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温室增温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谢思萌,张庐陵[1](2022)在《我国南北地区温室类型和节能措施的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北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冬季和夏季最高和最低气温差异大,为了维持温室温度处于植物生长的适宜范围,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温室进行作物种植。通过查阅有关温室节能措施的文献并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南北地区温室保温和降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温室节能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主要采用主动式节能技术,北方地区主要采用主动和被动结合式节能技术。因此,基于调查温室种类及各类温室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探究思考,以期优化温室节能效果,提高温室利用率,以便温室得到更好的应用发展。
姚锦松[2](2021)在《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温室大棚温度控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存在化石能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温度不易掌控,燃烧不充分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进行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温控用能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备控制精准、能量转化率高、运行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以典型的日光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利用费用年值法和温室大棚试验参数收集的数据应用典型温室大棚温控措施中,并详细分析其综合效益,为温室大棚温控的电能替代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以燃料为指标对目前温室大棚广泛运用的温控措施进行归类,利用费用年值法对包括燃煤、燃气和电温控三种温控方式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燃煤火炉温控方式与燃气红外辐射温控方式,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电温控方式的费用年值最低,得出电温控方式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利用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温控方式进行试验,在不同温控布置情况下,研究全埋式处理和平放式处理所得到的温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温控效果要好于不进行处理的方案结果,全埋式效果要好于平放式的效果;在不同温控功率情况下,研究5 W/m2、10 W/m2、15 W/m2、20 W/m2不同单位面积功率的情况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单位面积功率的增加,温控的平均温度会逐渐增加,碳晶电热板的温控温度要好于发热电缆的温控温度,10 W/m2敷设时的效果最显着,表明其温控效果最好;进而又采用相同布置和功率的情况,研究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热工性能,得出碳晶电热板的温升速率优于发热电缆的温升速率,综上,最终得出以10 W/m2敷设功率全埋式处理的碳晶电热板的效果最佳,所得数据及方式为温室大棚效益分析提供依据。3.利用已得的10 W/m2敷设的碳晶电热板进行全埋式处理进行试验,通过典型的800 m2的日光温室大棚模型中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温控方式综合效益最佳,不仅可以更加精准进行温室大棚温度控制,减少农户的人力物力支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弃风弃光电能,降低碳排放,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最终分析综合效益,验证了温室大棚电能替代温控方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孙潜[3](2021)在《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光温室是满足冬季作物生产的重要农业设施,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冬季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少而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温室生产的能量来源,降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带来了巨大效益。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光照充足,是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理想区域之一。但是,往往也要面临冬季高寒风冽的气候问题。传统日光温室常采用保温被外覆盖方式进行温室保温,但是外保温被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保温被老化破损都会导致温室保温性下降,甚至受潮吸水而增大自重,对温室结构安全产生威胁。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不仅是温室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生产实践的重要保障。基于内蒙古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日光温室设计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农业课题组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优化了温室结构,针对性地设计出保温被内置式的内保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结构创新提供了依据,也驱使日光温室向着更加保温蓄热的方向发展优化,同时也能够缓解了内蒙古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所面临的燃眉之急。但是,基于传统日光温室基础上优化改进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在实践中也存在大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与内保温日光温室相配套的一些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为此,本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普通日光温室(NG)和内保温日光温室(IG)室内光照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内保温日光温室的采光特性。其次在前人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四种不同覆盖类型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即单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1)、双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2)、双膜双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3)、双膜双保温被覆盖薄型墙体温室(G4),明确了不同内保温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特性,以期为内蒙古高寒地区温室结构设计优化、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在不同天气条件及时空分布均有提高。