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静[1](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振兴[2](2019)在《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趋光行为是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趋光行为进行灯光诱杀害虫是物理防治的重要手段。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同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两个物种,诱虫灯对两物种的诱集效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但至今有关二者趋光行为的差异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系统比较了两物种的趋光行为差异;研究了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异同;构建了头部比较转录组,鉴定并分析了两物种中视蛋白基因的种类与数量;结合RT-Q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比较分析了视蛋白基因的表达丰度、部位和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粘虫和棉铃虫成虫趋光特性比较(1)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反应率存在差异。在14种波长(365660 nm)下,趋光率雌性粘虫(19%45%)显着低于雌性棉铃虫(29%59%),雄性粘虫(14%34%)显着低于雄性棉铃虫(24%57%);负趋光率雌性粘虫(10%34%)显着高于雌性棉铃虫(0%10%),雄性粘虫(11%22%)均显着高于雄性棉铃虫(1%7%)。365 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雌性粘虫(53%)显着高于雌性棉铃虫(35%),520 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雌性粘虫(46%)显着低于雌性棉铃虫(64%);480、500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雄性粘虫(34%、31%)显着低于雄性棉铃虫(52%、48%)。(2)粘虫和棉铃虫的敏感波峰存在差异。雌性粘虫的趋光波峰为420、480、600和660 nm,雌性棉铃虫的趋光波峰为400、480和520 nm;雄性粘虫的趋光波峰为380、455、570和660 nm,雄性棉铃虫的趋光波峰为400、445、480、570、600和660 nm。(3)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节律存在差异。雌性粘虫在400、59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分别呈逐渐上升趋势和先升后降趋势,而雌性棉铃虫的趋光率在两种波长下变化平缓;雌性粘虫在480、50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棉铃虫在两种波长下的趋光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雄性粘虫在570、590、600、630、66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雄性棉铃虫在相应波长下的趋光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另外,相比于棉铃虫,粘虫的负趋光率在暗期均具有逐渐上升趋势。2.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形态及显微结构比较粘虫和棉铃虫的复眼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均有差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粘虫复眼表面覆盖的感觉毛的长度(132.26μm)和直径(2.98μm)均显着大于棉铃虫复眼的感觉毛长度(6.41μm)和直径(0.63μm);粘虫的小眼个数(6704)显着大于棉铃虫的小眼个数(5532),而粘虫的眼宽/体长(0.088)显着小于棉铃虫(0.092)。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粘虫中角膜层数(19层)显着小于棉铃虫(25层);粘虫复眼的曲率半径(720.09μm)显着大于棉铃虫的曲率半径(649.79μm);二者在屈光器长度、角膜曲率半径、角膜中心厚度、视杆长度和透明带宽度等方面略有差异。与粘虫相比,光期棉铃虫复眼色素颗粒的分布区域更窄,暗期更靠近角膜。3.粘虫和棉铃虫头部转录组比较对粘虫和棉铃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156254和124960个Unigenes,平均长度分别为416bp和426bp,其中分别有34457(22.05%)个和36000(28.80%)个得到注释。GO功能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均有22949个Unigenes得到GO注释,分别占其Unigenes个数的14.69%和18.37%。KOG功能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分别有9794(6.27%)和10437(8.35)个预测蛋白归属于26个功能类别。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分别有7976(5.10%)和8996(7.20%)个序列的预测蛋白分别归属到277和283个信号通路。在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中分别鉴定得到8个和7个视蛋白基因,其中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中鉴定出的UV视蛋白基因分别为3个和1个,棉铃虫还特有1个Pteropsin视蛋白基因。两物种间同类视蛋白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均较高(>89%),但特定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通过FPKM值的分析表明,粘虫视蛋白基因LW2与LW1的FPKM比值(1/176)显着小于棉铃虫视蛋白基因LW2与LW1的FPKM比值(1/87)。4.粘虫和棉铃虫主要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粘虫头部视蛋白基因(MS-lw、MS-bl和MS-uv)的表达有显着的昼夜节律,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HA-lw、HA-bl和HA-uv)的表达昼夜节律但没有显着差异。两物种3个视蛋白基因(lw、bl和uv)表达量的比例存在差异。雌性粘虫头部MS-lw的表达量分别是MS-uv和MS-bl表达量的98.31倍和39.68倍;而雌性棉铃虫头部HA-lw的表达量分别是HA-uv和HA-bl表达量的8.37和10.77倍;雄性粘虫头部MS-lw的表达量分别是MS-uv和MS-bl表达量的67.73和35.36倍;而雄性粘虫头部HA-lw的表达量分别是HA-uv和HA-bl表达量的14.20和15.46倍。在3个视蛋白基因中,粘虫头部中MS-uv的表达量最低,而棉铃虫头部中HA-bl的表达量最低。5.复眼中视蛋白基因的组织定位比较棉铃虫复眼中3个视蛋白基因(HA-lw、HA-bl和HA-uv)的表达量,在光期雌虫明显高于雄虫,在暗期雌虫明显小于雄虫。但粘虫复眼中3个视蛋白基因(MS-lw、MS-bl和MS-uv)的表达量在光期和暗期均无性别差异。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在光期时,3个视蛋白基因(lw、bl和uv)在视杆细胞中均匀分布表达,而在暗期则集中于视杆细胞远心端表达。本研究通过行为学研究表明,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在趋光率、敏感波长、趋光节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生理结构上比较了两物种感光器官——复眼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差异,在分子水平上解析了二者的光受体基因——视蛋白基因数量、种类、表达量、表达模式和表达部位的差异。这些研究明确了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差异,揭示了趋光行为差异的生理结构和分子基础,为阐明昆虫趋光行为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依据昆虫趋光行为建立高效的灯光诱虫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张宇星[3](2019)在《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与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鉴定及表达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度发达的嗅觉系统,嗅觉是昆虫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嗅觉过程中,昆虫通过其嗅觉器官表面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器去感受环境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如取食、寻找配偶、产卵、躲避天敌等。