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职业的18-25岁大学生和成年人身体状况比较

不同职业的18-25岁大学生和成年人身体状况比较

一、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田倩倩[1](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褚昕宇[2](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王晶鸿[3](2021)在《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全民体质健康,政府颁布多项有关增强居民体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纲要,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逐步提高,居民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以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研究课题,以20-59周岁的定边县成年居民的体质现状为监测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针对参与体质监测的成年人进行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剖析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根据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综合评定其影响因素,旨在对定边县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也对类似地区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提高成年人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定边县成年居民身体形态上:在身高方面表现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身体高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体重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台阶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在身体素质上:反应时间、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立、握力、俯卧撑、纵跳、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等级上,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在身体形态指标上女性正常率要优于男性,在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纵跳指标上女性合格率优于男性。定边县男性居民在身高、台阶测试、握力、纵跳成绩要优于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定边县男性居民在闭眼单脚站立成绩不及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定边县女性居民在身高、体重、台阶测试成绩要优于陕西省女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影响定边县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因素中危险因素包括:工人职业、每天吸烟、吸烟,但不是每天吸、很少有压力;保护因素包括:自由职业者、公务员职业、硕士学历、每周喝酒少于1次及以下、睡眠时间在6-8小时、偶尔有压力、参加体育锻炼。

谭悦[4](2021)在《大学生肺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十四五”规划纲要延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健康的体魄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加强学生运动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也是健康中国的基石。针对大学生人群健康状况及体质做一系列调查研究,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运动行为势在必行。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校大学生肺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根据中医体质的“体质可调”理论,探寻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方法,通过肺功能测定客观性衡量中医体质差异性,以促进中医体质学说与多学科交融,同时探讨今后肺功能检测发展的多样化。研究对象为高校在校大学生,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为例,选取康复治疗系1-3年级学生,共计260人,通过问卷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使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获取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各类型得分,通过肺功能检查获取并记录研究对象肺功能相关指标,采用SPSS23.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年龄构成、吸烟情况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性(P<0.01),且男生年龄大于女生,男生抽烟率明显高于女生。2.中医体质分布排名从高到低:平和质(30.7%)>阳虚质(22.9%)>阴虚质(14.1%)>气郁质(9.8%)>气虚质(8.8%)>湿热质(6.3%)>血瘀质(3.9%)>痰湿质(2.4%)>特禀质(1.0%)3.气郁质、气虚质在体重偏轻人群中占比较多(P<0.05),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在超重人群中占比较多(P<0.05)。4.平和质中超重人群的中医体质得分显着高于体重偏轻人群的中医体质得分(P<0.001),体重正常人群的中医体质得分显着高于体重偏轻人群的中医体质得分(P<0.001)。偏颇质中男生的中医体质得分显着低于女生的中医体质得分(P<0.01)。5.男生的FVC、FEV1、PEF、PIF、FEF25%-75%、FEF25%-75%%Pred、IC、MVV、MVV%Pred显着高于女生(P<0.05)。6.超重人群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FET100%、IC、VE、FEF25%-75%、FEF25%-75%%Pred全部显着高于体重偏轻人群(P<0.05),体重正常人群的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FET100%、IC、VE、MVV%Pred显着高于体重偏轻人群(P<0.05)。7.平和质的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PIF、FEF25%-75%、FEF25%-75%%Pred、FET100%、IC、MVV、MVV%Pred显着高于偏颇质(P<0.05),且阳虚质的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FEF25%-75%、FEF25%-75%%Pred、IC显着低于平和质,阴虚质的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FET100%、IC、MVV、MVV%Pred显着低于平和质,气郁质的FEV1、PEF、PEF%Pred、FEF25%-75%、FEF25%-75%%Pred、FET100%、IC、MVV%Pred显着低于平和质,特禀质的PEF、FEF25%-75%%Pred、FET100%、MVV、MVV%Pred显着低于平和质。8.中医体质得分与平和质人群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FEF25%-75%、FEF25%-75%%Pred、FET100%、IC、VE、MVV、MVV%Pred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与偏颇质人群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PIF、FEF25%-75%、FEF25%-75%%Pred、FET100%、IC、MVV、MVV%Pred呈负相关关系(P<0.05)。9.中医体质得分对平和质人群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FEF25%-75%、FET100%、IC、VE、MVV存在非常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B>0,P<0.05),对偏颇质人群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red、FEF25%-75%、FET100%、IC、MVV、MVV%Pred存在非常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B<0,P<0.05)。结论:1.偏颇质中女生的体质偏颇倾向更明显,体质较男生差,且女生较男生通气储备功能较差。2.平和质中超重和体重正常人群的平和程度更高,体质更好,同时体重偏轻人群的肺功能较差。3.平和质肺功能较偏颇质更好,且在偏颇质中阴虚质、阳虚质、特禀质、气郁质人群的肺功能较差。4.平和质人群中医体质得分对肺功能存在非常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偏颇质人群中医体质得分对肺功能存在非常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可以通过中医体质及相应得分预测肺功能,未来通过今后的研究,可以在不具备条件的基层单位中通过中医体质测定进行肺功能预测,可逐渐扩展用于筛查和诊断早期肺部疾病。建议高校加强关注女生、体重偏轻群体,及中医体质为阴虚质、阳虚质、特禀质、气郁质人群,从饮食、情志、环境多方面考量调理体质,并进行肺功能监测和锻炼,可以更有效地增强高校大学生群体健康水平。