晴天时(2015年1月10日),内保温日光温室平均太阳辐射较普通日光温室可提高9.7%~16.8%,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1.11%~16.89%,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9.82%~17.06%;而阴天时(2015年1月6日),平均太阳辐射可提高14.4%~17.7%,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5.22%~19.64%,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17.28%~17.51%。2)建立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模型R2在0.89~0.96之间,模拟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的精准度较高。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冬至日时,上午偏东方位温室透光率高于偏西方位,而下午则相反;不同方位温室内地面太阳辐射差异较小,主要是温室墙体获得最大太阳辐射的时间节点,正南方位出现于中午,偏西方位中午延后,偏东方位中午提前。全天地面和墙体太阳辐射累积总量正南方向最多,随方位角增大而减少,且相同方位温室之间的差异较小。3)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保温被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增加时,保温被越来越多地阻止了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尤其是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与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为0时(L=0m)相比,不同水平投影长度降低了墙体和地面太阳辐射日累积量11%~78.53%,不利于温室采光以及墙体蓄热。4)相比于其他三座温室,G3对于温室热环境的营造要更突出。连续一个月(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测试结果表明:夜间温度G1下降最快,G3下降最慢;连续晴好天气时(2017年1月11日9:00~1月14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0.5℃、12.4℃、13.1℃、11.9℃。连续不良天气时(2016年12月22日9:00~12月26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8.5℃、10.4℃、11.1℃、9.3℃。G1表现最差,G4表现次之,G2表现较好,G3表现最佳。5)连续一周(2017年1月1日~1月7日)的温室运行中,4座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均可达90%以上。土壤20 cm处平均温度G1、G2、G3、G4分别为13.7℃、16.8℃、17.5℃、14.2℃。6)4座温室墙体20 cm处温度变化最剧烈,晴天时(2017年1月2日9:00~1月3日9:00),G1、G2、G3、G4平均温度分别为13.4℃、16.3℃、17.4℃、11.9℃;阴天时,(2017年1月6日9:00~1月7日9:00),分别为10.9℃、12.9℃、14.2℃、10.8℃。晴天时G1、G2、G3墙体40 cm、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阴天时G1、G2、G3墙体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40 cm处仍然释放热量。7)G1、G2、G3、G4每平方米建造成本分别为284.7元、293.4元、317.7元、236.9元。G3热环境营造最好,但成本也最高;G4成本最低,热环境略好于G1,但墙体蓄热效果较差。
王冬菊[4](2021)在《太阳能用于日光温室植物根系增温的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日光温室是我国设施农业的主体,日光温室的正常生产对推进我国“菜篮子”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温是温室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温室冬季栽培中往往面临由土壤低温胁迫引起的低产出、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给农民收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地温成为温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温室加温中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始终无法摆脱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困扰,使得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是一种储量丰富、使用长久的清洁能源,但同时也具有不稳定、不连续的缺点,太阳能集热和土壤蓄热的互补应用可以弥补此不足,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试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太阳能土壤增温单循环和双循环系统对提升植物根系土壤温度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位于山东济南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单坡薄膜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采用稳态方法计算了两温室的采暖季总耗热量;利用Sketchup软件建立了两温室的三维简化模型,并运用TRNSYS软件搭建了两温室逐时热负荷计算模型,模拟了两温室全年动态热负荷。(2)对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为两种不同结构温室设计不同的土壤增温方案,其中,温室一采用双循环系统,温室二采用单循环系统;介绍了两种系统的结构及运行原理、设备选型、数据采集设置和系统自动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冬季晴日和阴雨日天气下的试验测试数据。(3)采用TRNSYS软件搭建了单循环和双循环两系统的仿真平台,通过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出两系统单位集热面积接收辐射量、单位集热面积的集热量、单位管长蓄热量、平均集热效率以及能耗等参数,分析过渡季土壤蓄热与采暖季土壤热利用一个周期(2019年9月25日~2020年3月8日)内系统的运行性能。(4)为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利用TRNSYS软件中优化程序GENOPT建立了集热器安装倾角和方位角的组合优化,并对优化前后两系统的单位集热面积的太阳辐射量和集热量进行对比分析。(5)为了研究温室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采用ICEM建立了三维水平直管土壤物理模型,通过ANSYS/FLUENT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2019年9月25日~2020年1月10日包含土壤蓄热和放热时段的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过渡季、冬季晴朗日和冬季雨雪日的土壤温度场变化情况,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6)综合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评价了单循环系统的加温效果,肯定了单循环系统对于防止低地温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了两系统的环境效益,指出系统对于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两结构温室的热负荷,分析了太阳能土壤增温单循环、双循环两系统的运行性能,从加温效果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系统的适用性,可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寒冷地区温室土壤加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陈维铅,李玉宏,薛仰全,李涛,蔺栓保[5](2021)在《酒泉戈壁日光温室增温防冻策略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戈壁日光温室为载体的戈壁农业,在酒泉大地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冬季冻害问题成为阻碍戈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酒泉地区气候条件,日光温室发展现状、传统保温措施,新型增温供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同轴心双套筒炉膛,分布式双循环散热系统的热风炉,为戈壁日光温室冬季供暖提供有效途径。