昆虫对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十分复杂,研究证实有多种蛋白参与其中,如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感觉神经元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和气味降解酶(odorant-degrading enzymes,ODEs)等。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农药残留和害虫抗药性成为了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昆虫的化学感受机制进行研究,详细阐明气味降解酶及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的表达情况,能为基于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的新型行为调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两种重要农业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对两种害虫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及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一步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茶尺蠖雌雄触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基因鉴定、序列及进化关系分析对稻纵卷叶螟雌雄触角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稻纵卷叶螟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出了 22个气味降解酶基因,包括18个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XE)基因和 4个醛氧化酶(aldehyde oxidase,AOX)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序列和进化关系分析发现,在18个CXE中,14个获得了全长ORF,这些CmedCXE基因编码蛋白的长度在494-738个氨基酸之间;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它们都具有典型的羧酸酯酶结构特征;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这些CmedCXE分属于昆虫羧酸酯酶的6个亚族。4个CmedA OX基因的均具有完整ORF,它们编码的蛋白长度在1258-1284个氨基酸之间。这些CmedA OXs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AOXs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系统发育分析也显示4个CmedAOXs跟昆虫的AOXs具有更近的进化关系。2.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基因表达谱分析对稻纵卷叶螟的CXE及AOX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CmedCXE(CmedCXE1 7、CmedCXE20 和 CmedCXE24)基因在触高表达,其它的CmedCXE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表达谱;而在4个CmedA OX中,只有CmedAOX2在触角高表达且雄虫触角表达量明显高于雌虫触角。以上结果说明在稻纵卷叶螟触角中高表达的CnfedCXE和CmedAOX可能会参与对触角中气味分子的降解,而其它的CmedCXE和CmedA OX则可能具有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3.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鉴定、进化关系及表达谱分析对茶尺蠖雌雄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从茶尺蠖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出了两个SNMP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茶尺蠖EoblSNMP1和EoblSNMP2的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1554 bp和1548 bp,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 EoblSNMP1(MH598590)和EoblSNMP2(KT991367)。系统发育分析显示EoblSNMP1和EoblSNMP2属于两个不同的SNMP亚族。组织表达谱显示EoblSNMP1在雄虫触角高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很低;EoblSNMP2在雄虫触角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雌虫触角、足、性腺和翅。发育期表达谱显示EoblSNMP1从4龄幼虫到羽化前一天都保持很低的表达,从羽化当天到羽化后2天其表达量显着升高。EoblSNMP2在4龄幼虫到羽化后2天都保持很低的表达水平,在羽化后第3天表达量显着上升。交配前后表达谱结果表明交配行为对EoblSNMP1和EoblSNMP2的基因表达没有显着影响。4.茶尺蠖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为了了解茶尺蠖触角超微结构及感器分布情况,通过扫描电镜对茶尺蠖雌雄触角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现已鉴定出7种类型感器: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c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nica)、鳞形感器(sensilla squamiformiz)、Bohm 氏鬃毛(Bohm bristles)。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且雄虫触角数量多于雌虫触角。5.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表达定位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茶尺蠖EoblSNMPs基因在雄虫触角感器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EoblSNMP1特异性表达于对性信息素敏感的I型毛形感器(StrI);而EoblSNMP2则在I型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中都有表达。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EoblSNMP1和EoblSNMP2同时在I型毛形感器中表达,但分别表达于不同的细胞中。实验结果表明了 EobISNMP1在茶尺蠖性信息素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EoblSNMP2则可能同时在性信息素识别和其它生理过程中发挥功能。
孟帅帅[4](2019)在《CP基因在果蝇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卵壳蛋白基因(Chorion protein,CP)是构建卵壳的重要基因,卵壳蛋白基因家族编码组成的卵壳蛋白占果蝇卵壳干重的95%以上。卵壳功能极为重要,它包裹在卵的表面保护卵免受外界环境的胁迫、进行必要的生存物质交换(如水分、气体、营养等)以及精子与卵结合通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卵壳的行成发生在卵发育的14个阶段的末端,由CP基因控制表达的mRNA的形成或者消失来控制相应卵壳蛋白的表达。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特异性。本文在首先FlyBase内筛选出卵壳蛋白相关基因,构建CP基因UAS-RNAi/Gal4杂交体系进行基因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通过统计分析各杂交株系的产卵能力以及卵孵化能力筛选出影响较为显着的杂交株系,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确认其基因表达是否成功。然后拍摄观察CP基因RNAi卵表面微结构及形态、卵巢形态及卵巢小管发育状况,并电泳分离卵巢总蛋白、卵总蛋白,对比CP基因RNAi株系与亲本之间的蛋白表达差异。最后对所筛选出孵化率低于50%高于20%的CP基因RNAi株系的化蛹、羽化、寿命等发育过程进行探究。具体结果如下:(1)CP基因RNAi后产卵及孵化异常品系筛选与所选Gal4雌性亲本杂交后,阴性对照C15产卵数量均无显着变化,各CP基因株系、Mnn1基因(CP基因上游基因)、Knk(CP基因下游基因)阳性对照Cysp产卵数量降低显着(P<0.05),部分基因孵化率降低也显着。