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省教育投资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娄俊婷[1](2020)在《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但科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以及较低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陕西作为科教文化大省,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优势明显,丰厚的科技资源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造成科技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陕西现象”,成为阻碍陕西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难题。如何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实现科技资源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和超越,唯一的实现路径就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其中关键一环就是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研究陕西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理论分析和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别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静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与全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准确把握了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程度;其次,使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陕西省2009年至2018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再次,分析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程度、环境治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陕西科技人才累计增长,但存在人才流失的倾向;陕西科技财力资源投入逐年上升,但投入结构有失均衡,资金来源单一,分配不尽合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2)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将陕西省各年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与全国各年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对比,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逐步提升,但依旧存在投入冗余,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未能合理利用的情况;(3)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这三个因素的正向提高能够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着影响。
杨琴[2](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赵丽楠[3](2020)在《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产量与农业土地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并且当前中国农业土地存在人多地少、利用效率不高、经营模式粗犷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农业的发展。所以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还对整个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与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相关的概念与理论研究,把农业土地放入农业生产系统里面,形成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系统来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从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选取10个指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009-2018年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从静态分析可以得出2009-2018年这十年间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高,主要是技术效率比较高引起的;而且这十年间只有北京市、上海市等九个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达到DEA有效,其他省市都没有达到DEA有效,没有达到DEA有效的省市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不高或者规模效率不高造成的;2018年中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876,整体来看,综合效率值比较高,综合效率比较有效。从动态分析可以得出2009-2018年中国农业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4%,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别贡献1.3%和0.1%,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评价研究,可以发现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推进技术进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术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农业土地流转这些建议来提高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景刚[4](2019)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规模差异、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改革、城市化建设和城镇旧房改造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发展机遇,也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支撑了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相关的产业链长,上下游相关行业多,与国民经济多个部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投资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乘数效应。房地产投资增长在城市化建设、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们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20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年均名义增长速度接近20%,虽然当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但房地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有较高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房地产投资的稳定持续增长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房地产投资高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弊端和风险,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风险。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业泡沫对日本经济的拖累,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间接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些足以说明,房地产业的非理性发展对经济稳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由于房价的高企和过热的房地产投资,各级政府也多次出台了调控政策。针对房地产投资到底与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对经济增长是正向还是负面影响等方面问题,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定量分析房地产投资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的机制与机理等。本文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探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的:(1)绪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基础,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总结和梳理了前人的研究经验、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评述;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对与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相关的一些理论做了分析和阐述,包括古典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空间集聚经济学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作用机制部分主要就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机理进行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支持。(2)房地产投资发展现状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该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发展现状,然后实证检验了房地产投资与GDP、房地产投资与三次产业的关系。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房地产投资与GDP短期相互影响显着,房地产投资对三次产业贡献明显,工业化发展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长。(3)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规模差异分析。该部分基于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市数据建立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在不同规模、不同增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显着,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降低,并且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对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抑制作用。