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原蛋白酶解物的降压作用及生物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晴[1](2020)在《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畜禽养殖、生产及消费大国,由于长久以来的观念问题及对畜禽骨营养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除去可直接食用的部分(如排骨、腔骨)外,剩余的绝大部分骨头利用率较低、加工技术适应性不高及产业化困难等问题,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骨骼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以蒸汽爆破作为植物性原料处理方式的报道已经很多,而将其应用于动物骨骼的加工及处理方式还鲜有报道。采用蒸汽爆破液化牛骨技术,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降低了能耗,同时,还能利用畜禽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畜禽粪便与落叶等废弃物资源,经厌氧发酵所产沼气对蒸汽发生器进行供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本课题以牛股骨骨干为原料,对其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热力计算结果,设计沼气蒸汽发生器,并与爆破装置进行耦合匹配,搭建了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完成了牛骨液化的相关实验,研究了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并对牛骨液化工艺及脱脂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蒸汽爆破法制备了超微牛骨汤粉及生物羟基磷灰石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以期为牛骨的高值化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工艺条件参考;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以及成本核算,并与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瞬时弹射式爆破装置的特点,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升压(渗透)阶段、维持压力(蒸煮)阶段以及泄压(爆破)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传质模型。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过程中的有效能耗占比64.72%,无效能耗占比35.28%;其中加热骨料所需热量占比46.38%,为有效能耗。在能量传递模型的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传质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存在的传质现象,分析了各阶段的水分变化情况;验证实验显示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的传热量与水分变化的相关计算。2.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液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牛骨液中矿物质含量随着液化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P<0.05),而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钙离子的溶解度随着牛骨液化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效果显着(P<0.05);牛骨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2 MPa(217.3℃),保压874 s,此时的液化率为84.63%。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液化率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蒸汽爆破技术可强力破坏牛骨结构,使有机物有效析出并溶于水中,从而达到液化的效果。3.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去脂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实现牛骨去脂最大化为目标,对牛骨去脂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牛骨硬度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增大压力及延长保压时间更有利于牛骨的软化及碎化。蒸汽爆破后的牛骨渣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其粒径分布逐渐集中,平均粒度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与保压时间的增长,牛骨的红外吸收光谱愈发趋近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红外光谱图。牛骨中的有机相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等,随着蒸汽爆破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长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牛骨中的矿物质含量显着提高(P<0.05)。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去脂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4 MPa(221.9℃),保压785 s,此时的脂肪含量为0.075%。蒸汽爆破可用于牛骨脱脂,效果明显。4.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采用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牛骨汤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牛骨汤粉颗粒形状较为规则,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7.52μm,远小于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牛骨汤粉粒径;超微牛骨汤粉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为54.21 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8.36%;持水力在水浴50 min后可达1.36%;蛋白质溶解度和消化率相对较高,分别可达89.23%及55.14%;其钙离子的释放率也相对较高,可达62.64 mg/g。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骨粉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极佳,易于被人体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5.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高温蒸煮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及商业样品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后的样品则呈现破碎状且其破碎的趋势深入内部;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在三种样品中结晶度最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为A&B型碳酸羟基磷灰石。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远高于化学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并且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因此,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用作生物材料很有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6.建立了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并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牛骨加工工艺的能量流动分布,计算了两者的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影响加工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系统地对两种工艺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能耗小,加工时间短等优势;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成本估算结果低于高温蒸煮工艺,主要原因是其工艺流程简单且能耗低,且副产品剩余价值高;牛骨蒸汽爆破工艺采用沼气燃烧器供能,与畜禽养殖屠宰场的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因此,牛骨蒸汽爆破液化工艺优于高温蒸煮工艺。
徐欣如[2](2019)在《牛骨素呈味肽和功能性分析及Maillard反应制备热反应香精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分别以清汤型牛骨素和白汤型牛骨素为原料研制两款肉味香精。继而探究滋味物质(氨基酸、核苷酸、<1000 Da肽分布、呈味肽序列)在酶解和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合成滋味纯肽与13C5-木糖构建美拉德反应机理体系,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呈味纯肽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典型风味化合物的机理。最后研究牛骨素、牛骨素酶解液及美拉德反应牛肉香精功能特性,提高产品营养价值与附加值。分别以清汤型牛骨素和白汤型牛骨素为原料制备两款热反应牛肉香精,在此过程中确定水解度范围、蛋白酶的筛选、酶解条件优化及美拉德反应条件的优化。对比未酶解骨素和酶解骨素制备的热反应香精,确定热反应底物为牛骨素酶解液。分别制备DH=5、10、15、20、25%的牛骨素酶解液并制备热反应香精,对比各指标最终确定牛骨素酶解液的水解度为DH=10%。选择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诺维信复合蛋白酶(ProtamexTM)、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TM)这四种酶,及各酶的两两组合,制备成10种热反应香精,综合比对确定酶解牛骨素的最优组合酶为诺维信复合蛋白酶和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实验优化酶解时间、诺维信复合蛋白酶量和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量,最终确定在50 g骨素中,50℃水浴,清汤型骨素中诺维信复合蛋白酶加量23433.3 U、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加量2914 U,酶解3.4 h;白汤型骨素中诺维信复合蛋白酶加量19950 U、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加量2459.5 U,酶解时间为5 h。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分别对清汤型骨素和白汤型骨素的美拉德反应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木糖添加量、半胱氨酸添加量、骨素添加量、VB1添加量,及水解植物蛋白(HVP)添加量。确定清汤型牛骨素热反应最优条件为:木糖2.6%、半胱氨酸0.6%、骨素70%、VB1 1.2%、HVP 10%,于125℃,反应70 min;白汤型牛骨素热反应最优条件为:木糖2.0%,半胱氨酸0.5%,骨素60%,VB1 1.2%,HVP 12%,于125℃,反应60 min。在酶解和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的牛骨素中对各种滋味活性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呈现鲜味的氨基酸(Asp,Glu)在酶解和美拉德反应过程中比较稳定;甜味氨基酸(Ser,Pro,Gly,Thr,Ala)参与美拉德反应活性高,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消耗大;苦味氨基酸含量随酶解和美拉德反应降低,味感改善。核苷酸在牛骨素酶解液中十分丰富,但在美拉德反应后含量大大下降,说明其在美拉德反应中活性高,有必要适当添加核苷酸,为美拉德反应提供充足的热反应基料。牛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模型中分别鉴定出8、8、12条呈味肽,多具有功能性,表现为调节血糖和血压的功能。其中8条呈味肽经过合成,确定其滋味感官特性及阈值,实验表明N-末端的半胱氨酸残基比C-末端的半胱氨酸残基对浓厚感提升作用更好。以酶解液中鉴定出的呈味肽Pro-Cys、Cys-Glu、Cys-Met-Thr、Ala-Gln与13C5-标记木糖:12C5-木糖1:1反应,构建肽-标记木糖反应模型,并且以对应的氨基酸与13C5-标记木糖:12C5-木糖1:1反应,构建氨基酸-标记木糖反应模型,探究肽与氨基酸在生成气味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上的异同及气味化合物产生的机理路径。实验表明,木糖的参与至关重要,它是生成吡嗪类物质和硫醇类物质的重要物质基础。二甲基三硫醚的生成途径并非在二甲基二硫醚基础上生成,而是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一些化合物可以不经过木糖碳骨架的参与而直接形成,说明呈味肽类可以在热反应过程中生成独特的风味物质,为香精提供圆润柔和的香气。功能性方面主要考察牛骨素抗氧化性和降压能力两方面。酶解和美拉德反应都能提高牛骨素的还原能力与降压能力的体外化学指标,提高骨素产品的附加值。