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以Act-Gal4为雌性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代的基因表达含量,与RNAi亲本之间进行对比,所有RNAi后CP基因株系、Mnn1基因株系、Knk基因株系与C15基因株系和干扰后阳性对照基因(Cysp)株系的基因表达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所选孵化率低于50%高于20%的RNAi株系Byn--Gal4/Cysp-RNAi,Da-Gal4/Cysp-RNAi、Lsp2-Gal4/CP7Fa-RNAi、Lsp2-Gal4/Knk-RNAi、NGT40-Gal4/Cysp-RNAi、Pcog-Gal4/Cysp-RNAi与亲本对照,基因表达含量也都显着降低(P<0.05)。说明CP基因RNAi能够显着影响果蝇的产卵能力以及卵孵化能力。(2)CP基因RNAi后卵的细胞凋亡情况、形态及表面微结构变化。探究Da-Gal4/CP7Fa-RNAi(孵化率<10%)的卵发育情况发现,其卵发育异常,持续皱缩至完全失活无法正常孵化出幼虫。卵表面结构异常,组成正常卵表面六边形结构持续改变至不规则多变形。同时,卵壳结构异常影响卵的呼吸及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卵壳发育缺陷同样导致DAPI染液无法通过卵壳,因此无法观察到卵内细胞凋亡情况。但其荧光显色后显示结构与体式显微镜下所观察结果一致,推测卵内蛋白合成异常、卵表面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卵无法进行呼吸以及水和营养物质的交换,从而导致卵发育异常,以致卵失活,无法完成孵化过程。推测CP基因能通过调节卵孵化能力影响果蝇的生长发育。(3)CP基因RNAi后卵巢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卵巢小管发育变化。探究Da-Gal4/CP7Fa-RNAi、Da-Gal4/Knk-RNAi(产卵量降低显着)的卵巢发育过程及卵巢小管数量发现,CP基因RNAi导致生殖干细胞发育受阻,使卵巢小管体积较小或者无法成型,同时期卵巢小管数量减少。同时,卵巢小管发育滞缓也使卵巢形态变小。说明CP基因能通过影响卵巢小管发育而影响果蝇的生殖能力、(4)CP基因RNAi的卵巢及卵的总蛋白表达变化。提取分离Da-Gal4/CP7Fa-RNAi、Da-Gal4/Knk-RNAi的卵蛋白及卵巢总蛋白,与亲本的卵蛋白及卵巢总蛋白进行对比,发现100kDa条带蛋白表达含量降低。本文通过质谱测序此条带分析了其中匹配率比较高的几种蛋白质,发现CP基因RNAi后能导致卵黄多肽含量、翻译延伸因子含量显着下降使卵及卵巢发育受影响,使卵孵化能力及果蝇产卵能力下降。(5)CP基因RNAi对果蝇化蛹、羽化、寿命的影响。探究孵化率低于50%高于20%的RNAi株系Byn--Gal4/Cysp-RNAi、Da-Gal4/Cysp-RNAi、Lsp2-Gal4/CP7Fa-RNAi、Lsp2-Gal4/Knk-RNAi、NGT40-Gal4/Cysp-RNAi、Pcog-Gal4/Cysp-RNAi发现,它们的化蛹率、羽化率显着降低(P<0.05),化蛹时间、羽化时间影响不显着(P>0.05),寿命影响不显着(P>0.05)。推测CP基因RNAi能够显着降低卵黄蛋白表达含量,使卵内发育受阻,无法成长成健康的个体,所以化蛹率及羽化率都显着降低。但是因为没有影响到自由基或者SOD、CAT产生通路,或者该通路具有冗余效应,并未产生达到影响CP基因RNAi株系寿命的突变量,所以CP基因RNAi对化蛹时间、羽化时间、成虫寿命影响不显着。综上所述,CP基因RNAi会使卵内黄多肽含量、翻译延伸因子含量、卵黄蛋白表达含量降低,导致卵巢发育异常,卵巢小管数量减少,使产卵能力降低。卵发育异常、卵表面微机构破坏、卵壳形成受阻,使卵孵化能力降低。同时,化蛹率、羽化率降低。推测没有影响到自由基或者SOD、CAT产生通路,或者该通路或CP基因RNAi具有冗余效应,对寿命影响不显着。
胡平[5](2017)在《沙棘木蠹蛾嗅觉相关基因筛选及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ophaecolus(Lepidoptera:Cossidae)主要危害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经济型树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Rosales:Elaeagnaceae),其幼虫蛀食沙棘的根部,危害隐蔽,防治相当困难。目前,已鉴定明确了沙棘木蠢蛾雌虫的性信息素成分,开发了针对雄性成虫的性信息素诱捕器,且在林间取得了较好的监测和防治效果。但沙棘木蠢蛾雄虫识别性信息素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而沙棘木蠢蛾嗅觉相关基因的鉴定以及功能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所以本文基于沙棘木蠢蛾雌雄触角转录组,筛选出了一系列嗅觉相关的基因;明确了气味结合蛋白的组织表达特性;并针对雄虫特异性识别性信息素成分的现象,从转录和蛋白水平探究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的功能,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提供支撑材料。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沙棘木蠢蛾雄虫四种具有嗅觉功能器官(下述为四种器官)的感器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沙棘木蠢蛾雄虫触角上的感器有腔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2个亚型的毛形感器和2个亚型的锥形感器;雄虫下唇须分布着一种毛形感器和一种刺形感器;雄虫外生殖器上分布着3类长度各异的毛形感器;雄虫前足、中足和后足大部分的感器为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位于跗节及前跗节,Bohm氏鬃毛分布在胫节及跗节的基部。在观察到的感器中,主要执行嗅觉化学识别的感器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在感觉器官中的数量关系是触角>外生殖器>下唇须>足。2、鉴定了雌雄沙棘木蠢蛾的137个嗅觉相关蛋白。包括29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1 8 个化学感受蛋白 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63 个气味受体 Odorant receptors(ORs)、1 2 个离子型受体 Ionotropic receptors(IRs)、13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s(GRs)和两个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在29个气味结合蛋白OBPs中,包含有3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和2个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GOBPs)。3、明确了沙棘木蠢蛾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雄虫四种器官的表达谱。大部分的OBPs都在触角中偏向性表达,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触角的嗅觉识别。少量的OBPs在足和外生殖器中偏向性表达,说明足和外生殖器在气味识别的过程中同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推测OBPs在足和外生殖器的寄主识别和交尾过程中均发挥了的作用。4、明确了三个PBPs在雌雄成虫四种器官的表达谱。触角是PBPs偏向性表达的器官,特别是雄性触角是其极显着偏向性表达的部位。以雄性触角的表达量为例,PBP1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PBP3表达量10倍和PBP2的1700倍,推测PBP1和PBP3是主要参与触角性信息素识别的蛋白。除触角外,PBPs在足的表达量最高,特别是雄性足,同时雄性外生殖器也表达PBPs,结合观察到的沙棘木蠢蛾交尾行为,推测足和雄性外生殖器也能帮助识别性信息素成分,而助于交尾,但雌性外生殖器中未检测到PBPs的表达。5、明确了三个PBPs在雌雄成虫四种器官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克隆获得了三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比对分析及三维结构预测表明PBP1、PBP2、PBP3均具有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典型结构特征。重组表达的沙棘木蠢蛾PBP1-3蛋白存在于包涵体中,通过包涵体破碎、复性、纯化后,在约16kDa处出现单一的预期条带。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几乎与mRNA水平一致。其在沙棘木蠢蛾的表达器官是:PBP1蛋白在雄性触角、足、外生殖器、下唇须,以及雌性触角和足上有表达;PBP2蛋白仅在触角中表达;PBP3蛋白在雄性触角和足,雌性触角上有表达。表达的数量关系是:触角是PBPs蛋白表达量最高的器官,雄性触角的表达量大于雌性触角,且PBP1>PBP3>PBP2,均支持沙棘木蠢蛾雄性触角是PBPs表达的主要器官,且PBP1和PBP3是主要参与触角性信息素识别的蛋白;此外,除触角外,PBP1、PBP3在足的表达量最高且雄性外生殖器表达PBPs蛋白,这也均支持雄性外生殖器及足在沙棘木蠢蛾性信息素识别过程中起辅助作用。6、明确了沙棘木蠢蛾三种PBPs与性信息素成分、性信息素类似物及沙棘挥发物的结合能力。PBP1和PBP3与两种性信息素成分的结合能力强,且PBP1对性信息素成分的探测及结合能力强于PBP3。与性信息素类似物脂类物质的结合,说明PBP1与PBP3不能区别性信息素类似物的14个碳的碳双键位置、结构顺反及残基差异;PBP2仅能适当区别碳双键位置及异构体差异。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结果表明,PBP1也有帮助沙棘木蠢蛾识别寄主沙棘的作用。综上,触角特别是雄性触角是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识别的主要器官,此外雄性足和外生殖器对性信息素识别有辅助作用。PBP1在四种具有嗅觉功能的器官中表达量均最高,其结合性信息素能力最强,是主要的识别性信息素成分的蛋白;同时也结合沙棘挥发物,推测其能帮助沙棘木蠢蛾识别寄主沙棘。PBP3的表达量仅次于PBP1,其结合性信息素成分的能力较强,与沙棘挥发物结合力弱,所以PBP3是另一个大量结合、识别性信息素成分的蛋白。PBP2表达量低,整体结合性信息素能力弱,但能适当区分性信息素结构差异,推测在性信息素识别的特异性方面有贡献。
