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类专业改进测量学教学方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萍,大布穷[1](2021)在《数字化背景下农林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培养农林类测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数字化背景下,针对农林类专业测量学教学课时少、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实验仪器脱节,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灵活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宽教学时间和空间,加强学习过程、实践能力考核,增强大家学习的紧迫性,提高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教学改革措施。
黄长军,周青山,曹元志[2](2021)在《专业认证和OBE理念下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对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专业认证和OBE理念,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层次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以及持续改进的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将"卓越工程师"与"注册测绘师"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高校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撑。
赵朋[3](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文中指出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文件精神,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先后有10届研究生毕业。如何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不断夯实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相关各部委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印发各类政策文件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但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在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必须不断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需要,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这一实践取向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开展系统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要想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做好,必须全面检测培养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质量评价工具是前提。在本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人访谈法。在文献、相关政策文本以及评价模型分析基础上,以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建立起结构维度,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四个要素出发,编制出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的系列问卷,并进行信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效度检验,使之达到测量学标准。在调查实施阶段,用编制好的系列问卷,分别调查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216人,校内管理者65人、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325人等不同主体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认识与看法,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证调查与访谈结果,再结合理性探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在上述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有效地提升升策略。针对质量评价在各个维度中所呈现的问题,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探讨质量文化、质量实施、质量保障以及质量评价等原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例如在质量文化这一层面上,由于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而衍生的质量观念落后,质量体系缺失,质量导向不足等诱因,使得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其次,在质量实施过程中,无法满足供给侧自身发展需要,造成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模式重形式,轻过程;课程配置重理论,轻实践;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等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影响到实施结果。再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保障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例如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等,这些都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缺失必然造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预设的程度。最后,现有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也是造成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诊断针对性不强,没有及时发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等都是导致不能科学、客观反映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如何切实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解决现有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联动性特征。根据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建构合理的培养模式体系,并坚定落实。首先,需要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提升质量文化氛围,诸如营造教育质量软环境,转变师生共生新观念,创新质量监管新模式等,具备良好的质量动力,是保障质量培养的前提。其次,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实践部分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一目标下,要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实现实践过程的联动,夯实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基础。再次,应该是强化以学生为导向的质量保障,包括优化学生选拔制度,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障持续性投入链等,做到保障有力,才能确保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最后是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在这一层面上,应该弱化行政部门干扰性政策,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使得对于培养质量有清晰的认识,做到随时调整改进,不断优化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
常鑫[4](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邓念武,金银龙,刘玉新,刘任莉[5](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根据新工科的要求更新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测量学"作为水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该文对测绘学这门古老而又快速发展的学科进行了分析;结合水利类专业的要求,在"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理念的支持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改革。该文结合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探讨了"测量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针对"测量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特点,研究了虚拟实验与实体实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方法。
李鹏,张晶,黄继锋,丁咚,曹立华[6](2019)在《面向非测绘类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对非测绘类专业的工程测量学课程与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传统测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海洋大学多个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测量学课程进行了相关的教学与实践改革,主要包括课程与教材名称、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实践教学环境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
刘亮[7](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刘雷[8](2018)在《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间”使我们不断深思教育与创新的内在紧密关系,对于研究生这个具有较高学科专业水平的群体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培养侧重点来划分,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两个不同的方面,本论文着重评价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当前,更多的文献研究相对集中在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系统的探讨。当前,相对于工商企业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我国偏重知识结构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知识、专利、科研等方面创新能力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质量低,科研创新不明显,知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产服务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衔接,产学研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准确、有效的评价,以针对性地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入探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推行“双一流”建设,使研究生教育由过去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欠缺是现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把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更新社会创新观念,深化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体制,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须加强社会调研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创新,改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为研究生教育创造开放创新的研究环境,建立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革新,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有效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首先,本论文从创新、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运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的成果,结合“双一流”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文献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归纳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并针对性的优选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其次,本论文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经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即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教育质量评价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创新知识技能、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能力、创新内部动机四个组成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成果能力。