刘琨,姜斌,汪秋宽,何云海[3](2016)在《海燕体壁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海燕体壁为原料,选取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和菠萝蛋白酶3种酶制备胶原蛋白酶解液,以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为指标,优选确定海燕体壁胶原蛋白的降解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胶原蛋白肽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海燕体壁胶原蛋白的适宜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和Alcalase酶。优化酶解条件分别为碱性蛋白酶酶加量5000 U/g、pH9.5和45℃条件下酶解9 h;Alcalase酶加量为3500 U/g、pH7.5和60℃条件下酶解9 h。在2种酶最佳酶解条件下所得到的胶原蛋白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为16.88、17.89 mg/mL。利用海燕制备胶原蛋白肽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且可避免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于浩[4](2016)在《鹿骨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鹿鹿腿骨为原料,制备出鹿骨胶原蛋白,对胶原蛋白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1)以新鲜马鹿鹿腿骨为原料,采用双酶酶解法制备鹿骨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并正交优化确定出鹿骨双酶法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在pH 9.0、温度50℃的条件下水解时间为3h,再在pH 8.0、温度37℃条件下,加入胰蛋白酶水解2h,此时的水解度为12.72%,分别是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最大水解度的1.84倍和1.39倍。(2)采用酸法加酶法的提取工艺制备鹿骨胶原蛋白,用0.5mol/L的冰醋酸及6000U/g的胃蛋白酶在4℃条件下进行水解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鹿骨胶原蛋白的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优化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6000U/g,提取时间48h,液料比15:1,此时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的得率为40.86%。经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鹿骨胶原蛋白在234nm处有最强吸收峰,符合胶原蛋白特征吸收峰在230nm处的特性;鹿骨胶原蛋白的红外谱图显示出其含有4个酰胺段,显示出蛋白质的特征吸收,且鹿骨胶原蛋白的具有较高的氢键结合能力;鹿骨胶原蛋白形成凝胶的能力要强于牛骨胶原蛋白和猪骨胶原蛋白;DSC扫描分析,鹿骨胶原蛋白的热转变温度为119.3℃;经SDS-PAGE电泳表明,鹿骨中含有分子量为95KDa的胶原蛋白,并有一个分子量大于130KDa的胶原蛋白,牛骨和猪骨的分子量范围与鹿骨大致相同;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鹿骨胶原蛋白呈纺锤型,与哺乳动物的类似;鹿骨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则表明其为典型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3)采用分子量5KDa的透析袋及Sephadex G-25对胶原蛋白进行纯化,得到分子量大于5KDa、1-5KDa、小于1KDa三个分子量范围的胶原蛋白;三种不同分子量的样品都显示出较强的·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阳性对照;当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时,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逐渐增加;且分子量越小,自由基清除能力越强;胶原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当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增加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与VC相对,超氧阴离子清除效果并不明显。
丁琳[5](2014)在《鹅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研究》文中认为浙东白鹅是我国的地方优势品种,在浙江地区有着广泛的养殖。过去生鹅皮常用来制作鹅裘皮,但随着制革行业对于鹅皮的需求量减少,越来越多的鹅皮被直接丢弃,既造成了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法,碱法和酶法等,而胶原肽一般通过水解胶原蛋白或明胶的方法获得的。研究表明,胶原肽具有诸多生理活性--抗氧化功能、降血压作用、提高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抗菌作用等。本文以浙东白鹅鹅皮为研究对象,研究鹅皮胶原活性肽提取的最佳工艺,再分别探讨鹅皮胶原活性肽的体内和体外生理功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响应面优化酸提鹅皮胶原蛋白的工艺:使用乙醚去除鹅皮脂肪;选用乳酸为浸提溶液,控制pH1.9、料液比1:50(g/mL)、浸提时间为60h,鹅皮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且纯度最好,分别为30.12%和92.01%。所得鹅皮胶原蛋白经分析鉴定为具有完整三螺旋结构的Ⅰ型胶原蛋白。二、选取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复合水解鹅皮胶原蛋白,以水解率DPPH.清除率,苦味值为指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在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1:1的比例下,加酶量4000U·g-1,温度50℃,pH6.0,水解5h后,所得鹅皮胶原蛋白肽的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8.3%和89.2%,且没有苦味。经Sephadex G-75分离纯化后获得DPPH.清除率最高的P4组分,经分析鹅皮胶原多肽P4组分感官评价、溶解能力和乳化能力均较好。三、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鹅皮胶原多肽P4组分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性的影响。小鼠的安全性试验表明胶原多肽对小鼠生长无抑制性和致敏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小鼠分组试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致衰模型组、低剂量鹅皮胶原蛋白肽灌胃组、高剂量鹅皮胶原蛋白肽灌胃组和VE对照组。试验表明灌胃高低浓度的鹅皮胶原蛋白肽后的致衰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等指标都显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C/TC)水平显着增加;试验还表明,灌胃鹅皮胶原多肽P4组分后,致衰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MAD含量降低,SOD、TAC、GSH-Px及CAT等酶酶活显着提高。此外,对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的测定发现鹅皮胶原多肽P4组分对小鼠免疫能力有一定提高作用。四、体外培养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研究鹅皮胶原多肽P4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黑素中合成的影响。当鹅皮胶原多肽P4浓度达到100μg/ml时,黑素降低33.11%(P<0.01),酪氨酸酶活性降低27.76%(P<0.01);使用含有鹅皮胶原多肽P4的完全培养液培养B16黑素瘤细胞时,细胞中GSH水平升高,GSSH水平降低,有效地提高了细胞内还原能力;随着鹅皮胶原多肽P4浓度的升高,cAMP含量逐渐下降,在浓度为50μg/ml时,细胞中CAMP含量下降40.75%(P<0.01),抑制了B16黑素细胞中黑素的合成。
贾梦蛟[6](2014)在《基于酶解技术的霞水母胶原蛋白多肽和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于酶解技术制备霞水母胶原蛋白酶解肽及ACE抑制活性研究本部分论文以江苏沿海水母类生物白色霞水母作为原料,采用酶解工艺制备霞水母胶原蛋白酶解肽。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中心点对称设计优化以胰蛋白酶为酶解酶的酶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酶解工艺为:胰蛋白酶为酶解酶,pH为7.8,温度49.6℃,时间2.0 h,加酶量为0.69%。经过三批次重复性实验,该工艺重现性较好,ACE抑制率平均为56.79%。采用膜分离技术,将霞水母酶解物进行分子量分段,获得不同分子量部位(<1kDa,1-3 kDa,>3 kDa)。活性筛选确定霞水母酶解物<1k Da部位的ACE抑制活性最强。本部分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文献研究查阅文献,较全面的综述了霞水母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霞水母的生物学特征、资源现状、药用历史、所含成分及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二.霞水母酶解物的制备研究1.霞水母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测定霞水母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氨基酸组成等,为后续的酶解工艺的研究提供符合原料标准的原料。2.以白色霞水母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酶解,在适宜条件下制备获得霞水母酶解物,并考察其AC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霞水母酶解物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3.以ACE抑制活性为指标,通过温度、时间、pH、加酶量的单因素实验、进一步以响应面法设计优化霞水母酶解工艺,最终确定制备具有ACE抑制活性的霞水母酶解物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胰蛋白酶为酶解酶,pH =7.8,温度49.6℃,时间2.0 h,加酶量为0.69%,以该工艺重复三次实验,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三批工艺产物的ACE抑制率为56.79%。4.分别选用截流分子量为3kDa和1kDa的超滤膜对霞水母酶解物进行分离,并比较不同分子质量段(<1kDa,1-3kDa,>3kDa)的AC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1k Da的酶解肽部位的活性最强,抑制率可达到89.70%。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霞水母胰蛋白酶的酶解物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且经膜分离技术分段后,分子量<1k Da酶解肽部位较其他部分ACE抑制活性更强,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保健品的潜力。第二部分基于酶解技术优化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本部分论文在第一部分采用酶解技术获得具有ACE抑制活性的霞水母的小分子酶解肽和氨基酸的基础上,采用酶解技术提高四角蛤蜊软体提取物中的多糖提取得率。论文以江苏沿海低值贝类四角蛤蜊软体为原料,以多糖得率和多糖转移率为指标,通过在醇沉前引入酶解技术,改进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Ⅲ),同时与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原制备工艺Ⅰ(一次醇沉)、Ⅱ(二次醇沉)进行比较,以四角蛤蜊软体中的多糖的得率与转移率比较研究不同制备工艺的合理性;以正常小鼠口服糖耐量模型、正常小鼠糖异生模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比较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Ⅱ与Ⅲ制备获得的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药效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四角蛤蜊酶解蛋白提取粗多糖工艺(工艺Ⅲ)与二次醇沉提取粗多糖工艺(工艺Ⅱ)制备的粗多糖提取物均具有降血糖效果、增强免疫效果,且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技术的引入可减少醇沉的次数和乙醇用量,适合有酶解罐的生物技术企业进行制备提取。1.以四角蛤蜊中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四角蛤蜊原料采收期。结果表明,6、7、8月份的四角蛤蜊软体中多糖含量较高。2.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提取、酸溶液提取、碱溶液提取、水温浸提取、酶解法提取对四角蛤蜊多糖得率与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煎煮提取法最适于四角蛤蜊多糖的提取。3.采用酶解技术对四角蛤蜊水提浓缩液进行酶解处理,以期在醇沉前去除浓缩液中的大分子蛋白类物质。