陈瑶[5](2021)在《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安徽省20-69岁人群体质现状、特征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人群体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提升该群体体质健康水平、进而改进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中安徽省采集的39803名20-6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年龄、性别、城乡进行划分。采用问卷调查法、指标测量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体质监控的数据收集,采用Excel 2016、SPSS 23.0软件进行定性及定量资料的分析,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体质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情况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87.23%,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其中60-69岁老年的体质达标率与全国相比差距最大,比全国总体水平低3.8个百分点。不同年龄间体质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95,P<0.001),两两比较显示:每两个年龄组间体质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35,P=0.972)。2.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超过95%的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村)没有发放体育锻炼补贴,超过全国总体百分比;超过70%的调查对象居住或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随着年龄增长,有活动场地、设施的人数百分比逐渐降低。3.体力活动情况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交通方式的比例增高(?2=2595.848,P<0.001);20-39岁组与40-59岁组工作均以轻体力活动作业为主,而60-69岁年龄组大多工作为重体力活动作业;各年龄组日常闲暇时活动均以无体力消耗为主的活动,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无体力活动的占比逐渐减少(?2=172.738,P<0.001)。总体上20-69人群工作时以轻体力活动为主,闲暇时以无体力消耗活动为主,表明20-69人群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现象。4.体育锻炼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体育锻炼人群的33.7%。各年龄组体育锻炼以中等强度为主,占比在50%以上;锻炼项目选择比较单一,各年龄组均以步行为主要锻炼项目;各年龄组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都是以娱乐消遣、体力活动增加为主要目的,主要障碍是“缺少时间”。5.安徽省居民体质不合格率及可能的原因三个年龄组“受教育程度”均与体质不合格率呈负相关;体育锻炼对20-39岁群体体质状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对40-69岁群体有影响;职业类型与体质不合格率相关;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40-69岁体质不合格率一直偏高,无职业人群20-69岁均处于体质不合格率偏高状态;随年龄增长,乡村体质不合格率不断上升,40-69岁明显高于城镇;不同年龄段,体质不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不同:20-39岁,体质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和职业类型;40-59岁主要为是否锻炼和城乡类型;60-69岁主要为是否坚持锻炼。结论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总体上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体质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不同。本研究结果提示后期分年龄段进行预防干预可能有效。此外,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体育”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值得被期待。

李泽华[6](2020)在《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上海张江科学城为例》文中指出青年白领人群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特性,使得不少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体育健身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这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面对青年白领日益增长的健康问题,科学健身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加强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科学健身的能力,使科学健身成为他们健身生活的组成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张江科学城聚集了大量青年白领人才,高度密集的园区空间布局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使科学城内青年白领处于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他们更需要通过健身来缓解压力和增进健康。通过研究了解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状况及特征,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提升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水平的策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了解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卡方分析和相关分析归纳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基本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处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为28.5%,相对较低,每周参加1-2次健身活动的青年白领最多,健身锻炼时间碎片化,以短时间中等强度的健身为主。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与上海市市民差异不大,偏爱付费体育健身场所和独自健身,体育消费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市民。(2)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对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尚存在一些健身知识误区,未婚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知识得分均值要高于已婚者。(3)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在掌握健身技能方面具有健身技能掌握单一,男性优于女性,年轻者优于年长者,高学历者优于低学历者的特点。科学健身行为方面,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健身自主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健身次数的青年白领在健身行为上存在差异。(4)与上海市普通市民一样,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健身参加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绝大多数青年白领都认识到健身活动的重要性,但“缺时间”和“惰性”是制约青年白领参加健身活动的最主要因素。(5)绝大多数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都认可参加健身活动带来的积极效果,但少部分青年白领对健身效果并不满意,不同健康状况和健身频次的青年白领在健身效果认同上存在差异。(6)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主观评价得分均值为69.1分,科学健身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不同健康状况、健身次数、健身消费水平和健身技能掌握的青年白领在科学健身素养主观评价上存在差异。(7)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张江科学城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主观评价的因素有年龄、月收入和婚姻状况。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提升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的三点建议:一是开展楼宇体育健身活动,发挥体育健身社交功能,二是丰富园区体育赛事,促进青年白领体育生活化,三是开发新兴体育项目,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体育健身服务。