张万娜[6](2013)在《抗Cry1Ac棉铃虫的卵巢发育与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动态》文中提出我国自从199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后,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的危害。但由于Bt蛋白在棉株内持续表达,使得棉铃虫一直处于Bt蛋白的选择压力下,因此棉铃虫对Bt的抗性问题已成为影响Bt棉花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后也存在一定的适合度代价,但引起这种适合度代价的内在原因一直没有明确。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的合成和摄取是卵黄发生的关键步骤,卵黄发生(Vitellogenesis)控制昆虫卵巢的成熟,直接影响昆虫的繁殖力。因此,本文比较了棉铃虫对Cry1Ac产生抗性后,其卵巢发育、卵黄原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这些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棉铃虫的生殖分子机制、适合度产生的内在机制,而且可以为探讨抗性演替模式、完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解剖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了棉铃虫Cry1Ac敏感品系(96S)雌虫的卵巢,简化了分级标准。首次对棉铃虫的卵子发生过程进行了分级,从超微结构对棉铃虫的卵母细胞形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卵母细胞形成时卵黄蛋白颗粒的沉积情况。比较了敏感品系96S和Cry1Ac抗性品系棉铃虫卵巢发育的差异,研究发现抗性品系的卵巢管长度、成熟卵比率和卵巢比重等都显着低于敏感品系;而且抗性品系棉铃虫卵子内部细胞核、线粒体、卵黄沉积、微绒毛等都发生了变化。2.克隆了棉铃虫卵黄原蛋白Vg的基因全长,命名为HaVg (基因登录号: JX504706),其全长为5704bp,ORF为5265bp,编码1765氨基酸。Vg氨基酸序列含有Vitellogenin-N,DUF1943和VWD3个保守区域,一条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一个卵裂位点RARR,一段多聚丝氨酸区,C-末端有高度保守的GL/ICG,DGXR和半胱氨酸残基(C)。通过软件分析表明棉铃虫Vg蛋白无跨膜结构。HaVg翻译成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198.73kDa,预测等电点为8.75。HaVg mRNA只在雌性棉铃虫中表达,且在雌性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在脂肪体中羽化后48h表达量最高,随后开始下降。3.利用q-RT PCR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品系棉铃虫在不同发育时期的HaVg mRNA表达量的差异,发现不同品系中HaVg基因mRNA的表达趋势不同:与敏感品系96S相比,Cry1Ac高抗品系(BtR)棉铃虫mRNA表达有明显的滞后现象,96S雌性成虫的HaVg基因mRNA在羽化后第3天表达量达到最高峰,而BtR抗性品系表达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7天且其表达量仅为96S敏感品系的50%;在抗性品系消除选择压力38代后(CK1),其HaVg的表达与96S品系具有相似的趋势;而BtR抗性幼虫在正常饲料上饲养1代后(CK2)和BtR的趋势一致。这说明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后卵黄原蛋白Vg基因在转录水平发生较大变异综上所述,棉铃虫对Cry1Ac产生抗性后,表现出产卵量降低、卵孵化率降低等适合度代价,抗性棉铃虫卵巢管长度、成熟卵比率和卵巢比重等都明显降低,HaVg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表达高峰延迟;在选择压力消除后,棉铃虫敏感性、适合度和其HaVg的表达量逐渐恢复。因此,卵巢发育、HaVg表达与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适合度代价有明显关系。
张万娜,肖海军,梁革梅,郭予元[7](2013)在《棉铃虫卵巢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害虫发生高峰期、发生量的准确预测和田间防治适期的确定与种群雌虫卵巢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卵巢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本研究利用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成虫卵巢管和卵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发育级别划分标准。结果表明:根据卵巢的形状、卵的产生过程、卵黄沉积情况等将棉铃虫卵巢发育程度分为6个级别,即发育初期(0级)、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根据卵子发生过程中滋养细胞、卵母细胞的变化,将卵子发生期分为3个阶段: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和卵黄成熟期。本研究首次对棉铃虫的卵子发生进行电子显微观察,并完善了棉铃虫卵巢发育的分级标准,为进一步研究棉铃虫的生殖发育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对田间棉铃虫种群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也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沈健,仵均祥,许向利,许建军[8](2012)在《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为检验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卵的寄生效果,在室内条件下,以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为对照,比较暗黑赤眼蜂对其自然寄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非自然寄主梨小食心虫的寄生效果。暗黑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和在被寄生卵中的羽化率差异均不显着。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显着高于对棉铃虫卵的寄生率;在15、45、60和75粒卵/管条件下,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和棉铃虫卵后羽化率差异不显着,但在30和90粒卵/管条件下,羽化率差异显着。拟合分析显示,暗黑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圆盘方程,说明暗黑赤眼蜂是一种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潜在寄生蜂。