通过对比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多糖转移率与沉淀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中性蛋白酶更适宜于水提浓缩液的处理,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中性蛋白酶处理法进一步优化。4.考察原有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Ⅱ、Ⅲ过程中多糖含量及转移率,结果表明,原有制备工艺的醇沉前后多糖转移率偏低,同时所得四角蛤蜊粗提物中多糖含量较低。5.建立正常小鼠口服糖耐量模型、正常小鼠糖异生模型、四氧嘧啶造成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比较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原工艺(工艺Ⅱ)与酶解蛋白制备粗多糖提取物工艺(工艺Ⅲ)的制备产物之间的药效学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获得的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药效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加入酶解技术未见影响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糖含量为指标时,四角蛤蜊的采收期适合定于在每年的6、7、8月份;通过考察,确定水煎煮提取适合作为四角蛤蜊多糖提取的方法;加入中性蛋白酶可提高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通过药效学指标发现,两种工艺的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均具有降血糖作用和增强免疫作用;酶解技术的引入可降低粗多糖提取工艺中的乙醇用量和醇沉次数,且粗多糖提取物的药效与原工艺(工艺Ⅱ)一致。但从工业生产考虑,工业Ⅱ因步骤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董正华[7](2014)在《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表明,罗非鱼鱼皮及鱼鳞中的胶原蛋白主要为Ⅰ-型胶原蛋白,而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主要为类V-型胶原蛋白,两者在氨基酸组成,排列和结构上均有较大差异。目前,关于提取和利用鱼鳞及外套膜中的胶原蛋白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将两种类型的胶原蛋白肽进行对比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论文通过对比两种类型的胶原蛋白肽,确定哪种类型的胶原蛋白肽更适合制备抗氧化肽和胶原蛋白肽螯合钙产品,为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研究了影响胶原蛋白肽抗氧化能力和钙螯合能力的原因。主要内容如下:1、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氨基酸分析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罗非鱼鱼鳞及珍珠贝外套膜中的胶原蛋白进行了提取,罗非鱼鱼鳞提取胶原蛋白时,热溶解性胶原蛋白得率为3.5%,热不溶性胶原蛋白为6.8%;珍珠贝外套膜提取胶原蛋白,热溶解性胶原蛋白得率为5.6%,热不溶性胶原蛋白为3.2%。经过氨基酸对比分析得知,两种原料提取的热提蛋白样品在氨基酸组成上都符合胶原蛋白的基本氨基酸组成特征,而且两种原料相比,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鱼鳞胶原蛋白中丙氨酸、赖氨酸及脯氨酸含量高于外套膜胶原蛋白,而外套膜胶原蛋白中的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高于鱼鳞胶原蛋白。2、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对比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两种原料进行酶解得到蛋白肽,以上四种酶中,无论是哪种酶进行酶解,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同种酶酶解得到的鱼鳞胶原蛋白肽,且经过酶解降低分子量后,胶原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升高,说明多肽的抗氧化性与分子量相关。碱性蛋白酶酶解的外套膜胶原蛋白酶解物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分别达到34.4%和71.2%。用G-25葡聚糖凝胶分离碱性蛋白酶处理的外套膜胶原蛋白和木瓜蛋白酶处理的鱼鳞胶原蛋白分别出现四个和两个吸收峰,按峰收集到六个组分,分别为MY-1、MY-2和JW-1、JW-2、JW-3、JW-4.其中,组分MY-1的抗氧化活性高于MY-2,JW-1是JW-1、JW-2、JW-3、JW-4四个组分中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分别用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组分JW-1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发现经过体外消化试验,其抗氧化活性几乎不变。3、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的对比用四种酶分别酶解鱼鳞和外套膜胶原蛋白,发现无论是哪种酶进行酶解,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钙螯合率都高于同种酶酶解得到的鱼鳞胶原蛋白肽。而且四种酶中,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钙螯合率较高,其中鱼鳞的为28.2%,外套膜的为34.5%。通过超滤系统分离,将在同类型的胶原蛋白中,酶解物钙螯合能力较强的胶原蛋白肽分别分离出5000Da以上(两个)和5000Da以下(两个)共四个组分,对比了这四个组分的钙螯合能力。发现,分子量在5000Da以下木瓜蛋白酶酶解的外套膜胶原蛋白螯合率最高,达到39.8%。4、小分子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分子量5000Da以下的木瓜蛋白酶酶解的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进行了螯合工艺的优化。确定了在pH为8,胶原小肽与氯化钙质量比4:1,螯合温度50℃,螯合时间20min的条件下螯合钙的螯合率较好,达到40.2%。
林海生[8](2013)在《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水解牡蛎蛋白制备牡蛎蛋白酶解肽;初步探讨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联系;采用膜分离、凝胶层析分离等技术对牡蛎蛋白酶解肽进行分离纯化;探讨了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改善功能及机制,最后对分离组分的理化特性及PC12细胞活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牡蛎蛋白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功能食品,为牡蛎资源高值化利用开辟新途径。(1)研究前处理方法、E/S、pH值、温度和时间对中性蛋白酶水解牡蛎蛋白的影响,制备牡蛎蛋白酶解肽(EHOP),分析其分子量分布,体外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前100℃热处理10min能够提高酶解液中蛋白肽的含量,E/S为2.0%、pH7.0、温度50℃、时间3.0h为酶解的适宜条件,其DH达到14.95%,所制备的EHOP的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肽类物质,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3091Da。EHOP的还原性较强,对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EHOP浓度为25mg/mL时,其还原力A700为0.44, OH清除率和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21.2%和68.9%。(2)采用动物实验探讨EHOP改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其抗氧化活性。EHOP按剂量5g/kg.d给4周龄小鼠灌胃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方法考察了EHOP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浆、肝组织和脑组织中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EHOP组小鼠的潜伏期(18.97±3.84s)明显缩短,采用空间搜索策略的比例、穿越平台的次数、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和路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证实EHOP具有显着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与空白组相比,EHOP能够显着增强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P<0.005),显着性减少脑组织及血浆中的MDA含量均(P<0.005),结果显示,EHOP体内抗氧化活性同改善记忆能力有相关性。(3)采用超滤法对EHOP进行纯化,得到组分A(>10kDa)、组分B(10KDa~5kD)和组分C(<5kDa)三个组分,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急性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考察了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功能,并通过测定小鼠大脑中MDA含量、SOD活性、MAO活性和AchE活性,初步探讨了其改善学习记忆机理。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降低,其中H-组分B和L-组分C对实验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提高效果较为明显;空间探索试验中,H-组分B和H-组分C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小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的组分B和组分C均能显着降低小鼠大脑中的MDA含量(P<0.05),而仅H-组分A组的SOD活力显着提高(P<0.05),其余各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AChE活力显着性降低(P <0.05),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没有现在差异(P <0.05);相对于模型组,仅L-组分A组、H-组分A和L-组分C组的MAO活力显着降低(P <0.05),其余各组均作用不显着(P>0.05)。(4)采用凝胶层析法对组分C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以低分化的PC12细胞及H2O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显微镜观察EHOP、组分C及分离组分P1、P2、P3、P4对PC12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其存活率,研究EHOP及其分离组分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果如下:Sephadex G-25的分离条件为:超纯水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上样量0.5ml,柱压0.03MPa;组分C分离可得到四个组分,其中P3含量最高。高剂量组(800ug/mL)和低剂量组(400ug/mL)的EHOP和P3均能显着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 <0.05),而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别(P>0.05)。800ug/mL的EHOP、组分C和P3组分诱导PC12细胞7天后,未见有明显的突起长出,细胞形态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与空白组相比,其生长密度明显增大,具有提高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另外,800ug/mL的P3组分对H2O2损伤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修复作用,细胞存活率分别从(57.57±0.90)%提高至(61.06±1.22)%(P<0.05)。总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热处理能够提高酶解活性肽的效率,酶解制备的牡蛎蛋白酶解物(EHOP)的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肽类物质,体外试验表明EHO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EHOP具有改善正常小鼠及东莨菪碱所致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且抗氧化活性强,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清除自由基、降低脑组织氧化损伤作用密切联系,与调节脑组织中的神经递质(胆碱能)有关;EHOP对PC12细胞具有促生长增殖作用,但未能促进其分化,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修复作用。