杨阳[7](2020)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以A技术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们健康发展的方式之一,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也逐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作为社会“高知”群体的代表,对于体育锻炼行为的认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本文以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体育锻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深圳市一家世界500强的电子信息技术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基于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除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基本体育锻炼情况作调查研究外,还深度探讨了员工体育锻炼行为过程中的变化阶段、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体育锻炼规划、体育锻炼实施和体育锻炼监控等几个维度的行为特征。并以性别为分类标准,分析其不同性别员工的锻炼行为特征差异性和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最终根据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呈现年轻化、高学历水平、高工作强度、工作性质以静坐为主、身体亚健康状态和心理焦虑水平高,身体症状多以颈椎腰椎酸痛、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为主;心理焦虑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感到困惑和难以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2.从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整体呈现较高的水平。员工体育锻炼价值认知方面,男女员工普遍认为“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的差异性表现在,男性员工更倾向于“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工作疲劳”,女性员工则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更好的调节心理情绪”。体育锻炼规划方面,规划意识上,员工普遍认同“有必要制定长远的体育锻炼规划”但在“能够有意识的做好体育锻炼规划”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目标确立上,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普遍认为锻炼目标是为了“基本了解体育锻炼知识,掌握预防身体健康的方法”;计划制定上,员工能够有计划的利用闲暇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但“科学的利用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上,女性员工还处于较低水平。体育锻炼实施方面,锻炼时间分布上,男性和女性无明显的差异,选择最多的都是在晚上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时长上,员工每周可进行1-2次的体育锻炼活动,男性员工锻炼时长分布在30-60分钟,女性员工锻炼时长分布在30分钟以内,体育锻炼行为表现与员工的年龄、性别、学历水平、工作性质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性;锻炼内容上,员工普遍倾向于“锻炼时间较弹性的项目”“比较流行的项目”和“比较有趣的项目”,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的差异性表现在,男性员工还热衷于“集体锻炼的项目”和“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女性员工则喜欢选择“容易进行的锻炼项目”;锻炼场所选择上,员工主要以选择公共活动场所为主,女性员工选择收费场所的得分要高于男性,主要以健身房为主;锻炼方式上,员工普遍倾向于“参与部门每周组织的定期例行锻炼活动”和“加入相同兴趣爱好的运动群组,有计划的定期组织体育锻炼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以跑步、游泳、骑行和羽毛球为主。体育锻炼监控方面,员工在“运动前的心肺功能评定”和“运动后的运动疲劳程度的评测”水平较低,“运动中借助可穿戴设备进行心率监测,控制运动强度”处于中等水平,男性员工得分高于女性员工。3.不同锻炼阶段的员工受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和体质状况的影响,男性在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的人数均高于女性;年轻的员工在意向阶段高于年长的员工,但在准备阶段和有规律的行动阶段均少于年长的员工;静坐为主的员工在意向阶段的人数高于其他群体,但在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均低于轻度活动的员工;有病症的员工在前意向阶段人数较多,亚健康状况的员工在准备阶段的人数较多,很健康的员工在行动阶段的比例最多。妨碍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人因素一方面是工作强度和压力大导致员工没有精力和更多的可支配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导致很多员工不知道如何进行健康的体育锻炼而放弃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公司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场地的布局、公司领导的重视程度、体育组织机制状况是妨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针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年轻员工、女性群体、工作性质以静坐为主的员工、有病症的员工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类群体在意向阶段均表现出较高倾向性,说明这类群体有参与锻炼的意愿,如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体育锻炼行为改变。在组织引导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一些趣味性强,不受场地限制和锻炼时间比较弹性的运动项目;另外公司领导应该重视员工的体育锻炼价值,各部门积极组织每周例行体育活动,引导组织各类运动兴趣小组,提升企业运动氛围;加大资金投入为员工提供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锻炼场地的布局更贴近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更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和组织管理人员。

吕海龙[8](2020)在《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慢性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生命早期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家庭对下一代的健康、教育功能正面临着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的冲击。此情形下,积极、稳定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幼儿园情境下的幼儿体育活动、体质、体能展开,对家庭这一影响幼儿体育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家庭社会学视角,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概念做出界定,进而修订、编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及家庭性影响因素问卷并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对2409名城市家庭的幼儿父(母)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现状、特征和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继而,通过家庭中介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作用,以揭示其中的微观家庭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根据研究的逐步推进,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社会学视角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家庭为满足3-6岁幼儿健康成长、全面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价值观的制导下,以养成运动习惯为主并辅以一定体育消费所建立的幼儿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2)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在家庭、父母普遍重视且积极的行动下呈现出运动习惯的稳定性和家庭幼儿体育消费的敏感性,同时也呈现出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和造成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多源性;其整体发展水平虽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中的身体活动量仍然偏低,有待继续提高;根据运动习惯的养成度和体育消费规模的由低至高,可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形态分为:非习惯化、大众习惯化和结构化三种类型。