聂发辉,吴道,张佳杰,隆曦孜,汪楚乔[6](2020)在《厌氧发酵工程太阳能辅热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太阳能辅热技术、太阳能蓄热技术等在厌氧发酵工艺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太阳能辅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针对太阳能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太阳能辅热-蓄热联合技术可有效跨时段利用太阳能,利用相变蓄热技术可将蓄热量提高数倍以上,太阳能和厌氧发酵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其工程应用还需进一步发展。
岳骞[7](2018)在《基于文献统计和案例观测的农业温室气体计量及减排潜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可靠计量及技术减排潜力的合理评估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农业可持续生产及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基于野外原位观测和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构建,采用多尺度和多手段研究方法,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及其模型模拟方法,从农田生产和食物消费两个角度计量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野外调查、试验研究和文献分析构建不同农业活动的减排情景,为从农业生产到食物消费的减排策略和技术的选择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对中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的文献搜索,最终搜索到符合相应条件(包括施肥与不施肥对照下的N2O排放量)的文献104篇包括823个全国范围不同作物生长季N2O排放量的野外观测值,构建用于排放因子开发和模型模拟验证的农田N2O排放数据库。通过三种方法(即基于点位的排放因子的平均值、建立有截距的线性方程、建立没有截距的线性方程)开发了由氮素施用引起的N2O排放因子(N2OEF)。结果显示,玉米种植在黄淮海农业区N2OEF较高,水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较低,而小麦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较高。通过30%数据验证,基于点位的排放因子具有最低的根均方误差和绝对偏差,建立没有截距的线性方程的模拟效率表现最好且具有最高的决定系数R2(0.27),建立有截距的线性方程和IPCCEFs的N20评估值与实测值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准确性评价最好的方法(方法3),利用其不同区域的N2OEF,估算了 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中由氮肥引起的N2O排放总量。水稻、玉米和小麦种植过程的N2O排放总量分别是36.2GgN、33.0GgN和23.2GgN。三种方法的置信区间范围分别为水稻16.0%、玉米14.4%、小麦19.8%。2.基于建立的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数据库,将作物生长季N2O总排放量(kg N ha-1)与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种植管理因素相关联,建立了用于模拟作物生长季N2O累积排放量的多元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主要涉及的参数包括(按对N2O排放影响程度的从大到小顺序)肥料施用量、年平均温度、土壤粘粒含量、作物类型、氮肥投入与肥料类型的交互作用,模型决定系数为48%,根均方误差为5.5e-14 kgN ha-1,偏差为-1.6e-15 kgN ha-1。模型得出旱作作物N2O排放量比水田作物高,其中水稻与填闲作物种植表现出最低的单位面积N2O排放量。作物在有机肥施用下的N2O排放量低于无机肥施用下的排放。研究还构建用于模拟作物产量的线性模型,进一步分析单位产量N2O排放强度最低的优化施氮量,无机肥施氮量在100 kgN ha-1,有机肥施氮量范围100~190 kgN ha-1。基于此线性模型评估得出,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中的直接N2O排放量为:水稻27.3 Gg N、玉米37.2 Gg N和小麦29.2 Gg N。3.基于67篇文献包括425组作物生长季的单位面积N2O总排放量和283组作物籽粒产量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过程模型(DAYCENY和DNDC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建立,下称LRM)以及IPCC推荐排放因子法对我国农田N20排放量的模拟效果,并探讨模拟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机理过程模型DAYCENT与DNDC的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0和0.66。但t检验分析得出,两种过程模型模拟值对总体产量实测值呈显着差异,分别低估823和578 kg ha-1。DAYCENT与DNDC对低施氮量水平下的产量模拟效果较差。作物生长季N2O排放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决定系数分别为 0.14(DAYCENT)、0.14(DNDC)、0.23(LRM)和 0.15(IPCC)。虽然R2较低,但t检验只显示DNDC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明显差异,明显低估0.52 kg N2O-N ha-1。对于不同作物,LRM对水稻生长季N20排放量模拟效果最好;DAYCENT对小麦N2O排放模拟效果最佳。对于不同肥料类型,DAYCENT和LRM对于所有肥料类型(不施肥、有机肥、无机肥)下的N20排放模拟效果都较好,而DNDC与IPCC只在无机肥施用下模拟效果较好。机理模型对N2O日排放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在大多时间阶段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对于土壤水分发生较大变化时(大幅降水或排水等措施),N20模拟值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4.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出农产品生产数据库,结合生命周期评估和投入产出分析-碳足迹计量方法,综合评估我国农产品生产和食物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单位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即,碳足迹)最高的为肉类,平均可达6.21 kg CO2-eq kg-1;蔬菜生产碳足迹最低,平均为0.15 kg CO2-eq kg-1;其余农产品碳足迹如水果、豆类、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牛奶、经济作物和禽蛋分别为0.31、0.46、0.77、0.95、1.47、2.96和4.09 kg CO2-eqkg-1。农作物中水稻种植的甲烷排放和氮肥施用引起的排放占主导因素,比例为36%~93%;畜禽产品中饲料投入、肠道甲烷发酵和粪便处理三方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达总量的96%。蔬菜在露天种植管理模式下相比于大棚种植具有减排潜力,畜禽产品在大规模养殖下可实现减排。综合单位营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析,大豆是摄入蛋白质的低碳选择,小麦是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低碳选择。最后,评估出2013年我国农产品的单位人均生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912.5kg CO2-eq,远高于单位人均消费排放量水平379.6kg CO2-eq。原因可来自于农产品出口,食物耗损以及农产品他用等原因。5.采用漂浮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天然湿地(NW)和三种淡水人工养殖湿地(包括:自然湿地围栏集约养殖(EWIA),人为开垦集约养殖湿地(CWIA),人为开垦非集约养殖湿地(CWEA))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原位观测。结果显示,水产品养殖湿地的温室气体日排放变化规律不明显,受饲料投喂强度和时间的影响较大。