.3 数理统计法 |
1.5.2.5 专家访谈法 |
1.5.2.6 SWOT-PEST分析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舞蹈 |
2.1.2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 |
2.1.3 SWOT-PEST分析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体育舞蹈的历程研究 |
2.2.1.1 体育舞蹈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2.2.1.2 体育舞蹈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2.2.2 体育舞蹈价值的研究 |
2.2.2.1 体育舞蹈的运动学价值研究 |
2.2.2.2 体育舞蹈的生理学价值研究 |
2.2.2.3 体育舞蹈的心理学价值研究 |
2.2.2.4 体育舞蹈的艺术学价值研究 |
2.2.3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
2.2.3.1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价值研究 |
2.2.3.2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趋势研究 |
2.2.3.3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开展研究 |
2.2.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
2.2.4.1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研究 |
2.2.4.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对策研究 |
2.2.5 SWOT-PEST分析模型应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 |
2.2.5.1 体育教学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
2.2.5.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SWOT-PEST分析的环境界定、模型确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环境界定 |
3.1.2 模型确立 |
3.1.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2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优势因素分析 |
3.2.1 政治优势 |
3.2.1.1 体育相关政策法规对推广体育舞蹈的支持 |
3.2.1.2 内蒙古高校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响应 |
3.2.2 经济优势 |
3.2.2.1 内蒙大学生注重对体质健康投资 |
3.2.2.2 内蒙古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 |
3.2.3 社会优势 |
3.2.3.1 近年来体育舞蹈快速发展 |
3.2.3.2 内蒙体育舞蹈人才市场巨大 |
3.2.3.3 内蒙举办体育舞蹈赛事增多 |
3.2.3.4 内蒙古高校学生需求层次提高 |
3.2.4 技术优势 |
3.2.4.1 教师队伍专业化有助于技术专业化发展 |
3.2.4.2 现代传媒技术有益于体育舞蹈技术的创新发展 |
3.2.4.3 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体育舞蹈技术多元化发展 |
3.3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劣势因素分析 |
3.3.1 政治劣势 |
3.3.1.1 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 |
3.3.1.2 监督管理措施、体系不健全 |
3.3.1.3 高校领导对体育舞蹈不重视 |
3.3.1.4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宣传不足 |
3.3.2 经济劣势 |
3.3.2.1 体育舞蹈相关场馆设施浪费、创收低 |
3.3.2.2 体育舞蹈培训、参赛等相关费用较高 |
3.3.2.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经费占比过少 |
3.3.3 社会劣势 |
3.3.3.1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资源匮乏 |
3.3.3.2 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
3.3.4 技术劣势 |
3.3.4.1 内蒙古高校师资配备缺乏合理性 |
3.3.4.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缺少规范性 |
3.3.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忽视竞技性 |
3.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机遇因素分析 |
3.4.1 政治机遇 |
3.4.1.1 “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 |
3.4.1.2 我国推行教育资源中西部倾斜的政策 |
3.4.1.3 内蒙对“文化自信”政策号召积极响应 |
3.4.2 经济机遇 |
3.4.2.1 “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 |
3.4.2.2 体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反哺体育舞蹈 |
3.4.2.3 体育产业成为内蒙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3.4.3 社会机遇 |
3.4.3.1 内蒙群众观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
3.4.3.2 内蒙古高校周边体育舞蹈机构增多 |
3.4.4 技术机遇 |
3.4.4.1 5G时代打造体育舞蹈虚拟现实技术使用 |
3.4.4.2 训练方法科学化助力体育舞蹈技术发展 |
3.4.4.3 “东西合璧”使体育蹈展现东方魅力 |
3.5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挑战因素分析 |
3.5.1 政治挑战 |
3.5.1.1 我国对高校开设体育舞蹈的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
3.5.1.2 内蒙部分高校对开设体育舞蹈扶持政策不完善 |
3.5.1.3 内蒙对其他运动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的消极影响 |
3.5.2 经济挑战 |
3.5.2.1 内蒙各体育项目资金投入不平衡 |
3.5.2.2 内蒙古高校的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 |
3.5.3 社会挑战 |
3.5.3.1 内蒙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负影响作用 |
3.5.3.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 |
3.5.4 技术挑战 |
3.5.4.1 体育舞蹈自身运动技术难度比较大 |
3.5.4.2 内蒙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合理 |
3.5.4.3 内蒙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赛事较缺乏 |
3.6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策略与思考分析 |
3.6.1 “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 |
3.6.2 “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 |
3.6.3 “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 |
3.6.4 “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状况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基本现状研究 |
3.2 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与情况与需求研究 |
3.3 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影响因素 |
3.4 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求的实现路径研究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
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2.2.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 |
2.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
2.2.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2.2.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
2.3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2.3.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特征 |
2.3.2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运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发文量分析 |
4.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分析 |
4.2.1 研究文献作者特征 |
4.2.2 研究文献机构特征 |
4.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分析 |
4.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分析 |
4.4.1 研究主要内容特征 |
4.4.2 研究主题演化特征 |
4.5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分析 |
4.5.1 研究阶段划分 |
4.5.2 研究前沿内容特征 |
4.6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
4.6.1 研究将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战略 |
4.6.2 研究主题将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 |
4.6.3 中小学及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实证性研究将得到加强 |
4.6.4 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方面研究将得到加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研究文献数量变化特征 |
5.1.2 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特征 |