(3)城市家庭结构-功能在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受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成了立体式的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型家庭结构更有利于形成结构化、高级形态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明显不利于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此时,家庭如具有部分代际支持则可对大众习惯化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起到保障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抵御父、母外出务工对幼儿健康带来的负面冲击;另外,在我国当前社会的家庭文化、父母角色扮演中,父亲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促进效果表现出明显大于母亲的趋势。(4)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表现为: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体育环境正向影响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体育环境—家庭社会资本—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更有利于保障大众习惯化类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5)家庭理论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具有正负效应的拮抗性、效应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家庭社会资本效应的核心性等特征;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体育环境3条外源性路径相互作用传递、形成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影响揭示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即: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广大家庭以其社会资本的核心作用并联合家庭体育环境的直接效应,共同抵御来自外部社会风险(工作-家庭冲突)对成员健康(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隐性负面冲击。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学前教育或公共服务机构可从完善幼儿体育政策、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的家庭效应以及构建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3个方面出发,以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

郭健[9](2020)在《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考察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不同条件会员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得出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健身训练前后健康体适能的变化情况;探究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搜集文献,总结前人研究,通过问卷对会员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通过测试法测试会员锻炼前后健康体适能的变化,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条件会员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体育生活方式和健康体适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性别会员在学习型、挑战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挑战型维度上,25岁及以下会员与其他年龄段会员均存在非常显着差异,26-35岁与36-45岁会员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健美型维度上,25岁及以下与其他所有年龄段会员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6-35岁与36-45岁和46岁及以上会员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社会型维度上,月收入9001-12000元与12000元以上会员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3001-6000元、6001-9000元均与12000元以上会员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健美型维度上,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的健身俱乐部会员与其他收入会员均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月收入3001-6000元、6001-9000元会员与9001-12000元、12000元以上的会员均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社会型维度上,5星级与4星级和3星级、3星级与2星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5星级和4星级与2星级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健美型维度上,5星级与2星级和3星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男性健康体适能前后测对比发现,在握力和坐位体前屈方面呈显着差异(P<0.05),在1min俯卧撑、肺活量和3min台阶试验指标上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女性在体重、BMI、1min仰卧起坐、肺活量、3min台阶试验和坐位体前屈几个指标上均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男性握力与愉悦型、挑战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1min俯卧撑与挑战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肺活量与愉悦型、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3min台阶试验与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坐位体前屈与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女性体重和BMI指数与愉悦型、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1min仰卧起坐与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肺活量与愉悦型、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3min台阶试验和坐位体前屈与愉悦型、挑战型、学习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研究结论:1.相较于女性会员,男性会员到健身俱乐部锻炼的目的更倾向于使健美身材健美,喜欢有挑战性的运动,并且希望学到更多关于锻炼的知识;年龄越小的会员越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和对自身身材的塑造;月收入偏高的人到健身俱乐部有很强的交友目的,以健美体形为目的的会员普遍集中在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星级越高的健身俱乐部会员,到健身俱乐部锻炼越倾向于交友,以健美为目的的会员主要集中在2星级和3星级健身俱乐部。2.男性健身俱乐部会员锻炼前后肌肉适能、心肺适能和柔韧适能有明显提高;女性健身俱乐部会员锻炼前后体成分、肌肉耐力、心肺适能和柔韧适能有明显提高。3.男性健身俱乐部会员力量适能与愉悦型、挑战型和健美型维度得分关系有密切关系,心肺适能主要与愉悦型、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得分有密切关系关系密切,柔韧适能主要与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得分有密切关系关系密切;女性健身俱乐部会员体成分与愉悦型、挑战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得分有密切关系关系密切,力量适能与健美型维度得分有密切关系关系密切,心肺适能和柔韧适能主要与愉悦型、挑战型、学习型、健康型和健美型维度得分有密切关系关系密切。