(4)分区域分时段对比研究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该部分基于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全样本、分地区、分地区分时段分别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高,2008年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东部地区变化不大,中部地区明显升高,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5)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该部分首先就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机制与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然后基于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市数据建立面板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房地产投资要素(这里指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及其人力、资本、技术、产品等)流动引致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房地产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房地产投资的稳定持续增长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房地产投资要素流动会形成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而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受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势在必行。房地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适当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利于扩大内需,巩固近年来去产能所取得的成果,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2)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必然会带动城市房地产需求的增加,房地产投资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适当的房地产投资能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和增加就业人口,促进城市化建设。(3)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并采取区域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调控与房地产投资调控应区别对待,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时,制定和实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不影响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积极作用。(4)房地产投资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是基于地区间的房地产投资要素的流动来实现的,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其空间溢出效应及结构异质性,特别是制定区域性房地产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经济邻近的区域房地产产业链的形成。(5)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短期波动影响较大,过快或过慢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都预示着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的低效率,房地产市场暴涨暴跌,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干扰。所以保持平稳的房地产投资对促使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创新点为:(1)本文从理论上探析了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机制,揭示了房地产投资要素流动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验证了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本文实证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规模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发现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其影响效应下降。(3)本文从房地产投资对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贡献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房地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均具有正向影响,对第二产业的贡献要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王利娟[5](2019)在《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研究 ——以海南省B镇健康村镇建设为例》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村容整洁”、“生态宜居”成为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然而,我国一直以来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相比,农村环境卫生在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在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中,政府一直被视为唯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但随着“政府失灵”问题逐渐凸显,加上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受到质疑和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强调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努力构建一种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新模式。本文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等相关基本理论,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进行分析,了解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有哪些,并试图对多元主体进行角色定位,使各个主体了解和明确自己的优势和职责。其次,以海南省B镇为调研对象,了解其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及主体关系,多元供给的运行方式,发掘多元主体参与供给中还存在的问题,如: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协同度不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信任不足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要树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理念、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
张丹[6](2019)在《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现如今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科技全面发展战略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科技资源的数量和配置效率决定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对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西部地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系统之一,其科技投入绩效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进行评价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析科技投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经费投入存在“马太效应”、投入结构类型不合理、经费投入所带来的产出较低等问题。在科技人力资本方面,存在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面,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指标不合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运用较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究其原因,在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科研政策不完善和科研制度缺乏针对性两方面原因。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可靠的经费预算、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到位、经费报销程序复杂滞后;对于人力资本方面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本补偿、人力资本激励过于刚性、人力资本内部存在歧视;其次,通过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对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建立超效率DEA模型从科技投入的总过程和分过程两个维度进行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并将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再利用泰尔指数对西部地区与东、中地区效率差异进行比较度量和分析,建立Tobit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调整科技投入结构、改善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研人员管理、优化科研管理政策、加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力度五大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对西部地区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进行分析可知,效率值高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投入产出效率;(2)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小于东、中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3)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中、东部地区;(4)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受到技术进步、投入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人力资本质量对科技投入绩效影响不显着。