刘丽莉[9](2010)在《牛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文中指出为综合开发利用畜禽骨骼资源,提高畜禽骨骼加工附加值,本文以牛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界筛选诱变高产胶原蛋白酶、降解骨骼的菌种,将其应用于发酵牛骨制备功能性的补钙产品—胶原多肽螯合钙(Bovine bone collagen-derived polypeptide chelated calcium, BBCP-Ca)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从骨骼加工厂堆积骨骼处采集土样和水样,通过自行设计的筛选模式选出降解骨骼和产酶能力强的菌株MBL13(酶活为25.60±0.93 U/mL)。经鉴定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进行亚硝基胍(NTG)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好,高产胶原蛋白酶的菌株B. cereus MBL13-U(酶活为36.80±1.39 U/mL),酶活较诱变前显着提高了43.75%(p<0.05)。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胶原蛋白酶和降解骨的能力,针对菌株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酶活为指标,确定了菌株产酶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0.0 g/L,骨明胶20.0 g/L,CaCl20.50 g/L, NaH2PO4·2H2O 0.50 g/L, K2HPO4·3H2O 2.50 g/L。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7℃、pH为7.0,发酵时间为36 h、装瓶量为25 mL/250 mL三角瓶,可获得到最大的酶活的实验值为48.24±0.71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1.09%。对B. cereus MBL13-U菌株所产胶原蛋白酶(B. cereus collagenase, BCC)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产酶最佳发酵条件下,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分子量为38.0±1.5 kDa的纯化酶BCC。经酶学特性分析表明其富含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最适的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8.0;经金属离子、抑制剂和蛋白质底物对酶活影响实验,表明它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对Ⅰ型胶原蛋白底物具有显着水解性。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其酶解牛骨胶原的能力显着优于标准的Ⅰ型胶原酶和常用于骨骼酶解的蛋白酶(p<0.05);进一步证实了B. cereus MBL13-U为降解牛骨的优良菌株。为了解菌株降解牛骨的机理,探讨了BCC对牛骨胶原蛋白的酶解动力学。实验确定了牛骨胶原蛋白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醚低温回流脱脂,0.48 mol/L盐酸脱钙,骨粒径为5 mm×10mm,提取介质为1%柠檬酸和1%胃蛋白酶复合液;经紫外(UV)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对其结构表征,表明所提蛋白为保持完整三股螺旋结构的Ⅰ型胶原蛋白。然后以水解度(DH)为指标,实验确定了BCC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优化条件为底物浓度为30.0 g/mL,温度为45℃,0.35%(g/100 mL)的初始酶浓度,pH为8.0,酶解的时间为6 h;并拟合出了酶解动力学方程。将单菌种B. cereus MBL13-U用于牛骨粉发酵制备牛骨胶原多肽(Bovine bone collagen-derived polypeptides, BBCP),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能显着提高牛骨粉溶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水解度(DH)和胶原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确定预处理后的牛骨粉即骨素粉为发酵原料。经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pH值为6.0,骨素添加量为30.0 g/L,发酵温度为27℃,发酵时间为42 h,获得最大胶原多肽含量的实验值为5.54±0.09 mg/mL,骨胶原蛋白的转化率约为43%。为进一步提高多肽得率,针对混合菌种(B. cereus MBL13-U+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 Lb)发酵牛骨素粉制备BBCP进行了研究。以胶原多肽含量为指标,确定了最佳的菌种配比为MBL13-U:Lb=1:1;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含量10.00 g/L,牛骨素添加量30.00 g/L。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pH 7.5,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48 h,获得最大胶原多肽含量的实验值为6.72±0.07 mg/mL,骨胶原蛋白的转化率约为52%。结果表明了混合菌种发酵效果优于单菌种发酵。为能指导生产,构建了混合菌种的发酵动力学模型。为了获得螯合钙能力强的BBCP,对混合菌种发酵制备的BBCP进行了超滤膜(UF)分离研究。经过BBCP的氨基酸组成测定和UV光谱分析表明,发酵使骨中胶原蛋白降解为多肽、小分子量的短肽和氨基酸等。以膜透过速率(Tv)为指标,确定了四种超滤膜(截留分子量(MWCO)分别为10 kDa、6 kDa、4 kDa、2 kDa)在分离浓度为20 g/L的BBCP时,膜的最佳操作参数范围:压力为0.20 MPa-0.22 MPa,料液温度为30°C-35℃,料液的pH为6.0-7.0,运行周期为50 min-60 min。UF分离后发酵液中以分子量为2 kDa-4 kDa的BBCP为主,占了总肽量59.71%;对超滤各段经SDS-PAGE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分析分子量分布表明超滤能够较好的对胶原多肽进行分离纯化。以超滤后的胶原多肽为基础,对BBCP-Ca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钙源为牛骨钙,有机沉淀剂为无水乙醇,胶原多肽为2 kDa-4 kDa超滤片段,以螯合率和螯合物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螯合工艺参数为:多肽与骨钙的质量比为4:1,pH为7.0,多肽浓度为40.0 g/L,螯合温度和螯合时间分别为55℃和1.5 h,有机沉淀剂无水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1。在此条件下,得到钙的螯合率为47.85±2.24%,螯合物得率为77.89±3.32%。对制备的BBCP-Ca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定性检测、成分分析、溶解度测定、持钙能力测定,确定BBCP-Ca是一种富含多肽和钙,且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持钙能力较强的多肽螯合物。通过Tricine-SDS-PAGE、质谱(MS)、扫描电镜(SEM)、UV光谱、荧光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园二色谱(CD)、X-射线能谱(EDS)、X-衍射(XRD)、核磁共振氢谱(HNMR)、HPLC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螯合钙的胶原多肽大部分分子量在2000 Da-3326.4 Da之间,但仍含有部分胶原多肽的分子量<2000 Da;BBCP中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与Ca2+的配位结合,除此之外,还可能与骨钙之间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BCP-Ca的二级结构主要含有β-回折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几乎不含α-螺旋结构;且其富含钙和P元素,由结晶结构和无定型结构两部分组成,至少含有5个级分成分的一种新型螯合物。
魏庭浩[10](2010)在《猪骨胶原多肽的制备及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猪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过氧化氢(H2O2)浸泡法提取猪骨胶原蛋白,并且采用胰蛋白酶水解制取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胶原多肽,再利用一定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测定试验对酶解制得胶原多肽的ACE抑制活性进行检测,探讨利用猪骨胶原蛋白制得具有ACE抑制活性的胶原多肽的可行性。1.首先对猪骨进行碎骨、脱脂、浸酸、浸灰、中和等预处理,使蛋白质含量达到骨料干重的85%以上;再采用H2O2浸泡法对预处理后的骨料提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采用H2O2浓度、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H2O2浓度0.5%、提取温度100℃、pH值8.0、提取时间7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6.69%。2.采用胰蛋白酶对猪骨胶原蛋白酶解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水解过程中考察水解度(DH)与胶原多肽ACE抑制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H与胶原多肽ACE抑制率之间存在相关性,ACE抑制率随着水解度的增减而增减。以DH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温度、pH、底物浓度、酶底比和时间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胰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在温度50℃、pH值7.5、底物浓度6%、酶底比8000u/g的条件下水解6h,此时DH为10.34%,ACE抑制率为65.92%。3.采用分子量为10kDa、3kDa的超滤离心管对猪骨胶原多肽进行超滤,将不同分子量的组分进行蛋白质浓度和ACE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ACE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为:分子量小于3kDa组分>胶原多肽原液>分子量介于10kDa-3kDa>分子量大于10kDa,各组分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胶原多肽分子量范围在3kDa以下组分的蛋白质浓度最低,为30.11μg/mL,而ACE抑制率最高,达到74.79%。4.将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按4、8、10、12、16、20、25μg/ml配制为七个浓度,同时,以降血压药物卡托普利(Captopril)为对照,同样按0.4、0.8、1.2、1.6、2.0、2.4、2.8ng/ml浓度梯度配制,分别测定AC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ACE抑制活性的IC50为11.73μg/mL,低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IC50值,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猪骨胶原蛋白得到的胶原多肽对ACE抑制率的IC50较低,具有较强ACE体外抑制活性;对照品ACE抑制活性的IC50为1.35×10-3μg/mL,该结果在卡托普利IC50值为7.5×10-10-2.2×10-8mol/L(2×10-4-6×10-3μg/mL)范围内,说明本实验室建立ACE抑制率测定方法具有可行性、可靠性。5.将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按浓度配制为0、10、20μg/mL,分别测定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浓度为5.00、4.50、4.00、3.50mmol/L时ACE的活性,根据测定的吸光度值,反应马尿酸(Hip)的生成量,确定速度(V)和底物浓度([S])的关系,建立ACE抑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与ACE的结合和底物之间呈竞争性抑制,随着胶原多肽抑制剂浓度增大,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增大,最大反应速度(Vm)基本保持不变。6.在模拟胃肠道消化生理作用的条件下对胶原多肽未超滤液及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用消化酶分别作进一步消化处理,各处理组为:①猪骨胶原多肽+胃蛋白酶;②猪骨胶原多肽+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③猪骨胶原多肽+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分别测定消化酶处理前和处理后胶原多肽ACE抑制率的变化,以评价胶原多肽的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3kDa的胶原多肽经过胃肠道消化酶处理后,ACE抑制率从72.83%降低为68.21%,仍然保持高活性,说明其对消化酶的水解具有一定的抗性,具有较高的消化酶稳定性。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各处理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超滤的胶原多肽原液经过胃肠道消化酶处理后ACE活性明显降低,从58.96%降为44.81%,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各处理组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
二、胶原蛋白酶解物的降压作用及生物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原蛋白酶解物的降压作用及生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畜禽骨的结构及营养元素 |
1.2.1 畜禽骨的结构与力学特性 |
1.2.2 畜禽骨的营养组成及作用 |
1.3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与加工技术现状 |
1.3.1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现状 |
1.3.2 畜禽骨的加工技术现状 |