三种人工养殖湿地(CWEA、CWIA、EWIA)的平均温室气体年排放通量分别为0.81、1.06和2.43 kg N2O-N ha-1,23.83、457.08和 1360.27 kg CH4-C ha-1,1321.32、1877.04 和2246.79kg CO2-C ha-1。湿地围垦集约型水产养殖的全球增温潜势(60.03 t CO2-eqha-1)比自然湿地系统(6.08t CO2-eqha-1)高约10倍。单位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介于1.21至5.30 kg CO2-eqkg-1;淡水养殖生产的N20和CH4排放因子的最高排放通量均来自湿地围垦集约型水产养殖,分别为0.34 gkg-1和0.19 g kg-1。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饲料投喂量、水质参数(NH4+-N浓度、NO3--N浓度)呈正相关。淡水养殖湿地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养殖强度也呈正相关关系,且其主要温室气体来源为CH4排放。6.基于国家统计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结合本研究开发的氧化亚氮排放因子和农产品的单位产量排放系数,分析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和食物消费结构对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意义。①建立农田生产管理优化情景,在保障2020年的粮食产量供应前提下,提高作物偏生产力且优化施肥的情景下N2O排放量减排潜力最高可达38%。对于相同施肥模式,高偏生产力情景下的减排潜力可达27%。在相同偏生产力水平下,70%无机+30%有机配施下的情景对比纯施无机肥,减排潜力约为14%。2020年粮食作物的N2O排放主要来自玉米种植,占44%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食物消费端的减排潜力,得出在外就餐的人均排放高于在家就餐;且在外就餐中湘菜的人均排放量最高,为3.68±0.55 kg CO2-eq capita-1 meal-1,粤菜排放量最低,为 2.4 4± 0.83 kg CO2-eq capita-1 meal-1。目前城镇居民在外与在家就餐的人均食物消费量都远高于国家推荐饮食量。肉食性食物的消耗量增加是引起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升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野外观测,数据库建立,经验模型开发与多模型对比,进一步更新以及完善我国农业温室气体计量的排放因子,也为国家农业温室气体计量提供更便捷准确的方法-经验线性模型;分析了食物生产与消费端的减排策略与潜力,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高效、低碳、科学生产的技术,为中国实现可持续低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途径。
鲍恩财[8](2018)在《装配式日光温室主动蓄热循环系统传热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原有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具有较好的蓄热效果,对改善室内夜间热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蓄热土壤蓄热量较小、传热风道传热效率较低、气流运动方式不合理之处,同时施工工艺复杂,制约了该类日光温室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根据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特点,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分别从蓄热体、传热体、气流运动方式3个方面分别进行传热特性的研究,进一步对不同结构主动蓄热日光温室进行性能测试,对其后墙总体传热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相变固化剂(PCC)掺入素土后,其抗压强度明显提高,且与PCC掺量呈正相关关系,以不同压实密度的素土为对照,测试得到8%及以上相变固化剂掺量的固化土(PCC+S)及密度为2.0 g/cm3的压实素土(S2.0)的平均抗压强度均超过了2.0 MPa,可用于建造日光温室墙体;由扫描电镜观测得到,PCC的加入使原有土壤颗粒间弱联结变成薄膜片状及针状胶结联结,也可以明显看到相变材料的结晶性状,从微观方面解释了相变固化土强度提高的内在因素和储能机理;经热物理参数测定和计算发现,8%PCC+S和S2.0均具有良好热工性能,适宜作为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材料;墙体微缩模型测试结果表明,8%PCC+S后墙的蓄、放热量分别为3 499.8、3 285.7 kJ,较S2.0后墙分别提高了13.6%和15.0%。(2)利用专制试验台测试了管道壁面密闭型和透气型两种类型共3种材质风道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钢筋网外缠绕土工布管道(SFG)的传热效果最好,其换热量约是镀锌铁皮管道(GI)的3.9倍、聚氯乙烯管道(PVC)的2.1倍,说明透气型风道的传热效果明显优于密闭型风道;通过CFD建立的3个传热风道计算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4%,进一步模拟发现聚氯乙烯半管(h-PVC)的传热效果较PVC好,素土风道(PS)中强夯实素土风道(SPS)的传热效果较弱夯实素土风道(WPS)好。(3)建立顶进顶出(W1)、侧进侧出(W2)、侧进顶出(W3)3种气流运动方式的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的CFD模型,W1的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3.4%,说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有较好的吻合度;模拟分析发现,W1、W2、W3在主动蓄热循环系统运行阶段的有效蓄热范围分别为700800、500600、600700 mm;距离进风口8 m处的截面平均风速分别为2.11、3.04、2.90 m/s,W1气流运动的阻力大,有利于风道内热空气与风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努赛尔特数分析结果也表明3座温室后墙的蓄热性能表现为W1的蓄热量最大,W3其次,W2最小。(4)对原有主动蓄热墙体日光温室(G1)和相变固化土主动蓄热墙体日光温室(G2)、模块装配式主动蓄热墙体日光温室(G3)进行冬季室内环境测试,连续31 d(2017-12-222018-01-21)的测试结果表明,3座温室的气温总体表现为G3略优于G2,均优于G1;G1、G2、G3在典型晴天(2017-12-31 9:00次日9:00)蓄热体厚度分别为700800、800900、700800 mm,在典型阴天(2018-01-14 9:00次日9:00)蓄热体厚度分别为300400、500600、500600 mm;番茄生长表现为G3最优、G2次之、G1最差;G1、G2、G3的每平方米造价分别为461.1、389.9、299.0元,G3的建筑成本下降显着。(5)对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的主、被动传热特性分别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晴天,G1、G2、G3主动循环蓄热系统的蓄热量分别为120.36、215.27、73.94 MJ,能效比K分别为15.48、49.83、20.77,故G2主动蓄热循环系统的蓄热量最大、节能效果最佳;典型晴天与典型阴天放热阶段,3座温室的主动蓄热循环系统的放热量均表现为G2最多。典型晴天,G1、G2、G3后墙被动蓄热量分别为280.58、412.06、415.56 MJ,整日的蓄热量比放热量分别多142.01、281.55、299.88 MJ,故G3墙体内部蓄热体温度最高;典型阴天,3座温室的放热量分别为63.57、46.91、40.27 MJ,放热量比蓄热量分别多51.36、29.05、3.44 MJ,故G3白天蓄热量最多、夜间放热量最少。典型晴天,3座温室主动蓄热循环系统蓄热贡献率分别为30.02%、34.32%、15.11%。本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主动蓄热日光温室较原有主动蓄热日光温室的蓄热性能好、且造价降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应用价值。
潘永地,姚益平,林建忠[9](2013)在《南方双层塑料大棚智能增温器的研制及试验》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大棚农业生产中的冻害防御能力,该文研制了用于南方塑料大棚冻害防御的温室大棚智能增温器,并实际试验了该增温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成本。该增温器以酒精作为燃料,以置于温室大棚内关键位置的温度传感器作为启动和关闭的信号源,能够根据棚内实际温度变化进行精确加温。在试验棚(增温器加热,长度和跨度为8m×40m的双层塑料大棚)和对照棚(不加热,长度和跨度为8m×40m的双层塑料大棚)进行了连续12d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夜间试验棚的温度比对照棚高2~3℃,维持此状态6h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仅为30元左右。该增温器具有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增温快速、使用环保的特点,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冻害防御工具。