张冬冬[7](2019)在《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需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理念的与时俱进,现阶段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不局限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出现了诸如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其中候鸟式异地养老是最新潮的异地养老方式之一。候鸟式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季节变化周期性迁徙到异地居住的养老方式。候鸟式异地养老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论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生命历程理论和老年社会活动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需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STATA软件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老年人选择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并找出其显着性影响因素;第二,通过网络调研方式了解海南三亚、福建厦门、广西北海、黑龙江哈尔滨、辽宁大连和山东青岛六座典型城市提供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的供给情况;第三,基于供需情况的实证分析,揭示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类型、性质、服务三个方面的供需矛盾;第四,提出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论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选择候鸟式异地养老的显着性影响因素有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关系等。第二,实证研究发现三个供需矛盾:供给以老年公寓和养老院为主,需求以养老社区为主的机构类型矛盾;供给以民办机构为主,需求以公办机构为主的机构性质矛盾;供给以基础性服务为主,需求以基础性兼发展性服务为主的机构服务矛盾。由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完善候鸟式异地养老保障政策;鼓励大型保险企业投资养老社区,改造现有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转移支付,公办机构与民办机构协调发展;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发展。
邢育松[8](2018)在《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饮料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中31个大门类之一,是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知,2016年,我国饮料制造业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962家;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19034.28亿元,比2015年增长7.99%;资产总计16761.53亿元,比2015年增加7.45%;主营业务收入达18538.03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6.70%;完成利润总额为1908.52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6.05%。在饮料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在政策方面对该产业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提出,鼓励“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果渣、茶渣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这些意见和规定的提出是我国饮料制造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在饮料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矛盾也是并存的,主要表现在:饮料制造业企业数量庞大,企业规模比例失调;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业研发投入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饮料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饮料制造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探寻提高饮料制造业经济增长能力的路径,有效推动我国饮料制造业的发展与繁荣,为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时代赋予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能够测算出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目前,选择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中国饮料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现状是与当前学术界的理论评价相一致,更具科学性。通过测算中国饮料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能够反映出产业的经济增长,还能够揭示饮料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现实经济中的贡献率,能够深层次地挖掘饮料制造业的发展机理,这样的测算结果更符合饮料制造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在理论回顾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角度实证研究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同时还研究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的增长率水平;本文用宏观、微观两组数据进行衡量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的增长率,是为了更全面、详实地反映中国饮料制造业的经济增长现状。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及30个地区2000-2015年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的增长率水平,同时,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饮料制造业沪深A股24家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分解变量的增长率水平;其次,采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差分GMM两步法)对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否具有收敛特征进行了检验;第三,将微观层面的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的增长率水平变动趋势与宏观层面的数据进行比较;最后,采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宏观数据测算2000—2015年中国及30个地区饮料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测算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增长率水平,可知:(1)技术进步是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其中纯技术效率是改善技术效率的主要推动力;(2)从地区饮料制造业测算结果可知,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虽然共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技术进步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3)中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饮料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呈现倒“U”型态势,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着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着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共同推动的,中部地区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唯一推动力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恶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拖累效应。第二,中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绝对收敛特征并不明显,但出现了显着的条件收敛,表明全国以及三个区域内部地区的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在不断缩小。第三,通过微观数据分析2001-2015年中国饮料制造业24家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测算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增长率水平,可知:(1)技术进步是中国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共同影响上市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提高也会促进各上市企业的技术效率;(2)中国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及东、中、西三个区域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呈现倒“U”型态势,中、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着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着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共同推动的,东、中部地区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仅由技术进步推动。第四,通过微观数据(2001-2015年饮料制造业24家上市企业)与宏观数据(2000-2015年中国饮料制造业)的比较发现:(1)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的数据比较,可知上市企业绝大部分的数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在饮料制造业中,一部分非上市企业能够实现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增长,而个别表现不佳的上市企业极易影响上市企业整体表现;(2)通过对二者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分解变量增长率变化比较,发现它们的增长率所呈现的变动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更完整与详尽地分析了中国饮料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第五,本文在经济理论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据饮料制造业的数据可获得性,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影响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11个因素,研究结果共有5个因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显着相关,另有6个因素相关但不显着,我们主要阐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着相关的6个影响因素:(1)提高消费增长率、市场化程度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能够积极促进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增加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能够促进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控制企业增加的数量能够促进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4)根据全要素生产率滞后一期的结果可知,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中国饮料制造业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