1.4 蒸汽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1 蒸汽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4.2 蒸汽爆破技术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设计搭建 |
2.1 引言 |
2.2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 |
2.2.1 沼气燃烧器结构设计计算 |
2.2.2 沼气燃烧器热力计算 |
2.2.3 烟风阻力计算 |
2.2.4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参数与结构 |
2.3 爆破装置选配 |
2.3.1 热喷放技术 |
2.3.2 瞬时弹射技术 |
2.4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总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骨的蒸汽爆破机理研究 |
3.0 引言 |
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 |
3.2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量传递与能耗分析 |
3.2.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热传递模型建立 |
3.2.3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耗分析 |
3.3 牛骨蒸汽爆破中的传质过程分析 |
3.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骨的液化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牛骨的液化机制与工艺优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牛骨的去脂机制与工艺优化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微牛骨粉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超微牛骨汤粉的制备与表征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牛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牛骨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2.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2.2 生产成本分析 |
6.2.3 敏感性分析 |
6.3 分析与评价 |
6.3.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3.2 成本估算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牛骨素呈味肽和功能性分析及Maillard反应制备热反应香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骨素在肉味香精生产中的应用 |
1.1.1 骨素的生产开发 |
1.1.2 酶解技术在骨素中的应用 |
1.1.3 美拉德反应制备肉味香精 |
1.2 呈味肽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呈味肽概述 |
1.2.2 呈味肽的分析方法与研究进展 |
1.3 胶原肽功能性分析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牛骨素酶解工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牛骨素酶解物的制备 |
2.3.2 清汤型及白汤型牛骨素热反应香精的制备 |
2.3.3 酶解和未酶解骨素制备热反应香精的对比 |
2.3.4 牛骨素水解度范围的优化 |
2.3.5 蛋白酶种类的筛选 |
2.3.6 酶解温度的优化 |
2.3.7 酶解时间的优化 |
2.3.8 蛋白酶加量的优化 |
2.3.9 牛骨素水解度(DH)的测定 |
2.3.10 风味感官评价方法 |
2.3.11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鉴定 |
2.3.12 游离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
2.3.13 呈味核苷酸的定量分析 |
2.3.14 肽分子质量分布分析 |
2.3.1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酶解、未酶解骨素热反应香精对比 |
2.4.2 牛骨素水解度范围的确定 |
2.4.3 蛋白酶种类的筛选 |
2.4.4 单因素实验优化酶解温度 |
2.4.5 单因素实验优化酶解时间 |
2.4.6 单因素实验优化诺维信复合蛋白酶量 |
2.4.7 单因素实验优化诺维信复合风味蛋白酶量 |
2.4.8 响应曲面实验优化清汤型牛骨素酶解工艺条件 |
2.4.9 响应曲面实验优化白汤型牛骨素酶解工艺条件 |
2.4.10 验证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aillard反应配方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牛骨素酶解物的制备 |
3.3.2 不同反应条件下牛骨素热反应香精的制备 |
3.3.3 风味感官评价分析 |
3.3.4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鉴定 |
3.3.5 游离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
3.3.6 呈味核苷酸的定量分析 |
3.3.7 肽分子质量分布分析 |
3.3.8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3.3.9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正交实验优化清汤型牛骨素美拉德反应配方 |
3.4.2 正交实验优化白汤型牛骨素美拉德反应配方 |
3.4.3 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酶解及美拉德反应对清汤型牛骨素中呈味物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牛骨素酶解物的制备 |
4.3.2 牛骨素美拉德反应香精模型的制备 |
4.3.3 风味感官分析 |
4.3.4 游离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
4.3.5 呈味核苷酸的定量分析 |
4.3.6 肽分子质量分布分析 |
4.3.7 超滤(UF)分离 |
4.3.8 凝胶过滤色谱(GFC)层析 |
4.3.9 制备型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分离 |
4.3.10 肽序列的鉴定 |
4.3.11 滋味稀释分析(TDA) |
4.3.12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氨基酸的变化规律 |
4.4.2 核苷酸的变化规律 |
4.4.3 肽分布的变化规律 |
4.4.4 超滤(UF)组分的分离 |
4.4.5 凝胶过滤(GFC)组分的分离 |
4.4.6 制备型反相液相色谱(RP-HPLC)组分的分离 |
4.4.7 LC-Q-TOF MS/MS鉴定呈味肽序列 |
4.4.8 呈味肽的合成验证及滋味稀释分析实验(TDA)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呈味肽生成风味化合物路径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美拉德反应机理体系的构建 |
5.3.2 ~(13)C_5-标记木糖实验 |
5.3.3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鉴定 |
5.3.4 数据处理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美拉德反应机理体系中挥发性气味化合物的鉴定 |
5.4.2 挥发性气味物质碳骨架来源推断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性体外化学实验 |
6.1 前言 |
6.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牛骨素酶解物的制备 |
6.3.2 牛骨素美拉德反应香精的制备 |
6.3.3 抗氧化性的测定 |
6.3.4 降压能力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抗氧化能力 |
6.4.2 降血压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海燕体壁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海燕体壁粗胶原蛋白的制备 |
1.2.2 紫外光谱扫描鉴定胶原蛋白 |
1.2.3 海燕体壁胶原蛋白肽的制备 |
1.2.4 海燕体壁胶原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1.2.5 胶原蛋白肽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胶原蛋白紫外光谱吸收分析 |
2.2 3种酶酶解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2.3 碱性蛋白酶酶解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 Alcalase酶酶解条件的优化结果 |
2.5 胶原蛋白肽对OH·清除作用 |
3 结论 |
(4)鹿骨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鹿骨概述 |
1.1.1 鹿骨简介 |
1.1.2 鹿骨营养成分 |
1.1.3 鹿骨的药理作用 |
1.2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1 胶原蛋白概述 |
1.2.2 胶原蛋白的分类 |
1.2.3 胶原蛋白的结构 |
1.2.4 胶原蛋白的物理性质 |
1.2.5 胶原蛋白的化学性质 |
1.2.6 胶原蛋白的提取 |
1.2.7 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 |
1.2.8 胶原蛋白的应用 |
1.3 抗氧化研究进展 |
1.4 论文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鹿骨双酶法酶解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鹿骨粉制备的工艺流程 |
2.2.2 鹿骨粉制备的操作要点 |
2.2.3 单酶的选择 |
2.2.4 鹿骨单酶水解单因素试验 |
2.2.5 单酶的正交优化试验 |
2.2.6 双酶组合法酶解试验 |
2.2.7 总氮含量测定 |
2.2.8 游离氨基态氮的测定 |
2.2.9 水解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鹿骨的预处理 |
2.3.2 单酶的选择 |
2.3.3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3.4 两种酶水解条件的优化 |
2.3.5 双酶组合对水解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鹿骨胶原蛋白的制备 |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原材料的预处理 |
3.2.2 鹿骨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3 羟脯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鹿骨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3.2.5 胶原蛋白的提取 |
3.2.6 鹿骨胶原蛋白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3.2.7 鹿骨胶原蛋白提取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
3.2.8 胶原蛋白的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 |
3.2.9 胶原蛋白红外光谱分析 |
3.2.10 胶原蛋白分子量的测定 |
3.2.11 胶原蛋白水解氨基酸的测定 |
3.2.12 胶原蛋白形成凝胶的能力 |
3.2.13 胶原蛋白的差示量热扫描 |
3.2.14 胶原蛋白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鹿骨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3.2 鹿骨中羟脯氨酸含量 |
3.3.3 羟脯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4 胶原蛋白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3.3.5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3.6 验证性试验 |
3.3.7 胶原蛋白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分析 |
3.3.8 胶原蛋白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9 胶原蛋白SDS-PAGE分析 |
3.3.10 胶原蛋白凝胶形成能力分析 |
3.3.11 胶原蛋白差示量热扫描分析 |
3.3.12 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 |
3.3.13 胶原蛋白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鹿骨胶原蛋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鹿骨胶原蛋白的提取 |
4.2.2 鹿骨胶原蛋白透析及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
4.2.3 鹿骨胶原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葡聚糖凝胶柱结果 |
4.3.2 羟自由基(?OH)清除试验结果分析 |
4.3.3 DPPH·清除试验结果分析 |
4.3.4 超氧阴离子(O2-·)清除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鹅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浙东白鹅鹅皮资源现状 |
1.1.1 浙东白鹅概述 |
1.1.2 浙东白鹅养殖现状 |
1.1.3 浙东白鹅鹅皮利用现状 |
1.2 胶原蛋白 |
1.2.1 胶原蛋白的结构及组成 |
1.2.2 胶原蛋白的提取 |