贾俊香[10](2012)在《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碳收支估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蔬菜地复种指数高,以高度集约化种植和氮肥高量投入为特征,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研究以我国东南部集约化管理下具有四种不同轮作方式的菜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1月28日~2010年11月26日田间原位监测N2O、CH4与C02气体的排放通量与土壤剖面中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研究菜地中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土壤剖面分布、周转速率及影响因素;在作物季节时间尺度上估算菜地中生态系统净碳收支(NECB)与温室气体强度(GHGI);同时通过盆栽模拟研究方法,探讨生物黑炭对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大田试验处理设置包括裸地和四种轮作方式;四种轮作方式包括芹菜-空心菜-小白菜-苋菜,菜心-芹菜-空心菜-大青菜,苘蒿-空心菜-大青菜,芹菜-菜心-生菜-大青菜。试验结果如下:1.菜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集约化管理下蔬菜地N20排放以高排放通量为特征,苘蒿-空心菜-大青菜、芹菜-空心菜-小白菜-苋菜、菜心-芹菜-空心菜-大青菜、芹菜-菜心-生菜-大青菜与裸地的累积N20排放量分别为237.7kg N ha-1、137.2kgNha-1、100.9kgNha-1、56.4kg N ha-1与29.2kg N ha-1。除了芹菜-菜心-生菜-大青菜轮作外,其他三种蔬菜轮作的累积N20排放量均显着的高于裸地。菜地生态系统对CH4排放无显着影响,裸地、芹菜-空心菜-小白菜-苋菜、菜心-芹菜-空心菜-大青菜、苘蒿-空心菜-大青菜与芹菜-菜心-生菜-大青菜轮作中累积CH4排放量分别为9.0kg Cha-1、13.9kg C ha-1、18.8kg C ha-1、12.1kg C ha-1与16.1kg C ha-1.四种轮作菜地中N20排放系数为1.2%-5.0%,平均为2.6%。总氮肥施用与N20排放之间呈显着的直线相关关系,氮肥用量能解释N20排放变异的35.5%。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是影响N20排放的重要环境因子,而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浓度与N20排放通量间无显着相关关系。为准确估算国家N20收支清单,需要周年动态与多频次的监测N20排放通量。2.菜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剖面N2O、CH4与CO2的浓度、扩散通量与周转速率呈现较大的剖面层次空间变异性。土壤剖面中N20浓度在0-30cm范围内呈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30~50cm土层出现增减不一的变化趋势(与15~30cm相比)。30~50cm土层以输出N20为主,0~7cm土层以输入N20为主。0~50cm范围内,CH4浓度呈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30~50cm土层以输出CH4为主,0-15cm土层以输入cH4为主。土壤剖面中c02的浓度呈现上低下高的分布特征。15~50cm以输出C02为主,0~7cm土层以输入C02为主。氮肥施用与翻耕管理均影响着N20的土壤剖面分布,氮肥施用显着增加了土壤剖面中各土层的N20浓度,促进N20扩散通量,加速N20的周转速率,但施用氮肥对C02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影响不明显。与施肥相比,翻耕措施对C02的浓度分布、扩散通量与周转速率影响更大。与N20与C02相比,肥料施用与耕翻措施对CH4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与周转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3.在作物季节时间尺度上,四种蔬菜轮作菜地的NECB与土壤有机碳变化量(δSOC)均表现为固碳效应。四种蔬菜轮作的6SOC为0.01~0.40t C ha-1。施用有机肥是增加菜地中碳库的重要措施。不同蔬菜轮作间与同一轮作中不同蔬菜间的综合温室效应(GWP)、净温室效应(net GWP)、GHGI以及计入农田管理与化学品投入碳排放的相应指标mGWP、net mGWP与mGHGI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四种蔬菜轮作的mGWP、net GWP与net mGWP分别为36~131Mg CO2eq. ha-1,26~109Mg CO2eq. ha-1,35~129Mg CO2eq. ha-1; GHGI与mGHG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42kgCO2equiv. kg-1veg与0.22~0.49kg CO2equiv. kg-1veg.。N2O排放引起的GWP主导了mGWP、net GWP、net mGWP、GHGI与mGHGI的变化。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与采取合理的菜地管理是减缓菜地综合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4.2011年3月3日~6月11日采集菜地土壤进行户外盆栽菜心和苋菜2季蔬菜的试验,研究施用生物黑炭对菜地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试验设置8个处理,包括CK,不施肥,种植蔬菜和7个等氮量(400kg N ha-1)的处理,分别为Urea(施用尿素)、UM1(尿素与有机肥组合1)、UM2(尿素与有机肥组合2)、UB1(尿素与黑炭水平1)、UB2(尿素与黑炭水平2)、UM1B(尿素与有机肥组合1同时施用黑炭)、UM2B(尿素与有机肥组合2同时施用黑炭)。试验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处理UB1、UB2、UMlB与UM2B显着降低N20排放量达77%~86%,UM1与UM2对N20排放的影响无显着不同。黑炭添加或有机肥施用对CH4排放无显着影响。UMlB与UM2B处理中蔬菜总产量分别比尿素、UM1/UM2与UB1/UB2勺产量平均高32%、48%与28%。添加黑炭处理的N20-N排放系数为0.4%~0.7%,而无添加黑炭处理为2.5%~3.2%。最佳黑炭施用量为30Mg ha-1,施用黑炭能在不降低蔬菜产量的基础上显着减少N20排放。因此,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收支估算值得深入研究;同时如何减缓菜地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都是有益的探索。
二、大棚温室增温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温室增温燃料(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南北地区温室类型和节能措施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温室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 |
1.1 国外温室节能研究现状 |
1.2 国内温室节能研究现状 |
1.2.1 南北地区温室类型差异。 |
1.2.2 南北地区温室保温措施差异。 |
2 北方地区节能措施 |
2.1 优化结构设计 |
2.2 采用供暖设备 |
2.3 运用新型材料 |
2.4 综合保温技术 |
3 南方地区节能措施 |
3.1 自然通风设计 |
3.2 遮阳降温技术 |
3.3 机械通风设备 |
3.4 综合降温系统 |
4 结论与讨论 |
(2)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大棚研究现状 |
1.2.2 温室大棚温控的研究现状 |
1.2.3 电能替代研究现状 |
1.2.4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现状 |
1.2.5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6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的效益分析研究现状 |
1.2.7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室大棚的分类和温控用能方式 |