雷雨亮[9](201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开放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更加深入融入全球,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更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然而,不断扩大的经济与金融开放增加了国内经济的脆弱性。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和脆弱性明显升级。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繁荣发展的同时,房地产金融和经济脆弱性也不断凸显。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加强,发达经济体短期利率分化和汇率波动带来的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在区域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也成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阻碍。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开放为重要视角,梳理了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探索了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在结构、价格、持续性和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为检验开放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基于熵值法对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进行了量化评估。为进一步证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脆弱性,本文使用DCC-MGARCH模型检验了国际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传染性,并采用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国房地产经济整体脆弱性偏高,主要表现在住房租售比过高,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不过,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东部地区省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除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普遍性原因外,东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还表现在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房价超出居民家庭承受力。中西部地区内部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不大。人均GDP过低和住房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也是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的重要原因。中国房地产股票收益率与香港、亚太地区、新兴市场、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股票收益率之间都存在显着正向的时变相关关系。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与我国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分化明显。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波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传染性,但2015年以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有限。汇率波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响很大。无论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阶段还是升值预期逐渐消退至贬值的阶段,人民币升值都会加重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人民币预期贬值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变动方向相反。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同时提高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利率水平较低时,利率增加能有效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当利率处于高位时,利率水平继续上升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短期国际资本渠道下利率上升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只有在利率水平较低时,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才能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会增加住房抵押金融风险。GDP增长加速对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和住房抵押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陈小平[10](2016)在《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落实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其发展事关农村稳定、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的大局。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业产业从业者素质,增加农业发展人才储备,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国家从2009年底开始实施涉农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增加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刺激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但刺激作用在2011年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持续萎缩,使得农业技术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改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有效缓解农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本文在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需求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影响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的因素,准确把握不同层面效率状况和变动规律;运用信息经济学等理论,构建数理模型,考察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参与者的行为机制,探究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低下的深层次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效率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通过供给—需求现状分析发现:国家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激发了农业中等职业培训机构扩大专业规模,增加专业数量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机会供给和产品供给水平,全面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机会供给、教育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挤出效应显着。通过logistic回归发现,影响需求的因素中预期收入评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评价2个变量在10%水平上通过显着性检验;子女职业期望和父母职业2个变量在5%水平上通过显着性检验;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学习者性别、学习者高中升学意愿、收入来源、年收入、家庭成员数、投资周期期望、信息来源渠道数、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学校质量及其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前景预期11个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二、通过BCC模型对全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的测度发现:免学费政策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但政策边际效用下降投资效率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法律制度不完善、部门利益、路径依赖和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效果评估是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第三、通过Malmquist模型对省际间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的测度发现:越接近国家免学费政策实施节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越高,但政策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1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各省的效率状态与经济发展状况呈负相关,与农林牧渔产业发展负相关。涉农专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速度较慢是因为技术进步衰退速度比其他专业慢;技术进步在2007-2008年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为突出,2010年后开始持续下降。各专业技术进步指标在2006-2013年普遍呈现衰退状态,但农业专业相对较慢。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根据面板Tobit模型检验结果显示:高中招生数、省级财政分权、省际财政自给率、新机制政策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在1%范围内通过显着性检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程度在10%范围内通过显着性检验;其他4个因素在5%范围内通过显着性检验。