1.3 胶原蛋白肽及其制备 |
1.4 胶原蛋白的生理功能 |
1.4.1 食品中的应用 |
1.4.2 医药中的应用 |
1.4.3 化妆品中的应用 |
1.4.4 其他领域 |
1.5 国内外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 |
1.6 胶原蛋白水解物检测方法 |
1.6.1 水解度的测定 |
1.6.2 苦味测定——感官评定 |
1.6.3 抗氧化性检测 |
1.6.4 酪氨酸酶活性检测 |
1.7 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7.1 背景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鹅皮基本成分测定 |
2.2.2 提取工艺流程 |
2.2.3 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2.5 鹅皮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 |
2.2.6 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鹅皮基本成分测定 |
2.3.2 脱脂处理对鹅皮脂肪残留率(残油率)的影响 |
2.3.3 酸种类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3.4 乳酸提取胶原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2.3.5 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6 鹅皮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实验 |
2.3.7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8 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
2.3.9 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
2.4 结论 |
3 鹅皮胶原活性肽的提取及分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前处理 |
3.2.2 胶原蛋白分子量测定 |
3.2.3 单酶水解胶原蛋白 |
3.2.4 复合酶水解鹅皮胶原蛋白工艺 |
3.2.5 Sephadex G-75 层析 |
3.3 测定方法 |
3.3.1 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的测定 |
3.3.2 DPPH·清除率的测定 |
3.3.3 苦味评定 |
3.3.4 外观、气味、感官鉴定 |
3.3.5 胶原多肽的溶解性(NSI) |
3.3.6 乳化能力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DS-PAGE 电泳 |
3.4.2 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测定结果 |
3.4.3 复合酶水解鹅皮胶原蛋白的优化 |
3.4.4 单因素实验 |
3.4.5 正交实验的优化 |
3.4.6 Sephadex G-75 层析 |
3.4.7 外观、气味、感官鉴定结果 |
3.4.8 P4 组分的溶解性分析 |
3.4.9 P4 组分的乳化能力 |
3.5 结论 |
4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D-半乳糖致衰型小鼠体内抗氧化性分析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鹅皮胶原活性肽 P4 制备 |
4.2.2 安全性试验 |
4.2.3 小鼠体内抗氧化性和免疫性试验 |
4.2.4 统计学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安全性试验 |
4.3.2 鹅皮胶原肽 P4 对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4.4 结论 |
5 鹅皮胶原蛋白肽 P4 对小鼠 B16 黑素瘤细胞的影响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验试剂的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鹅皮胶原活性肽 P4 的制备 |
5.2.2 MTT 法测细胞增殖活性 |
5.2.3 黑素含量测定 |
5.2.4 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
5.2.5 总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测定 |
5.2.6 cAMP 含量的测定 |
5.2.7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 |
5.3.1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B16 黑素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5.3.2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B16 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 |
5.3.3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B16 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4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B16 黑素瘤细胞 GSH 和 GSSG 含量的影响 |
5.3.5 鹅皮胶原多肽 P4 对 B16 黑素瘤细胞 cAMP 含量的影响 |
5.4 结论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酶解技术的霞水母胶原蛋白多肽和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氨基酸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于酶解技术制备霞水母胶原蛋白酶解肽及ACE抑制活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白色霞水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霞水母原料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一节 基源 |
第二节 鉴别 |
第三节 检查 |
第四节 含量测定 |
白色霞水母原料质量标准(草案) |
第三章 基于酶解技术的霞水母酶解蛋白肽制备工艺和ACE抑制活性的研究 |
第一节 霞水母各提取部位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霞水母具有ACE抑制活性的酶解物酶解工艺研究 |
第三节 响应面设计胰蛋白酶酶解霞水母的酶解工艺研究 |
第四节 霞水母酶解物稳定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霞水母酶解物不同分子量肽段对ACE抑制活性影响 |
第一节 霞水母酶解物超滤分离制备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结语 |
第二部分 基于酶解技术提高四角蛤蜊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工艺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糖生物活性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四角蛤蜊的采收期 |
第一节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二节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四角蛤蜊采收期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酶解技术提取四角蛤蜊多糖工艺和水提醇沉工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考察 |
第二节 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Ⅱ优化 |
第三节 酶解法制备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研究 |
第四章 不同制备工艺的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多糖含量及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两种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制备工艺的对比研究 |
第二节 两种工艺制备的粗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大小的研究 |
第三节 两种工艺粗多糖提取物对正常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
第四节 两种工艺粗多糖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
第五节 两种工艺粗多糖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
第六节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四角蛤蜊水提醇沉提粗多糖提取物中间体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中间体中试工艺研究 |
第二节 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中间体的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三节 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中间体质量评价标准(草案) |
附录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水产品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 |
1.1.1 胶原蛋白简介 |
1.1.2 水产胶原蛋白的特点 |
1.1.3 水产胶原蛋白的提取 |
1.1.3.1 热水提取法 |
1.1.3.2 酸提取法 |
1.1.3.3 碱提取法 |
1.1.3.4 酶提取法 |
1.1.3.5 其他提取方法 |
1.1.4 水产胶原蛋白的应用 |
1.2 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
1.2.1 抗氧化肽简介 |
1.2.2 抗氧化性的评价方法 |
1.2.3 抗氧化肽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 |
1.3 多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
1.3.1 钙的生理功能和吸收机制 |
1.3.2 胶原蛋白肽螯合钙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1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氨基酸分析 |
1.4.1.2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对比 |
1.4.1.3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的对比 |
1.4.1.4 小分子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条件优化 |
1.4.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氨基酸分析 |
2.3.1 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 |
2.3.2 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 |
2.3.3 氨基酸分析 |
2.4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对比 |
2.4.1 两种胶原蛋白酶解液的制备 |
2.4.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4.3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4.4 G-25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 |
2.4.5 抗氧化肽对消化酶的稳定性测定 |
2.5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的对比 |
2.5.1 两种胶原蛋白多肽的制备 |
2.5.2 钙螯合试验 |
2.5.2.1 钙含量的测定 |
2.5.2.2 钙螯合率的测定 |
2.5.3 G-25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 |
2.5.4 超滤系统过滤分离 |
2.6 小分子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条件优化 |
2.6.1 单因素试验 |
2.6.2 正交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氨基酸分析 |
3.1.1 罗非鱼鱼鳞和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 |
3.1.2 氨基酸分析 |
3.2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对比 |
3.2.1 热提胶原蛋白以及八种酶解物DPPH青除率的对比 |
3.2.2 热提胶原蛋白以及八种酶解物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对比 |
3.2.3 葡聚糖凝胶G-25分析图谱 |
3.2.4 G-25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出来的各个组分抗氧化性对比 |
3.2.5 组分MY-1和JW-1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2.6 样品JW-1的抗氧化活性对消化酶的稳定性评价 |
3.3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的对比 |
3.3.1 八种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率的对比 |
3.3.2 木瓜蛋白酶酶解的鱼鳞和外套膜胶原蛋白酶解物G-25凝胶分析图谱 |
