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护理理念开展烧伤教学实践

以整体护理理念开展烧伤教学实践

一、以整体护理观贯穿于烧伤带教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刘玉平,周芳[1](2021)在《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教学特点及启示》文中提出介绍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通过护理教育专业方向与课程要求、教学模块的设置与阶段性教学计划、护理教学内容及形式以及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等方面,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黄美雪[2](2021)在《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环节[1],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2]。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对提高护生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本研究的观察组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发放学情分析问卷调查、入科理论考试,在入科前以周计划形式发布预习任务,入科后通过微信平台及时跟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案例讨论、分析,探讨干预后的应用效果。

吕静[3](2020)在《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为解决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问题,通过开展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在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初步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应用Delphi法对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的咨询,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运用自制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患者版和照顾者版),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分别抽取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152名、照顾者163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以及出院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对服务提供者的需求等维度,患者版共28个条目,照顾者版共30个条目。按Likert分级,用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不确定、不太需要、完全不需要从高到低5个级别打分,最后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其它需求。采用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初步构建以及个性化出院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对患者版和照顾者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综合文献回顾、烧伤相关指南、头脑风暴及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对其条目咨询。专家基本情况用描述性统计;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均数和满分比表示;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别用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权威系数和变异系数来表示。最终形成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内容。研究结果:1.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中共调查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152名,照顾者163名。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3.68±1.05,出院服务内容总分35.34±9.91(伤口护理指导4.01±1.10、应对疼痛指导3.82±1.16、烧伤相关知识指导3.77±1.20);服务形式总分21.38±4.12(门诊复诊4.20±0.71、出院指导手册3.74±1.14、电话随访3.69±0.92);服务时间总分16.20±4.83(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3.52±1.10、出院后1个月1次3.42±1.23、出院后1周1次3.40±1.27);对服务提供者需求总分22.53±6.05(主管医生4.25±0.95、责任护士4.08±1.15、专业团队3.70±1.31)。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3.68±1.02,出院服务内容总分45.30±11.36(伤口护理指导4.14±1.07、并发症预防指导3.96±1.11、烧伤相关知识指导3.92±1.07、疼痛照护指导3.92±1.18);服务形式总分22.74±4.15(门诊复诊4.54±0.66、电话随访4.07±0.94、出院指导手册4.05±1.09);服务时间总分17.46±4.80(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3.91±1.01、出院后1周1次3.56±1.22、出院后1个月1次3.50±1.21);对服务提供者需求总分22.93±5.31(主管医生4.18±0.93、心理医生3.92±1.31、康复医生3.87±1.2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特殊部位烧伤、家庭月收入、支付方式7项自变量;照顾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与患者关系、睡眠状况自评、照顾经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的支付方式和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差异(P<0.05),R2=0.504。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关系、是否有照顾经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R2=0.471。患者版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50,折半信度0.850,KMO值0.824,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114.562(P值<0.01)。照顾者版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51,折半信度0.835,KMO值0.841,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841.212(P值<0.01)。2.本研究邀请2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3%、100%,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45%、1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0.85,专家协调系数(重要性)0.175、0.220;(可行性)0.156、0.218,显着性检验结果P<0.0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得分满分比≥80%重要性有19个条目,可行性4个条目,各个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均数>4。初始专家咨询问卷共77个条目,最终包含63个条目。3.最终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内容,包括出院计划评估、出院计划实施措施、出院计划实施后评价3个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和55个三级条目。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基本相同,各维度得分高低次序略有差异。患者和照顾者需求条目中相同且得分高者:出院服务内容中的伤口护理指导、烧伤相关知识需求、应对疼痛指导或疼痛照护指导;服务形式中的门诊复诊、电话随访及出院指导手册;服务时间上主要以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出院后1周1次、出院后1月1次三个时间节点;服务提供者为主管医生。不同的是照顾者出院服务内容维度中并发症预防指导得分偏高,患者对提供者需求中以责任护士、专业团队为主,而照顾者以心理医生和康复医生为主。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相同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则不同的是患者的不同支付方式、照顾者的性别、与患者的关系和有无照顾经验。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既为构建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提供依据,也为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提供参考。2.本研究邀请的咨询专家对“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熟悉程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威性均较高,资料分析结果可靠。构建的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张红,李秋燕[4](2019)在《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在临床护理实习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在临床护理实习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度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10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带教;实验组在原实习大纲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对比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发现护理问题或风险能力、上交护理计划及各种评估报告的评分、理论和技能成绩、主动服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发现护理问题或风险率、上交护理计划及各种评估报告的评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主动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以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的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护理风险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刘棋胜[5](2019)在《面向健康产业需求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健康中国2020、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我国卫生事业向着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产业发展。而伴随健康产业的兴盛,我国医高层次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医科、新需求的冲击,不仅要求卫生从业人员在专业素质上过硬,更要在实践、科研领域也有独到的见地并能在实践工作中创造性的运用,因此,兼具专业性和高学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革新。健康产业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总结为:调控培养规模、重视专业特色、注重实践培训以及拓宽就业领域;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同质化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较差的困境。为深入分析健康产业和医学专业学位发展间的契合度,探明几种主要医学专业学位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文对几种医学专业学位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网络数据分析出以重庆市为例的卫生人力资源存在饱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健康产业紧缺的专业学位发展规模却显得不足;本文更进一步调研了老年医学、护理学、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四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现各专业面临问题不尽相同,总体上培养模式不具特色,范式培养;调研专业学位的实践培训质量以期发现其中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培养改革建议:基于社会需求改革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包括动态调整招生结构以及用人单位参与研究生培养;注重专业学位实践培训质量,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能力培训、带教老师指导力度和轮转方案调整;针对健康产业紧缺专业的具体建议以求得各专业学位能够特色发展;提出培养单位应拓展和维护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信息和渠道。