第四、通过BCC模型对样本农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测度发现: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244,效率值为1的农户仅占到样本总数的2.15%。处于均值0.244到1之间的农户仅占到总样本量的31.90%,处于均值以下的农户占到总样本量的65.95%。SFA测算的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3031,存在69.69%的技术效率损失。根据T检验和Spearman等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测算方法测算的效率值之间具有很强相关性;效率值之间的排序具有显着一致性。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培训时间、学习者性别、收入来源结构这5个因素对技术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非农业收入和专业替代率水平两个因素具有负向影响。应该从教育制度、管理制度、网络及其媒体视角,创新投资方式,引导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合理化,从而有效提升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第五、通过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发现:按照招生人数给予学校学费补贴的方式因缺乏对培训收益的分享,容易诱发道德风险,降低了投资效率。通过给予培训者教育收益分享权,提升声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第六、根据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以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采用法律制度完善、区域供给结构改革、教育模式改革和外部监督的手段,提出对策建议。提出支持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的方案,有效利用网络作用,创新投资方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结果提出给予培训者培训利益索取权,鼓励培训者多渠道参与投资收益分享等方法激励投资者提升努力水平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结果、媒体宣传、政府管理等因素对效率提升的作用,提出加强声誉激励对培训者的激励和构建国家中职教育培训采购平台等。根据影响因素中职业资格制度以及委托—代理分析结果,提出以具有公信力的职业资格鉴定制度作为培训效果评价尺度,实施对培训者的约束。
二、海南省教育投资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省教育投资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资源的内涵 |
2.1.2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内容 |
2.1.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2.2.4 投入产出理论 |
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现状 |
3.1.1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累计增长 |
3.1.2 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涨幅较缓 |
3.1.3 科技物力资源投入增速下降 |
3.1.4 科技信息资源投入持续增长 |
3.2 陕西省科技资源产出现状 |
3.2.1 科技知识产出稳定增长 |
3.2.2 科技经济产出总体偏低 |
3.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3.1 科技人力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
3.3.2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有失均衡 |
3.3.3 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 |
3.3.4 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BM模型的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选取 |
4.2 模型构建 |
4.2.1 超效率SBM模型构建 |
4.2.2 Malmquist指数法模型的建立 |
4.3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效率静态评价 |
4.3.2 效率动态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5.1.1 政府教育投入力度 |
5.1.2 产业结构调整 |
5.1.3 对外开放程度 |
5.1.4 环境治理程度 |
5.1.5 经济发展水平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3 研究假设 |
5.4 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提升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政产学研集成的科技资源战略联盟 |
6.1.1 构建以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
6.1.2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 |
6.1.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6.2 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和管理体制 |
6.2.1 建设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信息平台 |
6.2.2 创新军工科技资源管理体制 |
6.3 优化科研人才队伍配置 |
6.3.1 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 |
6.3.2 加大对知识型人才培养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 |
6.3.3 构建有利于科研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 |
6.4 丰富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
6.4.1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配置结构 |
6.4.2 拓宽科研经费多元化投入渠道 |
6.4.3 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 |
6.5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环境 |
6.5.1 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
6.5.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5.3 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参考数据 |
附件2: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旅游业 |
1.2.2 高质量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指标评分标准 |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区选择 |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
7.2.1 静态效率分析 |
7.2.2 动态效率分析 |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7.3.1 基本回归模型 |
7.3.2 影响因素选取 |
7.3.3 数据说明 |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
8.3.1 需求因子 |
8.3.2 资源因子 |
8.3.3 技术因子 |
8.3.4 制度因子 |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数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价 |
0.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框架 |
0.3.3 研究方法 |
0.4 文章主要创新与不足 |
0.4.1 文章的主要创新 |
0.4.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1.1 土地及农业土地 |
1.1.2 土地利用及农业土地利用 |
1.1.3 效率及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
1.2 理论基础 |
1.2.1 土地边际报酬递减理论 |
1.2.2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1.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现状 |
2.1 农业土地利用投入要素现状分析 |
2.1.1 土地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2.1.2 资本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2.1.3 劳动力投入要素现状分析 |
2.2 农业土地利用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1 经济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2 社会生活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3 生态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3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投入指标选取 |
3.2.2 产出指标选取 |
3.3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3.4.1 CCR—BCC静态模型 |
3.4.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实证分析 |
4.1.2.1 全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1.2.2 全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静态分析 |
4.1.2.3 全国31省市2018年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2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动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 |
4.2.2.1 全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 |
4.2.2.2 全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 |
4.3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2 规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3 技术进步有待进一步提高 |
5 提高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推进技术进步 |
5.2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术效率 |
5.3 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规模效率 |
5.4 加快农业土地流转,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规模差异、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
2.2 房地产投资与相关产业 |
2.3 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 |