彭小红[10](2020)在《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饮食失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女大学生的超重率不断上升。目前,国内外学者就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对女性减脂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这两种运动方式都可起到减脂的作用,但在相同运动量下,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是否具有优势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在借鉴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的减脂效果进行更深入研究,为女大学生科学减脂、有效控制体重提供指导。研究目的:比较相同耗氧量下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对超重女大学生的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两种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的减脂效果。研究方法:60名超重(超重的标准:24≤BMI<27.9且包括BMI>27.9)女大学生,年龄在22-26岁之间,随机分为三组,H组、M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3天/周)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按以往的生活方式不进行运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方案借鉴Rognmo O等和Haifeng Zhang TKT等的训练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H组的运动方式为:在操场上进行85-95%最大心率(HRpeak)运动4分钟接50-60%(HRpeak)运动3分钟,重复4组,每次运动训练总时间为28分钟;通过哈佛台阶实验间接计算出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代入公式:Time spent in MICT=(60%of mean VO2peak of all subjects)× 3×3+(90%of mean VO2peak of all subjects)×4×4/Intensity of MICT(60%of mean VO2peak)计算出MICT组以60-70%HRpeak持续运动的时间为33分钟。两组均以50-60%HRpeak强度热身活动10分钟、整理活动5分钟。干预期间,受试者保持惯有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研究结果:(1)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体重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体重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干预后具有显着性关系(P=0.013<0.05),且H组的减重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和M组在运动干预后减脂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关系(P=0.000<0.001)。(2)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BMI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BMI都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在运动干预后没有显着性关系(P=0.274),但H组的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在干预后的BMI具有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M组则没有明显变化(P=0.549)。(3)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腰臀比指标上,H组与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腰臀比均没有显着性变化;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在运动干预后也没有显着性差异(P=0.089),但H组的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和M组的腰臀比均没有显着性关系。(4)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体脂率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体脂率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也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且H组的效果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H组和M组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关系(P=0.000<0.001)。研究结论:(1)12周相同耗氧量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减脂效果明显优于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这两种运动方式减脂效果都优于对照组。(2)12周相同耗氧量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与对照组之间的腰臀比变化不明显。

二、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3.心血管代谢风险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4.展望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5 身体成分
        1.6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3.分析与讨论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4.小结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问卷调查
        1.3.1 健康行为
        1.3.2 饮食习惯
        1.4 体力活动
        1.5 身体成分
        1.6 身体素质
        1.6.1 握力
        1.6.2 最大肺活量
        1.6.3 全身反应时
        1.6.4 坐位体前屈
        1.6.5 闭眼单脚站立
        1.6.6 最大摄氧量
        1.6.7 仰卧起坐
        1.6.8 立定跳远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9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3.分析与讨论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4.小结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4.小结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4.小结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五、健康行为量表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3)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社会发展需要
        1.1.2 我国居民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国民体质有待加强
        1.1.3 国民体质监测是我国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解释
        1.3.2 国内研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测量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总体状况
        3.1.1 身体形态
        3.1.2 身体机能
        3.1.3 身体素质
    3.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各指标评定
        3.2.1 身体形态指标评定
        3.2.2 身体机能指标评定
        3.2.3 身体素质指标评定
    3.3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3.1 定边县男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3.2 定边县女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4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的影响因素
        3.4.1 不同性别
        3.4.2 不同年龄
        3.4.3 不同职业
        3.4.4 不同学历
        3.4.5 不同吸烟情况
        3.4.6 饮酒情况