崔沙沙[6](2017)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临床实习期是护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护生专业技术、职业态度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实习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然而,近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护理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实习满意度较低等。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缺少规范统一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筛选环节控制力度较差,导致带教老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本课题顺应我国临床护理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从护生及临床带教老师两个角度探索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以期为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培养、考评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回顾、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汉化修订及调查研究引进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Nursing Clinical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ventory,NCTEI),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的汉化、修订,通过翻译、回译和专家文化调试,初步确定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条目内容。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49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研究,应用项目分析、同质性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对量表信效度进行测量检验,确定最终量表内容条目。并用中文版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了解本、专科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能力要求的异同,为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提供方向与侧重点。第二部分:解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目的抽样选取上海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以及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质性访谈,分别从他们两者的角度深入探讨其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所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的看法。最终共访谈本科实习护生11人,带教老师9人,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编码,从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两个角度解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第三部分: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订根据文献回顾、量性及质性研究结果,经课题组讨论初步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方案。为进一步修订完善条目内容,采用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的方法,选取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专家咨询,论证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研究者在焦点小组会议结束后,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将修订好的指标体系内容重新反馈给专家进行一一核对,根据专家的重要性评分情况初步确定了各能力指标的权重,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的汉化及统计学检验: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共5个维度47个条目。本研究邀请了7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结果显示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85;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中文版量表的5因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拟合指标x2/df=2.849、rmr=0.034、srmr=0.038、ifi=0.932、cfi=0.931、tli=0.921、rmsea=0.050等均达拟合标准。量表总体的cronbach’sa系数为0.969,各维度cronbach’sa系数0.864-0.951,均大于0.80;量表总体的重测信度为0.877,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范围为0.516-0.862。2、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能力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生相对于专科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专业背景要求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专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本科护生对带教老师护理能力的要求高于专科护生,对个性特征的要求低于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带教老师评估能力、人际关系等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比较本、专科护生对各能力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发现,本科护生更加希望临床带教老师能够具有广博的护理知识,鼓励护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护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提高护生的独立性,与护生讨论专业领域的新进展,指导护生使用文献,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等行为能力(p<0.05)。通过量性研究为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了方向与侧重点。3、通过质性访谈,转录共获得文本资料151147余字。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护生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访谈结果相互补充。研究者将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岗位能力需求归纳总结为职业道德及素质、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个性特征6大主题,23项亚主题。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自身岗位能力的看法质性研究结果在护生的访谈结果上补充了带教老师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要求以及奉献精神、教学反思、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任务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性格方面、职业自我规划等7个亚主题,使指标体系的内容更加地全面丰富。最终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共提炼出临床带教老师所需具备的4个基本条件,以及6个岗位能力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47项行为能力要素。4、整合文献回顾、量性、质性研究结果,经课题小组讨论最终形成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草案,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52个行为要素。选择11名专家进行专家焦点小组会议,对方案内容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论证。研究者在焦点小组会议结束后,根据专家的讨论结果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将修订好的内容重新反馈给专家进行一一核对评定,专家的应答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2,根据专家对各能力指标内容的修改意见及重要性评分情况初步形成的能力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9个行为要素。研究结论:1、本研究汉化修订的中文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测量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岗位能力的需求提供了研究工具。2、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量性研究、质性研究和专家焦点小组会议等研究方法,最终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结构科学合理,共包括4个基本条件,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及49个行为要素。