2.4 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 |
2.5 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
3.1 理论基础 |
3.1.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房地产投资理论 |
3.1.3 城市化、集聚经济的房地产投资理论 |
3.1.4 投资乘数效应的房地产投资理论 |
3.2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1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3.2.2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
3.2.3 房地产政策对房地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投资与宏观经济关系研究 |
4.1 中国房地产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
4.1.2 中国房地产投资发展现状 |
4.2 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2.1 理论分析 |
4.2.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2.3 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协整检验 |
4.2.4 房地产投资与GDP短期影响关系分析 |
4.3 房地产投资与三次产业关系分析 |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3.3 房地产投资与三次产业相互影响关系的实证检验 |
4.4 本章研究结论 |
5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规模差异性研究 |
5.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度量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变量度量 |
5.2 单位根检验和描述性统计 |
5.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2.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分析 |
5.3.1 不同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 |
5.3.2 不同增速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 |
5.3.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 |
5.4 本章研究结论 |
6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
6.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度量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变量度量 |
6.2 单位根检验与描述性分析 |
6.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6.2.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分析 |
6.3.1 全样本实证分析 |
6.3.2 分地区实证分析 |
6.3.3 分时段实证分析 |
6.3.4 分地区分时段实证分析 |
6.4 本章研究结论 |
7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7.1 房地产投资空间溢出效应 |
7.2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度量 |
7.2.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变量度量 |
7.3 单位根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
7.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7.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面板空间效应 |
7.4.2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研究结论 |
8 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研究 ——以海南省B镇健康村镇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农村公共服务 |
2.1.3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 |
2.1.4 多元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3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构成 |
2.3.2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
第3章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实证分析 |
3.1 我国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发展与现状 |
3.1.1 理论演变:从管理到治理 |
3.1.2 实践发展:从“一元”到“多元” |
3.2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调研个案简介 |
3.2.1 海南省B镇简介 |
3.2.2 海南省B镇环境卫生治理背景 |
3.2.3 调研情况及个案代表性 |
3.3 B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实践探索 |
3.3.1 B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构成 |
3.3.2 B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关系 |
3.3.3 B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运行方式 |
3.3.4 B镇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总体成效 |
第4章 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多元主体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
4.1.1 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力不够 |
4.1.2 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
4.1.3 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信任不足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多元主体角色定位不清晰 |
4.2.2 多元主体间存在的利益冲突 |
4.2.3 多元主体地位不平等 |
第5章 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供给理念 |
5.2 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 |
5.3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激励机制 |
5.4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利益共享 |
5.5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区域”的界定 |
2.1.2 科技投入的内涵 |
2.1.3 科技投入绩效的概念 |
2.1.4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3 区域创新理论 |
2.2.4 投入产出理论 |
3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及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分析 |
3.1 东中西部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的现状对比 |
3.1.1 科技投入现状 |
3.1.2 科技产出现状 |
3.2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
3.2.1 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
3.2.2 科技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 |
3.3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不准确 |
3.3.2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的运用较差 |
3.3.3 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
3.4 原因分析 |
3.4.1 科研管理政策及制度不配套 |
3.4.2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不完善 |
3.4.3 人力资本激励效果差 |
3.5 本章小结 |
4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体系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 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 |
4.2.1 超效率DEA模型构建 |
4.2.2 实证分析 |
4.3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 |
4.3.1 区域差异度量方法 |
4.3.2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
4.3.3 科技投入成果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
4.3.4 科技投入经济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
4.4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4.4.1 指标选取 |
4.4.2 Tobit模型构建 |
4.4.3 模型测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调整科技投入结构 |
5.1.1 提高基础研究支出比例 |
5.1.2 均衡区域科技投入水平 |
5.2 促进科研经费协同管理 |
5.2.1 实现科研经费的协同监管 |
5.2.2 促进科研经费的有效配置 |
5.3 加强科研人员管理 |
5.3.1 提升科研人员素质水平 |
5.3.2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
5.3.3 完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 |
5.4 优化科研管理政策 |
5.4.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体制机制 |
5.4.2 完善科研监督制度 |
5.4.3 提高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
5.5 加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力度 |
5.5.1 加强弹性化预算管理 |
5.5.2 丰富科研经费资助模式 |
5.5.3 提高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柔性化 |
5.5.4 完善科研经费柔性化决算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本地养老与异地养老 |
2.1.2 候鸟式异地养老 |
2.1.3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嵌入理论 |
2.2.2 生命历程理论 |
2.2.3 老年社会活动理论 |
2.3 国内外经验借鉴 |
2.3.1 国内经验借鉴 |
2.3.2 国外经验借鉴 |
2.3.3 国内外经验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候鸟式异地养老现状分析 |