5.1.3 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特征 |
5.1.4 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特征 |
5.1.5 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内容特征 |
5.1.6 研究发展趋势特征 |
5.2 建议 |
5.2.1 加强理论成果深层次的探讨 |
5.2.2 建立稳定且具有流转性学术交流合作平台 |
5.2.3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应增加对自身功能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2.4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应适当增加对非体育影响因素的关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与体育课程 |
2.1.2 课程建设 |
2.1.3 体育教育专业 |
2.1.4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 |
2.2 有关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1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2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人才培养的研究 |
2.3 有关课程建设的研究 |
2.3.1 有关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
2.3.2 有关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
2.4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的研究 |
2.4.1 有关乒乓球课程设置的研究 |
2.4.2 有关乒乓球教学现状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
4.1.1 乒乓球课程的开设情况 |
4.1.2 乒乓球教学大纲的修订情况 |
4.1.3 乒乓球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 |
4.1.4 乒乓球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
4.1.5 乒乓球课程考核评价的分析 |
4.1.6 乒乓球课程教材的选用情况 |
4.1.7 乒乓球精品课程的申获情况 |
4.1.8 乒乓球课程的师资队伍情况 |
4.1.9 乒乓球课程的场地设施情况 |
4.1.10 乒乓球课程的学情分析 |
4.2 制约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问题 |
4.2.1 乒乓球专选课程开设不理想,辅修课程设置较少 |
4.2.2 高校缺乏乒乓球自编教材建设,乒乓球课程缺少理论知识的考核 |
4.2.3 乒乓球课程缺乏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体育教学模式较单一 |
4.2.4 高校缺少高层次乒乓球人才,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2.5 乒乓球场地设施资源有限,高校缺乏乒乓球专业场馆建设和投入 |
4.2.6 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薄弱,获批精品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 |
4.3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对策 |
4.3.1 积极开设乒乓球专选课程,增加设置辅修课程 |
4.3.2 加强乒乓球自编教材建设,完善乒乓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
4.3.3 丰富乒乓球课程现代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模式 |
4.3.4 引进高层次乒乓球人才,加强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 |
4.3.5 加大乒乓球场馆的建设投入和开放力度,完善乒乓球场地设施 |
4.3.6 重视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增加乒乓球课程建设成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录D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高校体育赛事的研究价值 |
2.3 高校体育竞赛的历史沿革 |
2.3.1 国内高校体育竞赛的历史沿革 |
2.3.2 国外高校体育竞赛的历史沿革 |
2.4 体育竞赛研究现状 |
2.4.1 国内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
2.4.2 国外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
2.5 高校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
2.5.1 国内高校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
2.5.2 国外高校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分析 |
4.1.1 组织结构 |
4.1.2 办赛模式 |
4.1.3 参赛方式 |
4.1.4 竞赛分组 |
4.1.5 赛事规模 |
4.2 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参赛主体与相关评价的分析 |
4.2.1 高校体育竞赛参赛队伍的现状分析 |
4.2.2 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满意度分析 |
4.2.3 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态度分析 |
4.3 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因素 |
4.3.1 参赛目的对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 |
4.3.2 制约因素对参加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 |
4.3.3 社会功能对参加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 |
4.3.4 选拔方式对参加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 |
4.4 天津市高校开展体育竞赛的对策研究 |
4.4.1 完善高校体育竞赛体制 |
4.4.2 提升高校体育竞赛的参赛能力 |
4.4.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体育竞赛服务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
1.2 选题的依据 |
1.2.1 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 |
1.2.2 高校服务功能的要求 |
1.2.3 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1 充分体现高校体育的功能 |
1.3.2 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资源 |
1.3.3 充分利用社会体育的引力 |
1.4 文献综述 |
1.4.1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主要依据 |
1.4.2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市场化 |
1.4.3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开放性 |
1.4.4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效益性 |
1.4.5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资源性 |
1.4.6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风险性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问调查法 |
2.2.3 指标筛选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系统分析法 |
2.2.6 专家咨询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
3.1.1 评价涉及的领域现状 |
3.1.2 评价涉及的内容现状 |
3.2 建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依据 |
3.2.1 区域社会体育发展 |
3.2.2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
3.2.3 国家体育政策法规 |
3.3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建构 |
3.3.1 注意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关联因素 |
3.3.2 体育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 |
3.3.3 进行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
3.3.4 把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内容结构 |
3.3.5 多元的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组织方式 |
3.4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 |
3.4.1 树立科学发展评价理念 |
3.4.2 建立规范高效评价机制 |
3.4.3 搭建综合信息评价平台 |
3.4.4 提高体育管理队伍素质 |
3.4.5 建立体育运动保险制度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6.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附录 |
8.致谢 |
(9)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总体思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3.1 “新时期”的时间区段界定 |
1.3.2 高等教育 |
1.3.3 大学 |
1.3.4 体育 |
1.3.5 学校体育 |
1.3.6 大学体育 |
1.3.7 “角色”与“角色定位”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访问法 |
1.5.3 数理统计法 |
1.5.4 理论分析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新时期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及内涵 |
2.1.2 关于大学体育的内容 |
2.1.3 关于大学体育的特征 |
2.1.4 关于大学体育的功能 |
2.1.5 关于大学体育的地位 |
2.1.6 关于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