沈健,许向利,仵均祥,许建军[9](2012)在《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对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卵的寄生效果,确定处理寄主卵的最佳紫外强度和处理时间,为利用小卵大量饲养赤眼蜂时寄主卵的处理和保存提供方法。【方法】初羽化12h内的暗黑赤眼蜂分别寄生经不同强度紫外灯处理不同时间的梨小食心虫卵,观察其寄生状况,并统计寄生率和羽化率,与对未经紫外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和羽化率作比较。【结果】暗黑赤眼蜂对经紫外照射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紫外光强度的增强和紫外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强度增大。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变化不大,用15W紫外灯1-2h或30W紫外灯照射1h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有所提高,均在80%以上,但在紫外照射3h后,羽化率明显下降。【结论】处理梨小食心虫卵时的紫外光强度及紫外处理时间对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室利用梨小食心虫卵大量繁殖暗黑赤眼蜂时,宜采用15W1h紫外照射,既能杀死寄主卵的胚胎,又不会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效果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沈健[10](2012)在《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一种世界性的果树害虫,在国内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多种果树的果实和嫩梢。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卵寄生性天敌,被广泛用于鳞翅目及其他目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赤眼蜂进行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本实验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pintoi Voelege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能力,并与梨小食心虫自然天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比较,评估了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同时对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梨小食心虫卵大量繁殖暗黑赤眼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暗黑赤眼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卵的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其寄生作用可用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模型拟合。与松毛虫赤眼蜂相比较,两种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和寄生后的羽化率均无显着差异,随着寄主卵密度的增加,二者的寄生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当暗黑赤眼蜂寄生其自然寄主——棉铃虫卵时,其寄生率远远低于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且随着棉铃虫卵密度的增加,暗黑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率呈抛物线型,寄生后的羽化率则随棉铃虫卵密度的增加变化不大。紫外照射、寄主卵龄、光周期、接蜂时间、卵密度、蜂密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影响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能力。梨小食心虫卵经紫外照射处理时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和处理梨小食心虫卵的照射时间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率和寄生后的羽化率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梨小食心虫卵龄、接蜂时间、梨小食心虫卵密度、暗黑赤眼蜂密度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率具有显着的影响,但对其寄生后的羽化率影响不大,不同光周期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率和寄生后的羽化率无显着影响。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二、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2)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简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昆虫的趋光行为 |
2.1 波长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2.2 性别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2.3 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其他因素 |
2.4 昆虫的趋光行为节律 |
2.5 昆虫趋光行为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昆虫的复眼 |
3.1 复眼的结构 |
3.2 复眼的结构研究 |
3.3 复眼的功能研究 |
4 昆虫的光受体蛋白 |
4.1 视蛋白的分类 |
4.2 视蛋白的功能 |
4.3 视蛋白基因的表达特性 |
5 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研究进展 |
5.1 粘虫 |
5.2 棉铃虫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特性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行为反应试验箱 |
2.3 光源及其波长的测定 |
2.4 趋光反应条件优化 |
2.4.1 趋光经历的影响 |
2.4.2 暗适应时间 |
2.4.3 光反应时间 |
2.4.4 试虫密度 |
2.4.5 光强条件 |
2.5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趋光反应条件优化 |
3.1.1 趋光经历的影响 |
3.1.2 暗适应时间 |
3.1.3 光反应时间 |
3.1.4 试虫密度 |
3.1.5 光强条件 |
3.2 粘虫在不同光波下的趋光行为 |
3.2.1 雌虫的趋光行为 |
3.2.2 雄虫的趋光行为 |
3.2.3 粘虫雌虫和雄虫在14 种波长下的趋光反应比较 |
3.2.4 粘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2.5 粘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2.6 粘虫雌、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反应比较 |
3.3 棉铃虫在不同光波下的趋光行为 |
3.3.1 雌虫的趋光行为 |
3.3.2 雄虫的趋光行为 |
3.3.3 棉铃虫雌虫和雄虫在14 种波长下的趋光反应比较 |
3.3.4 棉铃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3.5 棉铃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3.6 棉铃虫雌、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反应比较 |
3.4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比较 |
3.4.1 雌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比较 |
3.4.2 雄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比较 |
3.4.3 粘虫和棉铃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4.4 粘虫和棉铃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4 讨论 |
4.1 趋光反应条件 |
4.2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反应差异比较 |
4.2.1 趋光反应率差异比较 |
4.2.2 敏感峰差异比较 |
4.2.3 趋光节律差异比较 |
4.3 趋光节律存在波长特异性 |
4.4 趋光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
4.4.1 趋光反应率的性别差异比较 |
4.4.2 敏感峰的性别差异比较 |
4.4.3 趋光节律的性别差异比较 |
第三章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形态及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仪器及设备 |
2.3 扫描电镜观察 |
2.4 石蜡切片观察 |
2.5 透射电镜观察 |
2.6 复眼的形态特征统计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外部形态结构比较 |
3.2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内部显微结构比较 |
3.3 复眼在光期和暗期内的色素颗粒分布比较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存在差异 |
4.2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 |
4.3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差异 |