3.1 候鸟式异地养老产生的背景分析 |
3.1.1 人口老龄化 |
3.1.2 收入的变化 |
3.1.3 家庭结构的变化 |
3.2 候鸟式异地养老的动机分析 |
3.2.1 健康动机 |
3.2.2 经济动机 |
3.2.3 旅游动机 |
3.3 候鸟式异地养老的问题分析 |
3.3.1 异地就医问题 |
3.3.2 异地租购房问题 |
3.3.3 异地社会文化融入问题 |
第四章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准备及实施 |
4.1.1 调查对象与样本数量 |
4.1.2 设计调查问卷 |
4.1.3 调查实施 |
4.2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需求分析 |
4.2.1 需求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
4.2.2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需求的现状分析 |
4.3 候鸟式异地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分析框架与前提假设 |
4.3.2 数据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
4.3.3 数据解读与结论 |
第五章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供给的实证分析 |
5.1 调查方案设计 |
5.1.1 调查对象 |
5.1.2 调查内容 |
5.1.3 调查实施 |
5.2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给分析 |
5.2.1 候鸟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供给的现状调查 |
5.2.2 候鸟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
5.3 我国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供给情况的案例分析 |
5.3.1 龙骏家园 |
5.3.2 泰康之家-申园 |
5.3.3 典型机构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
6.1 矛盾分析框架 |
6.2 机构类型的不匹配 |
6.2.1 供给以老年公寓和养老院为主 |
6.2.2 需求以养老社区为主 |
6.2.3 机构类型的供需矛盾分析 |
6.3 机构性质的不匹配 |
6.3.1 供给以民办机构为主 |
6.3.2 需求以公办机构为主 |
6.3.3 机构性质的供需矛盾分析 |
6.4 机构服务的不匹配 |
6.4.1 供给以基础性服务为主 |
6.4.2 需求以基础性兼发展性服务为主 |
6.4.3 机构服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
第七章 解决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候鸟式异地养老保障政策 |
7.1.1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1.2 优化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政策 |
7.1.3 出台候鸟式异地养老政策法规 |
7.2 解决机构类型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
7.2.1 鼓励大型保险企业投资大众化养老社区 |
7.2.2 改造现有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 |
7.3 解决机构性质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
7.3.1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
7.3.2 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协调发展 |
7.4 解决机构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
7.4.1 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
7.4.2 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发展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基础和测算方法 |
2.1.1 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2.1.4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2.1.5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
2.2 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文献综述 |
2.2.2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2.3 饮料制造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饮料制造业概念界定 |
2.3.2 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饮料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饮料制造业整体发展概况 |
3.1.1 产业整体发展历程 |
3.1.2 产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
3.1.3 产业规模分析 |
3.1.4 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
3.1.5 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
3.2 中国饮料制造业省际发展概况 |
3.2.1 省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3.2.2 省际产业规模分析 |
3.2.3 省际市场环境分析 |
3.3 中国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发展概况 |
3.3.1 上市企业概况 |
3.3.2 上市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
3.3.3 上市企业市场规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宏观数据的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4.1.1 饮料制造业TFP测算方法简述:DEA模型 |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中国饮料制造业地区TFP变动趋势分析 |
4.2.2 中国饮料制造业地区TFP变动趋势图解 |
4.2.3 中国饮料制造业区域TFP变动趋势分析 |
4.3 中国饮料制造业TFP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观数据的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1.1 研究对象选取 |
5.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上市企业TFP变动趋势分析 |
5.2.2 上市企业TFP变动趋势图解 |
5.2.3 上市企业区域TFP变动趋势分析 |
5.3 中国饮料制造业TFP微观与宏观数据比较分析 |
5.3.1 整体数据比较 |
5.3.2 分解数据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饮料制造业影响因素的预期假说 |
6.2 计量模型构建及回归方法说明 |
6.2.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
6.2.2 回归方法概述 |
6.3 变量选择与设定 |
6.4 数据来源说明 |
6.5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的相关科研课题 |
(9)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脆弱性问题研究 |
1.2.2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经济 |
1.2.3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问题研究 |
1.2.4 房地产金融脆弱性 |
1.2.5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理论研究 |
2.1 开放经济发展的概述 |
2.1.1 经济全球化 |
2.1.2 区域经济开放 |
2.1.3 金融开放理论 |
2.1.4 金融市场化理论 |
2.2 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 |
2.2.1 脆弱性内涵 |
2.2.2 经济脆弱性的内涵界定 |
2.2.3 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及分类 |
2.2.4 房地产市场的脆弱性 |
2.3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理论 |
2.3.1 金融传染性的内涵 |
2.3.2 金融传染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 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 |
2.4.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及产生的根源 |
2.4.2 金融风险的相关基础理论 |
2.4.3 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机理分析 |
3.1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 |
3.1.1 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
3.1.2 区域经济开放条件下房地产经济中的巴萨理论 |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 |
3.2.1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3.2.2 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3.3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分析 |
3.3.1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传染渠道 |
3.3.2 国际危机对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渠道 |
3.4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3.4.1 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 |
3.4.2 汇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传导渠道 |
3.4.3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机制 |
3.5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3.5.1 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渠道分析 |
3.5.2 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 |
3.5.3 汇率、利率与房地产价格联动性的理论模型 |
第4章 中国房地产区域市场经济脆弱性分析 |
4.1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
4.1.1 灰色聚类法 |
4.1.2 集对分析法 |
4.1.3 综合指数评价法 |
4.1.4 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4.2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子系统和指标体系 |
4.2.2 脆弱性指标的数据描述分析 |
4.3 脆弱性综合评级指标标准化处理 |
4.3.1 适度评价指标 |
4.3.2 正向指标 |
4.3.3 负向指标 |
4.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脆弱性综合评估法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2 基于熵值法确定第三层指标权重 |