        3.4.7 不同睡眠时间成年人体质等级评价
        3.4.8 不同压力居民体质等级评价
        3.4.9 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情况
        3.4.10 不同交通方式
        3.4.11 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3.4.12 不同生活满意度
        3.4.13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4.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测量结果分析
        4.1.1 身体形态方面
        4.1.2 身体机能方面
        4.1.3 身体素质方面
    4.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综合评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职业特征
        4.2.2 学历特征
        4.2.3 吸烟
        4.2.4 饮酒
        4.2.5 睡眠时间
        4.2.6 体育锻炼
        4.2.7 压力程度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专家对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附件 2 欢迎您参加 2020 年国民体质监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大学生肺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肺功能的相关研究
        2.1.1 肺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2.1.2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2.2 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
        2.2.1 中医体质学说发展史
        2.2.2 中医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2.2.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3 肺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 实验过程
    3.1 中医体质问卷调查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改善
        3.1.2 中医体质判定
        3.1.3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
    3.2 肺功能检查
        3.2.1 检查前准备
        3.2.2 检查步骤
        3.2.3 检查安全性
    3.3 实验检查质量控制
        3.3.1 设备校准
        3.3.2 中医体质问卷调查质量控制
        3.3.3 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
4 实验结果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4.2 研究对象中医体质分布
        4.2.1 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分布
        4.2.2 不同BMI分组中医体质分布
        4.2.3 不同吸烟情况的中医体质分布
    4.3 中医体质得分比较
        4.3.1 平和质的中医体质得分比较
        4.3.2 偏颇质的中医体质得分比较
    4.4 肺功能比较
        4.4.1 不同性别的肺功能比较
        4.4.2 不同BMI组的肺功能比较
        4.4.3 不同吸烟情况的肺功能比较
        4.4.4 不同中医体质的肺功能比较
    4.5 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相关分析
        4.5.1 平和质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相关分析
        4.5.2 偏颇质质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相关分析
    4.6 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回归分析
        4.6.1 平和质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回归分析
        4.6.2 偏颇质肺功能与中医体质得分的回归分析
5 讨论与分析
    5.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5.2 中医体质结果分析
    5.3 肺功能结果分析
    5.4 中医体质得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附录2 高校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方法
        2.4.1 问卷调查方法
        2.4.2 指标测量方法
    2.5 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
        2.5.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2.5.2 测试阶段质量控制
        2.5.3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2.6 数据整理与分析
3.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分年龄组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
    3.3 分年龄组日常交通、工作状态和闲暇时体力活动
        3.3.1 日常交通方式的体力消耗
        3.3.2 工作时体力消耗
        3.3.3 闲暇时的体力活动情况
    3.4 分年龄组体育锻炼情况
        3.4.1 过去一年中是否参加过体育锻炼
        3.4.2 体育锻炼的频度(仅统计过去1 年中体育锻炼者)
        3.4.3 每次锻炼时长
        3.4.4 锻炼时身体感受
        3.4.5 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
        3.4.6 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3.4.7 影响体育锻炼的障碍
        3.4.8 分年龄组患病情况
    3.5 分年龄组体质指标
    3.6 研究对象“体质评级”
    3.7 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体质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7.1 20-39 岁年龄组
        3.7.2 40-59 岁年龄组
        3.7.3 60-69 岁年龄组
    3.8 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体质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8.1 20-39 岁年龄组
        3.8.2 40-59 岁年龄组
        3.8.3 60-69 岁年龄组
4.讨论
    4.1 安徽省体质监测合格得分情况
    4.2 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
    4.3 体力活动情况
    4.4 体育锻炼情况
    4.5 常见体育锻炼项目
    4.6 体育锻炼的原因与障碍
    4.7 研究对象体质评级情况
    4.8 安徽省居民体质不合格率及可能的原因
        4.8.1 年龄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2 性别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3 受教育程度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4 体育锻炼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5 职业类型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6 城乡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4.8.7 三个年龄组体质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4.9 研究不足及展望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附录
    一、本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成年人体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件

(6)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上海张江科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健身是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应对青年白领的健康问题加强科学健身素养的培养是关键
        1.1.3 建设上海全球着名体育城市和科创中心城市青年白领是重要目标人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青年白领