2.1 温室大棚的分类 |
2.1.1 中小拱棚 |
2.1.2 塑料大棚 |
2.1.3 日光温室 |
2.1.4 连栋温室 |
2.2 温室大棚的温控方式 |
2.2.1 燃煤温控方式 |
2.2.2 燃气温控方式 |
2.2.3 电能替代温控方式 |
2.2.4 附加手段温控方式 |
2.3 不同温控方式的用能综合效益评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费用年值法的温控用能方式经济性分析 |
3.1 费用年值法 |
3.2 温控的用能方式经济性分析 |
3.2.1 设备投资费用 |
3.2.2 设备运行费用 |
3.3 温控的用能方式经济性模型验证 |
3.3.1 不同用能方式的设备投资费用 |
3.3.2 不同用能方式的设备运行费用 |
3.3.3 不同用能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室大棚电能替代方式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
4.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布置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
4.1.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与槽式栽培槽 |
4.1.2 布置设定方案 |
4.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功率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
4.2.1 碳晶电热板与发热电缆的布置 |
4.2.2 功率设定方案 |
4.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热工性能对温控的影响分析 |
4.3.1 碳晶电热板和发热电缆的布置与功率 |
4.3.2 热工性能设定方案 |
4.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
5.1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经济效益分析 |
5.2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环境效益分析 |
5.2.1 温室大棚的参数模型 |
5.2.2 温控负荷计算 |
5.2.3 环境效益费用年值分析 |
5.3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社会效益分析 |
5.3.1 支撑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
5.3.2 推进相关政策落实 |
5.3.3 更加贴近农户需求 |
5.3.4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
5.4 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
5.4.1 层次分析法 |
5.4.2 权重系数确定 |
5.4.3 综合效益费用年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状况 |
1.1.2 日光温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要求 |
1.2 研究状况 |
1.2.1 日光温室结构合理性及优化研究 |
1.2.2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及理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方法 |
2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2.1.2 试验项目 |
2.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 |
2.2.1 模型概述与简化 |
2.2.2 模型建立 |
2.3 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 |
2.3.1 评价指标 |
2.3.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内保温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照度分布规律分析 |
2.4.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
2.4.3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3 内保温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3.1.2 试验方法及项目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温室太阳辐射对比 |
3.2.2 不同温室气温对比 |
3.2.3 不同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对比 |
3.2.4 不同温室土壤温度对比 |
3.2.5 不同温室墙体温度对比 |
3.2.6 不同温室建造成本对比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4.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太阳能用于日光温室植物根系增温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日光温室构造及热负荷特性 |
2.1 温室概况 |
2.2 温室大棚稳态热负荷计算 |
2.2.1 温室大棚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2.2.2 温室大棚热负荷构成 |
2.2.3 温室大棚稳态热负荷计算 |
2.3 温室大棚热负荷动态模拟 |
2.3.1 TRNSYS介绍 |
2.3.2 热负荷仿真模型 |
2.3.3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的试验研究 |
3.1 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 |
3.2 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的设计 |
3.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用与安装 |
3.2.2 地下蓄热水箱的选择 |
3.2.3 水平加热管的设计 |
3.2.4 循环水泵的选择 |
3.2.5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3.2.6 系统控制方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的仿真模拟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 |
4.1.2 地埋蓄热水箱数学模型 |
4.1.3 水平加热管模型建立 |
4.1.4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4.2 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2.1 仿真部件 |
4.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仿真模型验证 |
4.4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4.4.1 逐时模拟结果分析 |
4.4.2 逐月模拟结果分析 |
4.4.3 典型日模拟结果分析 |
4.5 集热器倾角方位角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温模拟与增温系统适用性分析 |
5.1 ANSYS/FLUENT简介 |
5.2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5.2.1 水平加热管及土壤物理模型 |
5.2.2 模型网格划分 |
5.2.3 水平加热管数学模型 |
5.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5.3.1 模型边界条件 |
5.3.2 模型初始条件 |
5.3.3 参数设置及求解算法 |
5.4 模拟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
5.4.1 过渡季节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2 冬季晴天典型日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3 冬季雨雪天气典型日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 寒冷地区太阳能土壤增温系统适用性分析 |
5.5.1 加温效果分析 |
5.5.2 环境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酒泉戈壁日光温室增温防冻策略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酒泉戈壁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