第四章 粘虫和棉铃虫头部转录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头部总RNA的提取和Total RNA样品检测 |
2.4 头部c 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2.5 序列组装 |
2.6 Unigene功能注释 |
2.7 视蛋白的鉴定和进化树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质量与组装结果比较 |
3.2 Unigene的功能注释与比较分析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信息比较 |
4.2 粘虫和棉铃虫的视蛋白基因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 |
4.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 |
第五章 粘虫和棉铃虫主要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样品采集 |
2.4 昆虫头部RNA提取 |
2.5 基因组DNA清除与反转录 |
2.6 实时荧光PCR(RT-QPCR) |
2.7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功能验证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视觉基因表达模式的昼夜节律 |
3.2 棉铃虫视觉基因表达模式的昼夜节律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较 |
3.4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不同日龄表达模式 |
3.5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功能验证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
4.2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
4.3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在同日龄的表达存在差异 |
第六章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中视蛋白基因的组织定位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探针的设计 |
2.4 原位杂交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视蛋白基因在复眼中的表达定位 |
3.2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在复眼中的表达定位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原位杂交比较 |
4 讨论 |
4.1 视蛋白基因的表达部位具有昼夜差异 |
4.2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存在雌雄差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与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鉴定及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昆虫的触角 |
1.1.1 昆虫触角及分类 |
1.1.2 昆虫触角感器 |
1.1.3 昆虫触角感受气味分子的机制 |
1.2 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研究进展 |
1.3 昆虫气味降解酶研究进展 |
1.3.1 昆虫触角羧酸酯酶研究进展 |
1.3.2 昆虫醛氧化酶研究进展 |
1.3.3 昆虫谷胱甘肽转移酶研究进展 |
1.3.4 昆虫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研究进展 |
2 引言 |
3 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基因鉴定、序列及进化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3 昆虫总RNA的提取 |
3.1.4 转录组测序、拼接及嗅觉基因注释 |
3.1.5 稻纵卷叶螟羧酸酯酶和醛氧化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稻纵卷叶螟触角羧酸酯酶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2 稻纵卷叶螟醛氧化酶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4 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基因表达谱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3 昆虫总RNA的提取 |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 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鉴定、系统进化和表达谱分析 |
5.1 材料方法 |
5.1.1 昆虫的饲养和组织准备 |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5.1.3 昆虫总RNA的提取 |
5.1.4 转录组测序、拼接及嗅觉基因注释 |
5.1.5 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5.1.6 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表达谱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茶尺蠖EoblSNMPs基因鉴定 |
5.2.2 茶尺蠖EoblSNMP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5.2.3 茶尺蠖EoblSNMP基因表达谱分析 |
5.3 讨论 |
6 茶尺蠖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及饲养条件 |
6.1.2 扫描电镜观察两种尺蠖触角感器类型 |
6.1.3 触角感器的鉴定和命名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
6.2.2 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ca) |
6.2.3 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 |
6.2.4 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nica) |
6.2.5 鳞形感器(sensilla squamiformiz) |
6.2.6 耳形感器(Sensilla auricilica) |
6.2.7 Bohm氏鬃毛(Bhm bristles) |
6.3 讨论 |
7 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触角感器表达定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的饲养与收集 |
7.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7.1.3 RNA提取及第一链DNA制备 |
7.1.4 RNA探针合成 |
7.1.5 原位杂交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在触角感器上的表达定位 |
7.2.2 EoblSNMP1和EoblSNMP2在茶尺蠖雄虫触角感器上的共表达 |
7.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CP基因在果蝇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果蝇简介、果蝇卵发育过程及卵壳的形成 |
1.1.1 果蝇简介 |
1.1.2 果蝇卵发育过程 |
1.1.3 果蝇卵壳的形成 |
1.2 昆虫卵壳基因、蛋白、结构及构建过程概述 |
1.2.1 昆虫卵壳基因分布位置 |
1.2.2 昆虫卵壳蛋白及微量元素组成 |
1.2.3 昆虫卵壳的形态及功能 |
1.2.4 昆虫卵壳构建过程 |
1.2.5 昆虫卵畸形突变的研究 |
1.2.6 昆虫卵孵化过程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课题来源与内容安排 |
2 CP基因RNAi后代的获取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供试果蝇 |
2.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3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UAS-RNAi/Gal4 杂交后代的获取 |
2.2.2 果蝇产卵能力实验 |
2.2.3 果蝇卵孵化能力实验 |
2.2.4 UAS-RNAi与 Gal4 杂交株系基因表达检测(Trizol法) |
2.3 实验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CP基因RNAi后代产卵能力分析 |
2.4.2 CP基因RNAi后代孵化能力 |
2.4.3 Gal4 品系与UAS-RNAi品系杂交后代基因表达检测 |