        2.1.2 科学健身素养
    2.2 有关科学健身素养研究
        2.2.1 科学健身方法研究
        2.2.2 科学健身素养现状研究
        2.2.3 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方法研究
    2.3 有关青年白领体育健身研究
        2.3.1 青年白领参与体育健身的理论研究
        2.3.2 青年白领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区域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数理统计法
        3.3.4 访谈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
        4.1.1 性别、户籍、婚姻情况
        4.1.2 年龄、学历、收入情况
        4.1.3 职业类别、从事行业情况
        4.1.4 健康状况自评情况
    4.2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特征分析
        4.2.1 青年白领健身参与特征分析
        4.2.2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知识特征分析
        4.2.3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行为与技能特征分析
        4.2.4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态度特征分析
        4.2.5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效果评价特征分析
        4.2.6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总体主观评价特征分析
    4.3 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Logistic回归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开展楼宇体育健身活动,发挥体育健身社交功能
        5.2.2 丰富园区体育赛事,促进青年白领体育生活化
        5.2.3 开发新兴体育项目,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体育健身服务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7)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以A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高新技术企业员工
        2.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
    (二)相关理论基础
        1.计划行为理论
        2.跨理论模型
    (三)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
        1.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研究
        2.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地访谈法
        4.数理统计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
        1.员工的年龄结构
        2.员工的学历水平
        3.员工的岗位类别、工作性质及其工作时长特点
        4.员工的身体症状及心理焦虑情况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体育锻炼行为基本特征
        1.员工体育锻炼阶段特征
        2.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价值认知特征
        3.员工体育锻炼行为规划特征
        4.员工体育锻炼行为实施特征
        5.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监控特征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员工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人口学变量因素分析
        2.妨碍员工体育锻炼行为个人因素特征分析
        3.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环境因素特征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致谢

(8)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问题的缘起
        2.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家庭社会学研究
        2.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研究
        3.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4.幼儿体育研究
        5.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6.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技术路线
        5.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发展水平良好
        1.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家庭幼儿体育消费意识敏感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平均水平良好
        3.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幼儿身体活动量偏低
    第二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水平分布的非均衡性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源性
        1.人口学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2.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3.家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4.幼儿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第二节 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影响
        1.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学科理论依据
        2.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ctic回归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3.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验证
        4.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关系
    第二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一元效应
    第三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中介效应
        1.中介模型假设的提出
        2.模型的检验
        3.讨论
    第四节 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调节中介效应
        1.模型假设的提出
        2.模型的检验
        3.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假设提出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3.初始结构模型验证及修正
    第二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路径及特征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内源性路径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外源性路径
        3.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微观家庭机制的特征——内、外源路径的互动特征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泛化——基于SEM的跨群组分析
        1.不同群组无参数限制模型的拟合优度检测
        2.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恒等性检验
        3.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
    第一节 与时俱进地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1.提倡建立良好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幼儿体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2.须考虑社会变迁下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冲击