3 戈壁日光温室冻害问题分析 |
4 日光温室增温防冻技术 |
4.1 管理保温 |
4.2 传统保温措施 |
4.3 新型保温措施 |
5 生物质热风炉 |
6 展望 |
(6)厌氧发酵工程太阳能辅热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厌氧发酵增温技术 |
1.1 被动式增温技术 |
1.2 主动式增温技术 |
1.2.1 电加热 |
1.2.2 燃煤热水锅炉加热 |
1.2.3 沼气锅炉加热 |
1.2.4 沼气发电余热加热 |
1.2.5 地源热泵 |
2 太阳能辅热技术 |
2.1 被动式太阳能增温技术 |
2.2 主动式太阳能增温技术 |
2.2.1 太阳池增温系统 |
2.2.2 太阳能集热器增温系统 |
2.2.2.1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FPSC)增温系统 |
2.2.2.2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GVTSC)增温系统 |
2.2.3 太阳能与其他技术组合系统 |
2.2.3.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温室增温系统 |
2.2.3.2 太阳能+热泵增温系统 |
2.2.3.3 太阳能+生物质锅炉增温系统 |
2.2.3.4 太阳能+沼气锅炉增温系统 |
2.2.3.5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发电余热增温系统 |
2.3 太阳能蓄热技术 |
3 结语与展望 |
(7)基于文献统计和案例观测的农业温室气体计量及减排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 |
1.2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计量与减排 |
1.3 农业温室气体的观测与计量 |
1.3.1 温室气体观测计量 |
1.3.2 数学统计分析法—排放因子建立 |
1.3.3 过程机理模型 |
1.3.4 碳足迹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氧化亚氮排放因子筛选计量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排放因子建立方法 |
2.2.3 排放因子方法验证 |
2.2.4 由施氮引起的N_2O排放空间化与数据来源 |
2.2.5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条件下N_2O排放因子 |
2.3.2 不同方法的验证 |
2.3.3 N_2O空间排放格局 |
2.4 讨论 |
2.4.1 N_2O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 |
2.4.2 方法选择对排放因子的影响 |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多模型模拟对比 |
3.1 引言 |
3.2 氧化亚氮排放模型的建立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氧化亚氮排放的模型应用对比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4 小结 第四章 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方法介绍 |
4.2.2 数据来源 |
4.2.3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主要农产品生产排放 |
4.3.2 不同农产品种类的排放来源贡献 |
4.3.3 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差异 |
4.3.4 食物生产与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 |
4.4 讨论 |
4.4.1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4.4.2 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与潜力 |
4.5 小结 第五章 淡水养殖水产品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说明 |
5.2.2 温室气体观测 |
5.2.3 温室气体统计分析 |
5.2.4 其它样品采集与分析 |
5.2.5 数据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温室气体日变化特征 |
5.3.2 温室气体季节变化特征 |
5.3.3 环境因素 |
5.4 讨论 |
5.4.1 不同养殖湿地类型温室气体排放 |
5.4.2 人为管理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
5.4.3 不确定性分析 |
5.5 小结 第六章 农业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潜力评估 |
6.1 引言 |
6.2 2020年的农田N_2O排放情景分析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6.3 居民饮食结构的减排潜力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 |
6.3.3 讨论 |
6.4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全文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着 |
(8)装配式日光温室主动蓄热循环系统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1.2 日光温室发展概况 |
1.1.3 论文研究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 日光温室墙体结构 |
1.3.1 结构形式 |
1.3.2 建造材料 |
1.3.3 创新性结构与材料 |
1.4 日光温室蓄热技术 |
1.4.1 主动采光蓄热 |
1.4.2 空气循环蓄热 |
1.4.3 水循环蓄热 |
1.4.4 相变材料蓄热 |
1.4.5 卵石蓄热 |
1.4.6 热泵蓄热 |
1.4.7 联合方式蓄热 |
1.5 主动蓄热墙体装配式设计原则 |
1.5.1 保温设计原则 |
1.5.2 蓄热设计原则 |
1.5.3 现代化设计原则 |
1.5.4 低成本设计原则 |
1.6 日光温室热环境研究方法 |
1.6.1 理论分析 |
1.6.2 软件模拟 |
1.6.3 试验分析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8.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蓄热素土性能测试及蓄热量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抗压强度分析 |
2.2.2 热物理参数分析 |
2.2.3 相变固化土固化机理分析 |
2.2.4 微缩模型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第三章 传热风道性能试验及蓄热土壤温度场CFD模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风道传热试验台设计 |
3.1.2 传热风道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试验台测试结果 |
3.2.1 风道传热量计算 |
3.2.2 风道传热范围分析 |
3.3 蓄热土壤温度场CFD模拟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控制方程 |
3.3.3 几何模型 |
3.3.4 边界条件 |
3.3.5 模拟结果验证 |
3.3.6 数值模拟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气流运动方式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后墙传热CFD模拟 |
4.1 不同气流运动方式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后墙传热模型 |
4.1.1 物理模型 |
4.1.2 模型假设 |
4.1.3 控制方程 |
4.1.4 几何模型 |
4.2 边界条件与计算参数 |
4.2.1 供试温室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4 边界条件 |
4.2.5 计算参数 |
4.3 模型验证及分析 |
4.3.1 模型验证 |
4.3.2 后墙温度场模拟 |
4.3.3 后墙气流场模拟 |
4.3.4 对流换热强度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第五章 装配式主动蓄热墙体日光温室性能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温室结构 |
5.1.2 主动蓄热循环系统 |
5.1.3 施工工艺 |