2.5 讨论 |
3 CP基因对卵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供试果蝇 |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果蝇卵形态拍摄 |
3.2.2 果蝇卵表面微观结构拍摄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CP基因对卵形态的影响′ |
3.4.2 CP基因对卵表面微结构的影响 |
3.5 讨论 |
4 CP基因对果蝇卵巢的影响 |
4.1 实验试剂、材料与设备 |
4.1.1 供试果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果蝇卵巢形态拍摄 |
4.2.2 果蝇卵巢DAPI染色拍摄 |
4.2.3 果蝇卵巢小管统计 |
4.3 实验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CP基因对果蝇卵巢自然形态的影响 |
4.4.2 CP基因对果蝇卵巢发育的影响 |
4.4.3 CP基因对果蝇卵巢核酸损伤及卵巢小管的影响 |
4.5 讨论 |
5 CP基因对卵及卵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5.1 实验试剂、材料与设备 |
5.1.1 供试果蝇 |
5.1.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果蝇卵总蛋白蛋白电泳分离 |
5.2.2 果蝇卵巢总蛋白电泳分离 |
5.2.3 果蝇卵巢总蛋白测序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CP基因对卵蛋白表达的影响 |
5.3.2 CP基因对果蝇卵巢总蛋白的影响 |
5.3.3 卵蛋白测序 |
5.4 讨论 |
6 CP基因对果蝇化蛹、羽化及寿命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1.1 供试果蝇 |
6.2 实验方法 |
6.2.1 CP基因RNAi品系化蛹实验 |
6.2.2 CP基因RNAi品系羽化实验 |
6.2.3 CP基因RNAi品系寿命实验 |
6.3 实验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CP基因对果蝇化蛹率及羽化率的影响 |
6.4.2 CP基因对果蝇化蛹及羽化时间的影响 |
6.4.3 CP基因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6.5 讨论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作者简历 |
参考文献 |
(5)沙棘木蠹蛾嗅觉相关基因筛选及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识别和寄主选择研究概况 |
1.2 昆虫触角感器 |
1.3 昆虫嗅觉分子机制 |
1.4 气味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1 OBPs分类 |
1.4.2 OBPs分布 |
1.4.3 OBPs结构及功能 |
1.5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
1.5.1 昆虫性信息素 |
1.5.2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 |
1.5.3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特异性 |
1.5.4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及配体结合释放机制 |
1.5.5 昆虫感受性信息素特异性的维持机制 |
1.6 研究思路 |
1.6.1 立项依据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沙棘木蠹蛾四种感觉器官扫描电镜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扫描电镜样品处理与观察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雄性触角上的感器 |
2.2.2 雄性下唇须上的感器 |
2.2.3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感器 |
2.2.4 雄性足上的感器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触角上的感器 |
2.3.2 下唇须上的感器 |
2.3.3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感器 |
2.3.4 足上的感器 |
3 沙棘木蠹蛾触角转录组测序及嗅觉基因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沙棘木蠹蛾触角总RNA的提取及RNA的完整性检测 |
3.1.3 沙棘木蠹蛾触角cDNA文库构建 |
3.1.4 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 |
3.1.5 沙棘木蠹蛾触角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6 沙棘木蠹蛾嗅觉相关蛋白的鉴定 |
3.1.7 序列比对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和序列组装 |
3.2.2 沙棘木蠹蛾触角转录组和其他昆虫的同源比对 |
3.2.3 沙棘木蠹蛾触角UniGenes的功能注释 |
3.2.4 沙棘木蠹蛾嗅觉基因的鉴定 |
3.2.5 嗅觉基因在沙棘木蠹蛾触角转录组中的表达量 |
3.2.6 嗅觉基因进化树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4 沙棘木蠹蛾气味结合蛋白表达谱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引物合成及内参基因 |
4.1.3 RNA提取 |
4.1.4 cDNA合成 |
4.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内参基因的确定及引物序列 |
4.2.2 OBPs在四个有嗅觉功能器官的表达谱 |
4.2.3 PBPs在雌雄沙棘木蠹蛾四个有嗅觉功能器官的表达谱 |
4.3 讨论与结论 |
5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5.1.3 昆虫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5.1.4 PCR引物设计 |
5.1.5 PCR产物纯化、连接、转化、测序和序列分析 |
5.1.6 蛋白结构预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全长的cDNA克隆 |
5.2.2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全长的序列分析 |
5.2.3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序列同源性比较 |
5.2.4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结构预测 |
5.3 结论与讨论 |
6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蛋白免疫印迹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6.1.2 供试昆虫及组织收集、昆虫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方法 |
6.1.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6.1.4 PCR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和测序 |
6.1.5 重组克隆质粒DNA的提取 |
6.1.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1.7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检测 |
6.1.8 蛋白EhipPBP的纯化和复性 |
6.1.9 沙棘木蠹蛾PBPs抗体的制备 |
6.1.10 沙棘木蠹蛾PBPs蛋白免疫印迹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6.2.2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
6.2.3 抗体制作结果 |
6.2.4 沙棘木蠹蛾PBP1-3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
6.3 结论与讨论 |
7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荧光竞争结合试验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7.1.2 蛋白溶液和配体溶液的配制 |
7.1.3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1-NPN的结合能力 |
7.1.4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配体竞争性结合能力 |
7.1.5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1-NPN结合曲线的测定 |
7.2.2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成分及其类似物的结合能力测定 |