        3.结合我国社会的家庭文化特征以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4.扶贫政策应对弱势、贫困家庭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保障有所覆盖
    第二节 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家庭效应
        1.提倡、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
        2.减少父母工作-家庭冲突的负面影响
        3.增强家庭社会资本
    第三节 构建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
        1.明确家庭在协同共育模式中的特征、作用、地位
        2.协同共育模式的构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附录1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2 问卷效度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3 预测试表格汇总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体育生活方式
        (二)健康体适能
        (三)健身俱乐部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三、研究内容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被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测试法
        (四)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不同条件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一)不同性别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
        (二)不同年龄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
        (三)不同收入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
        (四)不同星级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
    二、健身俱乐部会员健身训练前后健康体适能变化
    三、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变化相关关系研究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条件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分析
        (一)不同性别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结果分析
        (二)不同年龄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结果分析
        (三)不同收入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结果分析
        (四)不同星级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差异结果分析
    二、健身俱乐部会员训练前后健康体适能差异结果分析
    三、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变化相关关系结果分析
        (一)男性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相关关系结果分析
        (二)女性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相关关系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保障
        1.1.2 大学生的超重率逐年上升,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1.3 减脂相关理论研究亟需完善与丰富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运动强度
        2.1.2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T)
        2.1.3 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MICT)
        2.1.4 女大学生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1 关于大学生超重的现状研究
        2.2.2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减脂的研究
        2.2.3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减脂的研究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关于大学生超重的现状研究
        2.3.2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减脂的研究
        2.3.3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减脂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研究方案
    4.1 技术路线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假设
    4.4 实验设计
        4.4.1 准备阶段
        4.4.2 实施阶段
    4.5 实验安排
        4.5.1 实验时间、地点及频率
        4.5.2 实验实施及测试人员
        4.5.3 实验负荷控制
        4.5.4 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
        4.5.5 实验测试指标、仪器与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受试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5.2 第1周与第12周运动干预后H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
    5.3 第1周与第12周运动干预后M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
    5.4 第12周H组与第12周M组运动干预后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5.5 第12周运动干预后H组与C组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5.6 第12周运动干预后M组与C组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体重的影响
    6.2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BMI的影响
    6.3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腰臀比的影响
    6.4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体脂率的影响
    6.5 关于运动干预过程中部分流失人群的流失原因分析
    6.6 关于对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
        6.6.1 实验对象的招募过程
        6.6.2 实验方案的制定
        6.6.3 两种运动方式具体实施过程的效果分析
7 结论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大学生参与实验干预知情同意书
致谢

四、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D]. 王晶鸿. 延安大学, 2021(12)
  • [4]大学生肺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谭悦. 吉林体育学院, 2021(10)
  • [5]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D]. 陈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青年白领科学健身素养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上海张江科学城为例[D]. 李泽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7]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以A技术有限公司为例[D]. 杨阳.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D]. 吕海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MAX国际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研究[D]. 郭健.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D]. 彭小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不同职业的18-25岁大学生和成年人身体状况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