5.1.4 测试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温室内外光照强度对比分析 |
5.2.2 温室内外气温对比分析 |
5.2.3 温室后墙温度对比分析 |
5.2.4 番茄生理指标对比分析 |
5.2.5 经济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第六章 装配式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传热特性研究 |
6.1 主动蓄热循环系统传热原理 |
6.1.1 传热原理 |
6.1.2 气流运动过程 |
6.1.3 气流运动轨迹 |
6.2 主动蓄热循环系统传热特性 |
6.2.1 气流场分析 |
6.2.2 进出口温度分析 |
6.2.3 传热效率分析 |
6.3 墙体被动传热特性分析 |
6.3.1 热流密度分析 |
6.3.2 传热效率分析 |
6.4 传热贡献率分析 |
6.4.1 传热贡献率 |
6.4.2 总蓄放热效率 |
6.5 讨论 |
6.6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
(9)南方双层塑料大棚智能增温器的研制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温室大棚智能增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 增温器结构 |
1.2 主要参数确定 |
1.3 增温器工作原理 |
1.4 增温器的使用流程 |
2 试验方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天气下增温器加热效果 |
3.1.1 阴天 |
3.1.2 雨天 |
3.1.3 多云 |
3.1.4 晴天 |
3.2 不同处理中作物的表现差异及成本分析 |
3.3 运行安全性 |
4 结论与讨论 |
(10)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碳收支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1.2 菜地土壤剖面中温室气体研究进展 |
1.2.1 菜地土壤剖面中N_2O研究进展 |
1.2.2 菜地土壤剖面中CH_4研究进展 |
1.2.3 菜地土壤剖面中CO_2研究进展 |
1.3 净生态系统碳收支、综合温室效应、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强度研究进展 |
1.3.1 菜地净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进展 |
1.3.2 菜地综合温室效应、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强度研究进展 |
1.4 生物黑炭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1.5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大田试验 |
2.2 土壤剖面温室气体分布特征与周转规律研究试验方法 |
2.2.1 土壤剖面气体样品的采集 |
2.2.2 土壤剖面气体扩散通量和周转速率的计算方法 |
2.3 菜地生态系统净碳收支(NECB)与温室气体强度(GHGI)估算 |
2.3.1 净生态系统碳收支(NECB)估算 |
2.3.2 农事操作(Eo)与农业化学物质(Ei)投入引起的碳排放 |
2.3.3 菜地中mGWP、net GWP、net mGWP、GHGI与mGHGI估算方法 |
2.4 盆栽试验 |
2.5 数据采集 |
2.5.1 气体样品的采集、测定与排放通量计算 |
2.5.2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硝态氮与铵态氮测定 |
2.5.3 蔬菜产量、肥料用量、农药用量记载 |
2.5.4 N_2O-N直接排放系数估算 |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 |
3.1 菜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 |
3.1.1 菜地N_2O排放通量动态变化 |
3.1.2 菜地N_2O平均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 |
3.2 菜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 |
3.2.1 菜地CH_4排放通量动态变化 |
3.2.2 菜地CH_4平均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 |
3.3 菜地N_2O排放系数以及氮肥施用与N_2O排放的关系 |
3.4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硝态氮与铵态氮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4.1 菜地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矿物质氮动态变化 |
3.4.2 土壤温度、湿度与矿物质氮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氮肥施用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5.2 前茬残留氮肥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5.3 蔬菜轮作方式对N_2O排放系数的影响 |
3.5.4 菜地CH_4排放 |
3.6 小结 第四章 菜地土壤剖面温室气体分布特征与周转规律研究 |
4.1 菜地土壤剖面N_2O分布特征、扩散通量与周转速率 |
4.1.1 菜地土壤剖面N_2O浓度变化 |
4.1.2 菜地土壤剖面N_2O扩散通量变化 |
4.1.3 菜地土壤剖面N_2O周转速率 |
4.2 菜地土壤剖面CH_4分布特征、扩散通量与周转速率 |
4.2.1 菜地土壤剖面CH_4浓度变化 |
4.2.2 菜地土壤剖面CH_4扩散通量变化 |
4.2.3 菜地土壤剖面CH_4周转速率 |
4.3 菜地土壤剖面CO_2分布特征、扩散通量与周转速率 |
4.3.1 菜地土壤剖面CO_2浓度变化 |
4.3.2 菜地土壤剖面CO_2扩散通量变化 |
4.3.3 菜地土壤剖面CO_2周转速率 |
4.4 讨论 |
4.4.1 菜地土壤剖面N_2O |
4.4.2 菜地土壤剖面CH_4 |
4.4.3 菜地土壤剖面CO_2 |
4.5 小结 第五章 菜地生态系统NECB与GHGI估算研究 |
5.1 蔬菜轮作中生态系统呼吸与蔬菜产量 |
5.2 蔬菜轮作中EO与EI引起的碳排放 |
5.3 蔬菜轮作中NECB与△SOC |
5.4 蔬菜轮作中MGWP、NETGWP、NETMGWPs、GHGI与MGHGI变化 |
5.5 讨论 |
5.5.1 蔬菜轮作体系中NECB与SOC积累 |
5.5.2 蔬菜轮作的mGWP、net GWP、net mGWP、GHGI与mGHGI |
5.5.3 农业管理措施对集约化蔬菜生产GWP的影响 |
5.6 小结 第六章 生物黑炭对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效果 |
6.1 N_2O与CH_4排放通量、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的动态变化 |
6.2 累积N_2O与CH_4排放量 |
6.3 蔬菜产量与N_2O-N排放系数 |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 |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大棚温室增温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南北地区温室类型和节能措施的差异研究[J]. 谢思萌,张庐陵. 现代园艺, 2022(01)
- [2]温室大棚温控电能替代研究[D]. 姚锦松.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D]. 孙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太阳能用于日光温室植物根系增温的适用性研究[D]. 王冬菊.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5]酒泉戈壁日光温室增温防冻策略解析[J]. 陈维铅,李玉宏,薛仰全,李涛,蔺栓保. 甘肃科技, 2021(07)
- [6]厌氧发酵工程太阳能辅热技术研究进展[J]. 聂发辉,吴道,张佳杰,隆曦孜,汪楚乔. 应用化工, 2020(07)
- [7]基于文献统计和案例观测的农业温室气体计量及减排潜力评估[D]. 岳骞.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8]装配式日光温室主动蓄热循环系统传热特性研究[D]. 鲍恩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9]南方双层塑料大棚智能增温器的研制及试验[J]. 潘永地,姚益平,林建忠.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8)
- [10]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碳收支估算研究[D]. 贾俊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