张倩[7](2017)在《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考察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2.对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比较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依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考核评价,从而提出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的启示和参考。3.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质性访谈构建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组织专家小组会议对模型进行了论证。4.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质性访谈法,初步得出我国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要素体系,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要素体系进行了讨论和完善。5.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选择15位专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四部分内容进行调查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完善。结果:1.界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等核心概念,并回顾分析了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2.通过对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分析,总结并分析了两国在人才培养依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考核评价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出以下启示: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确定MNS培养目标;聚焦专科护士胜任力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建立基于能力真实表现的考核标准。3.以能力结局和行为评估模型、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和真实性评价模式等理论为指导,在前期研究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一主线、二对接、三融合”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邀请21位专家对其进行了论证和修订。4.通过内容分析、质性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了我国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为下一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基准。5.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构建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15位专家进行调查咨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并修订,专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的赞同程度和意见一致性程度均较高。结论:1.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了参考。2.本研究构建了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从系统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动力,为实现护理院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合作提供了工具,也为今后我国实现护理研究生培养与岗位任职的衔接打下基础。3.本研究构建了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四部分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聚焦临床岗位需求,强化专业学位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各院校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4.该方案在应用时应注意培训基地的选择、院校与培训基地的合作以及专科课程下移的方法策略等问题,还需争取进一步政策的保障,如完善配套的教育保障制度、获取行业组织的支持等。

马小燕[8](2016)在《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实习的实习实习护士100名,其中对照组50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50名,采用整体护理理念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出科理论考试达标率和护理操作考试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和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两组实习护士在实习结束的专科出科理论考试、护理操作考试成绩,教师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实习护士对教师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整体护理理念应用于临床带教中,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有利于临床带教水平的提高。

王宇卉[9](2016)在《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文中认为在中国公立医院中,护理人员占到医院总人数的50%左右,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对推动公立医院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简称SYCD医院)是一所公立三甲医院。SYCD医院护理人员原有培训体系涉及护理人员数量和层级较多,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致使针对不同岗位护理人员的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原有培训体系已无法适应SYCD医院的发展。本研究立足于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管理现状,以培训、现代培训管理理论、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理论和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对SYCD医院原有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本文对优化后的培训体系运行状态和满意度进行了充分评估与验证,借以完善优化后的培训体系,并希翼能够为类似级别医院的培训体系优化提供借鉴依据。