7.2.3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沙棘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测定 |
7.3 结论与讨论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抗Cry1Ac棉铃虫的卵巢发育与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铃虫的危害简介和转 Bt 作物的种植概况 |
1.2 Bt 蛋白及其作用机理 |
1.2.1 Bt 毒素蛋白简介 |
1.2.2 Bt 毒素作用机理与抗性机制 |
1.3 昆虫对 Bt 的抗性及抗性适合度代价 |
1.4 昆虫的卵巢发育的研究进展 |
1.4.1 昆虫卵巢简介 |
1.4.2 昆虫卵巢发育及其影响因子 |
1.5 昆虫卵黄蛋白的研究概况 |
1.5.1 昆虫卵黄蛋白 |
1.5.2 昆虫 Vg 基因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棉铃虫的卵巢发育与卵子发生的形态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成虫的饲养与取样 |
2.1.3 卵巢解剖 |
2.1.4 透射电镜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铃虫发育过程的卵巢形态变化 |
2.2.2 卵子发生时期的透射电镜观察 |
2.3 讨论 |
第三章 Cry1Ac 毒素对棉铃虫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成虫的饲养与取样 |
3.1.3 卵巢解剖 |
3.1.4 卵子发生形态差异的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Cry1Ac 毒素对棉铃虫卵巢发育的差异 |
3.2.2 Cry1Ac 毒素对棉铃虫卵子发生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 Vg 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体内的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1.5 总 RNA 的提取 |
4.1.6 cNDA 第一链的合成 |
4.1.7 引物设计和合成 |
4.1.8 PCR 反应及测序 |
4.1.9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4.1.10 连接和转化 |
4.1.11 阳性克隆鉴定 |
4.1.12 序列测定 |
4.1.13 序列分析 |
4.1.14 组织荧光定量 PCR |
4.2 结果分析 |
4.2.1 棉铃虫 HaVg 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2 序列比对及保守区功能分析 |
4.2.3 HaVg mRNA 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 |
4.3 讨论 |
第五章 棉铃虫 Cry1Ac 抗性演化中 HaVg mRNA 的表达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成虫的饲养与取样 |
5.1.3 总 RNA 的提取与反转录 |
5.1.4 两种品系 HaVg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 |
5.1.5 荧光定量 PCR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两种品系 HaVg 序列比对 |
5.2.2 不同品系 HaVg mRNA 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棉铃虫卵巢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成虫的饲养及取样 |
1.3 卵巢解剖 |
1.4 透射电镜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铃虫发育过程中卵巢的形态变化 |
2.2 卵子发生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
3 讨论 |
(8)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两种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
1.3 暗黑赤眼蜂对不同寄主卵的寄生效果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
2.1.1 寄生率 |
2.1.2 羽化率 |
2.2 暗黑赤眼蜂对不同寄主卵的寄生效果 |
2.2.1 寄生率 |
2.2.2 羽化率 |
2.3 两种赤眼蜂对不同寄主的功能反应 |
3 讨论 |
(9)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不同紫外光强度处理 |
1.3 不同照射时间处理 |
1.4 紫外光强度和紫外照射时间的综合作用实验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紫外照射强度对梨小食心虫卵上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效果的影响 |
2.2 不同照射时间对梨小食心虫卵上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效果的影响 |
2.3 处理梨小食心虫卵的紫外强度和紫外时间对暗黑赤眼蜂寄生效果的综合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10)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 |
1.2 赤眼蜂研究进展 |
1.3 赤眼蜂在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4 暗黑赤眼蜂研究与应用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研究 |
2.2.2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实验室条件探索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研究 |
3.1.1 暗黑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比较 |
3.1.2 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和棉铃虫卵的寄生效果比较 |
3.1.3 暗黑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和棉铃虫卵的功能反应 |
3.2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影响因素 |
3.2.1 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效果的影响 |
3.2.2 寄主卵龄 |
3.2.3 光周期 |
3.2.4 接蜂时间 |
3.2.5 梨小食心虫卵密度 |
3.2.6 接蜂密度 |
第四章 结论 |
4.1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
4.2 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实验室条件探索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2]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D]. 刘振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稻纵卷叶螟气味降解酶与茶尺蠖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鉴定及表达谱分析[D]. 张宇星.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CP基因在果蝇中的功能研究[D]. 孟帅帅.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5]沙棘木蠹蛾嗅觉相关基因筛选及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研究[D]. 胡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抗Cry1Ac棉铃虫的卵巢发育与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动态[D]. 张万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7]棉铃虫卵巢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观察[J]. 张万娜,肖海军,梁革梅,郭予元. 昆虫学报, 2013(04)
- [8]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J]. 沈健,仵均祥,许向利,许建军. 植物保护学报, 2012(04)
- [9]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J]. 沈健,许向利,仵均祥,许建军. 昆虫学报, 2012(06)
- [10]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D]. 沈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