以此为理论基点,按照文献中对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提及频率次数的排序结果,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善和拓充,本论文确定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即:掌握创新知识能力、综合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过程能力、提升创新素质能力、产出创新成果能力。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关联性不显着的缺陷,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关注研究生掌握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过程能力对其最终创新能力的影响,契合了新时代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最后,设计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问卷,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不同地区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异现状,并就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理性的解析才能收悉客观、真实的结果,本论文通过严谨的评价研究,针对性地思索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路径。本论文认为,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划分是具科学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具合理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构建是有效和可行的。它能为全国不同地区高校改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张正勇,刘琳[9](2018)在《高校《测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总结当前非测绘类专业开设测量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材编制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尤其要尝试编制适合不同专业所需的测量学教材,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能力。
陈爱梅,李晓琳[10](2018)在《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林业院校现有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模式,结合非测绘类专业对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构建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体系的结构模式,授课内容体系按照"知识-技能-提升-应用"的基本思路,循序渐进,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较好的处理了课程中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和不同学科内容差别之间的关系,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满足我校不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工程类专业改进测量学教学方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类专业改进测量学教学方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背景下农林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
1.1 课时设置 |
1.2 教学内容 |
1.3 缺乏学习动力 |
2 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
2.1 教学内容更新 |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
2.3 教学方法 |
2.4 实践教学 |
2.5 学习成绩评价 |
3 结语 |
(2)专业认证和OBE理念下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OBE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二、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一)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
(二)基于OBE理念,构建面向学习产出的“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 |
(三)基于“学习产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
(四)基于“产出导向”和利益相关方调查,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 |
四、结束语 |
(3)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
(三)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四)现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四、研究目的、内容与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人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政策依据与评价模型分析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目标 |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教育情怀 |
(二)掌握厚重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
(三)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
(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
(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交际能力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性政策 |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整体性要求 |
(二)对培养方案、目标、规格质量方面的要求 |
(三)对招生与师资队伍的指导性政策 |
(四)对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指导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五)对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追踪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三、CIPP质量评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
(一)CIPP理论模式 |
(二)CIPP评价模式的特点 |
(三)CIPP模式适切性分析 |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问卷的编制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编制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目的 |
(二)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程序 |
(三)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维度的确定 |
(四)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初稿的形成 |
(五)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试测 |
(六)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正式施测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管理者卷的编制 |
(一)管理者卷编制的目的 |
(二)管理者卷编制的程序 |
(三)管理者卷维度的确定 |
(四)管理者卷初稿的形成 |
(五)管理者卷的试测 |
(六)管理者卷的正式施测 |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毕业生卷的编制 |
(一)毕业生卷编制的目的 |
(二)毕业生卷编制的程序 |
(三)毕业生卷维度的确定 |
(四)毕业生卷初稿的形成 |
(五)毕业生卷的试测 |
(六)毕业生卷的正式施测 |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调查样本选取 |
(一)教师样本的选取 |
(二)管理者样本的选取 |
(三)毕业生样本的选取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调查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现状调查 |
(二)管理者卷的现状调查 |
(三)毕业生卷的现状调查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广泛的参与 |
(二)培养数量激增与导师数量、培养设施发展不均衡 |
(三)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管理 |
(四)培养实际与教育实践目标间严重脱节 |
第四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 |
(一)质量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发展趋势 |
(二)质量体系缺失,无法实现预定目标 |
(三)质量导向不足,难以满足提升需要 |
二、质量实施无法满足利益方需求 |
(一)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
(二)课程配置重形式,轻过程 |
(三)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 |
三、质量保障资源共同体功能失效 |
(一)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 |
(二)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 |
(三)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 |
四、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 |
(一)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 |
(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
(三)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 |
第五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
一、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 |
(一)营造教育质量的软环境 |
(二)生成教育质量的新观念 |
(三)创新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
二、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 |
(一)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