李哲[10](2016)在《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前期初步建立的我国飞行护士能力标准、核心知识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空运后送、救护救援和卫勤保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学科及空运后送发展需求,较全面的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专家咨询,对现有的飞行护士实施的护理技术项目进行分析,以建立起全面的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为后续航空护理人员选拔和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也可进一步催化我国航空护理事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法,探讨建立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涉及到的理论依据和构建基本原则,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初步拟定;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不同领域1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应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初筛和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Epidata3.2、Excel2010及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构建了我国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共确定了机上通用护理技术、危重症护理技术、特殊护理技术、战创伤护理技术4大类指标为基础的技术体系框架,以重要性赋值>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作为筛选标准,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129个。两轮函询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数愈加集中,协调系数愈加增大,变异系数愈加减小,说明专家对指标意见的协调程度逐渐增高,指标筛选合理。2.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本研究运用AHP法,构建判断矩阵,其中Saaty标度是以重要程度均数差值的高低来确定的,权重和最大特征根是以方根法来确定的。最后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00、0.359、0.082、0.359。用同理求出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并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其相应的组合权重。3.专家选择合理,调查结果可信度高。通过对咨询专家基本情况(专业领域、工作年限、学历及职称)的定性分析,以及咨询专家权威程度的定量分析(专家总体权威系数值为0.883),表明专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学科性。二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谐系数分别为0.326(P<0.05)、0.303(P<0.05),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认同度和一致性越高,协调程度好。因此,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航空护理技术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将是我国空运医疗后送发展的重要环节。制定完整的航空护理技术理论大纲和标准,能够更好的适应航空护理专业化发展和空运医疗救护的需求,为空运救护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航空护理人才,也为后续航空护理人员选拔和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以整体护理观贯穿于烧伤带教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整体护理观贯穿于烧伤带教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教学特点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英国护理的教育专业方向
2 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教学模块的设置与阶段性教学计划
    2.1 护理本科教学模块的设置
    2.2 护理阶段性教学计划
        2.2.1 第一学年
        2.2.2 第二学年
        2.2.3 第三学年
3 护理教学内容及形式
    3.1 实验室模拟仿真教学
    3.2 小组教学法
    3.3 自学
    3.4 临床实践教学
4 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优化课程模块,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4.2 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4.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院校联合教学
    4.4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利用微信方便为护生答疑解惑
    3.2 利用微信平台有助于解决沟通有限的问题
    3.3 利用微信平台有助于发现带教老师自身的短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相关概念
        1.1.1 烧伤
        1.1.2 出院
        1.1.3 出院计划
        1.1.4 延续性护理
    1.2 烧伤流行病学
    1.3 研究现状
        1.3.1 烧伤护理研究现状
        1.3.2 出院计划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2.2.3 样本量
        2.2.4 资料收集
        2.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2.6 质量控制
    2.3 结果
        2.3.1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患者和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2.3.2 患者和照顾者关于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情况
        2.3.3 患者和照顾者对其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2.3.4 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 讨论
        2.4.1 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情况
        2.4.2 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小结
3.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
    3.1 成立课题小组
    3.2 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池的形成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指南分析法
        3.2.3 头脑风暴法
    3.3 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的构建
        3.3.1 制定专家咨询问卷
        3.3.2 专家的遴选
        3.3.3 专家咨询的实施
        3.3.4 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
        3.3.6 研究结果
        3.3.7 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内容
        3.3.8 讨论
4.总结
    4.1 结论
    4.2 本研究的特色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在临床护理实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2实验组实习护生上交护理计划及各种风险评估表的评分、专科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2) 。
    2.3实验组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总体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3) 。
    2.4实验组护生的主动服务能力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4) 。
3 讨论
    3.1 提高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发现护理问题或风险的能力。
    3.2 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 护士确实学到专业知识。
    3.3 提高患者对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4 提高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
4 小结

(5)面向健康产业需求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1 基于健康产业的需求的理论意义
        2.2 探索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践意义
    3 研究目的
    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4.1 技术路线
        4.2 研究方法
    5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健康产业和医学教育关系的基本理论
    1 大健康理念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1.1 大健康理念的形成
        1.2 健康产业的发展
    2 健康产业与医学专业学位的关系
        2.1 社会需求与医学专业学位共轭发展
        2.2 健康产业背景下医学专业学位的困境
    3 面向健康产业需求医学专业学位改革适切性分析
        3.1 第三阶段的医学教育改革
        3.2 专业学位在健康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3.3 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支持
        3.4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医学教育亟需回应社会需求
    4 健康产业发展对医学专业学位新需求
        4.1 调控学科培养规模
        4.2 注重专业培养特色
        4.3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
        4.4 对接新兴就业领域
第三章 健康产业需求背景下医学专业学位调研分析
    1 卫生人力规模与学科结构分析
        1.1 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模预测
        1.2 健康产业紧缺专业学科结构分析
        1.3 小结
    2 健康产业紧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2.1 护理学现状与问题
        2.2 老年医学现状与问题
        2.3 公共卫生现状与问题
        2.4 全科医学现状与问题
        2.5 小结
    3 实践培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临床医学为例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结果
        3.4 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建议
    1 改革主体: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社会需求多元共治
        1.1 用人单位:参与医学专业学位培养
        1.2 培养单位:动态调整学科培养规模
        1.3 社会需求:建立用人市场反馈平台
    2.改革核心:保证专业学位实践培训质量
        2.1 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能力培训
        2.2 提升带教老师临床指导力度
        2.3 动态调整轮转方案
        2.4 严格出科考核质量
        2.5 产学结合,实践基地联合培养
    3 改革路径:健康产业紧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
        3.1 护理专业
        3.2 老年医学
        3.3 公共卫生
        3.4 全科医学
    4 改革展望:重塑医学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4.1 培养单位主动对接新兴行业
        4.2 鼓励创新创业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1
附录2