4.4.3 基于熵值法确定子系统指标权重 |
4.5 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 |
4.5.1 各省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
4.5.2 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
4.5.3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同质性 |
4.5.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异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
5.1 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脆弱性 |
5.2 DCC-MGARCH模型说明与设定 |
5.2.1 GARCH族模型发展的历程 |
5.2.2 DCC-MGARCH模型估计步骤 |
5.3 数据描述 |
5.3.1 变量说明 |
5.3.2 收益率波动集聚性分析 |
5.3.3 数据特征分析 |
5.4 相关检验 |
5.4.1 单位根检验 |
5.4.2 自相关检验 |
5.4.3 非对称性检验 |
5.5 国际金融波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
5.5.1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DCC-MGARCH估计 |
5.5.2 各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阶段DCC-MGARCH估计 |
5.5.3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性的动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开放下金融市场化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金融开放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数据分析 |
6.1.2 金融市场因素分析 |
6.1.3 利率 |
6.2 计量方法与模型 |
6.2.1 计量方法选择 |
6.2.2 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设定 |
6.2.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汇率区制划分 |
6.3.4 基于不同汇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
6.4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
6.4.1 单位根检验 |
6.4.2 协整检验 |
6.4.3 基于利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
7.2.1 构建各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体系 |
7.2.2 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 |
7.2.3 健全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
7.2.4 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实时监控机制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7.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7.4.1 更深入地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
7.4.2 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教育投资对象研究 |
1.4.2 教育投资效率研究 |
1.4.3 教育投资效率优化研究 |
1.4.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论基础 |
2.1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4 教育投资效率测评方法 |
2.4.1 参数统计方法 |
2.4.2 非参数统计方法 |
2.5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
2.5.1 道德风险 |
2.5.2 逆向选择 |
2.5.3 市场信号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需求现状 |
3.1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现状分析 |
3.1.1 供给环境 |
3.1.2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机会的供给现状 |
3.1.3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产品供给现状 |
3.1.4 供给质量保障 |
3.2 农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环境分析 |
3.2.1 农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需求刺激政策演变 |
3.2.2 就业环境对需求的影响 |
3.2.3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现状 |
3.3 农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1 调查方案及数据来源 |
3.3.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讨论 |
3.3.3 需求状况 |
3.3.4 影响因素计量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分析方法选择依据及使用步骤 |
4.1.1 选择依据 |
4.1.2 应用步骤 |
4.2 BCC模型构建分析 |
4.3 评价目标及评价单元 |
4.3.1 评价目标 |
4.3.2 评价单元 |
4.4 指标体系构建 |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4.4.2 帕斯特方法指标筛选 |
4.5 数据来源、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4.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5.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讨论 |
4.6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测度结果与讨论 |
4.6.1 投资效率变化 |
4.6.2 主要专业投资效率差异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省际比较 |
5.1 MALMQUIST-DEA方法理论分析 |
5.1.1 Malmquist-DEA适用性分析 |
5.1.2 Malmquist-DEA模型简介 |
5.2 评价目标及评价单元 |
5.2.1 评价目标 |
5.2.2 评价单元 |
5.3 指标体系构建与决策单元确定 |
5.3.1 指标体系构建 |
5.3.2 帕斯特方法指标筛选 |
5.4 数据来源、处理及描述性统计 |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4.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讨论 |
5.5 省际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测度结果与讨论 |
5.5.1 全要素生产率 |
5.5.2 纯技术效率 |
5.5.3 规模效率 |
5.5.4 技术进步 |
5.5.5 技术效率 |
5.6 农业与其他专业中职教育投资效率比较 |
5.6.1 全要素生产率 |
5.6.2 技术进步 |
5.6.3 技术效率 |
5.7 影响因素计量结果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分析 |
6.1 指标体系构建 |
6.2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
6.2.1 数据收集 |
6.2.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讨论 |
6.3 DEA方法投资效率测度 |
6.3.1 综合技术效率 |
6.3.2 纯技术效率 |
6.3.3 规模效率 |
6.4 SFA方法投资效率测度 |
6.4.1 SFA方法适用性讨论 |
6.4.2 SFA模型构建 |
6.4.3 模型检验 |
6.4.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6.5 影响因素计量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优化 |
7.1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参与者行为分析 |
7.1.1 模型基本假定 |
7.1.2 投资者和学习者行为模型 |
7.2 基于信号传递的效率优化 |
7.2.1 培训者信号传递 |
7.2.2 培训者筛选 |
7.3 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优化机制设计 |
7.3.1 道德风险问题及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7.3.2 多重目标下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7.3.3 基于收益分享的效率优化机制设计 |
7.4 小结 |
第八章 提升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对策建议 |
8.1 优化法律和制度,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效率 |
8.1.1 优化经济、劳动等法律制度,降低主体参与成本 |
8.1.2 完善教育法律制度,优化利益分享机制 |
8.1.3 建立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采购制度 |
8.2 注重区域性差异,优化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供给结构 |
8.2.1 优化院校布局结构 |
8.2.2 优化专业设置 |
8.3 创新教育模式,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 |
8.3.1 构建并完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线教育平台 |
8.3.2 完善在线教育平台资源建设 |
8.4 构建外部监督体系,提升培训质量 |
8.4.1 构建专业信息平台,引入社会监督,增强声誉激励效果 |
8.4.2 完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资格证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海南省教育投资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D]. 娄俊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 赵丽楠. 辽宁大学, 2020(01)
- [4]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规模差异、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视角[D]. 景刚.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研究 ——以海南省B镇健康村镇建设为例[D]. 王利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 张丹.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7]候鸟式异地养老机构及服务的供需问题研究[D]. 张冬冬.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邢育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D]. 雷雨亮. 湘潭大学, 2017(01)
- [10]我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研究[D]. 陈小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标签: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