3.3.3 经木瓜蛋白酶酶解的鱼鳞和外套膜胶原蛋白酶解液用5000 Da分子量的超滤膜分离后得到的四个组分的钙螯合率对比 |
3.4 小分子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条件优化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1.1 pH对多肽钙螯合反应的影响 |
3.4.1.2 螯合温度对多肽钙螯合反应的影响 |
3.4.1.3 物料比对多肽钙螯合反应的影响 |
3.4.1.4 螯合时间对多肽钙螯合反应的影响 |
3.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氨基酸分析 |
4.1.2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对比 |
4.1.3 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的对比 |
4.1.4 小分子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钙螯合条件优化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1 绪论 |
1.1 学习和记忆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1.2 学习记忆的实验评价方法 |
1.3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4 牡蛎加工利用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牡蛎蛋白酶解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前处理对酶解活性肽制备的影响 |
2.2.2 EHOP 的制备工艺 |
2.2.3 EHOP 的分子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前处理对酶解活性肽制备的影响 |
2.3.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3 EHOP 的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EHOP 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
3.2.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
3.2.3 EHOP 对小鼠肝组织 LDH 活性和血浆中 BUN 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EHOP 的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
3.3.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
3.3.3 EHOP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与抗氧化活性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4 EHOP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改善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HOP 超滤组分分析 |
4.2.2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4.2.3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中 MDA 含量和 SOD 活性的影响 |
4.2.4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中 MAO 和 AChE 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EHOP 超滤组分分析 |
4.3.2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4.3.3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小鼠脑组织中 MDA 含量和 SOD 活力的影响 |
4.3.4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小鼠脑组织中 MAO 和 AChE 活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EHOP 组分 C 的分离纯化及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组分 C 的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
5.2.2 分离组分对 PC12 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
5.2.3 分离组分对 H_2O_2所致氧化损伤的 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5.3 讨论 |
5.3.1 组分 C 的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
5.3.2 分离组分对 PC12 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
5.3.3 分离组分对 H_2O_2所致氧化损伤的 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牛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骨骼开发的研究现状 |
2.1 骨骼的化学成分 |
2.2 骨骼的开发利用现状 |
2.3 骨胶原多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骨胶原多肽的生物学意义 |
2.3.2 骨胶原多肽的生理功能 |
2.3.3 骨胶原多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
2.3.4 胶原多肽分子量的测定及其分离方法 |
3 钙的生理特点与多肽螯合盐的特点 |
3.1 钙的生理学功能 |
3.2 补钙产品的现状 |
3.3 多肽螯合盐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牛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诱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胶原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
1.2.2 菌种鉴定 |
1.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1.2.4 定向诱变方法 |
1.2.5 测定方法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种初筛的实验结果 |
2.2 牛骨素降解的筛选实验与产物SDS-PAGE分析 |
2.3 发酵牛骨粉的筛选实验结果 |
2.4 MBL13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 |
2.5 MBL13菌株的菌落特征 |
2.6 MBL13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2.7 16SrDNA的PCR扩增电泳结果 |
2.8 16SrDNA序列与发育树分析 |
2.9 MBL13菌株的细胞结构检测 |
2.10 NTG诱变MBL13菌株处理时间的确定 |
2.11 紫外线诱变MBL13菌株时间的确定 |
2.12 NTG和紫外线复合诱变MBL13菌株的实验结果 |
2.13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3 讨论 |
3.1 胶原蛋白酶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
3.2 牛骨降解菌的筛选模式的构建 |
3.3 诱变技术的筛选 |
3.4 筛选诱变菌株的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第三章 B. cereus MBL13-U菌株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培养方法 |
1.2.2 培养基优化实验 |
1.2.3 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 |
1.2.4 测定方法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种的生长曲线 |
2.2 碳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3 氮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 金属离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5 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 |
2.6 接种量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7 发酵温度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8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9 发酵时间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10 瓶装量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11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产酶的发酵工艺条件 |
2.11.1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11.2 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 |
2.11.3 最佳作用参数的确定和模型验证实验 |
3 结论 |
第四章 胶原蛋白酶(BCC)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产酶发酵培养方法 |
1.2.2 菌种的生长曲线与酶活曲线的测定 |
1.2.3 BCC酶的分离纯化 |
1.2.4 BCC的酶学性质研究 |
1.2.5 BCC酶与其他酶的对比试验 |
1.2.6 测定方法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 cereus MBL13-U菌株的生长曲线与酶活曲线 |
2.2 BCC酶的分离纯化 |
2.2.1 硫酸铵梯度盐析 |
2.2.2 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 |
2.2.3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 |
2.2.4 BCC酶的纯化结果 |
2.3 BCC酶的氨基酸组成 |
2.4 BCC反应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2.5 BCC酶最适反应pH和pH稳定性 |
2.6 不同金属离子对BCC酶活的影响 |
2.7 抑制剂对BCC酶活的影响 |
2.8 BCC的底物特异性 |
2.9 BCC与标准Ⅰ型胶原酶水解骨明胶对比实验 |
2.10 BCC与蛋白酶水解牛骨粉的对比实验 |
3 讨论 |
3.1 BCC酶与其他来源的微生物胶原蛋白酶的比较 |
3.2 BCC酶的应用前景 |
4 结论 |
第五章 BCC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牛骨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
1.2.2 牛骨胶原蛋白的结构表征 |
1.2.3 牛骨胶原蛋白的酶解方法 |
1.2.4 牛骨胶原蛋白的酶解动力学研究 |
1.2.5 BCC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动态过程 |
1.2.6 测定方法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提取牛骨胶原蛋白骨料脱脂工艺的确定 |
2.2 提取牛骨胶原蛋白骨料脱钙工艺的确定 |
2.2.1 盐酸浓度对骨钙溶出速度的影响 |
2.2.2 粒径对骨钙溶出速度的影响 |
2.3 提取牛骨胶原蛋白的提取介质选择 |
2.4 制备的牛骨胶原蛋白 |
2.5 牛骨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 |
2.6 牛骨胶原蛋白的傅立叶红外分析 |
2.7 牛骨胶原蛋白的热收缩温度分析 |
2.8 牛骨胶原蛋白的电泳和电镜扫描分析 |
2.9 底物浓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2.10 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2.11 酶浓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2.12 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2.13 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2.14 BCC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动力学特性 |
2.15 BCC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六章 B. cereus MBL13-U发酵牛骨粉制备胶原多肽(BBCP)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菌种与培养基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发酵菌株种子液的制备 |
1.2.2 发酵牛骨粉制备BBCP的工艺流程 |
1.2.3 牛骨粉预处理方法 |
1.2.4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1.2.5 测定方法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原料的处理 |
2.2 牛骨粉溶液发酵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2.3 SEM观察发酵骨粉颗粒的微观结构变化 |
2.4 牛骨粉与牛骨素的发酵对比实验 |
2.5 牛骨素显微结构与成分分析 |
2.6 接种量对B. cereus MBL13-U发酵的影响 |
2.7 起始pH值对B. cereus MBL13-U发酵的影响 |
2.8 牛骨素添加量对B. cereus MBL13-U发酵的影响 |