2.2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现状 |
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研究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属性的再认识 |
3.1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转移 |
3.1.1 中国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2 大学体育的传统角色定位及其视角选择 |
3.1.3 大学体育传统角色身份的理论反思与现实检审 |
3.1.4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选择 |
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角色身份 |
3.3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
3.3.1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 |
3.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外延 |
3.4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特征 |
3.4.1 与大学其他组织行为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2 与中小学体育相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3 与其他非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5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功能 |
3.5.1 大学体育功能概述 |
3.5.2 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期望的重新审视 |
4.1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概述 |
4.1.1 大学体育“目的”、“任务”、“目标”辨析 |
4.1.2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性质 |
4.2 确立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依据 |
4.2.1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
4.2.2 选择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的基本要求 |
4.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概述 |
4.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3.1 新时期大学体育发展的总体思考 |
4.3.2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扮演的总体设计 |
5.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
5.1.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
5.1.2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
5.1.3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
5.1.4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建议 |
5.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
5.2.1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
5.2.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行动策略 |
5.2.3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 |
5.2.4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建议 |
5.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
5.3.1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特点 |
5.3.2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行动策略 |
5.3.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问题 |
5.3.4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建议 |
5.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 |
5.4.1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特点 |
5.4.2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行动策略 |
5.4.3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问题 |
5.4.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建议 |
5.5 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清华大学实践的若干启示 |
5.5.1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
5.5.2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学校及调查方式 |
附件B 高校体育部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C 高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D 高校体育教师调查表 |
附录E 1991 年—2005 年关于大学体育的重要文件汇总 |
附录F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活动的意见》(教体艺[2005]4 号 摘录 |
附录G 近年来大学体育实践超越传统角色身份的进一步实证 |
附录H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分类与学时 |
附录I 清华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角色扮演 |
附录J 清华大学体育文化案例采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及智能化运营管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0 高校体育场馆 |
2.1.1 公共体育场馆 |
2.1.2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
2.1.3 智能化 |
2.1.4 物联网 |
2.1.5 大数据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关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 |
2.2.2 关于高校体育场馆与体育场馆智能化的研究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 |
4.1.1 高校体育场馆对在校学生运营状况 |
4.1.2 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人员运营状况 |
4.1.3 成都高校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现状 |
4.1.4 成都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形式 |
4.1.5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收费情况 |
4.1.6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制约因素 |
4.1.7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状况 |
4.2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管理个案分析 |
4.2.1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售卖管理系统 |
4.2.2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场馆库存管理系统与采购管理系统 |
4.2.3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场馆财务管理系统 |
4.2.4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场馆预约管理系统 |
4.2.5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场馆监察管理系统 |
4.2.6 西南石油大学D+智慧网羽中心智能化运营管理优点与不足 |
4.3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管理的对策 |
4.3.1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基本平台框架 |
4.3.2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系统 |
4.3.3 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评价反馈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A |
附录 B 关于学校体育场馆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浅谈高校体育发展趋势与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D]. 王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郑州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状况及实施路径研究[D]. 孙李华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D]. 程华东.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D]. 秦亚楠. 河南大学, 2019(01)
- [7]天津市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李雨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研究样本[D]. 岳宁冈. 苏州大学, 2016(05)
- [9]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 彭庆文. 清华大学, 2009(03)
- [10]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状况及智能化运营管理个案研究[D]. 郭浩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