(二)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 |
(三)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 |
三、强化以职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 |
(一)优化学生选拔制度,保输入 |
(二)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过程 |
(三)加强持续性投入链,保供给 |
四、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 |
(一)弱化政府的垄断性评价权 |
(二)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 |
(三)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状况调查系列问卷初稿 |
附录二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专家效度系列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工科背景下的“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改革 |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测量学”教学模式 |
(三)“虚实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方法研究 |
三、结语 |
(6)面向非测绘类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2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2.1 课程名称与教材名称的不一致 |
2.2 理论与实践教学尚未适应信息化测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3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现 |
3.1 课程名称与教材名称与国内高校接轨 |
3.2 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的修订与完善 |
3.3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进 |
3.4 实践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
3.5 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改进 |
4 结束语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概述 |
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 |
2.1.1 创新能力的内涵 |
2.1.2 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3 “双一流”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2.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 |
2.2.1 创新能力培养范畴 |
2.2.2 创新能力培养要素 |
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简介 |
2.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方法 |
2.4.1 动态综合评价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物元可拓评价法 |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 |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1.1 招生考试制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1.2 学科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2.1 课程设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2 实验课程和社会调研训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3 导师队伍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2.4 教育环境氛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3.1 科研实践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3.2 学位论文学术价值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
3.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 |
3.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验证 |
3.6.1 开放性调查访谈 |
3.6.2 问卷理论基础和结构 |
3.6.3 建立问卷初稿项目库 |
3.6.4 问卷项目与评分方法 |
3.6.5 问卷编制流程图 |
3.6.6 问卷测试方法 |
3.6.7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动态性原则 |
4.1.3 激励性原则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4.1.5 可比性原则 |
4.1.6 导向性原则 |
4.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4.2.1 导向功能 |
4.2.2 描述功能 |
4.2.3 评价功能 |
4.2.4 预测功能 |
4.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
4.3.1 发散阶段 |
4.3.2 收敛阶段 |
4.3.3 试验修订 |
4.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模型分析 |
4.4.1 设计思路 |
4.4.2 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4.4.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析 |
4.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
4.5.1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5.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5.3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 |
4.5.4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1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5.1.1 现状分析 |
5.1.2 比较分析 |
5.2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分析 |
5.3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及人数比较分析 |
5.3.1 总体特征 |
5.3.2 人数分布 |
5.3.3 差异比较 |
5.3.4 数据处理分析 |
5.4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分析 |
5.5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5.5.1 综合评价概况 |
5.5.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型 |
5.5.3 计算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思索 |
6.1 路径的含义与内涵 |
6.1.1 路径的含义 |
6.1.2 路径的内涵 |
6.2 基本路径 |
6.2.1 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理念 |
6.2.2 制定促进创新的教育制度体系 |
6.2.3 严格控制创新教育过程的实施 |
6.3 具体路径 |
6.3.1 强化实践创新过程能力的培养 |
6.3.2 改变研究生知识体系结构上的缺失 |
6.3.3 提高产出创新成果能力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
6.3.4 构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
6.3.5 建立结果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机制 |
6.3.6 完善创新培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列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专家评分表 |
附录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提及频率专家评分表 |
附录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项目专家评分表 |
附录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调查表 |
附录7: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分标准专家评分表 |
附录8: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排序打分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高校《测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少有针对性的非测绘类专业教材 |
(二) 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
(三) 课程开设时间与其他课程有冲突 |
二教学方法及模式革新 |
(一) 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改革 |
(二) 实践环节模式改革 |
(三) 编制新教材 |
三结语 |
(10)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 |
1.1 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2 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 |
1.3 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技术能力导向性 |
1.4 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
2 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
2.1 以学科需求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 |
2.2 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构建教学体系 |
3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体系的结构模式 |
4 新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 教学内容灵活设置, 模块化教学内容 |
4.2 教学方式多样化, 改进教学方法 |
4.3 教学实验实习目标定位和计划调整 |
4.4 改善教学条件, 适应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
5结语 |
四、工程类专业改进测量学教学方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背景下农林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魏丽萍,大布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12)
- [2]专业认证和OBE理念下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黄长军,周青山,曹元志. 大学教育, 2021(08)
- [3]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D]. 赵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工科背景下的“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J]. 邓念武,金银龙,刘玉新,刘任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1(05)
- [6]面向非测绘类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 李鹏,张晶,黄继锋,丁咚,曹立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01)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8]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刘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9]高校《测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J]. 张正勇,刘琳. 教育现代化, 2018(01)
- [10]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体系构建[J]. 陈爱梅,李晓琳. 价值工程,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