(6)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操作性定义
    二、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文献回顾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问题及能力框架的初步确定
    六、研究内容及方法
    七、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岗位能力需求相关量表的汉化及调查研究
    一、研究工具的选择及汉化
        (一)研究工具的选择
        (二)研究工具的汉化
        (三)量表汉化修订结果
        (四)量表信效度检验结果
        (五)讨论
    二、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能力需求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需求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第四部分 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订
    一、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五部分 小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与基本概念
    一、我国研究现状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部分 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案
    三、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描述与比较
    四、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第三部分 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二、基于现实诉求的分析——质性访谈
    三、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的构建
    四、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研究
    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三、培养方案的德尔菲专家咨询与修订
    四、讨论
小结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附录一:“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节选)
附录二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方法。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理念进行临床带教。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习护士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9)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培训的发展与现代培训管理理论
    2.2 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理论在国内外的运用
    2.3 QCC理论与现代培训管理的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YCD医院护理人员原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SYCD医院组织结构与人员结构
    3.2 SYCD医院护理人员原有培训体系现状
    3.3 SYCD医院护理人员原有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相关理论对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体系优化
    4.1 设计原则
    4.2 培训体系优化的切入点选择
    4.3 培训体系构架优化
    4.4 培训体系流程优化
    4.5 培训体系优化使用工具及方式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优化体系运行
    5.1 运行培训优化体系背景
    5.2 运行培训优化体系
    5.3 运行培训优化体系的保证举措
    5.4 经验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优化体系运行满意度分析
    6.1 优化体系运行后培训满意度分析
    6.2 优化体系运行后护理人员感受满意度调查分析
    6.3 优化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6.4 经验总结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第一部分 概述
    1.研究背景
        1.1 国外研究情况
        1.2 国内研究情况
    2.研究目的
    3.基本概念
        3.1 医疗技术
        3.2 护理技术
        3.3 空运医疗后送
        3.4 航空护理学
        3.5 飞行护士
        3.6 体系
    4.相关理论依据
        4.1 现代系统论
        4.2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4.3 系统化整体护理
        4.4 国外航空护理技术理论大纲和培训考核标准
    5.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构建的基本原则
        1.1 视患者为整体,以人为本的原则
        1.2 导向性原则
        1.3 科学性原则
        1.4 实用性原则
        1.5 前瞻性原则
    2.指标的选择及体系的初步构建
        2.1 护理技术体系条目的初选
        2.2 专家咨询问卷的形成
    3.咨询专家的确定,构建专家咨询组
        3.1 专家选择标准
        3.2 专家人数确定
    4.研究方法
        4.1 文献调研法
        4.2 比较研究法
        4.3 专家访谈法
        4.4 小组讨论法
        4.5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4.6 层次分析法
        4.7 数据统计法
    5.质量与偏倚控制
        5.1 问卷设计
        5.2 调查阶段
        5.3 数据处理
    6.权重设置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专家咨询结果
        1.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1.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1.3 专家基本情况
        1.4 专家积极系数
        1.5 专家权威程度
        1.6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1.7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我国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确立
    3.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分析
        1.1 专家的学科代表性和预测可靠性的分析
        1.2 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集中度和协调程度的分析
    2.一、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2.1 危重症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
        2.2 战创伤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
        2.3 机上通用和特殊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
    3.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的特殊性
    4.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内容的全面性
第五部分 结论
    1.课题研究结论
        1.1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内容
        1.2 我国空运医疗救护体系的权重值
    2.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2.1 创新性
        2.2 科学性
    3.构建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4.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1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2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第一轮专家评分统计表
    附录4 第二轮专家评分统计表
    附录5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设置
    附录6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
个人简历、获奖情况、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以整体护理观贯穿于烧伤带教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教学特点及启示[J]. 李瑞,刘玉平,周芳. 全科护理, 2021(23)
  • [2]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黄美雪. 实用医技杂志, 2021(08)
  • [3]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D]. 吕静.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4]整体护理教学结合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在临床护理实习的应用研究[J]. 张红,李秋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1)
  • [5]面向健康产业需求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 刘棋胜. 重庆医科大学, 2019(12)
  • [6]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D]. 崔沙沙.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7]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张倩.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8]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马小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39)
  • [9]SYCD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D]. 王宇卉.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10]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研究[D]. 李哲.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标签:;  

以整体护理理念开展烧伤教学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