2.9 发酵温度对B. cereus MBL13-U发酵的影响 |
2.10 发酵时间对B. cereus MBL13-U发酵的影响 |
2.11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发酵工艺条件 |
2.11.1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11.2 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 |
2.11.3 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 |
2.11.4 利用回归方程确定最佳作用参数和模型验证实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七章 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粉制备胶原多肽(BBCP)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及试剂 |
1.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菌种的拮抗作用 |
1.2.2 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粉制备BBCP的条件优化 |
1.2.3 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粉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1.2.4 测定方法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种间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 |
2.2 菌种配比对胶原多肽含量的影响 |
2.3 糖的添加量对胶原多肽含量的影响 |
2.4 骨素添加量对胶原多肽含量的影响 |
2.5 正交实验优化菌种配比和培养基组成 |
2.6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发酵工艺条件 |
2.6.1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6.2 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 |
2.6.3 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 |
2.6.4 最佳发酵参数的确定和模型验证 |
2.7 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特征 |
2.8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
2.9 BBCP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
2.10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八章 牛骨胶原多肽(BBCP)组分分析和超滤膜分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BBCP发酵液的预处理 |
1.2.2 BBCP的组分分析 |
1.2.3 BBCP的超滤膜分离参数确定 |
1.2.4 超滤膜的截留液和通过液的SDS-PAGE分析 |
1.2.5 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测定超滤成分的分子量分布 |
1.2.6 测定方法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BCP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
2.2 BBCP的紫外(UV)光谱分析 |
2.3 BBCP超滤膜分离膜参数的确定 |
2.3.1 操作压力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
2.3.2 胶原多肽液温度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
2.3.3 不同胶原多肽液pH值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
2.3.4 操作时间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 |
2.4 BBCP超滤膜分离的结果分析 |
2.5 BBCP的超滤段的SDS-PAGE分析 |
2.6 BBCP的各超滤段的分子量分布 |
2.6.1 标准物质洗脱体积的测定 |
2.6.2 BBCP发酵液及各超滤段的分子量分布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九章 牛骨胶原多肽螯合钙(BBCP-Ca)制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素制备胶原多肽 |
1.2.2 骨钙的制备 |
1.2.3 钙溶液的配制 |
1.2.4 BBCP溶液的配制 |
1.2.5 胶原多肽螯合钙制备的工艺流程 |
1.2.6 螯合制备条件的确定 |
1.2.7 BBCP-Ca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 |
1.2.8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钙源的确定 |
2.2 有机沉淀剂的选择 |
2.3 BBCP分子量的确定 |
2.4 pH值的确定 |
2.5 BBCP与骨钙的质量比的确定 |
2.6 BBCP浓度的确定 |
2.7 BBCP-Ca制备工艺条件的正交优化实验结果 |
2.8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2.9 有机沉淀剂与水的体积比确定 |
2.10 验证实验 |
3 讨论 |
3.1 骨钙的存在形式 |
3.2 螯合指标的确定 |
4 结论 |
第十章 BBCP-Ca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辅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BBCP-Ca的定性检测 |
1.2.2 BBCP-Ca的成分组成 |
1.2.3 BBCP-Ca的溶解度测定 |
1.2.4 BBCP-Ca的持钙能力测定 |
1.2.5 Tricine-SDS-PAGE电泳和质谱联用分析BBCP-Ca的分子量 |
1.2.6 SEM观察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微观聚集状态的变化 |
1.2.7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紫外(UV)光谱分析 |
1.2.8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荧光光谱分析 |
1.2.9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1.2.10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拉曼光谱(Raman)测定 |
1.2.11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圆二色光谱(CD)的测定 |
1.2.12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X-衍射能谱仪(EDS)的测定 |
1.2.13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X-衍射(XRD)晶体特性的测定 |
1.2.14 螯合前后BBCP与BBCP-Ca的核磁共振氢谱(HNMR)分析 |
1.2.15 BBCP-Ca的HPLC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BCP-Ca的定性检测 |
2.2 BBCP-Ca的组成成分测定 |
2.3 BBCP-Ca的溶解度测定 |
2.3.1 BBCP-Ca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溶解度 |
2.3.2 BBCP-Ca在不同pH值水中的溶解度 |
2.3.3 BBCP-Ca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
2.4 胃肠道模拟检测BBCP-Ca持钙能力 |
2.5 Tricine-SDS-PAGE和质谱联用分析BBCP-Ca的分子量 |
2.6 SEM观察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微观聚集态变化 |
2.7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UV光谱分析 |
2.8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荧光光谱分析 |
2.9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IR分析 |
2.10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Raman分析 |
2.11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CD分析 |
2.12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EDS分析 |
2.13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XRD分析 |
2.14 螯合前后BBCP和BBCP-Ca的HNMR分析 |
2.15 BBCP-Ca的HPLC分析 |
3 讨论 |
3.1 BBCP-Ca的结构测定方法 |
3.2 BBCP-Ca的吸收机制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延续研究计划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猪骨胶原多肽的制备及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血压研究概况 |
2.1.1 高血压的危害及其治疗 |
2.1.2 ACE与高血压 |
2.2 猪骨的组成 |
2.3 胶原蛋白研究进展 |
2.3.1 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2.3.2 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
2.4 胶原多肽研究进展 |
2.4.1 胶原多肽的生理功能 |
2.4.2 胶原多肽的制备与分离方法 |
2.5 降血压肽及其降血压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
2.5.1 降血压肽研究进展 |
2.5.2 降血压肽活性测定方法的概述 |
2.5.3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 |
2.5.4 ACE抑制动力学研究 |
2.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用具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料骨预处理 |
3.2.2 猪骨胶原蛋白的制备 |
3.2.3 猪骨胶原多肽的制备与分级 |
3.2.4 ACE抑制活性研究 |
3.2.5 ACE抑制动力学研究 |
3.2.6 消化酶稳定性的研究 |
3.2.7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骨料处理前后成分分析结果 |
4.2 制备猪骨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 |
4.2.1 pH值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4.2.2 H_2O_2浓度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4.2.3 提取温度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4.2.4 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4.2.5 制备猪骨胶原蛋白正交组合优化实验结果 |
4.3 制备猪骨胶原多肽工艺条件及超滤分级结果 |
4.3.1 制备猪骨胶原多肽的工艺条件 |
4.3.2 超滤分级 |
4.4 ACE抑制活性测定 |
4.5 ACE抑制动力学研究 |
4.6 消化酶稳定性测定 |
5 讨论 |
5.1 关于猪骨胶原蛋白的提取 |
5.2 关于猪骨胶原多肽的制备 |
5.3 关于不同分子量胶原多肽的分离 |
5.4 关于猪骨胶原多肽的体外ACE抑制活性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胶原蛋白酶解物的降压作用及生物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D]. 张舒晴.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2]牛骨素呈味肽和功能性分析及Maillard反应制备热反应香精的研究[D]. 徐欣如. 北京工商大学, 2019(12)
- [3]海燕体壁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刘琨,姜斌,汪秋宽,何云海. 食品科技, 2016(08)
- [4]鹿骨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于浩.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1)
- [5]鹅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研究[D]. 丁琳. 宁波大学, 2014(03)
- [6]基于酶解技术的霞水母胶原蛋白多肽和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工艺研究[D]. 贾梦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罗非鱼鱼鳞与珍珠贝外套膜胶原蛋白肽的对比研究[D]. 董正华. 海南大学, 2014(07)
- [8]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D]. 林海生.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9]牛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D]. 刘丽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猪骨胶原多肽的制备及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研究[D]. 魏庭浩.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